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2-1(基础物理课堂讲稿下第四讲)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热学专题讲座课件

高考物理热学专题讲座课件

高考物理热学专题讲座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热力学基本定律,理解能量守恒与转化的原理。

2. 使学生了解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理解气体压强、温度的微观意义。

3. 培养学生运用热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气体分子运动论。

教学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物态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气体定律演示仪、温度计等)。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热现象,如烧水、制冷等,引出热学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

(2)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增加原理。

(3)气体分子运动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压强与温度的微观意义。

(4)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与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热学现象的实际应用,如空调、冰箱等。

六、板书设计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增加原理。

3. 气体分子运动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压强与温度的微观意义。

4. 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含义。

(2)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

(3)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2. 答案:(1)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

(2)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增加原理。

(3)压强与温度成正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热学知识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2. 拓展延伸:(1)研究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3)结合化学知识,了解热化学反应。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

1热学-4-1(基础物理课堂讲稿下第九讲)

1热学-4-1(基础物理课堂讲稿下第九讲)

1950年恩格斯(英)→全面名称→ 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19世纪的三大自然发现: 达尔文进化论; 细胞学说; 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1950年克劳修斯(德)→数学形式: dUdQdW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Uf Ui)QW
其中:Ui :系统初内能; Uf :系统末内能. Q >0: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Q <0:系统从外界吸收负热量或系统向外界释放热量Q′=-Q>0 W >0:外界对系统作正功; W <0:外界对系统作负功 或系统对外界正功W′=-W>0
新定义焓为: H U p V H (T ,p ,V ) 是态函数,可全微分。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物体的内能U和焓H
注:T,p,V 中只有两个独立
前面己说明: UU(T,V) 态函数
H H (T ,p ,V ) H (T ,p )
全微分:d U U T V d T U V T d V C V d T U V T dV
其微分形式: dUdQdW 注:dU 是微分; dQ,dW 是无限小量.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 内能---热力学系统的内部能量U
UUk Up
Uk :系统中所有微观粒子动能总和
UP :系统中所有微观粒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
每个分子的热运动平动动能平均值: k
3 2
kBT
Uk Uk(T)
粒子间相互作用能Up 与粒子间距有关
C lim Q T0 T
◎定体热容:
摩尔热容→ C m
单位质量热容→ c C Cm
M
(常用)
C V lT i0 m Q T V lT i0 m U T V U T V

2024版大学物理热学课件

2024版大学物理热学课件
大学物理热学课件
REPORTING
2024/1/25
1
2024/1/25
• 热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 气体动理论与统计规律 • 热传导、对流与辐射传热方式 • 相变与固液气三态性质研究 • 热力学在生活和工程领域应用 • 实验方法与技巧培训
2
目录
PART 01
热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REPORTING
2024/1/25
和结论的意义和价值。
37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2024/1/25
38
二级相变
体积和熵连续变化,但热容、压缩系数等物 理量发生突变,如超导、超流等现象。
19
固液气三态性质比较
固态
分子排列紧密,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压缩, 具有固定的熔点。
液态
分子间距离较近,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无固定形状,易 流动,具有表面张力。
气态
分子间距离较远,无固定形状和体积,易压缩,具有 扩散性。
14
对流传热过程分析
2024/1/25
对流传热现象
流体(气体或液体)中由于宏观运动导致的热量传递现象。
对流传热原理
流体中的质点携带热量从一处流动到另一处,实现热量的传递。
对流传热影响因素
流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粘度、导热系数等)、流动状态(层流 或湍流)以及传热表面的形状和大小等。
15
辐射传热机制探讨
2024/1/25
前景展望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前景广阔。未来,新能源将在 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推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6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
环境保护意识

2024版大学物理热学ppt课件

2024版大学物理热学ppt课件

供了理论指导。
02
热力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通过热力学分析和优化,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环境保
护和可持续发展。
03
热力学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热力学原理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发挥重要
作用,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THANKS
感谢观看
气体输运现象及粘滞性、热传导等性质
粘滞性
气体在流动时,由于分子间的动量交换,会 产生阻碍流动的粘滞力。气体的粘滞性与温 度、压强有关。
热传导
气体中热量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的现象 称为热传导。热传导是由于分子间的碰撞传 递能量实现的。气体的热传导系数与温度、
压强有关。
04 固体、液体与相 变现象
大学物理热学ppt课件
目录
• 热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 热力学过程与循环 • 气体动理论与分子运动论 • 固体、液体与相变现象 • 热辐射与黑体辐射理论 • 热学在生活和科技中应用
01 热学基本概念与 定律
温度与热量
温度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 多少。
制冷机原理
利用工作物质在低温下吸热并在高温下放热,实现制冷效果的装置。制冷机通过消耗一定的机械能或电能, 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常见的制冷机有冰箱、空调和冷库等。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增原理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 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热力学第二定律 揭示了自然界中能量转换的方向性和不可 逆性。它是热力学基本定律之一,对热力 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能利用技术探讨
太阳能集热器

大学物理热学课件

大学物理热学课件

详细述
气体定律实验是验证气体定律的有效方法。 实验中,将一定量的气体封闭在一定容积的 容器中,通过加热和冷却控制气体的温度, 并观察压力和体积的变化。通过对比实验数 据和气体定律的理论值,可以验证气体定律 的正确性。
06
热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保温瓶的原理
保温瓶能够长时间保持水温,主要依赖于双层玻璃内胆和真空隔层设计。这种结构 有效地减少了热传导和热对流,从而减缓了热量散失的速度。
热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
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热学 知识,如火的使用、冶炼技术等。
近代
现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热学在能源、 环保、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 广泛,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热学得到了广 泛应用和发展,如蒸汽机、内燃机等。
02
热学基础概念
温度与热量
温度
描述物体冷热状态的一个物理量,常用的温度单位有摄氏度、华氏度等。
总结词
通过测量热电偶产生的电势差,理解热 电效应。
VS
详细描述
热电偶实验是研究热电效应的常用方法。 实验中,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连接形成 回路,当两端温度不同时,回路中会产生 电势差,即热电势。通过测量热电势的大 小,可以深入理解热电效应的原理和应用 。
气体定律实验
总结词
通过观察气体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压力和 体积变化,验证气体定律。
保温瓶的盖子通常采用软木或橡胶等绝热材料制成,进一步减少热量流失。此外, 热水瓶塞的紧密性也是保温的关键因素之一。
保温瓶的镀银内胆可以反射热辐射,减少热量通过辐射散失。这种设计使得保温瓶 在短时间内能够保持水温,满足人们在不同场合的需求。
空调的工作原理
空调主要通过制冷循环来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制冷循环包括蒸发、压 缩、冷凝和节流四个过程。

(2024年)热学ppt课件共21文档

(2024年)热学ppt课件共21文档
热电联产技术原理
解释热电联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即同时产生热能和电能的过程。
2024/3/26
热电联产系统类型
介绍不同类型的热电联产系统,如燃气轮机热电联产、内燃机热电 联产等。
应用前景
分析热电联产技术的应用前景,如在分布式能源、工业余热利用等 领域的应用潜力。
27
热学实验方法与技
06

2024/3/26
热力学循环与效率
04
计算
2024/3/26
18
卡诺循环原理及效率计算
卡诺循环基本原理
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 绝热过程组成的可逆循 环。
2024/3/26
效率计算公式
η=1-T2/T1,其中T1和 T2分别为高温热源和低 温热源的温度。
应用实例
热机、制冷机等热力学 系统的理想循环。
19
斯特林循环特点及应用
2024/3/26
12
物质热性质与变化
03
规律
2024/3/26
13
物质比热容及其影响因素
1 2
比热容定义
单位质量物质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
影响因素
物质种类、状态、温度等。
3
比热容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物质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类型对比热容有影响。
2024/3/26
14
相变潜热和汽化潜热概念
稳态法测导热系数、非稳态 法测导热系数
2024/3/26
30
物质热性质测定实验方法
热性质参数
比热容、热导率、热扩散率等
测量方法
量热器法、激光闪射法、热线法 等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

线性拟合、非线性拟合、误差传 递等
2024/3/26

课堂讲稿 基础物理学 热学内容回顾总结

课堂讲稿 基础物理学 热学内容回顾总结

P-V 图
P.V .T
平衡态
P.V .T
PV C
平衡过程
T
P - T、P – V 、 T - V
一、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1、同种气体分子完全相同。
2、分子的线度>>分子间平均距离——分子 大小可忽略。 3、分子之间、分子与容器壁不断碰撞 。 4、除了碰撞瞬间,分子之间、分子与容器 壁之间无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力。
r0
平衡间距 r0=10-10 m f =0
r >r´ =10-9 m
f =0
r´ r
3、分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平 动、转动、振动), 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热运动。
温度
热力学第零定律: 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温度相同。 绝

导 热
T T
T
注意
1、温度是宏观状态参量,是大量粒子集体表现 的结果,谈论少数几个粒子的温度没有意义。
x
位置 x y z
3、刚体 方向 ——多原子
自转角度 (常温)
i =6 (3 平动+3 转动)
二、能量均分定理
平衡态理想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v
2 x
v
2 v
v
2 z
1v2 3
3 2
m
v
2 x
1 mv2
2 v 2 3kT
m
3kT
2
温度为T 的平衡态理想气体
2121mmv
22 ix
2121kkTT
5、每个分子运动遵守经典力学规律。
6、每个分子运动速度各不相同,并通过碰撞 不断变化。
7、处于平衡态时,分子的速度按方向分布均 匀。
8、处于平衡态时,忽略重力,分子的空间分 布均匀 。

大学物理热学PPT课件

大学物理热学PPT课件

02 热学基础概念
温度与热量
温度
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 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反映。常 用的温度单位有摄氏度、华氏度 和开尔文。
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量 ,单位是焦耳。热量总是从高温 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者从物 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
内能与熵
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 分子势能的总和,单位是焦耳。内能 是状态函数,只与温度和体积有关。
详细描述
在等压过程中,系统对外界做功的同时,会从外界吸收热量。由于系统压力恒定,可以通过物质的进 出和外界对系统做功来改变系统体积和内能。等压过程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蒸汽机、汽轮机等。
等容过程
总结词
等容过程是系统体积保持恒定的过程。
VS
详细描述
在等容过程中,系统只发生物质的进出, 不发生对外界做功或外界对系统做功的情 况。由于系统体积恒定,内能变化等于系 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容过程在化学反 应中常见,如燃烧、爆炸等反应过程中物 质体积基本保持不变。
05 热学实验
温度测量实验
总结词
掌握温度的测量方法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了解各种温度计的工作原 理,如水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等。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
总结词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观察热量自发传递的方向,理解热量不可逆传递的实质,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 的基本概念。
03
制冷方式
根据实现制冷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和吸附式
制冷等。
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概述
热电效应是指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电势差现象, 主要有塞贝克效应、皮尔兹效应和汤姆逊效应三 种。热电效应在能源转换、测温等领域有重要应 用。

2024年《高三物理热学》课件

2024年《高三物理热学》课件

2024年《高三物理热学》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热学基本概念,如温度、热量、内能等;2. 学会运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掌握气体动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气体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温度计、气压计等;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热学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热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热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动理论等内容,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4. 随堂练习:设计适量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巩固记忆。

六、板书设计1. 热学基本概念;2. 热力学第一定律;3. 热力学第二定律;4. 气体动理论;5. 典型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温度、热量、内能的概念;(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一个实际问题;(3)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含义及应用;(4)论述气体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1)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热量是物体与外界交换能量的一种形式;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总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的总和。

(2)略。

(3)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在自然过程中,总熵不会减少,即熵增原理。

应用包括热机效率的限制、制冷技术的发展等。

(4)气体动理论包括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热学发展史的资料,了解热学在科学技术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中学物理教案 热学基础知识

中学物理教案 热学基础知识

中学物理教案热学基础知识中学物理教案 - 热学基础知识引言: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热能的产生、传递、转化以及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相关内容。

掌握热学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热现象、工程热力学和热能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热学的基础知识。

一、热能与温度的基本概念1. 热能的概念热能是物质内部微观粒子运动的一种体现,它是物质所具有的能量形式之一。

通过介绍热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实例,引发学生对于热能的兴趣,并认识到热能的重要性。

2. 温度的概念与测量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平均动能的体现。

通过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加深对温度的理解,并掌握温度的测量方法。

二、热平衡与热传递1. 热平衡的概念与条件热平衡是指处于相同温度的物体之间不存在热能的转移。

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理解何为热平衡以及达到热平衡的条件。

2. 热传递与传热方式热传递是指物体之间热能的传递过程,存在三种主要的传热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通过实验室观察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认识不同传热方式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三、热量与比热容1. 热量的概念与计算热量是指物体热平衡状态下热能的传递。

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掌握热量的量纲和单位,并能够运用热量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比热容的概念与测量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物体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通过实验活动和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了解比热容的意义和测量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和应用。

四、相变与热力学定律1. 相变的概念与热曲线相变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由一种相态转变为另一种相态的过程。

通过展示相变实验和讨论实验结果,让学生对相变的概念有所了解,并能够绘制相变的热曲线。

2. 热力学定律与应用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它们描述了热现象的本质和热能转化的规律。

大学物理热学课件

大学物理热学课件

大学物理热学课件一、引言热学是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物质的热现象、热运动及其规律。

通过对热学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物质的热性质,掌握热能的转换与传递原理,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件将围绕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阐述,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热学知识。

二、热学基本概念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单位为摄氏度(℃)、开尔文(K)等。

温度反映了物体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2.热量:热量是热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发生改变时,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

热量的单位为焦耳(J)。

3.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表述为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与对外做功的代数和。

即:ΔU=Q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吸收的热量,W 表示对外做的功。

4.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需要外界的能量输入。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热现象的方向性,为热机的工作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热学基本理论1.热力学三大定律:热力学三大定律是热学理论的基础,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表述为在绝对零度(0K)时,所有纯净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为零。

2.热力学状态量与状态方程:热力学状态量包括温度、压力、体积等,它们可以确定系统的状态。

状态方程是描述系统状态量之间关系的方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表示压力,V 表示体积,n表示物质的量,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

3.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包括等温过程、等压过程、等体过程和绝热过程。

这些过程在热力学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热现象。

4.热传导、对流与辐射: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碰撞传递;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宏观运动传递;辐射是指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1热学-2-1(基础物理课堂讲稿下第四讲)

1热学-2-1(基础物理课堂讲稿下第四讲)

1 m4C3
28
5
23kBT
第二章 热平衡的统计分布律
m 2k BT
3
C
m
2kBT
2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函数为:
fCev2 2m kBT32e2km BTv2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为:
F4v2f4v2 2m kB T 32e (2 证k m B T 毕v2)
第二章 热平衡的统计分布律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1859)
3
dNN F(v)d v42m kBT2v2em2v 2kBTdv
证明如下: 设 d N : N fdxdvyd vzv , 而 vx,vy,vz独立
fx d d y d v v z v ( v x )( v y )( v z ) d x d v y d v z v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实验检验(1955)
t L v
∴ 只有分子速率为:
vi
i
L
分子源 分子束
温度T
分子堆集层
附近的那些分子才能穿
速度选择器
过木槽而收集板上堆集。
显然堆集层越厚,在这个速度
l
范围内的分子就越多。
Di Ni DN
i
可测
L
第二章 热平衡的统计分布律
◆ 麦克斯韦分布律的一些应用
R 8.31J / K mol
k (1 2 m 2 )fv x d d y d v v z v 1 2 m 0 0 0 2 v 2 C v 2 v 2 e si d d nv
1 2m 4C0ev2v4d v2 3kBT
利用数学公式:
ev2v2dv1
,
(见教材p228)
0
4 3
ev2v4dv3

热学讲义

热学讲义

热学讲义2007年目录第1章热学导论 (1)§1.1 热学 (1)§1.2 热学的研究方法 (2)第2章平衡态和状态方程 (4)§2.1 平衡态状态参量 (4)§2.2 温度和温标热力学第零定律 (8)§2.3 状态方程 (11)§2.3.1 理想气体 (12)§2.3.2 实际气体---范德瓦耳斯气体 (14)§2.3.3 纯物质 (15)第3章气体分子动理论 (16)§3.1 物质的微观理论 (16)§3.2 理想气体的初步微观理论 (17)§3.2.1 微观模型 (17)§3.2.2 压强的统计解释 (17)§3.2.3 温度的统计解释 (19)§3.2.4 道尔顿分压定律 (20)§3.3 近独立子系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 (20)§3.3.1 微观模型与微观描述 (20)§3.3.2 最概然分布 (23)§3.3.3 平衡态的微观理解 (25)§3.3.4 玻尔兹曼熵 (26)§3.4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和速率分布律 (26)§3.4.1 速度分布律与速率分布律 (26)§3.4.2 速率分布律的实验验证 (28)§3.5 玻尔兹曼分布律 (29)§3.5.1 玻尔兹曼分布律 (29)§3.5.2 重力场中微粒按高度的分布 (30)§3.6 能均分定理 (31)§3.6.1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 (31)§3.6.2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定容热容量 (32)§3.6.3 经典理论的缺陷 (33)§3.7 气体分子碰撞和平均自由程 (34)§3.7.1 碰撞及其描述 (34)§3.7.2 分子随自由程的概率分布 (36)§3.8 气体中的输运过程 (36)§3.8.1 宏观规律 (36)§3.8.2 微观规律 (38)第4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41)§4.1 热力学过程 (41)§4.2 热量功内能 (42)§4.2.1 热量 (42)§4.2.2 功 (42)§4.2.3 内能 (43)§4.3 热力学第一定律 (44)§4.4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45)§4.4.1 理想气体做功 (45)§4.4.2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 (45)§4.4.3 理想气体的热容 (46)§4.4.4 热力学过程 (46)第5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47)§5.1 卡诺循环及其效率 (47)§5.2 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及其等价性 (49)§5.3 卡诺定理 (50)§5.4 克劳修斯不等式和熵 (50)§5.5 热力学微分方程 (53)§5.5.1 热力学基本微分方程 (53)§5.5.2 热力学势与Maxwell关系 (54)§5.5.3 特性函数 (56)§5.6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再讨论 (57)§5.6.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各种表述 (57)§5.6.2 平衡判据、平衡条件和稳定性条件 (58)第6章相变热力学 (62)§6.1 相图 (62)§6.2 克拉珀龙方程相变理论 (64)§6.3 范德瓦耳斯气体 (66)索引 (69)参考文献 (74)第1章热学导论物理研究的基本框架是在一定的背景知识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得到的知识又成为新的背景知识。

2024年高中“热学”课件

2024年高中“热学”课件

2024年高中“热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高中物理教材《热学》章节进行展开,详细内容包括:热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动理论、温度与热量、热容与比热容、热膨胀、热传递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热学基本概念,理解热力学定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气体动理论分析宏观热现象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温度、热量、热容等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气体动理论的应用。

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温度与热量、热容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气压计、热水壶、气体定律实验装置等。

2. 学具:计算器、笔记本、教材、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现场演示热水壶加热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热学现象。

2. 知识讲解:(1)热学基本概念:温度、热量、热容等;(2)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3)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4)气体动理论:分子运动论。

3. 例题讲解:以实际例题讲解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应用。

4.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知识,设计相关习题,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热学基本概念:温度、热量、热容等;2.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3.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4. 气体动理论:分子运动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含义,并举例说明;(2)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并解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答案:(1)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例如:一个封闭系统内,热量和功的代数和为零;(2)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自发过程中,总熵不会减少,例如: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3)冬天呼出的白气: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温度降低,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白气;热水瓶塞跳起:热水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力增大,推动瓶塞跳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气体动理论的应用能力。

热学物理学PPT课件

热学物理学PPT课件
影响因素
温度差、导热系数、物体形状和尺寸等。
导热系数与材料性质
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差异较大,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
对流现象及其分类
对流现象
流体中由于温度差异引 起的宏观运动,导致热
量传递的过程。
分类
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自然对流
由温度梯度引起的密度 差异而产生的流动。
强制对流
通过外部作用力(如风 扇、泵等)驱动流体流
02
气体动理论与性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表 达式:pV = nRT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 应用:计算气体的压 强、体积、温度等热 力学参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 适用条件:适用于稀 薄气体,忽略分子间 相互作用力
实际气体行为描述
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差异
实际气体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不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热力学系统与过程
热力学系统
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物体,是 热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热力学过程
系统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所 经历的全部过程。
能量守恒与转换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气体内部能量传递
气体内部能量传递的方式
气体热传导的宏观表现
通过分子间的碰撞传递能量,实现热 传导
热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遵 循傅里叶定律
气体热传导的微观机制
能量较高的分子与能量较低的分子碰 撞,使能量分布趋于均匀
03
热传导、对流与辐射过程
热传导原理及影响因素
热传导原理
物体内部或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内能传递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然: 显然:
LN i ∑ N =1 Nhomakorabea归一化条件: 归一化条件
dN 重要! 重要 ∫ N = 1 (重要!)
第二章 热平衡的统计分布律
速率分布函数 分布函数F(v) (重要 重要!!) 重要 ▲ 速率分布函数 温度为T的某热平衡态系统中有 个分子 其中速率 温度为 的某热平衡态系统中有N个分子,其中速率 的某热平衡态系统中有 个分子, 的分子数: 为v1~v1+dv1的分子数 dN1 ; 求均方速率 : v2~v2+dv2的分子数 dN2 的分子数: 求平均速率 : …
3k BT 3RT = m
T
定义:星球大气稳定系数 : 定义:星球大气稳定系数K: K = ves = 2GM s ∝ 2
v 3 Rs RT
气体分子不会逃脱星球; 若 K>>1 时, 气体分子不会逃脱星球 气体分子会逃脱星球; 若 K≤1 时, 气体分子会逃脱星球 计算结果表明:火星表面仅有CO2的稀薄气体; 计算结果表明:火星表面仅有 的稀薄气体; 太阳系中其它行星无生命。 太阳系中其它行星无生命。
v =∫
∞ 0
R = 8.31J / K mol k B = 1.38 ×10 23 J / K
:
摩尔质量
vdN 8k B T RT = ∫ vf (v )dv = = 1.59 N πm
2 1/ 2
② 方均根速率 方均根速率:
∞ v dN v =∫ 0 N
2
= [ ∫ v f (v )dv ]
m C = 2πk T B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函数为: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函数为:
∴ f = Ce
λ v2
m = 2πk T e B
3 2 m v2 2kBT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为: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为:

m F = 4πv f = 4πv 2πk T B
2 2
e
v =
2
∞<v x <∞ ∞<v y <∞ ∞<vz <∞
∫∫∫
v
2
dN(vx , v y , vz ) N
=
∞<v x <∞ ∞<v y <∞ ∞<vz <∞
v 2 f (vx , v y , vz )dvxdvydz ∫∫∫
第二章 热平衡的统计分布律
▲ 速率分布函数 速率分布函数F(v)和速度分布函数 f( v )的关系 和速度分布函数 的关系 在球坐标下: 在球坐标下:
2
3
m v2 2 k BT
(证毕 证毕) 证毕
第二章 热平衡的统计分布律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实验检验(1955)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实验检验
L Q t = = v ω
∴ 只有分子速率为: 只有分子速率为:
分子堆集层
分子源
ωi vi = L
附近的那些分子才能穿 过木槽而收集板上堆集。 过木槽而收集板上堆集。
分子束
温度T 温度
ω
速度选择器
显然堆集层越厚,在这个速度 显然堆集层越厚 在这个速度 范围内的分子就越多。 范围内的分子就越多。
Di Ni ∴ = = ωi D N
l
可测
ω
L
第二章 热平衡的统计分布律
◆ 麦克斯韦分布律的一些应用 (1) 分子速率的三种统计平均值 必记 分子速率的三种统计平均值(必记 必记!!!) 平均速率: ① 平均速率:
收集容器V 收集容器
第二章 热平衡的统计分布律
(3) 星体周围大气的稳定性
2GM s 物体逃逸出星球(R 需要的速率: 物体逃逸出星球 s,Ms)需要的速率: ves = 需要的速率 Rs
G:万有引力常数 Ms:星球质量 Rs: 星球半经 万有引力常数; 星球质量; 万有引力常数 星球质量 星球表层气体气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 星球表层气体气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 v 2 =
∴ f (v + v + v ) = Ce
2 x 2 y 2 z
2 2 λ (vx +v2 +vz ) y
= Ce
λ v2
∞ π 2π ∞ dN λv 2 2 λv 2 2 ∫ N = ∫ fdvxdvydvz = ∫0 ∫0 ∫0 Ce v sinθddv = 4πC∫0 e v dv =1
1 2 1 ∞ π 2π 2 λv2 2 ε k = ∫ ( mv ) fdvxdvydvz = m∫ ∫ ∫ v Ce v sinθddv 2 2 0 0 0 ∞ 1 3 λv 4 = m4πC ∫ e v dv = kBT 0 2 2
第二章 热平衡的统计分布律
2 0

1/ 2
=
3 k BT RT = 1.73 m
③ 最概然速率: 最概然速率:
f
RT 2 k BT vP = = 1.41 m
0
vP v
v2
v
第二章 热平衡的统计分布律
(2) 气体分子碰壁数 与泻流数率 effu 气体分子碰壁数Γ与泻流数率 与泻流数率Γ
(自证或参见教材 自证或参见教材p61-62) 自证或参见教材
m 2 2 mv 2 2 k BT dN = F (v )dv = 4π dv 2πk T v e N B
3
dN 证明如下: 设: 证明如下: = fdv x dv y dv z , N
而 v x , v y , v z 独立
∴ fdvxdvydvz =ψ (vx )ψ (v y )ψ (vz )dvxdvydvz
但 dV = dxdydz 宏观小、微观大 宏观小、 2. 碰撞频繁 ~1010 次/s, 碰撞时间 碰撞频繁. 碰撞时间~10-13 s 两次碰撞间经历的路程~10-7 m, 速率 速率~500m/s 两次碰撞间经历的路程 碰撞可传递动量和能量, ∴ 碰撞可传递动量和能量,使系统稳定 微观复杂, ∴ 微观复杂,宏观稳定
Nf ( v ) dv : 表示分布在 v1~ v 2 内的分子数 .
∞ ∞1 dN ε = ∫ mv 2 f (v )dv : 表示分子的平均平动能. 0 2 N
⑤ ε =∫
0
第二章 热平衡的统计分布律
§2.2 麦克斯韦分布律与麦克斯韦-玻耳兹曼分布律 麦克斯韦分布律与麦克斯韦◆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1859)
dN 表示分布在v~v+dv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的概 ② f (v)dv = : 表示分布在 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的概 N 率 ∞ ∞ dN 归一化性) 归一化性 ∫0 f (v)dv = ∫0 = 1 (归一化性
N
③ Nf (v )dv = dN : 分布在 v~v + dv 内的分子数.


v2
v1
dN (v x , v y , v z ) N
稳定分布
v 3 = f (v x , v y , v z )dv x dv y dv z = f (v )d v
f (v x , v y , v z ) =
dN (v x , v y , v z ) Ndv x dv y dv z
为速度分布函数
求均方速率 :
2
利用数学公式: 利用数学公式:
(见教材 见教材p228) 见教材


0
e
λv 2
1 v dv = 4
2
π , 3 λ


0
e
λv 2
3 v dv = 8
4
π λ5
第二章 热平衡的统计分布律
4πC
1 π =1 3 4 λ
λ=
m 2 k BT
3 2
1 3 π 3 m4πC = k BT 5 2 8 λ 2
第二章 热平衡的统计分布律
经碰撞后达到平衡态的微观图象: 经碰撞后达到平衡态的微观图象
T 3.大量分子服从统计规律. 3.大量分子服从统计规律. 大量分子服从统计规律
T 以校中门过往学生数为例
统计规律: 大量个别、偶然事件集体、 统计规律: 大量个别、偶然事件集体、必然规律 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平衡态下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统计分布规律 大量粒子微观量→统计平均方法 导出系统宏观量 大量粒子微观量 统计平均方法→导出系统宏观量 统计平均方法
2 v12dN1 + v2 dN2 +L v1dN1 + v2dN2 +L v2 = v= N N dNi dN1 dN2 解: , ,L ,L 稳定分布 很大时, 当N很大时, 很大时 N N N
稳定分布→不妨设: 稳定分布 不妨设: 不妨设
2 2 i
dN = F (v )dv N
称F(v)为速率分布函数 为速率分布函数
2
0 0 0 ∞ v 2 = ∫ v f (v ) 4πv dv = ∫ v 2 F (v )dv 2 0 0
v ∴ F (v ) = 4πv f (v )
2
第二章 热平衡的统计分布律
▲ 速率分布函数 速率分布函数f(v) 物理意义 必须理解 物理意义(必须理解 必须理解!!!)
① f (v ) = dN 表示分布在v附近单位速率间隔内的分子数 : 表示分布在 附近单位速率间隔内的分子数 Ndv 占总分子的概率即概率密度. 占总分子的概率即概率密度
又 f 应与 v x , v y , v z 坐标方向无关,故:
2 f = f (v x + v 2 + v z2 ) = ψ (v x )ψ (v y )ψ (v z ) y
取对数,分别对 v x , v y , vz 求导有:
第二章 热平衡的统计分布律
2 f ' (vx + v2 + vz2 ) y ' 1 ψ ' (vx ) 1 ψ (v y ) 1 ψ ' (vz ) = = = = λ 2 2 2 f (vx + v y + vz ) 2vx ψ (vx ) 2v y ψ (v y ) 2vz ψ (vz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