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MIS)已成为企业和组织运营的重要支撑。
它就像一个智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各种信息,帮助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提高运营效率,增强竞争力。
而要实现这些功能,离不开一系列的技术基础。
首先,我们来谈谈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可以说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它就像一个巨大的仓库,存储着各种有价值的数据。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个有效的数据库来管理客户信息、销售数据、库存情况等,那将会是多么混乱的局面。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负责组织、管理和访问这些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 MySQL、Oracle、SQL Server 等。
通过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我们可以方便地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比如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
接下来是网络技术。
如今,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离不开网络。
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依靠网络将不同地点的用户和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快速流通。
从局域网(LAN)到广域网(WAN),再到互联网,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例如,通过企业内部网(Intranet),员工可以方便地访问公司的各种资源和信息;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可以与客户、供应商进行在线交易和信息交流。
同时,无线网络技术的普及也让移动办公成为可能,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获取和处理信息。
硬件技术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之一。
服务器、计算机、存储设备等硬件设施为系统的运行提供了物理支持。
高性能的服务器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的数据请求,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可以存储海量的数据;而可靠的计算机终端则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操作界面。
此外,硬件的不断升级和更新也推动着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其能够处理更复杂的任务和满足更高的性能要求。
02382管理信息系统(最全名词解释)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1、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
2、信息:是指加工以后的,对人们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3、物流:是指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4、资金流:是以货币的形式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形式。
5、事务流:是指企业在处理内部或外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经营管理行为。
这些行为的过程构成了事务流。
6、信息流:是指除去物流、资金流和事务流的物理内容外的信息流动过程。
如生产计划、销售计划以及各种各样的文件、统计、报表构成的信息处理过程。
7、管理信息:是以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收到的原始数据为依据,经过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意义后,对其后的企业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
8、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9、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些目标而结合成有机整体。
10、分解方法:指把被研究的对象和问题分解成人们可以容易处理和理解的细小部分,并通过对这些被分解的部分进行研究来获得对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11、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及其他信息技术为核心,为实现某些系统目标,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的系统。
12、“自底向上”的方法:是指通过调查等方式,将业务的具体功能汇总、归纳成宏观的功能。
13、“自顶向下”的方法:是从宏观入手,按照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分解到微观具体的事物。
14、管理:是指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15、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流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加工、更新和维护,产生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改善协同合作、效率与决策制定,协助企业管理资源并获利的信息处理系统。
16、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数据处理及现代办公事务处理的一项综合技术。
第三章 MIS的技术基础
器件号
数量
仓库号
职工号
工资
库存
职工
职工号 供应商号 订购单号 订购日期
订购单
网状模型 (Network Model)用网络结构表示客观事物之间联 系的数据模型。
关系模型 (Relational Model)用二维表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联系 的模型。
器件 库存 仓库
仓库
仓库号 WH1 WH2 WH3 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面积 370 500 200 器件号 P1 P2 P3 P4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本章内容:
1、信息技术概述 2、数据处理 3、计算机网络
3.1 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只有将信息技 术和管理技术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 用。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 和通信技术。
示例:学生数据库的数据层次
数据的层次 举例
课程文件
数据库 文件 纪录 数据项
简历文件 财务文件
学生数据库
刘汉云 数据库系统 4 89 李卓宇 数据库系统 4 85 张昕阳 数据库系统 4 85 刘汉云 数据库系统 4 89
课程文件
包含:学生姓名、所选课程、 学分及成绩的记录
刘汉云
(名字字段)
图1
数据的层次
仓库号 WH1 WH1 WH1 WH2 WH2 WH2 WH3 WH3
1、关系。一个关系对应于一张二维表。 关系 2、元组。表中一行称为一个元组。 元组 3、属性。表中一列称为一个属性。给每列起一个名即 属性 为属性名。 4、主码 (Primary Key,也称主关键字)。
5、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6、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7、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用关系名 (属性1,属 性2,…属性n)来表示。 eg. 库存(仓库号,器件号,数量) 仓库(仓库号,城市,面积)
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14
2.1 数据结构
2.1.3 树 – 树是结点之间有分支的、层次关系的结构,类似于 自然界中的树。树结构在数据处理中应用最广泛, 也是最重要的一类非线性结构。 – 采用树形结构,可以把复杂的数据联系表示成固定 长度的记录,从而大大方便了数据的处理。 – 除了上面介绍的线性表和树结构,还有队列、图等, 也是重要的数据结构。
0001 李二 19
图3.3链表的逻辑结构
12
2.1 数据结构
2.1.2 线性表 – 线性表是指数据的结构形式本质上是一维的线性关
系,其中的每个结点都是同一类型的数据结构。 – 将一个线性表存储到计算机中,可以采取许多不同
的方式,最简单的是顺序存储方式即把线性表的结 点按逻辑次序依次存放在一组连续的存贮单元里, 结点在计算机内的存放位置完全由结点在线性表中 的顺序号决定,用这种方法存储的线性表称为顺序 表。
16
2.2 数据文件 如果用文件描述某一事物的总体(例如工资
单),则每个个体的情况就是其中的一条记录 (如每个职工的工资情况)。
数据项描述的则是个体的若干属性(如姓名、 基本工资等)。数据项都有一个代表着事物某一 方面属性的名,同时相对于每条记录,还有一个 代表这方面属性的值。例如,对于属性名为“姓 名”的数据项,具体到一个个体就对应着一个数 据项的值,如“张又兴”。
信息系统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台3
精选ppt
1500 4500
入库 单号
日期
物资 代码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额
2102 99.1.5 0307 电钻 500W 个 2 500 1000
2103 99.1.9 0302 电锯 24寸 台 3 1500 4500
2、第二范式(2NF)
所谓第二范式,指的是这种关系不仅满足第 一范式,而且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其主码。
日期 入库号
货位
数量
库存
精选ppt
4、合同:属性有合同号、数量、金额、 备注。
数量
金额
备注
合同号
合同
精选ppt
5、结算:属性有结算编号、用途、金 额、经手人。
用途
金额
经手人
结算编号
结算
精选ppt
1、入库:一种物资可以分多次入库, 所以是1:N联系。
使用E-R图来表示可以表示为:
名称
规格
备注
物资代 码
精选ppt
构建局部E-R图
(a)供应科
供应商 m 供应 n
材料
供应商 m 供应 k 零部件
供应商 m 供应
n
零部件 m 组装 n
产品
产品 m
使用 n 材料
零部件
m
n
装配
精选ppt
m 零部件
n m
组装
n m
产品
装配 使用
n 材料
精选ppt
(c)总务科
B
889412
C
889418
D
889422
E
索引顺序文件
精选ppt
记录地址 学号 姓名 数学 物理
管理信息系统路晓丽版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路晓丽版)课后题答案(1-12章全)第一章1.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答:(1)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首先,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其次,信息是可以通信的最后,信息形成知识。
(2)信息的概念不同于数据。
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包括数字还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
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
处理数据是为了更好地解释。
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加工之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其对决策的影响也可能不同。
决策者利用经过处理的数据作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遭受失败,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因为不同的解释往往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目的。
1.2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物流的关系。
答:(1)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
①物流是实物的流动的过程。
②资金流是伴随物流而发生的资金的流动的过程。
③事物流是各项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
④信息流伴随以上各种流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其他各种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运动的软资源。
(2)信息流处于特殊地位:①伴随物流、资金流、事物流产生而产生。
②是各种流控制的依据和基础。
1.3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答: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
信息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使它获得新的结构与形态或者产生新的数据。
由于信息的作用只有在广泛交流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系统的发展。
广义的信息系统概念已经延伸到与通信系统相等同。
这里的通信不仅是通讯,而且意味着人际交流和人际沟通,其中包含思想的沟通,价值观的沟通和文化的沟通。
广义的沟通系统强调“人”本身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沟通工具,还是资讯意义的阐述者,所有的沟通媒介均需要使资讯最终可为人类五官察觉与阐述,方算是资讯的沟通媒介。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经验证明,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并使它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这些基础和条件主要包括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基础和技术基础。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基础1、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计算机的应用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建立信息系统,先要下决心研究管理问题,进行某些管理制度,某些管理机构的改革。
管理信息系统有各种形态,企业应根据实际管理水平,建立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不要盲目追求整体性、综合性。
2、领导重视,业务人员积极性高一方面,MIS是为管理服务的,只有最高领导最了解企业的目标和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建立MIS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周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它的建立和应用可能涉及某些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甚至组织机构的调整和改变,这些涉及全局的问题,只有最高领导亲自过问才能解决。
除领导重视外,业务人员的积极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系统开发阶段,需要他们积极配合,介绍业务流程,提供数据。
系统建成之后,他们是系统主要的使用者和操作者。
他们的业务水平、工作习惯和对新系统的态度,直接影响系统的使用效果和生命力。
调动领导和业务人员的积极性,一方面要通过教育、普及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信息觉悟,消除误解;另一方面要让他们参与系统开发,鼓励他们提出方案和建议,参与和交流是最有效的教育。
3、组织一支拥有各类专业人员的系统队伍①系统分析员,负责系统分析②系统设计员,负责系统设计③程序员,负责应用程序设计④操作员,包括硬件操作和数据录入人员⑤系统维护人员,负责系统硬件和软件维护⑥信息控制人员,负责信息收发与调度⑦管理人员,负责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组织与领导工作。
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分析是最困难的工作。
系统分析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决定了系统的质量。
缺乏称职的系统分析员是目前制约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可由一些具有计算机初步知识的管理专家与懂得管理业务管理的计算机技术专家组成系统分析小组,共同承担系统分析的重任。
第三章 MIS的技术基础
ISO的OSI(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物理层、数据
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 示层、应用层 OSI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工业标准,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事实上 的标准。TCP是传输层控制协议,IP提 供网络层服务。
TCP/IP网络体系结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特网飞速发展,已经成 为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因此 它所使用的 TCP/IP协议体系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 的地位,事实上,它已经成为协议的标准。 网络接口层(相当于OSI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 层) 网际层(相当于OSI中的网络层) 运输层(相当于OSI中的传输层) 应用层(相当于OSI中的会话层、表示层、应用 层)
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
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 通信线路 网络协议(protocol):不同的计算机进行互 相通信时双方所共同遵守的条例。协议具有以 下三要素:
– (1)语法:包括数据结构、编码及控制信息格式
– (2)语义:为了协调通信双方的动作和进行错误 校验,双方必须给出信息,表示“提出请求”, “作出响应”和完成规定动作 – (3)定时:通信双方还必须规定一些时间关系, 如速度如何匹配,事件的超时与执行的顺序等。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
服务器 server(网络操作系统,提供共享服务) 工作站 workstation(服务器之外的其它计算机) 网卡
连接介质:无线、有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话 线)
其它:集线器(HUB)、路由器(Router)、网桥(Bridge)、
中继器(Repeater)、收发器(Transceiver)、调制解调器 (Modem)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基本简介
2.4 计算机网络
❖ 几种典型的局域网
目标和以方太案 网(技术Ethert)经济
社会
令牌环网(Token-Ring)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t)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异步传输(ATM)
2.4 计算机网络
2.3 数据库技术
❖ 数据库保护
数据安全性 数据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并发控制 数据库恢复
2.4 计算机网络
❖ 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 网络操作系统 ❖ 几种典型的局域网 ❖ 网际互联 ❖ 多媒体网络
2.4 计算机网络
目标和方案 技术
经济
社会
2.4 计算机网络
目标和方案 技术
2.2 数据处理和数据组织
❖ 数据处理 ❖ 数据组织
2.2 数据处理和数据组织
❖ 数据处理的目的
❖ 数据转换以便于分析或进一步处理 ❖ 数据抽取、推导成为有用的信息
数据存储方便将来的应用
2.2 数据处理和数据组织
❖ 数据处理的内容
❖ 数据收集 ❖ 数据转换 ❖ 数据筛选、排序和分组 ❖ 数据组织 ❖ 数据运算 ❖ 数据存储 ❖ 数据检索
❖ 网际互联
目标和方案通过技主术干网络经把济不同标社准会、不同 结构甚至不同协议类型的局域网在一 定的网络协议的支持下联系起来,从 而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
2.4 计算机网络
❖ 多媒体网络
目标和方案多媒技体术技术是经指济能够提社供会多种媒 体,包括语音、文本、音乐、图形、 图像、视频、动画等的输入、输出、 传输以及综合处理的技术。
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Powered by mos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操作
OSI规定所有的网络系统都应具有OSI七层模型的功能。每层的对话规则称为该层的协议。在同一系统中,相同层使用相同的协议,不同的系统,对等层使用对等协议。在互联网中,网络协议在对等层提供横向服务。对等层协议的作用是,使位于不同系统的不同协议下的用户能够在对等层上,通过对等层协议进行直接的、透明的、点到点的通信。
数据的易访问性
信息的聚集性
通信网络的弱点
Powered by mos
信息系统实体安全
自然因素是指会对信息系统产生影响的各种自然力,它可以破坏信息系统的实体,也可以破坏信息。自然因素可以分为自然灾害、自然损坏、环境干扰等因素。
Powered by mos
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篇
Powered by mos
Powered by mos
虽然数据系统由于本身特点,其安全措施与其它计算系统(如操作系统)的安全措施在某些方面有本质的不同,但它对安全的要求与其它信息系统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1) 数据库的完整性 (2) 数据库的保密性 (3) 数据库加密 (4) 数据库系统的密钥管理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操作
Powered by mos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操作
DBMS自身的安全措施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在操作系统中讨论过的安全措施。我们可以沿用安全操作系统中使用过的主体、客体、以及主体对客体的访问模式等基本概念来讨论DBMS的安全问题。数据库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系统,它当然要遵循信息系统安全的三个基本原则: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但是,由于数据库系统本身的特点,其完整性和保密性的实现方法有所不同,它的安全措施于操作系统中的安全措施有某些本质上的区别。
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篇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操作 Powered by mos
02382管理信息系统讲义汇总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本章主要考核知识点包括:1. 信息的定义及特性。
2. 管理信息的层次及特性,尤其要注意三种不同层次管理信息的不同特点。
3. 信息系统开发中的两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4.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结构和功能。
5. 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及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的定义及特性(识记)(一)定义:信息是加工以后的,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二)特性:1.真伪性。
即信息的准确性,是指信息能否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事物的程度。
真实性是信息最基本的性质。
2.层次性。
是指信息是分等级的。
一般分为战略层、策略层和执行层。
3.可传输性。
是指信息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快速传输和扩展。
4.可变换性。
指信息可以转化成不同的形态,也可以由不同的载体来存储。
5.共享性。
指信息不具有独占性。
二、管理信息及三种管理信息的不同特点(识记、举例、判断)管理信息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收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意义后所产生的对其后的企业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
管理信息的层次包括: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1.战略信息:又称决策信息,是关系到全局和重大问题决策的信息。
2.战术信息:又称管理控制信息,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生产经营过程控制所需要的信息。
3.作业信息:是反映企业日常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的信息。
三、自底向上的分析方法和自顶向下的分析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识记)自底向上的分析方法是指通过调查等方式,将业务的具体功能汇总、归纳成宏观的功能。
优点:● 符合现实应用的逻辑过程,开发的系统易于适应组织机构的真正需要。
● 有助于发现和理解每个系统的附加需要,并易于判断其费用。
● 相对来说,每个阶段的规模较小,易于控制和管理。
缺点:● 由于方法的汇总性质,汇总的系统不一定符合企业的整体目标。
为了达到系统的性能要求,往往不得不重新调整系统,甚至要求重新设计系统。
● 由于系统未进行全局规划,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
东北财经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
东北财经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1、何为数据?何为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所谓数据是由原始事实组成的。
要表示数据通常有三个方面事情要做:数据名称、数据类型、数据长度。
当原始事实按照具有一定意义的方式组织和安排在一起时,它就成了信息。
信息是按一定的规则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是对数据进行处理而产生的。
这种组织规则和方式具有超出数据本身以外的额外价值。
2、什么叫系统?有哪几类系统?请分别对各类系统进行举例说明?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个元素(部件)有机集合而成的,能够执行特定功能的综合体。
概念系统是最抽象的系统逻辑系统是再概念系统的基础上构造出的原理上可行得通的系统实在系统也可以叫物理系统,它是完整的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并可以实际运行的系统3、什么是系统方法?什么是系统观点?说出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立足整体、统筹兼顾、使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科学方法。
所谓系统观点,就是不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良与否,而是把一个系统内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把一个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着的综合体,从整体上追求系统的功能最优。
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的主演步骤:①定义问题:列出一个或一组希望达到的目标②列出资源和约束:供选择的技术或手段以及每个系统所需的“成本”或资源③给出方案:一个或一组数学模型④评估被选方案⑤选择最佳方案并实施⑥总结解决方案的有效性4、什么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可以输入、处理、输出数据和信息,并提供反馈、控制机制以实现某个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
5、什么叫管理?如何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其主要特征是什么?管理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是管理者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对各种资源和实践环节进行规划安排、优化控制的总称。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二、数据组织
序 号 1 2 3 4 5 6 插入前 结点 内容 9 15 17 25 39 序 号 1 2 3 4 5 6 结点 内容 9 15 17 23 25 39 插入后 结点 内容 9 15 17 23 25 39 删除前
序 号 1 2 3 4 5 6
序 号 1 2 3 4 5 6
结点 内容 9 15 17 25 39
CREAT TABLE Student (Sno CHAR(5) NOT NULL UNIQUE, Sname CHAR(20), Ssex CHAR(1), Sage INT, Sdept CHRA(15));
2. 修改 ALTER TABLE <表名 ADD <新列名 表名>[ 新列名>< 数据类型 >] 表名 新列名 [MODIFY<列名 数据类型 列名><数据类型 列名 数据类型>] 例如: 表增加“ 例如:向Student表增加“入学时间”列,其数据类型为 表增加 入学时间” 日期型。 日期型。
为了便于检索,除文件本身外,另外 建一张指示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之间对应 关系的索引表,这类包括文件数据区和索 引表两大部分的文件称为索引文件。
第二节 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 织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数据的集合, 织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能 以最佳的方式, 以最佳的方式,最少的数据冗余为多种 应用服务, 应用服务,程序与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 并可为各用户共享。 性,并可为各用户共享。 并可为各用户共享
(一)基本表的建立与删除
1.建立 建立 CREATE TABLE < 表名 (<列名 表名>( 列名 列名1>< 数据类型 列表完整性 数据类型>[列表完整性 约束条件] , 列名 列名2>< 数据类型 [列表完整性约束条件 数据类型> 列表完整性约束条件 列表完整性约束条件]…]) 约束条件 [,<列名 ) 例如:建立一个“学生表” 例如:建立一个“学生表”Student,它有学号Sno、姓名S ,它有学号S 、姓名S name、性别Ssex、所在系Sdept5个属性组成,学号属性 、性别S 、所在系S 5个属性组成, 不能为空,并且其值是唯一的。 不能为空,并且其值是唯一的。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管理信息系统》
备
控制器
CPU
图3-2 计算机硬件工作原理图
输
出
设
数据流
备
控制流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3.1.4 计算机软件系统
用
软
应
系统
件
它 其操
系 作
计算 机硬 件
软 统
件
图3-3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 机程序及相关文档,它是在 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上对硬 件的完善和扩充。计算机 软件系统一般分为系统软 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
表3-1 计算机四个发展阶段的特征比较
第一代
时间 1946—1957年
主要 元件
电子管
软件 机器语言和 特征 汇编语言
应用 领域
军事和科研部门
第二代 1958—1964年 晶体管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工程设计、 数据处理
第三代 1965—1969年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操作系统逐步成熟、 结构化程序设计
文字处理、企业管理、 自动控制
1.数据仓库将来自不同DB的信息结合在一 起
数据仓库将企业中各个业务DB中的信息结合起来 (通过汇总与合计)。当人们从各类业务DB中提取 信息来创建数据仓库时,收集的只是那些进行决 策所需的信息。
这种“所需的信息”是用户按照他们对逻辑化的 决策信息需求而确定的。
故数据仓库只包含与用户进行决策有关的信息。
3.数据世界 数据世界也称计算机世界,它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及其
联系经过信息世界的抽象后,转换到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
字段(fields):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或数据项) 如:学生有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字段
记录(record):字段的有序集合称为记录 文件(file):同一类记录的汇集称为文件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14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一、选择题1、管理信息是( )A 管理者的指令B 客观世界的实际记录C 数据处理的基础D加工后反映和控制管理活动的数据2、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A 手工管理系统B 计算机系统C 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D 通信网络系统3、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它们是()A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B信息源、信息收集器、信息处理器和信息管理者C信息收集器、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D以上说法都不对4、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环境具体指的是()A 组织所处的自然环境B 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C 组织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D 组织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5、运行控制层上的决策多属于()A 结构化B 半结构化C 非结构化D 以上都有6、ERP是( )进步一步发展的结果A EDPB MPRC MISD MRPⅡ7、决策支持系统(DSS)有三个技术层次,它们分别是()A 语言子系统、知识子系统、问题处理系统B 模型库系统、语言子系统、问题处理系统C 模型库系统、知识库于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工具D 专用DSS、DSS生成器和DSS工具8、电子商务中企业对企业的形式可称作()A B to GB B to BC B to CD C to C9、企业资源计划的核心是()A MPRB MPRⅡC JITD CAM10、下列不属于管理信息系统范畴的是()A 管理信息系统B 决策支持系统C 专家系统D 事务处理系统11、在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型结构中,处于最下层的是()A 业务处理系统B 财务系统C 数据处理系统D 决策支持系统12、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 信息处理功能B 预测功能C 决策功能D 计划功能13、系统方法的主要原则是( )A 整体性原则B 目标优化原则C 分解协调原则D 以上均是14、下列人员不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用户的是( )A 总经理B 系统分析员C 部门经理D 数据输入员15、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属于( )A 计算机学科B 管理学科C 工程学科D综合型学科二、判断题1、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到管理和信息两个方面。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第3章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3.1 单项选择题3.1.1 数据流的具体定义是()。
A、数据处理流程图的内容B、数据字典的内容C、新系统边界分析的内容D、数据动态性分析的内容3.1.2 判断表由以下几方面内容组成()。
A、条件、决策规则和应采取的行动B、决策问题、决策规则、判断方法C、环境描述、判断方法、判断规则D、方案序号、判断规则、计算方法3.1.3 邮政编码是一种()。
A、缩写码B、助忆码C、顺序码D、区间码3.1.4 下面的系统中,哪一个是实时系统()。
A、办公室自动化系统B、航空订票系统C、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D、计算机激光排版系统3.1.5 输入设备将程序和数据送去处理的设备为()。
A、主机B、显示器C、控制器D、磁盘3.1.6 局域网络事实上是()。
A、一种同机种网络B、线路交换方式网络C、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D、一种计算机通信系统3.1.7 在下列设备中,不能作为微计算机的输入设备的是()。
A、激光打印机B、鼠标C、键盘D、硬盘3.1.8 根源性收集数据需要()。
A、人工参与B、由人与计算机结合收集C、由人工收集D、不由人工参与3.1.9 通常唯一识别一个记录的一个或若干个数据项称为()。
A、主键B、副键C、鉴别键D、索引项3.1.10 在索引表中,被索引文件每个记录的关键字相对的是()。
A、文件名B、记录项C、数据项D、相应的存储地址3.1.11 某数据库文件共有6条记录执行了.GO 3.SKIP—5后RECNO()和BOF()的值是()A、-2,.T.B、0,.T.C、1,.T.D、1,.T.3.1.12 在FOXBASE中物理删除一个数据库文件的全部记录的命令是()。
A、DELDTEB、DELETE ALLC、PACKD、ZAP3.1.13 数据查询语言是一种()。
A、程序设计语言B、面向过程语言C、面向问题语言D、描述数据模型语言3.1.14 在计算机的各种存储器中,访问速度最快的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概论 第5版 第三章 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
7
01 管理的含义
02 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03 互联网时代管理学的新发展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 科学管理理论,由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在其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中提出。
•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 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代替经验管理。泰 勒认为最佳的管理方法是任务管理法。
• 企业文化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因为,首先,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引 导作用。第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第三,企业文化 具有凝聚作用,一种价值观被该企业员工共同认可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个方面 把其成员团结起来,从而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后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能够激发 员工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5
01 管理的含义
02 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03 互联网时代管理学的新发展
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彼得·F.德鲁克(Peter F.Drucker)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提出:“管理是 一种工作,它有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组织以生命的、能动 的、动态的器官:管理是一门科学,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同时管理也是一种 文化。”
01 现代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02 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思想 03 IT和信息在管理中的作用
4
Part 1.
现代管理学的产生 和发展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各种现象 及规律的学科,是在近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和自然科 学与社会科学日益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现代管理学诞 生以来,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进入21世纪, 随着互联网对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不断渗透,管理实践和 管理学在全方位变革发展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管理和计算机的系统,同时也是基于网络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科学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3.1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部分。
计算机硬件是机器的可见部分,是计算机系统工作的基础,计算机软件帮助用户使用硬件以完成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及存储等活动。
§3.1.1计算机体系结构1.单机结构如果在一个系统内每台计算机的使用是各自独立的,这样的系统就是单机结构的系统。
单机结构中的计算机处于各自为政的孤立状态,各自运行一套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业务数据。
单机结构的计算机之间不能直接交流信息,它们之间的通信只能靠磁盘、磁带等介质备份来完成。
这种分散式结构使得各个部门即使拥有各自的单机信息处理系统,无法联合构成一个统一的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这就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各部门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协调和合作。
2.主机/终端结构主机--终端结构采用集中式处理方式,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降低了系统费用,易于管理控制,也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在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中主机--终端结构系统曾风靡一时。
它有一台大型主机,可以同时接数台或数十台终端机。
所有的文件都存储在主机的磁盘中,程序也在主机上运行。
主机对各终端机用户传来的数据进行分时处理,使每个终端用户感觉像拥有一台自己的大型计算机一样。
终端只是一种数据输入输出设备,没有CPU和存储器,只是负责将用户键盘输入的信息传到主机,然后输出由主机返回的处理结果。
但由于程序运行和文件访问都在主机上,用户完全依赖于主机,一旦主机出现故障就会使所有用户受到影响。
由于许多用户共享一台主机。
主机要同时处理来自各个终端的数据,这样可能造成主机的负荷过重。
所以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主计算机的性能和通信设备的速度。
3.文件服务器/工作站结构在文件服务器/工作站系统中,多个工作站与一台服务器互相连接起来。
一般以一台高性能微机或小型机作为服务器,所谓工作站实际上就是一台PC机,当它与文件服务器连接并登录后,可以到文件服务器上存取文件,得到所需的文件后在工作站上运行。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装在文件服务器上,而数据处理和应用程序分布在工作站上,文件服务器仅提供对数据的共享访问和文件管理,没有协同处理能力。
文件服务器管理着网络文件系统,提供网络共享打印服务,处理工作站之间的各种通信,响应工作站的网络请求。
工作站运行网络应用程序时,先将文件服务器的程序和数据调入本机内存之中,运行后在本机上输出或在打印机上输出。
文件服务器的处理方式会增加网络线路的传输负荷,降低网络传输的效率和响应时间,很容易造成网络阻塞。
4.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中,客户机是一台PC机或工作站,负责与使用者沟通。
服务器可以是提供网络控制功能的任何规模的计算机。
这种结构不同于传统文件服务器/工作站结构,主要区别在于对数据的处理分前台和后台。
客户机完成屏幕交互和输入、输出等前台任务并向服务器提出请求,而服务器则完成大量的数据处理及存储管理等后台任务,为前台提供服务。
通常情况下客户机只执行本地前端应用,而将数据库的操作交由服务器负责,以合理均衡的事务处理充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客户机应用软件一般包括用户界面软件、本地数据库、字处理软件和电子表格等。
客户机的运作过程是:客户机将请求传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回送处理结果,客户机据此进行分析,然后送给用户。
服务器分为数据库服务器、工作组应用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等等。
例如:我们想要由客户机上的前端应用程序查询某些相关数据,而服务器端此时如果是数据库服务器且有十万条记录将被搜寻,当服务器收到请求消息时即会到数据库中寻找该相关数据,找到后只送回前端的使用者所需要的记录,而并不是将整个十万条记录的庞大数据库全部都传回。
这样才可降低网络负荷,从而提高整个系统效率。
主机/终端结构的所有程序都在主机内执行,而文件服务器网络结构的所有程序都在客户端执行,这两种结构都不能提供真正的可伸缩应用的系统框架。
而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则可以将应用程序分布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以提供更快、更有效的应用程序性能。
通过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最佳分工合作,使整个系统达到最高的效率。
5.浏览器/服务器系统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
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中,大量的应用程序都在客户端进行,每个客户机都必须安装应用程序和工具。
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都受到很大影响。
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三层结构。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VBScript、JavaScript)和ActiveX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
随着Windows 98/Windows 2000将浏览器技术植入操作系统内部,这种结构更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
显然B/S结构应用程序相对于传统的C/S结构应用程序将是巨大的进步。
§3.1.2计算机及外围设备1.常用的计算机类型(1)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是终端用户最重要的计算机,可分为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及服务器三类:台式计算机是管理信息系统中使用最普遍的计算机,是进行输入输出、分布式的数据处理、存储等的基本单元,在网络中作为客户机使用;便携式计算机方便人们在外出时和移动中使用;服务器是高档高配置的专用微型计算机,采用多CPU结构,并配置了大容量的内存和硬盘,处理功能很强。
(2)工作站:工作站是一种功能极强的微型计算机,有很好的联网能力,还具有很强的图形化处理功能。
其运算速度比微机快,一般用于图象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领域。
(3)小型机:小型机一般可以满足部门级或中型企事业单位的需要。
例如:AS/400、DEC公司的VAX系列等。
(4)大中型机:大中型机具有很强大而齐全的功能,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万次,存储容量大,可连接数百至数千个终端同时工作。
大型机主要用于大型商场、企业集团、银行、航空公司订票系统、国民经济管理部门等。
(5)小巨型机:小巨型机是新发展起来的小型超级计算机,它是巨型机小型化的结果,其性能与巨型机相似,而造价比巨型机低得多,具有很好的性能价格比。
(6)巨型机:又称为超级计算机,它具有极高的性能和速度,其运算速度在每秒一亿次以上,最快可达几千亿次。
多用于尖端科技领域。
生产这类计算机的能力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计算机科学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有能力生产巨型机计算机的少数国家之一。
2.计算机外围设备计算机由主机和外围设备所组成。
主机包括中央处理机CPU(运算器和控制器),主存储器。
外围设备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
(1)输入设备。
给计算机输人数据和指令的方法有:键盘、指示器、光输入设备、磁输入设备和语音识别输入装置。
利用这些设备可以将源数据快速而准确地输入,甚至实现自动的数据输入,保证进入数据库的数据具有正确性和实时性。
(2)输出设备。
信息输出的方式主要包括显示输出设备、打印输出设备、图形输出设备和语音输出装置。
有效地利用这些设备以适合各种用户的不同需求。
(3)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是一种特殊的I/O(输入输出)设备,包括系统备份设备、主外存设备等。
服务器常常需要按要求配置独立的、专用的存储设备。
由于这些外存设备一般用做存储或备份整个网络上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共享数据,一旦出现故障,则可能引起整个网络瘫痪,丢失重要的数据,因此而受到特别的重视。
§3.1.3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技术基础1.计算机软件的概念计算机软件是支持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这些程序的各种技术文档的总称。
程序是以某种形式的计算机语言(机器指令、C语言、C+十语言等)表达的解决某种问题的步骤或顺序。
文档是描述程序操作及使用的有关资料,没有各种文档,程序设计人员就无法对软件进行更新、改造、完善;用户就无法正确地使用、维护软件。
从广义上讲,软件应包括程序、相应的数据以及有关的知识和文档三部分。
数据是指程序能正常加工信息所需要的原料。
程序是软件的主体,是可执行的部分。
而程序由算法和语言组成。
2.计算机软件的种类按照不同的原则和标准,计算机软件有不同的划分种类。
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可将软件划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调度、监控和维护的软件,是为其他程序提供服务的程序集合。
其主要功能是:简化计算机操作;充分发挥硬件性能;支持应用软件的运行并提供服务。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服务性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通信管理程序等。
操作系统是一组具有管理和控制功能的、能够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任何用户都是通过操作系统使用计算机的,也只有在有了操作系统之后,用户才能非常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语言处理程序主要是指各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
其功能是把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计算机可直接执行的目标程序。
服务性程序包括用户程序的装入程序、连接程序、编辑程序、对机器实施监控、故障诊断程序等。
它是进行软件开发和维护工作中使用的一些软件工具。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为管理和操纵数据库而设计的软件系统。
网络通信管理程序是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管理、控制信息的传送和接收的软件。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直接面向用户、为用户服务,是为解决各类应用问题而编写的程序。
一般包含实用程序和工具软件两类实用程序是指根据特定用户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开发的程序,如订票系统、图书情报检索系统、档案管理系统、辅助教学软件等。
工具软件是为了方便用户而提供的软件工具,如字处理软件Word,图形处理软件AutoCAD,系统维护软件Norton等。
§3.2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由于一个企业或组织中的信息处理都是分布式的,把分布式信息按其本来面目分布在不同位置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并通过网络把分布式信息崇成起来,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运行方式,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
§3.2.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及通信设备用传输介质连接起来,并配以相应的网络软件所构成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