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评鉴看两岸高教面临的挑战兼论全球时代华人教育模式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特点、困境与两岸教育融合发展前景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特点、困境与两岸教育融合发展前景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特点、困境与两岸教育融合发展前景台湾地区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地区,其高等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岸教育融合发展被视为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带来了许多机遇和前景。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是教育资源丰富。
台湾拥有一批优质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世界水平。
许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学府,如台湾大学、清华大学等,为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台湾地区也是华人教育中心,吸引了许多海外学生前往留学,为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在台湾的高等教育中,注重实践和创新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许多高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台湾高等教育也非常重视跨学科的发展,鼓励学生在不同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培养综合能力。
然而,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也面临一些困境。
首先,台湾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
尽管台湾吸引了许多国际学生,但相比于其他地区的高校来说,台湾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较小。
其次,台湾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大部分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的高校相对较少。
此外,台湾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导致一些学校更注重赚取利润而忽视教育质量。
因此,两岸教育融合的发展被提出,以解决台湾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
两岸教育融合可以促进两岸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共享教育资源。
台湾的高等教育机构可以与大陆高校开展学术合作、教师交流、学生交流等形式的合作项目,互相学习和借鉴。
此外,两岸教育融合还可以促进两岸高等教育的互补发展和优势互补。
台湾高校在某些领域具有优势,而大陆高校在其他领域表现出色,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未来,两岸教育融合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岸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会越来越密切。
教育与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
教育与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教育的国际化、跨文化交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终身学习等方面,探讨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并同时展望教育在全球化中所带来的机遇。
一、教育的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教育逐渐呈现国际化的趋势。
教育的国际化使得各国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种类的教育资源,拥有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同时,国际化也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他们可以选择到外国留学,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教育体系,从而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跨文化交流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挑战与机遇。
学生们需要学会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跨文化交流不仅能够促进语言和沟通技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增进文化多元性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包容心态,提高他们的国际交往能力。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全球化对教育最大的改变之一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
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海量的知识资源,拓宽自己的视野。
同时,信息技术也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方式,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和多样化。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参与互动教学,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终身学习全球化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终身学习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传统的教育模式迅速过时,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知识和技能。
在全球化的挑战下,教育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不断适应和应对变化的环境。
综上所述,教育与全球化紧密相连,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国际化的教育、跨文化交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终身学习的推行,我们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教育的未来将是一个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期待着教育与全球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美好未来。
新时代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施路径
新时代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施路径目录一、内容简述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3)(二)相关概念界定 (4)(三)文献综述 (5)二、新时代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的价值意蕴 (7)(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8)(二)增强港澳台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9)(三)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港澳台人才 (11)(四)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国家统一 (12)三、新时代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的现实困境 (13)(一)教育内容与时代发展脱节 (14)(二)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15)(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15)(四)社会实践环节不足,实践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16)(五)国际交流与合作不够深入 (18)四、新时代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的实施路径 (20)(一)优化教育内容,紧跟时代步伐 (21)(二)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22)(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23)(四)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培养实践能力 (24)(五)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 (25)(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27)五、结论与展望 (28)(一)主要结论 (28)(二)未来展望 (29)一、内容简述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校港澳台学生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国情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感的关键环节,其价值意蕴深远而重大。
从价值意蕴的角度来看,国情教育有助于港澳台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状况,从而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种认同感的建立,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还能为港澳台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国情教育在培养港澳台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以及历史文化知识,港澳台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全球化对教育领域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对教育领域的挑战与机遇全球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对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全球化为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同时也为教育带来了许多机遇。
本文将就全球化对教育领域的挑战与机遇展开论述。
一、全球化对教育领域的挑战1.文化冲突的挑战全球化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成为可能,也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不同文化的机会。
然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会带来文化冲突的挑战。
学生可能面临适应不同文化环境的困难,甚至出现文化冲突的情况。
教育机构需要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多元文化环境。
2.教育质量的挑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教育越来越注重国际间的比较与竞争。
各国间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每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提出了挑战。
教育制度需要不断改进,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求。
3.语言障碍的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语言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不同国家、地区的学生之间需要进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而语言障碍成为了阻碍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之一。
教育机构需要加强对外语教育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全球化对教育领域的机遇1.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机遇全球化使得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广泛的分享和传播,学生可以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资源。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获取最新的学术成果和研究动态。
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和知识视野,促进了教育的多样化与全球视野的培养。
2.国际合作的机遇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间的教育合作越来越密切。
学校与学校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可以开展合作项目,共享教育资源,共同提高教育质量。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也促进了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3.全球化人才培养的机遇全球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
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全球化教育,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世界格局与中国行动方略
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世界格局与中国行动方略作者:林杰王儒雪陈妍君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24年第01期摘要:中國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既表征着国际社会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认可程度,也反映着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国际影响力。
构建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既是争取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战略之源,也是为世界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贡献中国方案的必然之举,还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基础支撑。
然而,当前中国尚未掌握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与自身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
相对于传统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而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构建与提升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坚持夯实国内根基、布局发展中国家和着眼发达国家“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世界格局;中国方位;行动方略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24)01-0032-09一、问题的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1]。
国际话语权的争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国际国内多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而其中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2],对争取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性支撑作用。
也就是说,构建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争取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根基与前提,是争取中国国际话语权需要进行战略谋划与顶层设计的优先选项。
令人担忧的是,当前学界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内涵的认识与理解尚未达成有说服力与解释力的广泛共识,更鲜有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构建与提升问题的专门研究,甚至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问题尚未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
当然,如果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中国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变革而在实践中逐步生成的;如果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概念并不新鲜,可以说高等教育发展史就是一部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史。
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策略
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策略近年来,全球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不断增强,大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仅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对当今世界知识与文化交流的追求。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策略。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1.交流壁垒与文化冲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存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冲突和交流壁垒,这成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第一大挑战。
不同国家的人文价值观和理念、社会文化背景、教育制度以及教育模式等存在巨大差异,这就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存在很大的阻力。
一些国家文化开放度不高,存在文化排斥现象,也加大了交流的难度。
2.人才流失和才智竞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另一个挑战是人才流失和才智竞争。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这就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竞争更加激烈。
一些国家或地区设立了各种因素吸引高质量的教师和学生,吸引更多的人才。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高等教育也需要适应形势变化。
3.面临更高的质量要求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第三个挑战是面临更高的质量要求。
国际化的发展与全球化的浪潮一同袭来,各国都在竞争中努力提升大学的知名度和通用度。
而大学质量的提升不仅是国内的要求,也是国际竞争的需求。
在国际大学排名中,世界一流大学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
这就要求中国大学必须根据国际化的要求加强教学和科研质量,以此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通用度,取得更好的国际化发展。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策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需要在本质上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做到各个层面的国际化,同时要解决面临的各种挑战。
要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并推进国际化,需要遵循以下的发展策略。
1.采取多元化的国际化战略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采取多元化的国际化战略。
这包括出国访学、双边合作、参加国际组织与学术会议等。
要想增强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提高教育的国际水准和教育资源的国际化水平。
大学生应如何看待两 岸关系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大学生应如何看待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大学生应如何看待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作为大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两岸关系的发展也处在一个新的形势之下。
正确看待两岸关系的发展,不仅是对国家大事的关注,更是我们自身成长和责任担当的体现。
当前,两岸关系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和问题。
从政治层面来看,民进党当局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使得两岸政治互信受损。
他们在国际上大搞“以武谋独”“以疫谋独”,企图拓展所谓的“国际空间”,严重破坏了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
经济方面,尽管两岸经贸往来依然密切,但民进党当局却对大陆企业设置种种障碍,阻碍了两岸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文化交流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民进党当局通过修改教材、打压岛内支持统一的声音等手段,试图削弱两岸的文化纽带。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大学生首先要有坚定的国家统一意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基于历史、法律、文化和国际关系准则的事实。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中国公民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国家的统一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只有实现统一,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
其次,大学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
对于民进党当局的“台独”言行,要有清晰的认识和批判。
不能被其虚假的宣传和表面的言辞所迷惑,要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了解事实真相。
同时,对于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干涉中国内政、支持“台独”的行为,也要坚决予以反对。
再者,我们要积极参与和推动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在学习和生活中,可以通过参与两岸学术交流、文化活动等方式,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大陆的真实情况和发展成就,让更多台湾同胞了解大陆,消除误解和偏见。
还可以积极参与对台的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为台湾同胞提供帮助和支持,以实际行动展现大陆同胞的关爱和友善。
大学生还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在未来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大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两岸高等教育发展及现况
2021年2月第18卷第2期Feb.2021Vol.18No.2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两岸高等教育发展及现况黄志伟(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湖北武汉430205)摘要:2008年以来,由两岸关系在和平发展趋势下,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在同文同种,互相学习的情景中,已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其程度、范围、领域、层次等面向,有明显长足的进步,成为两岸分治半个世纪以来,现在是最密切,最热络,最快速的时期,尤其2016年以后,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虽然受到台湾地区政府政策实施摇摆不定,以致两岸关系发展受到影响,其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日趋明显,但仍然无法阻挡日益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新局面。
因此,透过梳理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发展情形与现况并根据研究发现,提出可供未来相关教育政策改革之参考建议,关键词:台湾地区高等教育;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一、前言与研究动机在全球化冲击下,高等教育已进入一个高度竞争的时代,教育的专业化、自由化与国际化已成为无可避免地趋势。
面对这些挑战,如何强化与深化教育内涵,开拓师生的视野,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已成为两岸共同优先的课题。
两岸教育与合作,除在两岸互动与和平发展上有划时代的意涵外,更具有“符合世界潮流与国际接轨”的深长意义,并有助于两岸在全球化的永续发展。
两岸自1949年分治后,即处于政治分立的敌对状态,直到1987年台湾地区政治解严后开放两岸人民探亲才再开始交流;首先,1992年的《台湾地区与大陆人民关系条例》曾提 供大陆学历采认法源。
基于大陆籍配偶在台等相关因素考虑,1997年10月由当时“教育部长”吴京公布《大陆学历检核及采认办法》,以及73所采认学历的中国大陆大学名单。
该办法第22条即规定“台湾地区人民与经许可在台湾地区定居之大陆地区人民,在大陆地区接受教育之学历检核及采认办法”,由“教育部”拟订,报请“行政院”核定后发布之。
对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的再认识
对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的再认识王亚妮一、合作之背景(一)台湾高等教育现状1945年以来,经过改革和发展,台湾的高等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和更加自主的教育运行机制,无论是教育层次和办学模式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据统计,台湾现有大学、独立学院(内设三个以下学院的大学—作者注)和专科学校,共计162所,其中大学117 所(公立46所、私立71 所),大学录取率就已达到97.1%,在全世界排名仅次于韩国,名列第二,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毛入学率还高。
台湾的高等教育已从大众化转入普及化,但是台湾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关键性问题。
问题之一:生源质量低。
台湾高校的高录取率的原因简单说就是:学校多,学生少。
特别近年来随着台湾大学数量不断成长,部分专科院校已面临招生压力,只能通过降低录取分数线来招录学生。
更有部分专科学校为了吸引学生,纷纷改制升级为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
在这种几乎人人有大学上的情况下,大学筛选人才的功能在不断弱化,高考录取率高直接导致生源质量下降,进而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
问题之二:教育资源浪费。
由于高校数量激增,同时财政投入不足,使得台湾每所大学运行经费急剧减少。
据相关资料显示,学生人均经费已倒退到15年前的水平。
部分民办高校因为招不到学生,导致办学经费短缺,使学校难以维持,濒临关门,极大地浪费了教育资源。
(二)大陆高等教育现状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大陆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截止到2011年7月,大陆共有普通高校2359 所,其中,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 658 所,占大陆普通高校总数的27.8%。
在高等教育入学率上,至2011 年,大陆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3105 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6.5%。
大陆高等教育规模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总量超过俄罗斯、印度、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在大陆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的门槛的关键时期,大陆高等教育面临着两大挑战。
挑战一:如何再上规模?虽然大陆高等教育规模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是结合国情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大陆人口的基数大,与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相比,大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相对较低。
民族教育与全球化的挑战应对
民族教育与全球化的挑战应对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民族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民族教育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对其独特性和传承性构成了威胁。
如何在全球化的洪流中坚守民族教育的根脉,又如何借助全球化的力量推动民族教育的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全球化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极为迅速和广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这种文化的交融对于民族教育来说,既是一种丰富,也是一种冲击。
在互联网的普及下,世界各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资源能够迅速传播到各个角落。
民族地区的学生可以接触到更为先进的教育模式,拓宽了他们的学习渠道和视野。
然而,与此同时,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也可能导致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被削弱。
年轻一代可能会更加倾向于接受外来的文化价值观,而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语言和习俗逐渐生疏。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在全球化背景下显得更为突出。
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短缺,教学设备陈旧。
与发达地区相比,这些地区的学生在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使得人才的流动更加频繁。
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可能会流向条件更好的地区,进一步加剧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应对策略。
首先,要强化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
编写具有民族特色的教材,将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传统技艺等内容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从小就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如民族歌舞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至关重要。
政府应增加教育经费,改善教育基础设施,为学校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提高待遇、提供培训机会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
还可以利用远程教育技术,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输送到民族地区,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推进海峡两岸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必要性及建议
推进海峡两岸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必要性及建议作者:林萍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17期摘要:在海峡两岸合作办学呼声高涨的背景下,福建省高校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和台湾高校合作办学。
本文分析了两岸合作办学的必要性、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合作办学实施细则、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建立两岸合作办学的监管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海峡两岸合作办学的建议。
关键词:海峡两岸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引言当前,两岸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呈现出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给两岸教育交流带来了新的机遇,合作办学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指出:“半个多世纪以来,海峡两岸的教育发展走过了不同的道路,各具特色,但也具备许多相同的特点。
两岸教育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共同培养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奠定人才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大陆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海峡两岸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促进了两岸教育的共同发展。
福建省与台湾隔海相望,与台湾地区地缘接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独特优势,肩负着对台教育交流和合作先行先试的使命。
2008年,厦门市政协庄威副主席在调研中发现,尽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已日益活络,但合作办学尚未实现。
[1]2009年福建省教育厅提出在部分高校先行实施闽台高职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在此政策鼓励下,福建部分高校抢抓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大历史机遇,开展和台湾高校合作办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由于合作办学项目的先行先试性质,导致其实践进程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这制约了两岸交流和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对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意义重大。
1.海峡两岸高等院校合作办学的必要性2000年以来,两岸高校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交流频繁,教育界人士分别到对方高校开展讲学、研讨等活动,开展合作办学的呼声高涨。
1.1 台湾高校面临招生的窘境。
论国内国际形势及当代大学生的使命
论国内国际形势及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内容摘要:当前国际形式正继续发生深入变化,需总体趋于缓和,但区域之间的分歧仍较为明显,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贫富差距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那么,中国面临着的又是什么呢?对于当代大学生面言,我们的使命对是什么?关键词:国际形势深刻性复杂性广泛性和平与发展国内形势当代大学生使命世界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
自上世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已经并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广泛的变化。
如何科学准确地把握这些变化,成为制定对外战略和政策的重要出发点;如何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推动世界新秩序的建立,成为冷战后各国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改革不公正、不合理、不平等的世界旧秩序,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作用,为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不断地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国际形势: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这个基本判断没有变,各国人民要和平、求发展的呼声,正在倡导和形成许多新的人类价值观念,并逐步渗透到每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精神观念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但与此同时,冷战思想仍然存在,新霸权主义还在发展,天下仍不太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形成国际化的生产和经营,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
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教育大国,其高等教育体系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经验和模式。
通过比较中美高等教育差异,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为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文化差异中美两国在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也体现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办学上。
在美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强调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
美国大学注重学术研究和教学创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研究方向。
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学校更多地强调学术研究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做法,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学科设置与课程体系美国高校的学科设置更加多元化和灵活,有着丰富的选修课程和实践机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发展方向自由选择课程,并且可以跨专业进行学习和研究。
而我国高校的学科设置相对较为传统和固定,学生的专业课程比较死板,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我国高校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学科设置和课程体系,注重兴趣和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和专业发展机会。
三、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美国高校教学方法更加注重互动性和实践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而我国高校的教学方法更加传统和讲授式,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和创新思维培养。
美国高校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更加看重学生的课外实践和社会活动。
我国高校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美国高校具有较为完善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机制,有着丰富的国际学术资源和合作项目。
大陆高校与台湾高校教育比较研究
大陆高校与台湾高校教育比较研究随着中国大陆与台湾两地的交流逐渐加强,人们对于大陆高校与台湾高校教育的比较研究兴趣也日益增加。
这两个地区的高等教育体系虽然都属于中国的教育范畴,但由于历史、社会文化等原因的差异,两地的高校教育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就学科建设、教学模式、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四个方面,对大陆高校与台湾高校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学科建设是大陆高校与台湾高校教育比较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大陆,高校学科的建设受到了国家层面的规划与支持。
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学科专业的设置也更加多元化。
与此相比,台湾高校学科建设相对独立,学科间的整合与协助不够紧密。
大陆高校通过国家层面的规划和资源的支持,加强了学科建设与发展,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与国际化的目标。
其次,教学模式也是大陆高校与台湾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
大陆高校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实用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陆高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成为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台湾高校教学模式则更注重学术理论的传授与培养,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大陆高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而台湾高校更注重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学术思辨能力。
第三,学术研究是大陆高校与台湾高校教育比较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大陆高校强调学术研究与科研成果的产出。
学术研究在大陆高校中被视为教师的重要责任之一,这也促使了大陆高校学术水平的提升。
大陆高校通过国家级和省级的科研项目的扶持,鼓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
相比之下,台湾高校的科研环境相对较为自由,学术研究的自主性更大。
尽管如此,大陆高校在学术研究的产出数量上较为突出,而台湾高校在学术研究的深度和质量上有一定的优势。
最后,国际交流也是大陆高校与台湾高校教育比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陆高校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外高校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关系。
大陆高校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双边合作项目,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学生来华学习。
文化视野下中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比较分析
文化视野下中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比较分析中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在高校教育体系下,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培养和支持。
中美两国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两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比较分析。
一、教育理念中美两国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美国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创新创业。
而中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更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科知识的应用,相对较少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美国高校更加注重实践性课程的设置,鼓励学生深入实践项目中,提供实际的创新创业机会。
而中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相对较少,更多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提供实际的实践机会。
三、创业资源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创业资源的支持。
美国高校拥有丰富的创业资源,包括创业导师、创业孵化器、投资机构等,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支持。
而中国高校在创业资源方面相对较少,尤其是创业导师和创业投资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不足。
四、创新创业氛围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需要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美国高校有着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学生在大学阶段就能接触到许多成功的创业案例,创业成功者的故事也鼓舞着学生勇于创新创业。
而中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氛围相对较弱,缺少成功的创业典型案例和积极的创业文化。
五、政策支持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美国政府制定了许多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例如税收政策、创业基金、创新创业竞赛等。
而中国政府在近年来也加大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中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创业资源、创新创业氛围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美高校可以相互借鉴,吸取优点,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中国高校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的培养,加强创业资源的建设,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中美高校教育合作现状与对策分析
中美高校教育合作现状与对策分析中美高校教育合作一直以来是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中最为重要和广泛的合作领域之一、双方通过教育合作,不仅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还可以增进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美高校教育合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现状与对策两方面对中美高校教育合作进行分析。
首先,目前中美高校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作范围相对有限。
虽然中美高校教育合作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短期交流项目、联合办学项目和学术研究等方面,而在其他领域,如师资培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合作相对较少。
这种情况导致了中美高校教育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不能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
二是合作模式有待创新。
目前中美高校教育合作主要以常规的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等形式为主,缺乏创新的合作模式。
特别是在教育科技、在线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机会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这限制了合作的效果,同时也影响了双方在教育创新方面的合作机会。
三是教育质量的保障问题。
合作办学项目在中美高校教育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合作项目的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合作项目存在教学内容的重复、学分互认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就业前景。
这也成为制约合作进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针对以上问题一是拓宽合作领域。
除了加强学术交流和联合办学项目外,中美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师资培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合作。
通过教师互访、教学研讨等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加大对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力度,以满足各类人才的需求。
二是创新合作模式。
中美高校可以加强在教育科技、在线教育等领域的合作。
通过共建在线教育平台、开展远程教育项目等方式,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
此外,可以探索新的合作机制,如共建研究中心、设立创新基金等,促进双方的科研合作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是加强质量保障。
中美高校应加强对合作办学项目的监管和评估,确保合作项目的质量和学生的权益。
中文教育在全球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中文教育在全球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之一,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全球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这种背景下,中文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全球化对中文教育的影响,并讨论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1.促进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中文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对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扩大经济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中文教育的推广可以促进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同中国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
通过学习中文,人们可以更好地沟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与社会,从而在交流与合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2.提高中文国际地位随着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文的国际地位也在逐渐提高。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中文列为第二外语,并在学校中设立中文课程。
这为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力扩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中文教育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中文的国际地位,使其成为更具全球影响力的语言。
3.培养中外人才交流与合作全球化时代,人才的流动和合作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文教育为中外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
通过学习中文,外国人才可以更好地融入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中国的人才也可以更好地走向世界,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二、挑战1.教师与教材问题中文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教师短缺和教材不足的问题。
由于中文教师的供给相对不足,导致许多地区无法提供高质量的中文教学。
同时,教材的编写也需要更加贴近全球化时代的需求,提供更多实用的内容和案例,以吸引更多学习者。
2.多样化学习需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学习中文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有的人学习中文是为了商务交流,有的人学习中文是为了了解中国文化,有的人学习中文是为了进一步深造。
中文教育需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资源,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目的的学习需求。
3.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观冲突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的传授,更涵盖了中国的文化、价值观等内容。
港澳台学生 意识形态 国情教育
港澳台学生意识形态国情教育港澳台学生意识形态与国情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十分重要的议题。
由于地域、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港澳台学生与大陆学生有
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国情认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统一已
经成为了各方面的共识,而涉及国家统一的问题必然要提高港澳台学
生的国情教育。
传统的教育理念中,“一育人,终身受益”,其实现的关键在于
把国情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
对于港澳台学生,要注重引导他
们了解和认识国家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以及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
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做到
兼容并包。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民族自信心和强烈国家意识的
未来栋梁。
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在港澳台学生的教育中应注重实
际操作。
一方面需要采取多元化教育方针,包括调整课程设置,增加
公共课程的比例,增加相关的国情教育内容等。
另一方面,也要鼓励
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增强其对国家相关活动的认知和参与,包括参访、文化夏令营等。
总的来说,港澳台学生的意识形态和国情教育问题不仅需要国家
政策的推进,也需要教育者的共同努力。
只有大家合作,才能促进教
育的高质量发展。
教育大众了解大学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大众了解大学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大学全球化是21世纪的现象,涵盖了全球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机构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面对着一些挑战,但也有许多机会。
一、全球化的挑战1. 文化差异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文化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包括校园文化、教育体系和学科设置等等。
这带来了沟通和交流的困难。
2. 资金压力大学全球化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例如用于建立国际交流中心、赞助海外交流项目等。
如果大学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就很难扩大规模,探索更多的国际交流项目。
3. 市场竞争大学面对着来自全球其他大学的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需要提高自己的学术声誉和教学质量,使其在国际上获得更高的认可度。
二、全球化带来的机遇1. 学术合作大学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学术合作,为大学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例如共同研究、跨国学生交流项目、国际会议等。
这种合作可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2. 多元文化体验大学生可以在更广泛的国际环境中学习和体验不同的文化,这有助于拓展他们的眼界、开阔他们的思路、增强他们的国际意识。
这种经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
3. 提高学术声誉通过与国际知名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邀请国际知名教师开设课程、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合作发表论文等方式,大学可以提高自己的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吸引国际高素质教师和学生。
三、应对挑战的策略1. 提高校内国际化水平大学可以参考国际经验,制定国际化策略,加强校内的国际化办公室建设和管理,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2. 加强学术合作大学应该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另外,大学要发挥学科优势,在国际学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3. 加强资金投入大学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国际化发展,建设国际化平台、赞助海外交流项目、与国际教育机构开展合作等等,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
结论:大学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共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大学评鉴看两岸高教面临的挑战兼论全球时代华人教育模式作者:周祝瑛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16年第20期一、前言近年来,高等教育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议题备受瞩目”。
随着大陆经济与政治实力的崛起,加上具有华人背景的学生在各种国际学生评估(如PISA)中成绩优异,愈来愈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与大陆日渐兴起的关联。
根据台湾大学黄俊杰教授的说法,传统文化中儒家教育的结构性基础包括: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社会结构,其具有连续性(continuity)、包容性(inclusiveness)、无性性(asexuality)与权威性(authoritarianism)等特征;通过考试制度与官僚制度相结合,形成超稳定社会。
长期致力于研究全球华人心理学的黄光国教授,在《儒家思想与东亚现代化》一书中提出近年来东亚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因素:政治及法律、经济及地理、社会及文化,其中以社会及文化因素最为基本。
而东亚国家取得的经济成就乃是良好的政策与社会文化因素互动后,克服不利的经济及地理因素所达到的。
儒家文化圈具有以下社会特质,间接促进当地高度的经济成长与社会发展。
第一,高成就动机的群体主义。
儒家文化强调人际关系,尤其对其所属社会群体需有强烈认同感与行为成就动机,且认为群体的目标和需求应放在个人之上。
第二,强调实用导向的教育功能。
“儒家文化圈”的各国皆十分重视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积极求取问学的态度,虽然个人资质不同,但通过努力可充实自我,即可克服先天之不足。
此外,儒家求学的目的在于身体力行,在于应用所学改善社会。
因此,上述各国普遍教育水平高、文盲率低。
第三,重视维持社会秩序的人伦关系。
儒家强调“以和为贵”的中庸思想,重视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凡事避免“过”与“不及”,以稳定社会秩序。
总之,儒家内涵温和的伦理规范所维系的大环境秩序,对稳定社会结构颇有贡献,也影响后世教育思想。
不过,孔子并未涉及新知识等课题。
为此,笔者及学者锡东岳等人希望通过多位国际学者的协力编纂合作,以各自视角观览当地教育文化,经由各地华人世界与社群对于教育理念与学校实务等的探究,分析华人圈中是否有共同或差异之处,是否可以归纳出相关的理论模式,用来解释华人教育如何能在全球化竞争激烈化中独树一帜,并藉由身处不同的地理环境,透过各自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视角,找出世界各地区华人教育的异同及优缺点。
由上述作者所著并于近期出版的《全球化时代中华人的教育模式》一书发现,全球各地华人的教育模式并不局限于单一模式,而是包含三项特征:华人教育模式随着时代变化而持续变动;在近代教育模式的建置与转变过程中,融合了中国儒家与德国、法国、日本、美国、苏联等国的教育经验,可谓具有融合东西教育的特色;随着华人的全球迁徙与移民,各种不同社会情境衍生出符合不同社会需求的样态。
在这样多层次的发展下,华人吸收了东西文化的精髓,在世界各地生存和立足。
二、华人高教中学术自我殖民的危机全球华人基础教育阶段成绩出色,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因素:传统文化与家庭重视教育、以考试制度选拔人才、教师地位较高,以及重视教育及升学考试的社会氛围等。
然而在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面,相关研究发现,虽然许多研究显示中国的高教模式仿佛是一个融合西方典范与儒家传统价值的混合体,但其实更多地受到了政治的影响。
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政策举措不同。
作者进而通过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发展历程中的哲学多样性、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发展需求的分析,区别中国与西方世界高等教育模式的不同。
例如,从1900年开始,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在全体大规模的动员之下,希望快速超英赶美,建立强大中国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因此,在高等教育结构的建置方面,通常无法置外于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巨变的情况。
这样的高等教育模式与西方长期有学者聚集探讨哲学理论、大学研究等逐渐生成的高等教育模式有所不同。
在高等教育如何摆脱西方殖民与全盘移植误区的讨论方面,学者黄光国通过进一步研究,指出两岸当前学术界中充斥着自我殖民的现象。
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出现追随“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的现象,全盘反对传统思想。
在这种科学至上的形态下,中国的学术传统致力于借用和仿效西方的研究、理论与模式,忽略了西方国家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寄存的科学哲学知识论等基础,造成后来的华人学术研究缺少真正对于学术理论建构的创新。
即使到了今日,国内外很多华人学者的研究仍倾向于效仿西方模式,缺乏实质的学术贡献。
如同上述观点,大陆改革开放之后,其高等教育如何通过调整和改革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为此,黄光国教授提出,通过本土社会科学的建构,再造与复兴中华文化,进一步呼吁通过参照西方学术伦理等精髓,建立具有华人文化传统与符合社会真实情境脉络(social contextualization)需求的本土人文与社会科学模式,以避免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高等教育全盘西化的现象。
三、SSCI症候群:两岸学术研究异化问题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如何维持高教的质量,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以论文引用率、获得诺贝尔奖与菲尔兹奖的教授与毕业校友数目、《自然》期刊与《科学》期刊论文数目、SCI和SSCI论文数目等学术数据为排名依据;2004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与Qs合作推出世界大学排名(THE-QS)之后,各国的大学进入了一个全球性的排行竞赛。
在追求世界一流的全球化标准下,各国大学学术的评量指标逐渐被量化成诸如学科领域被引用的次数、《科学》及《自然》中发表的文章比例,以及在SSCI、SCI、A&HCI等引文索引数据库发表的文章数等指标。
尤其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高等教育的急剧扩张,出现发展质量失衡、教育资源排挤、阶级复制日趋明显等后遗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育主管部门通过修订“《大学法》”等法规,试图从大学财务、国际化、评鉴标准化等制度层面,解决高等教育问题。
2005年,为了提高台湾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台湾接连提出《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并通过新一批大学评鉴制度,大量引进各种“量化指标”,作为大学质量与绩效的监督与经费补助的依据。
尤其大学发展经费与教授等各种学术专题补助必须将在如SCI、SSCI、A&HCI、TSSCI等期刊数据库发表的论文数量,以及国际期刊发表质量与被引用次数(impact factor)作为学术研究的评量标准。
这些评量标准造成了台湾学术界以国际期刊论文发表为主的研究取向,中文发表形式渐不受重视;研究议题也尽量符合国际期刊或投稿期刊与主编的要求,而非本土所关注的议题;研究出版形式出现重期刊论文而轻专著、“发表篇数胜于一切”等情况。
因上述期刊以英语类居多,于是许多研究论文以英语形式发表。
然而,上述各项以追求大学卓越发展为目标的背后,充满了以量化评鉴指标为评鉴教师学术表现依据的迷思,不仅忽略了文理领域不同的特性、各学科间的差异,同时加剧了校际间、各学院,甚至各科系间不公平的竞争。
目前,台湾的大学学术评鉴与各种奖励措施包括教授的各种弹性薪资经常出现文理不分的情况,以及只重每位教师在SCI、SSCI、A&HCI、TSSCI等期刊数据库发表的论文篇数、智慧财产权、技术转移证明等。
以此来评定大学的好坏容易造成以下结果:鼓励以英语发表论文,其他语系包括以中文发表的期刊论文或专著不再具优势;为了提高投稿的录取率,国际议题成为研究主流,本土议题相对不被重视;投稿对象以国外的英语期刊为主,政府与大学奖励着重刊载篇数的多寡而非文章的质量;形成以量化为指标的评鉴机制,加大文理在出版量与资源分配方面的差距;即使是台湾的TSSCI等期刊,也因为台湾审查委员专业领域狭小、评审委员的人数普遍不足(review and selection pod),加上台湾学术中错综复杂的师徒校友网络,以及华人社会中特殊的人际关系等影响,依然难以杜绝台湾学术派系林立、编辑群偏好不一等因素,难以真正达到公正、专业等标准。
上述发展引发许多人质疑所谓的全球学术标准,若以在国际期刊数据库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评鉴标准,是否能真正提升整体学术质量?另外,由于文理学科研究典范与发表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理工科的学术社群大多支持这项新的评鉴指标,相反,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领域的大学则备受打击,并对此感到隐忧。
尤其在2003年10月,台湾各大媒体竞相报导教育主管部门所公布的国际学术论文排名中,以台湾政治大学为首的人文社会学科型大学远远落后于其他理工大学,这种向N3-与期刊论文倾斜的政策,持续对台湾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同样,大陆高等教育也存在类似问题。
1949年之前,大陆学者主要学习美国和欧洲国家分散和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研究。
1949-1979年,从苏联片面学习苏式论述。
1979年以后,急切吸收与仿效西方理论,但在融会贯通的全盘理解与选择性借用方面有所不足,在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上缺少创新理论的建构及对外国理论质疑与批判反思。
此外,近年来大陆高等教育政策深受世界大学排行榜的影响,许多“2ll”与“985”重点大学也纷纷进行管理体制改革,重视SCI或SSCI出版物等评估系统,形成上述与台湾类似的研究困境,出现了与本土社会问题隔阂等现象。
许多研究问题虽然是从本地社会现实出发,但研究结果不能解决本身的社会问题。
台湾和大陆的高等教育体制、发展阶段与类型也许各有不同,但两者在学术领域面临的问题,显然大同小异。
学者李军、蒋凯等的研究指出,大陆高等教育引用上述论文出版作为学术指标都对高等教育研究取向与学术氛围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对于人文社会领域产生的不利影响更加显著。
这使得学术界人士的专业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学科文化(disciplinary cllhure)和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都出现了问题。
四、结语1956年,英国科学与小说家史诺(C.P.Snow)在《两种文化》(The Two Cultures)一书中,陈述长久以来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传统大学“文、理隔阂”的问题,如当时这些著名大学教授仍维持着正式礼服、集体用餐的传统,席间出现文、理教授座位泾渭分明,只谈各自话题,彼此间毫无交集的情形。
为此,史诺提出“两种文化”概念,认为应加强文、理两个领域的沟通与交流,尊重各自领域的特性,允许双方不同的专业分工与想法。
直到今日,史诺提出的两种文化的隔阂依然存在于台湾社会,即台湾大学中的文、理科系依旧泾渭分明,尤其是理工领域享有越来越多的资源与发言权。
例如,在各种奖励补助方面,这些学科一方面占有配合甚至开创地方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优势,可以通过许多名义申请到各种仪器设备等资源,另一方面享有“科学无国界”的特色,容易以外文(如英文)与计量形式进行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