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对现代的启示
《学记》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学记》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学记》作为汉文记载最古老的教育著作,为人们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教育思想发展道路,更被认为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开端。
该书拥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强调礼仪、节制、修身、学习,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原则,并赋予了人们“慎始敬终”的智慧。
此外,“学记”还强调了“反复耕耘,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重新定义了语文学习的涵义,把它从技术性的口语和书写指导变成了文化性的语文思想教育。
现代汉语教学受《学记》教育思想启发,不仅重视语言系统,更强调学习者从文本中领悟文学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注重教学者通过充分了解学生,利用相关文本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及思考学习等能力。
首先,现代汉语教学重视语言系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系统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如词汇、句法、修辞等,使学生得以深入理解文本,并熟练运用汉语表达出来。
此外,学生也会学习如何阅读有意义的文本,发展语言交流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其次,现代语文教学强调文学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学记》中,语文教育思想被视为“耳濡目染”,以促进学生接受传统文化价值观。
今天,现代语文教学也培养学生学习价值观以及美学思想,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纳和认知,形成更为完整的文化视野,进而提高孩子们的文化修养与思维能力。
最后,现代语文教学受《学记》教育思想的启示,注重教学者通过充分了解学生,利用相关文本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及思考学习等能力。
教育工作者采取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教师课程设计和辅导思想实践中,应当加强结合传统文化价值观,注重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发展出健全的语文教育思想。
综上所述,《学记》教育思想对现代汉语教学具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条汉语文学思想教育的全新道路。
《学记》的教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学记》的教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摘要《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全文短小精湛,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儒家学派的教育经验和基本理论,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而其中的教学思想是《学记》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在探究其教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深化对我国古代教学思想的认识,古代教学思想的当代其启示,以期丰富教学思想的理论研究,并对实际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学记;教学思想;当代启示THE STUDY OF TEACHING IN XUEJI AND THECONTEMPORARY MESSAGE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LIJI is in an article, it is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history the first part of the monograph. the full text was playing in a systematic review our experience of the pre-qin dynasty school education and basic theory, with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eaching thinking is the study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of the basic content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o deepen our ancient teachingKey words: XUEJI; talking about teaching idea; contemporary message目录一《学记》考释--------------------------------------------------------1 (一)《学记》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 (二)《学记》的作者-------------------------------------------------2 (三)《学记》的成书-----------------------------------------------3 二《学记》的教学思想--------------------------------------------------3 (一)教与学成败的关键-----------------------------------------------31 论教的成败关键------------------------------------------------32 论学的得失规律------------------------------------------------4 (二)《学记》的教学原则及其内涵-------------------------------------51 教学相长------------------------------------------------------52 预时孙摩------------------------------------------------------63 长善救失------------------------------------------------------74 藏息相辅------------------------------------------------------85 启发诱导------------------------------------------------------8 (三)教学方法------------------------------------------------------91 讲解法-------------------------------------------------------102 问答法-------------------------------------------------------10 三《学记》的教学思想对当代教学的启示--------------------------------11 (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11 (二)提倡运用启发性原则,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12 (三)教师应做到教学相长,与学生一起成长---------------------------13 (四)懂得“长善救失”,做好“因材施教”----------------------------13 (五)一张一弛,愉快教学-------------------------------------------14 (六)掌握好教育时机,在最佳时机进行教育---------------------------15 四结语--------------------------------------------------------------17 参考文献-------------------------------------------------------------18 致谢-----------------------------------------------------------------19一《学记》考释《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
《学记》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学记》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学记》是先前时期儒家教育实践的理论总结,是中国教育乃至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论著。
至今,它在教育史上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本文试从《学记》的教学内容、教师职业、学生地位等方面来探讨它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标签:《学记》;语文教育;启示引言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教育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学记》是先秦时期对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和概括,同时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教育的专著。
《学记》全文仅1300余字,但它所阐述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仍然熠熠生辉,在各个方面对现代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完善都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教学内容的启示《学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时教”和“退息”是相对而言的,分别指学校学习和课余的时间,“正业”和“居学”是相对的,分别指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课外学习的内容。
学记拓展了教学的内容,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之后《学记》指出:“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由此可见,《学记》中的“正业”是指诗书礼乐。
课外活动的学习可以对课内学习的知识起到辅助作用,促进对课内知识的消化与理解,激发学生对课内知识的学习兴趣。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语文知识的学习浩如烟海,对于语文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上。
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课内知识的同时,不断扩展课外的知识,使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让学生在接受了规定的知识学习外,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内心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和个体的主体性。
二、关于教师职业的启示中国具有悠久的师道传统,师道是相对于两个方面来说的:一个是为师之道,是对教师而言的;而是尊师之道,是对社会以及学生而言的。
[1]《学记》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教育论著,从多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最新-《学记》读后感(优秀18篇)
《学记》读后感(优秀18篇)《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记》读后感1中国现代化教育,只会葬送了孩子。
——题记小明当时还是个孩子,他爸妈都是作家,他的语文特别好,尤其是作文。
他爸妈心一横,不上学前班了。
就去找萍城的夏莲,托她找个关系,把小明托进小学。
结果顺水推舟,就进了北门小学,而我和老公却因为还有一个书稿,要匆匆赶了回去,把小明交给了母亲。
读到这里,我觉得,把孩子置于一个陌生之地,真的可以吗?再说了,孩子只有五岁半,还没懂事,到了学校那正规的地方,闯祸的次数不也就多了吗?这也是我的顾虑。
第一个星期,还是比较心顺的,母亲说小明表现很好,心头的那块石头落地了,但是第二个星期,反馈出来的都是小明闯祸的事实,小明推倒了小龙,但是,母亲已经道过歉了,但小龙的妈妈还是不依不饶,直到听说到小明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时,才放了小明。
他们一直以为,萍城这条街一直是文明的,都是善解人意的,可是,突然蹦出了那么个泼妇,让他们感觉很不自然。
更糟糕的事接踵不断地来到——小明全身长满了天疱疮,许多泡都被他抓破了,流水、还流脓。
作为一个母亲,怎么能不担心呢?我惶恐不安,认为小明处在非常危险的地位。
就是这书能得诺贝尔奖,我也不写了,此时,我恨不得插翅飞回去。
于是,我放下手头的笔,订了车票,回去了。
母爱是最伟大的,但是,谁又能像这位母亲一样为了孩子能抛开一切呢?就是世界的最高荣誉,在母亲的眼里,也抵不过孩子的喜怒哀乐,可见母爱多么得伟大。
到了那,挪动矮柜,我一下子就看见了两寸厚的狗毛,赶紧喊来夏莲,夏莲说:这一定是小狗茜茜掉的毛,放在这里七八年了,脏死了!这时,突然传来一声惨叫,原来,小明拿着注射器,就对着小狗茜茜乱射,吓得小狗茜茜满屋乱窜,最后竟钻进了小明的床上。
在晚上,让小明睡觉时,我突然发现床上有一大片水渣,很难闻。
小明的裤子却是干的,猛地想起白天小狗钻被窝那一幕,这尿,不可否认只能是他的。
《学记》中教学思想探讨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学记》中教学思想探讨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学记》的的教学思想可以用“孝、慎、曰、让”四字来总结,即孝敬师长、慎思问答、曰加学习、以让代做表示。
《学记》的孝道教育理念以孝顺师长的行为准则为教学基础,主张以恭敬师长、礼仪行为为学习原则,认为以孝指导其人,以劝戒使其人志于学习,坚持“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记》关注了人才考核,提出要慎思问答,深入探讨论拟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加之早日努力学习,体现了“书要做到晓解,考要做到间断”的崇尚劳动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
《学记》还强调曰加学习,当一朝考试完毕,可要继续担负起更多的学习,不劳而受的“休考”是不可取的。
当初考试失败时,也要换一种思路去学习,从而获得优异的成就。
最后,《学记》主张以让代做,做决定的能力要受到衡量,警惕提出不明智的意见,礼节、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但学生们要学会说得“含蓄”,不要口出无耻话语,如果提出一个主张,又要接受老师、父母不同意见的尊重。
《学记》的教育思想,深入分析了教育的本质,提出了孝顺师长、慎思问答、曰加学习、以让代做的四步教育模式,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教育理念,可以从学生道德修养、学习方法等多方面来研究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首先,强调孝顺师长,这是一种礼仪教育,也是做人的起点,既能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又能为双方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创造良性教育氛围。
其次,推崇慎思问答,主张以自己的思维能力论证答题,逊余多言,发展思维的精英才能,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主张曰加学习,舍弃消极的学习态度,浪费时间做无用功,要完善学习方法,不断学习、提高学习水平。
《学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学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学记》开篇点出教育的作用与目的,即“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而“发虑宪,求善良,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未足以化民”。
所以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就得注重教育,要感化民众,形成良好风俗只有通过教育渠道来解决。
2.教育制度。
《学记》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按行政建制设立学校。
入学时实行“比年入学”,即每一年都有适龄学生入学,修业年限为九年。
在管理上注重入学教育,“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
”开学时主管官员带领师生祭祀先圣先师,表示尊师重教。
还要“《宵雅》肄三官其始;入学鼓箧孙其业;夏楚二物收其威;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时观而弗语,存其心;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
学生要吟诵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使他们学习如何做官;按鼓声开箱取出学习用品,使其严肃地对待学业;同时展示戒尺,以维持秩序;一般不去考查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愿去学习;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事先告诉他们什么,以便让他们用心思考;年长的学生请教教师,年少的学生要注意听,而不要插问,因为学习应循序渐进。
考查实行“中年考校”,每隔一年考查一次学业,“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
”“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则“谓之大成”。
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
培养方式服务于教育目的。
3.教育教学原则。
在教育教学上,《学记》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并且大多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述,充分考虑了利弊关系。
(1)藏息相辅原则。
即按时进行正课教学,休息的时候,也有课外作业。
课内受业要学好正课;在家休息,要学好各种杂艺。
(2)预防性原则。
错误或不良习气出现了再去禁止,就有坚固不易攻破的趋势。
(3)及时性原则。
“当其可之谓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教学,叫及时。
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 错过了最佳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
读《学记》引发的现代教育的几点思考
读《学记》引发的现代教育的几点思考【摘要】《学记》是一本古代经典教育著作,对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本文从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倡导全人教育、注重实践和体验、培养创新思维以及推动教育改革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学记》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通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实践和体验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推动教育改革,建立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教育体系,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
在未来,教育需向更为人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重塑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实现教育的全面提升。
《学记》的智慧将继续指引现代教育的进步方向。
【关键词】《学记》、现代教育、个体差异、全人教育、实践体验、创新思维、教育改革、启示、未来发展、教育理念、重塑。
1. 引言1.1 《学记》对教育的重要性《学记》对教育的重要性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教育的核心价值和意义。
作为中国古代的教育名著,《学记》强调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弘扬美德,推动社会进步。
它强调了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提倡了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和创新能力。
《学记》不仅是对传统教育的总结和反思,更是对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刻探讨和重要启示。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形式的不断改变,《学记》作为古代教育经典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提醒我们要重视教育的初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实践和创新,推动教育改革,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学记》对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理论的深刻性和实践的价值,更在于它对教育的重要性给予了深刻的思考和探讨,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2 现代教育的挑战现代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教育体制的僵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造成了一刀切的现象。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厌倦情绪,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
《学记》的教学原则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启示
《学记》的教学原则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启示第一篇:《学记》的教学原则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启示《学记》的教学原则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启示《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文中每一点都令人深思。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从教育者角度,我认为应该先把学生看成是“美玉”,在此基础上,再学习雕刻美玉之“师道”。
为什么不用“花不浇,不娇艳”“树不剪,不成材”这样的“比”“兴”呢?我认为花虽然美丽,但容易受到风雨的侵袭,容易凋零,花有四季,温室里长不出栋梁之才。
小树虽然茁壮,但容易被砍伐或折断或移植,或容易变成朽木。
玉,本身就是宝贝,是稀有的珍品。
嘉汇的学生人人是美玉。
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那样对“玉”如此的情有独钟。
2008年北京奥运会被奥委会主席罗格说成是“无与伦比”,不仅仅是盛大的开、闭幕式,也不仅仅是金牌与总数的双第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金镶玉”的设计理念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永远有玉一样的美德。
著名作家毕淑敏说“当看到熟睡的面庞上淡淡的茸毛,听到孩子发出均匀的呼吸,就觉得一个女人不枉做一个母亲”,因为孩子是母亲的“杰作”。
她还说“我们任何人都是不可复制的孤本”。
既然是杰作、不可复制的孤本,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那么讲台的神圣,就是掌握这无比的财富、拥有一个个鲜活的无价之宝。
为此,我们就多了一份敬畏、尊重、平等、倾听、欣赏、珍惜之心。
我由此感悟为师之道需要“五道”:第一,缘分之道。
玉的天然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美玉可遇而不可求,可一不可再”。
就如同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一样。
做老师的,不能选择学生,什么学生进来,你都得接受。
《学记》中“教学相长”原则对于当下语文教育的启示(5篇范例)
《学记》中“教学相长”原则对于当下语文教育的启示(5篇范例)第一篇:《学记》中“教学相长”原则对于当下语文教育的启示文/杨晓凤作者简介:杨晓凤,14级学科教学(语文)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学记》作为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比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论演说家的培养》还早300来年。
《学记》的教育思想,尤其是教学原则和方法,虽历经两千多年,犹熠熠闪光,这是因为它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一般性。
其中《学记》中提到的“教学相长”的原则,仍然给我们启示,并指导当下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教学相长;教师专业成长;教师思辨能力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112-01一、《学记》的思想渊源作为《礼记》49篇中的一篇,它的思想一方面与孔孟的渊源很深,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到《学记》则为“道而弗牵,开而弗达”。
在论述教育的作用一方面,《论语》上则说“性相近,习相远”而在《学记》中,则是论述成“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而在教学原则方面,孟子则在《孟子·尽心下》在论述为人师的条件时提到“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至《学记》中则有如下记载:“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也就是说为人师者,一定要有很好的言语表达能力。
例如在《曾子·立事篇》“君子学必由其学,问必以其序,问而不决,承间观色而复之,虽不说,亦不强争也”也说的是为人师者,要权衡学生的疑惑心里,适时适度的进行讲解。
而在《学记》中亦有继承,“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仁师。
必也听其语乎。
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其他诸子百家,其教育思想,亦有所继承。
二、《学记》中教学相长原则在当下给我们的启示(一)“教学相长”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在《学记》中关于教学原则是这样阐述的,““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记》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4页word
《学记》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学记》是《礼记》一书中的一篇。
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教育专著。
作为一个教育专业的学生,这是一篇不可错过的文章。
它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管理、教育制度、师生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观念前瞻,体大思精。
时隔两千多年,如今读来,仍觉值得认真研究。
文中各种理念,仍对现代教育有着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教学原则文中所提到的“大学之法”从正面提出教育教学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第一原则"禁于未发",这种方法积极而易行,即防范于未然。
在错误尚未发生时就积极做好预防措施,这对于学校中安全教育及道德教育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果等到事情都发生了再去禁止,学生的坏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我们要花数倍力量去纠正,且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
目前,我们在小学中,经常会对学生进行防火、防毒、防拐骗、防溺水等各种安全教育,亦是“禁于未发”的实践。
第二原则"当其可",说明适时而教,及时而教,则学生易学而无难。
这一句话即揭示了教育应当抓住适当的时机,及时教导,事半功倍。
如果错过了关键期,才去学习或教导,学生已错过最佳的时机,就算后面努力补救,也难有成效。
第三原则"不陵节而施",说明教学必须按照年龄特征,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不能超越学生能力顺应孩子的学习天性,在此作者以植物的生长规律比喻人的发展规律。
这正是众多中国家长最容易忽略的,浮躁及急功近利的心很希望一下子孩子就无所不能了。
在幼儿园,孩子们已经在学习小学的教学内容,识字,认单词,写字,本该在玩的的年龄,却在学习下一阶段的内容。
这样的教学是违反孩子们自然的天性的。
而到了小学阶段,反而有些孩子会觉得,我已经在幼儿园学过了,已经不需要听课了。
从而错过了小学一年级入学时最佳的培养听课习惯的时机。
第四原则"相观而善",指出同学之间要共同学习,相互切磋,相互仿效。
学记读后感(通用8篇)
学记读后感(通用8篇)学记读后感篇1《礼记﹒学记》道:“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
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意思是说,老师要学会根据一个孩子的家庭职业背景,找到这个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来启发他的智慧。
于是我想,也许可以从他的家庭关系里面父母的职业找到突破口。
我了解到他的父母都是生意人,平时工作比较忙,家里还有一个小弟弟,家人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弟弟身上,妈妈性格比较急躁,平时对待孩子的批评和指责多于鼓励和赞赏,于是,他做出种种出格的行为,这些多是为了获得别人更多的关注。
根据这个孩子的个性,我想先从他的纪律方面入手,只要他在这个方面改进,获得认可和成就感,那么其他方面的进步就不是问题了。
9月下旬,我在班会课上郑重任命他为纪律委员,强调职责同时提醒他,作为纪律委员首先自己一定要遵守纪律,文明用语,上课认真,按质按量完成作业等等,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态,保证一定管好自己并做好纪律委员。
任命之后没过几天就是国庆假期,假期之后学堂孩子们去黄山游学,我特别与陪伴游学的老师们交流,留意并适当引导这个孩子的言行举止。
游学回来,我和所有的老师都发现,这个孩子已经明显没有以前那么爱说脏话了,偶尔会有一两次,但只要老师稍微提醒,他马上就会主动认错。
一天天过去了,我发现,他已经不说不合适的语言了,上课坐姿也特别端正,各科作业和课堂反馈都有很大进步和提升。
在一次班会课上,我当众赞赏了这个孩子,并奖励给一本课外书。
他特别开心,也许很少真正获得过正面的鼓励,并且被作为榜样效仿,他的自信度和个人成就感一下就建立起来了,心结打开了,他变得越来越自信,并愿意学习和积极帮助他人,在接下来的全校一日礼仪学习评比中被评为优秀。
除此之外,班级卫生每次轮到他打扫的时候已经不需要我操心了,他一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不仅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黑板擦得一尘不染,窗户干净明亮,而且主动细心地将桌椅下面、教室的门以及黑板最上面的位置都打扫得特别干净整洁。
浅析《学记》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浅析《学记》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从古至今,大凡执政者无不把教育放在首位。
《学记》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一篇教育理论专著,它比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的《大教学论》早了1800多年,是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瑰宝。
对于它的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界更多地关注其在教学中传授知识的一面,对于主体性教学思想探究和继承则不够。
主体性教育思想是人们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主体即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是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学记》教育主张现实意义一、《学记》的主要教学主张(一)教育的作用与目的《学记》开宗明义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化民成俗”,即通过教育,感化黎民,使之遵守社会伦理秩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俗。
之后接着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一个人的成长,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
当然,作者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来确立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的,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培养适合于统治阶级统治需要的人才。
若剔除其糟粕,我们不难发现《学记》中的学生观,或者说育人观,是注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理论和实践、智育和德育、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同时并举的,而不只是懂得圣贤之道的“迂夫子”。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整体的、完美的人来培养,是主体性教学思想的萌芽。
(二)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尊师重道”原则则是《学记》中最为精华的原则之一,已经成为我国优良文化传统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中,浮躁的社会风气,商业化的教育让很多人淡忘了“尊师重道”的重要性。
师生矛盾问题在一些学校日益突出,甚至有学生侮辱老师的行为出现,这时候就需要向传统优良文化回归,重新提倡尊师。
《学记》作为我国教育的瑰宝,应该被大力弘扬,让人们在古人的教导下祛邪扶正。
《学记》中有关学校制度、学制与考试制度的描述虽然不能被我们所用,但是其意义在于指导后人:只有健全学校制度、合理的学制安排、严格的考试制度,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选拔人才。
浅谈《学记》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浅谈《学记》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学记》来源于《礼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思想教育的经验总结,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出现最早,内容最为完备的教育论著作。
全文虽然仅1229字,但内容却相当丰富,是研究我国古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料。
《学记》从学制、学校、教学、教师、学生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的论述。
其中,《学记》中关于教学原则的论述以其精深的内容和思想,对后代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对现今语文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在此,仅就其中的四个教学原则作一简述,并结合语文教学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1 有关教学原则的概述教学相长——“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意思是说虽然烧好了菜,不品尝不能领会其美味;虽然道理深刻,不钻研不能领会其中奥妙。
所以说,学然后知道不足,教然后知道困难。
不够,便加紧学习;困难,便努力进修。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长善就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就其失也。
”这里指出学生的学习存在四种缺点,优秀的教师要针对这种种心态,长其善而就其失,让学生克服消极因素,放大积极因素,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善教善喻——“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故君子之教也,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
”意思是说教学要注重启发诱导。
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或者频频发问,只顾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学生就会把学习当成苦差事,甚至怨恨老师。
藏息相辅——“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这里认为有计划的正课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和练习相结合,两者互相补充,有张有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又感受到老师、同学的可亲可爱,最后达到虽离师友而信仰不移的目的。
学记的现实意义
学记的现实意义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著作。
《学记》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重视教育的价值:《学记》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这对于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重视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2. 倡导尊师重教:《学记》中明确提出了尊师重教的思想,认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
这对于今天的教育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要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为教师的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3. 强调因材施教:《学记》中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这对于今天的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醒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4. 提倡启发式教学:《学记》中强调了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这对于今天的教育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学记》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经典著作之一,对于今天的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学记教育哲学
学记教育哲学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探寻教育的真谛时,我们不能忽视《学记》这部古老的教育典籍所蕴含的深刻智慧。
《学记》作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瑰宝,其教育哲学对于当今的教育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学记》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它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这清晰地表明,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
教育就如同对璞玉的雕琢,能够发掘出人的潜力,塑造人的品格和智慧。
在当今社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换代日益迅速,一个人若想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不断地接受教育,持续学习。
教育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也对社会的进步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教育,能够培养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其成员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推动社会朝着更加文明、和谐的方向前进。
在教育方法上,《学记》提倡“豫时孙摩”。
“豫”是预防,强调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做好防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时”是及时,要抓住教育的时机,因势利导;“孙”是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推进教学内容;“摩”是相互观摩,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这一教育方法的提出,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如今,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也应当借鉴“豫时孙摩”的原则。
例如,在培养学生的品德方面,要从小抓起,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避免揠苗助长。
同时,要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让他们在相互启发中提高自己。
《学记》还强调了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使学生愿意跟随学习。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心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学记的启示意义
学记的启示意义1. 记录与整理:学记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与整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思考和心得体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记忆所学内容。
2. 梳理思路:通过整理学记,我们可以把知识点进行梳理、分类和归纳,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并且可以更好地复习和回顾所学内容。
3. 拓展思维:学记可以激发我们对学习内容的思考与探索,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通过记录自己的想法、疑问和思考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拓展学习的视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4. 提高效率:学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系统化地学习,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提高学习的效率。
通过学记,我们可以迅速回顾和复习所学内容,避免遗忘和混淆。
5. 共享与交流:学记可以用于与他人分享与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相学习和进步。
通过与他人的学记比对和交流,可以互相补充和纠正错误,提高学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学记的启示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系统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并且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共同进步。
学记的启示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 记录知识与经验: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学记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所学的知识与经验,使其不易遗忘,方便日后的回顾与温习。
同时,通过整理归纳所学内容,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加深理解。
2. 梳理思维逻辑:学记可以促使我们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整理,帮助我们建立起清晰的思维逻辑。
在记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
3. 提升学习效果:通过学记的记录,我们可以随时回顾之前的笔记,更好地复习和巩固知识。
此外,学记也能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提升学习效果。
4.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记需要我们坚持记录与整理,这可以培养我们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
坚持记录学习内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不断积累知识,还能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时时保持警醒和专注,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对当下教学的启示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对当下教学的启示《学记》是明朝一位著名思想家郑复明写的一部《四书》之一,其中描述了他的教育思想,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经典作品之一。
在教育知识的洪流中,《学记》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也反映出郑复明的教育理念,对于当今教育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首先,《学记》强调了学习为本,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发挥好自身的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和理解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让学习更有乐趣,多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此外,《学记》还谈到了感悟力的重要性,强调明达、审慎、专心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科拓展的基础,也即是要求学生除了“学”外,还要培养学生感悟力,帮助他们掌握知识“悟”出,在经典、文学、哲学等学科中重视灵性教育,以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他们拓宽视野,拓展思维,启发思考空间,培养创新能力。
此外,《学记》也提出了以教师为本的教育思想,即培养教师150%的热情,让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当代学问的光荣传统,让学生感受到课程的历史内涵和价值,把学习放在教育体系、学校和社会发展的视野中,最终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社会意义的能力。
最后,《学记》还提醒教师要依靠知识,不要轻视学习,不要把随便作为学生未来的青少年企业家,而要以学习为本,使学生终身受用,紧跟社会脉搏,不断强化自身、实现自身价值。
培养学习的热情,不断开启学习的大门,让学生长期处于学习的动态的状态,以蓬勃的精神力来应对当今多变的世界。
总之,《学记》是我国历史文化中重要的经典作品,其中提出的教育思想对当下教育提出了启示,它强调了学习为本,以教师为本,。
《学记》教学思想的现代启示录-3页精选文档
《学记》教学思想现代启示录一、坚持启发诱导原则《学记》指出:“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与,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与、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所谓“喻”,就是启发诱导意思。
《学记》认为教师教学要善于启发诱导。
如何启发诱导?《学记》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道而弗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二是“强而弗抑”,激励学生而不要压抑学生;三是“开而弗达”,指点学生而不要代替学生作出结论。
“道而弗牵则与”,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强而弗抑则易”,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生就有勇气克服学习上困难,顺利地进行教学;“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发展智力。
这些要求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起是引路人作用,引路人就要善于指引,善于鼓舞,善于启发学生沿着正确道路去走,不应拖着学生,压抑学生,更不要代替学生走路。
总之,只有做了“道”、“强”、“开”工作,才能达到“与”、“易”、“思”要求。
可以看出,《学记》在启发教学上不仅发挥了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想,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不是等待而是要促进学生思考”主张。
《历史与社会》是为实施公民教育而构建综合课程。
它以能力目标而非知识目标为主导组织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参与,重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联系。
这种课程特性,决定了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剖析活动为主要过程,而教师要做主要工作就是“启发诱导”。
请看下面案例:教学内容:《合理购物方式》活动名称:今天我当家活动目标:学会合理购物,学会与人打交道;培养干家务活能力,培养爱心活动过程:1.学生自行组织模拟家庭,每个学生分别担任一个家庭成员,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弟弟等,每个家庭作为一个组。
给每个家庭1000元人民币(虚拟),准备购物。
2.教师提供一张清单,上面列有许多日用品,如菜肴、服装、鞋帽、小家电、日用小百货等,并标有价格。
学记的启示意义
学记的启示意义
学记是指学习笔记,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理解和感悟。
学记的启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化学习:通过记录学习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通过不断回顾学记,可以巩固学习成果,避免遗忘。
2. 梳理思路:学记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学习的思路和逻辑,将学习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让知识结构更加清晰明了。
通过整理学记,可以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脉络,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3. 反思总结:学记还可以用来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困惑、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帮助我们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对学习笔记的回顾,可以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上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
4. 分享交流:学记也可以作为分享和交流的工具,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理解与他人分享,互相促进学习。
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交流,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获取更多的思路和观点。
总之,学记的启示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同时也促进了知识的分享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摘要: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既有教育家思想家的个别阐述,又有集多家思想于一炉的总结性论着。
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教学专着,《学记》对先秦儒家教育教学活动做了理论总结,对现代教育仍然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学记教育启示
《学记》[1]是《礼记》中的一篇,用一千二百多字,专门而集中论述了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2],论及教育作用、目的、制度、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等现代教育学中的一些主要范畴[3]。
一、解读学记
1.教育的作用与目的
《学记》开篇点出教育的作用与目的,即“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而“发虑宪,求善良,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未足以化民”。
所以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就得注重教育,要感化民众,形成良好风俗只有通过教育渠道来解决。
2.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指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4]。
《学记》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按行政建制设立学校。
入学时实行“比年入学”,即每一年都有适龄学生入学,修业年限为九年。
在管理上注重入学教育,“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
”开学时主管官员带领师生祭祀先圣先师,表示尊师重教。
还要“《宵雅》肄三官其始;入学鼓箧孙其业;夏楚二物收其威;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时观而弗语,存其心;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
学生要吟诵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使他们学习如何做官;按鼓声开箱取出学习用品,使其严肃地对待学业;同时展示戒尺,以维持秩序;一般不去考查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愿去学习;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事先告诉他们什么,以便让他们用心思考;年长的学生请教教师,年少的学生要注意听,而不要插问,因为学习应循序渐进[5]。
考查实行“中年考校”,每隔一年考察一次学业,“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
”“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则“谓之大成”。
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
培养方式服务于教育目的。
3.教育教学原则[2]
在教育教学上,《学记》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并且大多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述,充分考虑了利弊关系。
藏息相辅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即按时进行正课教学,休息的时候,也有课外作业。
课内受业要学好正课;在家休息,要学好各种杂艺。
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即在错误或不良倾向发生前加以防止叫做预防。
否则,“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错误或不良习气出现了再去禁止,就有坚固不易攻破的趋势。
及时性原则:“当其可之谓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教学,叫及时。
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错过了最佳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
循序渐进原则:“不凌节而施之谓孙,”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
叫做合乎顺序。
还有“学不躐等”均提及循序渐进。
否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杂乱无章而不按规律施教,打乱了条理,效果适得其反。
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互相观摩,取长补短。
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独自一人瞑思苦想,不与他人交流讨论,就会造成学识浅薄,见闻不广,见解不深刻。
长善救失原则:“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指出了学习中的四种不足:一味贪多、片面求精、轻心浮躁、畏难不前或者说浅尝辄止。
所以“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启发引导原则:“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但不牵着鼻子走,督促鼓励但不压抑,打开思路但不提供现成答案的人“可以为人师也”。
而那些“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的情形,将使学生“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
照本宣科,大量灌输,只顾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学习效果,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
这样,学生就会痛恶他的学业,并怨恨老师,把学习看成苦差事,而不懂得它的好处,虽然学习结业,但会很快忘记所学的东西。
4.教学方法
讲解法:“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善于教人的人,不仅给人以知识,还要诱导学生自觉地跟着他学。
讲课要简单明确,精练完善,举例不多,但能说明问题。
问答法:“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
”会提问的人—如同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
会对待提问的人,如同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小,用力大,钟声则大,从容地响,让别人把问题说完再慢慢回答;不会回答问题的恰巧与此相反。
练习法:“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即所谓的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要经常练习。
二、评价与启示
作为中国古代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的着作,《学记》留给我们许多思考的空间和反思的余地。
需要选择性吸收其精华,剔除其不合理的东西。
首先从其所描述的教育的作用与目的或功能看,《学记》侧重于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把目光放在统治百姓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上,被后来的统治阶级加以利用。
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它无疑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极大的贡献,社会处于前进状况时,教育表现为一种正向的促进功能;但当统治者昏庸无道时,教育往往也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思想桎梏,使得部分知识分子愚忠于昏君而损害国家利益。
同时它还忽视了教育的个体功能——满足个体体验精神上的幸福。
因此读书人往往不能读书穷理,而是十年寒窗饱读后货与帝王家。
并且作为儒家教育教学活动的总结,必然欠缺生产方面的知识。
或许《学记》中所述教育目的还有一层意思:让民众都受到教育,使其明白事理,进而移风易俗。
这是值得提倡的,没有每一个人的发展就谈不上化民易俗。
一个愚昧的集民族是谈不上有前途的。
按行政建制设立学校,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均有这个现象,保证适龄学生能够就近入学,这也是一种人文关怀。
注重入学教育,用高雅的诗歌作为学习生活的开始,在无声的教育中起到荡涤心灵的作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用高雅的音乐感染学生心灵,如中国的古典音乐、西方的交响曲等等。
内心的感染往往比外在的约束更能达到教育目的。
但是使用“夏楚二物”则带有逼迫的性质,棍棒底下不一定出高徒,而教育
的最高境界是引导学生自主去探寻。
考试隔年一次,且逐渐提高,就其内容而言,能够考查学生的真实能力,特别是那知类通达的大成阶段,行大节履大艺,对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做全面考察。
这比起现在的某些僵硬的考试要合理得多。
教育教学原则至今有生命力,藏息相辅,强调课外复习和广泛阅读与思考。
特别是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光靠在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特别需要在课外进行大量阅读。
预防原则,将不良倾向扼杀于尚未萌芽的时候,否则就难以消除,量变与质变没有严格的界限。
今天的许多问题学生,很有可能在一次次的纵容中逐渐惯出来的。
及时原则,要求把握最佳学习时机,善于引导学生在大好时光里潜心于学习,不然错过机会难以集中精力,万事成蹉跎。
事物发展通常不是爆发式的,而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发展的,学习也不例外,教师如果不善于循序渐进启发引导,则学生在开始就倍感痛苦,就很难打好基础,缺乏学习兴趣,后面就欠缺发展后劲。
而启发引导还可以引起师生之间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鸣。
任何一个人都有其长处,都有值得他人学习借鉴的地方,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都需要他人指点帮助,所以同学之间需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符合《学记》所说的学习观摩原则。
作为一部经典文献,《学记》至今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和研究价值。
需要用与时俱进眼光和行动去焕发其生机,发挥教育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身心和谐发展的作用,培养大量优秀人才,能够纵横捭阖,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引领时代发展潮流,为民族复兴提供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戍国.礼记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70.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原理[M].(第二版).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2008.
[5]高时良.礼记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说明:文中引号部分均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