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历史卷(考试版)

合集下载

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卷(正式考试版)

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卷(正式考试版)

绝密★启用前|学科网试题命制中心【学科网学易大联考】2017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美国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原始居民的宗教信仰有灵魂的恐惧,崇拜无处不藏躲的幽灵,敬畏上天,以丰盛的祭品感谢大地……帝王和僧侣几乎是一体的,他们的丰功伟业常常是得之于祷告和诸神的惠助。

下列与材料信息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王权带有神秘的色彩 B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C .君权神授思想的出现D .科技文化的极为落后25.宋太宗995年六月下诏指出:近年以来,民多转徙,应诸道州府军监管内旷土,并许民请佃,便为永业,仍免三年租调,三年外输税十之三。

十二月的诏令强调“如将来增添荒土,所纳课税,并依原额,更不增加。

”材料信息说明宋朝 A .地方割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 .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 .经济发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 .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26.某思想家认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不假外求。

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材料中的思想家强调 A .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 B .知行合一是获取天理的关键 C .“格物致知”才能求得天理D .顺应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27.近代绘画大师陈横恪形容中国古代某一画派“不但把意思趣味放在画里,而且把书法也放进去”。

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试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第Ⅰ卷(共35小题,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国家管理制度化 B.从人治到法治C.礼仪与政治分离 D.为民主政治奠基25.在中国,“县”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市”作为行政区划,发轫于广州,不到100年。

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暂行条例》公布实施,广州市政厅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市”作为行政区划。

上述材料表明:A. 县代表着农业社会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B. 广州的政治经济地位优势明显C.中国地方行政区划出现了新的变化D.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26.据史料记载:来自萨拉米的外邦人赫拉克利德斯,因其在公元前330-329年雅典粮食危机中的善举,成为雅典人的“恩人”而被授予“特权外邦人”身份;银行家帕西昂和佛尔米昂因对雅典城邦的杰出贡献而被授予雅典公民权。

这表明:A.这段史料不真实,因为外邦人不可能获得雅典公民权B.外邦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获得雅典城邦的认同C. 外邦人可以通过参与雅典人的政治生活而融入雅典城邦D. 雅典外邦人必须与公民共同履行城邦的某些义务27.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据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B.陆羽推崇越州青瓷做茶具C.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D.唐朝时期白瓷开始出现28.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3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3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46题,共300分,共15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图4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26.表1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

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

2017年新课标全国I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2017年新课标全国I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5.表1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26.表2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

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

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

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

2017高考-全国Ⅲ卷历史-解析 (一)

2017高考-全国Ⅲ卷历史-解析 (一)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历史试题简析(适用地区:广西、云南、贵州、四川)2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图4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答案】A【解析】从西周到战国,从“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文字被更频繁地使用,繁琐的文字不便书写,于是汉字由“图画+繁杂”逐渐向“抽象+简化”演变。

答案A。

在纸张(汉代)未发明前,书写材料基本上都是以竹简和丝帛,排除B。

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以富国强兵为主,不涉及文字演变,排除C。

书同文系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材料显示的是“从西周到战国”,排除D。

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很多人“通过努力和智慧而致富”,不涉及义利观的变化(一说义利观发生改变是在明朝),也不涉及“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事实是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排除A、B。

材料中的“倾”指影响大,不是“控制”的意思,富商也不是豪强,排除D。

根据发家致富者“不可胜数”,可知当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C项正确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A【解析】占有20~130亩土地的自耕农户数比例达到74.1%,说明当时该地自耕农经济盛行,答案A。

超级大地主并不多,说明当时地土地集中现象并不严重,排除B。

材料显示是唐朝后期,当时均田制已经瓦解,从材料中也无法判断当地是否实行均田制,排除C。

仅凭拥有不同土地规模的户数及所占比例,无法判断农业生产效率是否提高,故D项错误。

2017年5月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卷(考试版)

2017年5月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卷(考试版)

绝密★启用前|试题命制中心【大联考】2017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某一制度:“这好比蜂巢,如果蜂巢只有一个大的六棱形,根本就不堪一击。

只有依靠一个一个六棱形排列起来,才可能稳定。

即便局部崩溃,但是整体不会崩溃。

”这里评述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2.下图为《唐律疏议》所列出道德原理图,这表明()A.法律体系走向完备B.三教合一趋势明显C.德主刑辅治国理念D.儒学独尊受到冲击3.元朝时期,一批总结生产经验的农书纷纷问世,除了官修的农书之外,私人撰写的各类农书达十七种之多,这表明A.农业科技发展迅速B.重农抑商政策得以加强C.私人修书蔚然成风D.农业生产得到高度重视4.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

”这说明A.农业发展与传统历法结合B.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系C.文学作品呈现贵族化趋势D.农业生态环境开始关注5.《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除了控制沿岸港口外,还控制了一些大的内河航道,他们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的1500哩长的、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巡逻。

”该现象发生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B.《天津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6.1892年2月4日,《纽约时报》报道了光绪皇帝开始学习英语的新闻。

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Ⅲ文综(历史)卷

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Ⅲ文综(历史)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新課標全國Ⅲ卷)文綜曆史試題24.圖4是西周與戰國兩個時期相同文字の不同寫法,反映出字形發生了變化,促成這一變化の主要因素是圖4A.文字の頻繁使用B.書寫材料の不同C.各國變法の實施D.“書同文”の推行25.《史記》記載,西漢時期,從事農牧業、采礦業、手工業和商業の人,通過自己の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傾郡,中者傾縣,下者傾鄉裏者,不可勝數”。

這反映了當時A.義利觀發生根本改變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業者地位C.經濟得到恢複和發展D.地方豪強勢力控制了郡縣26.表1表1為唐代後期敦煌基地土地占有情況統計表。

據此可知,當時該地A.自耕農經濟盛行B.土地集中現象突出C.均田制破壞嚴重D.農業生產效率提高27.關於宋太祖駕崩前夜宋太宗(時為晉王)の活動,北宋時期有不同記載。

《續湘山野錄》記載,宋太宗當晚曾與其兄宋太祖在宮中飲酒,並宿於宮中;《涑水記聞》則稱,那晚宋太宗並未進宮。

這反映出A.曆史事實都是通過曆史敘述呈現B.同一曆史事實會有不同曆史記載C.曆史敘述不能客觀准確再現曆史事實D.綜合多種曆史敘述即可確認曆史事實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國創行西法已數十年,皆屬皮毛,空言無補。

至今兩年來,忽大為變動,如行政、銀行、鐵路,直見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輪,風氣之開,人力誠難阻隔也。

”產生上述變化の主要原因是A.維新變法運動迅速興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辦企業C.列強對華資本輸出減少D.政府放寬了興辦實業の限制29.20世紀30年代,上海市政府組織舉辦集體婚禮。

儀式上,喜字紗燈引導,樂隊演奏鋼琴曲,新郎著藍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頭披白紗,手持鮮花,婚禮場面整齊宏大。

這反映了當時上海A.民眾實現了婚姻自主B.中西習俗融合成為時尚C.門當戶對觀念已顛覆D.政府主導社會習俗演變30.1949年,渡江戰役即將發起時,英國軍艦擅自闖入長江人民解放軍防線。

人民解放軍奮起反擊,斃傷英軍百餘人,並要求英、美、法等國の武裝力量“迅速撤離中國の領水、領海、領土、領空”。

2017年5月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地理卷(考试版)

2017年5月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地理卷(考试版)

文科综合地理 第1页(共4页) 文科综合地理 第2页(共4页)绝密★启用前|学科网试题命制中心2017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文科综合地理(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11小题。

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上海某地区工作日与周末手机进出的数据统计情况。

据此回答1-3题。

工作日 周末1.对该地区手机进出数量统计,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GISB .GPS 、GISC .RS 、GPSD .数字地球、GPS2.关于该地区人口流动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流动量周末大于工作日B .工作日8点前后人口流动量最大C .14-16点该地区人口数量稳定D .工作日18点后人口流动量持续减少3.该地区最可能是 A .中小学集中区B .大型购物中心C .迪斯尼景区D .中心商务区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在南澳大利亚州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种“阳光+海水”的新颖农业生产方式。

落日农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第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夏季,农场温室的地面铺满了饱吸海水的硬纸板。

下图为落日农场位置及其温室室内景观。

据此回答4-6题。

4.落日农场选址于A 处的最有利自然因素是 A .气温B .降水C . 光照D .土壤5.夏季,农场温室地面上铺满了饱吸海水的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 ①抑制过高气温 ②增加湿度 ③提高肥力 ④增强光照 A .①②B .①③C . ②③D .③④6. “阳光+海水”的新颖农业生产方式相对传统农场模式的优势是①利用海水淡化,农场布局更灵活 ②温控温室,全年都可种植,成本低 ③受自然灾害影响小,产量稳定 ④利用清洁的太阳能,对环境污染小 A .①②B .①③C . ②③D .③④石羊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内陆河流域,南靠祁连山山脉,北邻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

2017年5月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卷(正式考试版)

2017年5月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卷(正式考试版)

绝密★启用前|试题命制中心【大联考】2017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美国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原始居民的宗教信仰有灵魂的恐惧,崇拜无处不藏躲的幽灵,敬畏上天,以丰盛的祭品感谢大地……帝王和僧侣几乎是一体的,他们的丰功伟业常常是得之于祷告和诸神的惠助。

下列与材料信息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王权带有神秘的色彩B.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C.君权神授思想的出现D.科技文化的极为落后25.宋太宗995年六月下诏指出:近年以来,民多转徙,应诸道州府军监管内旷土,并许民请佃,便为永业,仍免三年租调,三年外输税十之三。

十二月的诏令强调“如将来增添荒土,所纳课税,并依原额,更不增加。

”材料信息说明宋朝A.地方割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B.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C.经济发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26.某思想家认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不假外求。

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材料中的思想家强调A.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B.知行合一是获取天理的关键C.“格物致知”才能求得天理D.顺应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27.近代绘画大师陈横恪形容中国古代某一画派“不但把意思趣味放在画里,而且把书法也放进去”。

这一画派A.属于市民文化B.对研究当时风土人情有重要价值C.属于山水画派D.能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28.1871年,清政府和日本签署了《中日修好条规》,规定:“两国指定各口岸,彼此均可设置理事官,约束己国商民。

2017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统测历史参考答案

2017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统测历史参考答案

2017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统测历史参考答案24-25:C C26-30:A B C C A31-35:D D B B A40.(25分)(1)特点:历史悠久,不断发展;书写统一规范;统治者重视,官方推广;全国使用;促进少数民族汉化;对周边国家民族语言产生重要影响。

(8分,答对4点即可)过程:商甲骨文-商周金文-西周籀文(大篆)-秦小篆-汉隶书-魏晋楷书、草书、行书。

(4分,答对4点即可)(2)原因: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近代中国人的抵御、自保和反思;西学东渐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新文化运动主张批判传统文化,要求改革汉字汉语;知识分子的推动等。

(9分,答对3点即可)正确看待:汉语言文字伴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不断改革;汉语言文字的改革就有语言文字发展的自身规律,也深受时代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现状的影响;汉语言文字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改革中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汲取精华,去其糟粕;面对全球化发展,要处理好与外来文明的关系,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吸收优秀的世界文明成果等(4分,答对2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酌情赋分)41.(12分)参考示例:(“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示例一:主题: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不同特征(3分)论证: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达,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西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法治取代人治。

经济上:中国古代是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在明清时代发展到顶峰,耕耘图表明传统农业并无质的突破;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蒸汽机带来了工业文明,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力出现质的突破。

科技文化上:以《天工开物》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注重实用和经验技能的总结,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和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西方近代科技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更注重科学的概念、定律及推理。

2017年 全国统一高考历史 试卷及解析(新课标ⅲ)

2017年 全国统一高考历史 试卷及解析(新课标ⅲ)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如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2.(4分)《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3.(4分)表: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1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 1.4%小计139100%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4.(4分)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

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5.(4分)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

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26.(4分)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

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

2017年5月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卷(原卷版)

2017年5月2017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卷(原卷版)

2017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历史·原卷版第Ⅰ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下图是南宋画家李嵩所作《货郎图》,联系相关史实,这反映了A.长期边乱对民生的破坏B.文人画的“以形写神”C.该时期“市”“坊”分离D.风俗画对经济生活的再现25.宋初,“艺祖有天下,首置诸州通判,以朝官以上充,实使督察方镇”。

北宋真宗以后,通判因“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

南宋时期,更是每况愈下,通判对知州“知享平分之乐,而不能为关决之助”。

这说明宋朝通判A.行政地位在逐渐降低B.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C.兼具监察和行政功能D.加强了宋朝中央集权26.乾隆以后,一些经营地主和富农,或利用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别人的土地,大规模的用无田农民从事各种经济作物或粮食的生产,获取利润。

这些地主和富农与他们请用的农民“同桌同吃,无主仆名分”。

这最能表明A.当时农村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B.明清时期农业取得长足进步发展C.在清中期以后开始出现货币地租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农业发展27.“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下列与材料核心观点相一致的是A.合乎本心B.物皆有理C.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D.理先气后28.据记载,至1894年为止,全国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资产总额6749万元;其中官方资产为4751万元,占70%。

而在官办企业中,属轻工业的资产仅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10.3%。

导致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顽固派的阻挠作用C.列强未觊觎我国重工业D.洋务运动的影响29.陈独秀认为“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4分)读表: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3.(4分)读表: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旧唐书•太宗本纪》旋。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

七《新唐书•太宗本纪》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4.(4分)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5.(4分)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高考】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高考】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4分)读表: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3.(4分)读表: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新唐书•高祖败绩。

”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

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4.(4分)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5.(4分)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精品word版)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历史

(精品word版)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历史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解析:从图片材料可以看出,从西周到战国汉字的演变特点是由繁到简。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交流不断加强,为了方便交流,出现了汉字这一变化,故选A。

战国时期,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但B不是主要因素。

C与材料无直接关系。

D是秦统一后推行的。

答案:A25.《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解析:A项与史实不符。

B项从材料中无法推出,且汉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

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各行业的人通过努力和智慧而致富,体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选C项。

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答案:C26.103A.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解析:均田制条件下一般的自耕农授田是20亩,一家有几个男丁露田与桑田加在一起应当超过20 亩,20-130亩占的比重较大,这部分应该是自耕农,故答案选A项。

通过对材料数据的分析可知大土地所占的比例比较小,所以BC两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

D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答案:A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

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解析:A、C、D三项说法过于绝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第1页(共4页)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第2页(共4页)绝密★启用前|学科网试题命制中心2017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陈红映在《先秦诸子起源新探》中说,先秦学术思想发展的途径,大致是由国家官吏掌握的学术思想,经过畴人(精通天文历法的学者)、缙绅的传诵与集结而成六经,再传而为私人百家。

据此可知作者认为A .诸子百家同根同源B .儒学思想深刻影响了百家思想C .诸子百家相互融合D .古代思想都有学术下移的规律25.秦律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

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要受处罚。

这些规定 A .促使秦律形成了完整体系 B .推动了精耕细作的深化 C .推动了秦代冶金业的发展 D .说明铁犁牛耕技术普及26.唐代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

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是明经、进士、明法等,应考者有两个来源,一为生徒,即由各级各类学校保送者;二为乡贡,即经州县考试选拔的自学者。

制举是为了搜罗非常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所设科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等。

一般士人和官吏都可应考,录取者优予官职或提升。

这说明唐代科举制A .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正性B .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C .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差异D .沉重打击了贵族特权27.市镇与城不同,作为商业中心,市镇联系的对象是四周的乡民。

明朝前期,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市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市镇,但市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

这说明明朝前期A .政府对市镇分布进行合理规划B .地域性商帮具有明显的排他性C .重农抑商使市镇经济陷入停滞D .农业对市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28.清政府下令不许地方绅士自行救灾,救济灾荒均以国家为主导,以免引发社会治安问题。

到了光绪初年,来自江浙等东南沿海的地方绅士,开始跨越江南,进入华北地区去救灾。

这说明 A .民间救灾开始居主导地位B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C .政府的救灾政策发生变化D .晚清中央权威趋于衰弱29.下表是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中1930年北平底层市民从业统计表。

A .北京地区的民族工业非常发达B .北京的城市化水平超前C .北京的政治地位影响经济结构D .北京地区贫富差距拉大30.1933年,中共中央在《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中提出,“除下层统一战线外,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或能实行上层统一战线”,“与民族资产阶级的某一部分实行统一战线”,“尽可能的造成全民族的(计算到特殊的环境)反帝统一战线”。

随后,中国共产党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这反映出A .中国共产党对蒋政策发生重大变化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 .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D .中国抗战的艰难性和长期性31.1952年和1953年,国家通过从各方面调集专业人员,提前一年毕业分配理工科大学生,采取大规模培训等办法,迅速壮大了中国的地质勘探队伍,其人数有二百多人发展到数以万计。

这一措施旨在 A .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B .完善地质勘探工作 C .实现教育体制改革 D .服务国家战略需要32.梭伦看到国家经常处在党争状态,而有的公民竟然漠不关心国事,听任自然,因此他制定一种特别法律对付他们,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份子。

据此可知,古代雅典A .党争不断孕育直接民主B .公民意识得到法律的肯定C .城邦利益高于个人自由D .立法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33.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通过一个从公民中挑选出来的机构,对公众的看法加以提炼和进行补充,以这些人的智慧,使他们能最清楚地了解真正国家利益之所在。

因此,公众的声音会比他们自己直接表达更符合公共利益。

这段话旨在说明A .采用间接民主形式有诸多优势B .代议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 .专业人士治国可避免多数暴政D .国家实行代议制的可能性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第3页(共4页)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第4页(共4页)34.19世纪初的英国,无产阶级把机器当成了攻击的直接目标。

相传卢德是捣毁机器的首创者,因而破坏机器的运动就被称为“卢德运动”。

导致“卢德运动”出现的原因是A .工人阶级有了先进理论的指导B .电力的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C .劳动力相对过剩导致工人失业D .工业革命导致生产能力过剩35.据统计,到1993年,联合国已向十多个国家派驻维和部队,人数达10万之众。

联柬机构(联合国托管柬埔寨)实际上控制了柬埔寨的军事、外交、财政和治安大权。

这从侧面说明了A .当今世界需要重新审视民族国家的主权问题B .冷战后联合国已具有绝对权威C .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主权危机D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52分。

其中第40题~第41题为必做题,第44题~第46题为选做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哲学中存有‚变易‛的优良传统,起源于殷周之际的《易经》,其基本思想之一就是变化发展……韩非把历史演变过程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以及当今之世几个阶段,提出了‚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社会变革论断……唐代的柳宗元不自觉地承担起封建社会前期历史变易观的总结工作,形成重‚势‛的历史发展观,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它有着自己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

——摘编自赵璐、柴文华《论近代中国进化论的思想渊源》材料二 中国古代变易思想始终未能摆脱直观性和猜测性的束缚,长期的小农生产和手工操作方式,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直观式经验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注重思维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因此,中国古代的变易思想是建立在经验和直观的基础上,缺乏科学性,带有许多猜测的性质。

——赵璐《进化论与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材料三 近代中国精英人士认可‚公理‛、‚公例‛,即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演变体现了某种或某些共同的规律。

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认为,从‚据乱世‛到‚升平世‛再到‚太平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普遍规律。

孙中山却指出:‚以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为立国之主脑,至谓有强权而无公理‛。

在此基础上,李大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则以‘物质生产力’为最高动因,全社会的表象都要依附于最高动因的变化,即经济构造。

‛——邝柏林《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变易观的特点,并简析其积极影响(13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精英历史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12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大学教授何顺果在其主编的《全球化的历史考察》中说,全球化的关键词是‚交往‛,它包括了五大要素:时空、动因、内容、形式和技术。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全球化与其要素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全球化与其一个或多个要素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材料中要素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要素,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唐初在军事上实行与均田制相适应的府兵制。

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 ‚三时农耕,一时教战‛。

‚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则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

武则天时期,随着均田制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远,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

唐玄宗时期,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

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初府兵制的特点和作用。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8分) 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42年6月4日,美国提前发觉日本海军计划,并伏击日本舰队,取得中途岛战役的重大胜利。

——以上材料数据引自《二战巅峰战役之经典大海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途岛战役的背景,并指出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取胜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途岛战役的影响。

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琅威理,英国海军军官,1879—1890年受聘于北洋水师。

光绪初年,李鸿章奉命创建北洋水师,战舰多购自外国,且海军人才缺乏,不得不借才异域。

之前李鸿章曾委托驻英公使曾纪泽为正在编组的北洋海军寻找合适的外籍顾问,琅威理得到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和英国海军上将古德的强烈推荐。

曾纪泽也说,此人“诚实和平,堪以留用”。

李鸿章与他晤谈数次,又看他调阅操演,甚为满意,便当面延聘,月薪白银600两。

琅威理来中国任职,负责北洋海军的组织、操演、教育和训练。

琅威理治军严格,办事勤快,认真按照英国海军的条令训练,为海军官佐所敬惮。

琅威理对北洋海军的操练倾注了大量心血,表现出很强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

1890年,琅威理因与北洋海军将领的矛盾而提出辞职。

琅威理返回英国后,宣传他在华受辱的经历,引起轩然大波。

英国外交部甚至为此曾考虑撤回在华的所有英籍顾问。

英国政府拒绝李鸿章另聘英国人担任海军顺问的请求并撤回部分在华雇员,同时宣布不再接纳中国海军学生。

琅威理离开北洋舰队后,舰队训练日益松弛,军纪每况愈下。

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摘编自搜狗百科《琅威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琅威理能受聘于北洋海军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琅威理对北洋海军发展的影响。

(7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