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学基础课件
2019粉体学基础-PPT课件
![2019粉体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2d3ff0d15abe23482f4dd3.png)
德国ZBAS 2000图像分析仪
胡海燕
粉体粒子的性质
2)库尔特计数法(Coulter counter me thod) 该法的测定原理 : 将粒子群混悬在电解质溶液 中,隔壁上有一细孔,孔两侧各有电极,电极间 有一定电压,当粒子通过细孔时,粒子体积排除 孔内电解质而电阻发生改变。利用电阻与粒子的 体积成正比的关系将电信号换算成粒径以测定粒 度分布。获得等效电阻径。
粉体学基础
胡海燕
粉体粒子的性质
5)动态光散射法:英国马尔文(Malvern)公司 一单色相干的激光光束照射粉体-溶剂分散体系中, 在某一角度连续地测量散射光。由于分散颗粒受 到液体中分子的撞击作布朗和/或热运动,观察到 的散射光强度将不断地随时间起伏涨落。分析散 射光强度-时间函数可提供与粒径相关信息。
18 h D ( )g t
stk p l
粉体学基础
如何具体操作??练习
胡海燕
粉体粒子的性质
筛分径 又称为细孔通过相当径。当粒子通过 粗筛网且被截留在细筛网上时,粗细筛孔直径的 算术或几何平均值称为筛分径,记作DA。
a b 算术平均值:D 2
A
几何平均值:D
A
ab
在以上两式中:a—粒子通过的粗筛网直径, b—截留粒子的细筛网直径 。
粉体学基础
胡海燕
粉体粒子的性质
各种平均粒径
名 1. 2. 3. 算 术 平 均 径 几 何 平 均 径 调 和 平 均 径 称 公 式
n
nn n
( d 1n 1 d
nd /
n2 2
d
)1/ n
n /
(n / d )
4. 众 数 径 5. 中 位 径 6. 长 度 平 均 径 7. 面 积 平 均 径 8. 重 量 平 均 径 9. 平 均 面 积 径 10.平 均 体 积 径
13粉体学(精)PPT课件
![13粉体学(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c312a2910ef12d2af9e79b.png)
4.比表面积法:粒径减少比表面积增加。
第十三章 粉体学 第二节 粉体粒子的性质 一、粒子径及粒度分布(四)粒径的测定方法 5.筛分法:应用最早、最广、简便。 测定范围:45µm以上,微孔筛可筛分10µm以下 用筛孔孔径表示粒子径的方法。 操作方法:将筛子从上到下,从粗到细排列,粉 粒置最上层,振摇一定时间后,称量留在每个筛子 上的粉粒重量,求得各粒径范围内粒子重量百分比, 求得以重量为基准的筛分粒径分布及平均粒径 筛号与筛孔尺寸: “目”:2.54cm上筛孔的数目。除去筛网线直径 中国药典规定9个筛号。 323页表13-5各国标准筛系比较(µm) 324页表13-6国内常用标准筛系
第十三章 粉体学基础 第二节 粉体粒子的性质 一、粒子径及粒度分布(一)粒径的表示方法
(二)粒度分布 粒子分布是指不同粒径的粒子群在粉体中所占
有的百分率。反映粒子的均匀程度。 频率分布与累积分布(直方图或曲线)
(三)平均粒子径(算术、几何、中位径等)
粒度分布
第十三章 粉体学 第二节 粉体粒子的性质 一、粒子径及粒度分布
第十三章 粉体学第三节粉体的密度与空隙率 一、粉体的密度(二)粉体密度的测定方法
1.真密度与粒密度的测定 (1) 液浸法(比重瓶测定) (2)压力比较法
2.松密度与振实密度测定(容器测定)
第十三章 粉体学第三节粉体的密度与空隙率 二、粉粒的空隙率
第十三章 粉体学 第三节粉体的密度与空隙率 一、粉体的密度 (一) 粉体密度的概念
2.粒密度:排除粒子间的空隙,但不排除粒子本身细 小空隙,测定其体积求得的密度称为粒密度。多用汞 置换法测定,汞表面张力很大,在正常压力下不能透 入小于10µm的孔隙。
粉体基础与流变学基础【共30张PPT】
![粉体基础与流变学基础【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c6b2c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c.png)
一、粉体的基本性质
(四)粉体的密度
真密度:ρp = W/Vp 粒密度:ρg = W/Vg 堆密度: ρb = W/Vb
真密度
ρp = W / Vp
不包括颗粒内外空隙的 体积
粒密度
ρg= W / Vg 液滴在固液表面边缘的切线与固体平面间的夹角称接触角。
(优选)粉体基础与流变学基础
❖ 指固体表面吸附水分的现象 压缩性指粉体在压力下体积减少的能力;
“第四态”:流动性、压缩性、抗形变 成形性表示物料紧密成一定形状的能力。 粒子径的测定方法:光学显微镜法、筛分法、库尔特计数法、沉降法、比表面积法
❖ 后果:流动性下降、固结润湿、液化,直至促进化学反应而降 θ=90-180º,不被润湿。
❖ 6、水溶性成分在粒子的接触点析出结晶形成 固体桥。
二、粉体学在药剂中的应用
1.在处方设计中的应用
❖ 保证药物制剂的质量:溶出、崩解、稳定性、外观、活性物质 的均匀性、强度等。
❖ 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流动性、充填性、压缩成形性、粘冲、退片 等。
(七)润湿性(wetting) 润湿性是指固体界面由固-气界面变为固-液界面现象
。粉体的润湿性对片剂、颗粒剂等到固体制剂的 崩解性、溶解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液滴在固液表面边缘的切线与固体平面间的夹角称接触 角。 固体的润湿性用接触角θ表示。
液滴在固体表面上所受的力达平衡时符合Yong’s公式:
Ysg=Ysl+Ylgcosθ
式中, Ysg、Ysl、Ylg分别固-气、固-液、气-液间的界面张
力。
25
θ=0º,完全润湿; θ=180º,完全不润湿; θ=0-90º, 能被润湿;θ=90-180º,不被润湿。
《粉体学基础》课件
![《粉体学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cbf69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d.png)
固结性
粉体的固结性表征了颗粒间力学 作用的强度,对于产品的稳定性 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粉体二次加工
1
分级筛分
通过筛分将不同粒度的粉体分离,达到产品尺寸的控制。
2
压制成型
将粉体加入模具中施加压力,使其成型为各种形状的产品。
3
干燥烘烤
将湿粉体通过烘烤等方法除去水分,增强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粉体工程中的流动
降低工人接触粉尘的机会,改善工作环境。
实践案例
制药行业
粉体工程在制药工艺中的应用, 如药物制剂、颗粒制备等。化工行业金属行业
粉体工程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如催化剂制备、粉末材料合成等。
粉体工程在金属加工中的应用, 如金属粉末冶金、金属注射成型 等。
粉体概述
粉体是由固态物质通过研磨、粉碎等方法制成的细小颗粒物质。粉体广泛应 用于各个行业,如冶金、化工、医药等。了解粉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对于进 行粉体工程及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粉体的物理学性质
表观密度
粉体的密度与颗粒间的间隙分布有关,表观密 度可用于评估颗粒填充状态。
分散性
粉体的分散性对于颗粒的分散均匀度和稳定性 有着重要作用。
流动性
粉体的流动性直接影响其加工性能,了解粉体 的流变行为是优化工艺参数的关键。
比表面积
粉体的比表面积反映了颗粒间作用力的大小, 对粉体的反应性和可溶性有一定影响。
粉体的力学性质
压缩性
粉体的压缩性可通过测定其体积 的变化来评估,对加工工艺和产 品性能有重要影响。
流变性
粉体的流变性反映了颗粒受力行 为的特点,了解粉体的流变行为 对于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至关重 要。
粉体在管道、设备中的流动行为对于粉体工程的设计和优化有着重要影响。了解流动的机理和特性对于解决流 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粉体学基础PPT课件
![十三粉体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3ded77f18583d049645975.png)
实际应用较多的是质量和个数基准分布。
(三)平均粒子径
是指由不同粒径组成的粒子群的平均粒 径。中位径是最常用的平均径,也叫中 值径,在累积分布中累积值正好为50% 所对应的粒子径,常用D50表示。
(四)粒子径的测定方法
粒径的测定方法与适用范围
测定方法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对于一个不规则粒子,其粒子径的测定 方法不同,其物理意义不同,测定值也 不同。
(一)粒子径的表示方法 1.几何学粒子径
几何学粒子径 筛分径 有效径 表面积等价径
根据几何学尺寸定义的粒子径,一般用 显微镜法、库尔特计数法等测定。
(1)三轴径:在粒子的平面投影图上测定长 径l与短径b,在投影平面的垂直方向测 定粒子的厚度h。反映粒子的实际尺寸。
(4)体积等价径(equivalent volume diameter): 与粒子的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也叫球相 V=πDv3/6
2.筛分径(sieving diameter) 又称细孔通过相当径。当粒子通过粗筛网
且被截留在细筛网时,粗细筛孔直径的算 术或几何平均值称为筛分经,记作DA 。
这种方法求得的粒径为平均径,不能求粒 度分布。
DSV =Ф/SW·ρ 式中,SW—比表面积,Ф—粒子的性状系
数,球体时Ф=6,其他形状时一般情况下 Ф=6.5~8。
(二)粒度分布
粒度分布(particles size distribution) 表示不同粒径的粒子群在粉体中所分布 的情况,反映粒子大小的均匀程度。
Stocks径的测定方法还有离心法、比浊法、 沉淀天平法、光扫描快速粒度测定法等。
主要测定以个数、面积为基准的粒度分布。
2.库尔特计数法(coulter counter method)
第六章_粉体学基础
![第六章_粉体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bfac5233453610661ed9f4a9.png)
第五节
粉体的压缩性
3
第一节 概 述
粉体学(micromeritics): 是研究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粉体(powder): 是无数个固体粒子的集合体。
粒子(particles):
粉体运动的最小单元。
单个粒子叫一级粒子
聚集粒子叫二级粒子4
第一节 概 述
粉:<100μm的粒子叫
比 容 粉体单位质量(1g)所占体积 ν=V/W ρ=W/V ε=(V-Vt)/V e=(V-Vt)/Vt g=Vt/V=1-ε 堆 密 度 粉体单位体积(cm3)的质量 空 隙 率 粉体的堆体积中空隙所占体积比 空 隙 比 空隙体积与粉体真体积之比 充 填 率 粉体的真体积与松体积之比 配 位 数 一个粒子周围相邻的其他粒子个数
振动流动 压缩流动 流化态流动
休止角、流出速度 压缩度 休止角
第三节 性质 二、流动性与充填性
(一)粉体的流动性
休止角指在重力场中,粉料堆积体的自由表面处于平衡 的极限状态时自由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
流动性表示法 休止角
注入法
重力=摩擦力
tanα=H/R θ ≤30°:流动性好; θ ≤40°:满足生产需求;
第六章 粉体学基础
学习目标
掌握 粉体与粉体学概念,粉体性质对固体 制剂工艺和质量的影响 熟悉 粉体的性质(粒径与粒度分布、比表 面积、密度、空隙率、流动性、吸湿性与润 湿性) 了解 粉体的其他性质(充填性、压缩性、 黏附性与凝聚性
内 容
第一节
第二节
概述
粉体的基本性质
第三节
第四节
粉体的性质
>3 mm
3mm~100 m 100~0.1 m 100-10 m 10-1 m 1-0.1 m <0.1 m
第十三章粉体学基础
![第十三章粉体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382fa1836529647d27285228.png)
粒度:在临界粒子径以上,随粒子径增加,粉体流
动性增加。 临界粒子径:当粒子径小于100微米,粒子容易发 生聚集,内聚力超过粒子重力,妨碍了粒子的重力 行为,这时的粒子径称为临界粒子径
粒子形状和表面粗糙性:不规则、粗糙,流动性差
影 响 因 素
吸湿性:吸湿性大,休止角大,流动性差。但当吸
湿量超过一定值后,水分起到润滑作用,流动性增
等价径:与粒子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
外接圆等价径:离子投影外接圆的直径
粒 子 径
比表面积径:用吸附法或透过法测定粉体的比 表面积后推算出的粒子径
有效径:STOKES径。用沉降法测得。与被
测定粒子有相同沉降速度的球型粒子的直径 平均粒径:长度平均径、面积平均径等
粒子径的测定方法
光学显微镜法:药典规定。测定的是粒子的投
影而不是粒子本身 筛分法:一般45微米以上粒子径常采用 库尔特记数法: 沉降法:利用Stokes定律求出粒子径 t=C×1/d2 比表面积法:了解
粉体的流动性
表示方法:
休止角:静止状态的粉体集体自由表面与水 平面之间的夹角 流出速度:单位时间内流出的粉体的量
流动性影响因素
加。
加入润滑剂:
改善流动性的方法
适当增加粒子径
控制含湿量:过高:流动性差;过低:易分层 添加少量细粉:一般加量为:1%~2%
流变学简介
流变学:研究物体变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流动。1929年提出
基本概念:
弹性形变:给固体施加外力,固体就变形,外
力解除,固体恢复原有的形状 粘性流动:液体受应力作用变形,产生流动。 应力解除后,变形状态仍保持不变,不能恢复 到原有状态
《粉体学基础》课件
![《粉体学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2ae98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5.png)
药物载体
粉体可作为药物载体,将 药物包裹在粉体中,以控 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部位 。
医疗器械
粉体在医疗器械的制造中 也有应用,如用于制造人 工关节、牙科材料等。
化妆品工业
粉底
粉体作为化妆品中的主要成分,起到遮盖皮肤瑕疵、调整肤色等 作用。
眼影
不同颜色的粉体用于制造眼影,增加眼部层次感和立体感。
腮红
粉体腮红能够增添脸部红润感,提升整体妆容效果。
粉体作为食品添加剂,如面粉、 糖粉、奶粉等,用于改善食品的 口感、质地和外观。
食品包装材料
粉体材料如二氧化硅、滑石粉等 ,用于食品包装,起到防潮、防 霉、防虫等作用。
食品加工助剂
粉体如碳酸钙、碳酸镁等,作为 食品加工助剂,起到调节酸碱度 、增加食品稳定性等作用。
医药工业
药物制备
粉体在医药工业中用于制 备药物,如中药粉末、西 药颗粒等。
应用
在化工、陶瓷、制药等领域,粉体的密度与孔隙率对产品的性能和生 产工艺具有重要影响,如流动性和填充性等。
粉体的流动性与填充性
总结词
粉体的流动性与填充性是描述粉体流 动和填充性能的重要参数,它们对粉 体的加工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影响因素
粉体的流动性与填充性受到粒径、粒 径分布、颗粒形状、表面粗糙度、摩 擦系数等因素的影响。
干式粉碎
通过机械力将大颗粒物料 破碎成小颗粒,如球磨、 振动磨等。
湿式粉碎
将物料与液体一起送入粉 碎机,使物料在湿润状态 下进行粉碎。
超细粉碎
利用超音速气流、高能球 磨等技术将物料粉碎至纳 米级别。
物理粉碎法
结晶法
利用物质结晶时体积膨胀、硬度增加的特性,通 过反复结晶、破碎来制备粉体。
药剂学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药剂学第六章粉体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1fec3ac6f242336c1fb95e7c.png)
()定向径(投影径):
径(或径) :定方向接线径,即一定方向的 平行线将粒子的投影面外接时平行线间的 距离。
径:定方向等分径,即一定方向的线将粒 子投影面积等份分割时的长度。
径:定方向最大径,即在一定方向上分割 粒子投影面的最大长度。
()圆相当径: 径:投影面积圆相当径,即与粒子的投影面
积相同圆的直径,常用表示。 :等投影面周长相当径,记作。
混悬剂、乳剂、脂质体、粉末药物等可以用本 法测定。
. 沉降法( )
是液相中混悬的粒子在重力场中恒速沉降 时,根据方程求出粒径的方法。
①具有与液体相类似的流动性;
②具有与气体相类似的压缩性;
③具有固体的抗变形能力。
粉体学是药剂学的基础理论,对制剂的处 方设计、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包装等 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二节 粉体粒子的性质
一、粒子径与粒度分布 二、粒子形态 三、粒子的比表面积
一、粒子径与粒度分布
粉体的粒子大小也称粒度,含有粒子大 小和粒子分布双重含义,是粉体的基础 性质。
Ф·ρ
式中,—比表面积,Ф—粒子的性状系数, 球体时Ф,其他形状时一般情况下Ф。
.沉降速度相当径
粒径相当于在液相中具有相同沉降速度 的球形颗粒的直径。该粒经根据方程计 算所得,因此有叫 径或有效径( ) , 记作 .
η [
(ρ ρ) ·
h ·]
t
式中, ρ ,ρ—分别表示被测粒子与液相的密度; η— 液相的粘度;——等速沉降距离;—沉降时间。
频数最多的粒子直径
累 积 中 间 值 ( D 50)
nd 2 / nd
nd 3 / nd 2
nd 4 / nd 3
n d 2 /
1/ 2
药剂学课件粉体学基础yj
![药剂学课件粉体学基础yj](https://img.taocdn.com/s3/m/ae9d6e3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c.png)
粉体的空隙率
库尔特计数法 1~600 气体透过法 1~100 氮气吸附法 0.03~1
显微镜法(microscopic method)
是将粒子放在显微镜下,根据投影像测得粒径的方法,主要测定几何粒径。 光学显微镜可以测定微米级的粒径,电子显微镜可以测定纳米级的粒径。测定时应避免粒子间的重叠,以免产生测定的误差。 主要测定以个数、面积为基准的粒度分布。
总= V -Vt/V =1- b/t
总孔隙率
04
间=V-Vg/V = 1- b/g
粒子间孔隙率
03
内=Vg-Vt/Vg =1-g/t
粒子内孔隙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空隙率(porosity)是粉体层中空隙所占有的比率。
01
第四节 粉体的流动性与充填性
(一)粉体密度的概念
粉体的密度系指单位体积粉体的质量。 由于粉体的颗粒内部和颗粒间存在空隙,粉体的体积具有不同的含义。 粉体的密度根据所指的体积不同分为:真密度、颗粒密度、松密度三种。
是指粉体质量(W)除以不包括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真体积Vt)求得的密度。
ρt = w/Vt
2.颗粒密度(granule density) ρg
第十三章 粉体学基础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粉体学基础
![粉体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33516254a45177232f60a2b2.png)
(1)三轴径:在粒子的平面投影图上测定长 径l与短径b,在投影平面的垂直方向测 定粒子的厚度h。反映粒子的实际尺寸。
(2)定向径(投影径):
Feret径(或Green径) :定方向接线径,即 一定方向的平行线将粒子的投影面外接 时平行线间的距离。
Krummbein径:定方向最大径,即在一 定方向上分割粒子投影面的最大长度。
是指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的体积V求 得的密度,亦称堆密度。
ρb= w/Vt
填充粉体时,经一定规律振动或轻敲后测得的
密度称振实密度(tap density) ρbt。
若颗粒致密,无细孔和空洞,则ρt = ρg 一般: ρt ≥ ρg > ρbt ≥ ρb
(二)粉体密度的测定方法
1.真密度与颗粒粒度的测定:常用的方法 是用液体或气体将粉体置换的方法。
Martin径:定方向等分径,即一定方向 的线将粒子投影面积等份分割时的长度。
(3)Heywood径:投影面积圆相当径,即与粒 子的投影面积相同圆的直径,常用DH表示。
(4)体积等价径(equivalent volume diameter): 与粒子的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也叫球相 当径。用库尔特计数器测得,记作Dv。
Stocks方程适用于100μm以下的粒径的 测定,常用Andreasen吸管法。测得的粒 径分布是以重量为基准的。
Stocks径的测定方法还有离心法、比浊法、 沉淀天平法、光扫描快速粒度测定法等。
4. 比表面积法(specific surface area method)
是利用粉体的比表面积随粒径的减少而 迅速增加的原理,通过粉体层中比表面 积的信息与粒径的关系求得平均粒径的 方法。
某粒子的球形度越接近于1,该粒子越接 近于球。
第十章粉体学基础
![第十章粉体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e994855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3.png)
第十章粉体学基础第十章粉体学基础第一节概述粉:小于等于100微米粒:大于100微米单一粒子为一级粒子,单一粒子聚结体为二级粒子第二节粉体的基本性质基本性质:粉体的粒径及其分布和总表面积,单一粒子的形态及表面积一、粒径及粒径分布(一)粒径的表示方法1、几何学粒径1)三轴径:在粒子平面图上测定的长径l,短径b和高度h2)定方向径:在粒子平面投影图上测得的特征径a)Feret:径:定方向接线径,在粒子投影图上画出外接平行线,其平行线见得距离即是定方向径b)Krummbein:定方向最大径,用一直线将粒子投影面按一定方向进行分割,分割的最大长度为定方向最大径c)Martin:定方向等分径,用一直线将粒子投影面按一定方向进行分割,恰好将投影面积等分时的长度为定方向等分径3)圆相当径a)Heywood:投影面积圆相当径,系与粒子投影面积相同的圆的直径b)周长圆相当径:系与投影面积周长相等的圆的直径4)球相当径a)球体积相当径:与粒子体积相同的球体的体积b)球面积相当径:与粒子体表面积相同的球体的直径5)纵横比:系颗粒的最大轴长度与最小轴长度之比2、筛分径:细孔通过相当径3、有效径:沉降速度相当径,与粒子在液相中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球的直径4、比表面积等价径:与粒子具有相同比表面积的球的直径5、空气动力学相当径:空气动力学径,与不规则粒子具有相同动力学行为的单位密度球体的直径(二)粒径分布频率分布:表示各个粒径所对应的粒子在全体粒子群中所占的百分数累计分布:表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粒子在全体粒子群中所占的百分数粒度分布基准:个数基准、质量基准、面积基准、体积基准、长度基准(三)平均粒径:中位径:中值径,累计分布图中累计正好为50%所对应的粒径众数粒径:颗粒出现最多的粒度值,即频率分布曲线的最高峰值(四)粒径的测定方法显微镜法或筛分法测定药物制剂的粒子大小和限度,光散射法测定原料药或药物制剂的粒度分布1、显微镜法:将粒子放在显微镜下,根据投影测定等价粒径2、筛分法:筛孔机械阻挡的分级方法3、沉降法:液相中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4、库尔特计数法:电阻法,等体积球的相当径5、激光散射/衍射法:光传播遇到颗粒阻挡发生散射,颗粒越大,散射光夹角越小6、比表面积法:吸附法和透过法测定7、级联撞击器法:测量可吸入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和粒径分布的首选二、粒子形态:系指粒子的轮廓或表面个点所构成的图像(一)形态指数:将粒子某些性质与球或圆的理论值比较形成的无因次组合1、球形度:真球度,系指用粒子的球相当径计算的球的表面积与粒子实际面积之比2、圆形度:系指用粒子的投影面积相当径计算的圆周长与粒子投影面积周长之比(二)形状系数1、体积形状系数2、表面积形状系数3、比表面积形状系数三、粒子比表面积(一)比表面积的表示方法: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表面积1、体积比表面积:单位体积粉体的表面积2、重量比表面积:单位重量粉体的比表面积(二)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1、气体吸附法:利用粉体吸附气体的性质2、气体透过法:气体通过粉体时的阻力与比表面积有关第三节粉体的其他性质一、粉体的密度(一)粉体密度分类和定义1、真密度:粉体质量除以真体积得到的密度,不包括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2、粒密度:粉体质量除以粒体积得到的密度,包括内部空隙3、堆密度:,松密度,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体积得到的密度,包括内部空隙振实密度:经一定规律振动或轻敲后测得的堆密度理论上:真密度大于等于粒密度大于等于振实密度大于等于堆密度(二)粉体密度的测定方法1、真密度的测定1)氦气测定法:首先通入已知重量的氦气到代测定空仪器中,测得仪器容积V0,然后将供试品放入容器抽真空,完成后导入一定量氦气,而后计算出粉体周围及进入粉体孔径氦气体积Vt,V0-Vt既是粉体体积计算可得真密度2)液体汞、苯置换法2、粒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常用)、吊斗法3、堆密度与振实密度的测定方法:将约50立方厘米到的经过二号筛处理的粉体装入100ml量筒中,将量筒从一英寸处落下到坚硬木板三次,所得体积即为粉体堆体积,计算可得堆密度二、粉体的空隙率分类:颗粒内空隙率、颗粒间空隙率、总空隙率测定:压汞法、气体吸附法三、粉体的流动性(一)粉体流动性的评价方法1、休止角: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夹角测定方法:固定圆锥底法、固定漏斗法动态休止角:流动粉体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可装入量筒后以一定速度旋转测定休止角小于等于30度时流动性好,小于等于40度时,可以满足生产需要2、流出速度:单位时间内从容器小孔中流出粉体的量表示3、压缩度和Hausenr测量方法:将一定量粉体装入量筒中测得最初堆体积,采用轻敲法测得粉体最紧状态得到最终体积,后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出压缩度压缩度为20%以下流动性较好,增大流动性下降,超过30%很难流出HR在1.25以下流动性好,大于1.6时很难操作(二)改善流动性的方法1、增大粒子大小:250~2000微米流动性好,72~250微米流动性取决于形态和其他因素,小于100微米时流动性会出现问题2、改善粒子形态及表面粗糙度3、改变表面作用力4、助流剂的影响5、改变过程条件四、粉体的填充性(一)表示方法:堆容比:单位质量所占体积空隙率:堆体积中空隙所占体积堆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空隙比:空隙体积与真体积之比充填率:堆密度与真密度之比配位数:一个粒子周围相邻其他粒子个数(二)颗粒的排列模型球形粒子规则排列,接触点最小为6,此时空隙率最大,为48%,接触点为12时最小为26%,粒径大小不影响空隙率和接触点(三)充填状态的变化和速度方程:久野方程、川北方程(四)影响粉体充填性的因素1、粒径大小及其分布2、颗粒的形状和结构3、颗粒的表面性质4、粉体处理及过程条件5、助流剂的影响五、粉体的吸湿性定义:固体表面吸附水分的现象(一)水溶性药物的吸湿性CRH:水溶性药物在较低的相对湿度环境中平衡水分含量较低,不吸湿,但当空气中相对湿度提高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即为物料的临界相对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体学基础
8
2.筛分径(sieving diameter)
• 又称细孔通过相当径。当粒子通过粗筛网且被截 留在细筛网时,粗细筛孔直径的算术或几何平均 值称为筛分经,记作DA 。
算术平均径 DA=(a+b)/2
几何平均径 DA=(ab)1/2
式中,a—粒子通过的粗筛网直径; b—粒子被截留的细筛网直径。
• 不同基准的粒度分布理论上可以互相换算。
• 实际应用较多的是质量和个数基准分布。
粉体学基础
14
(三)平均粒子径
• 是指由不同粒径组成的粒子群的平均粒径。中 位径是最常用的平均径,也叫中值径,在累积 分布中累积值正好为50%所对应的粒子径,常用 D50表示。
粉体学基础
15
(四)粒子径的测定方法
粒径的测定方法与适用范围
(1)三轴径:在粒子的平面投影图上测定长径l与 短径b,在投影平面的垂直方向测定粒子的厚度 h。反映粒子的)定向径(投影径):
• Feret径(或Green径) :定方向接线径,即一定方 向的平行线将粒子的投影面外接时平行线间的 距离。
• Krummbein径:定方向最大径,即在一定方向 上分割粒子投影面的最大长度。
t
式中, ρp ,ρ1—分别表示被测粒子与液相的密度; η— 液相的粘度;h——等速沉降距离;t—沉降时间。
粉体学基础
10
4.比表面积等价径(equivalent specific surface diameter)
• 与欲测粒子具有等比表面积的球的直径,记作 DSV。采用透过法、吸附法测得比表面积后计算 求得。
第十三章 粉体学基础
粉体学基础
1
第一节 概述
• 粉体学(micromeritics)是研究无数个固体粒子集合 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 通常<100μm的粒子叫“粉”,容易产生粒子间的 相互作用而流动性较差;> 100μm的粒子叫“粒”, 较难产生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流动性较好。
• 单体粒子叫一级粒子(primary particles);聚结粒 子叫二级粒子(second particle)。
• 利用电阻与粒子的体积成正比的关系将电信号换 算成粒径,以测定粒径与其分布。
• 测得的是等体积球相当径,粒径分布以个数或体 积为基准。
• 混悬剂、乳剂、脂质体、粉末药物等可以用本法 测定。
粉体学基础
18
3. 沉降法(sedimentation method)
• 光学显微镜可以测定微米级的粒径,电子显微镜可 以测定纳米级的粒径。测定时应避免粒子间的重叠, 以免产生测定的误差。
• 主要测定以个数、面积为基准的粒度分布。
粉体学基础
17
2.库尔特计数法(coulter counter method)
• 将粒子群混悬于电解质溶液中,隔壁上设有一个 细孔,孔两侧各有电极,电极间有一定电压,当 粒子通过细孔时,粒子容积排除孔内电解质而电 阻发生改变。
粉体学基础
2
• 粉体的物态特征:
①具有与液体相类似的流动性;
②具有与气体相类似的压缩性;
③具有固体的抗变形能力。
• 粉体学是药剂学的基础理论,对制剂的处方设计、 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包装等都有重要指导意 义。
粉体学基础
3
第二节 粉体粒子的性质
一、粒子径与粒度分布 二、粒子形态 三、粒子的比表面积
粉体学基础
13
• 百分数的基准可用个数基准(count basis)、质 量基准(mass basis)、面积基准(surface basis)、体积基准(volumn basis)、长度基准 (length basis)等表示。
• 表示粒度分布时必须注明测定基准,不同的测定 基准,所获得的粒度分布曲线也不一样。
测定方法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筛分法 沉降法
粒子经(μm)
0.5~ 0.001~
40~ 0.5~200
测定方法 库尔特计数法
气体透过法 氮气吸附法
粒子经(μm) 1~600 1~100 0.03~1
粉体学基础
16
1.显微镜法(microscopic method)
• 是将粒子放在显微镜下,根据投影像测得粒径的方 法,主要测定几何粒径。
• 粒子群的粒度分布可用简单的表格、绘画和函 数等形式表示。
粉体学基础
12
1. 频率分布与累积分布
• 频率分布(frequncy size distribution)表示与 各个粒径相对应得粒子在全粒子群中所占的百 分数(微分型)
• 累积分布(cumulative size distribution)表示 小于(pass)或大于(on)某粒径的粒子在全 粒子群中所占的百分数(积分型)。
粒径的表示方式是(-a+b),即粒径小于a,大于b。
粉体学基础
9
3.有效径(effect diameter)
• 粒径相当于在液相中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球形 颗粒的直径。该粒经根据Stocks方程计算所得, 因此有叫Stocks 径,记作 DStk.
18η DStk= [ (ρp -ρ1) ·g
h 1/2 ·]
粉体学基础
4
一、粒子径与粒度分布
粉体的粒子大小也称粒度,含有粒子大 小和粒子分布双重含义,是粉体的基础 性质。
对于一个不规则粒子,其粒子径的测定 方法不同,其物理意义不同,测定值也 不同。
粉体学基础
5
(一)粒子径的表示方法
几何学粒子径 筛分径 有效径
1.几何学粒子径
表面积等价径
• 根据几何学尺寸定义的粒子径,一般用显微镜 法、库尔特计数法等测定。
• Martin径:定方向等分径,即一定方向的线将 粒子投影面积等份分割时的长度。
粉体学基础
7
(3)Heywood径:投影面积圆相当径,即与粒子的投 影面积相同圆的直径,常用DH表示。
(4)体积等价径(equivalent volume diameter):与粒 子的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也叫球相当径。用库 尔特计数器测得,记作Dv。
• 这种方法求得的粒径为平均径,不能求粒度分布。
DSV =Ф/SW·ρ • 式中,SW—比表面积,Ф—粒子的性状系数,球
体时Ф=6,其他形状时一般情况下Ф=6.5~8。
粉体学基础
11
(二)粒度分布
• 粒度分布(particles size distribution)表示不同 粒径的粒子群在粉体中所分布的情况,反映粒 子大小的均匀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