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的预防护理_张丽华
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护理干预
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护理干预李佩洪(靖安县疾控中心,江西靖安330600)【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总结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
方法选取在我院预防接种的325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
结果325例预防接种儿童中,有20例在预防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
不良反应中发热和局部肿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分别为2.15%和1.54%。
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8.04%),其次为乙肝疫苗(7.14%),卡介苗、麻疹、脊灰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结论儿童预防接种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反应、全身反应、变态反应、非特异性反应等,临床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加快不良反应消退。
【关键词】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儿童护理干预DOI:10.19435/j.1672-1721.2019.12.096儿童预防接种是我国计划免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疫苗作为一种大分子异体物质,接种过程中容易对机体产生有害反应,即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对接种儿童的生理健康造成一定损害[1]。
本次研究旨在了解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期为临床有效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提供有益借鉴,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3月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325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入组儿童均为足月健康儿,无疫苗接种禁忌证,无免疫系统疾病,无过敏史。
其中男176例,女149例,年龄2个月 ̄7岁,平均年龄(3.3±1.1)岁。
接种疫苗包括:乙肝疫苗84例,百白破疫苗112例,卡介苗疫苗61例,麻疹疫苗30例,脊灰疫苗38例。
1.2方法1.2.1接种方法所有儿童均建立预防接种档案,档案中详细记录儿童的一般信息及预防接种相关信息。
预防接种前,详细询问儿童有无发烧、生病等接种禁忌证,符合接种要求者方可进行接种。
接种前,向儿童家属说明疫苗名称、作用以及接种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
浅谈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
浅谈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儿童的预防接种已成为当今的常见问题。
接种疫苗是很有必要的,它能预防各种传染病,保证儿童身体的健康与安全。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种前、接种中以及接种后,我们需要加强护理,确保儿童不会发生意外事故。
1.接种前的护理儿童的接种前最重要的是做好准备工作,包括:(1)预约接种时间和地点,规定时间内前往预约地点进行接种。
(2)认真阅读接种材料,了解接种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3)儿童注意力比较难控制,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有关预防接种的知识,增加他们对接种的了解。
2.接种中的护理在接种过程中,担心儿童害怕疼痛是每个家长的必经之路。
在这里,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减轻儿童的疼痛和不适:(1)安慰儿童,告诉他们接种是为了让他们健康,以及《爱的小纸条》等小工具来让他们转移注意力,减少疼痛的感觉。
(2)让儿童选择很多玩具或者是游戏之类的物品,让他们放松并减轻紧张和恐惧情绪。
(3)如果儿童在接种时出现意外事故,比如脱臼、牙掉落等,应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3.接种后的护理在儿童接种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儿童的休息,接种后应该让他们多休息一段时间,以便让他们的身体恢复,同时也需要避免儿童过度活动或者碰撞。
(2)观察接种点的情况,如果有红肿或者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3)鼓励儿童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及多喝水,这样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免疫力,预防一些常见的疾病。
总的来说,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有效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家长们需要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与他们一起面对预防接种,在孩子的接种中做好各种安全措施,让他们健康成长。
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反应及护理应对措施分析
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反应及护理应对措施分析小儿预防接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有效地预防许多严重的传染病。
一些小儿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对家长来说可能会造成困扰。
了解小儿预防接种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护理应对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对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以便家长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
一、常见的小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1. 发烧:接种后出现轻度发烧是比较常见的反应,通常在接种后的24小时内出现。
发烧的原因是由于免疫系统在产生针对疫苗的保护性抗体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导致的。
2. 红肿、疼痛: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疼痛也是常见的反应,通常在接种后的48小时内出现。
这是由于接种会在接种部位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的。
3. 接种部位硬块:有些疫苗在接种后会在接种部位形成硬块,这是属于正常的反应,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内自行消退。
4. 疲倦、食欲不振:有些孩子在接种后会出现疲倦和食欲不振的症状,通常在接种后的24小时内出现,这是免疫系统对抗疫苗产生反应的表现。
二、护理应对措施分析1. 发烧:如果孩子出现发烧,家长可以给孩子穿着薄衣服,控制室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使用退热药物控制体温,但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2. 红肿、疼痛:家长可以在接种部位进行冷敷,减轻红肿和疼痛症状;避免过度摩擦或按摩接种部位。
4. 疲倦、食欲不振: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接种后的24小时内自行缓解,家长需要让孩子多休息,提供易消化的食物。
5. 疼痛、头痛、肌肉酸痛: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给予止痛药,让孩子多休息,多饮水,适当鼓励进行轻度活动。
三、预防接种注意事项1. 接种前应对孩子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孩子处于良好的状态并且符合接种条件。
2. 在接种前要告知医生孩子是否有过敏史、患有慢性疾病或正在服用药物等,以便医生可以给出更加合理的接种建议。
3. 接种后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有不适应立即联系接种医生。
儿童预防接种后的护理
儿童预防接种后的护理
1.注意观察:接种后,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的情况,包括是否出现发热、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
有些疫苗可能会引起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发热、喷嚏、轻微腹泻等,这些症状一般会在数天内自行消失。
但如果出现高热、严重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给予适当的护理:对于接种后出现不适症状的儿童,可以给予适当的护理,如体温过高可用温水擦浴、喂予适量清凉饮料等,但避免用冰水或冰袋直接敷在皮肤上,以免导致过度降温。
同时,家长还应保证儿童充足的休息和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摄入水果和蔬菜的量。
4.注意个人卫生:儿童接种后,家长要加强儿童个人卫生的教育,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有感染性疾病的人接触等。
此外,家长还应定期清洗和消毒儿童的衣物、玩具等物品,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5.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一环。
家长要确保儿童饮食的新鲜、卫生,尽量避免给孩子食用生冷食物和不洁食品,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提高免疫力。
6.继续正常生活:儿童接种后,不应因担心不良反应而过度保护,应继续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儿童的体质和免疫力。
如何做好儿童预防接种护理
如何做好儿童预防接种护理预防接种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最有效措施,但由于儿童流动性较大,区域性复杂,因此也间接降低了接种的连续性。
同时很多患儿在接种时存在高度紧张、恐惧现象,加上穿刺刺激,会出现严重抗拒心理,易发生晕针晕血,不良反应现象,这也很大程度上造成漏种情况较为普遍,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也被认为是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开展的难点环节。
因此,接种人员更需提高警惕,通过细致的护理操作降低儿童晕针晕血或其他继发性伤害。
一.儿童预防接种常见的一般不良反应1.1一般反应一般反应多由疫苗药物刺激儿童机体引发,疫苗种类、接种途径所引发的一般反应程度也不尽相同。
如是实施常规注射途径,通常在24h内存在局部注射组织红肿或热痛现象,少数儿童有淋巴结肿痛、同时,儿童体温出现升高,伴有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一般反应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3天,之后可自行消退;如儿童在接种后体温>38.5℃,建议就近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此外,如接种活疫苗其一般反应发生时间会比较晚。
1.1.1弱反应接种后红肿区域直径<2cm,48h自行消失,儿童体温些许上升至37.1~37.5℃。
1.1.2中反应接种后红肿区域直径2~5 cm,儿童体温上升至37.6~38.5℃。
1.1.3强反应接种后红肿区域直径>5cm,淋巴结肿大,儿童体温上升>38.5℃。
1.1.4处理上述反应都属正常反应,通常表现轻微、暂时,无需特殊处理,儿童在适当休息后即可恢复。
疫苗接种后局部红肿并疼痛,通常48h可消退;对个别反应更严重的儿童,可在急性期后热敷处理,家长避免儿童搔抓、按摩接种组织,并注意保证周围皮肤的清洁卫生、预防感染。
1.2异常反应异常反应指同批疫苗同时接种许多儿童后,只有少数儿童存在不同反应。
通常,异常反应现象极为少见,如未加以重视或及时抢救,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部分儿童接种数分钟后会出现晕厥,反应轻者心慌、恶心,短时内可恢复;反应重者脸色苍白,心率加快、并出冷汗,感知减弱,伴有皮疹过敏。
儿童疫苗接种反应的护理干预
儿童疫苗接种反应的护理干预【摘要】目的:熟练掌握沟通技巧和专业知识,保证接种顺利进行。
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13 880例接种儿童,根据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回访接种反应。
结果:本组儿童有31例出现局部反应,18例出现全身反应,有3例出现接种异常反应症状,给予处理后均痊愈。
结论:加大力度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提高了家长和儿童对接种反应认识,护士的满意度提高至98%。
【关键词】儿童;接种反应;护理干预;沟通技巧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2-0100-02一般预防接种反应是指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不会造成生理和功能障碍。
这类反应是由于疫苗本身含有的菌体蛋白、内毒素及其他毒性物质以及附加物等物理和化学作用所造成的局部红肿、浸润,引起发热及伴随发热、皮疹而致的全身症状[1]。
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共为13 880名儿童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脑膜炎疫苗和水痘疫苗等,在接种时对儿童进行护理干预,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共接种的儿童13 880例,其中接种卡介苗220例,乙肝疫苗1700例,百白破疫苗3320例,脊髓灰质炎疫苗3360例,麻疹疫苗1326例,脑膜炎疫苗3400例,水痘疫苗554例。
年龄1个月~7岁。
1.2 预防接种的途径主要有四种:(1)皮上划痕;(2)注射,包括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肉注射;(3)口服;(4)喷雾吸入[2]。
1.3 接种反应1.3.1 局部反应接种疫苗后注射部位处出现短暂的红、肿、热、痛局部炎性反应是很常见的,几乎每种经注射接种的疫苗都可能引起这种局部反应,局部反应一般都比较轻微,大多在两三天后消退,属于接种疫苗的正常反应。
1.3.2 全身反应接种疫苗后最常见的全身反应是发热,比较容易引起发热的疫苗有百白破、麻疹、流感、乙脑、甲肝、麻疹活、水痘等疫苗。
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对策
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总结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为临床预防接种提供护理经验。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本疾控中心接收疫苗接种的117例儿童为观察对象。
对照组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疫苗接种的121例儿童;针对2017年度预防接种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风险因素性,制定相应预防及护理措施,观察2018年度疫苗接种儿童发生不良反常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8例儿童出现接种不良反应,皮肤硬结红肿3例,发热4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几率6.84%,对照组21例儿童出现不良反应,皮肤硬结红肿5例,发热13例、恶心呕吐3例,不良反应几率17.35%,两组疫苗接种儿童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人员掌握疫苗接种相关风险因素,明确疫苗接种安全,注射前疫苗的复温,接种时注意安抚儿童情绪,接种后及时的观察与指导儿童及家属,可有效的预防儿童疫苗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常,提高儿童的依从性及舒适性。
关键词: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预防;护理疫苗接种是儿童健康保健的关键环节,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使儿童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进而获得特异性免疫能力,能够有效保护儿童,免受相关疾病的影响和危害。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儿童健康保健重视度的深化,儿童疫苗接种工作的普及率和规范性也显著增强,相关实践研究也逐渐增多[1]。
部分儿童在接受疫苗接种后,出现发热、呕吐、局部红肿热痛或硬结等相关的不良反应,这与受种者的个体化差异、气温、接种者的技术以及接种后活动的强度等关系密切[2]。
不良反应不仅影响疫苗接种和疾病预防效果,还可能对儿童的健康与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临床十分重视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本研究以2018年1月-2018年11月间,来本疾控中心接受疫苗接种的117例儿童相关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情况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本中心接收疫苗接种117例儿童为观察对象,其中:男童61例,女童56例,年龄0.2-9岁,平均(6.12±0.54)岁,水痘疫苗接种者49例,百白破疫苗接种者68例。
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护理干预
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护理干预儿童预防接种是保护儿童免受各种传染病的有效途径,但在接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这些反应大多是轻微的,但也需要及时的护理干预,以减轻症状并确保儿童的安全和舒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其护理干预。
1.发热:发热是儿童接种疫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发热是疫苗接种后48小时内出现的轻微发热,持续时间不长。
护理干预包括:-让孩子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如果发热不高,可以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注意多喝水,保持水分和营养均衡;-温水擦浴或冷敷可缓解发热不适。
2.疼痛:疫苗注射后,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压痛等不适症状。
护理干预包括:-避免触碰接种部位,减轻疼痛感;-根据医生建议可以使用止痛药,如布洛芬等;-温水擦浴或冰敷可缓解疼痛不适。
3.红肿、硬结和皮肤变化:有些疫苗接种后,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硬结、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
护理干预包括:-避免用力挤压接种部位,减少局部刺激;-如有红肿或硬结,可以适当进行局部按摩,促进吸收;-如有皮肤变化,可以使用适当的舒缓乳霜或药物来缓解症状。
4.呕吐、腹泻、食欲不振:部分儿童在接种后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反应,如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
护理干预包括:-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油腻、难消化食物;-多喝水,保持水分和电解质平衡;-避免用药,尽量让症状自然缓解。
5.过敏反应:极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
这种情况下应该立即就医,护理干预包括:-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适时进行紧急抢救措施;-让医生评估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处理。
总的来说,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大多是轻微的,但家长在接种后仍需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按医生指导进行治疗。
同时,加强对接种疫苗的了解和信任,可以有效减少孩子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远离传染病的困扰。
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反应及护理应对措施分析
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反应及护理应对措施分析小儿预防接种是保护儿童免受传染病侵害的重要措施。
在接种疫苗后,小儿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反应,这些反应需要家长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帮助小儿渡过接种后的不适期。
本文将对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反应及护理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一、发热在接种疫苗后,小儿可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
一般来说,这是疫苗在小儿体内引起的正常反应,但也有可能是小儿因感染疾病而出现的症状。
对于接种后出现的发热,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 让小儿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有利于降低体温。
2. 穿着薄衣服,保持房间通风,避免包裹过厚,让小儿有利于散热。
3. 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冷毛巾敷额头、腋下等处,或者用温水擦浴,以降低体温。
4. 如体温超过38.5℃,家长应及时带小儿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
二、注射部位疼痛及红肿接种疫苗后,小儿的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和红肿的症状,这是由于注射过程中疫苗液体刺激了皮下组织,导致局部炎症反应所致。
对于注射部位疼痛及红肿,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 给小儿按摩注射部位,有助于缓解局部疼痛。
2. 热敷注射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及红肿。
3. 避免触摸或挤压注射部位,以免加重疼痛及红肿。
4. 如注射部位出现明显肿块或疼痛难忍,家长应及时带小儿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
三、食欲不振有些小儿在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这是由于身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生理反应所致。
对于食欲不振,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 给小儿提供易消化的流食,如清粥、面条等,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
2. 鼓励小儿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以保持正常的代谢和营养吸收。
3. 给小儿提供丰富的营养食品,如水果、蔬菜、蛋白质食品等,以帮助身体更快地恢复健康。
四、其他不适症状除了上述常见的反应外,有些小儿在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如乏力、头痛、恶心、呕吐等。
对于这些不适症状,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 让小儿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帮助身体快速恢复。
护理中的儿童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护理中的儿童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疫苗接种是预防儿童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护理中,儿童疫苗接种不仅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还能够帮助儿童建立免疫屏障,提高其免疫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护理中儿童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常见的儿童疫苗以及疫苗接种的相关注意事项。
一、护理中儿童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儿童疫苗接种作为一种主动预防措施,具有以下重要性:1. 预防传染病发生: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包括水痘、麻疹、百日咳等儿童常见传染病。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减少儿童患病的概率,降低传染病在儿童群体中的传播。
2. 提高免疫屏障:疫苗接种能够帮助儿童建立免疫屏障,增强其抵抗力。
接种疫苗后,儿童的免疫系统会逐渐建立对疾病的防御能力,一旦接触到病毒或细菌,免疫系统会迅速作出反应,减少病情严重程度。
3. 保障社会群体健康:儿童是社会中最易感染传染病的人群之一。
通过儿童疫苗接种,不仅可以保护儿童个体的健康,还可以为整个社会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环境。
二、常见的儿童疫苗在护理中,常见的儿童疫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卡介苗:用于预防结核病,一般在出生后不久即可接种。
2. 脊髓灰质炎疫苗: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需要多次接种才能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
3. 百白破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多次接种可以提高免疫水平。
4. 麻疹疫苗:用于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通常在儿童满一岁时接种。
5. 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型肝炎,需要多次接种才能有效预防。
三、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在儿童疫苗接种过程中,需要护士或医生严格遵循以下注意事项:1. 遵循接种计划:按照国家或地方相关规定的接种计划进行疫苗接种,确保接种时间和剂次的准确性。
2. 考虑适应症和禁忌症: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儿童,如存在过敏史、免疫系统异常等,需要根据专业的医学判断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3. 疫苗保存和运输:疫苗应存放在适当的温度下,避免受热、冻结或曝光于阳光下,保证疫苗的有效性。
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安全预防接种的应用效果。
首先进行了儿童接种意识调查,发现部分家长对接种存在疑虑。
随后观察了儿童接种率,发现存在一定的提高趋势。
接着对预防接种后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接种有效性良好。
同时评价了护理工作对接种的影响,表明护士的指导对家长和孩子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后分析了安全预防接种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强调了护理在推动儿童接种方面的作用。
结论指出安全预防接种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关键性,护理在此过程中的作用迅速提升。
展望未来,应加强家长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接种率,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关键词】儿童安全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护理、接种意识、接种率、效果评估、影响评价、实际应用、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观察效果、推动接种、发展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儿童接种的方式和效果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儿童接种意识不足、接种率偏低、接种后效果不明显等。
对儿童安全预防接种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儿童接种意识、接种率、接种效果、护理工作和安全预防接种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观察,探讨安全预防接种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护理在推动儿童接种工作中的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为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保障儿童安全健康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其在提高儿童接种率、预防传染病扩散、保障儿童健康等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调查儿童及家长对接种的认知程度和意愿,探讨他们在接种过程中的态度和需求,从而了解当前儿童接种意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观察儿童接种率的变化趋势,分析预防接种对提高儿童免疫力的影响,评估预防接种在疾病防控中的重要性。
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反应及护理应对措施分析
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反应及护理应对措施分析【摘要】小儿预防接种是保护孩子免受疾病侵害的重要手段。
在接种后,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反应,如发热、红肿疼痛以及接种部位局部反应。
针对这些反应,家长需要及时处理和正确护理,以减轻孩子的不适,保证接种效果。
对于发热,可以用物理降温方法或服用退烧药;对于红肿疼痛,可以局部冷敷或使用止痛药缓解症状;对于接种部位局部反应,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摩擦。
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接种反应,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们应该了解这些常见反应及相应的护理应对措施,确保预防接种的顺利进行,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小儿预防接种、反应、护理、常见、发热、红肿疼痛、局部反应、应对措施、重要性、程序、保护、及时处理、正确护理、疾病、孩子、结论。
1. 引言1.1 小儿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小儿预防接种是保护孩子免受疾病侵害的重要手段。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预防接种已成为预防传染病和控制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免疫保护,让他们在面对病菌和病毒时具有更强的抵抗力。
预防接种不仅可以保护孩子自身的健康,还可以保护整个社会免受疾病的侵害,形成群体免疫效应,进一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及时进行小儿预防接种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们应当意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确保孩子获得充分的免疫保护。
预防接种不仅是保护孩子的健康,也是保护整个社会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和幸福努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1.2 常见的预防接种程序常见的预防接种程序包括疫苗接种及时性、途径和剂量的选择、接种程序、接种间隔和疫苗组合等内容。
疫苗接种及时性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接种时间表和程序进行接种,并注意接种不同疫苗的间隔时间。
途径和剂量的选择是指选择适合儿童接种的疫苗剂量和途径,根据年龄和健康状态合理选择接种方式。
小儿预防接种反应的临床护理
护理与临床
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
胃肠反应预防、接种前后生活护理、饮食指导、感染护理等基础
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
护理措施,从而增加其舒适度,避免软组织受到损伤。俯卧体位
压疮形成的部位一般在骨突处或者肌肉、脂肪较为薄弱的部
位,尤其是年龄大的患者,皮肤缺乏弹性,长时间皮肤受到压
迫,可致血液循环障碍,进一步增加压疮形成的风险。对手术区
域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时,由于未及时去除含过量消毒液的纱
布,导致消毒液对皮肤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例数 35 35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19
15
1
34(97.17)
9
10
16
19(54.29)
字2
17.48
P
<0.05
3 讨论
导致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来自多方面,包括:患者自身的
情况、手术体位、手术时间、医疗水平等[5]。一般而言,压疮多发
【关键词】 小儿预防接种 综合性护理干预 不良反应 护理满意度
DOI:10.19435/j.1672-1721.2019.36.038
对于抵抗力较低的幼儿,极易感染一些传染病病原体,对 其健康发育造成严重影响[1]。预防接种是预防疾病感染的一种 有效措施。然而,一些幼儿在预防接种中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 不良反应,对预防接种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我院 100 例进行预防接种的小儿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综合性护理干 预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儿童预防接种的反应及护理
儿童预防接种的反应及护理为儿童的健康与未来着想,防止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遭受传染病的威胁,我国在儿童预防接种这一方面一直不断地在做出改革,以“四苗六病”为基础,逐步扩展对更多疾病的防护和免疫。
在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的过程中,部分家长发现自家孩子在接种后出现一些接种前未出现的不良反应,便对现在的疫苗质量感到担忧。
本文将针对儿童在接受预防接种后会出现的反应以及相关的护理展开讨论,来对部分家长存在的疑虑进行一个说明。
在进行说明以前,需要为广大读者解释一下接种疫苗的种类和儿童预防接种的必要性。
在我国,儿童预防接种是一条硬性规定,通常在儿童6-8岁至少要完成“四苗六病”的接种,到现在使用的将甲肝、流脑、乙脑等15种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实行预防接种。
指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白破疫苗和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
预防的疾病则是指结核病、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甲肝、流脑A、乙型脑膜炎、麻疹、风疹、腮腺炎,其中大部分疫苗需在儿童1周岁之前接种完成。
由于儿童正处于身体各器官的发展期,还不具备与成人一样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容易染上诸如肺结核、麻疹等比较严重的传染病。
威胁儿童生命安全。
通过在儿童感染前为其进行相关的预防接种,能够行之有效的保护儿童不受传染病侵害,保证儿童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有的家长反映,说自家孩子在完成预防接种后反而出现了接种前未发生的不良反应。
实际上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无需开展相关药物治疗。
因为预防接种是通过接种疫苗使受种者获得抗感染的免疫力。
任何疫苗作为抗原,对人体来说,都是一种大分子的异物或者异体物质,个别受种者接种疫苗后在发生正常免疫反应的同时产生一些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称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接种疫苗有关,它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两种。
其临床表现和强度随疫苗而异。
常见的一般反应如下:局部皮肤红肿硬结:是指部分儿童在接种后数小时至24h内在接种部位发生的局部红肿浸润,并有轻度肿胀和疼痛普通情况下该反应无需进行治疗,多数儿童在接种后1-2d后自行消退,很少数为3-5d,但在消退过程中需注意的是,不要让儿童去抓挠红肿处,以免造成皮肤破裂而发生感染。
儿童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的预防护理
儿童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的预防护理
张丽华
【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
【年(卷),期】2013(028)023
【总页数】1页(P48-48)
【作者】张丽华
【作者单位】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洪山区中医医院,湖北,武汉,4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
【相关文献】
1.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护理干预 [J], 李佩洪
2.细节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预防作用 [J], 邹素珍
3.预见性护理对降低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分析 [J], 王彤彤
4.儿童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J], 刘美玲
5.细节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护理研究及对不良反应预防作用 [J], 彭发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反应及护理应对措施分析
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反应及护理应对措施分析小儿预防接种是保护儿童免受传染病侵害的重要手段,但在接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反应。
了解这些反应及相应的护理应对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儿童的健康。
下面是对小儿预防接种常见反应及护理应对措施的分析。
1. 发热:小儿接种后常见的反应是发热。
这是由于接种后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引起的正常生理反应。
护理应对措施包括:- 观察儿童的体温变化,如果体温超过38℃,及时采取退烧措施,如用温水擦拭儿童的额头、腋下、膝弯等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免导致酒精中毒。
- 让儿童多饮水,保持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 避免穿戴过多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如儿童病情严重,高热不退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2. 注射部位疼痛、红肿:接种后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红肿等不适。
护理应对措施包括:- 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异常红肿、硬结等情况。
- 适当冷敷或温敷注射部位,缓解疼痛和红肿。
- 避免过度触摸注射部位,以免造成感染。
- 如果注射部位出现异常情况,如明显红肿、脓液渗出等,应及时就医。
3. 厌食、恶心、呕吐:少数儿童在接种后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反应。
护理应对措施包括:- 观察儿童的饮食情况,保证儿童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 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 如儿童呕吐情况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 给予充足的休息时间,保证儿童的睡眠质量。
- 合理安排儿童的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 观察疲倦情况是否持续较长时间,如有需要可及时就医。
5. 过敏反应: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儿童对某种疫苗成分过敏。
护理应对措施包括:- 注意观察儿童接种后的全身症状,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 儿童在接种前需进行过敏筛查,对于高风险儿童,如哮喘、湿疹等已知过敏疾病的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接种。
儿童接种后常见的反应多为正常生理变化,大多只是暂时的,不会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反应及护理应对措施分析
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反应及护理应对措施分析【摘要】小儿预防接种是保护儿童免受多种疾病侵害的重要措施,然而在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接种部位疼痛、红肿和硬结以及局部皮疹。
为了正确处理和护理这些不良反应,家长应注意观察接种后的情况,及时给予药物降温或减轻疼痛,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并避免揉搓。
预防接种后的观察时间至关重要,家长应留意儿童是否出现异常症状,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
通过正确护理及及时处理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可以确保小儿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其健康保驾护航。
【关键词】小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接种后观察、就医、发热、接种部位疼痛、红肿、硬结、局部皮疹、预防接种、观察时间、重要性。
1. 引言1.1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途径,是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手段。
疫苗通过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抗体,提高抵抗病毒的能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疫苗接种不仅可以保护接种者自身免受疾病侵害,还有利于群体免疫,降低疾病在社区中的传播风险。
随着科技的进步,疫苗接种技术越来越先进,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和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对于小儿来说,及时接种疫苗可以提高其免疫力,减少因感染疾病而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尤其是对于一些严重传染病,如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疫苗的接种更是至关重要。
家长和监护人应该认识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学机构进行接种,确保孩子们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1.2 小儿预防接种的意义小儿预防接种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儿童是人群中最容易受到传染病影响的群体之一。
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能力较弱,所以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针对疾病的免疫防线,提高其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预防接种不仅可以保护儿童自身的健康,还可以遏制疾病的传播,保护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
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爆发,阻断病毒或细菌的传播链,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反应及护理应对措施分析
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反应及护理应对措施分析
小儿预防接种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接受接种后,有些儿童会出现一
些常见反应,如发烧、局部红肿等不适症状,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介绍
小儿预防接种中常见的反应及其护理应对措施。
1.发热:发热是小儿接种后最常见的反应之一,通常在接种后6-12小时内出现。
发热程度一般在38℃-39℃之间,但也有少数儿童会出现高烧现象。
对于轻度发热的儿童,在
家中可给予[药品名称]口服降温药控制体温,避免局部冷敷,使全身温度过低,反而会增
加不适程度。
对于高热病情需要就医治疗。
2.局部红肿:接种后局部注射部位会出现稍微红肿,通常不会引起疼痛等不适症状。
对于出现局部红肿的儿童,给予局部温敷或者局部按摩缓解不适感。
3.腹泻:接种后有部分儿童会出现腹泻,通常在接种后1-2天内发生。
腹泻程度一般
不会很严重,不过如果伴随着呕吐、腹痛等症状出现,就需要就医治疗。
4.皮疹:部分儿童在接种后会出现皮疹,通常在接种后1-2周内出现。
皮疹一般自行
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疗和护理。
5.其他不适症状:接种后还会有其他不适症状,如疲劳、食欲不振等。
这些症状多数
自行消失,家长可给予孩子适当的休息和饮食调理。
总体而言,小儿预防接种的反应不是很严重,只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一般可
以自行缓解。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接种后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如高热、呕吐、呼吸急促等,家长应该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影响孩子的健康。
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效果分析
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效果分析。
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1年6月-2022年4月收入的预防接种儿童中随机抽取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两组,对比护理结果。
结果:对比综合护理依从率:观察组综合依从38例(100.00%),对照组综合依从34例(89.47%),(p<0.05);观察组不依从0例(0.00%),对照组不依从4例(10.53%),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5例(13.16%),对照组不良反应14例(36.84%),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综合护理可减少儿童预防接种风险,经过护理后儿童的综合护理依从率高且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护理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效果儿童预防接种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必经过程,为了保证预防接种效果,减少儿童的哭闹等情绪,建议对其予以综合护理[1]。
本文探讨儿童预防接种护理中综合护理的运用价值,相关内容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从本院2021年6月-2022年4月收入的预防接种儿童中随机抽取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对照组38例,男小儿16例,年龄为2.7岁-10.8岁,平均年龄为(6.02±1.11)岁,女小儿22例,年龄为4.1岁-7.1岁,平均年龄为(7.48±1.75)岁。
观察组38例,男小儿15例,年龄为3.1岁-11.3岁,平均年龄为(6.62±1.85)岁,女小儿23例,年龄为2.9岁-9.2岁,平均年龄为(6.94±1.23)岁。
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
(1)建立个体化档案,医护人员对儿童进行体查,建立儿童信息档案,了解儿童的身心情况同时对家长、儿童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发放疫苗接种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3 高危人群的管理 对低年资护士定期进行风
险意识的培训和教育,新护士开展上岗前培训[6
]并落实带教工作,根据带教计划落实、评价和反馈,根据其实际工作能力安排合适的工作。
同时低年资护士应加强自身业务与技术的学习,培养职业慎独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
在疑惑和困难面前能积极主动寻求帮助。
3.3.4 高危时段的管理 加强在日中班、中午交接班、
夜班晨间护理等高危时段的人力资源配置,实行弹性排班,尤其在交接班时段,安排高年资护士协同工作不足2年的低年资护士一起完成交接工作并对
其工作进行指导,
以安全完成交接班工作。
建立备班制度,做好各级人员的搭配。
3.4.5 做好患者的安全宣教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
自己的用药和治疗中,积极配合接受护理人员对其身份的确认,对于给药或采血时不在床边的患者,放置温馨提示卡告知,以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
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52-353.[2] 张瑞敏,
杨春玲.护理风险管理与患者安全[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33-38.[3] 张福英.
74例次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2下):68-70.[4] 沙建梅,
邓筱娟.临床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交通医学,2006,20(3):350-351.[5] 刘红,
夏云芳.低年资护士护理缺陷自报分析会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5):39.[6] 李梅玲.
新上岗护士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6,21(17):53-54.[7] Hodgkingson B,Koch S,Nay
R,et al.Strategies to re-duce medication error with reference to older
adults[J].JBI Best Practice,2005,9(4):1-
6.(本文编辑 钱媛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
)
儿童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的预防护理
张丽华
关键词:儿童; 预防接种; 一般反应;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13)23-0048-01 D
OI:10.3870/hlxzz.2013.23.048作者单位: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洪山区中医医院(湖北武汉,430070)张丽华:女,本科,主治医师收稿:2013-08-07;修回:2013-10-
02 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可分为一般反应和严重反应,
一般反应是指由疫苗固有性质所决定的反应,其临床表现和反应强度随疫苗而异。
多数反应轻微且呈一过性,一般不会引起不可逆的组织器官伤或是功能障碍。
严重反应是指使用合格疫苗在规范接种后所发生的概率较低、对受种者组织器官、功能等造成伤害的不良反应。
临床工作中往往对严重反应比较重视,
而容易忽略一般反应。
由于一般反应的发生比较普遍,如未得到及时处理,常会影响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的依从性,
使预防接种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笔者针对此加强了临床一般反应的预防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2011~2012年,我院进行预防接种2
185人次,接种对象为0~6岁儿童,
接种疫苗为卡介苗、百白破、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及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脑炎、流脑疫苗等。
未发生严重异常反应,而通过加强一般反应的宣教和预防护理,顺利完成所有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
2 一般反应的预防护理
2.1 局部反应 ①临床表现及原因。
红肿浸润、
疼痛、压痛、硬结、淋巴结肿大、淋巴腺炎、卡介苗化脓及瘢痕疙瘩,发生原因为组织损伤、抗原刺激、毒性反应、轻度感染等。
②预防护理。
由于百白破疫苗中含氢氧化铝,是一种颗粒较大的吸附剂,吸收比较缓慢,
因此,注射前须震荡摇匀。
告知家长此属于接种疫苗的正常反应,一般无需处理,适当休息多数儿童症状可自
行缓解;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
5min,能帮助消肿,减轻疼痛。
如局部破溃,可涂甲紫,严重时也可外用抗感染药膏以预防感染。
但接种卡介苗后4~5周如出现局部红肿,严禁热敷。
如出现直径0.5cm以内的浅表溃疡属正常现象,不需处理,严密观察即可。
2.2 发热反应 ①临床表现及原因。
主要表现为接种后24
h左右出现体温升高,
多为37~38.5℃,持续1~2d;同时伴有轻微头痛、寒颤、乏力、恶心、呕吐、腹泻及全身不适等。
由于菌体异性蛋白、未去尽的杂质、防腐剂、疫苗的酸碱度等引起。
尤其是对疫苗反应特别敏感的婴幼儿、体质较弱或在预防接种前已患有感冒或处于其它疾病潜伏期的儿童,容易出现。
②预防护理。
单纯发热而体温不高者加强观察即可,一般不需处理,适当休息,多饮温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感染;
全身反应严重时可对症处理。
头痛或高热以温水擦浴,必要时予解热镇痛药,如泰诺小儿退热滴剂等。
2.3 全身症状 ①临床表现及原因。
毒性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全身不适;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特殊皮疹;腮腺肿胀;关节痛或关节炎。
发生原因为毒性物质引发的自觉症状、减毒活疫苗造成的轻度感染、综合因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及其他因素。
②预防护理。
注意观察,严重全身反应需对症治疗。
解热镇痛剂除退热作用外,也能缓解头痛、乏力倦怠等症状;恶心、呕吐服用止吐剂,腹痛服用颠茄合剂,腹泻可服用吸附或收敛药物,个别严重者需补液,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参考文献:
[1] 周凤兰,
唐志芳,周秋凤.预防接种反应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0,11(5):36.
(本文编辑 丁迎春)
·
84·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Dec.2013\Vol.28\No.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