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_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十大措施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十大措施1.建立科学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通过合理减水剂的应用、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的使用,可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2.选择优质原材料。
水泥、砂、骨料等原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直接影响。
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优质原材料,并进行必要的试验检测。
3.进行现场试块试验。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施工现场制作试块,并在规定的养护期内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可以及时反馈混凝土强度情况,为进一步的施工提供依据。
4.使用优质的混凝土搅拌设备。
搅拌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品质。
应选择质量稳定、搅拌效果好的设备,并按照规定的搅拌时间和速度进行操作。
5.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容易引起分层和气孔,速度过慢则容易造成冷缝和质量问题。
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条件,合理控制浇筑速度。
6.进行适当的振捣。
振捣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排除气泡,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应选择适合的振捣工具和振捣方法,并确保振捣的时间和强度符合要求。
7.控制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在初凝和硬化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应根据气温、湿度和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养护措施,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养护。
8.进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
通过对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能等方面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9.做好现场管理。
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和设备,划定施工范围和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遵守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并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10.做好施工记录和整理。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施工情况、施工人员和设备的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以便于后期的追溯和整理。
同时,对施工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为今后的施工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十大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和标准,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并最终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在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材料的选择、配比的确定、施工操作的规范、强度试验的检验等各个环节。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内容。
一、材料质量控制1. 水泥水泥是制作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选购水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查验水泥包装袋上的标识信息,包括品牌、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
(2)观察水泥的外观,应为均匀细腻,无结块、凝固等现象。
(3)进行水泥试验,包括设置时间试验、28天强度试验等。
2. 粗、细骨料粗、细骨料是混凝土中颗粒状的材料,其中粗骨料主要指砾石和石子,细骨料主要指沙子。
在选择和控制材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颗粒的形状和大小应满足混凝土设计要求。
(2)骨料应保持干燥,无结块、泥块等不良现象。
(3)进行骨料试验,包括颗粒度分析、吸水率试验等。
3. 混凝土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是指辅助掺和材料,可以改变混凝土的某些特性或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混凝土添加剂:(1)减水剂:可减少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流动性。
(2)加水剂:可提高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及细观结构。
(3)增塑剂:可增加混凝土塑性和柔韧性。
(4)缓凝剂:可延缓混凝土开始凝结的时间。
二、配合比的确定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不同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合的方法。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配合比的确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原材料特性根据水泥、骨料等原材料的特性进行试验,确定适合该项目的水泥用量、骨料用量和配合比。
2. 强度要求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并据此调整配合比。
3. 施工条件配合比的确定还应考虑施工条件,如水泥的热量、基坑的温度等对混凝土的影响。
三、施工操作的规范控制1. 混凝土搅拌时间和运输距离的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运输距离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方法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方法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以确保混凝土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材料选用与配比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取决于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的准确性。
首先,选用优质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其次,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配合比中各组分的比例合理、稳定。
配比控制涉及到水灰比、砂率、骨料级配等指标,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特性进行科学调整。
二、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对其质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施工工艺控制包括准备、搅拌、浇筑和养护等环节。
首先,在准备环节中,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搅拌设备的完好性以及施工场地的清洁和平整。
其次,在搅拌环节中,要控制搅拌时间和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稠度。
然后,在浇筑环节中,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的二次污染,采取适当的浇筑方式和工具,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最后,在养护环节中,要及时进行养护措施,包括保湿、遮阳、防冻等,以确保混凝土的正常硬化和强度发展。
三、现场质量监控现场质量监控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应配备专业的质检人员,对混凝土进行抽样检测和测试。
常见的监控指标包括混凝土强度、密实度、收缩性、抗渗性等。
通过及时监控和反馈,可以对施工中的问题进行调整和处理,保证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四、质量记录与追溯混凝土质量的记录与追溯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施工现场应编制详细的混凝土质量记录,包括原材料的检测结果、搅拌时间和方式、浇筑的情况、养护措施等。
同时,对每一批次的混凝土应进行编号和标识,方便后期跟踪和追溯。
通过对质量记录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混凝土质量控制水平。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材料选用与配比控制、施工工艺控制、现场质量监控和质量记录与追溯。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使用广泛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牢固程度、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工具设备、质量检验等方面,探讨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材料的选择在混凝土施工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
因此,合理选择材料是质量控制的第一步。
1. 水泥:选择品牌有保证、质量稳定的水泥,并且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标号。
2. 粒度合适的骨料:骨料应选择粒度合适、质量稳定的石子,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优质的沙子:沙子应干净、无杂质、颗粒均匀,避免使用含有过多细粉末的砂子。
4. 控制掺合料的用量:适当控制掺合料的用量,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稳定和符合标准要求。
二、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施工工艺可以有效地控制质量。
1. 混合比的确定:根据工程需要和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混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搅拌均匀:在搅拌混凝土时,要注重搅拌的均匀性,确保混凝土各部分材料充分混合。
3. 浇筑方式:选择合适的浇筑方式,避免产生空鼓、虚假和渗漏等质量问题。
4. 水化反应: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湿度,防止快速脱水导致强度降低。
三、工具设备合适的工具设备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1. 混凝土搅拌机:选择质量可靠的混凝土搅拌机,确保搅拌均匀且无杂质。
2. 浇筑设备:选择合适的浇筑设备,确保混凝土均匀、稳定地浇筑。
3. 抹光工具:选择适当的抹光工具,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
四、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1. 原材料检验:对水泥、骨料、沙子等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2. 施工过程检验:对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压实等工序进行检验,确保施工符合要求。
3. 强度检验:对混凝土样本进行强度检验,验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是否达到要求。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和水等,需要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配合比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并进行实验室试制和现场试验来验证配合比的合理性。
3. 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包括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符合要求。
4. 施工设备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需要使用到各种设备和机械,如搅拌机、输送泵和振动器等,需要检测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5. 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施工现场需要对混凝土的浇筑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包括浇筑顺序、浇注均匀度和振捣情况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6. 施工验收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工程验收,包括对混凝土强度、外观和坍落度等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质量控制1、在混凝土施工之前,施工方应确保施工道路通畅,各项工作准备就绪,现场满足施工要求,采用有效的措施保证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1.5小时内卸完整车混凝土。
2、施工方在每次联系混凝土时应提供详细的施工部位及混凝土的浇注方式,并提供书面的混凝土浇筑联系单。
3、施工方应掌握现场混凝土浇筑速度,及时与我单位调度人员保持联系,便于我方合理调度运输车辆及供货速度,避免现场运输车辆由于压车造成混凝土停留时间过长,从而造成混凝土质量降低现象。
4、交货检验混凝土试样的采取及坍落度试验应在混凝土运到交货地点时开始算起20min内完成,试件的制作应在40min内完成。
5、浇注混凝土时,施工方严禁向混凝土内随意加水。
6、施工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振捣的控制,不得漏振也不得过振。
7、混凝土进行泵送施工时,不得将润泵管的砂浆集中堆放,应均匀分布或甩浆用;8、模板支撑一定要牢固,不能出现模板变形、移位的情况。
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进行足够的润湿,防止模板对新浇注的混凝土吸水过大(尤其是厚度较薄的现浇面混凝土板)。
9、浇筑楼面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对混凝土进行二次压光,二次压光的时间应控制在泌水充分发挥后进行,不宜过早开始二次压光;有必要可对混凝土进行三次压光,防止混凝土的早期收缩裂缝。
10、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控制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11、在浇注混凝土完毕终凝后及时对混凝土加以覆盖保湿养护。
12、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能少于7天;掺和膨胀剂及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4天。
13、浇筑次数应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采用饮用水进行保湿。
14、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15、不得过早拆模及混凝土过早承重。
16、遇有大风天气,加强混凝土的覆膜养护,防止混凝土水分挥发。
17、严格按照混凝土规范施工的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施工、养护。
18、浇注混凝土与垫层时,应对底面进行润湿,不得有积水的地方。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三篇)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质量控制目标:制定质量控制目标,明确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施工性能等指标要求。
2. 原材料控制: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供应商评估和合格证明的审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对原材料进行进场验收,并建立原材料跟踪管理,保证原材料的可溯性。
3. 配制控制:建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审核制度,合理配制混凝土配合比。
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核查和修正,确保施工中按照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
4. 施工控制:建立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工艺规程,明确施工工序和要求。
监控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5. 样品检验控制:进行混凝土样品的取样和试验,检验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等质量指标。
建立样品检验管理制度,确保样品的获取、保存和处理符合规范要求。
6. 质量记录和报告:建立质量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混凝土的配制、施工和检验情况。
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交质量报告,及时反馈混凝土质量情况。
7. 质量培训和提升:开展混凝土质量培训,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组织经验交流和技术研讨会,推动混凝土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升。
以上是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建立和执行这些制度,可以有效控制和管理混凝土质量,确保施工质量的安全和可靠。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二)是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要求,避免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以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的一般内容。
1. 质量控制标准:制定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原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的控制等。
2. 原材料控制:对使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 生产管理:建立混凝土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原材料配比、搅拌工艺、生产记录等,确保生产过程中各项参数的控制和记录。
4. 质量检验:建立混凝土质量检验体系,对每批混凝土进行抽样检测,以确保其强度、密实度等性能达到要求。
5. 现场施工管理:制定现场施工管理规范,包括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的控制和监督。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原材料质量控制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胶凝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选择水泥时,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同时,要注意水泥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
2、骨料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其质量和级配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
粗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其最大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细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中砂或粗砂,其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3、外加剂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
在选择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品种和掺量。
同时,要注意外加剂的质量和稳定性,避免使用不合格的外加剂。
4、水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 的规定。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和沼泽水不得用于混凝土搅拌和养护。
二、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1、配合比设计原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的特点、设计要求、施工条件和原材料的性能等因素,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的规定进行设计。
配合比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2)满足混凝土施工和易性的要求;(3)满足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4)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2、配合比设计方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常采用计算法和试配法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和原材料的性能,计算出初步配合比;然后,通过试拌、调整和试配,确定出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的基准配合比;最后,根据施工现场的砂石含水率,对基准配合比进行调整,确定出施工配合比。
三、混凝土搅拌质量控制1、搅拌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应选用性能良好、计量准确的搅拌机。
搅拌机的类型和规格应根据混凝土的工程量和施工进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材料,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因此,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以及验收标准的制定非常重要。
本文将围绕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展开讨论。
一、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1.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的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膨胀剂等,这些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质量控制。
具体做法包括:(1)水泥:检测其标号、凝结时间、含石膏量等指标,确保水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骨料:检测骨料的粒径、石英含量、含泥量等指标,确保骨料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3)粉煤灰:检测粉煤灰的碳含量、细度等指标,保证粉煤灰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4)膨胀剂:检测膨胀剂的膨胀倍数和含气量,确保膨胀剂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施工工艺控制(1)搅拌: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对混凝土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在搅拌过程中,应注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均匀度等参数的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2)浇筑: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严格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避免出现渣浆分离、坍落度差等质量问题。
(3)养护:养护是混凝土施工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其目的是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度和温度,有利于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和强度发展。
在养护过程中,应注意水养护和温度控制,避免早期干燥和过早脱模。
二、混凝土的验收标准1.外观质量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直接反映了施工的质量水平。
验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表面平整度:测量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要求符合规定的坡度和平整度。
(2)裂缝:检测混凝土中表面和内部的裂缝情况,要求无明显裂缝。
(3)色泽:观察混凝土的颜色和色泽,要求均匀一致。
2.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指标。
验收时应进行以下测试:(1)抗压强度:按照规定的养护时间,在标准条件下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混凝土浇捣令制度,浇捣令签发前施工现场应办妥相关技术复核、隐蔽验收手续。
2、施工前一周,将商品混凝土厂提供的配合比提请监理方审查,合格后方能组织生产。
3、及时了解天气动向,浇捣混凝土需连续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大雨、大雪,同时预备好遮盖物品,以便及时遮盖。
4、混凝土浇捣前施工现场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机械设备、照明、各种设施等事先检查,保证完好,符合要求。
模板内的垃圾和杂物要清理干净,木模部位要隔夜浇水湿润。
5、混凝土在浇捣前各部位的钢筋、埋件插筋和预留洞必须由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捣,柱混凝土不能一次下料到底,应分皮分层进行振捣。
6、遇门窗洞口时,应在洞口两侧同时对称进行浇捣施工,以防模板单向位移和扭曲。
7、浇捣混凝土前应由施工员进行交底,并做好书面记录,落实专人负责振捣,有专人负责看铁看模,操作人员的交接班以及吃饭、何处时必须移交施工情况,严格做好交接班工作,并做好交接记录,由负责人签名归档,以免混凝土超振漏振。
混凝土浇捣完毕后,钢筋上所受污染的水泥应予清除,以保证工程质量。
8、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以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并消除混凝土内气泡。
9、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在振捣上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cm左右,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初凝之前,并加强对泵送流态混凝土的振捣。
10、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振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一般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11、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采用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50cm。
并不准将振动棒随意振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以防止钢筋、模板弯曲变形、预埋件脱落。
12、按规定做好混凝土试块制作、养护、试压工作,试块应在浇捣地点制作,混凝土试块成型24小时后拆模,放入标养室养护。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一、材料控制1.水: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选用清洁、无杂质、无臭味的水源,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2.水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按照规范进行取样、试验和计量,保证水泥质量稳定。
3.骨料:骨料应满足规范的要求,对骨料进行检测,确保骨料质量符合规范。
4.外加剂:外加剂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规范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试验和检测。
二、施工操作控制1.配合比的确定: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结构设计方案,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达到强度、耐久性、坍落度等要求。
2.搅拌:搅拌过程中要保证充分搅拌,避免水灰分离,混凝土均匀浆化。
3.施工工艺: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浇筑和振捣,严禁产生冷接、热应力和底浆等质量问题。
4.养护:施工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保持湿润环境,避免快速脱水和温度快速变化,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充分发展。
三、质量检测与监控1.混凝土试块检测:根据规范的要求,取样制作试块进行试验,包括28天和早期强度试验,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现场检测:对混凝土现场进行坍落度、均匀度、温度、收缩率等质量指标的检测和监控,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
3.质量记录与报告:对混凝土质量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编制相关报告,保留到工程质量档案。
四、施工组织与管理1.质量计划:编制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和控制要点。
2.质量责任:明确相关施工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3.施工监督:加强现场施工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4.质量教育与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质量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以上是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只有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控制,才能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不仅关乎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也与施工单位的信誉和声誉息息相关。
因此,工程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工作,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确保工程的质量。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措施。
1. 原材料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主要依赖于原材料的质量。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要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并通过实验室测试来确认其质量。
2. 配合比控制配合比是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关系,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制定合理的配合比,以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3. 混凝土搅拌控制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充分混合,以保证其中各种原材料的分散均匀。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以防止出现混凝土质量不均匀等问题。
4. 浇筑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也是关键环节之一。
在浇筑前,需要对浇筑模具进行清洁,以防止混凝土的浇筑不均匀。
同时,还需要对浇筑方式、浇筑速度等进行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5. 养护控制混凝土在初凝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在养护过程中,需要控制养护时间和养护条件,以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硬化和凝固。
6. 强度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是评判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测试,以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7. 质量记录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质量记录工作,包括原材料检测报告、配合比试验结果、搅拌时间和强度检测等。
这些记录可以用于后期质量验收和质量跟踪。
总之,混凝土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配合比的确定、搅拌和浇筑过程的控制、养护的管理、强度检测和质量记录等措施的执行,可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强度、耐久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质量控制是指在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的一项重要工作。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标是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一、原材料控制1.水泥: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等级,并按照标准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骨料: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骨料种类和规格,并进行筛分、洗净等处理,以确保骨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3.矿粉和粉煤灰: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矿粉和粉煤灰,并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4.掺合料:如需使用掺合料,选择合适的种类和掺量,并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二、配合比控制1.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求,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并进行试配,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等指标达到要求。
2.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确保各原材料的比例准确,避免误差和漏配现象的发生。
三、搅拌和浇筑控制1.搅拌:在搅拌过程中,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均匀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浇筑:在浇筑过程中,控制浇筑速度、浇筑高度和浇筑方式,避免浮现浇筑不均匀、堆积和分层等现象。
四、养护控制1.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指标要求,确定合适的养护时间,并进行养护措施的落实,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养护条件:根据环境条件和施工现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养护方式和措施,如喷水养护、覆盖养护等,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效果。
五、质量检测控制1.取样:按照规定的方法和频率,从混凝土生产和施工现场取样,并做好标识,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试验:对取样的混凝土样品进行强度、工作性能等指标的试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3.记录:对试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建立混凝土质量档案,以备查验和追溯。
六、质量管理控制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混凝土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要求。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保证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保证措施混凝土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1. 水泥:选用合格的水泥品牌,确保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耐久性符合国家标准。
在使用前,应对水泥进行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 骨料:砂、石子等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材料。
骨料的粒径、形状、表面状况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在使用前,应对骨料进行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 掺合料:根据工程要求,可适量使用粉煤灰、矿渣等掺合料。
掺合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试验确认其对混凝土性能无不良影响。
4. 外加剂:根据工程需要,可适量使用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
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试验确认其对混凝土性能无不良影响。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 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要求、原材料性能和施工条件进行。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2. 配合比设计应经过试验验证,确保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工程要求。
三、混凝土生产与运输1. 混凝土生产应采用合格的混凝土搅拌设备,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均匀一致。
2. 混凝土运输应采用合格的运输工具,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离析、严重泌水等现象。
3. 混凝土运输时间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确保混凝土在浇筑时仍保持良好的工作性。
四、混凝土浇筑与振捣1. 混凝土浇筑应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2. 混凝土振捣应采用合格的振捣设备,确保混凝土充分振捣,消除气泡和分层现象。
3.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应连续进行,避免混凝土层间产生冷缝。
五、混凝土养护1. 混凝土养护应根据工程环境和季节变化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设计强度。
2. 养护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温差,防止混凝土开裂。
六、质量检测与验收1. 混凝土工程应进行全过程质量检测,包括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性能、施工过程等。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材料,其质量对于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措施和步骤。
1. 原材料选择和检验混凝土的质量首先依赖于原材料的选择。
水泥、骨料和掺合料应选择符合标准的优质材料,并进行必要的检验。
水泥要符合标称强度和化学成分的要求,骨料要满足粒径和均匀性的要求,掺合料要符合使用要求。
2. 配合比设计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要求和混凝土的用途,合理设计配合比非常重要。
配合比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等方面。
在设计配合比时,应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和经验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达到要求。
3. 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括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过程。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1 搅拌:搅拌应采用充分混合的方法,确保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的充分混合,并注意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的控制。
3.2 运输: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搅拌不均匀和分层的现象。
运输距离过长时,应采取补充搅拌的措施以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
3.3 浇筑:浇筑过程中要注意均匀性和连续性。
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填满模板内的空隙,防止出现夹渣、空洞等质量问题。
3.4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
养护时间和养护方式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要求进行合理安排,以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4. 质量检验和监控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验和监控是必不可少的。
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质量控制:4.1 原材料检验:对水泥、骨料和掺合料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4.2 配合比检验:对已设计好的配合比进行试验,测试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4.3 施工过程监测:通过实时监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浇筑速度等参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4.4 成品检验: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其强度、饱和度和抗渗性等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工程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以确保施工质量的达到标准要求。
一、配料比例控制混凝土的配料比例直接影响到其强度和性能。
在施工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预期使用条件确定混凝土的配比。
控制混凝土材料的准确称量和混合比例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
1. 水灰比控制混凝土中水灰比的选择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水灰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但过高或过低的水灰比都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或开裂等问题。
2. 骨料配比控制混凝土中的骨料种类和配比也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在配料过程中,需要根据骨料的粒径、石英含量、质量等指标进行选择和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二、施工过程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以下几个环节需要特别注意。
1. 梁板模板的安装和调整梁板模板的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调整和检查。
模板的水平度、垂直度、尺寸等都需要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后的尺寸和形状满足设计要求。
2.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应保持均匀、连续和稳定,避免出现中途停工、交替浇筑等情况。
同时,要注意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浇筑速度的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3.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其强度的发挥和耐久性的提升。
养护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或者过迟硬化。
三、施工质量检验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施工质量的达到预期要求。
1. 混凝土强度检测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可以采用取样试验和无损检测等方法进行评估。
强度测试的结果可以用于判断混凝土的质量是否合格,以及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 抗渗性检测混凝土的抗渗性是其耐久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进行抗渗性试验,可以评估混凝土的渗透性能,从而判断其抗渗能力是否达到要求。
砼质量控制标准
砼质量控制标准引言砼(Concrete)是由水泥、砂、石料和适量添加剂混合而成的人造石材,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和基础。
砼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砼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要求。
一、材料控制1. 水泥:选用质量稳定、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水泥。
根据设计要求,水泥的标号应符合规定,并进行取样检测,确保其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 砂和石料:选择质量稳定、符合规定的天然砂石或人造骨料。
对于砂和石料的粒径分配、含泥量和含水率等指标,应进行试验和检测,确保其符合砼配合比的要求。
3. 水:选用清洁、无污染的天然水源或经合理处理的水源。
水源应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其不含有害物质,且符合建筑混凝土用水的相关标准。
4. 添加剂:选用符合规定的混凝土添加剂。
添加剂应经过合格的实验室试验,以确保其性能稳定、与水泥和其他混凝土材料相容,并符合建筑混凝土使用添加剂的相关标准。
二、配合比控制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制定合理的砼配合比。
配合比应综合考虑强度、坍落度、耐久性和施工性等因素,并根据原材料实测数据进行调整。
1. 水灰比控制: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质量与水泥含量之比。
水灰比的选择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根据相应的设计要求,确定适宜的水灰比范围,并进行严格控制。
2. 砂率控制:砂率是指砂和石料中砂的质量与总体积之比。
砂率的选择应根据结构要求和工程情况进行合理确定,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 骨料配合控制:根据骨料的粒径分布、含泥量和含水率等指标,确定合适的骨料配合比例。
骨料的选择和配合比例应能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要求。
三、施工控制1. 搅拌设备:搅拌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搅拌时间和速度应根据砼的配合比进行调整,确保各组分充分混合。
2. 浇筑顺序:根据结构和施工要求,合理确定浇筑顺序,避免产生分层、离析等质量问题。
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应合理安排定向浇筑和梁、柱的先浇筑,以防止温度差和收缩差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一、前期准备1.1 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合比在施工前,需要根据工程强度要求和工程环境条件,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合比。
需要确定的参数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品种及其用量、粗、细骨料种类及其用量、矿物掺合料种类及其用量、水灰比、混凝土抗渗等级等。
1.2 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混凝土施工的工艺和要求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在施工前需要明确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包括混凝土浇筑方式、浇筑高度、浇筑速度、振捣方式、养护时间等。
1.3 确定材料质量和数量混凝土的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水和外加剂等。
在施工前需要确定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保证施工质量。
二、混凝土浇筑2.1 确保模板质量混凝土浇筑前需要进行模板检查,确保模板平整、牢固,无渗漏和变形等缺陷,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美观。
2.2 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混凝土浇筑速度的控制对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有着重要影响。
过快的浇筑速度会导致混凝土中气泡无法被排出,影响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
因此需要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环境条件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
2.3 控制浇筑厚度混凝土浇筑的厚度对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有着直接影响。
过大的浇筑厚度会导致混凝土中气泡无法被排出,影响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
因此需要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环境条件控制浇筑厚度。
2.4 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浇筑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有着重要影响。
过高的浇筑温度会导致混凝土中气泡无法被排出,影响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过低的浇筑温度会导致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影响施工进度。
因此需要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环境条件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三、混凝土振捣3.1 振捣方式混凝土振捣是保证混凝土密实度和强度的关键步骤。
需要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振捣方式,如内振式和外振式。
3.2 振捣时间和频率混凝土振捣时间和频率对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有着直接影响。
需要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振捣时间和频率,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共3篇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共3篇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1一、前期准备工作1. 施工图纸审核:施工前应认真审核施工图纸、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等级等技术资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 原材料准备:要求认真选用合格的材料,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对重要材料要进行验收,并对原材料报告进行管理。
3. 模板制作:模板要求质量合格,要求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要检查表面是否平整、表面无裂纹、结构稳定等。
4. 等级制定:施工前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施工等级及相应的质量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这些要求开展施工活动。
5. 施工方案制定: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对各环节进行分析,并对施工流程进行合理调整,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
二、施工现场质量控制1. 材料的存储:施工现场要求按规定,正确摆放和存储钢筋、水泥、砂、石料等材料,并进行严格的防护。
2. 模板施工质量控制:要按照图纸不搭接或错开搭接、保证尺寸准确、松紧适当、使结构稳定等要求地施工。
3. 钢筋质量控制:要求进行验收,符合规范要求,并正确的选择钢筋尺寸、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布置形式须保证钢筋在混凝土内部的粘结力。
4. 混凝土浇注操作质量控制:要求浇注前进行充分的预备工作、熟悉规范要求、保证浇注温度、浇灌时间、浇注要求、振捣振动及养护等。
三、质量检验1. 强度检验:对混凝土的强度应按设计加固要求进行检验。
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检测设备及检测环境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2. 标高检验: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浇筑后保养期到达标准期,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标高检验,确保施工技术符合要求。
3. 弯曲度检验:在混凝土收缩后进行弯曲度检验,确认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 厚度检验: 对混凝土的厚度进行检查,确认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以保障混凝土结构安全性。
四、总结与改进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对深入调查原因,及时修改和完善施工流程与各项控制措施,以便于提高工程质量。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因此,建立严格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至关重要。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品种,并对其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指标进行检验。
同时,要注意水泥的储存条件,防止受潮、结块。
2、骨料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应质地坚硬、级配良好,其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应符合标准要求。
细骨料宜选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等也需严格控制。
3、外加剂外加剂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但使用时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试验确定的掺量进行添加。
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并且要与水泥等原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4、水混凝土搅拌用水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含有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
二、配合比设计合理的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在设计配合比时,要考虑水泥品种、骨料种类和级配、外加剂种类和掺量等因素,以达到既满足设计要求又经济合理的目的。
同时,应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及时调整配合比。
例如,当水泥强度发生变化、骨料含水率发生较大改变时,都需要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或调整。
三、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1、设备检查搅拌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计量准确、搅拌均匀。
2、搅拌时间严格控制搅拌时间,使混凝土各组分充分混合均匀。
搅拌时间过短,混凝土不均匀;搅拌时间过长,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3、计量精度原材料的计量应准确,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特别是外加剂和水的计量,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对混凝土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四、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1、运输工具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如搅拌车、自卸车等,并确保其清洁、无渗漏。
2、运输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施工进度,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初凝或离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摘要】从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水平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方面探讨质量控制的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工艺
工民建中的民用住宅、办公室(梁、板、柱、基础)等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防渗等绝大多数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承担,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在工程建筑物中显的尤其重要。
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水平、原材料的质量等因素给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带来一定困难。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
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使用。
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强度,消除骨料与水泥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
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碎石、卵石中超过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它们或者已松散的颗粒出现,大大地增加了需水量。
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盐霜。
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如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要求时,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及时筛选外采取能保证混凝土的其它有效措施。
砂子含水率,通过干炒法,及时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水量和集料用量,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凋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2.科学配制混凝土是保证质量的先决条件
2.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其各级骨料不含有超逊径颗粒,且以饱和面状态。
但施工时,各级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逊径颗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过饱和面干状态。
因此应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而不是改变试验室配合比。
调整量:(该级超径量与逊径量之和)—(次一级超径量上一级逊径量)。
2.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行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塌落度也随之改变。
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合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
2.3混凝土配合比,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
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塌落度一般为35cm,配筋率超过l%的钢筋混凝土配制塌落度一般为79cm,对于桥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混凝土配制塌落度一般为l014cm,初凝时间在4h以上,强度为45MPa的缓凝早强混凝土;灌注桩要求配制强度为35MPa,凝结时间在10h以上,塌落度一般为1822cm的大塌落度超缓凝混凝土。
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达到上述工程技术性能是困难的,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通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种效果明显。
灌注桩用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当水泥用量为420kg/m3(水灰比为0.56)时,混凝土的强度才能达到35MPa,但由于塌落度(1822cm)过大,均质性差.和易性不好.凝结时间也达不到缓凝10h,以上的超大型缓凝要求。
在配制混凝土中惨人1%的减水剂优化配合比。
水泥用量每1m3混凝土可节省40kg左右.而且在塌落度达到1822cm情况下,均质性、和易性良好,凝结时间也可以缓凝到10h以上。
优化配合比后的混凝土和易性、缓凝作用良好,在灌注桩混凝土施工中消除了卡管或断桩等事故,保证顺利施工。
并且混凝土的7d强度也比通常不掺外加剂配制的混凝土提高20%左右。
可见。
科学配制混凝土,早期强度明显提高,加快模板周转,加快施工速度,其技术、经济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3.和易性施决定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和易性施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多种性能的综合表述。
当混凝土拌和和易性不良时,则混凝土可能振捣不实或发生离析现象,产生质量缺陷: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混凝土易振实,且不发生离析,能够获得均质密实良好的混凝土浇筑质量。
通常一些人配制混凝土选用水量、地塌落度,强调以振实工艺来保障混凝土质量,其实这样易产生蜂窝、孔洞等质量缺陷。
实践表明,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才便于振实,且应具有大些的流动性或可塑性,以利于浇筑振实,且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以免产生离析、泌水现象,现在通过掺高效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4.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配料准确、搅拌均匀运输,浇筑振实成
型,养护等整个施工环节中,挠筑振实成型是主要的环节。
在混凝土浇筑成型时,由于没有振实所产生的外观上的气孔、麻面、蜂窝、孔洞、裂隙等质量问题,易引起重视,但由于振捣不良:所产生的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人们容易忽视。
而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同样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
所以,混凝土振捣应引起施工人员(特别是混凝土振捣工)足够重视,质检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5.预防混凝土缺陷的发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由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混凝土质最的好坏,除外观上的蜂窝、麻面缺陷外,主要是混凝土强度能否达到要求,当混凝土强度达不到工程要求时,监理人员只能要求拆毁重做。
而确定混凝土强度常是在混凝土浇筑后第28d进行,并得出结论。
在这段时期,还可能浇筑大量劣质的混凝土,这样一来,拆毁的工程量将很大。
所以每一位负责质量的人员必须注意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或尽早地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以不误时机地采取补救措施,所有的施工人员、监理人员都应当随时监控混凝土的配制,搅拌、浇筑和养护等过程。
监理人员,承包商质检人员按时检壹配制的混凝土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检查施工中混凝土的成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配合比,运输、浇筑和养护是否符合施工工艺规定;同时要检查是否按时做混凝土塌落度,塌落度过大,过小将会产生振捣不实,出现蜂窝,孔洞,发生离析、分层或强度是否按技术规范要求做混凝土强度试验,并检在试验结果。
特别是7d龄期的强度表明28d强度有可能低于该工程部位所要求的强度时,应及时查明原闲并在强度不合格工程部位停止混凝土施工。
等剑28d有试件测验合格再定。
大体积混凝七所产生的裂缝.大多数属于温度裂缝,其中表面裂缝又占绝大多数。
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产生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通病.要进行事先控制,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