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价交换的秘密
不等价交换的秘密
等价交换原则是商品经济的一般原则。
但新经济却对它造成了冲击。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的以人为本的新经济,特别是其中的个性化生产和个性化定价实践,直接动摇着商品等价交换原则的基础。
因为如果一人一价是可能的,那么人们就有理由质疑等价交换那个“等价”到底跟谁相等。
到底哪里出了错:是“实践”这个检验真理的标准错了;还是“真理”本身错了?这关系到与p2p、bi有关的一系列新的商业模式从根本上是否成立的问题。
我曾读到有一篇文章把这个问题说得非常现实:“体验无非是使用价值的主观化,但是这就造成了体验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主观价值,甚至同样的体验对同样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价值。
比如在不是情人节的时候,人们一般不会花20元去买玫瑰。
那么,如何为体验定价?或者说,如何让货币继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角色?总不能按照消费者大脑中的‘多巴胺’和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计量来收费吧。
”我倾向于一种属于“大胆假设”的初步结论:等价交换原则是体现工业化特点的商品交换原则,在现代性这个大前提下是成立的;但如果大前提变成后现代性,就需要一种更能体现信息化特点的交换原则与之相互补充。
这种新的交换原则的特点,是以意义价值相等为等价原则。
意义价值相等时,交换价值可以不等。
我们可以称之为新等价(等意义价值)交换原则,或不等价(不等交换价值)交换原则。
价值论上的争论这个问题不是今天才提出的,其价值论方面的争论由来已久。
这里的“门道”在于价值的定义不同。
主流经济学自马歇尔以后,已不再有“主观价值”这样的概念,效用价值实际上也是客观的价值,其价值可通约就是客观性的表现。
而“主观价值”,既不属于使用价值,也不属于交换价值,而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外的第三种价值,它具有不可通约性,所以是标准的个性化价值。
把个性化价值称作“主观价值”,其实并不确切。
这种价值最大的特点,其实是“以人为本”的价值;也就是说,其价值不是验在功能(效用)上,也不是验在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而是验在人体上,所以叫体验。
资本论价值规律
资本论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
在私有制社会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实行等价交换。
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发生主要是商品生产技术的对比,优胜劣汰,以此不断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其表现形式是市场供求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仅由劳动力的必要劳动时间体现,这种说法是古典经济学的理念;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理念的话,则是供给与需求决定商品的价格;供给取决于劳动等客观因素,而需求取决于效用等主观因素。
其优胜劣汰、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论在私有制社会还是在公有制社会,只要有商品经济,都发生作用。
实际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是偶然的,不一致却是经常发生的。
这是因为,商品的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发生变动。
一般情况下,影响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
在市场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可能上涨到价值以上;而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下降到价值以下。
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
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
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
一、价值规律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二、价值规律交换原则(1)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生产者总想提高价格,而消费者又想降低价格,所以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中,必然形成等价交换的趋势。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其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其实质摘要:当代资本主义资本占有形式日益变化,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运行都发生新变化,在贫富两极分化情况下,收入分配发生新变化变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情况下,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国家垄断资本的不断扩张、工人阶级斗争的历史成就及现代科技革命的直接结果。
但分析变化的实质可知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部分质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改变、工人阶级依旧处于被剥削和奴役的雇佣地位。
关键词:资本主义;新变化;实质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近几十年来,全球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全球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木主义,也相应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那么,现代资本主义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新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和实质是什么,都是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1.1资本占有形式日益变化,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18世纪中后期,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不断推动生产向社会化发展,资本关系在其根本性质允许的范围内,为不断占有社会化发展的生产力而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与变革。
当代资本主义虽然仍以私有制为基础,但这种单一的所有制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
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劳动者合作社等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纷纷出现,特别是合作社经济和股份所有制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工厂一样,应当被看作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显示了私人资本向集体资本和社会资本转化的趋势。
合作社经济即财产的个人所有与劳动者集体经营相结合,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群众在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或是在原有的社会团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西方合作社作为对个别资本的积极扬弃,在其内部成员中扬弃了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实现了劳动控制资本和社会占有资本的统一。
价值规律
交换原则
①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生产者总想提高价格,而消费者又想降低价格,所以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中,必然形 成等价交换的趋势。
②在商品交换中,如果一方总占便宜,另一方总吃亏,那么这样的商品交换是不能持续下去的。 价值规律
客观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在货币出现 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衡量,表现为价格。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也就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应该 与价值相符。价值规律的这一客观要求,作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支配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运 动,调节着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刺激着商品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败。
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 其价值为轴心。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因此总体上商 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
基本内容
交换原则
内容
客观要求
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当然,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也会造成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因而需要国家宏观调控。这里,社会主义国家 的宏观调控可以比资本主义国家更有效。
刺激
由于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来交换,谁首先改进技术设备,劳动生产率比较 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就获利较多。因而,同部门同行业中必然要有竞争,这 种情况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消耗,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每个个体
价值规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每个生产者在进行生产时,并不确切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在生产同 类商品,不知道有多少同类商品进入市场,也不知道市场对这种商品需求多少。在这种条件下,市场上商品的供 给与需求恰好相等的情况是极其偶然的,多数的情况是商品有时供过于求,有时供不应求。当某种商品的供给超 过需求时,商品生产者为了卖出自己手中的商品,不得不削价竞争,导致商品的价格跌到价值以下。当某种商品 的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时,商品的购买者为了获得那种商品,也不得不互相竞争,在市场上抬价收购,导致商品的 价格上升到价值以上。但是,商品的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都是不能持久的。当商品价格高于价值的时候,从事 那种商品生产可以获得较大的收益,必然导致那种商品生产的扩大和供应量的增加。而随着市场上商品供应量的 增加,商品的价格就要下跌,逐渐与价值接近。同样地,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的时候,从事那种商品生产 获利降低,甚至无利可图,必然导致生产缩小和供应减少,促使价格回升,逐渐与价值接近。市场上各种商品的 价格虽然涨落不定,但价格的涨落总是环绕着一个中心来进行的。这个中心就是商品的价值。价格背离价值,价 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自发地围绕着价值而上下波动,这种现象正是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强制贯彻其作用的 表现。
资本论简介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
这一巨著的问世,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
《资本论》第一卷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著作。
《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一门科学”。
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在《资本论》中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
《资本论》的诞生1848年欧洲大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到了巴黎,他们认真地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从中认识到,要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
这对于指导今后的工人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马克思领导了工人运动,他也成了巴黎“不受欢迎的人”。
谈谈你对价值规律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的认识,结合改革开放的历程,谈谈价值规律的实践意义
谈谈你对价值规律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的认识,结合改革开放的历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一定会发挥作用.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1〕等价的含义: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出现后,商品和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就变成了价格与价值相符的商品与货币之间的交换.〔2〕等价交换的要求:商品价格既要反映商品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商品的价格要反映价值.在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它本身的价值成正比,但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低于价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高于价值.所以,商品的价格又反映供求关系.〔注:不能以特殊现象否定此原那么,一些文物、名画、珍贵邮票的价格严重超出其本身的价值,原因在于这些东西价格上涨不会促使这些商品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也不能反过来抑制价格上涨.〕〔3〕等价交换的实现: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是借助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等价交换的原那么并不是体现在每一次具体的买卖关系中,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的买卖关系的总体是等价交换的.〔4〕等价交换的必然性:等价交换作为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交换的客观要求.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有各自独立的物质利益,都希望尽可能多地获得利润,尽可能抬高自己的商品价格.但另一方面,每个生产者和经营者又是购买者,抬高价格对每个生产者来说都是同等的,在大量的交换中,最终必然达到等价交换.〔5〕实行等价交换的重要意义:由于市场上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谁的个别劳动时间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就会获得更多的额外收益,谁在竞争中就更有优势.只有实行等价交换,才能维护各个生产者、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形成平等的竞争环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生产者要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熟练掌握和充分运用市场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6〕等价交换原那么的适用范围: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那么,只适用于商品经济,不能引入政治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要严防把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交换原那么引入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也不能把它作为人们活动的行为准那么.否那么,不利于培养和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在供求影响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与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后者是前者的表现.3. 价值规律的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归结为一点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是价值规律通过价格、竞争和供##现的.也就是说,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质上是价值规律发挥调节作用、刺激作用、优胜劣汰作用的结果.4. 价值规律的缺陷性价值规律对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价值规律的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点.所以,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必须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而国家的宏观调控又要自觉遵循和利用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包括商品价值由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是其价格的基础;商品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商品价格随着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变化和竞争状况而上下升降,出现价格与价值的背离,进而自发地配置社会资源,自发地调节社会再生产过程及其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诸环节.1 供求决定价格,所以如果你个行业占用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过多,他的产品就会过剩,价格就会下跌,那么赢利就会减少,很多这个行业的公司就会倒闭或者裁员,这样,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就流向了产品稀缺的行业2 价格由市场来决定,意味这你的成本越低,你就可以把价格压的越底,那么你就越能占领市场.所以要改进技术经营管理来降低成本.3 同样的道理,你的产品成本高,那价格就高,你就没有市场,那么必然被淘汰积极作用:其一,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当一种商品供大于求时,价值规律就指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生产这种商品的部门流出;相反,那么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生产这种商品的部门.其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其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生产条件好的生产者会获得较多的收入,反之,技术水平差的生产者那么无利可图甚至亏损.这样,就调节了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消极作用:其一,可能导致熔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因为首先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者,为了保持竞争中的优势,往往会限制技术的扩散,严守经营秘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现时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碰到经济问题中的例子,新上市的西瓜一斤要卖到几块钱,远高于它的价值,而等到西瓜大量上市后同样一斤却只卖几毛钱,又低于它的价值,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主要是由供求不平衡造成的.我们常讲:"物以稀为贵",西瓜在刚上市的时候供应量比较少,相对来讲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为了买到西瓜,买西瓜的人就会互相竞争,这样卖西瓜的人就会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价值;相反,当西瓜大量上市以后,相对来讲就处于一种供大于求的状态,卖西瓜的人为了把西瓜卖出去,就会互相竞争,降低价格,从而使价格低于价值.可见,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影响价格,引起价格上下波动,使商品的价格常于价值不一致.而如名人字画,珍贵邮票等价格远高于它的价值,为什么它们的价格没有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因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要有一个条件,就是价格波动会影响供求,价格上涨会促使生产扩大,从而影响供求,使价格下降.而文物、名人字画、珍贵邮票等它们的数量往往是一定的,不会因为价格的上涨而增加,即使价格上涨到惊人的地步.也就是说,价格上涨不会促使这些商品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这样就不能反过来抑制它们价格的上涨,在这里能够抑制它们价格上涨的因素就是人们的购买力.但这是商品交换存在的某种特殊现象,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某些特殊现象,就否定价值规律的存在,无论是研究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必须以大量的普遍存在的事实作为依据.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地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更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作用.这是因为两点原因:<1>从孤立的一次商品交换来看,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价值;但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来看,也就是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跌落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因而一定时期内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等的,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2〕从不同商品各自的价格变动来看,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例如,一辆普通自行车的价格不管怎样波动,它的价格总是低于一辆汽车,原因就在于自行车的价值低于汽车的价值.优胜劣汰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对于破产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来说,毕竟不是一件好事,会给这些企业及其职工带来较大影响.这就需要国家、企业、职工三方面的努力:作为国家,要依法治国,规范市场行为,保护下岗职工的基本权益;作为企业,必须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市场竞争力;作为职工,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资本论》读后感5篇
《资本论》读后感5篇《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资本论》读后感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本论》读后感范文【一】许多年前,我们在高中时代听老师讲过剩余价值学说,但从没读过《资本论》的原著。
我想即便那时读,也不会理解的,因为我们没见过或者说没有亲身体验过资本主义社会。
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一直都是西方资本主义不欢迎的人物。
在中国,近三十年也倍受冷落,《资本论》很少有人去读了。
我以前一直以为《资本论》是纯经济学著作,光那么厚,就让人望而却步。
不久前,从新闻得知,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在许多人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人们当中,掀起了一股重读《资本论》的小热潮。
我很好奇,为什么那么多长期接收西方教育的人们会重新审视这部革命著作?我顺手拿起那本静躺在我书柜上许久的《资本论》,随便打开一页翻看,第一眼,就深深吸引了我。
《资本论》并不是深奥难懂的经济理论,是平常易懂的,更是无比贴近现实社会的,书中引用的事件,无不在真实生活中得到应验。
于是,我立马沏茶,在新居的书房里匆匆读了起来。
《资本论》在我心中掀起巨大波澜,他真的是一部底层工农群众的《圣经》。
他带给我的第一感受是:毛泽东是对的!我明白了他为什么坚决不让走资本主义道路,把资本主义消灭在萌芽状态。
《资本论》不仅总结了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一般规律,而且揭露了许多血淋淋的事实。
读着那一件件具体的事件,我在想,这是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吗?这分明就是近30年的中国。
马克思写《资本论》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后的国家避免那样血腥的事情发生。
我现在把我感受最深的几段话抄在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引起社会的对抗。
这种对抗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更高或更低,就它本身来说,并不是我们这里的问题。
这里的问题是这各种规律本身,是这各种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贯彻下去的趋势。
工业比较发展的国家,不过为那些更不发展的国家,显示出它们自己未来的形象。
第四章 材料分析题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材料分析题(2)文章来源:社科部点击数:417 发布时间:2008-5-2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材料分析题(2)13、下面是有关资本流通总公式的一组材料[材料1]马克思说:“ G-W-G'事实上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77页)。
[材料2]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的形成,从而货币转化为资本,既不能用卖者高于商品价值出卖商品来说明,也不能用买者低于商品价值购买商品来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第183页)。
“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的。
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86页)。
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某些商人善于投机钻营,做到既能贱买又能贵卖,但这种现象也不能说明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因为他所赚到的,正是别人所亏的,因而就整个社会来说,社会总商品的价值量并没有增加分文,只不过是原来既定价值量在资本家之间作了一次重新分配而已。
[材料3]马克思指出,在资本流通过程中,“货币的所有者变成了资本家。
他这个人,或不如说他的钱袋,是货币的出发点和复归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第174页),而且,“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17页)。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说明资本流通的总公式与商品流通的总公式的不同之处。
(2)说明马克思所说的资本流通和“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之间矛盾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哪里?[答案要点](1)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不同点:买卖顺序不同;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流通的媒介物不同(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主要表现在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因为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是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资本论简介
延伸
洋洋洒洒205万字的思想巨著《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简称《资本论》),是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来,揭示以资本为主体、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商品货币为载体、以市场为运行机制、以自由-平等-所有权-边沁为特征的商品所有权转化以谁投资-谁受益为特征的资本财产权为制度安排依据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经济学著作。从构架《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逻辑主体的角度来看,《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马克思论资本的专著,从这个意义上把这部巨著称之为《资本论》是很合适的。从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角度来看,《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是马克思论资本的标志性著作而且也是整个经济思想史中论资本的标志性著作;因为在这部著作以前,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没有关于资本理论的系统论述,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经济学说史上最伟大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1856年10月,马克思迁居到伦敦西北的肯蒂士镇,这样,离伦敦博物馆更远了。但马克思并未间断工作,他仍然没日没夜地在博物馆里工作着。饿了,啃一口干面包,渴了,喝一杯白开水,疲倦了,就站起来跳两下,然后继续工作。不管是刮风下雨,他也从未因天气问题而不到博物馆去。终于,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马克思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紧紧地捧住了这部刚刚出版的著作。
《资本论》的出版,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件重要大事,它迎来了无产阶级的新的斗争历程。在这部书中,马克思通过大量事实,详细而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揭穿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秘密”,暴露了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丑恶本质,也指出了工人阶级之所以极其贫困的原因。
算式大揭秘揭秘数学算式中的秘密
算式大揭秘揭秘数学算式中的秘密算式大揭秘:揭秘数学算式中的秘密数学算式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它们是我们理解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然而,这些算式背后隐藏着一些秘密。
本文将为您揭秘数学算式中的奥秘。
一、算式的结构在数学算式中,我们通常会看到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
这些运算符号的摆放顺序具备一定规律,一般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
这是因为乘法和除法的优先级高于加法和减法。
此外,算式中还存在着小括号、中括号和大括号等符号。
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的顺序,从而影响算式的结果。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应优先计算括号内的内容。
二、算式的交换律在数学中,加法和乘法具备交换律,即算式中两个数的顺序交换不影响最终的结果。
以加法为例,对于两个数a和b,a + b = b + a。
这意味着无论a在前还是b在前,两个数相加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同样地,乘法也具备交换律。
对于两个数a和b,a × b = b × a。
这表明无论a在前还是b在前,两个数相乘的结果是相等的。
三、算式的结合律除了交换律,数学中还有结合律。
结合律指的是在同一运算符下,无论数的顺序如何改变,运算的结果是相同的。
以加法为例,对于三个数a、b和c,(a + b) + c = a + (b + c)。
也就是说,无论是先计算a与b的和,还是先计算b与c的和,最终将结果与c相加,所得的结果都是相等的。
同样地,乘法也具备结合律。
对于三个数a、b和c,(a × b) × c = a× (b × c)。
无论是先计算a与b的乘积,还是先计算b与c的乘积,最终将结果相乘,所得的结果是相同的。
四、等式的性质在数学算式中,等号是连接左右两边的关键符号。
等号具备等价交换性和等价联结性。
等价交换性表示等式两边的项可以互换位置,而不改变等式的真实性。
例如,对于等式a + b = c,我们可以改写为b + a = c,依然成立。
等价联结性表示等式两边的项可以通过联结法则进行改写,而不改变等式的真实性。
结合马克思主义价值规律的内容,说说价值规律是如何在我们的生活实际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的
结合马克思主义价值规律的内容,说说价值规律是如何在我们的生活实际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的。
(必须联系实际)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私人劳动产品的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比例中,生产的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
因此,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是一个隐藏在商品相对价值的表面运动后面的秘密。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的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从较长时间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品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价格和价值量只见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
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地,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前些天黄金的价格有了下降,因为有许多人购买黄金(中国大妈),有人说“大妈”赔了,因为黄金的价格一直降,但是过后黄金的价格还是会再涨一些的,因为从长期来看黄金的价格还是相对恒定的。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首先,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以前很多工厂生产火柴,但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打火机逐步取代了火柴,现在火柴只是在特殊的场合使用,而打火机被大量使用。
打火机厂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火柴厂多很多。
这就是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实现。
资本论感悟200字(通用3篇)
资本论感悟200字(通用3篇)资本论感悟200字篇1在中学时代学历史时,就已经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所了解,明白了有《资本论》这本书,明白书中有剩余价值理论这个概念。
其余的就不了了之了。
直到这天,经过三个多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学习,才让我对资本论进行重新审视。
经过十几天的仔细阅读,让我收获匪浅!只可惜,由于阅历和时间的关系,使我无法对《资本论》进行深刻的了解。
众所周知《资本论》不仅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并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
实际上这是一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经济学巨著,马克思根据这一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必然要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而斗争。
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指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干活付钱”是错误的认识,实际上“干活付钱”并不是“等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我所得的报酬。
例如,一个工人一天劳动所得为8元钱,而他在一天之内为资本家所创造的利润远远不止8元,可能是16元,也可能是24元,还可能更高。
那么,究竟什么是剩余价值呢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面的一段话“其中的G′=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
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作剩余价值。
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的第二段时间,工人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做工的时间,虽然耗费工人的劳动,耗费劳动力,但并不为工人构成任何价值。
这段时间构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以从无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诱着资本家。
”马克思又进一步论述,“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一般具有决定性的好处,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好处。
使各种经济的社会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
浅析中西方隐私观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隐私观的差异摘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隐私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没有人可以忽视隐私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
缺乏对于隐私知识的了解,往往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因此,认识不同文化间隐私的不同对于跨文化交际至关重要。
本篇论文选取中国和西方的隐私观作为研究对象,从隐私观的不同方面(年龄、收入、时间、和空间)做了详细的对比,并从深层次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
这样,人们就能认识到差异的内容和来源,由隐私观不同导致的问题也就能得到避免。
关键词:隐私;差异;跨文化交流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的地位日益突出。
由于世界文化各异,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免存在各种造成误解的阻隔或障碍,隐私观便是其中一种。
本文将就中西方隐私观的不同方面进行对比,并对差异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解读,以期不同文化群能够相互理解并消除由这些差异所造成的误会。
一、隐私的定义和地位如今被广泛认知的个人隐私是建立在西方特别是英国和北美文化基础上的构建。
英文privacy(隐私)来源于拉丁语,意思是人们想要脱离公众生活的愿望。
1890年,两位美国学者Warren和Brandeis将隐私定义为人们所具有的不被人打扰的权利。
在1970年出版的《隐私与自由》一书中,Westin将隐私分为四类:1)隐居(solitude),即与外界隔绝;2)亲密无间(intimacy),即只向亲密朋友或知己泄露隐私;3)匿名(anonymity),即不希望被他人识别;4)自我克制(self-reserve),即指一种心理自我克制以防止不必要的骚扰。
事实上,汉语中并没有与英文privacy完全对等的词。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隐私”的定义是“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
一些学者认为,隐私“以‘羞耻心’为开端,远古时代的人认为身体是绝对的隐私,不允许别人对自己的赤身随意窥探和探望。
”(王秀哲,2005)。
作为调节人和人关系的屏障,隐私在跨文化交际中意义重大。
由于文化差异,不同人群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关系的调整,不同文化之间也就有自己的隐私底线。
资本论读书报告(16篇) - 其他范文
资本论读书报告(16篇)-其他范文篇1:资本论读书心得体会通过四个月的读书,结结实实让我经历了不一样的人生,《资本论》看透了社会的真相。
这一本好书,好书是值得读很多次的,以后拿出来再看一看应该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吧。
以下是算是《资本论》的一点体会:1、提高对时间的感知因为从毕业后开始记录自己的每日生活,每件事情花多长时间有很清晰的时间,久而久之,对时间的敏感度要比以往强了。
而读完《资本论》更是强化了我对时间感知,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时间了。
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绝对时间的,没有一定的投入量是不可能的。
《资本论》中对时间在劳动生产上对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绝对劳动时间和相对劳动时间,通过对时间的压榨,资本家获得了额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2、获得内心的宁静读书使人宁静,到了夏天还凉快呢。
是我认真读书的开始,以往读书都求快求多,去年买了几百本书,算下来也没看多少,而且永远在一个读不完的死循环状态中。
通过读《资本论》,深刻的感触到,读书就要看经典,经典书经过时间的淬炼,能流传于后世必有其道理,通过读这种书来获得对世界的认识比从媒体和那种畅销书来的实在。
就像查理芒格说的一样,我们要与逝去的伟人做朋友。
多读经典书,读点费脑力的书,我认为这样对于个人专注力的提升是有一定的帮助。
读书不那么焦躁,也不那么急切,就是安安静静地看,一边看一边想,能看多少是多少,不会为了看到最后一页疯狂翻书(以前的坏习惯),脑袋中留不下一点读过的内容。
这是个过程,持续做下去必定会有提升的。
篇2:资本论读书心得体会《资本论》是马克思耗尽毕生心血的结晶。
《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
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高中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高中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是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简单地说,市场就是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
市场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在市场上从事各种交易活动的当事人,称为市场主体。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中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注)①原因: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是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式,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劳动者物质和文化需要。
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也必须把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根本目标。
②要实现共同富裕,在分配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③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政策:第一,“先富”政策,就是指在收入分配中承认差距的存在,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致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要同时富裕又不现实,只有先富才能带动共富。
第二,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
即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二.原因分析西欧各国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欧洲国家连年战争不断,内耗过大,15世纪末叶、16世纪初叶,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
当时的英国王权较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英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1603—1625在位)即位时西班牙与英格兰的战争还在继续,詹姆士一世和议会之间因为拨款的问题产生的矛盾冲突非常严重,而议会主要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
2023年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限时集训11:阳光大道——民族解放运动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专题限时集训(十一)阳光大道——民族解放运动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建议用时:45分钟)1.(2022·泰安高三三模)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初期西方的殖民活动一般存在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建立新家园;第二种是为当地的工商业发展指明方向,助力欧洲国家的扩张活动。
第二种情况最为典型的是()A.西班牙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B.葡萄牙殖民者对亚洲的侵略C.沙俄对中国的侵略D.英法等国对印度的侵略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第二种殖民活动指为当地的工商业发展指明方向,助力欧洲国家的扩张活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等国入侵印度,带来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当地生产方式的进步,有助于当地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同时将印度变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助力欧洲国家的扩张活动,故选D 项。
]2.(2022·淄博高三模拟)自从殖民地时期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以来,在这个畸形的、不平等的以及总是带有歧视性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墨西哥始终是处于边缘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其发展如同被殖民主义攥着线的风筝,最终没有飞得更高更远。
这一状况主要是因为墨西哥()A.拥有大量外来移民B.被移植了宗主国的生产方式C.土著文明相对落后D.最早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B[根据题干中“其发展如同被殖民主义攥着线的风筝,最终没有飞得更高更远”可知,墨西哥深受宗主国的影响,导致它的发展比较缓慢,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航路开辟后不久,西班牙就将墨西哥变为它的殖民地,并将自己比较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移植到墨西哥,使得墨西哥的发展始终处于落后状态,故选B项。
]3.(2022·北京东城区一模)19世纪30年代,法国里昂爆发了两次工人武装起义,提出的口号是“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不共和,毋宁死”。
马克思如是评价:“里昂的工人们以为自己追求的只是政治的目的,以为自己只是共和国的战士。
可是事实上他们却是社会主义的战士。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工人运动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B.第一国际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无产阶级进行政权建设的伟大尝试D.法国议会制共和制得以最终确立A[根据材料“19世纪30年代,法国里昂爆发了两次工人武装起义……马克思如是评价:‘……事实上他们却是社会主义的战士’”可知,法国工人进行了两次武装起义,并提出“共和”的口号,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评价其为社会主义的战士,说明工人运动的爆发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故选A项;第一国际建立时间是1864年,排除B项;无产阶级进行政权建设的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排除C项;法国议会制共和制得以最终确立是在1875年,排除D项。
小时代伤感语录
小时代伤感语录1、要离开,就请,永远别再回来。
2、我想在爱里活下去,活得比爱更长久,活成爱情本身。
3、但有一样东西却不会被他收割,那就是我们的友谊。
4、你走的那天,我决定不掉泪,迎着风撑着眼帘用力不眨眼。
5、也许明天醒来,他就消失了,爱过他的人,再也找不到他。
6、惆怅的青春,叛逆的岁月,发酵成一碗青绿色的草汁,倒进心脏里。
7、巨大的月亮像是一个精美的布景,整个上海都被笼罩在这个布景下面。
8、路边有一些路人放下的白色雏菊,细碎的花瓣被秋风吹拂着,铺了一地。
9、这才是悲剧的最强音节,弥漫在整个空旷天地间的,低沉提琴的巨大悲鸣。
10、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流逝告别。
我们慢慢地走向一个被上帝作记号的地点。
11、他把第一只混沌咬紧口里,然后一颗滚烫的眼泪就掉进了白色的塑料饭盒中。
12、有时,爱也是种伤害。
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13、旋转着的,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
等价交换的,最残酷的也最公平的寒冷人间。
14、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你会忘记这个时代,但你,会永远记住我们。
15、时间的齿轮从未停止转动,它用一种最冷酷和理智的方式,让每个生命得以平行前进。
16、她对即将到来的离别表现得如此冷血。
人的心,要多软有多软;要多硬,也有多硬。
17、白光四下流淌,逐渐炎热起来的空旷街道像是一步黑白默片。
无限膨胀开来的寂静。
18、我现在的安稳,我现在的从容,我现在的风平浪静,其实就是我已经彻头彻尾地完蛋了。
19、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虚弱的幌子,被风一吹,甚至不用风吹,缓慢走动几步就是一盘散沙。
20、我坐在客厅里流眼泪,虽然没有哭出声,但是中途差点被渗透到鼻腔里的眼泪给活活呛死。
21、春天终于结束了。
热浪开始无所顾忌地在这个城市的每一寸罅缝隙里繁衍生息,野蛮膨胀。
22、让我们先把时间停顿在这里。
然后让我们抬起手,把手腕上的钟表往回拨,直拨到两个月前。
23、巨大的月亮把白天蒸发起来的欲望照的透彻。
交换·交易·秘密
交换交易秘密
希佩.,EV;秦光道
【期刊名称】《科学学译丛》
【年(卷),期】1989(000)003
【总页数】4页(P49-52)
【作者】希佩.,EV;秦光道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50
【相关文献】
1.不等价交换的秘密——新经济对等价交换原则的冲击 [J], 姜奇平
2.基于XML与Web Service技术的数据交换机制研究与实现——以杭州市土地交易信息监管系统与局门户网站数据交换为例 [J], 何丹
3.基于d维纠缠交换的(t,n)门限量子秘密共享 [J], 宋秀丽;徐建坤;周道洋
4.基于纠缠交换技术的量子秘密共享协议设计与分析 [J], 常彦妮
5.是物物交换还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晚明以来张家口的市圈变迁及其交易形态考察 [J], 廖声丰;孟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谈判故事_基辛医谈判策略
“基辛格”谈判策略。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是著名的外交谈判专家,其独特的谈判理念与行事风格为人称道,被誉为“基辛格”谈判策略。
该策略主要是巧妙地利用国家事务中信息不对称和人们的心理技巧进行谈判。
其主要手法是:先告诉甲一个“秘密”,又告诉乙一个“秘密”,再告诉丙一个“秘密”。
在告诉秘密的同时,作为等价交换,他同时可以获取三个以上的秘密,因为他深知三者之间会相互封锁消息,而且要在许多年以后才会分别公开各自掌握的所谓的“秘密”,而在此之前,他早就利用所掌握的秘密充分了解了情况,从而取得谈判的优势,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基辛格”谈判策略在商务谈判中的一方与多方同时谈判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祝绪丹的经典台词
祝绪丹的经典台词
你别整天年纪轻轻的,什么低谷啊,就什么新低啊,你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呢
暗恋就像是等待测试的程序,确定运行结果,也确定时间,但只要需求改变就要努力优化程序直到它成功运行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虽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加密,但却不知道系统何时会被黑客入侵,将我们保守的秘密公之于众老天是个脾气古怪的编剧,他喜欢心血来潮的安排一场猝不及防的见面,然后躲在一旁欣赏演员们的狼狈和惊慌
代码纠错要比重新编写困难得多,在两个人的关系中,要想化解已经产生的误会同样很难与其浪费时间不如暂时放下过去,随心而动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心动买单,盛亏自理风险自担,不需要对方的同情和补偿,因为感情从来不存在等价交换
如果爱情是个程序可以任意安装卸载那一切都会容易很多可惜
它不是程序,做不到收发由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等价交换的秘密]
等价交换原则是商品经济的一般原则,不等价交换的秘密。
但新经济却对它造成了冲击。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的以人为本的新经济,特别是其中的个性化生产和个性化定价实践,直接动摇着商品等价交换原则的基础。
因为如果一人一价是可能的,那么人们就有理由质疑等价交换那个“等价”到底跟谁相等。
到底哪里出了错:是“实践”这个检验真理的标准错了;还是“真理”本身错了?这关系到与P2P、BI有关的一系列新的商业模式从根本上是否成立的问题。
我曾读到有一篇文章把这个问题说得非常现实:“体验无非是使用价值的主观化,但是这就造成了体验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主观价值,甚至同样的体验对同样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价值。
比如在不是情人节的时候,人们一般不会花20元去买玫瑰。
那么,如何为体验定价?或者说,如何让货币继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角色?总不能按照消费者大脑中的‘多巴胺’和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计量来收费吧。
”
我倾向于一种属于“大胆假设”的初步结论:等价交换原则是体现工业化特点的商品交换原则,在现代性这个大前提下是成立的;但如果大前提变成后现代性,就需要一种更能体现信息化特点的交换原则与之相互补充。
这种新的交换原则的特点,是以意义价值相等为等价原则。
意义价值相等时,交换价值可以不等。
我们可以称之为新等价(等意义价值)交换原则,或不等价(不等交换价值)交换原则。
价值论上的争论
这个问题不是今天才提出的,其价值论方面的争论由来已久,电子通信论文《不等价交换的秘密》。
◆分享好文◆这里的“门道”在于价值的定义不同。
主流经济学自马歇尔以后,已不再有“主观价值”这样的概念,效用价值实际上也是客观的价值,其价值可通约就是客观性的表现。
而“主观价值”,既不属于使用价值,也不属于交换价值,而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外的第三种价值,它具有不可通约性,所以是标准的个性化价值。
把个性化价值称作“主观价值”,其实并不确切。
这种价值最大的特点,其实是“以人为本”的价值;也就是说,其价值不是验在功能(效用)上,也不是验在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而是验在人体上,所以叫体验。
因为人体是感性的,所以“体验”常被人混同于“主观”。
这个第三价值,边沁称之为快乐,帕累托称之为福利,鲍德里亚称之为象征价值,卡尼曼称之为体验效用,布瓦索称之为信息价值。
我认为,用“意义价值”这个词,概括性更强。
相对于交换价值,意义价值代表着人性的不同方面。
交换价值代表人性的本质的一面,意义价值代表人性的更高感性的一面,使用价值代表人性的初级感性的一面,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人。
如果把生产当作彼岸,消费当作此岸;那么,交换价值是离岸价,意义价值是到岸价。
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人的平均价值,构成离岸价;而人的自由劳动时间、人的个性化价值,构成到岸价。
以人为本是以此岸之人为本,也就是以具有人体的人为本,以感性的人、活生生的人为本。
而彼岸代表人的本质,代表人的社会化的方面。
因此,它是不带人体的人,经济学上叫作经济人或经济人理性。
工业化在人性上的历史局限性表现在,不考虑差异性和个性的价值所在。
信息化价值观的历史进步表现在,光有交换价值(有钱)还不算到头,要有意义价值(快乐)才是归宿。
至于计量收费,其实也并不难。
当然,不是去测什么“多巴胺”、“肾上腺素”,而是采用一种叫锚定(Anchoring)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期望理论为此还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种方法已成为目前美国流行的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的主流方法。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