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心理
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为例谈音乐主题与音乐欣赏心理的关系
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为例谈音乐主题与音乐欣赏心理的关系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是世界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主题发展方式和豪华的编曲展现了宏大的音乐画面,给人们带来深远的音乐享受。
音乐主题是作曲家对情感、思想和形式的组织与表达,它通过音乐的旋律、和声和节奏等元素来传递信息。
音乐欣赏心理是指听众在聆听音乐时所产生的情感、思考和联想等心理反应。
本文将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为例,探讨音乐主题与音乐欣赏心理的关系。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是一部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作品,它采用了合唱团的形式,并引用了弗里德里希·席勒的《欢乐颂》。
作曲家通过这个主题与音乐的形式来表达对自由、平等和人类团结的追求。
在这个作品中,音乐主题在不同层次上进行着变化和发展。
最初的主题以铜管乐器的号角声开场,其嘹亮的声音激励着听众内心深处的情感。
随后的发展中,主题和声部之间相互回应,展示出复杂而和谐的音乐结构。
在合唱团的出场部分,这个主题达到了高潮,歌唱将观众带入了无比庄严而又热烈的氛围中。
整个作品通过主题的变化和表现力的展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唤起了各种复杂的音乐欣赏心理。
音乐主题的变化和表现力的展示激发了人们的音乐欣赏心理。
首先,这个主题通过旋律和和声的转变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效果。
例如在开头的号角声中,铜管乐器传递出一种豪放和奋进的力量感,激起了听众的冲动和热情。
其次,音乐的结构和编排引发了听众的思考和联想。
《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主题和声部之间的对话和发展展示了音乐形式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引发了听众对音乐形式的思考和欣赏。
此外,合唱团的出场更是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宏大而庄严的氛围,激发了听众对人类命运和共同价值观的思考。
此外,音乐主题在不同的人群中也会诱发不同的音乐欣赏心理。
对于音乐专业人士和音乐爱好者来说,他们更多地关注于音乐的形式和结构,通过分析和比较来领略主题的发展和演变。
而对于一些非专业的听众来说,他们更多的是通过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来感受主题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共鸣。
音乐欣赏,陶冶情操,放松心情
音乐欣赏:陶冶情操,放松心情"音乐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情绪。
通过欣赏音乐,我们可以陶冶情操,放松心情,还能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音乐有着无与伦比的魔力,能够打动我们内心深处的弦。
无论是古典音乐,流行音乐还是民族音乐,每种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魅力,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情感和享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音乐欣赏对我们情操的陶冶和心情的放松的重要性。
1. 音乐:一种全球共通的语言音乐是一门没有边界的艺术形式。
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说着什么语言,音乐都能够让我们找到共鸣。
这是因为音乐独特的音调、旋律和节奏能够触动人们情感的纽带,使我们感同身受。
当我们欣赏音乐时,我们无需懂得具体的词语或文化背景,就能够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2. 音乐欣赏的美妙之处音乐欣赏是一种美妙的体验,它有助于我们陶冶情操,提升生活品质。
当我们静静地坐下来聆听一首音乐时,我们不仅仅是在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愉悦,更是在接触到一种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美好世界。
音乐能够唤起我们的回忆,让我们沉浸在往日的喜怒哀乐中,也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新的情感和体验。
3. 音乐欣赏对情操的陶冶音乐欣赏可以使我们的情操得到陶冶。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独特的声音和旋律,能够表达出许多情感和情绪。
通过欣赏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中蕴涵的美好、悲伤、欢乐等情感,进而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态度。
当我们欣赏悲伤的音乐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内心的共鸣和思考,进而反思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当我们欣赏欢快的音乐时,我们则会感到快乐和兴奋,让我们更加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4. 音乐欣赏对放松心情的作用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经常感到压力和疲惫。
音乐欣赏能够帮助我们放松心情,摆脱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扰。
当我们在疲惫的时候,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放上一首舒缓的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舒适和宁静。
音乐的治愈效果能够让我们暂时忘却烦恼,将自己完全投入到音乐之中,舒展身心。
音乐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音乐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音乐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已被广泛证实,它可以使人放松、舒缓压力,提高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因此,在音乐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音乐的欣赏、演奏、创作等形式,帮助学生充分利用音乐的力量,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以下是一份音乐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希望对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认识音乐对人们情绪和心理状态的调节作用。
2. 学习音乐欣赏、演奏、创作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音乐中发泄情感、放松身心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情商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2. 音乐欣赏与心理健康3. 音乐演奏与心理健康4. 音乐创作与心理健康5. 音乐疗法在心理健康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第一节音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 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音乐对他们的影响,分享自己在听音乐时的感受和体会。
2. 介绍音乐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让学生了解音乐可以调节情绪、减轻焦虑、缓解压力等作用。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使用音乐调节心理状态的经验和方法。
第二节音乐欣赏与心理健康1. 介绍音乐欣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欣赏音乐。
2. 播放一些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分组欣赏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 练习通过欣赏音乐来放松身心,教导学生如何利用音乐来调节情绪和缓解压力。
第三节音乐演奏与心理健康1. 介绍音乐演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尝试学习一种乐器或参加合唱团等音乐活动。
2. 分组进行音乐演奏表演,让学生在演奏中释放情感、放松身心。
3. 引导学生反思音乐演奏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总结演奏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第四节音乐创作与心理健康1. 介绍音乐创作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创作音乐。
2. 分组进行音乐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创作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
3. 分享音乐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探讨音乐创作对心理健康的正面影响。
音乐学中的音乐心理分析方法
音乐学中的音乐心理分析方法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求。
然而,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解读却因人而异。
这就引出了音乐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诞生。
音乐心理学是研究音乐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而音乐心理分析方法则是探索音乐背后的心理机制的一种重要手段。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音乐的感知、情感、记忆、创造和表现等方面。
而音乐心理分析方法则是通过对音乐的元素、结构和表现形式等进行分析,揭示其中的心理机制。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音乐心理分析方法。
首先是语义分析法。
这种方法通过分析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意义,探究音乐与人们情感体验之间的联系。
例如,某首音乐中的快速节奏和明亮的音调可能会引发人们的愉悦和兴奋情绪,而悲伤的旋律和缓慢的节奏则可能唤起人们的伤感和沉思。
通过对音乐中的情感元素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所传递的情感信息。
其次是结构分析法。
音乐作品的结构是指其由各种乐句、乐段和乐章等组成的整体结构。
通过对音乐结构的分析,可以揭示出音乐作品的内在逻辑和表达方式。
例如,某首音乐作品的开头部分可能是一个引子,用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接着是一个发展部分,通过音乐元素的变化和对比来展示音乐的主题和情感;最后是一个结尾部分,用来给人以结束的感觉。
通过对音乐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组织方式和表达意图。
此外,还有认知分析法。
这种方法通过分析音乐的认知过程,揭示音乐与人类思维和知觉之间的关系。
例如,某首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和节奏可能会引起听众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活动。
通过对音乐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对人类认知和思维活动的影响。
最后是生理分析法。
这种方法通过研究音乐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揭示音乐与人体生理反应之间的联系。
例如,某些音乐的节奏和节拍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而某些音乐的柔和和舒缓的音调则可能会使人感到放松和安静。
通过对音乐的生理反应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对人体生理状态的调节作用。
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音乐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它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
许多人喜欢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享受那种纯粹、魅力的感觉。
本文将探讨人们沉浸在音乐中时的情感体验、对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音乐来放松自己。
一、情感体验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情感波动。
当我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时,常常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无论是快乐、悲伤、兴奋还是平静。
例如,当听到一首欢快的流行歌曲时,人们可能会感到愉悦和兴奋;而当听到一首悲伤的音乐时,人们可能会感到悲伤和沉思。
音乐有着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能够帮助我们释放情感、宣泄情绪,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宁静和满足。
二、心理影响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不仅能够带来情感上的愉悦,还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研究表明,音乐能够缓解焦虑和压力,提升情绪状态。
当我们心情低落时,放一首喜欢的音乐,可以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减缓压力的积累,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音乐也是一种情绪管理的工具,当我们沉浸在音乐之中时,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三、身体影响除了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外,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还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独特的影响。
音乐具有一种节奏和旋律,当我们跟随音乐的节奏舞动身体时,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例如,跳舞是一种结合音乐和身体活动的方式,通过跟随音乐的节奏,可以消耗体内的能量,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此外,音乐还被证明能够降低血压、减轻疼痛感、改善睡眠质量等。
因此,沉浸在音乐中不仅能够带来心理上的放松,还能够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如何利用音乐放松自己对于那些喜欢沉浸在音乐中的人来说,如何利用音乐来放松自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下面是一些方法和技巧,供大家参考:1. 创造一个音乐环境:在家中、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放上一些喜欢的音乐,让自己沉浸其中。
2. 音乐疗法:音乐疗法是一种通过音乐来改善身心健康的治疗方法。
音乐节奏与人的心理状态
音乐节奏与人的心理状态音乐是世界上最普遍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具有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音乐的节奏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在听音乐时的情绪体验和心理感受。
本文将探讨音乐节奏与人的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不同类型的音乐节奏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一、音乐节奏与愉悦感音乐的节奏可以通过不同的速度和强度来表现,从而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体验。
快速而强烈的音乐节奏往往能唤起人们的兴奋和愉悦感。
比如流行音乐中的舞曲,通常采用快速的节奏,让人们感到充满活力和动力,忘却烦恼和压力。
此外,欢快的节奏还能让人们感到积极向上和快乐,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一些音乐节奏活跃的流派如电子音乐和摇滚乐在年轻人中特别受欢迎。
二、音乐节奏与放松与快节奏的音乐不同,缓慢而柔和的音乐往往具有放松的效果。
慢节奏的音乐节奏可以平静人的心绪,减少压力和焦虑感。
例如,爵士乐和古典乐常常使用缓慢的节奏,在欣赏这些音乐的同时,人们可以感受到身心的放松和宁静。
这种放松状态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身心健康。
因此,许多人在繁忙工作之后选择放松音乐来舒缓情绪和恢复精力。
三、音乐节奏与专注力音乐的节奏也有助于增强人们的专注力。
适当的音乐节奏能够提升人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
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思考和专注的任务,例如写作、编程等,柔和而稳定的音乐可以起到背景音乐的作用,帮助人们进入专注状态。
根据个人的喜好和习惯,人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类型和节奏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果。
四、音乐节奏与情绪调节音乐的节奏还可以帮助人们调节情绪。
当人们处于低落、焦虑或愤怒的情绪状态时,选择适合的音乐可以起到情绪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例如,快节奏和节奏感强烈的音乐能够让人们忘却烦恼,转移注意力,从而缓解消极情绪。
而柔和音乐则有助于平静情绪,放松身心,减少焦虑和紧张感。
综上所述,音乐的节奏对人的心理状态具有显著的影响。
快节奏的音乐能够带来愉悦感和兴奋,缓慢的音乐则有助于放松和安抚。
论音乐的表现特征与欣赏心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 尚起来 。但是 ,那些低 级庸 俗 术相 比,可 以看到 ,文学创作和欣 的音乐则 有腐蚀思 想 、麻 痹情 感 赏是 以语 言为 表意符 号 系统 ,通 和意志 的消极作用 ,甚 至能毒 化 过含有 一定意 义 的语 词和概 念 的 社 会风气 。因此 ,全面 而准确 地 组合来 进行思 维 ,诉 诸人 的视觉 分 析音乐 的表现特 征 ,并 根据 客 来间接 表达某 种思想 感情 ;美术
使 用 的材 料是乐 音 ( j特 殊需 部 “ 注 抗婚”一段 ,先 以打击乐 、铜 要 也使用 噪音) ,它不具 有形态 、 管乐 和弦乐 奏出下行 乐句 ,其不 色 彩等可视 性特 征 ,没有 确切 的 协 和 的音 响 预示 着 悲剧 的降 临 ; 语 义 性 ,无 法 表 达 特 定 概 念 和 描 继 而 以戏 曲散 板 表 现惶 恐 不安 , 绘 具体事物 或事物 的具体 方 面和 以突然 进发式 的 、强力 度 的切分 细节 ,但是 乐音经 过音乐 家 的有 和 弦 以及 不 规 则 的大 跳 ,表 现 机组 织 ,能够 形成各 种音 乐 “ 语 “ 愤怒”和 “ 反抗” ;在展开部 “ 哭 言 ”要素 ,如旋律 、节奏 、调式 、 坟 ”部分 ,运用紧拉慢 唱的手法 、 调性 、速 度、力度 、音量 、音色 、 板鼓 急促 尖锐 的音响 、大起大 落 和声 、复 调等 。这些要素 的组合 、 的音调 和小 提琴模 仿 民间 的 “ 哭 变化和发 展 ,总是 以情感为依据 , 腔 ” ,表现祝 英 台时而 呼天抢地 、 其运动形 态 能够与人 的感情 活动 时 而泣不成 声 的悲惨 情景 ;欣 赏 形 成种种 联 系 ,如上 下起伏 的力 者能 够从 中产生相 应的情 感体验 度 与感情 运动 的起伏 相对应 ,节 和共 鸣。 奏 的宽 紧与感情 活动节 奏 的张驰 有 的乐 曲 ,从标 题 上看 似乎 相 对应 ,乐 音运动 的旋律 与感 情 是对 大 自然景 物 的描 绘 ,实 际上 活 动的强 度相对应 ,乐音 运动 的 仍然 以表现人 的感情 为主 。贝多 速度 与感情 活动 的 内心律 动关 系 芬的《 第六交 响曲》 描绘 了小溪流 相对 应 ,等 等 。因此 ,当乐音各 水 、夜 鸢歌唱 、暴 风 呼啸等 自然 要 素以及组 织形态 作种种 音乐运 景象 ,被认 为是 一 幅交 响音 画 。 动 时 ,就会使 人 的感 情产 生与之 但 是 ,贝多芬 自己却强 调这部 交 相 应 的 反 应 ,在 人 的 心 理 上 造 成 响曲所表 现 的主要 是人 的精神 世 千变万 化 的感 情共 鸣 ,使人 沉浸 界 和人对 生活现 象与 自然现象 的 在 审美享 受 之 中 。 感受。《 二泉映月》 从标题上看似乎 以小提琴 协奏曲《 山伯与祝 是对 明月清 泉 的描 绘 ,然 而它所 梁 英台》 为例 。该作 品呈示部的副部 真正 表现 和抒发 的 ,是 民间音乐 由一个 副部主题 和两个 插部 构成 家 阿炳对生 活和人生 的无 限感慨 回旋 曲式 。跳跃 向上 的音调 、快 之情 。那委婉 缠绵 、跌 宕起 伏 的 速活泼 的节奏和 明亮纯净的音色 , 旋律 ,表达 了音乐家倾 诉不 尽 的 表 现 了梁 祝三载 同窗 、共 嬉共 玩 心酸 和不幸 ,在人 的心灵上 激起 的欢 乐 幸 福 情 景 ;而 在 结 束 部 阵 阵感情起 伏 的波 涛 ,使 人受 “ 十八相送 ,长亭惜别” 中,则以 到极大的艺术感染 。可 以这样说 , 小 提琴断 断续续 、柔婉起 伏 的音 审美情 感 的激 发和表 现 ,是 音乐 调 和徐缓 的节奏 。 ,通过与 大提琴 艺术 的主要审美特征 。 的 “ 对答” ,生动地 表现出依依惜 ( 音 乐 的描 绘 性 特征 二) 别 、难 舍难分 的离情 别绪 。展 开 音乐 具有 描绘 客观现 实 的功
谈音乐欣赏中的心理活动
谈音乐欣赏中的心理活动【摘要】音乐欣赏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和交流方式。
心理活动在音乐欣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我们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音乐能够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带来快乐、悲伤或安静。
审美体验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我们的审美观念和情感状态会影响我们对音乐的欣赏。
音乐也能引发心理共鸣,与我们内心的情感产生共鸣和共鸣。
音乐对我们的记忆和认知也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在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中,我们通过注意力、情感和认知等方面接受和解析音乐。
心理活动在音乐欣赏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健康的音乐欣赏心态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让我们更加快乐和平静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关键词】音乐欣赏、心理活动、情绪、审美体验、心理共鸣、记忆、认知、心理过程、作用、音乐心态、心理健康、积极影响1. 引言1.1 音乐欣赏的定义音乐欣赏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对其音乐元素和表现形式进行欣赏和评价的活动。
它是一种审美活动,是人类文化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音乐欣赏旨在通过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从而达到心灵的愉悦和满足。
音乐欣赏不仅仅是简单地听音乐,更是一种体验和领悟音乐作品背后的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过程。
在音乐欣赏中,人们主要通过感官接受音乐的声音,进而产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认识。
音乐欣赏可以帮助人们提升审美水平,丰富心灵世界,培养艺术情趣,增强人的美感体验能力。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人们能够获得美的享受,感受到音乐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情感表达,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音乐欣赏的过程不仅可以带来愉悦和享受,更可以启迪思维,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和提升个人情感智力。
音乐欣赏在人类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心灵世界的建构具有积极的影响。
1.2 心理活动对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在音乐欣赏中,心理活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音乐本身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没有固定的形状或图像,而是通过声音传达情感和意义。
音乐的欣赏不仅需要我们用耳朵听,更需要我们用心感受。
音乐欣赏中的心理学因素
音乐欣赏中的心理学因素与文学手段的运用安庆中学李才娟欣赏音乐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感受、理解都不一样。
我认为这和每个人的阅历、感情经历和所拥有音乐鉴赏能力有关系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音乐欣赏中的心理学因素。
近来,随着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心理学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到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来,这不但增强了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性,同时也为音乐教学实践提供科学观点、知识结构与方法、技术。
在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心理学的联系尤为紧密,因为音乐欣赏学习过程与音乐欣赏过程一样,其本身就是一个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
在进行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借鉴一些普通心理学、教学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等的一般规律,能为音乐教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指导音乐欣赏教学顺利进行,特别是根据音乐欣赏中的心理因素恰当运用文学手段,能很好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中。
音乐欣赏有三个阶段:(一)音乐形式美欣赏;(二)情感欣赏;(三)音乐内容的理性欣赏。
而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三个心理学因素是冗余度、通感、暗示效应。
一、冗余度音乐心理学认为,审美兴趣、热情等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态度、对音乐审美对象形成审美态度的过程为审美注意——审美期待——审美态度。
要让欣赏者对一部音乐作品产生积极的审美兴趣或态度,他必须对音乐审美对象有所关注,引起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而影响欣赏者审美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欣赏者对于音乐作品的冗余度。
冗余度指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熟悉程度。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如果个体对某音乐作品感到较为熟悉,音乐进行中所有变化均在他意料之中,这首作品对他来说相对冗余度较高。
反之,当个体对某音乐作品感到较为陌生时,作品风格、进行和演奏风格较少在他意料之中,这首音乐作品对他来说则相对冗余度较低。
冗余度较低的作品,无论就音乐价值体系来说其品位有多高,音乐知识体系来说其结构有多完善,若不能引起学生的审美注意和审美兴趣,欣赏根本无从开始,其价值也就根本无从实现。
音乐欣赏教学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促进
时期 , 对外 界 的感 受 很 敏 感 。 这 一 阶 段 学 生 由 于 年龄 的增 长 和对 社 会 事 务 的 接触 越 来 越 多 . 理 特 点 体 现 心 在: 自我 意 识 增 强 ; 感 丰 富 , 满 活 力 、 情 、 感 情 充 热 重
情。 同时 由于 身 心发 育 尚未 完 全 成 熟 , 活 经验 缺 乏 , 生
重、 认, 承 同时 有 着 较 强 的 自信 和 自尊 , 人 的 评 价 往 别
往 对他 们 的情 感 、 绪 有 很 大 的影 响 。 情 因此 在 当今 中学 中 , 生 的心 理 存 在 较 普 遍 和 严 学
重 的 问题 , 然 不 能说 他 们 当 中有 许 多 严 重 的精 神 疾 虽
过 音 乐 欣 赏 的 途 径 .调 整 和 理 顺 学 生 正 确 的 人 生 观 和 价值 观 ,充 分 利 用 音 乐 欣 赏 课 的 独 特 影 响 对 学 生
音 乐 是 情 感 的艺 术 , 能 使 人 产 生 喜 、 、 、 它 怒 哀 乐
等 情 绪 变 化 , 能 使 人 瞬 间心 旷神 怡 。 作 用 于 学 生 . 又 他 使 之 情 绪 得 以渲 染 , 人 有 意 识 的 平 静 状 态 。 是 心 转 这 理 健 康 的 根本 需 要
常 , 情 感 、 绪 的 滋 味 调控 能力 不 够 。其 次 , 中 生 对 情 初
处 于 青 春 期 , 成 人 ” 识 、 别 意 识 增 强 , 望 被 尊 “ 意 性 希
那一 刻 , 朵里 响起的是 贝多芬对命 运的呐喊 , 耳 内心
里 想 着 学 习 的 压 力 、 生 的种 种 不 如 意 的境 遇 。奇 怪 人
根据调查表明 : 乐 欣赏后用 E Q检测学生 。 音 P 学
聆听心声:音乐审美心理分析答案
聆听心声:音乐审美心理分析答案音乐,这一无形的艺术形式,宛如一条流淌在时光长河中的情感之河,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
当音符跳跃,旋律萦绕,我们往往会沉浸其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妙。
然而,为什么不同的人会对同一首音乐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应?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音乐审美心理机制?要探究音乐审美心理,首先得理解音乐本身的特质。
音乐是一种纯粹的声音艺术,它不依赖于具体的形象或语言,却能够通过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比如,欢快的节奏可能让人心情愉悦,激昂的旋律或许能激发斗志,而舒缓的和声则容易使人放松身心。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文化背景等都会影响对音乐的审美感受。
一个在农村长大的人,可能会对具有田园风格的音乐产生特殊的亲切感,因为那能勾起他对童年乡村生活的回忆;而一个性格开朗活泼的人,可能更容易被充满活力和动感的音乐所吸引。
音乐审美心理还与我们的情绪状态息息相关。
当我们处于悲伤或压抑的情绪中时,一首忧伤的音乐可能会成为我们情感的寄托,让我们在共鸣中得到宣泄和释放;相反,当我们心情愉悦时,欢快的音乐则能进一步增强这种积极的情绪。
这就像是一种心灵的对话,音乐能够读懂我们的内心,并给予相应的回应。
此外,音乐的审美体验也受到认知水平的影响。
对于具有一定音乐知识和素养的人来说,他们能够更敏锐地感知音乐中的细微变化,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从而获得更深刻的审美体验。
而对于音乐初学者或者缺乏相关知识的人,可能更多地只是从直觉和感性层面去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也塑造了人们对音乐的不同审美偏好。
比如,东方音乐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含蓄表达,而西方音乐则更强调形式的严谨和结构的完整。
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氛围等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小就接触各种音乐形式的孩子,往往能够拥有更广阔的音乐视野和更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地 .具 有 自 信 、 观 .健 康 心 理 乐 的 人 才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在 教 学 中 .我 们 不 仅 应 该 提 高 学 生 的
人 的 感 觉 印 象 的 教 育 实 际 上 的 作 用 和 培 养 幼 儿 和 学 龄 儿 童 削弱 了人的 内在能 力 ” 。促 进 人 心 理 和 学 习 心 理 .学 习 困 难 儿 产 生 清 晰 概 念 的 教 育 教 学 艺 童 的 心 理 、各 学 科 的 教 学 心 理 、 术 必 须 从 感 觉 印 象 ”出 发 。
级 状 态 的 能 力 .借 助 这 种 能 力 .
按 照 儿 童 心 理 发 展 的 特 点
自然 也 包 括 培 养 学 生 的健 康 心 理 。因 此 .在 小 学 音 乐 教 育 中 围
绕 培 养 学 生 健 康 心 理 .开 展 音
和 规 律 来 进 行 教 育 教 学 .这 已
人 们 会 获 得 感 觉 印 象 .并 对 它 成 为 教 育 学 公 认 的 基 本 原 理 . 进 行 抽 象 .最 终 形 成 概 念 .
乐 欣 赏 教 学 .是 我 们 教 育 工 作
者 追 求 的 新 的 境 界 。江 泽 民 指
但 是 人 们 依 旧 可 以 从 他 的 思 想 中 获 得 启 迪 。我 国 的 教 育 界 也 受 其 影 响 .在 以 理 论 研 究 推 动
和 经 验 的 基 础 . 并 且 .他 进 一
民 族 就 没 有 力 量 .就 不 可 能 中 . 断 学 习 、 索 心 理 学 理 论 立 于 世 界 民族 之 林 。 在 竞 争 不 探 步 指 出 了 感 觉 印 象 在 人 类 教 育 和 实 践 .已 经 逐 渐 成 为 教 育 工 益 激 烈 的 现 代 社 会 .我 们 要 中 的 地 位 . 自 然 的 感 觉 印 象 是 作 者 的 自 觉 要 求 。比 如 学 习 和 在 世 界 民 族 之 林 中 立 于 不 败 人 类 教 育 的 唯 一 基 础 ” 忽 视 了 研 究 非 智 力 因 素 在 学 习 活 动 中
音乐欣赏和学生心理健康培育论文
音乐欣赏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培育摘要: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怎样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让大学生们能够理性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已成为当前顺利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从音乐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入手,探讨如何利用音乐欣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音乐欣赏;培育中图分类号:g623.71一、音乐教育对培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
音乐欣赏具有以下功能:(一)唤起并陶冶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丰富和满足笔者曾对所在学校的几个不同专业的300名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音乐心理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喜欢、非常喜欢音乐的人占总人数的71.4%;而课外最喜欢的活动首选听音乐的占总人数的46.8%;在各种音乐学习活动中,喜欢安安静静听音乐的占总人数的59.6%;喜欢边听边唱边演奏的占24.6%。
(二)在培养学生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使之拥有强烈的艺术审美功能现代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欣赏音乐可以使人的情感强度和情感产生发展的时间延续得到调节平衡,使人身心愉快、精神协调、心境良好。
同时,因为音乐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音乐欣赏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受到美的教育,培养欣赏者高尚的道德和情操。
音乐欣赏能全面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有效地提高欣赏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整体素质。
(三)承担着潜在的教化育人功能在我国古代社会,”乐”始终与”礼”联系在一起,成为教化百姓,启蒙民众的有效手段。
另外,音乐家本身具有极富特色的人格魅力,并对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他们有着超于常人的思维和智慧,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源,大学生不但可以从音乐家的身上学习到逆境中不言放弃和汲取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
音乐能使人不断获得最美好的”高峰体验”。
音乐欣赏知识:音乐心理学研究——如何理解音乐对心理的影响
音乐欣赏知识:音乐心理学研究——如何理解音乐对心理的影响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娱乐媒介,同时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音乐已经成为了许多人不可或缺的心理支持,这其中,又有音乐的欣赏和听辨。
音乐的各种因素构成了其独特的美学性质,然而这背后的心理机制却很少人了解。
本文将从音乐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音乐对心理的影响,以及其中的内在关系。
一、音乐是如何对心理产生影响的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关注音乐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联,它涉及到听觉、视觉、认知和情感等方面,从而解释了音乐是如何对我们的心理产生作用的。
音乐是一种能直接触及心灵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不同的音乐风格、节奏和旋律,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效应。
这其中最常见的便是:1.情感体验音乐可以直接激发人们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愉悦、兴奋、平和等不同情感。
当听到动感震撼的音乐时,会让人们的情绪快速提高;而当听到柔美悠扬的音乐时,则会让人们的情绪变得柔软和放松。
2.认知能力音乐通过节奏、旋律等因素,对人的认知能力产生了影响。
例如,听音乐的人会通过打拍子产生节奏感,从而促进人们的节奏记忆能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而钢琴等乐器的学习,则可以锻炼人们的空间想象力和记忆力等方面的能力。
3.身心健康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研究显示,音乐可以减轻焦虑症状、改善失眠等。
在医疗方面,音乐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疾病康复和心理治疗。
二、音乐和心理的内在关系音乐对心理的影响,是基于其内在的特征。
这其中包括:1.音乐节奏和心理节奏音乐的节奏被认为是其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特征之一。
它和人的心理节奏密切相关。
音乐的快慢、旋律和节拍,构成了人的心理节奏感。
通过不断听音乐和学习乐器,人们可以锻炼出良好的节奏感,对于提高注意力集中和记忆力等方面的能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2.音乐情感和心理情感音乐是通过情感来表达的艺术形式。
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旋律,会对应不同的情感表达。
这对应着人的情感管理和情感表达。
欣赏音乐的心理过程
欣
赏
音
乐
的
刘 洋
3
, 廿
理
过
程
(安庆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 . 安徽 安 庆 摘 要: 音乐欣赏表现为欣赏者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 实质就是 对音 响感 知 、 感体验 、 象联 想 、 解认 识 情 想 理 等 的活动 , 其过程 可分为三个阶段 : 即感官欣 赏、 情感 欣 赏和理智欣 赏。本 文就通过介 绍一些音 乐作 品 来初 步分析一 下欣 赏音 乐心理 的过程 。 关键词 : 欣 赏音 乐 音 乐作品 心理过程 音乐欣赏是以人 为主体 ,以具体的音乐作 品为对 象, 通过各种方式 , 获取音响、 乐谱 、 资料等方面知识 , 欣赏音乐不是随便地听听音乐 ,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去 感 受音乐 ,从 中获得音 乐美 的享受 ,领悟音乐美 的真 谛, 得到精神的偷悦和理赏者 是不会考虑那么多 问题的 , 我就是来听音乐的, 好听就行 ! 还有像莫扎特 的《 第……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的《 ; 第……交响曲》 等 等好多作品 , 在你没有 了解一 些相 关的音乐知识之前 只能凭感觉听它好听不好听 , 只能感觉音响上面 的东 西, 而不知道该 如何 理解 音乐作 品 的内涵 , 这是感官 欣 赏这一 阶段 的特点 。 第二阶段是情感欣赏。比较注重音乐引起的情绪 、 情感和想象。经过感官的欣赏阶段 , 再对作品反复多听 上几遍从 而引起 思考 和提 高认 识 。当各种音乐形式 信 息通过不同感觉神经汇拢 , 集中到中枢神经系统 , 激发 起大脑皮层 的兴奋 , 引起对 音乐 的注 意 , 直觉功 能开始 活动 ,听觉把中枢神经对外界 的片段音乐信息经过组 合, 就呈现 为一个有整体结 构的知觉心理形象 。 这一层次的欣赏者是理智型的,会带着目的欣赏 音乐作品。他们回试着了解音乐, 用心去感受音乐。对 于一些小型 的 、形象 比较单一 的音 乐作品在 多听几遍 之后就会有新的情感体验 ,就会去理解作品,领悟作 品。这些欣赏者往往 回去“ 认识 ” 一些 音乐家 , 会去了解 一些音乐基本知识 , 熟悉一些音 乐语 言 , 如旋律 、 、 调 拍 子等 以及各种乐器的音响效果等音乐语言 ,然后去仔 细品味音乐作 品。 欣 赏者一般会 先欣赏一些短 小 的 、较熟悉 的音 乐 作品。比如一些声乐作品 , 因为有歌词 , 所以欣赏者在 对作品音乐语言上了解不够准确 时 ,就可以借助歌词 直观性来理解曲中之意。如歌曲《 小河淌水》 中的歌词 “ 月亮出来亮汪汪 , 亮汪汪 ,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 山。哥像 月亮天上走 , 天上走 , 哥啊 ! 山下小河 淌水清悠悠 。” 不 难 听 出这 是一首情 歌。听声 乐作 品时欣赏者 可以不 必 思考很 多就会理解这些作品的内容 了。 再如一些器乐作品 , 曲中虽然无词可依 , 但透过标 题 来 理解 音乐 内容 也会较 好 地理 解 音 乐作 品的 内涵 。 如二胡曲《 赛马》看标题便知大概。这首曲子与生活相 , 贴近 , 人们熟悉赛马 , 以一个标题就点出了全曲的内 所 涵 。欣 赏者再遵循标题 的提示 来联 想一 下赛马场的场 景 : 族旗 飘 动 , 马奔驰 , 众席 上 欢 呼沸腾 着等 等场 骏 观 景。这样, 一幅有声有色的“ 赛马” 就在脑海里形成了。 这时对谱子上零乱 的音符 以及耳朵里流动的旋律就变 得容易理解 了 ! 外国也有很多标题作品 ,举 一例 : 《 培尔金特》 组 曲。该曲是格里格为同名诗剧的配乐。乐曲以其优美 、 纯朴的歌唱性旋律 ,浓郁的北欧民族风情以及简朴通 俗 的协作手法而成 为雅俗共 赏 的世 界名 曲。该 曲由八 首乐曲组成 , 因每一首乐曲都有小标题, 所以很容易理
浅析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
音乐课必备——音乐欣赏与心理感受
音乐课必备——音乐欣赏与心理感受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将音乐课列为必修课程。
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审美品味和音乐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感知音乐所带来的心理变化和心理感受。
本文将从音乐欣赏和心理感受两个方面探讨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以期为音乐课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音乐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音乐教育的重点。
音乐欣赏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音乐品味和音乐文化素养,同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
那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播放不同类型、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音乐,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多的了解和接触。
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用心、耳朵去聆听音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听觉感受和音乐思维方式。
2. 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文化素养音乐欣赏不只是聆听或者欣赏音乐,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文化素养。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音乐概念的传授,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掌握音乐的基本结构和形式。
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音乐与文化的关系,让学生认识音乐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音乐欣赏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表现能力,包括音乐情感表达和音乐语言表达。
学生要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要能够用适当的音乐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唱歌、演奏和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二、心理感受音乐欣赏不仅仅是一种审美行为,更是一种能够影响人的情感和心理的艺术形式。
在音乐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心理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心理素质。
1. 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音乐具有较强的情感表达功能,对人的情绪和心理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音乐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分析音乐的情感表达等方式,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自我表达和释放,从而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心理健康。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音乐欣赏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音乐欣赏研究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激发内心的情感、传达信息和创造美感。
在社会心理学中,研究人员利用这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人们对音乐的欣赏和反应。
本文将分析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音乐欣赏研究,并讨论该研究对我们理解音乐欣赏的影响。
1.音乐对情感的影响:音乐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音乐中不同的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如何影响人们的情感体验。
研究发现,快节奏的音乐通常能够引起愉悦感,而慢节奏的音乐则更容易引起平静或悲伤的情感。
2.社会化的音乐欣赏:音乐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公众对音乐的欣赏和评价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了个体在群体中如何通过交流、社会化和文化背景来形成对音乐的审美标准和意见。
研究发现,人们对音乐的喜好受到同一个社会群体的认同感的影响。
例如,人们可能更倾向于欣赏自己所属社群中流行的音乐类型。
4.音乐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音乐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有重要影响。
例如,旋律和节奏可以影响人们的注意力和记忆能力。
此外,音乐还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例如,听快节奏的音乐可能会提高人们的运动意愿,而听柔和的音乐则可以缓解焦虑和压力。
以上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学视角对音乐欣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音乐对人们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影响,以及音乐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
此外,这些研究还为音乐产业提供了运营和推广的参考,帮助音乐从业者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
总之,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音乐欣赏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对音乐欣赏的更深入理解。
通过探究音乐对情感、社会交往、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为什么喜欢其中一种类型的音乐、音乐对情绪的调节作用,以及音乐在人们的社交和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这些研究对于促进音乐的发展和运用,以及提高个体和社会的幸福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音乐心理学对音乐欣赏体验的认知解析
音乐心理学对音乐欣赏体验的认知解析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而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音乐与人类心理关系的学科,对于解析音乐欣赏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音乐的情感表达、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以及音乐的记忆效应等方面,探讨音乐心理学对音乐欣赏体验的认知解析。
首先,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快乐、悲伤、愤怒还是平静,音乐都能够通过旋律、节奏和和声等元素来传递情感。
根据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人们对于音乐的情感反应是基于个体的经验和文化背景的。
比如,对于一首悲伤的音乐,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情感认知都不尽相同。
因此,音乐欣赏体验的认知解析需要考虑到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感表达。
其次,音乐的认知与情感密切相关。
音乐心理学研究发现,音乐的认知过程涉及到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多个心理活动。
在音乐欣赏中,人们通过感知音乐的声音特征和结构,注意到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将其存储在记忆中,并进行思考和解释。
这些认知过程与情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音乐欣赏体验的认知基础。
例如,当听到一首悠扬的音乐时,人们可能会感受到愉悦和放松的情绪,这是因为音乐的声音特征和结构激发了人们的认知和情感反应。
此外,音乐的记忆效应也对音乐欣赏体验产生影响。
音乐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于熟悉的音乐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和情感回忆。
这是因为熟悉的音乐在个体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再次听到这些音乐时,会唤起人们对于过去经历和情感的回忆。
这种记忆效应不仅能够增强音乐欣赏的情感体验,还能够提升人们对于音乐的认知和理解。
因此,音乐欣赏体验的认知解析需要考虑到音乐的记忆效应对于情感和认知的影响。
综上所述,音乐心理学对于音乐欣赏体验的认知解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音乐的情感表达、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以及音乐的记忆效应等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欣赏体验的本质和机制。
这不仅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音乐,还能够为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音乐心理学与情感共鸣
音乐心理学与情感共鸣:音乐的力量与心灵之桥音乐,作为一种无形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和认知。
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音乐与人类心理之间关系的学科,为我们揭示了音乐在情感共鸣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音乐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音乐如何影响情感,以及我们如何通过情感共鸣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一、音乐与情感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表达情感的能力。
音乐中的音高、节奏、和声、旋律等元素可以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
例如,高亢激昂的旋律可以激发我们的兴奋和激动之情,而柔和舒缓的旋律则能带给我们平静和放松。
音乐心理学研究表明,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是具有普遍性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音乐的情感反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此外,音乐的节奏和力度也是影响情感的重要因素。
节奏明快的音乐可以激发我们的活力,让我们感到愉悦和兴奋;而节奏缓慢的音乐则能带给我们沉静和放松的感觉。
音乐的力度变化也能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强有力的音乐可以激发我们的热情和动力,而柔和的弱力度则能带给我们温馨和舒适的感觉。
二、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是音乐欣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当音乐与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产生共鸣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情感共鸣的发生通常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音乐要符合我们的情绪状态,二是我们需要对音乐的表达方式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
当我们处于愉悦、兴奋、悲伤、愤怒等情绪状态时,更容易与音乐产生共鸣。
例如,当我们感到孤独或失落时,一首温馨的旋律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安慰;而当我们感到愤怒时,一首激昂的乐曲可能会让我们情绪得到宣泄。
因此,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并选择适当的音乐进行欣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音乐产生共鸣。
除了个体之间的情感共鸣外,音乐还可以引发集体共鸣。
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风靡全球,这是因为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广大听众产生了共鸣。
这种集体共鸣的产生,往往是因为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具有普遍性,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共同经历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谈音乐欣赏心理
花源中学:江永恒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在中学阶段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具有理解音乐的基本能力,从而是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具体来说,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让学生具有较为准确的感觉和感受音乐的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对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具有较为准确的感觉,这是音乐的基本常识,是理解音乐的基础。
对音乐所表现的气氛、情感、形象的感觉属于理解音乐的范畴,是感受音乐,因为只有理解音乐才有可能使精神受到陶冶,所以中学音乐教学中应视为重点任务去完成,这方面的任务主要体现在欣赏教学中,在全国统编的中学音乐教材中,在欣赏教学中基本上是让学生按照教材的规定,在教师引导下去听、去想。
对于理解能力还不太强的学生来讲,这样做当然是必要的。
音乐欣赏,是以欣赏者的音乐审美经验为条件,它表现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等。
欣赏者通过这些心理活动去体验、发现和判断音乐的艺术价值。
这些心理活动在欣赏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能在欣赏者心灵中构成一种奇妙的审美体验。
但由于人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受环境和心情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同一段音乐不同心情的学生来说,完全有可能引发出不同的心里反应,特别在不公开作品标题和不进行引导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当允许学生对相同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只要学生听后的心理反应是有道理的,而且的确引发出了符合本人心情的联想与想象,教师就应当给予承认,因为音乐的作用就在于引发听者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反应并非仅仅局限于该段音乐的标题。
实践证明,在欣赏教学中给学生一个能使想象自由驰骋的空间,不仅是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有可能收到意外的效果。
如让学生欣赏柴科夫斯
基的《如歌的行板》时,通过对乐曲分析,让学生知道这是柴可夫斯基《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乐曲的素材是一首叫《凡尼亚坐在沙发上》的民歌。
但是对于欣赏而言,这仅仅是一种提示和介绍而已,它所能做到的,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期待”的模式,真正的欣赏还必须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倾听来进行。
音乐欣赏的感知和体验活动构成欣赏中的想象联想材料。
通过想象联想,一方面,它使得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知和体验更为具体,更为形象生动;另一方面,它将音乐本身和音乐艺术所赖以表现的客观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认识。
学生从乐曲中获得的情感体验主要还是对于音乐作品情感表现的一种初步体验,要达到对作品内涵的深刻体验,还需要理解判断等理性要素参与,并多次聆听。
只有在对音乐的表现意义有较为明确的理解基础上,才能更为准确深刻地把握住其中的深刻内涵。
学生在对作品达到充分的体验和理解基础上,便会在心目中对作品作出自己的判断。
每个欣赏者的音乐判断标准是不尽相同的,它与欣赏者本身的思想境界、艺术修养和趣味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音乐欣赏感性认识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理性经验跃进。
音乐欣赏中的理解,是指欣赏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性认识而达到的对其内涵意义的把握。
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西南风情的教材内容中,可以看出创编者的用意。
他们选取了风格浓厚且极具特色的各少数民族歌曲,使学生在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特点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我国丰厚悠久的民族文化。
不仅让学生欣赏、演唱原汁原味的民歌,同时还穿插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服饰、习俗等知识的介绍,以此开阔学生的眼界,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以及热爱祖国的情感。
音乐便更加突出地显示出了它的育人功能,音乐不再是单纯地、孤立地,而是更多地赋予它文化内涵。
在实际音乐欣赏过程中,各种欣赏心理要素都在不同程度上相互
渗透和融合,即使在对音乐的初步体验中,也有着理解的参与。
在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划分,而主要体现出音乐欣赏多种心理要素在欣赏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黑格尔指出:“音乐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的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
”正因为如此,音乐才显出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正是人类感情表现和体验的浩瀚海洋,唯有音乐能够与之尽善尽美地沟通,审美情感的激发和表现,是音乐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音乐欣赏作为一种艺术审美活动,其心理过程并非如一般认识活动那样,经历着从感性到理性、由初级到高级的,以理性认识为目的的过程。
音乐欣赏以审美体验为目的,而音乐审美体验的一种高于感官刺激而又超越理性认识的高层次的心理活动。
在欣赏过程中,理解、判断与认识所起到的作用是对审美体验的强化,其结果导致了完备的音乐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完善。
花源中学:江永恒
2011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