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练习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周长 物品表面的周长》精品课教案_4
周长教学内容:周长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
掌握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具准备:课件、皮尺、树叶、各种图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和平面图形,你们认识吗?出示物品。
请各组派一名同学选择一个你们喜欢的物品或图形。
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平面图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周长二、探究新知。
1、理解周长的含义。
(1)谁知道周长的含义是什么?请你具体指一指,你所喜欢的图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样的长度。
找同学分别到前边指一指物品或图形的周长。
(2)总结周长的含义。
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3)思考:封闭是什么意思?一周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4)巩固周长含义练习学生讨论并回答①角有角吗?为什么?②找一找:那些下面哪些图形能找出它们的周长,哪些不能,为什么?2、研究求周长的策略。
大家已经知道了周长的含义,如果你想知道你所喜欢的图形或物品的周长,你有什么办法吗?学生独立思考。
(1)拿出数学书,这本数学书的周长是多少?你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让学生动手量一量,说一说。
(2)出示:这个树叶的周长是多少?你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树叶和测量工具①用直尺量。
找一个学生试量,感知直尺不能量出这个树叶的周长。
既然用直尺不能量出树叶的周长,那我们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能知道她的周长呢?学生边讨论边操作,然后指名说一说。
②先用绳子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
学生实际操作,感知此方法的可行性。
继续探讨测量物体周长的方法(3)出示:我们怎么知道这个圆的周长呢?①学生分小组思考、实验,怎样用手中的工具量出它的周长。
②汇报交流,用绳子先围,再量。
③也可以用滚动测量法,老师边说边演示。
(4)总结测量物体的方法:①规则物体用直尺量。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概念。
2. 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教学难点:1.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第一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概念教学内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定义。
2. 周长的意义。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讲解: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练习题。
第二章:计算长方形周长教学内容:1. 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
2.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特点。
2. 讲解:讲解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推导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题。
第三章:计算正方形周长教学内容:1. 计算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2.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特点。
2. 讲解:讲解计算正方形周长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推导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题。
第四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应用教学内容:1.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知识。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如何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应用题。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内容:1. 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知识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前言本教学设计适用于三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主要教学内容是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本次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以及掌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
教学目标1.理解周长的概念;2.能够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1.利用一些物品(如图书、书包等)向学生介绍周长是什么;2.提问:“你们见过什么形状的物品是长方形?正方形呢?”引导学生回忆;3.引入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讲解与练习(25分钟)1.首先,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强调周长是指一个图形的边界长度;2.利用板书或 PPT 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并解释其构成;3.运用示例讲解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如下表所示:图形长宽周长公式长方形85(8+5)×2正方形444×44.练习环节:请同学们手拿铅笔和纸,计算出以下图形的周长:(1)长 6 厘米,宽 4 厘米的长方形;(2)边长为 5 厘米的正方形;(3)长 10 厘米,宽 8 厘米的长方形。
对话环节(10分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刚才的练习结果进行对比和讨论。
拓展与实践(15分钟)1.利用实物或图纸,请同学们在教室或室外寻找并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计算它们的周长;2.在算出周长后,让同学们互相交换测量结果,并让同学们自觉地找出计算过程中的错误。
课后作业1.页脚加上页码;2.准备好下一节课的材料。
结束语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通过学习,同学们对周长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掌握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教学目标】1、在学生围摆、描画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周长。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测量计算等方法和手段,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线绳、一组平面图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教学重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周长含义。
1、复习引入新的知识,PPT展示。
老师:我们学过三角形和周长两部分的内容了,那么同学们会不会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呢?学生:会,三条边想加。
老师:很好,那四边形呢?学生:四条边相加。
老师:很好,说的都很对,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些特殊的四边形。
2、师、生互相交流哪些是特殊的四边形。
老师:你们有发现哪些特殊的四边形呢?学生1:有的四边形,四条边长度相同。
学生2:有的四边形,其中的两条边分别对应相等。
学生3:有的四边形,角度是直角。
学生4:有的四边形四条边相等,而且四个角的角度都是90度。
老师:嗯,很好,你们观察的很仔细,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老师:大家知道了周长是什么,那么我们用什么办法来求平面图形的周长呢?同学们先思考一会儿。
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请小组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
2、师出示一张小贺卡,让同学们说说它是什么形状?几条边?(长方形,四条边。
)长方形周长指什么?同学们说一说,指一指(四条边的和)。
怎样求长方形周长呢?先观察,再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3、和学生一起来求长方形的周长。
把四条边长度加起来;长×2+宽×2;(长+宽)×2;小结:计算长方形周长,只要知道长和宽,就可以求出周长。
4、让学生类推出正方形的周长。
三、实践练习。
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与长方形有关的数学问题:1学校长方形花坛,长5米,宽3米,花坛周长多少米?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如果一面靠墙,围上篱笆,至少要多少米?四、课后小结。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
2.能够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学习如何运用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运用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周长来解决问题。
2.学生对于周长的概念和计算理解深度。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计算周长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自行探究定义并给出自己的理解。
2. 计算长方形的周长1.定义长方形的四个边为长a、长b和两个短边c,并讲解周长的概念。
2.让学生通过计算长a、长b和两个短边c的和得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 2a+2b。
3.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3. 计算正方形的周长1.定义正方形的四个边都为a,并讲解周长的概念。
2.让学生通过计算四个边长a的和得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
3.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4. 运用周长解决问题1.通过实际问题的讲解,引导学生用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2.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运用周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并且学会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同时,学习了如何用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布置布置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题和用周长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以及运用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实际问题的讲解中,让学生探究抽象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加深学生对于周长概念和计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
2. 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灵活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或图片。
3. 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如桌椅、窗户等。
2. 提问:你们能找出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它们有什么特征?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
2. 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 示例:展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导学生计算它们的周长。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互相检查答案,讨论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提问:你们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大小?五、课后作业(布置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让学生回家后计算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尝试计算它们的周长。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在互相检查答案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正方形周长的复习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长、正方形的特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使本单元的知识系统化。
2. 能力目标: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的学风。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过程一、基本概念复习1.出示图形(投影)问:指出下面这些图形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问: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长、正方形的特征各是什么?2.出示图形(贴黑板上)问:结合图形进一步观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问:正方形是长和宽都相等的长方形,计算长、正方形周长的方法一样吗?为什么?问:说一说怎样计算长、正方形的周长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3. 出示篮球场图:你能找到哪些图形并指出它的边线。
师: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进一步理清了长、正方形的有关概念及计算长、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下面我们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组基本概念复习题由图形引出,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归纳把概念进行了梳理,学生既弄清了长、正方形之间的种属关系,又增强了概念的清晰度。
二、综合思考与训练第一组题:判断正误(投影)(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直角。
( )(2)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
( )(3)当长方形四条边相等时就成为正方形。
( )(4)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叫长方形。
( )师:我们综合运用知识进行训练时,首先应该理解每道题叙述的意义,然后再运用你所掌握的概念认真分析,最后做出正确判断。
由于空间观念的淡溥,再加上背景的干扰,学生对概念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通过本组题的复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第二组题: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分米)(投影)1. 出示71页第二题的图,问: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为什么?(让学生计算2号图形周长时,先指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包括的是哪部分)。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优质精编)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优质精编)《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长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教学方法1.从学生爱听的故事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4.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调查学生预习情况。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去图形王国,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同学们早就认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1.不用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交流个性化的算法。
重点使学生了解长方形的长边有6个格,它的长是6厘米等。
二、新课学习1.呈现教材中的两个图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算法有:长方形的周长5*2+3*2 (5+3)*2 5+5+3+3。
正方形的周长 3+3+3+3 3*4 4*3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算法,使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三、结论总结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四、课堂练习1.正方形花圃每边长6米,它四周的篱笆长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2.给下面台布的四周缝上花边,花边长多少?(长5分米,宽4分米)五、作业布置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周长。
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六、板书设计1.情境引入2.过渡3.归纳周长计算方法4.综合运用5.总结。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精品课教案_7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二)数学思考: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活动,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问题解决: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情感态度:使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情分析: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理解了周长概念,掌握了简单的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周长的认识教学中,学生已经对长方形、正方行的周长有了初步的认识,不排除有部分学生对周长的概念理解不透彻,为本节课的教学带来一些阻力,可以通过旧知复习来排除。
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进行猜想验证,通过归纳总结,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体会数学的简洁性和抽象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
课件出示两个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1)提问:这两个图形,大家认识吗?它们分别是什么图形?(生答)(2)说一说:其实它俩早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接下来,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这两个老朋友各有什么特征?(生答)(3)指一指: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周长”这一概念,谁愿意上来指指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他指的对吗?不论长方形,还是正方形,他们的周长就是他们四条边长的总和。
)2、猜想引入。
大家用眼睛观察一下,你觉得他们谁的周长会长一些呢?(学生猜想)师:究竟谁的猜想正确,我们学习了今天的新知识,答案自然会揭晓。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
二、共同合作,探索新知。
1、继续出示两个图形。
提问:我们怎么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呢?现在能求吗?(生答)为什么?(生答)2、给出所需条件。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并能够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或者图片,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或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什么意思吗?”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周长是怎么计算的呢?”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的周长是怎么计算的呢?”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理解。
2. 教师选取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什么关系呢?”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课堂练习(10分钟)1. 完成教材第67页的“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2. 教师出示拓展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理解。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版《数学》三年级上册78~79页。
教学准备:课件、A4纸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独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成就感,体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计算方格纸上图形的周长1.出示方格图,让学生观察了解图中的信息,知道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2.教师提出例1的要求。
指出方格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3.交流个性化算法,重点使学生理解图形的边上有几个格,这条边的长就是几厘米。
要给学生充分交流算法的机会。
三、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1.出示例2中的两个图形,学生讨论:例1中的两个图形和例2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提出计算周长的要求,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交流计算长方形周长的不同算法,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
教师板书出各种计算方法。
3.组织学生比较做出的三种方法,讨论那种方法最简便,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使大家了解计算这个长方形周长,用(5+3)×2比较简单。
4.总结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先让学生自己总结,再全班交流,最后师生总结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5.出示例2中正方形,交流学生的计算方法,总结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四、尝试应用1.教师任意给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图形.2.给一道解决问题。
让学生用公式进行计算。
五、课堂练习六、总结全课。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精品课教案_4
主题教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巩固应用周长的含义,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大胆尝试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同学间协作互助的意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生活中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是: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不知道你们掌握得怎么样了?老师这有两个图形,谁愿意上前指一指它们的周长?(课件出示)(指名上前,也可在座位上说空指)2、那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怎么求呢?谁能说一说?(课件演示)这个四边形的周长呢?3、除了这样不规则的四边形,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认识了哪些特殊的四边形呢?(长方形和正方形)那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正方形呢?看来同学们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掌握得很好。
二、探究新知1、学校里的花坛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课件出示)欢欢和笑笑在一起做游戏的时候,欢欢围着这个长方形的花坛跑了一圈,笑笑围着这个长方形的花坛跑了一圈,笑笑围着这个正方形花坛跑了一圈,跑完后,他们都认为自己跑的路长,你们有什么看法呢?2、谁的说法对呢,我们可以验证一下。
要知道谁跑的路程长,就得知道这两个图形的什么?(周长)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4、我们先来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课件)谁愿意读一读合作学习要求5、请大家先独立思考解决,再交流,开始行动吧!6、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你们的研究成果!生汇报,师板书(还有补充吗?)7、下面,就请你们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来求一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课件)在练习本上完成,看看谁的速度快。
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用的哪种方法?(板书:(长+宽)X2)8、下一个口算9、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我们求出来了,再来看这个正方形花坛,现在请你们用刚才研究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来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并总结一个这样的公式,完成后可能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1.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
2. 学生对于周长概念的理解。
3.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周长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直尺、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初步了解周长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通过例题进行演示和讲解。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答案。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2. 板书内容: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例题、练习题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提高题: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其他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周长的概念,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练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能够提高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通过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的设置,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
1-2、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1-4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获得知识喜悦。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强化。
对本节课教学内容再一次进行巩固和强化。
基本信息
设计者
学 校
课题名称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指导老师
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材版本
冀教版
年 级
三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是本册教材与几何中的教学内容之一。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以及前一节课经历了许多测量实践活动了解周长的定义,了解了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求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验证猜想、合作交流推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学好本节课内容将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面积和其他几何图形周长打下了基础。
4米
6米
4米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自己的收货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独立思考ຫໍສະໝຸດ 小组交流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图片奠定基础。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讨论、交流、汇报、对比
从而得出得出长方形周长=(长+宽)X2是最简便方法。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3、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算法多样化,获得成功的感受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运算4_冀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运算4_冀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2、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究并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运算方法。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运算公式,正确运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运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明白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由来。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出示以下两个图形。
1、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4个角差不多上直角。
)2、指一指:两个图形的周长各指的是哪一部分?(长方形的周长是长+长+宽+宽,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3、教师揭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运算方法。
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运算。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教学(1)摆一摆。
让学生拿出课前预备的小棒(长6 cm和3cm的各两根),用4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2)指一指。
摆好后,同桌互相指一指,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2个长和2个宽)(3)提出问题。
教师:看着围好的长方形,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题教师:我们先来解决那个问题“那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4)自主探究。
学生先独立摸索,再在小组内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5)全班交流,展现算法多样化。
(长+长+宽+宽)(2长+2宽)【(长+宽)x2】教师强调:有小括号的式子,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6)比较、交流以上几种算法。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觉用第③种方法运算比较方便。
再让学生说一说式子中6+3表示什么(长+宽),什么缘故要乘2?【(长+宽)的和的2倍】(7)归纳公式。
想一想:如何样运算长方形的周长?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2.教学例2(1)过渡:我们了解长方形周长的运算方法,那么如何样运算正方形的周长呢?(2)出示例4的图。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四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练习_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四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练习_冀教版教学内容教材80页,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练习课.教学提示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及运算方法,把握了差不多图形的周长运算方法,关于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稍显不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周长的含义及熟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运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会利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进行变式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操作、观看、比较、分析等活动,初步培养数学摸索能力,进展空间观念,促进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的形成。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利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进行变式练习。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观看、比较、分析等活动,初步培养数学摸索能力。
教学预备: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预备:练习纸、4个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的小长方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师: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运算,我们差不多学了一段时刻了,相信同学们都能把公式熟记于心了,谁能说一说?生:长方形周长=(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师:真棒,完全正确!师:下面我们就要对周长公式进行深入研究,学会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回忆周长公式,熟练把握,才能灵活运用。
二、深入探究1、师:第一题中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运算比较简单,我们先来研究三角形的周长如何运算?我们应该摸索哪些问题?生:三角形是一个封闭图形。
生:把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加起来,确实是它的周长了。
师:好呀,看来那个问题在同学们眼中全然不算困难,那么就请大伙儿独立完成第一题吧。
全班交流结果,针对困难同学细致讲解。
2、出示长方形菜地图片,引导学生明白得题意。
师:这道题要解决什么问题?生:求菜地篱笆的长是多少?师:我们能够从哪方面入手?生:菜地篱笆的长就等于长方形菜地的周长,因此我们只需要求出长方形菜地的周长。
生:那么,直截了当利用长方形周长公式就能够了。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3、师:第三题又是求篱笆长度,大伙儿自己看看这道题与上面一题有什么不同?如何样解答?生:这道题中的篱笆有一面是靠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80页,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练习课.
教学提示
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及计算方法,掌握了基本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对于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稍显不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周长的含义及熟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会利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进行变式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初步培养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促进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的形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利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进行变式练习。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初步培养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纸、4个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的小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我们已经学了一段时间了,相信同学们都能把公式熟记于心了,谁能说一说?
生: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师:真棒,完全正确!
师:下面我们就要对周长公式进行深入研究,学会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回顾周长公式,熟练掌握,才能灵活运用。
二、深入探究
1、师:第一题中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比较简单,我们先来研究三角形的周长怎么计算?我们应该思考哪些问题?
生:三角形是一个封闭图形。
生:把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是它的周长了。
师:好呀,看来这个问题在同学们眼中根本不算困难,那么就请大家独立完成第一题吧。
全班交流结果,针对困难同学细致讲解。
2、出示长方形菜地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师:这道题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求菜地篱笆的长是多少?
师:我们可以从哪方面入手?
生:菜地篱笆的长就等于长方形菜地的周长,所以我们只需要求出长方形菜地的周长。
生:那么,直接利用长方形周长公式就可以了。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3、师:第三题又是求篱笆长度,大家自己看看这道题与上面一题有什么不同?怎样解答?
生:这道题中的篱笆有一面是靠墙的。
生:长方形的鸡舍,一面靠墙,那么就只需要三面有篱笆。
师:题目中要我们求:最少用多少米篱笆、最多用多少米篱笆,想一想,什么情况下
用的篱笆最多?什么情况下用的篱笆最少?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全班汇报。
生:长方形鸡舍的长边靠墙时,整个篱笆少用了一条长边的长度,所以用的篱笆最少;宽边靠墙时用的篱笆最多。
出示长边靠墙、宽边靠墙的鸡舍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汇报并纠正错误。
4、出示门框图,引导学生读题,看图,理解题意。
师:通过看图,我们知道了,这扇门是长方形的,那么,门框也应该是长方形的,那么我们要求装饰门框的木板条的长就是门框的周长,对吗?
生:不对,只有三条边上需要门板条,最下面的边没有装门板条。
生:是的,在两条长边和一条上面的宽边上装了门板条,那么,计算时就算这三条边的长度和就可以了。
师:经过了大家的分析,这道题变得很简单了,请同学们自己解答吧。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入手,了解并掌握图形只计算3条边的几种情况,引导学生明白:公式也需要灵活运用,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巩固探索。
请拿出大家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
师:两张纸片拼成一个图形,看看有几种拼法?
生:两个纸片的宽边拼到一起可以拼成长方形。
生:两个纸片的长边拼到一起可以拼成正方形。
师:真棒!现在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拼成的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再想想为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动手做一做,两张纸片拼到一起的两种情况,掌握两条宽边拼到一起,拼成的图形比原来两个图形少了两个宽边,所以周长会更长。
四、达标反馈。
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9米,一面靠墙,其它三面墙围上竹篱笆。
竹篱笆长至少多少米?最多多少米?
2、用2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3、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在一起,原来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
请你算一算,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答案
1、至少:18+9×2=36(米)
最多:18×2+9=45(米)
2、(5+5)×2+5×2=30(米)
3、长:4+4=8(厘米)
宽:2厘米
周长:(8+2)×2=20(厘米)
五、课堂小结。
感谢大家的思考,让我们共同感受到数学思考的丰富。
想一想,就产生了新的问题。
其实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
两个长方形可以分成一个大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如果换一组长方形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大家把这些问题留到下课以后思考,好吗?期待着大家有更精彩的想法!
六、布置作业。
1、用4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长20分米,宽12分米,分割成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等的小长方形,小长方形的周长最少是多少?
3、周长32分米的正方形铁板,平均分割成两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答案:
1、(2+2)×4=16(厘米)
2、要使周长小,就要从宽边上分割,
长边不变:20分米;宽边:12÷2=6(分米)
周长:(20+6)×2=52(分米)
3、正方形边长:32÷4=8(分米)
分割成的长方形长:8分米宽:8÷2=4(分米)
周长:(8+4)×2=24(分米)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练习课
两个长方形拼成正方形两个长方形拼成长方形
教学反思:在研究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
学生在观察、思考、计算、讨论等活动中自主探索灵活运用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个长方形纸片的拼图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发现、探索、研究的机会,体现了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资源包。
例:用篱笆围成一个长8米,宽4米的鸡舍,为了节省材料,一面靠墙至少要用多少米的篱笆?
分析:一面靠墙,则篱笆的长度至少就是一条长于两条宽的和,据此计算即可。
答案:8+4×2=16(米)
(二)资料链接。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小明是个喜欢提问的孩子。
一天,他对0—9这几个数字产生兴趣:为什么它们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呢?于是,他就去问妈妈:“0—9既然叫‘阿拉伯数字’,那肯定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了,对吗妈妈?”妈妈摇摇头说:“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印度人发明的。
大约在1500年前,印度人就用一种特殊的字来表示数目,这些字有10个,只要一笔两笔就能写成。
后来,这些数字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觉得这些数字简单、实用,就在自己的国家广泛使用,并又传到了欧洲。
就这
样,慢慢变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数字。
因为阿拉伯人在传播这些数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就习惯了称这种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小明听了说:“原来是这样。
妈妈,这可不可以叫做‘将错就错’呢?”妈妈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