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喀斯特高原山区石漠化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1.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
本质: 可溶性岩石被含有酸性物质(主要是CO2)的水溶蚀或淀积 流水 溶蚀
流水 淀积
剖析桂林 “山水”的成因 要求:1、学会在文字材料中找到有用信息;
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喀斯特地貌
广西 桂林 阳朔 漓江 两岸 地貌 景观
【学习目标】
1. 通过实地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 辨识喀斯特地貌,描述景观的主要特点;
2. 以我国广西、贵州、云南等地为例, 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3. 简单分析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1、定义:
C 5.图中b地貌为 A.石钟乳 B.石柱 C.石笋 D.石幔
读右图,回答1~3题。 1.该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苏 ②青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 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3.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④① B.③①④ C.④②① D.④①③
地貌?
地形?
是出露地表的岩石圈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综合作用下呈
现的形态,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且仍然处在变化之中。
地貌(地形)是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初中 以外部形态(海拔和地表起伏状况)为指标, 将地貌划分为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高中 以成因为指标,将地貌划分为
喀斯特地貌 河流地貌
进一步溶蚀
进一步溶蚀
峰丛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练习(三)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三)环境保护考向一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一讲高考】【例1】(2016•新课标Ⅲ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
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例2】(2015•山东卷)4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的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满地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
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下图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
(10分)【例3】(2014海南地理)下图示意的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例4】(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
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
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二讲典例】【例1】42.(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2月月考)(10分)【环境保护】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2(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6分)(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4分)【趁热打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广西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_态势_成因与治理_胡业翠
从石漠化强度分级看,轻度石漠化区土壤侵蚀较明
第6期
胡业翠等:广西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态势、成因与治理
97
显,平均土厚<15 cm,坡度>18°,植被覆盖度 35%~50%, 土被覆盖<35%,基岩裸露>60%,还可以耕种利用,多见 于以石灰岩等为主的高、低丘山地上。中度石漠化区土 壤侵蚀明显,植被覆盖度为 20%~35%,坡度>22°的坡地, 基岩裸露>70%,平均土厚<10cm,属于难利用土地。主 要分布在丘陵、山地人类活动强烈的地区。重度石漠化 区土壤侵蚀强烈,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度为 10%~20%, 坡度>25°,基岩裸露>80%,平均土厚<5 cm,属于难利用 土地。
以县为单位对该县土地石漠化面积占县域总面积比 重进行统计(表 1)。轻度以上土地石漠化面积比例大于 30%的县有 6 个;介于 20%~30%的县有 8 个;介于 10%~ 20%的县有 30 个;小于<10%的县有 44 个。土地石漠化 面积分布的地区基本都是广西的贫困地区,全区 28 个国 家级贫困县集中分布于此,2000 年其土地石漠化面积为 1.6 万 km2,占土地石漠化总面积的 53.3%。土地石漠化 面积比例大于 15%的县有 21 个,其中贫困县占 18 个。
优势、大力推进综合开发,培值乡村替代产业,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扶贫开发“双赢”目标。研究结论对广西乃至中
国西南岩溶地区的扶贫开发、生态恢复与重建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广西;石漠化;态势;成因;治理
喀斯特地貌及石漠化
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 长期相结地作用,形成坡立 谷和天生桥
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
环教小游戏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石漠化,在这之前我们先做一个石漠化 的小游戏。 规则:三到四个小朋友扮演树木,六到八个小朋友扮演小草,一 规则 个扮演伐木工,一个扮演风,一个扮演水,剩下了都扮演土壤。 首先,由一个组织者即兴旁白,描绘森林的美好和祥和,其余组 织者带领土壤靠在一起,然后让树木围在他们周围,双手举起握 在一起表示交叉的树干,小草两个一组蹲在树干下。第二步,由 旁白再介绍森林的情况,再后引入伐木工,先砍去一颗树,同时 引入风和水,试图把被树和草包围的土壤拉出来,树木和草极力 阻止,结果风和水的计谋没有得逞。第三步,伐木工继续砍伐, 风水卷土重来。就这样,由组织者讲解山林是如何一步一步石漠 化的。
发展阶段
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 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 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 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 成石柱或石笋。
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 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 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 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 塘。
• 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 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 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 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 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 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 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 网。
• 流水作用
1.流水的溶蚀作用 流水的溶蚀作用
水的溶蚀能力来源于二氧化碳与水结合形成的碳酸,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 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大气流动、有机物在水中的腐蚀和矿物 风化。岩溶作用的进行经过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形成碳酸 第二步:碳酸离解生成氢离子 第三步:氢离子与碳酸钙反应使碳酸钙溶解 这几步反应在大自然间受到温度,气压,生物,土壤等许多自然条件的限 制,而且这些反应都是可逆的,当水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反应就有利于碳酸钙 的分解;岩溶作用进行比较容易,反之则不利于岩溶作用。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检测试题》(解析版)
考点052 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一、选择题贵州省西部的草海(如图所示)属封闭型的岩溶湖泊,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内仅有几条季节性溪流发育。
70万年来,在青藏高原整体抬升的背景下,草海湿地西部地形抬升,湖泊面积及中心位置不断变化。
近5000年,草海流域气候经历温湿期和干凉期的交替变化,现在正处于干凉气候末期。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0万年来,西部地形抬升对草海湖泊面积及中心位置的影响是面积缩小,位置西移B.面积扩大,位置东移C.面积缩小,位置东移D.面积扩大,位置西移2.研究显示,与温湿期相比,现代草海湖中动物数量及种类较少,原因是A.湖泊面积增大,水温较高B.湖泊面积减小,水温较低C.湖泊面积增大,水温较低D.湖泊面积减小,水温较高3.一定流域岩石在风力水力热力和重力等作用下往往要被侵蚀和输移,被侵蚀的岩石经过输移过程中的冲淤变化,到达流域出口断面的泥沙数量称为该流域的产沙量。
据此并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年产沙量越少B.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年产沙量比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少C.湿润地区流域岩石化学风化作用显著,产沙量最大D.年产沙量荒漠草原地区大于森林草原地区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下图是我国内陆某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B.地球变暖,气候异常C.地球运动,地形上升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5.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灌溉B.人口压力大和人类活动不当C.矿产资源开发D.气候异常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塞罕坝历史上被称为“千里松林”,后期因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变成了沙地荒原。
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营造成集中连片的林海。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进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进展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进展喀斯特地貌是中国独特的自然景观之一,当地居民在这片土地上劳动和生活了几千年。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喀斯特地区面临严重的石漠化问题。
石漠化会导致水土流失、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因此,研究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变得尤为重要。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土地复垦、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三个方面。
首先,土地复垦是治理喀斯特石漠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土地复垦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恢复被石漠化侵蚀的土地,使其重新具有农业、林业和草业等生产功能。
土地复垦主要通过植被恢复和建设水土保持设施来实现。
植被恢复是指通过重新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增加土地覆盖度和生物多样性。
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则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流失,保护土地的持续利用。
其次,水土保持是治理喀斯特石漠化的关键措施之一。
喀斯特地区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水利措施是解决喀斯特石漠化的重要手段。
水土保持的措施主要包括建设水源、修建护坡和梯田等。
建设水源是指通过挖掘水窖、建设水库和引水渠等方式,增加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修建护坡则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质量。
梯田的修建则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最后,生态恢复是治理喀斯特石漠化的终极目标。
生态恢复是指通过长期的自然恢复过程或人工措施,恢复受石漠化破坏的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主要包括植被恢复、动植物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修复。
植被恢复需要选择适应喀斯特地区环境的植物物种,通过合理的种植和护理来恢复植被覆盖率。
动植物保护是指保护当地的物种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持。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修复则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育、气候调节和景观美化等。
当前,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考法精练含解析
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0湖南长沙长郡中学二测]乌鲁米耶湖(下图)位于伊朗西北部,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春季湖水相对较深。
近年来,该湖面积迅速缩小,面临消失。
据此完成1—2题。
1.该湖面积迅速缩小的自然原因是()A。
全球变暖,降水变率增大B。
蒸发加剧,入湖水量减少C。
植被破坏,坡面径流增加 D.引水灌溉,水位迅速下降2.伊朗政府计划拯救乌鲁米耶湖,可行的措施有()①湖区发展渔业生产②湖区实施人工降雨③增加高山冰雪融水④发展节水农业⑤跨流域调水A。
①③④ B。
①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④[2019四川遂宁诊断]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1982年至2016年,全球的林木树冠覆盖增加了224万平方千米(相对于1982年,森林覆盖率上升了约7%),裸地覆盖减少了116万平方千米,这些变化集中在山区、温带以及亚热带地区.其中60%的土地变化与人类直接活动有关,40%是由气候变化等间接驱动因素造成的。
不少专家坦言,全球森林面积增加未必是好事,因为这表明受农业扩张驱动的森林砍伐会在热带地区越来越突出。
据此完成3—5题。
3.导致森林覆盖率上升的农业活动不包括()A.退耕还林B。
围栏放牧C。
弃耕D。
发展立体农业4。
下列地区中,森林覆盖率上升受气候变化因素影响最小的是()A。
半干旱气候区 B。
高纬地区C.高山地区D。
亚热带季风区5。
对“全球森林面积增加未必是好事,因为这表明受农业扩张驱动的森林砍伐会在热带地区越来越突出"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远优于其他森林B。
被砍伐的热带森林面积将大于其他新增林地面积C。
热带地区毁林开荒的经济效益低下D。
其他地区森林的经济价值不及热带雨林(新情境)苏达尔沟是毛布拉孔兑(黄河的支流)一条十分典型的季节性沙漠沟谷,风沙活动强烈。
根据地貌、地表沉积物、植被以及景观特征,将苏达尔沟分为上游砒砂岩沟壑区和下游沙地沙丘区。
石漠化景观格局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贵州省盘县为例
1 研 究 区概 况 和研 究方 法
1 1 研 究 区概况 .
贵 州 省盘县地 处 珠江上 游南北 盘江发源 地 、 云南 高原 向黔 中高原过 渡 的斜坡 部位 、 广西丘 陵与黔 西北
高原之 间 的过 渡地 带 , 生态地 位十分 重要 。盘县 以高
原 山地 为 主体 , 势西 北高 、 地 东南低 。 北部与 水城 接壤
景观 碎裂 化 )构 成岩溶 山地 景观 退化 的主 要 问题 [ 。 , 5 ] 从景 观 以上 尺度 考 虑生 态恢 复 与重 建 问题 已逐 渐 引 起 了恢 复 生态学 家的关 注 , 目前几 乎没 有涉 及石 漠 但 化土 地空 间分布 ( 观格局 ) 石漠化过程 的相互关 系 景 与
喀斯 特石漠 化是土地 荒漠 化的 主要类 型之 一 , 它
以脆 弱的 生态地 质环境为 基础 , 以强 烈的 不合理 人类
活动 为 驱动 力 , 以土 地生 产 力退 化 为 本 质 , 出现类 以 似荒 漠景 观为标 志L ] 人类不 合理 活动 的干扰 , 1。 加剧 了 以“ 石漠 化 ” 为特 征的岩 溶 山 区景 观 演 化和 景 观破 碎化 进程 。在 山地 自然条 件 的制 约下 , 为干 扰 的 ] 人 影 响范 围呈 蚕食 性 扩展 , 致景 观 日趋破 碎 , 前规 导 先 模较 大 、 通度较 高的斑块 日益 被分 割为 分离 的和碎 连 小 的斑 块[ 。景观 利用 在 “ 直 ” 向不 适 宜 的 匹配 4 ] 垂 方
第一作者简介 : 严宁珍( 7 一) 女 , 1 1 , 讲师 , 9 研究方 向为土地资源利用。E-mal y nn z e @1 3c r。 - i a igh n 6 .o : n
云贵高原石漠化灾变的历史成因及治理对策探析——兼论经济开发与生态适应的关系
如《 辞海》 上海 : , 上海辞书 出版社 , 0 年 版 , 45 2 2 0 第 52页 ; 泽咸 :汉晋 唐时期 的农业》 下 )北京 : 国社会科 学 出版社 , 0 张 《 ( , 中 2 3年版 , 0 第
66页 。本文对云贵高原范围的界定采用后一说 法。 4
201 年 1 第 3卷 第 2期
稳定也蒙受了一定影响。因此揭示云贵 高原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 究石漠化 灾变形 探 成的历史成 因, 寻求有效的治理对策可以为该地 区的生态维护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云贵高原 ; 石漠化灾变; 民族传统生计 中 图分类 号 :1 7 8 F 2 .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6 4— 2 X( 0 1 0 0 0 A 17 6 1 2 1 ) 2— 0 9—0 7 云贵高原包括今贵州省和云南省及其毗连地 带 。 一 区域 内 的 喀斯 特 山 区分 布 面 很 广 。 范 这 其 围涵盖贵州省 7 % 以上 的辖境 、 0 广西壮族 自治区 的北 部 , 云南 省 的东部 和东 南部 及 西 部 部 分地 区 、 四川 省 的南部 、 庆市 的东 南部 以及 湘 、 两 省 毗 重 鄂 连地带的西部。据统计 , 国喀斯特分布总面积 我 约 10万平 方公 里 … , 有 世 界 “ 溶 圣 地 ” 美 1 素 岩 之 称 。在这样 的地 区, 峰林遍布 、 峰丛矗立 , 地下伏 流 、 洞纵 横 交 错 , 表 土 层 极 薄 , 态 系 统 高 度 溶 地 生 特化。再加之所处地表坡度大 ( 超过 2 5度的石山 占山体面积 的一 半以上 ) 雨季降水集 中, , 重力与 流 水侵 蚀相 叠加 等特 点 , 表 植被 一旦 遭 到 破坏 , 地 就会 酿成 大 面 积 的水 土 流 失 , 终 将 诱 发 为 石 山 最 区 的大 面积 土 地 石 漠 化 , 是 喀 斯 特 生 态 系统 最 这
2021年山东省高考地理三轮冲刺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2021年山东省高考地理三轮冲刺模拟试卷(二)1.“共享村落”是一种新的农村资源利用方式,村集体或农户委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进行流转交易闲置宅基地和房屋。
它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
如图为“共享村落”主要服务功能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共享村落可以()A. 进行房地产开发B. 有效盘活农村闲置房屋C. 形成城乡要素流动的壁垒D.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2.“共享村落”是一种新的农村资源利用方式,村集体或农户委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进行流转交易闲置宅基地和房屋。
它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
如图为“共享村落”主要服务功能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共享村落”建设的意义是()①促进农村产业升级②加快城镇化速度③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④满足部分城市人田园梦想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辽西北地区土壤沙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土壤风蚀,其侵蚀的主要营力是风。
如果可以掌握沙地土壤风力侵蚀的形式及类型,对于防止土壤沙漠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图示意辽西北某地区风速与流动沙丘及固定沙丘迎风坡各部位剥蚀深度变化。
据此完成3~4题。
沙丘剥蚀深度最大的部位是()A. 流动沙丘坡脚B. 固定沙丘坡中C. 流动沙丘坡中D. 固定沙丘坡顶4.辽西北地区土壤沙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土壤风蚀,其侵蚀的主要营力是风。
如果可以掌握沙地土壤风力侵蚀的形式及类型,对于防止土壤沙漠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图示意辽西北某地区风速与流动沙丘及固定沙丘迎风坡各部位剥蚀深度变化。
据此完成3~4题。
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的剥蚀深度存在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植被B. 风速C. 坡度D. 土壤5.上海市正在通过构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社区服务圈,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指市民以家为中心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享有较为完善的养老、医疗、教育、商业、交通、文体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喀斯特高原湖泊流域基于自然解决的生态修复方案——以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为例
喀斯特高原湖泊流域基于自然解决的生态修复方案−以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为例李 芹1,2,3,王 宇1,2,4,李 笠 5,张 华1,2,3,王 波1,2,3(1. 自然资源部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216;2. 云南省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筹), 云南 昆明 650216;3. 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云南 昆明 650216;4.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 云南 昆明 650051;5. 北京智城联合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1)摘 要:喀斯特高原湖泊流域由外围向内可分为山区、丘陵区、平坝区和湖泊4个生态地质环境分区。
山区主要生态问题是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水土流失、石漠化及地质灾害等;丘陵区主要是植被破坏、山地开垦过度、建材滥采、地貌景观破坏、污染源点多面广、环境地质问题较多等;平坝区主要是国土空间承载量过大、水资源短缺及污染负荷巨大、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工程建筑挤占湿地和损毁植被、自然流场改造强烈、水环境质量差等;湖泊主要是人类活动强度大,农田、村落等严重侵占湖滨缓冲带生态用地,导致生境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环湖生态屏障功能衰减或丧失,水质污染严重等。
根据高原湖泊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分异特征、水循环及物质传输规律、资源与环境条件,从研究自然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出发,分区评价流域生态功能及适宜性,揭示主要生态问题,总结实践经验,探讨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思路与原则,构建适应高原湖泊流域资源与环境条件和社会现实的生态修复方案。
山区以保护保育提升生态功能为主,丘陵区以人工辅助再生、生态重建提升生态与经济功能为主,平坝区以生态重建和转型利用以消除生态环境隐患、修复生态和恢复土地功能为主,湖泊主要开展水质修复和生态重建等。
目前,高原湖泊内完成修复面积593 hm 2,基本实现消除地质安全隐患、防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3大目标任务,稳定和改善云南省九湖流域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土地利用价值,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
基于GEE平台的西南地区石漠化动态评估
基于GEE平台的西南地区石漠化动态评估发布时间:2022-12-15T07:30:35.65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16期8月作者:李鹏霞1 [导读] 为获取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动态变化数据,对石漠化的分布与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更好的指导石漠化的治理以及生态环境的建设李鹏霞1(1.重庆交通大学智慧城市学院,重庆 400074)摘要:为获取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动态变化数据,对石漠化的分布与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更好的指导石漠化的治理以及生态环境的建设。
选择2000-2019年间3期TM影像,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在线地理可视化云计算平台完成对石漠化等级评价指标的处理和输出。
关键词:西南地区;石漠化;动态评估;现状与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复杂的人类活动诱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被称为“生态癌症”的石漠化是西南地区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
岩溶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岩溶面积占西南地区幅员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由于岩溶地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土地面积总体上仍呈扩张趋势。
当前面临着石漠化面积大、危害严重,防治难度高且仍呈现扩展趋势的现状。
为此诸多学者针对石漠化的监测和治理开展广泛的研究,石漠化危害严重,形势严峻,已经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加快石漠化防治,刻不容缓。
1研究区概况西南地区,是中国七大自然地理分区之一,东临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北依西北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共五个省市区。
其中四川盆地是该地区人口最稠密、交通最便捷、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总面积达234.0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24.5%。
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大部。
区域地理位置为东经97°21'~110°11',北纬21°08'~33°41'之间。
基于GIS的喀斯特小区域地貌分区——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
基于GIS的喀斯特小区域地貌分区——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孙兰;周德全【摘要】本研究以喀斯特发育良好的贵阳为例,基于Arcgis10.1平台,利用1∶5万等高线矢量图为原始数据,构建DEM模型,提取五个地形因子作为地形分析指标,进行空间数字化定量分析,结合形态-成因和空间连续性原则,建立对应分级分类体系,对上述地形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将贵阳市划分为Ⅰ西南部-溶蚀-中丘区,Ⅱ南部-溶蚀-中盆区,Ⅲ东南部-溶蚀构造-台地区,Ⅳ西部、东部、东北部-溶蚀侵蚀-中山和溶蚀中丘相间区,V北部、东北部-溶蚀-中山、中丘、盆地相间区,Ⅵ中部-溶蚀侵蚀-中丘区共六大区域.【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13)003【总页数】8页(P56-63)【关键词】DEM;喀斯特区域;地貌分区;贵州贵阳【作者】孙兰;周德全【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P93.51 引言地貌作为地球表层系统中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之一,是人类合理的利用自然环境和科学的保护自然资源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区域作为地貌学与生产实践结合的通路,地貌学的任何应用研究都不能脱离具体的区域[1]。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空间数据信息处理分析层面上的迅速发展,DEM成为GIS地理数据集合中最为重要的空间信息资料,而多种尺度的DEM数据则为地貌学定量化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2]。
在我国区域地貌研究愈加深入的现实条件下,对DEM的应用普遍集中在地形指标的提取、全国大尺度的地貌基本形态类型的划分[3]和小区域流域单元为主的地貌特征提取与分类这三个方面,对中尺度下特定地貌类型单元自动划分及在此基础上对其成因机制的研究尚还在少数。
贵州省是我国岩溶地貌极其发育的地区之一,贵阳市作为典型的城市岩溶区域,对其进行喀斯特地貌的分区,对该研究区生产布局、资源开发和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常见地貌类型(教师版)高一地理精品讲义(人教版)
常见地貌类型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说明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在我国的分布和主要地貌特征2.说明河流(流水侵蚀、堆积)地貌的成因、分类和分布3.说明风沙(风力侵蚀、堆积)地貌的成因和分布4.说明海岸(海水侵蚀、堆积)地貌的成因和分布知识点01 喀斯特地貌1,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
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沟,洼地,峰林等。
4,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
有的洼地可达数平方千米,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坝子,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5,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构成峰丛、峰林。
峰林可演变为孤峰,以至残丘。
6,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溶洞长数米到数百千米,常常呈层状分布,溶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石笋,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形成石柱。
【即学即练1】天窗结构是地下河顶部通向地表的透光部分,下图为我国某地的地貌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1.根据上图中岩层走向与地表状况等分析,当地()A.各处岩层断层发育形成天窗构造B.地质历史上发生过地壳水平运动C.外力侵蚀程度较低岩层较为完整D.灰岩与砂页岩共同构成当地地貌2.猜测图中天窗构造中水体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水位季节变化小B.ph值呈弱酸性C.终年水温偏高D.雨水补给为主【答案】1.B2.A【分析】1.根据所给地貌地质剖面图中信息可得知,天窗构造由外力作用形成,排除A;D2以上各岩层走向具有一定坡度,说明这里是褶皱构造一部分,B正确;地表起伏明显,地下暗河发育,说明这里岩溶地貌典型,排除C;参与化学侵蚀的岩石主要为碳酸盐矿物构成为主,排除D。
贵州喀斯特地貌
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现状、演变趋势与综合治理中国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面积超过55 X10 4 km 2,也是喀斯特发育最典型、最复杂、景观类型最丰富的一个片区(袁道先,1997 ;杨明德,1998)。
该地区石漠化是在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逐渐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甚至丧失,地表呈现类似于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或结果(熊康宁、黎平等,2002 ;王世杰、李阳兵等,2002)。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地区(2004)1529]、关于印发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的通知”发改农经[2008]749号)以及《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等文件精神,西南岩溶石山主要分布在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贵州、云南和广西3省区,其中贵州省有78个(市、区)进入全国451个石漠化综合治理专项县。
为加快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国家决定十一五”期间在贵州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力量做好55个县(市、区)的试点工作,通过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摸索石漠化治理模式和不同条件的治理方式,为十二五”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打好基础。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以78个石漠化治理专项县(市、区)为规划区,结合野外训练场,首先建立石漠化不同等级指标对应的遥感影像特征,保证了遥感影像-计算机自动识别的准确性。
然后运用多源空间数据融合技术,将专题地理信息与遥感信息和工程信息叠加分析,建立了具有3S ”集成技术创新特点的石漠化与工程布局空间数据库,从多角度提高了遥感数据的正判率;通过GIS集成管理,较好地实现不同区域、不同等级石漠化与工程布局报表生成数据的集成,使全省石漠化数据与工程布局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
根据系统论和生态经济理论,采用定量分析方法,针对喀斯特地区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速度加剧等主要生态问题,以人为本,以科技为先导,以人与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为归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以人地矛盾为线索,以县和乡(镇)行政区为基础,以流域为设计和治理单元,通过加强对林草植被的保护和建设,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抓好蓄水保土工程;搞好农村能源建设、异地扶贫搬迁、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区域经济。
浅谈喀斯特石漠化的生态治理
浅谈喀斯特石漠化的生态治理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是中国西部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之一。
石漠化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可以说,治理喀斯特石漠化给人们带来了压力,也迫在眉睫。
生态治理就是一种主要方式。
就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的定义,危害及其治理现状作了浅谈,并提出来一些相应措施。
标签: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治理1关于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及其成因中国西部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带包括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和黄土、荒漠、冻土等,这四大脆弱带是限制我国西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石漠化,又称喀斯特荒漠化或者石化,是指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及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由于人为活动的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沙砾堆积,地表呈现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乃至消失的现象。
它是岩溶土地持续水土流失的最终结果,也是岩溶地区生态恶化的顶极形态。
石漠化的成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石山岩溶地区恶劣条件,而脆弱的生态环境下人类活动又超出了允许的范围所导致的。
可以说,石漠化现象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现象,综合来看,石漠化的成因有自然的地理原因,也有人为因素,是与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是各种复杂的自然、生物、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我国石漠化现状及其治理的意义我国石漠化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在湘西、鄂西、粤北、川南、重庆也有分布。
近年来,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愈演愈烈。
石漠化的大面积存在,给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喀斯特发育典型地区因遭受干早、洪涝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一百多亿元。
例如喀斯特发育典型的贵州地区由于地处两江(长江、珠江)源头的分水岭地带,因此迫切需要解决好石漠化问题,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不仅关系到贵州石漠化地区的自身发展,而且关系到两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与发展。
第二,石漠化地区生态脆弱。
ArcGIS拓扑分析功能在石漠化遥感调查中的应用
ArcGIS拓扑分析功能在石漠化遥感调查中的应用余顺超唐庆忠余文波(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广州 510611)摘要:本文分析了ArcGIS的基本拓扑功能,并将其应用到珠江上游喀斯特石漠化遥感调查成果的拓扑分析,编制了石漠化调查成果图。
给出了ArcGIS拓扑分析功能在水土保持中的一个应用实例,对于开展ArcGIS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具有示范意义。
关键字:ArcGIS、拓扑分析、石漠化、遥感调查前言珠江上游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
同时珠江上游地区也是珠江流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
石漠化与水土流失交织,相互影响,成为珠江上游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峻生态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水利部不久前组织开展了《珠江上游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防治》课题研究,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承担的珠江上游喀斯特地区土地石漠化遥感调查研究,旨在摸清珠江上游喀斯特地区土地石漠化的“家底”,包括面积、空间分布及其发展趋势等,为国家加快治理喀斯特地区的土地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提供决策依据,促进该地区资源、环境、经济、人口的协调发展。
珠江上游喀斯特地区石漠化调查涉及到云南、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的县(区)共105个,总面积24.45万km2,并在各县(区)的石漠化成果统计基础上,汇总各省(自治区)和整个调查区域统计成果和1:50万石漠化分布图。
根据拟定的石漠化分类标准,首先需要根据喀斯特分布图将整个调查区域分为喀斯特区域和非喀斯特区域两个大类,然后在喀斯特区域将石漠化分为无明显石漠化、潜在石漠化、半石漠化、石漠化等几个大类。
其中石漠化、半石漠化根据基岩裸露面积判定,遥感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该问题,而潜在石化和无明显石化则需要根据以往土壤侵蚀调查成果与基岩裸露面积进行拓扑预算确定,因而还涉及到大量的拓扑运算。
为此,确定总技术路线是在Envi中以县(区)为单元进行石化与半石化的目视勾绘,获得基础矢量化成果。
将这些矢量化成果转为ArcGIS shapefile格式文件后,在ArcGIS中进行分县(区)分析和整编,并汇总编制成果图表。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提高练习
提高练习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导致贵州省干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有()①全年降水稀少,年平均不足100毫米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③河流稀少,多内流河④地表水容易渗漏,导致地表水资源较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2.贵州境内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是()A.贵州石灰岩分布广泛,土层厚,植被根系浅B.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C.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D.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3.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下列旅游景点位于贵州省的是()A.黄果树瀑布B.桂林山水 C.日月潭D.八达岭长城4.下列有关于贵州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处云贵高原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喀斯特地形广泛分布,有“地无三里平之说”C.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D.贵州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黄果树瀑布等5.贵州省的主要气候特点是()A.终年高温多雨 B.冬暖夏凉,湿润多雨C.全年寒冷干燥 D.降水稀少,温差大6.与南方地区其他省区相比,贵州省最具备优势的矿产资源是()A.石油 B.天然气C.煤炭 D.铁矿7.贵州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平原、丘陵B.盆地,丘陵C.山地,盆地D.高原,山地8.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约45万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由于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8~(1)--8~(2)题.8~(1)该地区石漠化现象极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有①土层薄,山多坡陡②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③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大④降水量多,且多暴雨()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8~(2)贵州省所在地形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合理措施是①发展立体农业②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③开发优势资源④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9.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原因是()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各种地形兼备10.石漠化现象分布最广泛的省区是()A.湖南省B.安徽省C.贵州省D.山东省11.贵州省石漠化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是()A.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 B.过度放牧和樵采C.陡坡开垦 D.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12.下列措施属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①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②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③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④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3.每逢暴雨,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泥石流、滑坡 B.洪涝灾害 C.冰冻、冰雹D.地震、火山14.读贵州省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贵州河流()A.均属长江水系B.均有结冰期C.均为内流河D.大多水能资源丰富15.有关贵州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B.贵州省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地质灾害频繁C.贵州省采取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是水土流失现象已不复存在D.贵州省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开采布局呈现出“小而分散”格局16.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各种地形兼备17.下列关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经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B.大力发展水电,不发展火电C.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D.建成我国西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18.下列城市属于贵州省且有“江南煤海”之称的是()A.遵义 B.六盘水C.贵阳 D.铜仁19.下列关于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湿润多雨C.主要的自然灾害是火山和地震D.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建设了一批大型煤电基地20.贵州省最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河流和湖泊干涸B.土地沙化C.大片沼泽消失 D.石漠化二.填空题(共2小题)21.贵州省的地形类型是高原,是高原的一部分.22.赫章海拔最高山是.三.解答题(共3小题)23.认识地区差异,协调区域发展.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能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贵州及周边地区图(图1)材料二贵、新、粤三省区水资源比较图(2011年)(图2)材料三贵、闽茶产业比较表(2012年)省区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良种率(%)涉茶综合产值(亿元)福建332 32.1 95 400贵州520 10.2 77 86(1)贵州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总体地势特征是.(2)贵州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3)新疆、贵州、广东三省区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是.(4)茶树种植喜温喜湿、光照适中.近年浙、闽等茶产业大省种植面积逐渐萎缩,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结合材料三,指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列举一项)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贵州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有干旱、冰雹、洪涝、雪灾、冰冻、滑坡、泥石流、坍塌等,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材料二:石漠化的形成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材料三: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如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林果业、木本粮油.(1)贵州自然灾害频发,请你写出一种贵州的自然灾害:.(2)请你写出一点石漠化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3)石漠化形成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文原因.贵州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地貌广泛发育,气候类型是气候,根据材料二请写出一点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4)请你结合材料三,写出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写两点);.(5)贵州煤炭资源丰富,有“”之称,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写出一种属于贵州的旅游景点.25.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贵州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易遭流水侵蚀,石灰岩质地坚硬,成土过程缓慢,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加上滥垦乱伐,造成了严重的土地石漠化现象.石漠化山区存在水源不足、经济困难、灾害频发、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贵州人民探索出了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中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中种粮收谷子”.(1)根据材料和如图可知,贵州省面临着严重的土地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是.(2)“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这句话中,梯田发挥的生态作用是.A.种粮B.放牧C.观光D.保持水土(3)“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请列举一个贵州省以“红色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景点..试题解答参考: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导致贵州省干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有()①全年降水稀少,年平均不足100毫米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③河流稀少,多内流河④地表水容易渗漏,导致地表水资源较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解: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地表水容易渗漏,导致地表水资源较少,旱涝灾害频发.故选:D.2.贵州境内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是()A.贵州石灰岩分布广泛,土层厚,植被根系浅B.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C.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D.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解:贵州境内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该地区属于喀斯特地形.故选:B.3.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下列旅游景点位于贵州省的是()A.黄果树瀑布B.桂林山水 C.日月潭D.八达岭长城解:桂林山水位于广西部;日月潭位于中国台湾;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世界记录.根据题意.故选:A.4.下列有关于贵州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处云贵高原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喀斯特地形广泛分布,有“地无三里平之说”C.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D.贵州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黄果树瀑布等解: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上,地形可概况为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以高原、山地为主,故A 正确;贵州省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有绚丽多彩的喀斯特景观,喀斯特地形广泛分布,有“地无三里平之说”,故B正确;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贵州省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故C正确;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黄果树瀑布等,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5.贵州省的主要气候特点是()A.终年高温多雨 B.冬暖夏凉,湿润多雨C.全年寒冷干燥 D.降水稀少,温差大解: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具有冬暖夏凉,湿润多雨,干湿季明显的特点.根据题意.故选:B.6.与南方地区其他省区相比,贵州省最具备优势的矿产资源是()A.石油 B.天然气C.煤炭 D.铁矿解:贵州矿产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门类齐全,储量丰富,且成矿地质条件好,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与南方地区其他省区相比,贵州省最具备优势的矿产资源是煤炭.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称.根据题意.故选:C.7.贵州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平原、丘陵B.盆地,丘陵C.山地,盆地D.高原,山地解: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依据题意.故选:D.8.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约45万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由于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8~(1)--8~(2)题.8~(1)该地区石漠化现象极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有①土层薄,山多坡陡②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③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大④降水量多,且多暴雨()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解: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选:A.8~(2)贵州省所在地形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合理措施是①发展立体农业②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③开发优势资源④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平原面积狭小,故不适宜建设商品粮基地.该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故陡坡开荒,可能加重当地的水土流失.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如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目前,立体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故选:A.9.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原因是()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各种地形兼备解:云贵高原的贵州一带,因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有“地无三尺平”之说.根据题意.故选:C.10.石漠化现象分布最广泛的省区是()A.湖南省B.安徽省C.贵州省D.山东省解: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该省土地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石漠化现象严重.故:C.11.贵州省石漠化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是()A.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 B.过度放牧和樵采C.陡坡开垦 D.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解: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该省土地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石漠化现象严重.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根据题意.故选:A.12.下列措施属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①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②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③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④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在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石漠化.石漠化现象进一步加剧了贵州耕地资源不足的矛盾.为了协调当地人地关系,贵州应采取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所以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根据题意.故选:D.13.每逢暴雨,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泥石流、滑坡 B.洪涝灾害 C.冰冻、冰雹D.地震、火山解:贵州地区以山地为主,每逢暴雨,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故选项A正确.故选:A.14.读贵州省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贵州河流()A.均属长江水系 B.均有结冰期C.均为内流河D.大多水能资源丰富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贵州的大部分河流属于长江水系.故A不符合题意;B、贵州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无结冰期.故B不符合题意;C、贵州省位于我国东部外流区,以外流河为主.故C不符合题;D、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D符合题意.故选:D.15.有关贵州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B.贵州省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地质灾害频繁C.贵州省采取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是水土流失现象已不复存在D.贵州省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开采布局呈现出“小而分散”格局解:A、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故A不符合题意;B、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地质灾害频繁.故B不符合题意;C、为了治理石漠化,防止水土流失,摆脱贫困,贵州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故C符合题意;D、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受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江南煤海”长期形成“小而分散”的格局,给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带来一定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各种地形兼备解:云贵高原的贵州一带,年平均阴雨日数在200天以上,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又因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有“地无三尺平”之说.根据题意.故选:C.17.下列关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经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B.大力发展水电,不发展火电C.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D.建成我国西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解: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贵州建设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使当地人民的用水状况得到改善,还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受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江南煤海”长期形成“小而分散”的格局,给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带来一定影响.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贵州许多地方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石奇洞美,民俗多样,民风淳朴,特产闻名.近些年来,随着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逐步改进,贵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全省旅游收入不断增长.故选:B.18.下列城市属于贵州省且有“江南煤海”之称的是()A.遵义 B.六盘水C.贵阳 D.铜仁解:属于贵州省且有“江南煤海”之称的是六盘水,该地是贵州省的煤炭产地.故选:B.19.下列关于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湿润多雨C.主要的自然灾害是火山和地震D.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建设了一批大型煤电基地解: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故A符合题意.故选:A.20.贵州省最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河流和湖泊干涸B.土地沙化C.大片沼泽消失 D.石漠化解:贵州省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座落在喀斯特环境中,城市的形态结构、水土资源及城市扩展均受“喀斯”环境的制约,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最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石漠化.根据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共2小题)21.贵州省的地形类型是高原,是云贵高原的一部分.解:贵州省的地形类型是高原,是云贵高原的一部分,云贵高原是我国第四大高原.故答案为:云贵.22.赫章海拔最高山是小韭菜坪.解:赫章被舍虎梁子、结构梁子、三望坪、韭菜坪等大山分割,地势西北、西南和南部较高,东北部偏低.境内山高坡徒,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流深切.全县最高峰(也是贵州最高点)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点刹界河海拔1230米,平均海拔1996米.故答案为:小韭菜坪.三.解答题(共3小题)23.认识地区差异,协调区域发展.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能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贵州及周边地区图(图1)材料二贵、新、粤三省区水资源比较图(2011年)(图2)材料三贵、闽茶产业比较表(2012年)省区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良种率(%)涉茶综合产值(亿元)福建332 32.1 95 400贵州520 10.2 77 86(1)贵州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总体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2)贵州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量大.(3)新疆、贵州、广东三省区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是广东.(4)茶树种植喜温喜湿、光照适中.近年浙、闽等茶产业大省种植面积逐渐萎缩,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结合材料三,指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产量低.(列举一项)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贵州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总体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2)贵州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降水多,流量大.(3)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贵州、广东三省区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是广东省.(4)从表中可以看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是产量低;良种率低;涉茶综合产值低等.故答案为:(1)西高东低(2)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量大;(3)广东;(4)产量低.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贵州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有干旱、冰雹、洪涝、雪灾、冰冻、滑坡、泥石流、坍塌等,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材料二:石漠化的形成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材料三: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如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林果业、木本粮油.(1)贵州自然灾害频发,请你写出一种贵州的自然灾害:干旱.(2)请你写出一点石漠化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土地资源消失,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出现饮水困难.(3)石漠化形成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文原因.贵州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材料二请写出一点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等.(4)请你结合材料三,写出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写两点)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5)贵州煤炭资源丰富,有“江南煤海”之称,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写出一种属于贵州的旅游景点黄果树瀑布.解:(1)贵州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有干旱、冰雹、洪涝、雪灾、冰冻、滑坡、泥石流、坍塌等,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2)石漠化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土地资源消失,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出现饮水困难等.(3)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是贵州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人为原因在于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等.(4)针对石漠化,治理措施是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如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林果业、木本粮油.(5)贵州煤炭资源丰富,有“江南煤海”之称,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黄果树瀑布、遵义会议旧址等.故答案为:(1)干旱;(2)土地资源消失,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出现饮水困难;(3)高原;喀斯特;亚热带季风;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等;(4)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5)江南煤海;黄果树瀑布.25.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贵州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易遭流水侵蚀,石灰岩质地坚硬,成土过程缓慢,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加上滥垦乱伐,造成了严重的土地石漠化现象.石漠化山区存在水源不足、经济困难、灾害频发、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贵州人民探索出了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中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中种粮收谷子”.。
高中地理喀斯特地貌考点汇总
高中地理喀斯特地貌考点汇总概念: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形成条件:(1)具有流动的水(最好是湿热气候可以加速反应)(2)岩石具有可溶性(大多数是碳酸类盐和硫酸类盐,例如: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3)水的溶蚀作用典型地区: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从热带到寒带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齐全。
中国几乎所有的省区都有喀斯特的分布,但多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
1①云贵的喀斯特是好辨认的,由于云贵高原的地质条件比广西复杂得多,可溶性的碳酸盐类岩层与非可溶性的砂页岩、火山岩交互成层,再加上褶皱紧密,断裂错综,因而形成许多独立的、大小不同且各具特点的可溶岩体。
例如:云南省的路南石林由于云南省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很大一部分流入地下,所以哪怕云南大多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但是某些地区依旧是干!旱!的!----谨记、谨记。
2②广西的喀斯特地貌是别具特色的,这里除了部分的弧形山系以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则分布着连绵成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尖锥状、宝剑状、柱状、塔状等形态各异、挺拔峻峭的石灰岩山峰。
站在较高处放眼望去,只见群峰密集,气势雄伟,犹如苍蓝色的石头森林。
大家看,是不是感觉广西的喀斯特地貌要比云南的水要丰富一些。
所以地貌相同,但还是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差别的。
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在地表由岩溶泉、河、湖水沉积形成的大孔隙次生碳酸钙。
其成因是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在适宜的环境下,且往往是在植物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下,导致碳酸钙过饱和而沉积。
钙华沉积的多少要看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减去总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在一定低温(低于20°C)达到最大值。
材料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碳酸钙的溶蚀与沉淀作用材料三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高原边缘的密集断裂给降水的渗流提供了通道,也使地下水因沟谷的切割,易于溢出形成饱含碳酸钙的喀斯特泉,泉水在山谷中溢出,一旦条件合适,水中的碳酸钙就会沉淀出来,在地表堆积成钙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2 期
张盼盼等:基于 GIS 的喀斯特高原山区石漠化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07
占到总人口的 94.4%,其人口密度比普定县平均密度和全 国平均密度均高,属于人口压力较大的区域。
图 1 研究区示意图 Fig.1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1︰10 000 地形图;Landsat-5 TM 1987-02-17 128/042
喀斯特石漠化面积已达 5 万 km2,广西达到 4.7 万 km2, 并且以 2 500 km2/a 的速度在不断扩展[5]。因此,进行石 漠化研究,对改善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该地区 人民的生活和发展水平显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学术界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进行了大量的 研究,但研究多集中在定义[2,6]、分布[7-8]、成因[8-11]、生 态环境影响[12]和防治措施[10,13-14]等几个方面,而对石漠化 景观及其动态变化的研究较少[7,11,15-16]。石漠化动态变化 分析,可以揭示石漠化变化的规律和机制,为石漠化防 治提供依据,有利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本 文以贵州省普定县后寨河流域为例,以 3 期遥感影像为 数据源,借助于 ArcGIS9.0 等软件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对喀斯特高原山区的石漠化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期 为该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因地制宜地进行石漠化防 治提供科学参考。
hm2
石漠化类型
1987 年
1995 年
2004 年
无石漠化 轻度石漠化 中度石漠化 强度石漠化 石漠化总面积
5 597.69 2 308.79 196.39
0.83 2 506.01
5 545.28 2 052.11 501.50
4.77 2 558.38
5 278.50 2 266.63 552.06
第 25 卷 第 12 期 306 2009 年 12 月
农业工程学报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Vol.25 No.12 Dec. 2009
基于 GIS 的喀斯特高原山区石漠化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张盼盼 1,2,胡远满 1※,李秀珍 1,肖笃宁 1,殷 洁 1,2,李阳兵 3
(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 110016;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3.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贵阳 550001)
和 1995-10-14 127/042 数据,及 SPOT-5 HRG 2 2004-10-08 266/297 2.5 m 全色单波段数据及 10 m 多光谱数据;遥感 影像判读标志和表层土壤厚度野外调查数据。 2.2 石漠化划分等级与指标
根据熊康宁等及黄秋昊和蔡运龙等的研究成果[11,17] 并结合后寨河流域的实际情况,以坡度、表层土壤厚度、 植被覆盖率和基岩裸露率等作为石漠化的划分指标,将 研究区的石漠化强度分成无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 石漠化和强度石漠化 4 类(表 1)。 2.3 研究方法
0 引 言
喀斯特石漠化,简称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 环境下,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干扰,造成人地矛盾突 出、植被破坏、土壤侵蚀、岩石逐渐裸露、土地生产力 逐步衰退或丧失,而使得地表呈现类似于荒漠景观的演 变过程[1]。其形成基础为脆弱的喀斯特环境,驱动力为强 烈的人为干扰,本质为土地生产力退化以及视觉标志为 类似荒漠景观[2]。东亚喀斯特片区为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 分布片区中面积最大、喀斯特发育最强烈的典型生态脆 弱区。而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为该片区的核心部分[3]。石 漠化问题已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制约着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威胁到 该地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4]。石漠化危害到人类的生存, 最直接的表现便是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或丧失。土地出 现石漠化后,土壤出现黏质化,肥力下降,土层更加贫 瘠,土地承载力日趋下降。有的地方甚至还会出现“无 土可流、无地可耕”的极端现象。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 件— — 土地的逐步丧失,使得可耕作资源逐年减少,粮 食产量低而不稳,人地矛盾加剧,给区域农村社会经济 发展和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威胁。据遥感调查,目前贵州
matrix from 1995 to 2004
空间分析功能和 Excel 的数理统计功能,分析后寨河流域 近 18 a 的石漠化动态变化(表 2~4,图 3~6)。
308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年
图 3 石漠化整体动态变化图 Fig.3 Distribution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changes from
1987 to 1995 and from 1995 to 2004
6.48 2 825.17
表 3 1987-1995 年间的石漠化斑块类型的转移矩阵
Table 3 Rocky desertification patch types transfer probability
matrix from 1987 to 1995
hm2
石漠化类型
1995 年 无石漠化 轻度石漠化 中度石漠化 强度石漠化
图 2 1987、1995 和 2004 年后寨河流域石漠化分布图 Fig.2 Rocky desertification distribution maps of Houzhaihe Valley in 1987, 1995 and 2004
为了分析研究区的石漠化动态变化,将 3 期石漠化 分布图均转成 15 m× 15 m 的 grid 文件。然后利用 GIS 的
表 1 石漠化分级标准 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石漠化类型 坡度/° 植被覆盖率/% 岩石裸露率/% 表层土壤厚度/cm
无石漠化 轻度石漠化 中度石漠化 强度石漠化
≤18 >18 >22 >25
≥70 50~<70 30~<50
首先,借助于 ERDAS8.6 等软件,对扫描的地形图 进行几何校正并数字化,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以 此 DEM 为 基 础 提 取 研 究 区 的 坡 度 图 ; 其 次 , 利 用 ERDAS8.6、ArcGIS9.0 等图像处理软件,以地形图为基 础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正射校正和影像拼接、
from 1987 to 1995 and from 1995 to 2004
图 6 强度石漠化动态变化图 Fig.6 Distribution of severe rocky desertification changes
from 1987 to 1995 and from 1995 to 2004
摘 要:石漠化是广泛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生态-地质灾害,目前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为了解喀斯 特高原山区石漠化景观的时空变化,以贵州省普定县南部的典型喀斯特高原山区后寨河流域为例,以 3 期遥感影像(1987 年和 1995 年的 TM 影像与 2004 年的 SPOT-5 影像)作为数据源,借助于 ArcGIS9.0 等软件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石 漠化强度分级的角度对近 18 a 来石漠化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整个流域的石漠化出现扩展 的趋势,其中前期(1987-1995 年)的扩展速度为 6.55 hm2/a,后期(1995-2004 年)的扩展速度为 29.64 hm2/a,扩展
第 12 期
张盼盼等:基于 GIS 的喀斯特高原山区石漠化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09
表 2 1987、1995 和 2004 年各石漠化斑块类型构成情况
Table 2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rocky desertification
patch types in 1987, 1995 and 2004
文章编号:1002-6819(2009)-12-0306-06
张盼盼,胡远满,李秀珍,等. 基于 GIS 的喀斯特高原山区石漠化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2):
306-311. Zhang Panpan, Hu Yuanman, Li Xiuzhen, et al. Analysi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in Karst plateau area based on GIS[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9, 25(12): 306-31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速度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轻度石漠化的面积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而中度石漠化和强度石漠化的面积均呈现
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遥感,喀斯特高原山区,石漠化,景观格局变化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09.12.053
中图分类号:Q14
文献标识码:A
<30
≤60 >60 >70 <10
≥15 <15 <像地图;以这 3 幅数字 影像地图为基础,通过波段运算等处理,解译出 3 个时 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 和裸土指数 BI,分别用来计 算植被覆盖度和土壤裸露率;利用植被覆盖度、土壤裸 露率同基岩裸露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图层运算得到基岩 裸露率图;再次,对表层土壤厚度野外样点调查数据进 行插值得到整个研究区的表层土壤厚度图;最后将前述 坡度图、植被覆盖率图、基岩裸露率图和表层土壤厚度 图进行叠加,根据表 1 所确定的石漠化划分标准,进行 人机交互式解译,并辅以野外调查数据加以修正,最终 得到后寨河流域 3 个时期的石漠化分布图(图 2)。
图 5 中度石漠化动态变化图 Fig.5 Distribution of moderate rocky desertification chan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