2019-2020版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2019-2020版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学业分层测评2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版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学业分层测评2新人教版必修3

学业分层测评(十)(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下图为我国两省级行政区之间产业转移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乙省(台湾)向甲省(山西)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②资金密集型产业③资源密集型产业④劳动密集型产业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2.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 )①提升产业结构②增加就业机会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改善生态环境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第1题,产业转移,最先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资源密集型产业。

读图,台湾经济水平高,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山西经济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低,劳动力丰富廉价。

台湾向山西转移的主要产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③、④正确。

山西技术水平低,资金少,不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①、②错误。

第2题,甲省是山西,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落后,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是提升产业结构,①正确。

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入,增加了就业机会,②正确;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③正确;可能加重环境污染,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④错误。

【答案】 1.C 2.A很多鸟类具有季节迁移的特性,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被称为候鸟。

市场经济其实就是“候鸟经济”,投资商就是“经济候鸟”,哪个地方“水草丰美”,投资商就飞到哪里。

读某“工业候鸟”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转移的产业可能是( )A.钢铁工业B.电子工业C.化学工业D.纺织工业4.20世纪90年代,我国新疆吸引该类产业转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原料充足,且品质高B.交通便利C.劳动力充足D.产业协作条件好【解析】第3题,根据该产业的最初形成时间及迁移方向,可判断该产业为纺织工业。

第4题,新疆是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产量大、品质高,有利于发展纺织工业。

【答案】 3.D 4.A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开发期(a)、增长期(b)、成熟期(c)和衰退期(d)四个发展阶段(如图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选考)学业达标检测:第五章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选考)学业达标检测:第五章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章学业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中国制造,这张年轻的面孔正在失去魅力,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哭泣曲线”已渐行渐近。

跨国企业曾从欧洲到美国,到日本,到中国台湾,到中国内地,现在他们却选择去东南亚、非洲。

读下图,回答1~2题。

哭泣曲线图1、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分析,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A.耐克制鞋公司B.可口可乐公司C.通用汽车公司D.波音飞机制造公司2、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此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后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③重视品牌培育,拓展市场④改善基础设施,依赖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企业的去向(东南亚、非洲)和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最有可能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选项中只有耐克制鞋公司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第2题,该类企业的发展与降低能耗,改善基础设施关系不大。

依赖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降低工资和土地成本不现实;加强设计、研发投入,重视品牌培育,扩大市场影响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答案 1.A 2.B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降水量丰富的区域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B.自西向东输水是因为降水西多东少C.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D.南水北调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4.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建成后计划每年11月至次年2月调水,其原因是(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胶东地区缺水最严重B.冬季黄河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季农业用水高峰C.胶东地区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调水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解析第3题,由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可知,鲁中南低山丘陵在图示区域中降水量较丰富,该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学业质量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学业质量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

学业质量测评(五)——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点分布表]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C.解决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答案 C解析图中①是西电东送的北线(火电);②为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线路;③为西电东送的南线(水电)。

①、②、③工程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解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2.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措施有( )①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新能源②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进口量③调整产业结构,不发展高耗能产业④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建立石油储备制度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 D解析减少能源进口量目前不切合实际,排除②;不发展高耗能产业不切合实际,排除③;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措施应是发展新能源,采取能源多元化策略,建立石油储备基地等。

引汉济渭工程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向北调入渭河,工程全面完工后,年调水量为15亿立方米左右。

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分布略图。

读图回答3~4题。

3.渭河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不包括( )A.耕地面积大B.人口密度大C.水资源利用率高D.降水偏少答案 C解析水资源利用率高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可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

4.关于引汉济渭工程的深远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缓解渭河平原的地面沉降②可能影响汉江下游地区用水③利用两地地势落差进行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④发展航运,缓解区域间南北向的交通压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此调水工程可以缓解渭河平原的水资源短缺状况,从而减少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高中地理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章检测1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章检测1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章检测1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近些年来,G市大力建设工业开发区,以优惠政策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完成以下2题。

1.G市附近的铁路干线是指( )A.京九线B.京广线C.京沪线D.陇海线2.G市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的最优势条件是( )A.邻近广东省,距离较近 B.交通方便C.劳动力丰富而廉价 D.地价较低近二三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企业用工短缺现象,有的文章称其为“民工荒”。

围绕此问题完成以下6题。

3.出现该现象的地区主要是()A.整个东部沿海B.北部沿海C.长三角D.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4.缺工问题最突出的企业类型是()A.劳动密集型B.技术密集型C.资金密集型D.资源密集型5.许多工厂明确要求招收18至25岁的年轻女工,主要原因是()A.熟练工多B.细心、好管理、身体又能承受C.男工数量已够多D.其他原因6.普通工人短缺的原因是()①工资低②用工不规范、劳工权益受侵害③中西部地区企业工资和农业比较收益有所提高④企业扩张迅猛,用工需求大幅增长⑤各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农村劳动力外出的选择余地加大,流向分散。

很多在珠三角的务工者转而流向了长三角等地区⑥各流入地流入的农民工减少⑦农民工文化和劳动技能水平低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⑥D.④⑤⑥⑦7.企业因缺工导致()①生产规模下降,对送上门的订单也不敢接受②全国性缺工③一些与当地产业关联度不强的企业正在考虑将生产基地迁往内地④一些企业不得不引进自动化程度更高的设备以减少用工量⑤迫使企业想方设法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新的竞争优势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8.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利弊是()①能缓解“民工荒”②能保持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④东部地区有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而中西部地区却不具备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9.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B.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C.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D.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10.下列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的是()[来源:高考资源网]①劳动力②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④气候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下列有关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20世纪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B.20世纪60年代,出口加工区在东亚的转移是降低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的典型例证C.日本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廉价劳动力D.由于市场的因素,目前日本企业的投资重点地区在西欧和北美12.下列工业分布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驱动的是()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B.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棉纺厂C.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钢厂D.美国的汽车企业去瑞士建齿轮厂读“某类型企业迁移动因图”,完成以下2题。

2019-2020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末整合提升专题一我国资源区域调配工程分析1.我国主要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表格归纳原因主要线路影响西电东送西部能源丰富(水电、煤炭等),但经济水平低;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晋陕火电与黄河水电输往环渤海地区;三峡等长江干支流水电输往华东地区;西江水电与黔滇火电输往广东加速东部地区的发展;改善东部的能源结构和大气环境;促进中西部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南水北调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紧缺,限制了经济发展,影响了生态环境西线:长江上游至黄河上游;中线:丹江口至华北;东线:沿京杭运河北上至华北促进北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条件晋煤外运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当地消费量有限;东南地大秦线、神黄线、太焦—焦兖日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资源重组区能源短缺2.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第一步,掌握主要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水资源等)的空间分布状况。

第二步,了解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资源、能源的供求关系);某种资源分布地区及运输线路沿线的地理特征,其中重点是该类资源的特征和分布;线路的走向及影响选线的主要因素;沿线地区该类资源的补给、需求状况。

第三步,分析调配后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3.案例:南水北调工程(1)南水北调原因分析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方地区水资源(长江流域)富余,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2)南水北调三线方案评价方案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方案路线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输水到北京、天津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水源区长江下游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供水区淮河下游地区、山东黄河下游地区、海河流域海河平原、京津地区、黄河下游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评价优点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可自流供水青藏高原地势高于西北、华北,可自流供水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3)南水北调的积极意义【对点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检测 新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检测 新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A.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B.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C.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资源D.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特征【解析】我国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且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与该区域赋存量不匹配,为促进区城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答案】 B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图,完成2~4题。

2.二线管道与一线管道两线分界点地名和二线管道到达的最南部的城市分别是( ) A.兰州、上海B.靖边、广州C.鄯善、南宁D.中卫、南宁3.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 )A.中亚B.阿富汗C.西亚D.乌克兰4.该工程建设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A.缓解能源紧张B.改善水体质量C.促进减排降污D.保证能源安全【解析】第2题,读图可得。

第3题,二线工程管道向西一直通往新疆的阿拉山口,西侧紧邻油气资源丰富的中亚,故中亚可能为二线工程的主气源地。

第4题,该工程可为东部沿海地区提供大量天然气,减少煤炭的使用,从而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A、D两项不属于环境意义。

【答案】 2.D 3.A 4.C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已全面启动,目前基本形成三大通道,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5~7题。

5.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6.西电东送是把西部地区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电能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是( )A.ab B.cdC.de D.ae7.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B.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区提供电能C.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D.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是山西,最大输入省市是广东【解析】第5题,西电东送主要是将西部的电力输往东部,从而减少东部地区煤炭的输入,改善当地的大气环境。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图为某国四地(四地相互之间大体等距离分布)某种重要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四地中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四地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1.D 2.B解析:第1题,读图即可直接得出答案。

第2题,该国①地资源最丰富而需求量最小,最有可能把部分资源调往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大的④地。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如图)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

读图,完成第3~4题。

3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4该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A.加快广州资源的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D.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答案:3.D 4.C解析:第3题,青藏高原是我国第一级阶梯,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并没有经过青藏高原;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没经过阴山和寒带地区。

第4题,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从中亚及我国西北地区运输油气到广州等地,不会加快广州资源的开采;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天然气为清洁能源,输入能源短缺的珠江三角洲,既可以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短缺,还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珠江三角洲地区污染;管道运输并不能带动人口流动,对于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微弱。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第5~6题。

5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答案:5.D 6.A解析:本组题考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路线及其对华北地区的影响。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阶段综合实践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阶段综合实践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解题思路 第(1)题,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可以从经济、社会、 生态等角度加以分析。第(2)题,该鞋厂当前以代工产品为主,处于产业链的 低端,产品利润较低。今后需加强科技研发,加强品牌建立,将生产厂向劳 动力丰富、廉价的区域转移。
解题思路
(2)减少污染,保护水质;少占耕地;减少侵占城区土地;避免冬季结冰; 减少蒸发、下渗;保证用水安全等。
答案
解析 第(1)题,南水北调会使汉江下游水量减少,进而给下游带来一系 列问题。由于流量减少,使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减少,导致用水紧张。径流量 减少,流速减慢,会导致自净能力减弱,水体污染严重,还会导致河流航运 受到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物种减少甚至灭绝。第(2)题, 因北方严重缺水,在调水过程中,受水区也应当注意保护水质,减少水分的 不必要损失,故从减少污染、保护水质、减少蒸发下渗损失等角度考虑,北 京段沿线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且深埋地下也不占用地表土地资 源。
西线方案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 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
路 引长江水,基本沿 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 从长江上游引
线 京杭运河输水到华 山、太行山东麓输水到 水到黄河上游
北地区
北京、天津
水 源 长江下游 区
长江中游、丹江口水 库、三峡水库
长江上游金沙 江及其支流雅 砻江、大渡河
方案
东线方案
中线方案
西线方案
淮河下游地区、山东黄 海河平原、京津地 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 受水区
解题思路
答案
专题二 综合分析产业转移 1.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的新趋势 目前,面对新世纪的发展与竞争,发达国家以全球化战略为基础和出发 点,大大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产业转移出现深度化和广度化的趋势。 (1)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2)产业转移结构高级 化;(3)产业转移区域内部化;(4)产业转移方式多样化;(5)跨国公司成为国际 产业转移主体的趋势更加明显;(6)国际产业转移出现集群发展的趋势。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综合测评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中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综合测评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中必修3

单元综合测评(五)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的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

1.四地中资源储量小而需求量最大的是( C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从坐标图中很容易看出,③地的资源储量与①地相同,为最小,而③地资源的需求量最大。

2.四地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调配现象的是( D )A.①→② B.④→①C.③→④ D.②→③解析:②地的资源储量大而需求量小,③地资源储量小而需求量大。

结合该资源的供需关系,可判断出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调配现象的是②→③。

下图是“十五”计划四大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有利于( D )①北煤南运②优化能源结构③西气东输④西电东送北线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可增大电能输出比重,优化能源结构,为西电东送提供电能供应。

4.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是( C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B.天然气是一种优质能源C.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大D.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是资源的生产与消费分布的地区差异。

5.图中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首先要抓好调出地与沿线以及调入地的两项工作分别是( A )A.保护水、节约水B.修输水渠、修水库C.制定合理水价、依法制水D.水田改旱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解析:南水北调过程中,首先要抓好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工作,在此基础上南水北调才可能较好地发挥效益。

读我国煤炭资源调配示意图,完成6~8题。

6.当今对煤炭资源调配量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D )A.运输距离B.煤炭储量C.开采能力D.劳动力数量解析:当今煤炭开采量与所在地的煤炭储量关系最大;煤炭生产多采用机械化生产,劳动力数量对其影响较小;煤炭长距离运输的成本很高,调配量也深受运输距离影响。

7.关于煤炭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就近调配最为经济B.靠近河流一定选择河运C.根据资源富余和需求情况,一一对应地调配D.调入区和调出区内部,不必进行调配解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应当以就近调配为原则。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3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检测卷(五)(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完成1~2题。

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我国东北地区—①B.我国华北地区—②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我国西北地区—④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①—②B.④—①C.③—④D.②—③解析: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当地能源资源贫乏,符合图中③所示特征。

第2题,②地资源丰富但需求量小,资源供大于求,③地资源贫乏但需求量大,资源供不应求,因此最有可能产生资源由②运往③的跨区域调配现象。

答案:1.C 2.D2012年9月28日,福建闽江水系跨区域调水工程开工。

项目完工后,以永泰龙湘水库作为引水工程的龙头水库、以莒口水闸作为调蓄水闸,可有效提升福州城区、平潭、长乐、福清等地的安全供水保障能力,预计受益人口达334.8万。

下图为闽江调水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福建实施闽江水系跨区域调水工程的地理背景是( )A.平潭综合试验区等地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B.闽江水系径流量大,并且季节变化幅度较小C.福州等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大、增长快D.沿线地形平坦,工程难度小,基本能自流引水4.闽江水系跨区域调水工程实施后的影响是( )A.调入区出现次生盐碱化问题B.闽江流域旱灾发生频率增加C.加剧福州等城市的地面下沉和海水倒灌D.闽江流域防洪、灌溉、发电等功能增强解析:第3题,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这是实施闽江水系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地理背景。

第4题,闽江上修建调水工程后,会使得闽江流域防洪、灌溉、发电等功能增加。

答案:3.C 4.D“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千米,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2019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学业质量标准检测精练新人教版必修3

2019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学业质量标准检测精练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哈密地处新疆东部,煤、铁、铜等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全年多大风。

2014年1月27日,作为“疆电东送”战略第一个工程的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直达输送)输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

据此回答1~3题。

1.“疆电东送”,最有利于新疆哪种新能源的就地转化( B )A.煤炭B.风能C.核能D.地热能2.在哈密±800千伏换流站建设时对设备安装最不利的因素是( C )A.地基不稳B.水资源严重短缺C.强劲的风沙天气D.科技力量不足3.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对郑州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 D )A.扩大了经济生产规模B.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C.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D.降低了用电价格【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新疆新能源的开发应该是太阳能和风能。

第2题,哈密地处新疆,降水少,光照充足,风沙问题严重,在设备安装中需要克服高温天气、强劲的风沙对施工人员和机器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3题,“疆电东送”直接输电到郑州,电力供应充足可能使电价有所回落。

A、B、C三个选项虽然都是对郑州的有利影响,但不是最直接的。

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

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图中降水最丰富的区域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B.自西向东输水是因为降水西多东少C.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D.南水北调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解析】由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可知,鲁中南低山丘陵在图示区域中降水最为丰富,该地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020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末质量评估卷(五)新人教版必修3

2020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末质量评估卷(五)新人教版必修3

章末质量评估卷(五)(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

完成1~2题。

1.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A.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B.东部沿海消费以水电、核电为主C.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D.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2.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1题,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位居我国首位,同时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故C 正确;华北地区主要的消费能源是煤炭;东部沿海消费能源以火电、水电为主;蒙东基地主要生产煤炭资源。

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在西部,而消费区在东部,则加强区域能源调配是缓解矛盾的主要措施;另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能缓解供需矛盾。

答案:1.C 2.A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4.对图中②所示资源调出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改善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B.沿途经过河南、河北等省区C.调出区是从长江干流直接取水,水量丰富D.该项目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均能产生积极效应解析:第3题,根据箭头的位置和所学知识,判断①为西气东输、②③为南水北调、④⑤为西电东送,我国的环境问题出现多样性,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环境问题,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所以A正确。

第4题,②为南水北调中线,改善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沿途将经过河南、河北等省区,该项目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均能产生积极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综合测评(五)(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据此回答1~2题。

各种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百分比1.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A.①B.②C.③D.④2.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的比例D.促使源地能源以天然气为主,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解析】第1题,我国的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为主。

第2题,A选项是对东部地区的主要作用;B 选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C选项中,西气东输主要面向城市,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状况;D选项西气东输可调整源地的能源结构,减少薪柴的使用,利于生态保护。

【答案】 1.B 2.D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完成3~4题。

3.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 ⅠB. ⅡC.Ⅲ D.Ⅳ4.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第3题,我国中部地带能源较多,其能源自给率很高,对应曲线Ⅰ;我国东部地带经济较为发达,工业发展较快,耗能多,能源自给率很低,需要从外地大量调入能源,对应曲线Ⅳ;我国西部地带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能源开发力度加大,其能源自给率不断提高,对应曲线Ⅲ。

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Ⅳ地带为我国东部地带,根据对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的了解不难选出答案。

【答案】 3.C 4.D杭州市地处河流下游,是以开放性江河水为饮用水源的城市。

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通水。

根据设计,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

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该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保证水质,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B.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建设难度小C.千岛湖水质优良,是杭州唯一的水源地D.受地势影响,全程须逐级提水,耗能大6.该工程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千岛湖水体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B.极大改善沿线河湖水质,使水价降低C.将千岛湖作为第二水源,将会减少下游取水所承受的沿途水环境污染压力D.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解析】第5题,材料显示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说明沿线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建设难度大,B错;杭州使用河道型水源,说明千岛湖不是杭州唯一的水源地,C错;图中显示,该调水工程线路走向与富春江流向一致,水可以自流,D错;为了保证水质,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

第6题,该工程建成后不会对千岛湖产生污染,A错;工程采用管道输水,不会改善沿线河湖水质,B错;千岛湖水的调入,不会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调水能够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可以延缓杭州城区地面下沉,D错;将千岛湖作为第二水源,可以减少下游取水所承受的沿途水环境污染压力。

【答案】 5.A 6.C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

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7~8题。

7.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A.汽车零配件生产B.节能环保业C.服装鞋帽生产D.高端装备制造业8.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解析】第7题,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故选C项。

第8题,广东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珠三角地区向广东落后地区转移部分产业,即会有部分产业转移到广东东西两翼和山区,从而增加这些落后地区的就业机会。

【答案】7.C 8.B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9~11题。

9.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10.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较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解析】第9题,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但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说明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对劳动力需求减少,A项正确;食品价格大增、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加重都不是影响外来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B、C、D项错误。

第10题,与上海市相比,周边中小城市的服务设施较差,且生态环境目前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因此①④说法错误;周边中小城市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就会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的大量迁入,因此②③说法正确。

故选C项。

第11题,材料中提到“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说明今后上海将重点引进素质较高的人才,因此,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知识密集型产业,D项正确。

【答案】9.A 10.C 11.D二、综合题(共56分)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8分)材料一川气东送工程管道总长2 170千米,自西向东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8个省市。

工程总投资626.76亿元人民币,每年的输气能力达120亿立方米。

材料二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

(1)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西起普光气田止于上海市,它穿越了________、________两大地形区;我国境内与其大致平行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

(6分)(2)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和终点都靠近长江,但没有采取长江航运而采取了管道运输,是因为管道运输( )(4分)①运量大、连续性强②建设周期短、费用低③安全可靠④损耗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除跨区域资源调配外,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还有哪些?(9分)(4)从全国整体来看,川气东送工程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分析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9分)【解析】本题以川气东送工程为背景,主要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1)题,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为东西走向,自西向东经过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大致与陇海线平行。

第(2)题,管道运输的特点为货物运输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但需铺设专门管道,周期长、设备投资大。

第(3)题,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解决措施要从开源、节流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来考虑。

第(4)题,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能协调东西部天然气的供求关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完善天然气管道网络。

【答案】 (1)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陇海线(2)C(3)努力开发各种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实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4)①川气东送工程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衔接,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②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③有利于构建全国天然气骨干网络,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

13.读有关产业转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8分)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等国家的一些企业将自己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内地。

珠三角区域也有数千家企业外迁,其中一批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区域。

(1)据图概括产业转移在空间上呈现的大致规律。

(4分)(2)“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和环渤海区域发展迅速。

相比其他地区,“珠三角”区域发展的突出的区域位置优势在哪里?(4分)(3)分析“珠三角”区域产业迁出的主要原因和迁出产业的主要特点。

(8分)(4)京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应是环渤海区域中的哪一个省?说明理由。

(6分)(5)评价中西部地区接受迁入产业而带来的影响。

(6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部分海外产业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而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和一些海外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第(2)题,相对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和环渤海区域,“珠三角”区域发展的突出优势就是位置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距离港澳台和东南亚近。

第(3)题,“珠三角”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业进行了升级,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生产成本上升,需要寻找新的生产区位。

第(4)题,产业转移一般首选邻近的地区,以获取最大的区位优势。

第(5)题,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域而言,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

【答案】(1)部分海外产业向我国沿海转移,我国沿海部分产业和一些海外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2)毗邻港澳台和东南亚各国,有利于吸引外资。

(3)原因: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上升以及环境的恶化。

特点: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4)河北省。

区域相邻,优势互补,河北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

(5)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等;同时,也会加速当地资源消耗,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