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 告别雾都之名

合集下载

雾都——伦敦

雾都——伦敦


早在中世纪,伦敦就开始出现煤烟污染大气的问题,当时的英国国会还颁布
由于工厂大多建在市内,居民家庭又大量烧煤取暖,煤烟排放量更是急剧增加 、呛人的"伦敦雾。
形成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描绘过的"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伦敦工厂里烟囱林立,煤烟蔽日,曾经被认为是社 会进步的标志。当时这座著名大都市的天空整天灰蒙蒙的,也被戏称为 “雾都”。煤烟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给市民的健康带来严重危 害,如何看待煤烟,又该如何治理空气污染,英国社会的各利益阶层为 此展开过漫长的博弈。
伦敦的别称——雾都怎么来的?

伦敦, 人们就会把“雾都”的称号与它相连。的确在上世纪60 年代之前 , 伦敦称为雾 都是世人共知的。 伦敦烟雾缭绕 , 迷茫一片。尽管街头路灯明亮 , 但能见度仍然很 差, 看不清 10米以外的东西。在人们的眼前总感到模模糊糊。可如今 ,伦敦上空已基 本难见其滚滚浓烟和弥漫黄雾。绝迹多年的上百种小鸟重返伦敦飞翔 , 许多鱼儿又回 到了泰晤士河。空气中的尘埃大为减少 , 使伦敦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 应归功于近 30 多年来对污染的治理。伦敦将燃煤的工厂尽量关闭或迁出市区 , 城市居民杜绝烧煤 , 汽车全部使用无铅汽油。使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减少了 75%以上, 从而在根本上“赶走 了”污染源。英政府制定的《环境法》 , 确保了环境政策和具体措施的贯彻。在伦敦 , 公共场所乱扔废物被认为是一种犯罪行为 , 处以高额罚款。在公共场所严禁吸烟 , 违 者最高罚款 1000 英镑。近年来, 伦敦更积极增设公园和绿地 , 实现城区内不露泥土 , 市郊建立 10 多座卫星城 , 城区拥挤现象大为减轻。现在的伦敦 , 市区公园星罗棋布 , 林木葱郁 , 绿草如茵。基本告别了“雾都”形象 , 成为一座洁净的城市。然而 , 去年 冬天伦敦又出现一次弥漫烟雾 , 这就说明对污染源的整治一刻也不能放松 , 应常抓不 懈。

大气污染事件回顾丨雾霾之都伦敦烟雾事件

大气污染事件回顾丨雾霾之都伦敦烟雾事件

大气污染事件回顾丨雾霾之都伦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也被称为雾霾之都伦敦,是英国历史上一起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

该事件发生在1952年12月5日至9日,导致数千人死亡,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大气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关键事件之一。

1. 事件背景伦敦烟雾事件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伦敦是一个黑煤烟雾弥漫的城市。

印证着工业化不断加速的步伐,伦敦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中使用的煤炭和天然气燃烧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 事件经过1952年12月5日起,伦敦出现了异常的天气情况。

高压形成,并导致大气层中的冷空气停滞。

在这个过程中,伦敦的工业排放物和家庭燃烧释放出的烟雾排放无法迅速散去。

由于此时伦敦正值冬季,人们纷纷点燃了煤炉和火炉以保暖,使得烟雾和有害气体加剧聚集。

随着时间的推移,伦敦的天空逐渐变得阴暗,烟雾弥漫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街道上的行人几乎无法看清前方,交通瘫痪,人们的生活被严重干扰。

此外,因为浓雾持续了五天之久,雾霾导致的恶劣空气质量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3. 影响和后果伦敦烟雾事件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是巨大而深远的。

据估计,该事件导致至少4000人死亡,并使伦敦其他数万人受到了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的困扰。

受污染天气的影响,伦敦的社会经济生活严重受挫,交通瘫痪、商业活动停滞等问题层出不穷。

此外,伦敦烟雾事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人们开始认识到大气污染对健康和环境的重要性。

伦敦的烟雾事件被视为全球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里程碑,促使国际社会加强环境保护的努力。

4. 事件启示雾霾之都伦敦烟雾事件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重要的启示:首先,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极大,必须高度重视。

伦敦烟雾事件的发生,再次证明了空气质量对公众健康的重要性,促使人们重视环境污染问题。

其次,应该加强政府监管和控制工业排放。

伦敦烟雾事件暴露了工业排放对环境污染和健康影响的严重性。

【高中地理】世界上六大著名雾都

【高中地理】世界上六大著名雾都

【高中地理】世界上六大著名雾都世界上六大著名雾都由地理网资料整理1、最著名的雾都――伦敦提出诉讼“雾都”,人们很自然想起英国伦敦。

伦敦的大雾因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而享誉于世。

每当春秋之交,这里经常被浓雾所弥漫,像穿上一层谜样的面纱,以至于印象派大师莫奈感叹“我爱好伦敦比不上爱好英国的乡村,而我钟爱的则就是伦敦的雾。

”然而,1952年12月一场“雾都磨难”,使伦敦人看见了大雾的血腥一面。

2、美国雾城――旧金山旧金山就是美国名副其实的“雾都”,然而,此雾都和伦敦大雾的构成可是全然不一样。

伦敦的大雾不仅存有气候原因,更主要的就是由于工业污染,而旧金山的大雾的构成,可是由于自然气候原因,就是两大洋流在此交汇而引发。

因此,旧金山的雾,更具备唯美迷人的色彩。

知名的“雾中金门”更是迎合了源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前往观赏。

3、远东雾都――东京东京就是亚洲第一大城市和世界第二大城市,所不含收缩相连的城区就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小的巨型都会区。

做为全球最小的经济中心之一,东京具有全球最繁杂、最密集且运输流量最低的铁道运输系统和通勤车东站群,亦为世界经济最进步富足及商业活动繁盛度居首位之城市。

由于高速发展的工业、汽车的普及、大量废气排放量,以及东京坐落于河谷地带空气难于流通的原因,光化学烟雾一直所苦东京。

4、西亚雾都――安卡拉安卡拉就是土耳其的首都,也就是西亚知名的“雾都”,安卡拉雾都的称号堪称和伦敦、东京同出一辙,都就是由于气候条件加之工业污染所构成。

在安卡拉,一年之中存有大约80多天都就是大雾弥漫着,存有这样一句戏言:“50年代雾都在伦敦,70年代雾都在东京,现在雾都在安卡拉。

”人们冬季走进安卡拉,早晨朝窗外看看回去,全城塞在灰褐色的云雾中,行人都用头巾、围巾捂住嘴,汽车像是蚂蚁一样慢慢朝前爬动;傍晚雾益浓,5米以外看不清楚人。

轻微的时候,人们难以忍受烟雾的提振,只好躲藏在室内不下班。

5、旧时雾都――爱丁堡英国的雾都伦敦堪称就是闻名世界,其实,除了伦敦以为,爱丁堡也就是较为知名的“雾都”。

夺命烟雾:伦敦人的惨痛记忆

夺命烟雾:伦敦人的惨痛记忆

70人与事域外档案2022年12月5日,伦敦人如常开始一天的生活。

英国环保组织“灭火”在其网站上提醒人们,“不要忘记70年前那个恶梦般的日子”。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轻视,必将招致对自身的巨大伤害。

英国伦敦的雾很有名,故被称为“雾都”。

雾,多少带有一些浪漫、神秘的色彩。

然而,伦敦人似乎不太喜欢雾。

在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作品中,有关雾的大量描写都令人感到不舒服。

70年前,促使伦敦人向大雾宣战的,是一场持续了整整4天、夺去1.2万人生命的的烟雾。

夺去1.2万人的生命1952年12月5日,一场意料之中却又大大出乎人们意料的烟雾,突然将整个伦敦笼罩于其中。

伦敦居民一早醒来,纵使早已习惯在浓雾中生活,也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

只见比往日更浓的烟雾将城市彻底包裹,人们几乎看不到稍远地方的任何东西,能见度只有几英尺,甚至到了“遛狗不见狗”的地步。

除了看不清,很多人还觉得眼睛和鼻子很不舒服,禁不住打喷嚏、流眼泪。

这场烟雾很快便对伦敦居民的生活夺命烟雾:伦敦人的惨痛记忆文·图/姜森造成了严重影响。

面对如此浓烈的大雾,伦敦机场不得不取消了所有航班。

马路上的汽车如蜗牛般爬行,即使开着车头灯,司机也看不清稍远一点的路况,只能一点一点地往前蹭。

即使如此,仍不时发生交通事故。

幸好所有汽车的速度都很慢,没有造成严重的伤亡,只是加剧了道路的拥堵。

伦敦的大街小巷都排起了汽车“长龙”,心急如焚的司机拼命按喇叭,“长龙”却丝毫不见移动。

行走在街上的人大都提着煤油灯,即便如此,也只能沿着马路护栏或房屋墙壁摸索前行。

有人甚至连自己的双脚都看不清,稍有不慎就会被绊倒。

烟雾不但遮挡了人们的视线,还影响了伦敦各行各业的经营。

无处不在的烟雾“入侵”室内,电影院和剧院被迫关门,因为观众根本看不清银幕上放映或台上演的到底是什么。

这天是星期六,晚上萨德勒威尔斯剧场上演莎士比亚的名剧。

不知是谁中途退场,打开剧场大门却没有及时关上,浓雾趁机钻了进来。

很快,话剧变成了“广播剧”,观众们只听得见熟悉的台词,却看不到演员的身影——浓雾把舞台包裹得严严实实。

英国伦敦雾霾治理经验及启示

英国伦敦雾霾治理经验及启示

英国伦敦雾霾治理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启示:即雾霾问题的解决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只有通过多元化的治理策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 识和持之以恒地进行治理,我们才能有效地解决雾霾问题,还我们一个清洁、健 康的环境。
参考内容
自工业革命以来,英国首都伦敦就以其标志性的“雾都”形象为世界所知。 然而,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有效的雾霾治理,伦敦已经成功地告别了这个曾经令人 困扰的头衔。
回顾过去,伦敦成功地告别了“雾都”的称号,为世界各国的城市提供了宝 贵的经验。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城市能够从伦敦的经验中学习,积极开展雾霾 治理,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健康的地球环境。
参考内容二
随着空气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雾霾治理已成为全球的焦点。在国外,许多 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雾霾治理成果,这些经验对我国的雾霾治理具 有重要启示。本次演示将介绍国外雾霾治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 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2、加强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人们形成低碳环 保的生活方式。例如,鼓励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提倡节能减排、低碳消 费等。
3、促进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技术的发 展。例如,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
4、加强区域合作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协同治理雾霾。例如,开展大 气污染联防联控,共同应对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
英国伦敦雾霾治理经验及启示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英国伦敦雾霾的 发展历程
03
三、英国伦敦雾霾的 治理过程
04
四、英国伦敦雾霾治 理的经验及启示
05 五、结论
06 参考内容
一、引言
英国伦敦,被誉为“雾都”的历史可谓由来已久。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工 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伦敦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出现雾霾问题的城市之一。 然而,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伦敦已经成功地解决了雾霾问题,并为我们提供了一 份宝贵的治理经验。

伦敦雾都的形成与消失

伦敦雾都的形成与消失

伦敦雾都的形成与消失工程管理专业14年级2班姓名:谢令言学号:140154224 [摘要] 雾霾天气,是自然环境无法承受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所带来的环境崩溃。

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给公众的健康、生活与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自此之后,英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经济手段构建出具有鲜明特色的英国雾霾治理模式,有效地控制了污染蔓延。

[关键字]雾霾天气;环境治理;环境污染伦敦“雾都”的称号其来有自,英格兰南部自古以来水汽昭彰,起码从罗马时代起英国就以雾气闻名。

英国首都伦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拥挤的大城市,众多居民在伦敦阴冷的冬天里如何取暖始终是一个大问题。

对伦敦雾霾现象有过多年研究的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专家、大气环境教授皮特•布林布尔科姆(Peter Brimblecombe)发现,为了过冬,从中世纪开始伦敦城里就堆满了通过海运而来的煤山,伦敦在几个世纪以来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煤炉密度,可以想见伦敦城的空气长久以来都饱受煤烟污染,就连居住在伦敦城中心的英国王室也从很早开始就饱受空气污染的困扰。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

[1] 雾霾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

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10,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早在1952年的伦敦雾霾灾难之前,英国人就认识到了空气中的烟雾对人的影响,而且早就把燃煤和空气污染联系起来。

在13世纪就曾经有皇家公告禁止居民燃烧海煤。

在1661年,约翰•伊夫林(John Evelyn)曾经向查理二世提交了一篇论文,论述伦敦城中的空气污染将缩短伦敦居民的寿命。

雾霾治理:伦敦告别“雾都”之经验

雾霾治理:伦敦告别“雾都”之经验
1 2 0 万人。
目标 , 但 现行 政策 可 能无 法提供 足够 的 支持 。据 当地媒体 报道 。 由于 政 策力 度 不足 。 英 国2 0 1 7 年 的近 期减 排 目标 可 能难 以实 现 。2 0 1 2 年 英 国政 府还 暂 停 了一 些太 阳能补 贴 计划 , 原 因 是大 量住 宅 纷纷 安装 太 阳 能 电池板 . 补 贴资 金
为是 工 业时 代 的象征 . 巅峰 时期 每 周烧 煤达 万 吨 . 每 天 消 耗泰 晤 士河 河 水 1 5 5 万 立方 米 1 9 8 9 年. 巴特 西 发 电站 正
式关 停 。
2 0 0 7 年2 月 .时 任 伦敦 市 长 的利 文 斯 通 宣 布环 保 规 划. 计 划 在2 O 年 内 将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量 减 少6 0 %. 把 伦 敦 建 成 全 球 最 环 保 的城 市 。根 据 规 划 , 约7 5 0 万 伦 敦 市 民 将 减 少 看 电 视 的 时 间 。换 用节 能 灯 泡 。在 商业 领 域 , 在
5 8 求知 / 月刊 2 0 1 3 1 6 栏目 主持人 双艳珍 电子邮 箱s h u a n g y z h @ s 。 h u . c 。 m
过4 % 。绿 色 行 业 将 创 造 4 0 万个工作 岗位 , 而 且 这 一 数
字 还 将 不 断 上 升 .到 2 0 2 0 年 .绿 色 行 业 从 业 者将 达 到
然人 口稠 米 . 城 市 外 围还建
有大 型环 形绿化 带 。即使在 寸土 寸金 的伦敦 市 中心 , 也仍
旧保 留着 海德公 园 以及詹 姆斯公 园 等大 片绿 地 。 伦敦 的 巴特 西发 电站 曾 是英 国最 大 的发 电站 .被 认

伦敦污染带给中国的启示

伦敦污染带给中国的启示

伦敦治理雾都带给中国的启示核心提示: 60年前伦敦也曾出现空气污染大雾,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

近日大片地区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严重恶化,多个城市空气达“严重污染”标准。

截至12日晚上23时,北京西直门北、南三环、奥体中心等监测点PM2.5实时浓度突破900,西直门北监测点最高达993微克/立方米。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35微克/立方米和75微克/立方米。

如此污染已经爆表,达到令人震惊的严重程度。

PM2.5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对人体危害最大。

PM2.5因极度细小,可穿透呼吸道的防护结构,深入支气管和肺泡,诱发肺部硬化、哮喘和支气管炎,甚至导致心血疾病。

而且颗粒还能携带空气中的病菌、重金属等物质,对人体呼吸、生殖、神经系统等均有影响。

空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一是汽车数量骤增,截至今年6月已超2亿辆,它们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细颗粒物等,直接污染空气。

二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后,污染企业大增,更占用大量绿地和农田。

此外,城市发展迅速,密集成群,令出现的污染物不易扩散。

第三中国冬天还是燃烧大量的煤,PM2.5污染的高发和加重与煤炭消耗量的急速增长有直接关系。

目前中国已成为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58%城市空气中所含悬浮粒子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5倍,各地市民就相当于“吸尘机”和“过滤器”。

长期下去,天天吸毒气的中国城市居民,所受危害比前苏联车诺堡核电厂事故的核辐射严重,引发大量肺癌、不育、神经受损病例。

是该铁腕治理空气污染的时候了。

回看历史,工业化发展迅速的英国,也曾经有类似情况。

60年前伦敦也曾出现空气污染大雾,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

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

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

一头牛当场死亡,52头严重中毒,其中14头奄奄待毙。

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

伦敦经历了血的教训,之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采取措施,半个多世纪的铁腕治污,伦敦甩掉雾都的帽子。

巴黎时装之都的成功经验对北京建设“时装之都”的启示

巴黎时装之都的成功经验对北京建设“时装之都”的启示

这些措施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然而,随着时 间的推移,这些措施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伦敦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人 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伦敦的雾霾治理经验告诉我们,有效的立法、政府 和社会的积极参与是实现环境改善的关键。
当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雾霾治理并非易事。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 长期的坚持。此外,还需要科技的创新和进步来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 可以借鉴伦敦的经验,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雾霾治理方 案。
谢谢观看
巴黎时装之都的成功经验对北京建 设“时装之都”的启示
目录
01
一、培育本土品牌: 在鼓励国内外时尚品 牌进驻的同时
02 二、推动产业升级: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三、加强国际合作:
03 积极参与国际时尚活 动
四、保护传统文化:
04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 古都
05 参考内容
巴黎,这座被誉为“光之城”的城市,不仅是法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更是全球时尚产业的重要枢纽。它的独特魅力在于,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巴黎 都能在时尚领域中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在巴黎时装之都的成功背后,有许多值得 北京建设“时装之都”借鉴的经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次演示提出以下策略:
1、明确品牌定位:深圳“设计之都”应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将自身打造 成为国际设计领域的重要中心。同时,应结合深圳的科技创新优势,突出设计产 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2、制定品牌传播计划:除了依靠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推广,深圳“设计之都” 应积极拓展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如举办国际设计论坛、设计展览等活动,提高品 牌知名度。
三是饮食文化的区域认同感。广州虽然有着丰富的美食,但如何让更多的人 从内心深处认同并热爱广州的美食文化,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我们通过 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广州美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广州美食的 魅力。

伦敦雾都的形成与治理

伦敦雾都的形成与治理

伦敦雾都的形成与治理
伦敦的大雾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大气污染有关。

英国是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而伦敦又处于英国东南部的一块盆地上。

盆地的南北两侧是东西走向的山岭,泰晤士河自西向东穿过市区注入北海,市区离河口只有88千米。

在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下,伦敦的气候温暖潮湿,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秋冬季节,当西风把大西洋的水汽吹向陆地时,白天和晚上的温差比较大,盆地空气相对稳定,流动不畅,下层空气受冷以后,往往会形成漫天大雾,并且循环往复,久不消散。

加上伦敦的工业和交通迅速发展,工矿企业和汽车排出的大量烟尘飘浮在空气中,变成了雾的凝结核,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由于工厂大多建在市内,居民家庭又大量烧煤取暖,煤烟排放量更是急剧增加散,最终形成乌黑的、浑黄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

80年代以来,由于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伦敦上空的可见度已比过去有了提高,年平均日照数也大大增加。

“伦敦雾都”这种说法再也没有了。

雾都伦敦简介

雾都伦敦简介

雾都伦敦简介
伦敦是英国首都,位于英格兰东南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

伦敦以多雾闻名海外,素有雾都之称。

这是由于伦敦靠近大海,而且距离北极更近,水加上冷空气,慢慢的形成了雾。

此外,伦敦的工业污染等问题也使得伦敦上空有着雾的凝结核,加剧了雾都的状况。

然而,近年来,伦敦已经通过各种环保手段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英国政府曾颁布一系列清洁空气法案,包括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在城区设立无烟区,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发电厂和重工业等煤烟污染大户迁往郊区等措施。

这些措施有效控制了烧煤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

此外,伦敦市政府也鼓励居民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设备,提高城市能源使用效率。

现在的伦敦,虽然仍有一些雾,但已经不再是昔日迷离晦暗的雾都。

城市里的绿化面积也不断增加,许多小动物和鸟类重返伦敦,泰晤士河的水质也得到了改善。

远离雾霾天气 共创和谐家园

远离雾霾天气  共创和谐家园

远离雾霾天气共创和谐家园英国伦敦曾以“雾都”闻名于世。

据史料记载,19世纪末期,由煤炭支撑的工业革命,让伦敦城内遍布工厂,家庭也烧煤取暖,使得煤烟排放量急剧增加。

烟尘与雾混合后变成黄黑色,经常在城市上空笼罩多天不散,白天如同黑夜。

伦敦自此就开始出现煤烟污染大气的问题。

1952年12月5日至9日,伦敦发生了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

这次事件造成多达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仅12月5日至8日伦敦死亡人数就达4000人。

这就是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

连日来,雾霾天气也开始笼罩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大雾造成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多地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

大雾天气也影响了当地的交通。

“PM2.5”已经不是一个新词。

它其实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这些颗粒很细小,肉眼看不到。

打个比方,人类头发的直径大约是70微米,而这比最大的PM2.5还大了近三十倍。

别看PM2.5的颗粒径小,却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它们能在大气中停留更长时间,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的影响较大。

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佝偻病、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减慢。

阴沉的雾霾天气由于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容易让人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及悲观情绪,情绪容易失控。

造成心理上的疾病等等。

出现霾天气时,视野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

我们知道雾霾天气的产生与我国当前所处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有关,与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关,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

愿这次雾霾天气能给予我们更多反思和警示。

让我们激发正能量,做到积极自我防护,每一个家庭减少开车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可以在自家室内多种植绿色冠叶类植物,因其叶片较大,吸附能力相对较强。

还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

做好个人卫生清淡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够润肺除燥、还可以多吃点豆腐、牛奶等食品。

雾都伦敦_精品文档

雾都伦敦_精品文档

雾都伦敦伦敦,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再平凡不过。

然而,有一个特点让伦敦与众不同,那就是经常笼罩在浓雾之中,因此被人们戏称为“雾都伦敦”。

伦敦的雾是如此的浓厚,以至于人们几乎无法看到自己的手指。

这种浓雾,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还成为了伦敦的一种标志性特征。

在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的街头巷尾总是弥漫着浓浓的雾气,让人们有种置身于神秘幽暗的氛围中。

那么,为什么伦敦会有这么多的雾呢?其实,这主要是由伦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共同决定的。

伦敦位于泰晤士河河谷之中,四周被丘陵包围。

同时,伦敦还处于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下,湿气充足。

当暖湿空气遇到丘陵地形时,便会升起并形成雾。

而在冬季,伦敦的天气愈发寒冷,空气湿度高,这就更加容易形成浓雾。

虽然雾给伦敦的居民和游客带来了不便,但它也为伦敦增添了一份神秘的魅力。

想象一下,站在伦敦塔桥上,眺望泰晤士河畔的伦敦眼,只能看到模糊的轮廓和昏黄的灯光,仿佛置身于幻境之中。

这种独特的景象,引来了无数摄影师和艺术家的青睐,他们用镜头和画笔记录下这个迷人的“雾都”。

除了景观上的美感外,伦敦的雾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诸多影响。

首先,雾给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浓雾天气中,能见度极低,驾驶员无法准确看清路况,这就导致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事故的增加。

其次,空气中的湿气会增加能见度低的情况下人们的体感温度,进一步加重了人们寒冷的感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为了解决雾带来的交通问题,伦敦的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他们加强了道路标志的设置,利用高亮度的标识来引导司机。

此外,还对路灯进行了升级,增加照明亮度,以增强能见度。

同时,伦敦也广泛使用了雾灯和反光衣,提醒驾驶员注意道路上的行人和其他车辆。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道路安全,也减少了因雾天导致的交通拥堵。

而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伦敦的雾已经不再是问题。

先进的气象预报和大数据分析,可以提前预测雾气的形成和强度,从而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伦敦1952年“大烟雾”祸兮福兮?

伦敦1952年“大烟雾”祸兮福兮?

伦敦1952年“大烟雾”祸兮福兮?作者:暂无来源:《海外星云》 2013年第3期“雾都伦敦”因气象因素而多雾;18 世纪的工业革命之后,空气污染严重,大气中的污染物细颗粒,主要包括PM2.5 和PM10 浓度大增。

这些颗粒物裹上水汽,变成污染的雾,叫烟雾(smog),灰黄、厚重、混浊、发臭;18、19 世纪,烟雾时不时就“拥抱”一下伦敦,推高呼吸道疾病病例和死亡率,让公交系统瘫痪。

雾都劫难伦敦告别烟雾,1952年12 月那场灾难性的“伦敦大烟雾”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据统计,伦敦的雾天,每年可高达七八十次,平均5 天之中就有一个“雾日”。

每当大雾降临,弥漫的大雾不仅影响交通,酿成事故,还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

前段时间,北京和中国许多其他城市一样“雾蒙蒙、灰蒙蒙”,空气质量之差历史罕见。

厚重空气中,让人联想到60 年前伦敦那场灾难性的大烟雾事件。

那时的伦敦昼夜难辨,“伦敦大烟雾”(The Great Smog of 1952)造成至少4000 人死亡(也有记载说多达1.2 万人),10 万人出现健康问题,交通瘫痪多日,数百万人受影响。

灾情最严重的伦敦东区,人在户外站立时低头看不到自己的双脚;能见度极低造成很多人在平时熟门熟路的街区迷路;报上还有灾区奶牛因烟雾窒息而死的报道。

与1952 年的状况相比,今天的伦敦是一座净化的城市。

那时候,伦敦有燃煤发电厂,离市中心不远处有许多工厂。

大多数住家用烧煤来取暖。

以煤为动力的蒸汽机车拉着一节节列车开进首都。

对小汽车和卡车产生的废气几乎没有控制措施。

1952 年12 月4 日,伦敦城发生了一次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烟雾”事件:连续的浓雾将近一周不散,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

期间,有4700 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雾散以后又有8000 多人死于非命。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雾都劫难”。

1952 年12 月3 日清晨,伦敦气象台报告说,一个气峰在夜间通过,中午气温可达到5.6℃,相对湿度约为70%。

杏尔斯·狄更斯与往日雾都-伦敦

杏尔斯·狄更斯与往日雾都-伦敦

杏尔斯·狄更斯与往日雾都-伦敦作者:暂无来源:《出国》 2017年第12期文/曾纯敏城市不仅是小说发生的抽象背景,更是小说里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它如同幽灵般出没于字里行间,以至于有时候,你想起了一个城市,便会想到一个作家,或反之亦如是。

那么,提及伦敦,则总让人想起查尔斯·狄更斯。

英国文豪查尔斯·狄更斯笔墨下的伦敦,是1 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一个走在帝国巅峰时刻的伦敦,一个各种社会问题与危机横生的伦敦,一个污秽而浓雾不散的伦敦,尽管伦敦早已在百年的时间河流中蜕变,但狄更斯笔下的伦敦,无疑影响了许多人对于伦敦的想象与认识。

伦敦的狄更斯查尔斯·狄更斯与伦敦有着不解之缘,1 81 2年出生于朴茨茅斯的狄更斯,1 2岁时由于父亲入狱而被送到伦敦的一家鞋油场当学徒,从此开始在伦敦的底层社会生活,感受着艰辛、屈辱以及伦敦的城市人情温度。

后来,他曾担任《晨报》的国会记者,专门采访英国下议院的政策辩论,也时常环游英伦,这些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对于复杂的社会现实的理解经历,都源源不断成为狄更斯笔下的写作素材。

狄更斯是一位长期失眠者,他时常漫步在伦敦夜晚的街头,泰晤士河、伦敦街景成为他小说情节和人物创作的源泉。

用狄更斯的话说,伦敦是他的“幻灯机”。

狄更斯一生的活动和创作,始终与时代潮流同步,他的小说写作背景大多设置在伦敦,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郁的城市气息。

英国的文学大家里,再没有谁比查尔斯狄更斯与伦敦的关系更深了。

评论家阿克罗伊德(Peter Ackroyd)说:“伦敦创造了狄更斯,就如狄更斯创造了伦敦一样。

当他来到这座城市的时候,是一个微不足道、对这座城市充满陌生和恐惧的小孩子;但到1870年他去世以前,他已经为他的后代重塑了这个城市。

他发现了用砖造就的城市,而留下一个由人构成的城市。

伦敦进入了他的灵魂,离开伦敦他就没法创作。

”狄更斯的伦敦《雾都孤儿》:夜色一片漆黑,大雾弥漫,店铺裹着的橙光几乎穿不过越来越厚浊的雾气。

世界各国治雾霾盘点:伦敦从雾都到生态之城

世界各国治雾霾盘点:伦敦从雾都到生态之城

世界各国治雾霾盘点:伦敦从雾都到生态之城
佚名
【期刊名称】《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
【年(卷),期】2013(003)001
【摘要】上世纪50年代伦敦雾霭重重酿成灾难,英国人自此痛定思痛大力整治环境,并实现产业转型,打造生态社会时至今日,伦敦摘掉了“雾都”的帽子,蜕变为蓝天白云的“生态之城”,绿色产业成为英国的经济增长领域。

从工业革命的先驱到生态文明的领跑者,英国为世界其它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借鉴。

【总页数】3页(P46-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4
【相关文献】
1.伦敦多管齐下铁腕治雾摘掉“雾都”黑帽 [J], 梦莎
2.伦敦是如何治“雾”的? [J], 顾小成
3.伦敦是如何治“雾”的? [J], 顾小城
4.穿越雾霾走向和谐——迟子建《雾月牛栏》生态意蕴浅析 [J], 廖敏倩
5.中国雾霾治理的生态伦理与履行责任的长效机制——兼谈伦敦雾霾的治理经验及长远道路 [J], 李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伦敦雾霾治理之路

伦敦雾霾治理之路

伦敦雾霾治理之路打开文本图片集今天到伦敦旅游的人们站在白金汉宫门口,仰望蓝天白云,欣赏着这座宏伟的宫殿的时候,可能很难想象,六十年前,这里是世界著名的雾都。

在那个没有PM2.5这个名词的时代,“雾都”带着灰色的浪漫,把当年伦敦的雾霾程度形容得淋漓尽致。

工业革命不仅给英国带来了大机器生产和领先世界的生产力,还给这个国家带来了长达百余年的雾霾史。

伦敦成为世界上最早出现雾霾的城市之一。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使人类社会实现了从手工劳动向机器动力生产转变的飞跃。

蒸汽机发明后,煤的用途更加广泛,英国逐渐成为欧洲最大的产煤国。

工业对煤炭的大量使用成为当时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生产之外,当时的伦敦,煤炭还是家庭取暖的主要能源。

持续多年、大面积的煤炭燃烧对伦敦的空气质量带来了毁灭性的灾害。

20世纪50年代,灾难终于爆发了。

1952年12月,一场被称为“大烟雾”的雾霾笼罩伦敦。

寒冷的冬天,依靠煤炭取暖的伦敦市民达到峰值。

时值伦敦市正在全面更换内燃机发动机的公交车,尾气中含大量污染物,加之已有的工厂烟囱林立,空气中的雾霾达到了非常高的浓度。

这样的空气质量,随时一个坏天气,都有可能引发一场危机。

12月5日,伦敦冷得可怕,高压气流袭向这座城市,这座城,阴冷潮湿。

冷空气像一坨可怕的黏液,附着在伦敦的上空,空气中浓重的雾霾闷在气盖下,无法散去。

谁也没有想到,一次突发的天气变化,引爆这个百年雾都潜伏已久的灾难。

这天空气中的气味刺鼻至极,人们被熏得眼睛刺痛、打喷嚏。

交通被雾霾封锁,因急性呼吸道疾病进入医院的病人数量大幅增加。

据统计,因为这场烟雾死亡的人数超过12000人,成为令世界震惊的事件。

此次烟雾事件之前,伦敦已经经历数次类似事件,虽然有环保团体不断抗议,要求立法改善空气质量,但都没有引起官方的重视。

1952年烟雾事件以危害程度之大引人注目,英国政府开始认真对待立法议题。

1956年,英国国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

雾都孤儿狄更斯阅读答案

雾都孤儿狄更斯阅读答案

雾都孤儿狄更斯阅读答案1812年2月7日,查尔斯·狄更斯出生于英国朴茨茅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约翰·狄更斯是海军部军需处的职员,待遇优厚,但他的挥霍和糊涂的头脑常使这个家庭陷于拮据。

童年时,家里还有一间父亲的图书室,收藏了不少好书,狄更斯在这里饱尝读书之乐。

但无忧无虑的童年仿佛稍纵即逝。

为逃避债务,狄更斯一家开始不停地搬家,到1824年,父亲终因欠债锒铛入狱。

而12岁的狄更斯则被送到伦敦华莱士鞋油厂当学徒,和满地板跑的老鼠、小混混般的孩子挤在一起,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且食宿奇差无比,薪酬极低。

两年后,狄更斯的父亲才从监狱里放出来,当他得知儿子在鞋油厂的悲惨遭遇时震惊了。

家境稍稍改善,狄更斯得以告别这段暗无天日的时光。

1827年,15岁的狄更斯结束了断断续续的读书生涯,应聘成为一家法律事务所的律师助理。

等到年满18岁的第二天,他就到大英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证,成了阅览室孜孜不倦的常客。

1833年秋,狄更斯投下人生第一封稿信,改变了命运的走向,自此打开通往文学世界的大门。

除了在报纸上开辟专栏,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也于1836年3月开始在杂志上连载。

这本杂志第1期只卖了400份不到,但连载到第15期时差不多卖出了40000份。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工业高度发达,但这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时代”,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英国人也生活在不健康的环境中,大工业时代带来严重的污染和疾病,伦敦“雾都”之名就始于此。

狄更斯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一位冷峻的观察者,文学屡屡成为他向黑暗现实开炮的有力武器。

写于1837年的《雾都孤儿》是第一部以一个孩子为主人公的英文小说,在头几章便将矛头直接指向1834年《贫民法》的冷酷无情:它将所有健全的贫民排除在国家救济之外,九岁以下的孩子更是被随便地给上几口饭,被饿死的悲剧时常可见。

狄更斯将天性中的悲悯全部倾注到小女孩“小内尔”之死上——它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甚至变成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伤感”的别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上最严重的雾霾之灾和“北京咳”一样,在伦敦也曾出现一个英文新词“smog”。

它是由烟的英文“smoke”和雾的英文“fog”组合而成。

然而新词背后的故事,说起来就沉重许多。

伦敦空气污染的问题并不是20世纪50年代的新事物。

早在13世纪,伦敦就一直被民众抱怨空气污染严重。

毕竟煮饭、取暖、炼金属,样样都离不开烧煤。

1661年,英国作家约翰·伊夫林曾告诉查理二世,伦敦的空气污染会大大减短伦敦人的寿命。

直到20世纪初期,工厂和家庭通常仍通过烧煤来取暖做饭。

再加上地处气压偏高、风少和人口密度偏高等因素,整座城市常常笼罩在浓烟浓雾里。

“smog”这个词就是用来描绘这个现象。

可是单凭屋外的浓烟浓雾,伦敦或许还称不上是“雾都”。

按照当时伦敦一个不成文的社交礼仪来说,如果你要去酒吧和女孩搭讪,你一定要准备好递上香烟。

因为当时的伦敦,人人抽烟。

所以,当时所谓的“雾都伦敦”,应该不仅仅是形容屋外浓烟浓雾,就连许多室内公众场合也常常烟雾弥漫。

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将其描绘为“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霭。

最严重的一场雾霾之灾,发生在1952年12月初。

这一年是暖冬。

连续数日寂静无风。

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

站在泰晤士河桥上望去,恍如置身于白茫茫的云端。

浓雾中,多家店铺白天都掌着灯,马路上少数有经验的司机开着车灯在行驶。

飞机航班被取消,火车只能缓缓移动,只有地铁仍在快速移动。

一些地方的能见度在一米之内,人们刚走几步便迷失了方向。

由于燃煤产生的粉尘表面会大量吸附水,成为形成烟雾的凝聚核,这样便形成了浓雾。

另外燃煤粉尘中含有三氧化二铁的成分,可以催化另一种来自燃煤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进而与吸附在粉尘表面的水化合生成硫酸雾滴。

这些硫酸雾滴吸入呼吸系统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甚至会使体弱者发病甚至死亡。

当时,伦敦正在举办一场农牧业展览会,参展的牛群首先对烟雾产生了反应,它们不吃草,焦躁不安地摇头、摆尾、跺脚;气喘吁吁地吐着舌头,似乎呼吸遇到了极大障碍;继而浑身酥软、躺倒在地。

没过多久,它们的呼吸系统和心脏遭到了严重损伤,其中一头老牛当即死亡,另有12头牛奄奄一息,只好被送进屠宰场,还有160头牛病情也十分严重,急需治疗。

不久,伦敦市民也对毒雾产生了反应,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

尽管烟雾悬浮在城市上空,但是人们的生活并不能停止。

工厂不能停工,人们还要取暖吃饭。

工厂的锅炉,店铺、家庭的壁炉,还在不断地冒着浓烟,空气中的毒素也随之不断地增添。

烟雾弥漫全城,浸染着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当地的居民每天吸入肺腔中的,便是这种被污染了的气体。

走在街道上的行人,不断用手揉着眼睛,泪水顺着面颊流下。

此时,凡是人群聚集之地,均可听到不停的咳嗽声。

学校的教室里不时地发出干咳声和喘气声,老师不得不提高声调进行授课,但没讲几句话,自己也咳嗽起来。

雾灾推动治污立法当时,美国有位官员到达伦敦。

他讲述说:“当我们乘坐的飞机抵达伦敦时,因为伦敦机场烟雾弥漫,所以飞机只得在伦敦南面32公里的多意奇机场着陆。

在机场,刚一推开机舱门,一股硫磺和煤烟的气味就迎面而来。

下了飞机,听人说夜里在伦敦的街道上散步,口中似有金属的味道,鼻子、咽喉以及眼睛受到了辛辣的刺激,很像剥开洋葱皮时眼睛所感到的那种刺激。

”美丽的泰晤士河谷被浓厚的烟雾笼罩着。

烟雾穿门入室,钻进了格林威治区的居民家中,使人们痛苦难忍。

在养老院内,那些靠养老金度日、正在火炉旁烤火的老人,更是痛苦不堪。

他们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眼里不停地流着泪,喉咙里燥热难忍。

一位叫史密斯的老人,住在伦敦市立公园附近的疗养院内。

老人虽然过去得过心肌炎症,但经过多年的治疗,症状已经稳定,病情有了好转。

但是,经过两天的伦敦烟雾侵扰,老人感到胸闷难忍,心脏部位开始隐隐作痛,全身直冒虚汗,偶尔还有呕吐现象。

起初,疗养院内的医生以为老人是心肌炎症复发。

虽然采取了紧急救治,但老人的病情继续加重。

几天后的凌晨,老人终因呼吸极度困难,心脏衰竭离开了人世。

随着天气越来越差,烟雾越来越浓,整个伦敦淹没在昏暗的烟雾之中。

由于煤没有经过充分的燃烧,大量地散发着浓烈的硫磺气体和烟尘颗粒,因而除了昏暗之外,还出现难闻的恶臭。

不少人在极度的气喘之下,因肺部难以吸到氧气而窒息身亡。

黑云压城下的伦敦,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不断增加:烟尘浓度最多时达每立方米4.5毫克,比平时高了十倍;二氧化硫最高浓度达到5.4%,比平时高了六倍多。

当时24岁的芭蕾舞演员芭芭拉回忆说:“太恐怖了!我从未见过那么可怕的烟雾。

”大雾降临的那天晚上,芭芭拉和她的未婚夫从一个宴会驱车回家,尽管车灯开到最亮,但仍看不清道路。

她只好下车一边步行一边吆喝,引导汽车一寸寸爬行,回到家已是清晨五时许。

芭芭拉说,她是穿着晚礼服和高跟鞋走完那20多公里路程的。

芭芭拉是幸运的,她毕竟活下来了。

在大雾持续的五天时间里,据英国官方的统计,丧生者竟然多达4000多人。

直到12月10日,一个寒潮经过英格兰,强劲的西风带来了北大西洋的空气,吹散了笼罩在伦敦上空的烟雾。

人们才如释重负,肺部又重新吸进了清新、洁净的空气。

直到灾难过去后,伦敦城中的825万居民才意识到,当代最可怕的一次空气污染灾难曾经降临到自己头上。

然而,死神并没有远离伦敦。

在此之后的两个月内,由于又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当时人们没发现有什么异常,一周后才发现许多人死于呼吸道疾病。

后来,人们重新检查了当年死亡者的肺的样本,发现有许多重金属、碳和其他有毒元素。

大雾所造成的慢性死亡人数高达8000人,与历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数陡增3000~4000人。

烟雾事件发生后,在通往公墓的路上,送丧的队伍络绎不绝,许多运尸车在人群中缓缓穿行。

幸存者的生活也在这次灾害中变了样。

成千上万的人患上了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心脏病、肺炎、肺癌、流感等各种疾病。

在此期间,前往伦敦各大医院求诊的就医者络绎不绝,各个医院人满为患,拥挤不堪,医院的病房和走廊里都充满了烟雾受害者的哮喘和咳嗽声。

1952年的事件引起了民众和政府当局的注意,使人们意识到控制大气污染的重要意义,并且直接推动了1956年英国《空气清洁法案》的通过。

关于空气污染足以致命的报告,最先是由验尸官、病理学家以及死亡登记处向议会呈报的。

尽管长期以来这些报告都在不断地送往政府的讨论桌,但当时任地区政府部长(后来成为英国首相之一)的哈罗德·麦美伦并不认为政府能为伦敦的“烟雾”做点什么。

麦美伦甚至认为,民众渴望政府去解决每一个问题的想法,是一个福利国家最大的弊病。

他的意见代表了许多高官的想法。

因此改革空气质量的问题一直未能提上议程。

直至1952年这次大灾,才推动议员们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平时议员高官们可以喝从法国运来的洁净水,可以吃从荷兰来的干净蔬果,可以不受交通拥堵、城市混乱和治安问题的影响,但是他们无法不呼吸同样污浊的空气,无法不同样深受其害,亦是此推动了英国空气治污立法的飞速发展。

《空气清洁法案》缔造新伦敦1954年12月,杰拉尔德·纳巴罗爵士在议会建议,要求政府对任何造成伦敦空气污染的行为进行干预,杜绝或减少烟雾的排放。

尽管法案得到众多议员的支持,但还是在议会“酝酿”了两年,直到1956年7月才得以通过。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空气洁净法案》。

法案限制工业与住宅使用产生黑烟或粉尘的燃料,以补助的方式鼓励大众使用无烟燃料,如电能或天然气能源。

要求战后兴建的发电站设在离城市较远的地方,并且要求市民在烟囱中加装烟雾过滤器。

法案还强制要求工厂减少95%的空气污染排放,并规定由地方政府和环保署定期评估工厂是否有使用最好的空气污染管理措施,等等。

不过,这一法案仍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

比如由于法案并没有限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伦敦高烟囱排放的二氧化硫,仍然会透过大气层转为酸雨,落入苏格兰地区。

此外,虽然政府为伦敦的雾霾现象专门设立了委员会,但委员会并没有认真对待这项任务,甚至提出,任何机构都无法预防“雾”的出现,因为它属于自然现象。

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利用公共广播发布烟雾警告,提醒大众出门戴口罩,奉劝老人不要出门等。

尽管不够完善,《空气清洁法案》仍然开启了“以法治雾”的序幕。

紧接着,议会又出台了后续法案,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

1968年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

与此同时,伦敦出台了一系列抑制交通污染的措施,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

密如蛛网的地铁线路覆盖整个伦敦。

发达的公众交通以及政府对非公交系统用车的高压手段,让公众更乐意选择地铁或公交系统出行。

更为重要的是,伦敦政府很少配置公车。

除首相和内阁主要大臣外,其他的部长级官员及所有市郡长都没有公务专用配车。

很多部长和议员们都会住在市区的专属公寓里,每天花上15分钟步行或是搭地铁上班。

在伦敦地铁上,市民可能会常常碰到正在看报纸的市长。

2003年开始,为了达到欧盟关于空气质量的要求——欧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不然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伦敦市政府颁布规定,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并将此笔收入用来改善公交系统发展。

到2008年2月,伦敦针对大排量汽车的进城费已升至25英镑/天,折合人民币350元/天。

这些收入大都花在了公共交通上面。

拥堵费之举虽然争议不断,却也取得了奇效,不但使得收费地区交通拥堵程度减少了30%,还大大降低了市区的空气污染程度。

上述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的排放量。

到了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上百天减少到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五天。

1995年起,英国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

此外,上世纪80年代,伦敦市在城市外围建有大型环形绿地面积达4434平方公里,有效地防止了扬尘飞沙。

政府还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黏合剂治理空气污染。

这种黏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

街道清扫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密集、污染严重的城区,目前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

通过一系列立法,工业部门、交通部门、环境部门和媒体舆论都为大气污染治理有序地运转起来。

到现在,伦敦的雾已经成为历史,只有冬季或初春的早晨偶尔才能看到一层薄薄的白色雾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