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的学习指导4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学习指导]1.“物质的量”(n)用于计量指定的微观基本单元或其特定组合的物理量,其单位名称为摩[尔],单位符号为mol。

2.摩尔质量(M) M = m/n3.摩尔体积(V m)V m = V/n4.物质的量浓度(c B)c B = n B/V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6.理想气体分压定律p= Σp B ;p B = (n B/n)p7.化学计量式和化学计量数O = ΣνB B ;νB B8.反应进度(ξ)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ξ,单位为mol。

随着反应的进行,任一化学反应各反应物及产物的改变量:Δn B = νBξ9.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只与体系的始、终态有关,而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

10.热和功体系和环境之间因温差而传递的热量称为热。

除热以外,其它各种形式被传递的能量称为功。

11.热力学能(U)体系部所含的总能量。

12.能量守恒定律孤立体系中能量是不会自生自灭的,它可以变换形式,但总值不变。

13.热力学第一定律封闭体系热力学能的变化:ΔU = Q + WQ > 0, W > 0, ΔU > 0;Q < 0, W < 0, ΔU < 0。

14.恒压反应热(Q p)和反应焓变(Δr H m)H(焓) ≡U + pV, Q p = Δr H m15.赫斯定律Q p = ∑Q B , Δr H m = ∑Δr H m(B)B B16.标准状况:p = 101.325kPa, T = 273.15 K标准(状)态:pθ= 100kPa下气体:纯气体物质液体、固体:最稳定的纯液体、纯固体物质。

溶液中的溶质:摩尔浓度为1mol·L-117.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态下最稳定的单质─────—→单位物质的量的某物质=18.标准摩尔反应焓变()一般反应cC + dD = yY + zZ=[y(Y) + z(Z)] - [c(C)+ d(D)]=Σνi(生成物) + Σνi(反应物)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学习指导]1.反应速率:单位体积反应进行程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即:2.活化分子:具有等于或超过E c能量(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所必须具备的最低能量)的分子。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一、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ﻭ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优化.首先对原有的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对于基础模块和提升模块的实验,保留了原有的经典实验内容,如基本操作实验、化学原理实验、定量分析实验。

对于创新模块实验,将原来无机合成和提纯实验与分析测定实验整合为一个综合设计型实验,比如将硫酸铜提纯实验与铜含量测定实验整合,碳酸钠的制备实验与碳酸钠含量测定实验整合。

其次,引进了一些贴近生产实际和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实验。

比如,蛋壳中钙、镁含量的测定,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分离与鉴定等。

ﻭ二、建立小组讨论式实验教学模式,推动学生自主学习ﻭﻭ近年来,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从理论到,各高校都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方案,如问题式实验教学模式、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多层次互动型教学模式等,其目的都是为了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全面开展面向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把课程学习由课上延伸至课下,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于一体是目前大学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

为了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中去,我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融合,提高了教学质量。

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从实验预习、实验原理讲解到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撰写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思考、深刻理解实验原理和指导学生规范操作上。

ﻭﻭ1.课前预习ﻭ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对预习不积极,走过场,常常把实验教材的内容抄到预习报告上应付了事。

由于没有深入思考,对实验原理没有深刻理解,因此难以达到预习的目的。

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后,小组成员都积极合作,查阅文献,讨论学习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案,反复演练自己的讲解内容,同时对其他小组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分工负责准备解答。

高中化学中的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

高中化学中的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

高中化学中的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而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则是化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学生们将接触到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对于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将来深入学习化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无机化学的基础概念与应用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无机物质是指不含碳的化合物,如金属、非金属元素和它们的化合物。

在高中化学中,学生们将学习到无机化学的基础概念,如元素周期表、离子化合物、酸碱中和等。

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石。

它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进行了分类,为我们理解元素的周期性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到元素的周期性趋势,如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的变化规律,这对于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离子化合物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

它由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

在高中化学中,学生们将学习到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写法,以及离子键的形成和离子晶体的结构。

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离子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理非常重要。

酸碱中和是无机化学中的基本反应。

在高中化学中,学生们将学习到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特点和计算方法。

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通过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我们可以了解到酸碱中和的化学方程式、滴定方法和酸碱指示剂的选择等。

无机化学的应用广泛。

无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金属元素的用途、无机盐的应用、无机酸碱的应用等。

例如,金属元素铁广泛用于制造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无机盐氯化钠用于食品加工和调味;无机酸硫酸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分析等。

通过学习无机化学,我们可以了解到无机化合物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打下基础。

二、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科学,它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在高中化学中,学生们将学习到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分析技术,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无机及分析化学重点2篇

无机及分析化学重点2篇

无机及分析化学重点第一篇:无机化学重点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无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等方面的问题。

无机化学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材料科学、能源研究、医药化学等。

本文将为您介绍无机化学的一些重点内容。

1. 基础概念:了解无机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很重要的。

比如,了解化学元素和周期表的结构、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性质和区别,以及了解键的种类和键能等。

2. 主要反应类型:无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有: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等。

掌握每种反应类型的特点和机理是分析无机化合物反应性质的基础。

3. 无机化合物的合成:了解常用的无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是很重要的。

比如,知道如何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制备盐类化合物;通过氧化反应合成金属氧化物等。

同时了解无机化合物合成的条件、影响因素也很重要。

4. 无机材料和催化剂:无机化学在材料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无机材料的合成和性质是很重要的。

另外,催化剂作为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了解催化剂的种类、催化机理和影响因素等也是无机化学研究的重点。

5. 规律和周期表:了解化学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对于理解无机化学很重要。

掌握元素周期表,了解周期趋势和元素特性,对于分析和预测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很有帮助。

第二篇:分析化学重点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问题。

分析化学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环境保护、药物研发、食品安全等。

本文将为您介绍分析化学的一些重点内容。

1. 分析方法:分析化学中常见的分析方法有: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了解每种分析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和适用范围是进行分析化学实验和数据处理的基础。

2. 标准曲线和质量分析:标准曲线是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式。

了解构建标准曲线的方法和数据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内容。

此外,质量分析也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方向,了解常见质量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是进行质量分析的基础。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2. 学会使用分析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原子、离子、分子、键、化合价等。

2. 无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酸、碱、盐、氧化物等。

3. 分析化学方法:重量分析、滴定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

4. 实验技能: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讲解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实验与实践: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教材。

2. 实验器材:显微镜、滴定仪、光谱仪等。

3. 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3.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案编写要求:1. 每个章节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五个部分。

2.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明确具体,教学方法要合理可行。

3. 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要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和要求。

4. 教案要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课16课时,实验课16课时。

2. 授课方式:每周2课时,共8周完成教学内容。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化学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化学的计算和实验操作。

八、教学过程1. 理论课: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化合物的性质。

2. 实验课: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九、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周:介绍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化合物的结构。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结构、组成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化学分析则是通过实验方法来验证、确定物质的组成、性质和浓度等信息。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为我们深入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特点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重点介绍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实验方法和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无机化学概述无机化学研究的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酸碱盐类等。

无机化学主要关注的是物质间的化学反应、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矿物结构和晶体结构等方面。

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

二、无机化学的实验方法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制备、鉴定和性质测试等。

制备实验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需要的物质,如通过还原反应制备氢气、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制备盐类等。

鉴定实验常常需要使用一些化学试剂来判定化合物的存在和性质,如通过铁盐试验来鉴定硫酸盐离子的存在等。

性质测试常采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评估物质的特性,如测量物质的溶解度、导电性、燃烧性等。

三、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化学分析是通过化学反应和仪器仪表方法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通过化学反应或试剂的特异性变化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如通过还原反应鉴定铁离子的存在等。

定量分析是通过仪器仪表测量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结果,得出物质的含量和浓度等定量信息。

四、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在众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材料科学中,无机化学提供了各种金属和合金的制备方法,用于制造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的材料。

化学分析则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准确地了解材料的组分和含量,进而调整合金中不同元素的比例,达到所需的特殊性能。

在环境保护领域,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可以帮助监测和检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水体中的污染物等,保护环境、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

总结: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分支,通过实验方法和仪器仪表来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

大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

大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

大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第一章:无机化学基础知识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学科。

它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理解和应用其他化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1.1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负电荷平衡原子核的正电荷。

-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化学元素分类表。

它将元素按照性质的周期性规律分组,方便研究。

1.2 化学键和离子结构- 化学键: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形成化合物。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 离子结构:离子结构是指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组成的化合物的结构。

正离子是失去电子的金属原子或原子团,负离子是获得电子的非金属原子或原子团。

1.3 配位化学- 配位化学是研究过渡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键合关系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学科。

配位化合物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组成,配体通过配位键与中心金属离子结合。

1.4 水溶液中的离子- 水溶液中的离子是指将化合物溶解在水中时形成的离子。

离子在水中可以进行水合反应,影响溶液的性质。

第二章: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化学分析方法的学科。

它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药物分析、食品检测等领域。

2.1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确定物质中所含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成分和性质的方法。

-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确定物质中某种或若干种成分的含量的方法。

2.2 大气分析- 大气分析是研究大气中气体成分及其浓度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质谱等。

2.3 水分析- 水分析是研究水中各种成分及其浓度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技术包括滴定法、光谱分析等。

2.4 有机分析- 有机分析是研究有机物成分和结构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技术包括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

第三章:重要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本课程是针对化学类学生设计的一门基础课程。

主要内容为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涵盖了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合成方法、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将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从而为后续学习和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 掌握无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2. 熟悉无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实验技能;3. 学习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了解分析化学在化学分析和质量控制中的作用;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规范意识;5.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

三、课程内容1. 无机化学概论(1)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2)元素周期律和化学反应(3)无机化合物的种类和性质2. 无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机理(2)无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3)无机化合物的结构研究方法3. 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1)离子反应和络合反应(2)酸碱反应和还原反应(3)无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分解反应4. 分析化学基础(1)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3)质谱和光谱分析5. 分析化学实验(1)分析样品的前处理(2)重量和容量分析方法的实验操作(3)常用分析技术的实验操作和分析结果处理四、教学方法1. 讲授方式:运用多媒体课件、PPT演示等方式进行讲解。

2. 实验操作:同时开展课程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规范意识。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发表意见,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印象。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主动发言和参与讨论等表现;2. 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质量等表现;3. 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材1. 无机化学(第四版),郑光明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 分析化学导论(第七版),张吟之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实验是化学这门学科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化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而无机化学分析实验,更是化学实验中的基础课程。

学生可以通过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培养自己动手的实践能力,加强对实验设计的理解,培养对学习和科研的兴趣。

现阶段,实验教育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教育机构必须改革无机化学分析实验,探索化学实验教育的新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实验教育的发展和新需求,本研究针对此问题,对无机化学分析实验的改革实践作了相关的探讨。

1、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之间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在过去的无机化学实验里,制取实验的有关内容就是只要制备出来产品,排序出来有关数据后,那么,这个实验就顺利完成了它的教学任务,也达至了实验的目的。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只是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直观地加在一起,共同组成无机分析化学实验的这两个实验都就是相对单一制的,加在一起后它们之间没关联,并使之无法综合至一起回去分析实验过程,也无法更全面地深入探讨实验结果。

2、实验内容重复,实验结构单一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实验相对较多,而这些较多的实验中,存有很多过程在无机化学实验中我们也必须自学,这就造成了知识点的重复。

比如,某些金属离子的鉴别方法、分析天平的采用和一些电解操作方式技术的实验,它们都在各个环节重复发生,这样不仅浪费了教学课时和药品,还减少了自学效率。

3、实验造成的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现在的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的开支都就是非常大的,很多检验性的实验,大大激化了实验药品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学生对于实验药品的`节约没有关意识。

我国环境污染轻微,仅污水灌溉就已对浅层地下水、土壤、作物导致污染和影响,时刻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而实验室对水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

国内实验室通常没废旧意识,实验废弃物通常都未经任何处置而轻易排人上岸,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无法把实验教学变为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内容牵涉至的试剂种类很多,甚至很多种都就是有害的,如果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无机化学 第4章 酸碱平衡与滴定法

无机化学 第4章  酸碱平衡与滴定法
离解常数是一种平衡常数,它只与温度有 关,与浓度无关。
5.共轭酸碱对Kaө 和Kbө的关系
K
θ a
(HAc)

Kbθ
(Ac
)

c(H

)

c(OH

)

K
w
在一共轭酸碱对中, 酸的酸性越强,其共 轭碱的碱性就越弱;反之,酸越弱,其 共轭碱就越强。
4.2 酸碱平衡的移动
1.浓度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2. 将25ml 1.0mol·L-1 NH3 .H2O与25ml 1.0 mol·L-1 NH4Cl混合组成缓冲液,求其pH值。 若在该缓冲溶液中加入1mL 1.0mol·L –1 NaOH, pH为多少?
解:混合后,
cNH3 H 2O

251.0 50

0.5mol L1

cNH4Cl
K ]
) W
K
K
a1 a2
对于NH4Ac类两性物质, Ka:正离子酸的离解常数,Ka :负离子碱的共
轭酸的离解常数。
c(H ) Ka Ka
两性物质的酸碱性决定于相应 酸常数和碱常数的相对大小: 酸常数较大,则显酸性; 碱常数较大,则显碱性。

定性说明下列溶液的酸碱性 (1) 0.10mol L-1 NaH2PO4溶液 (2) 0.10mol L-1 HCOONH4溶液

pOH

pK
θ b
lg
cNH3 H 2O cNH4Cl
pKθb
4.75
c(NH3
H2O)

50 0.5 51

11.0 51

26 51
c(NH4

分析化学课程学习指导

分析化学课程学习指导

分析化学课程学习指导一、分析化学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量”的概念的培养。

初学完无机化学的学生在学习分析化学课程时,对分析化学处理复杂体系化学平衡的方法不易接受。

其主要的问题是,分析化学在处理复杂体系的化学平衡时采用了不同于无机化学的方法。

分析化学在处理复杂体系化学平衡时,根据平衡体系精确的化学计量关系,得到精确的计算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对精确式作近似处理。

这个过程体现了分析化学对“量”与“误差”的把握。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当近似到一定的程度时,无论是用无机化学的方法,还是分析化学的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分析化学在定量处理复杂平衡体系时,援引了A.Ringbom的副反应系数求条件常数的方法,使化学平衡的处理有了统一的思路,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完整、系统的平衡概念和处理方法。

副反应系数是分析化学处理复杂体系化学平衡的重要知识点。

学生在掌握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所讨论体系的主、副反应,进而找出副反应对主反应的影响。

二、容量分析的体系沿用四类滴定分章讲述,即先介绍平衡,再讲滴定曲线、指示剂、误差应用。

学生在学习时应注意掌握各种化学平衡与滴定分析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三、分析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一方面,其理论与实验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化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分析化学的发展对化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学习本课程时,要注意分析化学原理和方法与化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内在的联系。

四、分析化学原理与方法的建立有赖于物理学、数学、电子学、信息科学及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

分析化学的应用也广泛涉及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医学、地质、地理等学科。

在学习本课程时,学生应掌握必要的无机化学、普通物理、高等数学的知识。

建议学生在修完相应的课程后,再选修本课程。

在了解分析化学原理与方法的应用时,要注意结合应用对象的性能特征加以理解。

例如,分析生物样品中的无机元素和生物有机分子将采用完全不同的样品处理方法。

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 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 化规律的 一门基础学科。 2.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各行业 的生产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 3.在人类当前面临的资源、能源、粮食、环境、 健康等严峻问题中,化学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化学也办了不少坏事)。
5、高分子化学(材料科学)(Polymer Chemistry)
高分子化学在19世纪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高分子 化学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能、合成方法等。 高分子化合物包括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涂料、黏 合剂等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独特 的优良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之 中。
8
5、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科学思维。 要善于ຫໍສະໝຸດ 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个人仅仅
学习而不思考,那将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思考是一 种能力,要根据把握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自己所学的 知识,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加工, 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6、着重培养自学能力,充分利用图书馆,通过查阅 各种参考资料,帮助自己更深刻地理解与掌握无机及 分析化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19世纪60年 代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奠定了现 代无机化学的基础。
2、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
3
分析化学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的测定方法 及其原理的学科。
分析化学包括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两个方 面。成分分析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 结构分析包括分子结构分析和晶体结构分析
1、课前预习 2、上课认真听讲(上课不准玩手机,不准手机响铃 ) 3、下课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作业, 要求,每一章结束后除了交作业以外,每人必须写5页 左右的读书笔记或者内容提要。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学习指南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学习指南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学习指南大学阶段的学习是在授课教师的引领或辅助下,强调自主学习、研究,是学习的更高阶段,本课程的学习指南更多在于引导学生如何进入、如何开展、如何消化、如何拓展,重点在于培养专业兴趣和思维,通过基本的专业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的练就,拓宽知识视野,为更高阶段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以下将从课程背景出发,按照知识条块,逐块叙及学习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课程背景简介从1998年开始,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大一化学课程组,以国家级教学名师史启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高胜利教授及王尧宇教授为主体,进行了应用化学专业基础课程《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践。

该课程2007年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成果2007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教材获得2007年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特色是,既具有基础化学人才的一般特点,又具有鲜明的知识、技术创新特色,因而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和科学思维活跃成为本课程创新改革的指导思想。

为此,本课程进行了两大方面的积极探索:一是将基础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内容有机结合组成新的课程,既较好解决了原有课程知识点相互交叉、重复多的弊病,又便于无机元素教学中渗透定性分析、实验中引入“量”的概念,扩展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二是在教材中,努力实践“教材个性化”理念,将教学内容划分为正篇和副篇两部分,既保证了基本内容的讲授,又有可能满足个性化教育思想,拓宽融入新知识、新概念和新成果,真正起到了化学导论的作用和目的。

在全国高等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和近化学专业教学改革中,率先提出组成“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组,史启祯教授主编了第一部将普通化学与化学分析合并的教材,在理科化学系进行新的教学体系和课程教学实践。

本课程设置“正课”和“副课”。

“正课”指以教材“主篇”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包括三个知识模块,见图1。

副篇按“化学原理”和“化学应用”两部分编排,内容上大量吸收了国外一流教材的精彩内容,写法上则顾及中国学生的阅读习惯,条目精短、文字活泼。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2)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2)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对化学学科的兴趣;(2)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注重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无机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3)酸碱盐的基本概念2. 第二章: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应用(3)常见元素的性质及应用3. 第三章:无机化合物(1)氧化物及其分类(2)酸碱盐的性质及分类(3)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4. 第四章:分析化学基本原理(1)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2)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3)分析仪器的使用与维护5. 第五章:实验操作技能(1)基本实验操作(2)常见仪器的使用(3)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2. 利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操作过程;3. 设置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3. 期中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教材;2. 实验器材: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3. 多媒体课件:用于直观展示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操作过程;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知识面。

六、第四章:分析化学基本原理(续)4. 第四章:分析化学基本原理(续)(1)滴定分析法(2)原子吸收光谱法(3)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七、第五章:实验操作技能(续)5. 第五章:实验操作技能(续)(1)无机化学实验(2)分析化学实验(3)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八、第六章:常见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6. 第六章:常见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1)金属元素化合物(2)非金属元素化合物(3)无机化合物的工业应用九、第七章:现代分析化学技术7. 第七章:现代分析化学技术(1)X射线荧光光谱法(2)质谱法(3)色谱法十、第八章:化学实验安全与环保8. 第八章:化学实验安全与环保(1)实验室安全知识(2)化学品的安全使用(3)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十一、第九章:案例分析与讨论9. 第九章:案例分析与讨论(1)化学事故案例分析(2)环境保护案例分析(3)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十二、第十章:复习与拓展10. 第十章:复习与拓展(1)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的复习(2)化学实验技能的拓展(3)化学研究前沿的介绍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三、教学方法四、教学评价五、教学资源六、第四章:分析化学基本原理(续)七、第五章:实验操作技能(续)八、第六章:常见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九、第七章:现代分析化学技术十、第八章:化学实验安全与环保十一、第九章:案例分析与讨论十二、第十章:复习与拓展本教案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实验技能和环保意识为核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覆盖了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无机化合物、分析化学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技能等多个方面。

大一无机及化学分析知识点

大一无机及化学分析知识点

大一无机及化学分析知识点大一是大学生活中一个新的起点,对于临近科学大类的学生来说,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是必修课程。

无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组成和结构,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之一。

化学分析则是应用化学原理和方法,对物质进行定性和确定的研究。

本文将简要介绍大一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性质及电子层结构的规律排列,将元素分为周期和族。

通过学习周期表,可以了解元素的周期特性和趋势规律,如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等。

此外,周期表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化合价和元素的主要化合物。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通过电子共享形成的,可以有单、双、三重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形成的,通常出现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而金属键则是由金属之间的电子云形成的。

3.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研究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和性质,配位化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形成的。

配位体是具有可供给电子对给予中心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如氨、水、氯离子等。

常见的配位数有4、6、8等,配位数可以影响到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配位化学的研究对于理解过渡金属化合物和生物配合物等具有重要意义。

4.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定性分析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结果,确定样品中的成分和结构特征;而定量分析则是通过实验测定,确定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

化学分析涉及到各种分析方法和仪器,如红外光谱、质谱和光谱分析等。

分析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是化学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5. 酸碱理论酸碱理论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常用的酸碱理论有Arrhenius酸碱理论、Bronsted-Lowry酸碱理论和Lewis酸碱理论。

Arrhenius 酸碱理论是最早的酸碱理论,是指在溶液中产生H+离子的物质为酸,产生OH-离子的物质为碱。

《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教案

《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教案

电化学反应
许多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极上发生,通过 电子流动产生电流。
配位化合物概念
定义
配位化合物是指由中心金属离子与周围的配体通过配位键结 合而成的化合物。配位键是由配体的孤对电子与中心金属离 子的空轨道形成的。
特点
配位化合物通常具有特殊的颜色、磁性和光学性质。它们在 催化、医药、染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 4. 案例分析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讨
结合实际案例,将理论知识
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提升
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用能力。
课堂互动环节
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促进互动学 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课堂提问
通过课堂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情况,并引导他们思考问题,激发学习 兴趣。
实验数据处理
数据记录
实验过程中,要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条件、测量值、时间等。
数据分析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误差等指标。
结果呈现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表格等形式呈现,并进行必要的讨论和解释。
数据保存
将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整理归档,以便日后查阅和参考。
实验安全准则
个人防护
实验时必须穿戴实验服、安全眼镜和手套,防止化学品接触皮肤 和眼睛。
pH值概念
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数值越 低, 溶液酸性越强, 数值越高, 溶液碱性 越强。
酸碱滴定
酸碱滴定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利用已 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的 酸或碱溶液。
氧化还原反应理论
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原子或离子之间电子 的转移,导致氧化态的变化。
氧化剂与还原剂

化学无机化学学习方法指南

化学无机化学学习方法指南

化学无机化学学习方法指南在学习无机化学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和挑战。

无机化学作为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涉及到大量的元素、反应和化合物,对于初学者来说尤为复杂。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有效的无机化学学习方法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学习前的准备工作1.建立学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每天的学习目标和安排,将学习分解成小步骤,逐步攻克难点。

2.掌握基础知识:了解无机化学基础知识是学习的前提。

可以通过课本、参考书等多种途径掌握基础概念、元素周期表、离子反应等内容,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培养学习兴趣和动力1.建立联系: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了解无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这有助于培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2.探索实验室:参与实验室活动可以亲身体验无机化学的实践操作,加深对学科内涵的理解,并激发对无机化学的热爱之情。

三、理论学习方法1.系统学习: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学习,逐步扩大学习的范围。

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含义和实质,注意总结规律和结构性的东西。

2.重视理解:不要只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多种方法理解无机化学的原理和概念。

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实验模拟等方式加深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

3.积累例题: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分析,理解解题思路。

积累例题和解题经验,对于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考试非常有帮助。

四、实践学习方法1.创造条件:尽量参与实验室实验和相关实践活动,通过亲自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这可以帮助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对学科内涵的认识。

2.做实验记录:在实验中要认真记录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和数据,并做好实验报告。

这有助于巩固实验内容,培养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五、合理利用学习资源1.教师指导:及时向老师请教学习中的问题,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和解答,加深对学科的理解。

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精品课程建设无机化学学习指导专业:化学三明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系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绪论一、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化学科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初步了解化学在科学技术乃至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趋势及其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

使学生热爱化学、会学化学。

二、主要内容1.化学科学的内涵2.化学与社会3.化学的主要分支4.怎样学习化学三、参考文献1.[美]布里斯罗,《化学的今天和明天》,科学出版社,19982.《走近化学丛书》湖南教育出版社3.《无机化学》(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科学出版社,19934.徐光宪,21世纪的化学是研究泛分子的科学,《中国科学基金》,2002年2期第一部分化学基础理论第一章原子结构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要求理解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2.理解近似能级图的意义,能够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写出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3.学会利用电离势、原子半径等数据,讨论各种元素的某些性质与电子层结构的关系。

4.重点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同期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1道尔顿原子论1-2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1、氢原子光谱2、玻尔理论3、波粒二象性4、德布罗意关系式5、海森堡不确定原理6、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7、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描述8、电子云1-3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电子排布)1、多电子能级2、构造原理1-4元素周期系1-5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1、原子半径2、电离能3、电子亲和能4、电负性5、氧化态三、重点和难点:1.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2.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与电子云的钻穿效应3.元素周期系与元素周期性的关系四、思考题1.原子轨道与玻尔轨道有什么区别?2.如何解释原子光谱的量子化特征?3.波函数与电子云区别何在?4.四个量子数的含义是什么?5.如何用量子数表示波函数?6.如何计算过程Li2+→Li3+ + e- 的能量.?7.为什么N的电离能反常大于O?8.如何解释第二主族元素在同一周期中的反常现象?第二章分子结构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的区别;2.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分子结构和键参数的关系;3.定性了解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理论;4.掌握分子间力和氢键的概念,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区别。

无机化学学习计划

无机化学学习计划

无机化学学习计划一、学习无机化学的意义1.提高化学知识结构学习无机化学可以丰富化学知识结构,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无机化学的知识将对后续的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拓宽就业领域无机化学在材料科学、电子工业、环境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学习无机化学可以拓宽就业领域,提高就业竞争力。

3.提高思维能力学习无机化学需要深入理解分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等基本概念,可以锻炼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1.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学习无机化学的第一步是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学习者需要掌握原子的组成、结构和周期规律,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元素的性质。

2.化学键学习者需要深入理解化学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和性质,了解不同类型化学键在化合物结构和性质中的作用。

3.离子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学习者需要了解离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溶解性和化学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4.配位化合物和配位化学学习者需要了解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配位键的形成和配位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解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数、几何构型和磁性等方面的知识。

5.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制备学习者需要了解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制备方法,包括直接合成、间接合成、溶液法、固相法等,掌握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实验操作。

6.过渡金属化合物和配位化学学习者需要深入理解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了解配位化学在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的应用,掌握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原理和应用。

7.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学习者需要了解无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无机化合物在材料科学、药物研发、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三、学习无机化学的方法和步骤1.课堂学习学习者可以通过听课、参与讨论、完成作业等方式进行课堂学习,加深对无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实验操作学习者需要进行一定数量的实验操作,加深对无机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 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的初步概念一、 基本要求1. 初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速率方程、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和活化能的概念;2.理解并会用浓度、温度、催化剂诸因素解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初步掌握阿仑尼乌斯公式的应用,会用其求算指定反应活化能及某温度下的反应速率;4.理解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级数的概念,会进行有关基元反应的简单计算;5.初步掌握零级、一级和二级反应的特征。

二、 要点1.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改变量的正值。

又有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之分。

2.碰撞理论1918年Lewis 运用气体分子运动论的成果提出的一种反应速率理论。

它假设: ① 原子、分子或离子只有相互碰撞才能发生反应,即碰撞是反应的先决条件; ② 只有少部分碰撞能导致化学反应,大多数反应物微粒碰撞后发生反弹而与 化学反应无缘。

3.有效碰撞能导致化学反应发生的碰撞,反之则为无效碰撞。

4.活化能对于基元反应,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常用E a 表示;对于复杂反应,E a 的直接物理意义就会含糊了,因此,由实验求得的E a 也叫作“表现活化能”。

5.过渡状态理论20世纪30年代,在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发展基础上,由Eyring 等人提出的另一种反应速率理论。

它认为反应物并不只是通过简单碰撞就能变成生成物,而是要经过一个中间过渡状态,即反应物分子首先形成活化络合物,通常它是一种短暂的高能态的“过渡区物种”,既能与原来的反应物建立热力学的平衡,又能进一步解离变为产物。

6.基元反应亦称为简单反应或元反应。

指反应物分子在有效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产物的反应。

7.复杂反应亦称非基元反应。

即由两个或多个基元反应步骤完成的反应。

8.速率方程化学反应速率υ同反应物、产物浓度c 的函数关系式υ = f (c A 、c B …)经验表明,不少反应其速率方程具有g B f A υc kc ⋅=的形式,其中k 、f 、g 在一定条件下,对给定反应是确定的常数。

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可由“质量作用定律”导出,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只能由实验来确定。

9.速率常数上述速率方程式中的比例常数k 。

对不同的反应,k 的数值各异,对指定的反应,k是与浓度无关而与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有关的数值。

k 在数值上等于各浓度均为1个单位时的反应速率,因此有时也称k 为“比速率”。

k 是有单位的量:n 1g B f A 11)L (mol )S L(mol ---⋅⋅⋅⋅= c c υk10.质量作用定律19世纪中期由Guldberg 和Waage 提出,指基元反应中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定量关系“基元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以系数为方次的浓度项乘积成正比”,即可依此定律方便地写出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11.反应级数上述速率方程式中浓度项的指数f 、g 等称为参加反应的各组分A 、B 、……的级数,反应式总的反应级数(n )则是A 和B 的级数之和,即n = f + g + ……当n = 0时称为零级反应,n = 1时称为一级反应、n = 2时称为二级反应n不一定都是正整数,它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负数。

12.阿累尼乌斯经验公式1889年,Arrhenius 由实验数据总结出速率常数k 与反应温度T (K )的关系式:B RTE k +-=aln 或 RT E a-=e A k式中,A 为常数,称为指前因子,B 为另一常数。

13.均相反应和多相反应前者指反应物处在同一相(气相或液相)中的反应,后者指不同相中的反应。

14.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剂是一种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位置,而且在反应结束时,其本身的质量和组成都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这种作用称为催化作用。

通常把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催化剂称为正催化剂,而把减慢反应速率的负催化剂称为阻化剂或抑制剂。

15.反应分子数指基元反应中发生反应所必需的分子(原子或离子)的数目。

16.化学反应机理描述化学反应实际进行的历程,或者说反应是由哪些基元反应组成的。

三、 学生自测练习题1. 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中填“√”,错的填“×”)1.1 反应A+B →C 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如果升高体系的温度,则生成C 的产量减少,反应速率减慢。

( )1.2 升高温度,使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

( )1.3 任何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不论参加反应的物质浓度如何不同,反应到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都相同。

( )1.4 对于所有的零级反应来说,反应速率常数均为零。

( )1.5 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的活化能减小,反应速率常数也随之减小。

( )1.6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由于反应物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的缘故。

( )1.7 某可逆反应,θm r ΔH < 0,当温度升高时,正反应速率常数增大的倍数比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小。

( )1.8 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是同一个概念。

( )1.9 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即反应速率的大小。

( )1.10 在反应历程中,定速步骤是反应最慢的一步。

( )1.11 由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可以知道该反应的反应级数。

( )1.12 重水是核工业中最常用的中子减速剂,重氧水是研究化学反应特别是水解 反应的机理的示踪物。

( )1.13 在化学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将增加平衡时产物的浓度。

( )1.14 将过氧化氧装在棕色瓶中,加入一些焦磷酸钠,并将其放在阴凉处,即可 防止过氧化氢的分解。

( )1.15 对于A + 3B = 2C 的反应,在同一时刻,用不同的反应物或产物(A 或B 或C ) 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其数值是不同的。

但对于A + B = C 这类反应,在同一时刻用不同的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其数值是相同的。

( )2.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2.1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mol·dm -3·s -1时,则该化学反应的级数是( )a. 3/2b. 1c. 1/2d. 02.2 对反应2X+3Y →2Z ,下列速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t c t c 2d (Y )3d d (X)d = b. t c t c 3d (X)2d d (Z)d = c. t c t c 3d (Y )2d d (Z)d = d. t c t c 2d (X)3d d (Y )d =2.3 对于一个给定条件下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 ( ) a. 速率常数k 变小 b. 平衡常数K 变大c. 正反应速率降低d. 逆反应速率降低2.4 某基元反应2A + B = C + D ,若其反应速率表示式可以是:(1)d (c )/dt = k 1c 2 (A)c (B),或(2)-d c (A)/dt = k 2 c 2(A)c (B),或(3)加催化剂后d c (C )/dt = k 3 c 2 (A) c (B)则这些速率常数k 之间的关系是 ( ) a. k 1 = k 2 = k 3 b. k 1 ≠ k 2 ≠k 3c. k 1 = k 2 ≠k 3d. k 1 = k 3 ≠ k 22.5 反应2O 2→3O 2其速率方程式若为d (O 3) / dt = k (O 3)2 (O 2)-1或d (O 2)/dt = k '(O 3)2(O 2)-1,则速率常数和k '的关系是 ( )a. 2 k = 3l kb. k = l kc. 3 k = 2 l kd. –1/2 k = 1/3 l k2.6 对基元反应而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总是一致的;b. 反应级数总是大于反应分子数;c. 反应级数总是小于反应分子数;d. 反应级数不一定与反应分子数相一致。

2.7 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t 1/2是30 min ,则其反应速率常数k 为 ( ) a. 0.023 min b. 20.8 min -1 c. 0.23 min d. 不能确定2.8 任何一级反应的半衰期 ( ) a. 都与k 、c o 有关 b. 都与c o 有关c. 都与k 有关d. 都与k 、c o 无关2.9 反应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的主要理由是 ( )a. 高温下分子碰撞更加频繁;b. 反应物分子所产生的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活化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 高能分子的百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2.10 某一反应的活化能为65 kJ·mol -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 ) a. 65 kJ·mol -1 b. -65 kJ·mol -1c. 0.0154 kJ·mol -1d. 无法确定2.11 下列一系列反应,提供了使I -氧化成I 2的机理 ( ) NO+21O 2—→NO 2 NO 2+2I -+2H + —→NO+I 2+H 2OI 2+I -—→ 3I此一系列反应中的催化剂是 ( ) a. NO b. O 2 c. H + d. NO 22.12 在测定溶液中过二硫酸铵和碘化钾进行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加入硫代硫酸钠的目的是 ( )a. 与碘反应b. 与过二硫酸铵反应c. 催化作用d. 起氧化剂作用2.13 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以采取的手段是 ( )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移去产物 d. 使用催化剂2.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种催化剂能加快所有反应的速率;b. 能提高正向反应速率的催化剂是正催化剂;c. 催化剂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平衡产率;d. 催化反应的热效应升高。

2.15 某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35 %,当加入催化剂时,若反应条件不变,此时它的平衡转化率是 ( )a. 大于35 %b. 等于35 %c. 小于35 %d. 无法知道2.1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非基元反应是由若干基元反应组成的;b. 凡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的浓度的指数等于方程式中其化学式前的系数时,此反应必为基元反应;c.反应级数等于反应物在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和;d.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

2.17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活化能的大小不一定能表示一个反应的快慢,但可以表示一个反应受温度的影响是显著还是不显著;b.任意两个反应相比,速率常数k较大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必然大;c.任意一个反应的半衰期(t1/2)都与反应的浓度无关;d.任意一种化学反应的速率都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

2.18 反应A+B→C,就每种反应物而言,反应级数均为1,在一定的起始浓度下,25 ℃时的反应速率是15 ℃时的三倍,问35℃时的反应速率是15℃时的多少倍?()a. (3)1/2b. 3c. 9d. (18)1/23.填空题3.1 反应A→2B + 1/2C,如对A来说,反应是一级反应,其速率方程表达式为;如d c(B)/d t =1.0 mol·dm-3·min-1,则-d c(A)/d t = ;d c(C)/d t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