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悲剧歌剧中男中低音角色的审美比较

合集下载

中西方歌剧性别角色的意义思考

中西方歌剧性别角色的意义思考

法, 但它又与西洋大歌剧不 同, 是把舞蹈 因素 自然地融入生 活化 的动作 , 类似于戏 曲优 美的做工”。总之 , 《 白毛女》 的成 功 经 验 再 次 证 明 : 国歌 剧 的发 展 只 能 在 传 统 戏 曲和 西 中 洋 歌 剧 的 “ 缝 ”中 寻 求 新 路 ,努 力 建 立 一 种 不 单 纯 依 靠 和 夹 模 仿 其 他 歌 剧 样 式 的 独 立 品格 。 二 、中国歌剧发 展是进程 中的性别特征演变 在 中国歌剧 的发展进程中 , 角色的性别特征演变 , 受到 了中国传统戏 曲的影响 , 因为它不仅代表着 中国戏剧文化艺 术本身 的革新 , 更代表着一种文化观念乃至政治 、 社会 的发 展与进步 。在 以往 的传统戏 曲中,性别特征 是鲜 明的,“ 男 尊 女卑 ”观 念 体 现 的 较 为 突 出 。也 就 是 说 ,无 论 戏 曲 中 是 男 性 还 是 女性 为主 角 , 男性 都是 绝 对 的 角 色 “ 导 ” 主 ,这 个 主 导 主要 是指 在 身 份 地 位 方 面 的优 越 性 ,即总 是 “ 高在 上 ” 高 , 而相对来说 女性都是处于被欺凌 、 同情 的境地 。如著 名戏 被 曲 《 美案》 女驸马》 铡 、《 ,虽 然 主 角 分 别 是作 为女 性 的秦 香 莲、冯素贞 ,但二者是作为弱者的身份出现:秦 香莲是旧社 会被 丈夫始乱终弃 的代表 ,具有封建社会妇女 的典型意 义; 冯素贞虽然 偶然 间成就 了功名 , 但其前提还 是 “ 女扮男装 ” , 并 在 最 终 还 是 回 归 了嫁 人 … … 传 统 戏 剧 中这 样 的 例 子 比 比 皆是 , 明 了当 时 受 封 建 社 会 影 响 下 的传 统 戏 剧 在 性 格 特 征 说 方 面 , 男性 是 占绝 对 主 导地 位 的 。 新 歌 剧 与传 统 戏 曲 的 不 同之 一 , 在 于 其 对 性 别 特 征 的 就 观 念 有 了 一 定程 度 的 改变 ,也 就 是 说 ,新 歌 剧 以女 性 为 主 导 的 剧 目越 来 越 多 ,而 以男 性 文 化 为 主题 的 剧 目中 , 性 角 色 女 比重 也 在 不 断 增 多 ,性 格 方面 也 在 不 断 的突 出 。如 ,革 命 年 代 《 姐 》 刘 胡 兰 》等 一 系 列 以 女 性 名 字 命 名 的 歌 剧 , 以 江 、《 及 《 湖赤卫队》中女主角韩英等。女性角色的不断增多, 洪 突出刻画 了女性创造出来的历史, 也增强 了女性的 自豪感与 自觉 意 识 。 新 歌 剧 发 展 到 今 天 ,已经 演 变 出 了多 种 形 式 , 观 众 喜 如 闻乐 见 的 “ 乐 小 品 ” “ 乐剧 ” 音 、音 ,都 是 新 歌 剧 的 演 变 剧 种 。 在 这 些 形 式 多 样 、内容 丰 富 的 剧 目 中 , 别 特 征 已经 不 再 像 性 以前那样鲜 明, 男女根据剧情需要适 时适度表现 出各 自性别 所 蕴 含 的 内在 文 化 意 义 , 得 适 度 性 别 比所 影 响下 的 中 国歌 使 剧发展走 向更加完善 。 三 、中国歌剧与西方歌剧 中性别文化 意义 的异 同及 其原因 与中国歌剧不 同, 西方 歌剧 中对性别 的侧 重刻 画则 没有

试析中西方悲剧主人公塑造的异同

试析中西方悲剧主人公塑造的异同
同 , 而反 映 出 中国追 求 温柔 敦厚 、 从 完整 和谐 的 思 想情趣 以及 西 方 强调 理 性 思维 、 个体 意 识 的审 美理 想 。 关 键词 : 悲剧 主人 公 ; 英雄 气概 ; 满和谐 ; 体意 识 完 个 中图分 类 号 : 5 文献 标识 码 : 1 0 A 文 章编 号 :6 3 2 1 (0 2 0 枷 6 _ 2 1 7 — l l2 1 )3 90

1中西方 悲剧主人公 的相同之处
1 . 1中西 方均 重视 姓 氏家 族血 统
“ ” 姓 是血 统关 系 的特 种标 记 , 个 人都 有 “ ” 姓 是 一个 人 的 每 姓 。
根据 。人 们 常说 :大 丈夫 行 不更 名 , 不改姓 ”“ 可 断 , 可流 , “ 坐 ,头 血
而姓 不可 改 ”《 ຫໍສະໝຸດ 说文 》 :姓 ”人 所 生也 , 之神 母 , 天而 生 子 , 说 “ , 古 感 故 称 天子 , 因以 从女 , 生 亦 声也 。 我们 从 中可 知姓 产 生 于知 其 母而 女
英雄 气概 。 们 明 知等 待 自己 的是将 被 毁 灭 的悲剧 结局 , 又都 自 他 却 觉地 。 至毫 不动摇 地慷 慨赴 义 。 们 为了未 来 不惜牺 牲 自 己的生 甚 他
命, 赴汤 蹈火 , 勇往直 前 。《 红记 》 的矫 娘 意识 到 自己梦寐 以 求 娇 中 在 琳琅 满 目的戏 剧作 品中 , 剧是 最能 扣 人 心弦 、 人肺 腑 的 悲 动
奥 , 挑起 争 执 , 给 杀 了 , 密 欧 为 了家 族 的名 誉 和 杀 友之 仇 就 把他 罗
而手 刃泰 保 尔脱 , 从而 导致 以后 的一 系列 悲剧 的产 生 。 l - 2中西 方悲 剧 主人公 都慷 慨赴 义

中西悲剧爱情音乐中美学特征之异同

中西悲剧爱情音乐中美学特征之异同

中西悲剧爱情音乐中美学特征之异同
本文以表现东西方悲剧爱情题材的音乐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比较美学的手法,站在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的角度,对屮西悲剧爱情音乐作品中所呈现出的美学特征丄的异同进行深入的分析。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中西悲剧爱情音乐作品中美学特征的相通性和差异性作总体的概括分析,并就东丙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件格、审美心理所呈现出的不同美学形态(古典美学形态、近代美学形态和现代美学形态)下的悲剧音乐作品作深入的探讨,以此对中西方的悲剧爱情有更为全面和直观的认识。

第二部分选取广由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柴可夫斯基作曲的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首作品作为中西悲剧爱情音乐中的代表,进行个案分析,研宄两者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部分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成功作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在悲剧爱情音乐上的创作对于东西方跨文化研宄的社会影响和对于当代文化建设的借
鉴意义,以及中国元素在西方悲剧音东创作中的运用和影响。

最终得到两个结论一:、中国的悲剧音乐创作,应当继续践行贯穿占今、融汇中西的准则,除了不断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作曲技巧技法,也应当在作品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并继承和发扬下去。

二、在全球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当代,比较美学的研宄方法在跨文化研宂的进程屮将会显得日趋重要。

浅谈中西方声乐审美的异同

浅谈中西方声乐审美的异同

关键词 : 中西方;声乐;差异

中 国 的 民族 唱 法 和 西 方 的 美 声 唱 法 都 是 用 声 音 来 表 达 情 感 的 艺 术 形 式 , 但 在 演 唱 技 巧 、 外 形 设 计 和 演 唱 对 于 呼 吸 强 弱 控 制 上 都 有
着 明显 的差 异 。
国 ,幅 员 辽 阔 , 即使 中 国不 同地 方 的人 唱 出来 的 声 乐 ,从 语 言咬 字 发 音 等 方 面 都 是有 很 大 不 同的 。但 是西 方 的歌 剧 演 员 往 往众 口一 声 。这 种 中西 方 音 乐 人在 情 感 表 达 上 的 差异 ,实 际上 就 是 各 自文化 背 景 不 同 所 造 成 的 。西方 文 化 比较 严 谨 而 缜密 ,所 以他 们 对 于 声 乐体 系 的要 求 相 当 严 格 ,而 中 国 并 不 倾 向 于 将 声 乐 完 全 舒 服 在 某 一 个 音 乐 体 系 框 架 当 中 ,而 是 比较 注 重 自然 的 嗓 音传 统 以及 嗓 音 背 后 的 艺 术 个 性 。 ( 二 ) 声 音 原 理 的 认 识 不 同 除 了 历 史 文 化 背 景 不 同 以 外 , 中 西 双 方 的 声 乐 原 理 认 识 也 不 同 。 我 们 可 以从 较 为 简 单 的 器 乐 开 始 了 解 。 中 国 从 古 至 今 有 很 多 种

什么是声 乐审美
声 乐 审 美 是 以声 乐 美 为 前 提 和 对 象 , 人 类 对 其 艺 术 形 式 和 传 递 出来 的 情 感 做 进 一 步 评 价 的 存 在 形 式 。 声 乐 审 美 结 合 音 乐 本 身 的节 奏 和 旋 律 以及 表 演 者 的动 作 神 态 和 演 唱 水 准 等 , 为 声 乐 艺 术 的 发 展 提 供 了可 借 鉴 的 艺术 标 准 。

中西方悲剧差异比较

中西方悲剧差异比较
在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认 识上,他们都强调以斗争求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 “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强调人与 自然的协调融合,重视对立矛盾之 间
的相互渗透、弥补、转化和自行调 节,以保持整个机体、结构的动态 的平衡、稳定。中国文化是内陆型 的,是一种保守型的文化,缺乏怀 疑和否定的力量,中国人往往对不 合理的东西采取容忍态度,反对矛 盾冲突。
卡斯特尔维特洛这样描述西方悲剧主
人翁及他们的行为:“悲剧里的人物地 位显贵,意气风发,心性高傲,勇于
追求自己的目标,倘使受到伤害或是
将要受到伤害,他们绝不到衙门告状, 也绝不忍气吞声,而是听从自己情感的 驱使,把自己的行为当法律,为了复仇 杀死他人或近亲,甚至在绝望之余,杀 死自己。”
西方悲剧所揭示的是人与无法制伏 的异己力量的抗争与冲突;
中西方对于悲剧和悲剧精神的探讨由来 已久,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悲剧审美体
系。
1 中西方悲剧外在形式的差别比较 2 中西方悲剧差异的文化根源分析
1 不同的悲剧主人翁 2 不同的悲剧 性格 3 不同的悲剧 冲突
不同的悲剧 结局
4
4

传统西方悲剧都是以皇家贵族和英雄 豪杰为主角。在西方人眼中悲剧的主人 翁和英雄是同义词,英雄本人是时代骄 子,但却遭受深重不幸,其身份和境遇 形成强烈对比,因而具有震撼力量。
中国古典悲剧的主人翁一般是弱小善 良、无辜受害的小人物,尤其是出于社 会最底层的妇女。
中国人重克己的认同人格,强调家 庭本位,突出家庭乃至国家的利益;
西方人重扬己的独立人格,奉行个 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的 人格尊严。
具有独立人格的西方悲剧显得独立 而崇高;
具有认同人格的中国古代悲剧人物 则显得悲苦凄怨。

对中西方悲剧的比较

对中西方悲剧的比较

对中西方悲剧的比较对中西方悲剧的比较一、前言从公元前534年古希腊悲剧诞生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西方悲剧研究著作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到现在可谓汗牛充栋。

马丁·艾思林在《戏剧剖析》,中仍然认为“以悲惨结局的是悲剧,以愉快结局的是喜剧”这是区别悲剧、喜剧的一条看似浅薄但却普遍应用的方法。

悲剧的主要审美特征是“悲”,没有苦难和毁灭,悲剧就不成其为悲剧,但悲剧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再现苦难和毁灭而使人悲伤,而是要通过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肯定悲剧人物以及作家的悲剧精神,净化人的心灵,激励观众勇敢地直面人生。

因此,仅有悲惨结局的戏剧,还不能叫做悲剧。

悲剧一定有悲剧性结局,悲剧性结局却不一定是悲惨的,悲剧性结局应该是表现出悲剧人物或其精神世界在悲剧冲突中必然的毁灭,同时显露出悲剧精神的结局。

二、关于中国有无悲剧的争论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并无悲剧,也有些学者坚持认为中国有悲剧,于是展开了一场长达一个世纪的争论。

1、未否定中国有悲剧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鲁迅等都一致认为中国古典戏剧缺少悲剧意识,常常以“大团圆”结局,因而被鲁迅斥为中国国民的“十景病”,但是,他们都没有否认中国有悲剧。

胡适在《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的改良》中指出:“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念。

无论是小说,是戏剧,总是一个美满的团圆……有一两个例外的文学家,要想打破这种团圆的迷信,如石头记的林黛玉不与贾宝玉团圆,如桃花扇的侯朝宗不与李香君团圆;但是这种结束法是中国文人所不许的,于是有后石头记红楼圆梦等书,把林黛玉从棺材里掘起来好同贾宝玉团圆;于是有顾天石的南桃花扇使侯公子与李香君当场团圆……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

做书的人明知世上的真事都是不如意的居大部分,他明知世上的事不是颠倒是非,便是生离死别,他却偏要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偏要说善恶分明,报应昭彰。

他闭着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剧惨剧,不肯老老实实写天公的颠倒惨酷,他只图说一个纸上的大快人心。

歌剧艺术中中西方审美差异性比对

歌剧艺术中中西方审美差异性比对

歌剧艺术中中西方审美差异性比对作者:陈笑霏来源:《艺术科技》2019年第17期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越来越追求精神享受,歌剧日益得到人们的青睐。

歌剧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有深远的发展历史,歌剧是全世界的文化瑰宝。

从歌剧诞生到现在,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歌剧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而中西方在歌剧艺术上的审美差异也一直存在。

本文阐述了中西方的歌剧艺术,分析了歌剧艺术中表现出的中西方观念差异,对歌剧艺术中的中西方审美差异进行对比。

关键词:歌剧艺术;中西方文化;审美差异0 引言歌剧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其中不仅包括音乐、戏剧和舞蹈,还包括诗歌、表演、文学等其他多种艺术形式。

歌剧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可以将多种艺术表演形式融合在一起,最后呈献给观众的是一场丰富而精彩的表演。

歌剧元素具有多样性,其中每一个元素都受到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受众群体等的影响,歌剧从西方传入中国后,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歌剧,而中国歌剧与西方歌剧在审美上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

1 中西方歌剧艺术1.1 概述歌剧艺术歌剧是一种以唱歌为主的艺术,但其中还加入了舞蹈、表演、诗歌、器乐等元素,其表现形式为戏剧形式,包括独唱、合唱、重唱等演唱形式,序曲、间奏曲、乐队伴奏等曲艺形式,还包括舞台场面、戏剧表演、说白等。

歌剧按照其特点有较为明确的区分,取材于希腊神话或历史的庄严郑重的歌剧为正歌剧,其中没有合唱和舞蹈;取材于历史故事的华丽大气的歌剧为大歌剧,其中没有说白;风格通俗小巧而具有喜剧风格的歌剧为轻歌剧;此外还有注重器乐的乐剧等其他类型。

[1]1.2 西方歌剧的形成近代西洋歌剧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产生,源于意大利的学者、诗人、音乐家等想要恢复古代的希腊戏剧。

不同的是,近代西洋歌剧更注重文字与音乐相结合,强调音乐的感染力。

这个时期的歌剧还是以抒情曲为主。

17世纪后期,抒情曲得到进一步发展,喜歌剧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意大利歌剧也传到了国外。

关于对浪漫时期意大利歌剧男中音角色及其审美的探究

关于对浪漫时期意大利歌剧男中音角色及其审美的探究
外国音乐研究
SONG OF YELLOW RIVER / 09 2020
关于对浪漫时期意大利歌剧男中音角色及其审美的探究
◎ 陈子沛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

摘 要: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在西方歌剧作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浪漫主义讲究人物主观内心的表达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手法成为了 十九世纪初西方文学的主流风格。在音乐方面,更是随着意大利浪漫主义风格下歌剧作品的繁荣发展而被世界接受认可,歌剧中男中音 角色以独特的声音色彩与丰富的人物个性为浪漫时期意大利歌剧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本文通过结合意大利歌剧作品来讨论浪漫时期 下男中音角色的艺术表达并进一步对其角色审美进行探究。 关键词:男中音;意大利歌剧;浪漫主义
参考文献 [1] 马振磊 . 角色塑造 , 表演聚魂——歌剧中男中音角色的艺术 表现与实践探究 [J]. 祖国 ,2019,(04). [2] 陈艳伟 . 威尔第三部歌剧中的男中音角色塑造 [D]. 河南大 学 ,2007. [3] 陈艳伟 . 威尔第两部歌剧中的男中音角色塑造——利哥莱托 和法尔斯塔夫的戏剧形象比较研究 [J]. 艺术教育 ,2014,(11).
随着 19 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各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 始觉醒,在此背景之下浪漫主义注重思想感情轻理性现实的风格特 点成为了当时文艺作品的主流,而将诸多文艺作品种类融合于一身 的歌剧无论是从文学性还是艺术性角度来看,无一例外的都将浪漫 主义风格进行了贯彻。在浪漫时期意大利歌剧作品中男中音角色独 有的音色特点在场景冲突及悬疑设置上有着较强的应用发挥,男中 音介于高音与低音之间能够适应于歌剧角色配置上占有较大比重, 而在浪漫主义风格歌剧的美感呈现与思想表达上通过男中音角色细 致入微的音色则能将其完整的进行展现。
70

莫扎特歌剧中几个男中音角色比较

莫扎特歌剧中几个男中音角色比较

莫扎特歌剧中几个男中音角色比较作者:苏鹏等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4年第2期摘要:在莫扎特的众多歌剧作品中,男中音始终占据着主角的地位,本文通过对莫扎特经典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乔瓦尼》和《魔笛》中男中音角色的对比,展现莫扎特歌剧作品对推动男中音声部的发展发挥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莫扎特男中音比较男中音(Baritone),baritone 意为“重的声音”,源自于古代希腊语barytonos。

意大利歌剧自十七世纪中叶向其他欧洲国家逐渐传播开来。

德国作曲家对男中音的嗓音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并首先开始通过一系列作品的创作来发掘男中音嗓音的潜力,这在莫扎特后期歌剧作品中有着比较充分的体现。

莫扎特尝试改变意大利歌剧以高声部作为主角的角色安排,大量运用并发挥了男中音声部的表现力。

《唐·乔瓦尼》中的“唐·乔瓦尼”、《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费加罗”和《魔笛》中的“帕帕杰诺”就是重要代表。

1 角色性格比较《费加罗的婚礼》是一部喜歌剧,身为一名仆役的费加罗,单纯、善良、可爱。

高兴时手舞足蹈,气愤时又表现的怒不可遏。

《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的咏叹调“你要跳舞,我的小伯爵”中发泄的气愤和“不要再做情郎”中对凯鲁比诺的调侃以及“睁开你们的双眼”中因误会苏珊娜表达出的妒忌,将一个年轻气盛、活泼而又可爱的年轻男仆刻画的惟妙惟肖。

《唐·乔瓦尼》既有悲剧成分又有喜剧成分。

唐·乔瓦尼最终是以毁灭为结局是具有悲剧色彩的。

唐·乔瓦尼作为一个花花公子做下不少坏事,最终下地狱全剧充满了欢笑,是喜剧成分的体现。

唐·乔瓦尼面对百姓他是有身份地位的伯爵大人,面对漂亮的女性他是情场高手,面对神明他又表现出一往无前的勇气。

“请到窗前来吧”和“香槟之歌”是全剧中唐·乔瓦尼仅有两首的咏叹调。

唐·乔瓦尼的角色性格的刻画,作者运用了大量的重唱乐段。

男中音、男低音在歌剧发展中地位变化探析

男中音、男低音在歌剧发展中地位变化探析

男中音、男低音在歌剧发展中地位变化探析【摘要】男中音及男低音在当今世界深受人们欢迎,在歌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在阉人歌手主宰的美声歌唱第一黄金时代,男中音及男低音并不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扮演三流角色。

随着启蒙运动及法国大革命等先进思潮的影响,歌剧也做出了相应改革。

戏剧性以及大音量是19世纪歌剧的基本要求,所以在此基础上男中音及男低音声乐演唱技巧得到大力提高,其在歌剧中的地位也随之上升,成为了歌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甚至成为歌剧的主角。

【关键词】男中音男低音阉人歌手时期大歌剧时代地位变化当人们谈及歌剧时,总会为男中音、男低音那令人叹惋的歌声所沉醉,对《费加罗婚礼》中唱着《请不要再去做情郎》的活跃的费加罗记忆犹新;为《塞维利亚理发师》里吆喝着《快给大忙人让路》的费加罗的魅力所倾倒;为《弄臣》里呼喊着《你们这些狗强盗》的丑陋的利戈莱托感到可悲……这一切使人们的目光不再只是聚集在女高音与男高音身上,男中音与男低音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在阉人歌手盛行期间,自然男声发展受限,男中音与男低音地位低下,只有三流甚至更低等的角色。

所以在巴洛克甚至是古典早期我们鲜少看到男中音与男低音的身影。

但是随着歌剧的发展,在大歌剧时代,男中音与男低音终于站在了与男、女高音等同的地位。

1.阉人歌手时期--美声歌唱第一黄金时代谈及歌剧发展,我们不得不注意到那引人瞩目的被称为castrato的”阉人歌手”,他们从17世纪起活跃于歌剧舞台上,创造了无可超越的辉煌。

中世纪时期由于教会下令”让妇女在教堂中保持沉默”,所以此时期的唱诗班均由男声与童声担任。

但随着复调音乐的兴起,声部的增加,以及对声乐演唱技巧要求的提高,此时男声与童声已无法很好的担任这一任务,于是意大利教会开始有意识的培养阉人歌手。

由于阉人歌手既可以拥有女童纯净优美的音质,又拥有成年男子强健的体魄--体力充沛、肺活量大。

从此阉人歌手不再只是存在于教会,而是发展向有更大演唱空间的歌剧。

西方歌剧与西方音乐剧艺术特征的比较

西方歌剧与西方音乐剧艺术特征的比较

西方歌剧与西方音乐剧艺术特征的比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西方歌剧与西方音乐剧这两种重要的音乐戏剧形式的艺术特征之比较。

西方歌剧,作为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自文艺复兴时期起就在欧洲文化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以歌唱和音乐为主导,融合了戏剧、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艺术风格。

相比之下,西方音乐剧作为一种更为现代的音乐戏剧形式,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并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

音乐剧以流行音乐的元素为基础,通过歌曲、舞蹈和对白来讲述故事,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商业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西方歌剧与西方音乐剧的艺术特征进行比较,包括它们的音乐风格、剧本创作、表演形式、舞台设计以及受众群体等。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两种音乐戏剧形式的异同点,以及它们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本文也希望通过这种比较,能够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西方歌剧与西方音乐剧的艺术魅力。

二、西方歌剧的艺术特征西方歌剧,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是集音乐、戏剧、文学、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舞台艺术。

其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音乐与戏剧的紧密结合:歌剧的核心在于音乐与戏剧的相互融合。

音乐不仅仅是背景音乐,而是戏剧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与戏剧情节、角色性格和动作紧密相连。

歌剧中的音乐往往包括咏叹调、宣叙调、合唱等多种形式,用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戏剧冲突。

角色类型与声部划分:西方歌剧的角色类型丰富多样,包括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等,每个角色都有其特定的声部划分和音色要求。

这种划分使得歌剧中的角色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对演员的音乐技巧和表演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舞台美术与服装的精致呈现:西方歌剧在舞台美术和服装设计上也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

舞台布景、灯光、道具等元素的运用,以及华丽的服装和妆容,共同营造出一种富丽堂皇、充满想象力的艺术氛围,为观众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

中西方女中音歌唱家演唱特点及方法的对比

中西方女中音歌唱家演唱特点及方法的对比

中西方女中音歌唱家演唱特点及方法的对比【摘要】中西方女中音歌唱家在声音特点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西方女中音以清晰、通透、富有变化的声音著称,而中方女中音则更注重韵律和情感的表达。

在唱法技巧方面,西方女中音注重声音的放松和呼吸控制,而中方女中音则更注重喉部的运用和音色的调整。

在演唱风格上,西方女中音偏向于大气、舒缓,而中方女中音更偏向于细腻、婉转。

训练方法方面,西方女中音更注重声乐教育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而中方女中音更倾向于传统的师徒传承。

在表演习惯上,西方女中音更注重自我表达和肢体语言的运用,而中方女中音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和沟通。

中西方女中音歌唱家在声音特点、唱法技巧、演唱风格、训练方法和表演习惯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各自也有着各自独到之处,相互取长补短,可以提升自身的表现水平。

【关键词】中西方女中音歌唱家、演唱特点、声音特点、唱法技巧、演唱风格、训练方法、表演习惯、对比、总结1. 引言1.1 中西方女中音歌唱家演唱特点及方法的对比中西方女中音歌唱家在演唱中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方法,这些差异不仅受到文化背景和音乐传统的影响,更体现了不同学派和个人风格的多样性。

通过对比中西方女中音歌唱家的声音特点、唱法技巧、演唱风格、训练方法和表演习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进而探讨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融合各种元素,实现音乐的跨越和融合。

中西方女中音歌唱家的声音特点具有明显的区别,中方女中音声音通常更加圆润饱满,具有浓重的国人特色,表现出来的情感更加细腻动人;西方女中音声音则更注重音色的变化和表现力的发挥,具有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在唱法技巧上,中方女中音更注重吐字清晰、音准准确,西方女中音则更加强调气息的控制和声音的流畅性。

演唱风格方面,中方女中音更偏向于传统歌剧和民歌,注重声音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而西方女中音则更会尝试各种风格和流派,追求更加多样化和新颖的表现方式。

在训练方法方面,中西方女中音歌唱家都会进行声乐训练、音乐理论学习和表演技巧的训练,但在具体方法和重点上会有所不同。

探讨中西歌剧的美学品格

探讨中西歌剧的美学品格

探讨中西歌剧的美学品格作者:杨崴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19期摘要:传统戏曲对于我国歌剧艺术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我国的歌剧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能够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字、声、情以及身韵表现出作品中的韵味,最终为观众塑造出人物形象,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丰富的民族特色使观众受到感染。

而西洋歌剧采取的美声唱法所展现出的美学价值体现为华声之情,演唱过程唯美动人,主要通过统一、均匀、华丽的声音吸引观众。

本文主要对中西歌剧之间不同的美学品格展开论述,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西歌剧美学品格差异性美学价值中国歌剧和西洋歌剧在美学品格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之所以存在不同,主要是因为中西歌剧在表演过程中所使用的唱法十分不同。

接下来,笔者通过举例的方式对中西歌曲的唱法进行对比论述,找出中西歌剧美学品格不同的原因。

一、中国歌剧《白毛女》是我国的首部新歌剧,这部歌剧的创作与演出标志着我国把民歌和戏曲作为基础的音乐创作走向成熟,同时也标志着戏歌唱法受到了人们的认可。

这种唱法既带有戏曲的特征同时也带有民歌的特征,彰显出一种独特的美学品格。

中国歌剧由于受到戏剧艺术的影响,在字与情和字与声方面表现突出,字由情生,以字带声、字重声轻、以字传韵、以字传神等特征表现十分明显,主要遵循腔辅字行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将字、声、神、情、韵结合起来,使得作品给观众一种字声流动的感觉。

字正腔圆是中国歌剧演唱声情并茂的基础,而字正又是演唱的出发点。

《白毛女》等歌剧中,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演唱者的归韵和吐字非常规范清晰,演唱者的声音也具有明亮坚实的特点,行腔自如婉转,润腔细腻,不仅掌握戏曲要求的咬字技术,同时也掌握民族唱法的优势特征,对于情感的把握恰当好处,很容易将观众的情绪带动起来,得到人们的欢迎和认可。

中国歌剧对美学理想的追求主要就体现在重字方面,通过字对声、情、神、形、韵进行塑造,彰显出重字的美学品格。

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差异分析

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差异分析

中西⽅艺术歌曲审美差异分析中西⽅艺术歌曲审美差异分析 不同国家由于⽂化特征的差异,其歌曲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不同,但表达情感是共通点。

中西⽅⾳乐美学在思想内涵、演唱⽅法、思维模式等⽅⾯,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摘要:中西⽅艺术间存在着差异,⼜有⼀定的融合之处,由于⽂化环境不同以及社会环境不同,使得中西⽅艺术存在差异。

中国藝术审美习惯于综合,⽽西⽅艺术审美则惯于分析,加强中西⽅艺术差异性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国艺术⽂化的发展,具有学术研究价值。

本⽂从⾳乐美学视⾓出发,对造成中西⽅艺术歌曲审美间差异的原因,做以⼀定的论述。

关键词:中西⽅艺术;歌曲;审美;差异;⾳乐美学 1中西⽅艺术歌曲审美的相同点 1.1重视创作形式 中西⽅艺术歌曲审美在创作形式⽅⾯存在着共同点,均重视改编民歌。

西⽅艺术歌曲是基于本国民歌发展⽽来的,我国的艺术歌曲则是受西⽅⽂化影响,在发展传统⽂化的同时加强民族⾳乐的研究,使得我国的民族⾳乐得以发展。

在民歌创作⽅⾯,西⽅以美声唱法为主,譬如《我的太阳》《友谊地久天长》等,这些作品被⼴泛的流传。

⽽我国本⾝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化不同,民歌演唱的形式较多,以民歌为主题的代表作包括《玛依拉》《在银⾊⽉光下》等,是基于民歌进⾏改编的。

1.2重视织体调性的创作技巧 中西⽅艺术歌曲重视伴奏织体的创作技巧,因为伴奏织不仅能够使得歌曲的情感更加的丰富,同时能够烘托歌曲的⽓氛,展现和声的优美之处。

西⽅艺术歌曲多以浪漫的旋律为主,发挥伴奏织体与调性的作⽤,使得歌曲的艺术情感更加的浓郁,代表作包括《菩提树》与《魔王》等。

与此同时,中国的歌曲创作者也重视旋律伴奏的创作,多采⽤民族调性的织体,进⾏歌曲写作,极具本民族特⾊,代表作包括《茉莉花》与《教我如何不想他》等。

2中西⽅艺术歌曲审美的差异分析 2.1美学思想上的差异 由于地域环境以及⼈⽂环境不同,使得中西⽅艺术歌曲的美学思想存在差异。

中国⾳乐美学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不同,最早起源于西周,受礼乐思想的影响较深。

中西方歌剧男性角色演唱分析与比较--以《原野》和《弄臣》为例

中西方歌剧男性角色演唱分析与比较--以《原野》和《弄臣》为例

中西方歌剧男性角色演唱分析与比较--以《原野》和《弄臣》
为例
聂朝阳
【期刊名称】《当代音乐》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原野》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歌剧趋向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弄臣》是意大利19世纪末里程碑式的西方歌剧代表作。

两者都带有鲜明男性演唱风格特征。

通过比较分析法、文献考察法和笔者的个人体验,对两部歌剧中男性角色的演唱进行分析,梳理了中西方歌剧中男性角色演唱的异同,论证了中国歌剧男性角色演唱需要在学习西方歌剧演唱特征基础上保持民歌和传统戏曲融入的演唱特征。

以多维视角展开的比较分析,对歌剧演唱技能的提高和风格的塑造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总页数】3页(P131-132,135)
【作者】聂朝阳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大连1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威尔第歌剧男高音演唱风格分析——以《弄臣》为例 [J], 于国良
2.歌剧《大秦灵渠》中的男性角色人物形象和演唱探究——以诺莫吉和亚洛为例[J], 胡郢
3.歌剧《弄臣》咏叹调演唱刍议——以《我仿佛看见她在痛哭》为例 [J], 刘聪聪;孟卓
4.歌剧《弄臣》中男性角色形象分析 [J], 字然
5.歌剧《运河谣》中男性角色演唱及对比分析\r——以秦啸生和张水鹞为例 [J], 胡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方歌剧与中国戏剧演唱方式的差异

西方歌剧与中国戏剧演唱方式的差异

• 如: 二重唱《让我拉你的手》 • 唐璜的男中低音的咏叹调《花名册》《狂欢吧, 欢乐吧》《喂,到窗前来吧》 • 安娜的女高音咏叹调《别说我,尊敬的人》
中国戏曲
• 中国的戏曲艺术里,演唱的声乐体系是完全不 同的另一套 —— 演员的演唱区分不是根据演 员音域的高低,而是根据角色 “ 行当 ” 的 特点。每一个特定的 “ 行当 ” ,都有着自 己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方法。 比如, 小生绝不 是 “ 男高音 ” ;花脸也绝不是 “ 男低 音 ” ,青衣不能作为 “ 女高音 ” ,老旦 也不能作为 “ 女低音 ”
• 如: 川剧《变脸》,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 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 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
• 所以我认为西方歌剧更注重的是声调,即唱。而 中国戏曲更注重的是角色,即演。
以《唐璜》为例,论西方歌剧 与中国戏剧演唱方式的差异
西方歌剧
• 西方现代歌剧一般由宣叙调、咏叹调贯穿始 终。而剧中往往要穿插重唱、合唱、舞曲。 西方的声乐体系是按照演唱者的音域和演唱 方法来划分成 “ 男高音 ” 、 “ 男中 音 ” 、 “ 男低音 ” )、 “ 女中音 ” 、 “ 女低音 ”

威尔第歌剧三首男中音咏叹调之比较

威尔第歌剧三首男中音咏叹调之比较

威尔第歌剧三首男中音咏叹调之比较
马兴智
【期刊名称】《音乐时空》
【年(卷),期】2015(0)1
【摘要】威尔第(Giuseppe Verdi)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在世界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意大利籍音乐家之一。

他的歌剧以题材的社会性、现实性,人物、环境的质朴真实,音乐、戏剧的紧密结合,声乐歌唱的主导地位和变化丰富的动人旋律而著称。

在男中音这个声种中,有被专门称之为“威尔第男中音”的一组。

将作曲家的名字和某个声种直接连接在一起称谓的,在世界歌剧史和声乐史上非常少。

威尔第对男中音声部的重视程度以及他对男中音声部潜力的挖掘、功能的发挥都是绝无仅有的。

威尔第偏爱男中音声部是因为他选择的歌剧的题材决定了他歌剧的人物必须是男性为主,而男中音因其音质与音区的特点特别适合表现威尔第歌剧的主题。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马兴智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威尔第歌剧女高音咏叹调的比较——以《为什么他的话使我这样感动》与《安宁,安宁》为例 [J], 罗仙泗
2.论威尔第歌剧男中音角色的创作风格 [J], 张萌
3.论男中音在歌剧中的戏剧表现——以徐占海三部歌剧中男中音演唱的咏叹调为例
[J], 曲波
4.亨德尔歌剧男中音咏叹调返始段炫技探究──以阿奇拉三首咏叹调为例 [J], 李健
5.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男中音咏叹调《普罗旺斯的陆地和海洋》的演唱分析与探究 [J], 刘世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卷第4期2014年4月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TheoryandPracticeofContemporaryEducationVol.6No.4Apr.2014中西方悲剧歌剧中男中低音角色的审美比较潘 毅(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摘 要:中西方音乐因为语言文化的差异、人种的不同、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的因素,存在着太多的差异性。

就悲剧歌剧而言,中国的悲剧歌剧发展较晚,它受西方悲剧歌剧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意味着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取向也不尽相同,对演唱者的演唱风格也就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在西方各个不同国家体系中的悲剧歌剧中,尤其以意大利悲剧歌剧的体系发展得最为完善和系统,而在对男中低音声部的运用和要求上,也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开创了先河。

以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为范本进行比较,从实例中对中西方悲剧歌剧中男中低音的演唱的基本特征和演唱的技巧方法上进行对比剖析。

关键词:悲剧歌剧;男中低音;歌剧审美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4)04-0160-031 悲剧歌剧咏叹调的演唱比较歌剧中的咏叹调是一种独唱的演唱形式,一般出现在歌剧戏剧情节发展的关键性或极其重要的时刻,剧中人物内心情感需要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释放,悲剧歌剧更是如此,痛苦的内心需要用这种连贯的有戏剧性的旋律来宣泄,演唱者在演唱时能用高超的技巧淋漓尽致地表达情感。

悲剧歌剧自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就被基本定型,咏叹调的演唱成为了悲剧歌剧中极其重要的环节,甚至许多观众的欣赏兴趣完全放在歌剧的咏叹调之上。

自格鲁克歌剧改革以来,悲剧歌剧发展很快,因为改革后的歌剧更加注重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而悲剧歌剧因为人物性格鲜明、命运多舛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之后的发展中,悲剧歌剧中男中低音角色的人物内心情感还加入了戏剧性表达,在演唱中要求男中低音歌唱者更加注意声音位置的统一、声部角色布局的合理平衡、音色上的恰当处理等,更好地塑造悲剧人物形象,表达悲剧情感。

1.1 声音的运用对比在西方悲剧歌剧中,对男中低音声部角色的演唱用声的要求基本是一致的,低沉,浑厚、柔美而撼动人心,音色表现苍劲、雄浑、豪壮的感情,音质铮然、极富神秘感、独具魅力。

到了威尔第时期,声音越来越因为追求戏剧性效果而变得大、厚、重,对男中低音声部的演唱要求就更加如此,声音饱满有力量、宽厚而庄严。

因此,声音位置要求高度统一、气息要求非常连贯稳定、咬字吐字都非常规范在同一种状态上,清晰而饱满,所有母音的连接都光滑而松弛,没有痕迹感。

而中国悲剧歌剧的咏叹调的演唱用声就复杂得多,早期歌剧是直接以中国戏曲和地方音乐为依据而创作的,无论是戏曲,还是地方民族民间音乐,它们都有很多的分类和派系,各种唱腔、各种风格,所以声音的运用就必须多样性,而且要表达出不同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对声音位置的要求,母音的要求都没有西方严格,喉咙的打开、位置的保持都没有西方明显。

如歌剧《白毛女》中的男低音咏叹调《十里风雪》中,还加入了念白部分,以西方的标准来看,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咏叹调,歌剧中其他一些歌曲同样也有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地方民歌的素材,并加入了很多的戏曲曲调,歌曲结构也很短小,演唱用声略显稚嫩。

1.2 声部角色及音色设置的对比西方男中低音声部在悲剧歌剧中的声部角色,在19世纪浪漫时期才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由于当时的作曲家在进行歌剧写作时对音域的拓展有需求,因而开始重视男中低音声部角色的加入。

在浪漫主义之前,即使歌剧中出现男中音角色,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中音,像莫扎特歌剧《费加罗婚礼》中,凯鲁比诺本身是个男中音收稿日期:2014-02-13作者简介:潘 毅(1980-),男,湖南浏阳人,硕士,主要从事声乐研究。

第4期潘 毅:中西方悲剧歌剧中男中低音角色的审美比较角色,但也是由女中音声部来承担的。

在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作品中,男中低音的声部角色开始空前增多,比例扩大,此两个声部角色和高音声部角色的比例是7∶3;在音色的运用上,威尔第赋予他笔下的男性角色绝对的阳刚之气,运用相当多的胸腔共鸣来使音色宽厚雄浑和有力量,表达悲剧角色的戏剧性效果。

声部角色的设置和音色的运用,是歌剧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丰富多采的音色和合理的声部配置可以使悲剧歌剧变得异常有感染力。

西方歌剧的男中低音角色设置一般都遵循三个原则:按年龄结构设置声部、按音色特性安排角色类别、按声部各结构平衡。

无论西方哪个国家的歌剧,意大利、法国、德国、俄罗斯等等,他们在男中低音声部的设置和音色的多样性上都有太多成功的先例和典范之作,非常值得中国歌剧借鉴和参考。

而中国悲剧歌剧的软肋正在如此,声部角色的设置历来比较失衡,音色的布局简单而缺乏多样性。

在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歌剧的声部设置和角色的分配都是参照戏曲行当的划分,这就有了极大的局限性和不规范性,戏曲行当简言之就是“生、旦、净、末、丑”,行当之间只有唱法不同没有高中低声部的区别,因此,中国歌剧涌现的好的咏叹调作品都是高音作品。

在起步之初,有精明观众曾如此评价中国歌剧:“红字多、大字多、正字多、女字多、说说唱唱多[1]。

”其中“女字多”正是批判的中国歌剧角色基本以女性为主,如歌剧《白毛女》中,主要角色是命运坎坷的女性角色喜儿,剧中咏叹调几乎都是给喜儿安排的唱段,即便父亲杨白劳唱了一首《十里风雪》,也仅仅是为自己角色出场增添气氛,而最终还是沦为了喜儿角色的陪衬。

“说说唱唱多”也从侧面体现出中国歌剧的道白和演唱没有分开,音色运用并不统一。

直到1987年歌剧《原野》首演的成功,才打破了这种苍白单一的局面,《原野》中的两个人物角色管家男低音的出现、白傻子诙谐的音色运用,都标志着中国歌剧角色分配和音色运用的相对成熟化趋势。

但整体比较而言,中国歌剧的角色分配还有待完善,在音色的运用上,尤其在悲剧人物的音色处理上,戏剧性音色还运用很少,音乐缺少张力和冲突。

1.3 角色表现力的对比在中西方歌剧中均以抒发剧中男中低音声部人物情感为宗旨,刻画男中低音声部人物性格为目的,二者虽然角色的功能一致,但运用手法上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

在西方悲剧歌剧中,男中低音声部角色都能形成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戏剧性的内心刻画、舞台表演、音色的表现等等,各种身份上的符号都能用音乐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而中国悲剧歌剧中的男中低音声部角色不能在咏叹调的表达中准确找到人物的定位,象征人物形象的各种音乐符号在咏叹调中表现不明显,音乐主题不鲜明,只能仅仅凭借音乐风格来表现,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2 悲剧歌剧宣叙调的演唱比较宣叙调是一种接近朗诵的音调,音乐主题性不强,篇幅比较短小的演唱形式,通常出现在歌剧中人物对话、独白的情景之中,或是在咏叹调之前的简短述说中。

对比中西方悲剧歌剧中的宣叙调,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先从形式风格来看。

在西方歌剧中,宣叙调在18世纪正歌剧中只是做为两首咏叹调之间的穿插而出现,接近于道白,伴奏极为简单,节奏和速度都接近于日常生活之中的语言。

这种宣叙调被称为“干念宣叙调”,它出现在悲剧歌剧中男中低音演绎的角色时,也通常是一字对一音,有重音和轻音的对比,在咏叹调出现之前的两三个小节,会加入一些旋律性的音调,但还是以自然为主,演唱性很弱。

到了19世纪,宣叙调的伴奏由原先的羽管键琴发展为乐队伴奏,音乐性增强,乐队会给出一些有节奏性的带有一定音乐动机的音乐作衬托,音响效果要相对丰满,音乐性增强,能更好表达剧中人物情绪。

如《弄臣》第二幕,男中音悲剧角色里戈内多惧怕地唱出宣叙调“但老头儿的诅咒不能忘”,就明显体现出音乐性增强的特点。

西方悲剧歌剧中宣叙调发展成熟于浪漫主义中后期,此时的宣叙调的旋律性明显增强,有节奏、速度、力度的对比,伴奏还是以大型交响乐队进行有旋律的伴奏,从形式上来说,是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载体的,但它的演唱形式和咏叹调已经没有明显的差别,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偏重表达悲剧人物对事物的看法、自身观点的陈述,没有咏叹调中那么强烈的情感表达,因而演唱上的语气感很强,对悲剧人物的戏剧性刻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有力地推动了悲剧歌剧剧情的发展。

而中国悲剧歌剧中的男中低音声部宣叙调是以中国丰富多彩的地方性语言为载体的,略显复杂。

在早期的中国悲剧歌剧中,宣叙调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道白”如果没有带有旋律性的咏叹调出现,宣叙调完全是话剧中的对白,因此这种宣叙调形式也被称为“话剧加唱”,而在西洋悲剧歌剧中,道白因为不涉及到演唱,因而不能称为宣叙调,与宣叙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与中国歌剧是有区别的。

中国悲剧歌剧中这种苍白的道白式宣叙调的运用直到歌剧《白毛女》的出现才得到进一步发展,虽然剧中还是以道白来贯穿剧情发展、完成人物之间的交流对话、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等,但在剧情发展的戏剧性段落,人物的内心碰撞比较激烈或表达个性比较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时,宣叙调多以“道白加演唱”的形式出现。

如悲剧歌剧《白毛女》中,男低音声部角色杨白劳被迫在喜儿卖身契上按上手印时,有一段刻画他内心世界的宣叙调,就是以演唱和道白交替的形式出现的:(演唱)“老天杀人不眨眼,黄家就是鬼门关!”(道白)“杨白劳,糊涂的杨白劳啊。

”(演唱)“为什么文书上按了手印?亲生的女儿卖给了人。

”161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6卷(道白)“喜儿啊,你爹对不起你啊。

”(演唱)“你等爹爹回家来过年,爹怎能有脸把你见?”杨白劳的这段宣叙调一共五句,音乐的节奏感增强而变得更加紧凑,抒情性增强更能表现人物心理,演唱性增强更能体现音乐性特点,并把书面化的语言用演唱来表现,而口语化的语言用道白表现,二者交替共同完成宣叙调的演唱。

但总的说来,这个时期的宣叙调创作上还是起步时期,道白与歌唱没有达到真正的统一,歌剧的故事性情节表现还是以话剧表演的框架完成,音乐的表现力远远达不到剧中角色的表达需求。

贺敬之曾指出:“技术上我们的缺点更多,有许多地方,是说白加韵脚,配上曲调。

而一般的说白,则完全是话剧的处理方法。

”[2]之后,中国悲剧歌剧中的男中低音声部宣叙调经历了向戏曲音乐发展的新历程,将传统的道白发展为戏曲的“韵白”,这种宣叙调是当剧中戏剧矛盾冲突比较强烈,人物的语言有重要性意义,或是人物内心有强烈的情感需要抒发的时候较为常用,如歌剧《江姐》中男低音角色国民党军官沈养斋在监狱中恐吓江姐的一段宣叙调,有机得将道白、对唱和戏曲韵白结合在一起,用中国戏曲特有的“紧拉慢唱”来演绎,见歌词:沈养斋(韵白):“江学琴,这是中美合作所,歌乐山前黑铁牢,美式刑法四十八套,渣滓洞白骨比天高……”江姐(韵白):“你何必虚作声势,张牙舞爪!我坚如泰山不动摇!山高何惧风雪大,革命者哪怕你毒刑拷打烈火烧!……”沈养斋(道白):“好得很!”(演唱):“连一个女共产党还应付不了,稍时间定叫你低头求饶!”江姐(演唱):“山可移海可填,我的心不变!头可断、血可流,我的志不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