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马

合集下载

大气环境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环境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周测题 2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原理: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绘制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图(P48)(二)大气的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压指向压,既改变又改变地转偏向力:垂直于,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摩擦力:近地面风向受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高层大气风向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形成因素:因素,如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因素,如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绘图: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右侧图)(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而变化的南北移动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移,冬季移。

南半球则相反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海陆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大陆上形成;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大陆上形成,北半球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气压分布如图)。

南半球因为面积占优势,气压带(二)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季风环流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和的季节移动季风概念:。

跟踪练习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海陆间的热力差异B.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差异C.高空和地面温度的差异D.高空和地面气压的差异 2.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A.重力B.摩擦力C.地转偏向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 3.近地面的风向是A.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B.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C.与等压线平行D.指向低压并与等压线斜交 4.有关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在南北纬30°附近B.是热力作用形成的暖性高压C.是动力作用形成的冷性高压D.其两侧风带的风向为西南风和东北风 5.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叙述正确的是 A.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 B.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南移,冬季北移C.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处在远日点时,全球气压带、风带正向北移D.元旦前后向南移动 6.有关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仅分布在大陆的西部和南部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D.东亚与南亚的夏季风成因相同 7.东亚季风最典型的原因是A.海陆热力对比最强烈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D.太平洋西部洋流的影响 8.下图中,环流系统正确的是A .①和②B .③和④C .①和④D .②和③我国华北平原的农民在秋季晴朗的夜晚经常用干燥的牛粪、驴粪和草皮 一起烧火粪,产生滚滚浓烟。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读图训练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答题。 1. 最可能出现图示等温线分 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为 A.8月 22时 B.8月 13时 C.1月 22时 D.1月 13时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纬度不同,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 例也不同 气象因素:大气状况不同,影响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
深度思考
有人把大气的受热过程归纳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
地”,结合右图说明该过程的合理性。
深度思考 有同学认为大气逆辐射就是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主要影响因素
地形 洋流
冬季,南北温差大, 越往北温度越低 夏季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不大
太阳辐射 冬季风
太阳辐射
10℃
3km
2、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 100m 气温下降 0.6℃, 但在不同地点及不同时间,可能会小于 0.6℃或 大于0.6℃,如图中①曲线。 在曲线②情况下,大 气的对流运动减弱, 大气比较稳定;在① 情况下,大气对流运 动更加强烈
原因
太阳紫外线和 宇宙射线作用
辐射能力(J/cm2•min•μ m]) 12 10
大气反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短 地面长 大气 地面 太阳辐射能量最集中的部分是可见光区,因此 逸出 波辐射 吸收 波辐射 吸收 逸出说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逆 大气(主要指CO2)只能吸收长波,故太阳辐 辐射 射能穿透大气到达地面而不是直接被大气吸收 返回地面 大气吸收 (大气逆辐射)
山坡上的冷空气沿斜坡下沉到谷底 积聚并把较暖的空气抬挤上升 冷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其上方为 暖空气,下方为冷空气

一轮复习:大气环境——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共2课时)

一轮复习:大气环境——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共2课时)
实战高考 (2017·浙江4月选考,11)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的积雪厚度呈现出大-小-大的年际变化。
下列地理过程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A.积雪厚度大-大气反射量少-年平均气温低 B.积雪厚度大-地面吸收量多-年平均气温高 C.积雪厚度小-大气吸收量少-年平均气温低 D.积雪厚度小-地面反射量少-年平均气温高
考试要求
a b b c
c b b
知识整理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垂直分层
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气温特点
与人类关系
随高度升高而 降低 随高度升高而 升高
大气下热上冷,空气上升, 对流 运动显著;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云、雨、
雾、雪等天气现象均发生在该层,天气复杂多变
以 平流 运动为主,天气晴朗,能见度好,适合飞机飞行;平流层中的 臭氧
纬度向两极高纬度递减。
(2)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的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也不同。一般而言, 新雪 的反射率高,而海洋的反射率较低。 (3)其他因素:其中气象因素的影响最大。同纬度地区,晴天越多的地方,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 就越 少 ,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就越 多 。
考点分析


考点一 大气热力作用原理 受
一轮复习:大气环境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考试要求
节次 大气环境
考试内容
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垂直分层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4)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 (2)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的形成过程
方法规律 昼夜温差大小分析的角度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个角 度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下垫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 差一般小于陆地。

高考总复习《选考地理》大气环境第一讲大气的受热过程和运动

高考总复习《选考地理》大气环境第一讲大气的受热过程和运动

平流层 随高度升高而 大气平__稳__,天气晴朗,适合飞
升__高__
机飞行
随高度增加先 存在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 高层大气
降低后升高 信有重要作用
二、对流层的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 散射和反射。
特点
具体表现
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
状态
低__压__且与等压线
的风
影响
_垂__直__
高空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 风向最终与等压 的风 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线_平__行__
近地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
风向最终与等压
面的 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
线有一个_夹__角_

同影响
图示
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示意图
白天,在同一水平面上,陆地气温高,形成低气压;海洋 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在水平方向上存在气压梯度力,大气从 高压区向低压区运动,形成海风(如图 1)。
温室气 大气吸收 大气逆辐射 气温升高,
体排放 → 地面辐射 → 增强,保温 → 全球气候
增多 增多
作用增强 变暖
(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③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
④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
夜晚,山坡附近的气温比山谷上空同一水平面处的气温 要低,因此在山坡附近形成高气压。山谷上空形成低气压, 大气从山坡向山谷运动,形成山风(如图 4)。
3.城市风示意图
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上空的气温比郊区同一水 平面处的气温高,因此城市上空形成低气压,郊区上空形成 高气压,近地面大气会从郊区向城市运动,高空大气从城市 向郊区运动(如图 5)。

2-3-1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2-3-1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层的吸收 、反射和散射
部分到达 地面,地面 吸收升温
过程Ⅱ 大气增温
地面 辐射
大气强 烈吸收
大气 辐射
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
过程Ⅲ 大气保温作用
3.说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应用1:为什么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远不如月球表面大? 白天: 月球表面温度高172℃ 白天: 地球表面气温低 夜晚: 月球表面温度低-183℃ 夜晚: 地球表面气温高
纬度因素
太阳辐射的集中程度不同
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经过大气路径不同,被削弱程度不同
下垫面因素
其它因素
大气上界
B A
深秋至第二年早 春季节
夜晚气温 较低
如夜晚气温 降至0 以下
出现霜冻
应用4:每年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常用人造烟 幕的办法,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其原理是什么?
应用5:现实生活中,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出现在太阳高 度最大的正午12点,而是出现在14点钟。请根据所学知 识简要解释其主要原因?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大气对太
对 流 层

1、从臭氧、二氧化 碳和水汽的吸收作 用,可知大气吸收 具有什么特性? 氧原子吸收波长小于
0.175微米的紫外线 (选择特性)
臭氧大量吸收0.175~0.40 微米的紫外线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相当数量的红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应用2: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都能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请简要说明原因。
玻璃温室----保温作用
大气作用 ----保温作用
地 面 辐 射
应用3: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 晴朗的夜晚?
天气晴朗 白天太阳辐射强 气温较高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流层大气是指地球大气圈中的最底层,从地球表面到大约15千米高度。

这一层的温度分布和受热过程是影响地球气候和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流层大气主要是通过辐射和传导两种方式来受热。

辐射是指太阳辐射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到地球大气层,它以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形式到达地球。

太阳辐射主要包括可见光和紫外线,其中大部分是可见光,占据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左右。

其中,紫外线被地球大气的臭氧层吸收,而可见光则主要是被地球大气层中的空气分子和云层吸收和散射。

辐射进一步分为太阳辐射的短波辐射和地球辐射的长波辐射。

太阳辐射以短波辐射的形式穿过大气层直接到达地面,而地球辐射则以长波辐射的形式从地面向大气层传播。

对流层大气来说,地面的辐射是一个重要的热源,它主要由太阳辐射的短波辐射作为能量输入。

传导是指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能量传递方式,它通过空气分子之间的碰撞来传导热量。

由于流层大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空气分子之间的碰撞会导致温度的传导。

当地面受到太阳辐射的加热时,地表会升温,而空气分子也会受到热量的传导而升温。

此时,由于密度的差异,热空气会上升,而冷空气则下沉,形成对流循环。

这种对流循环不仅影响地球大气的温度分布,还对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也存在一些其他因素影响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例如,水蒸气是地球大气中的重要成分,它可以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热量。

当水蒸气凝结形成云层时,释放的潜热会增加大气的温度。

而当云层通过降水或蒸发释放潜热时,则会对大气的温度产生影响。

总结起来,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受到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影响,又受到传导和水蒸气等因素的影响。

另外,地球自转和周围大陆和海洋的热导也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产生了影响。

了解这些受热过程对于理解地球气候和天气变化是至关重要的,也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和做出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对流层是大气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它的厚度大约为10∼15km。

在这一层大气中,空气的温度通常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递减,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度递减。

平均温度递减率为6.5℃/km。

这种温度递减的分布形式也被称为标准大气。

对流层中的空气主要靠地面受热而产生对流运动,也就是因为地面受热,将热量传递给空气,使得空气变热,密度减小,从而形成气块上升的气流。

这样,就形成了大气中被称为对流的运动。

对流层的对流运动是大气环流系统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使得大气中的热量和水分能够有效地垂直输送。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有辐射、传导和对流三种方式。

第一,辐射是指地面受到太阳辐射的热量,然后将热量辐射向大气。

太阳辐射热量经过大气层的透过、反射和散射后,最终达到地面。

地面吸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一部分会直接转化为感热,使地表温度升高;另一部分会转化为潜热,使水蒸气从地表蒸发转化为水蒸气。

地面升热后会向空气传递热量,使空气受到加热,从而形成对流运动。

第二,传导是指地面受到太阳辐射热量后,热量从地表向大气传导。

地面与大气之间通过热传导传递热量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

即地面升热后会向空气传递热量,使空气受到加热,从而形成对流运动。

第三,对流是指地面受热后,空气受到加热而产生上升运动。

地面受热后,空气受到加热,温度升高,密度减小,形成气块上升的气流。

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受到气温递减的影响,空气冷却,水蒸气凝结成云,随着云的不断增加,空气开始下沉,从而形成对流运动。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动力过程和气候变化。

通过对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机制,预测天气变化以及研究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环境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环境
水汽在大气中含量较少,但作用却非常重要,它能够吸收和 重新辐射热量,对地球的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气溶胶
气溶胶是指大气中悬浮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物,其粒径一般 在0.01至10微米之间。
气溶胶对气候、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气 溶胶能够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影响地球的气候;同时, 气溶胶还能够传播污染物,影响空气质量。
它决定了大气的透明度和天空的颜色。
03
太阳辐射的反射
地面对太阳辐射也有反射作用,将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空间。地面的反
射率取决于地面的性质和状态,如雪地、沙漠和绿地的反射率就有所不
同。
大气的加热方式
01
02
03
直接加热
太阳辐射直接作用于大气 中的气体分子和气溶胶颗 粒,将能量传递给它们, 使其获得能量并加热。
05
对流层大气的特征
对流层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主要成分
01
对流层大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约占99%以上。
微量成分
02
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这些成分对气候和环境有重要
影响。
垂直结构
03
对流层大气的垂直结构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等。
对流层大气的温度结构
气温变化
对流层大气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太阳辐射在大气 中逐渐减弱。
03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的吸收与传递
01
太阳辐射的吸收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和气溶胶颗粒会吸收部分太
阳辐射能。不同物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不同,其中水汽、二氧化碳
和臭氧是主要吸收剂。
02
太阳辐射的散射
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和气溶胶颗粒会将部分太

《大气环境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传统教学教案

《大气环境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传统教学教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学校:年级及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第十一周星期三第9节上课题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 必修湖南教育出版社20XX年5月第2版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P4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以及每个层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2)知道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能用图示说明大气受热过程;(4)知道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

(2)探究法分析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认识大气对整个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环境观;(2)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而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关系【教学难点】1、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关系2、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讲述法、讲练法、讨论法。

【教具】小黑板【教学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分钟)二、引入新课(2分钟)情境导入:[教师提问] 同学们,在讲述新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刚刚过去的军训中,大家都非常辛苦。

那在军训的过程当中,同学们是比较喜欢阴天呢?还是晴天呢?[学生回答] 阴天![教师讲述] 为什么是阴天?[学生回答] 因为阴天比较凉快![教师讲述] 是的,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阴天的时候比较凉快呢?我们这节课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新的内容。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43页,浏览课本43页的内容,同时观察图2-23,找出大气分为哪三个层,每个层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流层大气是地球上最底层的大气层,它的位置从地球表面到约10-15公里的高度。

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涉及到太阳辐射的吸收、传导和辐射、地表和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等方面。

本文将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太阳辐射进入流层大气后,一部分被云、气溶胶等遮蔽物反射回太空,一部分被大气层吸收。

其中,不同大气组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程度也不同。

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对太阳辐射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而氧气、氮气等主要组成大气的气体对太阳辐射则有较低的吸收能力。

这些吸收后的能量将转化为大气分子的热运动,使流层大气不断地受热。

流层大气的受热还涉及到地表和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

地表与大气之间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进行能量交换。

地表吸收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将转化为地表热量,这部分热量会通过传导向上传输到流层大气。

同时,地表也会通过对流的形式将热量传输到大气中。

大气中的热量会向周围空气传导,并通过空气的对流传输到不同高度的区域。

在流层大气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大气密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分子间的碰撞频率降低,从而减少了热传导的程度。

此外,不同高度的区域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也不同。

在赤道地区,由于太阳直射的强烈,流层大气的温度较高;而在极地地区,由于太阳斜射的较弱,流层大气的温度较低。

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对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现象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复杂的气候系统。

此外,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也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的增加,会导致太阳辐射的净吸收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总结起来,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太阳辐射的吸收、传导和辐射、地表和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等方面。

这一过程对地球的气候和天气现象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地球的大气系统,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大气环境——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PPT课件(自制)

大气环境——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PPT课件(自制)



流 层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光
对 流 层
地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高层 大吸收紫外光波长小于0.175


流 层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光
对 流 层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红外光
地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1、从臭氧、二氧化碳
和水汽的吸收作用可 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吸收具有什么特性?
高 层 大
2、为什么说大气直接 吸收紫外光波长小于0.175 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
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
层气温分布状况。
1、甲图表示的气温降低
速率在( )
A、3000m以下低于垂
直递减率
B、3000-6000m高于
垂直递减率
C、6000m以下等于垂
直递减率
D、6000m以下均低于
垂直递减率
例题
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 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
上升的原因: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
对流运 动显著
平流层
高层大气
想一想
一架飞机沿10km高空从南极飞到北极,依 次穿过了哪几层?
想一想
一架飞机沿10km高空从南极飞到北极,依 次穿过了哪几层?
8~9KM 南极
17~18KM
赤道


8~9KM 北极
想一想
一架飞机沿10km高空从南极飞到北极,依 次穿过了哪几层?
8~9KM 南极
17~18KM
图甲
图乙
(1)若TS稳定 在-8℃,该城 市气温至少要上 升到______℃以 上时,逆温现象 才会结束,这时 的时间约为 _____时。
例题
图甲表示近地面空气若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什么是大气逆辐射?它有什么作用?
(2)地面辐射 和 大气辐射
太 阳 辐 射 地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吸 收
大 气 大气吸收 (CO2、水汽) 辐 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 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
太阳高度越 大 ,等量太阳辐射散布面积越 小 ,经过 的大气路径越 短 ,太阳辐射被削弱越 少 ,太阳辐 射强度越 大 。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下垫面因素:地面反射率
其它因素:天气状况等。
太 阳 辐
84-95

50
29-35 20 22-32 10-15
26
14 7(平均) 2(赤道)
地面性质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电 离Βιβλιοθήκη 电离层(80-500千 米)能发射无线电 波,利于通信.但会受 到太阳活动影响.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臭氧层(22-27千米), 下冷上热,水平 运动,天气好, 利于高空飞行
因热源是地面, 下热上冷, 高度增加,温度降低, 对流旺盛 天气复杂多变. 纬度不同,厚度不同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热力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太阳辐射 地面 削弱作用 保温效应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 宇 宙 空 间
直接
热源
玻璃温室
大气作用----保温作用
地 面 辐 射
(三)、影响地面辐射(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 纬度位置: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 因素:
5、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多.)
6、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7、某地昨天为晴朗的天气,今天为多云的天气,仅从 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加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
(今天。多云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 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 强,气温不会太低)
大气 上界
夜间,地面辐 白天,大气削弱了到 射绝大部分热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量又被大气逆 气温不会太高 辐射还给地面, 使气温不致降 得过低 月球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 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 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 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 温度升得很高,气温很高 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地球
总结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太阳辐射的波长 范围及能量分布
紫外区(0.15—0.4微米):7%
可见光区(0.4—0.76微米):50%
红外区(0.76—4微米):43%
因此,人们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
7% 50% 43%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分析P44表格,指 1、从臭氧、二氧化碳 出太阳辐射经过大 和水汽的吸收作用可 气各层时都有哪些 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部分被吸收? 吸收具有什么特性? (选择性) 吸收紫外光波长小于 2、为什么说大气直 0.175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 量是很少的?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光(大气对太阳辐射 中能量最强的可见 光吸收得很少,大 二氧化碳、水 部分可见光能够透 汽吸收红外光 过大气到地面)
1. 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晴天时蓝色光最易被散射到大气下层
2. 为什么阴天的天空呈现灰白色?
阴天时大气质点大,不管波长较长较短, 通通被散射,所以天空呈现灰白色
阅读教材中“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以及 “大气的温室效应”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地面辐射,大气辐射是如何形成的?
2、为什么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沙土 黏土
浅色土 深色土 草地
耕地
新雪

海洋
海洋
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 什么仍是明亮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2、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温 又比晴天高? (白天云层具有很强的反射作用)
(夜间云层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
气削弱少,且光能集中→得到的太阳辐射强。 下垫面状况: 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不同,新雪反射率最大。 气象因素:降水量越多,年日照时数越少,得到的太阳辐射 就越少;反之则反。
A
B
大气上界
地 球
(三)、影响地面辐射(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 因素: 纬度因素:纬度低,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 强度大。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参与 的大气成分: 云层、尘埃(颗 粒大的物质)云 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 特点: 无选择性 强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 特点: 具有选择性
(波长较短的蓝光等)
较大尘埃 雾粒 无选择性 小水滴
各种波长同样被散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