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
浅析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
![浅析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34b486cc647d27284a735121.png)
浅析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作者:聂爱军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5年第9期文/聂爱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引起了国内外极大关注。
在21 世纪前半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现中华民族的历史辉煌,无疑将给整个世界带来巨大影响,中国人民将为此扬眉吐气,欢欣鼓舞。
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正确判断国际国内情况,作出正确的路径选择。
笔者认为,从大的方面来说,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追求中国梦的实现。
一、不断坚定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的方向和未来,凝聚中国科学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国推进改革和创新的动力和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国的生存模式和发展模式。
进入21世纪,中国模式显示出世界性的示范力、说服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昭示了新的前景。
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模式目前尚处在不断发展完善中。
当今世界,社会发展存在着三大模式,即美国模式、欧盟模式和中国模式。
三大模式,以及还有可能出现的不同模式,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类对实现幸福社会的积极的、不同的探索。
从眼下对世界的影响来看,美国模式仍然占据世界第一的高地,中国模式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还处于初级阶段,作为一个创新的课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中国要想在世纪竞争中胜出,就必须使自己的国家模式先进和优越于美国模式。
二、不断创新和完善中国的国家战略战略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没有战略的国家,成不了大国;战略不正确的国家,成不了大国。
中国梦的实现,是从战略的转变和战略的创新开始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是建党一百年时,也就是2020年左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建国一百年时,也就是2050年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梦的实践路径
![中国梦的实践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cb3910300912a2161479296e.png)
中国梦的实践路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她是坚信自己的信念,完成理想的欲望和永不放弃的坚持。
同样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也需要一个梦想,引领他们走的更远,飞的更高!众所周知,简单而言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人的希望,她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
历史在一次又一次的告诉我们国家的命运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前途。
国破,又哪来的家!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我想说,中国梦的实现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中国梦的实现可以总结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首先,中国梦的实现要坚持中国道路!在经济上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道路!把市场经济作为调节的基本手段,同时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坚持改革开放与国际合作!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并存!同时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上,要加强公平与效率并重!通过再分配来对社会利益进行再分配!缩小收入值的大小!早日达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等等一些改革开放以来得到的经验!在政治上,要在原来三大制度上,不断完善发律法规!同时随利益的分化,要加强反腐力度,提高官员整体的素质,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阳光政府!让政策不断的透明化!不断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热情!真正做到官民一体!当然实现中国梦还需要注入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指生发于中华文明传统、积蕴于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近些年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国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显示。
中国精神与今日全球时代中国应有的国家利益、国家责任以及国家荣誉相匹配,并有益于且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人类发展的健康方向。
它包括刚柔相济、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及中国精神的两大核心价值:和谐与中道和持续不断的生成、创新与转化精神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应有之义。
应当说,这些年来,中国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国家及国民精神状态,以及充分发挥团结协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整合与凝聚精神,对于提升综合国力及文化软实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留下了宝贵的国家精神建设经验。
浅析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浅析实现中国梦的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094ee5b1284ac850ad02429f.png)
浅析实现中国梦的路径作者:唐莹凌珊来源:《西江文艺·下半月》2015年第05期【摘要】:“中国梦”是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来的。
“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只有坚持“三个自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依法治国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国梦;实现;路径“中国梦”一词是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来的,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1]它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重要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而深刻的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思想引领和精神旗帜。
因此,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对自信的坚定,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离不开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三个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自信是力量之源、成功之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理论自信就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
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态度。
中国梦和中国道路
![中国梦和中国道路](https://img.taocdn.com/s3/m/a8f14e8cec3a87c24128c400.png)
食品111 张芳 葛春丽
中国梦和中国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十二 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 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 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 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 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LOGO
那什么又是中国道路呢
LOGO
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是什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具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 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形态构成讲,它 是实现途径、理论指导和制度保证三种形态在 实践中的有机统一。从宏观规定讲,中国道路 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 。从基本要求讲,中国道路有8个方面必须坚 持的内容。从实践领域讲,中国道路是一个体 系,由各个领域和不同方面、不同层面的若干 具体道路组成。
LOGO
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常言道,团结就是力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 海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与集体 融合在一起才最有力量,因为集体的团结能给个 人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人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 一股强大的合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万众一 心、同舟共济、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实现中国 梦,靠的正是这种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
LOGO
什么是中国梦
LOGO
中国梦
从根本上说来,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 振兴,人民幸福。具体说来,中国梦就是现代化 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这三个含 义,在十八大报告中表述得很清楚。中国道路的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中国道路的现状是:已经“不可逆 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 兴的历史进军”。中国道路的前景是:“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 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中国梦的三种含义里,现代化是形态,社会主 义是灵魂,民族复兴是主体。
浅析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
![浅析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99f18ef80975f46527d3e17c.png)
会 主义 的伟 大旗 帜。 十八大报告 明确指出: 高举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 以邓小 平理论 、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凝聚力量, 攻
坚 克 难 , 坚 定 不 移 沿 着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义 道 路 引领 中 国智 慧 和 力 量 , 是中
中 华 民 族 的 伟 大 复 兴 , 再 现 中 华 民 族 的 历 优 越 于美 国模 式 。
战略
战略 决定一个 国家 、~个 民族的前途 和命 运。没有 战略 的国家, 成不了大国; 战 略不正确 的国家, 成不了大国。 中国梦 的实
现, 是从战略的转变和战略的创新开始的。
改革新路,是 中国选择改革开放战略的根 本动因。邓小平说过 : “ 我们实行改革开放
片 战 争 后 , 中 国 遭 受 三 座 大 山 的压 迫 , 在
中国主动融入世界 的一次战略转变,是 中
国 由生 存 战 略 向发 展 战 略 的 一 次 提 升 , 中
国开始 进入世界体 系内。 这一阶段, 邓小平
理 论和 “ 三个代表” 重 要 思 想 是 中国 大 战 略
世 界 民 族 行 列 中 , 经 受 了 空 前 的 压 迫 和 剥 削 。 中 国 共 产 党 应 解 放 中 华 民 族 的 伟
决策观察
浅析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
◎文 / 聂 爱军
习近 平 总 书 记 提 出的 中国 梦 , 引 起 了 国 内外 极 大 关 注 。 在 2 1 世纪前半段, 实 现 史辉煌, 无疑 将 给 整 个 世 界 带 来 巨大 影 响, 中国 人 民将 为 此 扬 眉 吐 气 , 欢欣鼓舞 。 中 国梦 的实 现 是 一 个 目标 , 更 是 一 个
第三课课件徐浩然实现中国梦的道路精神力量
![第三课课件徐浩然实现中国梦的道路精神力量](https://img.taocdn.com/s3/m/6d19d351be23482fb4da4cc9.png)
• 社会建设——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 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 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 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
11
(一)坚定不移沿着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3.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实现这个根本任务,要完成五大建设。
• 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 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 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5
(一)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1.发掘爱国主义的思想传统。 • 越是在民族、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以爱国 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越是绚丽多彩。 • 屈原对民生的关怀,岳飞的报国之心,范 仲淹的忧乐观,邓世昌的民族气节,已深 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中。 26
(一)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1.发掘爱国主义的思想传统。
两个一百年目标: • 到建党一百年 时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 • 到建国一百年 时建设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的 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
15
(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3.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着 眼于五位一体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以 全新的视野不断深化对 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 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 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 我们要坚持 “ 以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 基本路线, 搞好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 设。 • 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统 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 法。 16
• 当前,我们要以爱国主义为精神纽带,努力实现 以人为本,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中华民族的 团结统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 荣,实现不同社会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 和谐相处;并且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实践“一国两 制”的伟大构想。
中国梦的内涵及实现途径解读
![中国梦的内涵及实现途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778c20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f.png)
中国梦的内涵及实现途径解读第一篇:中国梦的内涵及实现途径解读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
“中国梦之所以引起世界各地华人同胞们的共鸣,是因为它道出了中华儿女的心声。
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中国梦”的话题。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释中国梦:1.中国梦的提出与历史渊源。
(了解)2.中国梦的思想内涵。
(重点)3.中国梦的本质属性。
(重点)4.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理解记忆)首先我们来看中国梦的提出及它的历史渊源。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时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3年3月17日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又阐述了这一思想。
后来又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时又进一步做了更深刻的论述。
中国梦的体系日趋完善。
为什么说中国梦凝聚力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我们来追溯一下历史: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从秦汉到晚清其间经历了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三大盛世,这1800多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一直是世界第一。
中国的衰落是在明朝的中叶以后,邓小平曾讲述过这段历史,他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若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困落后,愚昧无知。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从此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过程,在那时中华儿女的心中就有一幅模糊的中国梦蓝图。
因此中国梦是对中国近代170多年来奋斗历史的总结,是一个总结性词而不是创造性的词。
中国梦的内涵说到中国梦的内涵,其实就是阐释到底什么是中国梦。
那我们先来看中国梦的圆梦三部曲也就是三个百年目标。
通过这些目标来总结什么是中国梦。
第一个目标:在用十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2020年GDP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法制政府基本建成)3.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论“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
![论“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0c07b0c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c.png)
论“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第一篇:论“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论“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中国梦”是在十八大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出来的,之后习总书记又在人大会议上系统了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与意义,并且在出访俄罗斯、非洲等地区的讲话中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中国梦已经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
中国梦的价值内涵和现实意义重大,明确指出了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既是应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需求,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
一、“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多角度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国梦是一个需要长期奋斗的目标,是历史和现实的要求;从社会角度来说,中国梦是各阶层的期望,是我们民族的理想,是国家与民族的梦。
中国梦是近百年来我国在追求民族振兴的过程中精神和价值观的体现,是社会价值目标的体现。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的国家、民族、人民的梦。
第一,公平是中国梦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提到,为了实现“中国梦”,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要在教育、养老、医疗等方面不断地取得进步,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让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努力。
国家发展必须要依靠人民,发展的目的是让人民幸福,发展的成果理应由广大人民共享。
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中国梦就是要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让公平正义得到保证。
做到权为民所给,也要为人民使用,发展上立足人民的需求,让人民享受发展的成果。
第二,团结是中国梦的基础。
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更是人民的梦,只要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每个人都为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那么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力量就是强大无比的,也让我们自己的梦有了发挥的空间。
社会主义代表的是集体主义,表现在集体的互助与友爱,从集体的角度来看,中国梦有着粘合剂的功能,让大家团结一心,对于中国梦的意义重大。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进入矛盾多发期,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就是如此,我们会遇到很多的矛盾与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民族增强凝聚力、需要团结。
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实现中国梦的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8d670c928762caaedc33d401.png)
发言提纲汽车12-2班向锐题目:实现中国梦的路径主要内容:一、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二、详细介绍三个路径的丰富含义(1)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2)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灵魂(3)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三、总结实现中国梦的路径习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三个必须”,清楚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项基本要求,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
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实现中国梦,首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直接关系着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在当今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灵魂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弘扬中国精神。
习近平同志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全体中国人汇聚而成的整体力量。
中国力量在战争年代具体表现为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力量,在和平建设时期表现为勤俭创业、艰苦奋斗的力量,在改革开放时期表现为奋勇拼搏、开拓创新的力量。
常言道,团结就是力量。
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同心同德、众志成城。
实现中国梦,靠的正是这种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
只有每个人都梦想成真,才能使中国梦变为现实。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形势与政策部分答案
![形势与政策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d64fbb69dc5022aaea0032.png)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什么?如何理解实现“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如何理解实现“中国梦”: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华夏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目标,也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愿望和梦想。
“中国梦”能够凝聚全国人民共同为这一目标共同奋斗。
所以实现中国梦事关全党上下,全国各族人民的切实利益,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应该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奋斗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具有什么特点?1.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
2.生态文明具有什么特点?一、自然性与自律性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律性。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人类真正做到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
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呵护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
生态问题之根源在于人类自身,在于人类的活动和发展。
二、和谐性与公平性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相统一的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态过程,它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维持在生态可承载的能力之内。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生态文明建设还兼收并蓄了社会主义的公正与公平原则,在社会公正的基础上寻求社会效率,使公正与效率达到一种动态的和谐。
毛概-中国梦
![毛概-中国梦](https://img.taocdn.com/s3/m/b526a5de84254b35eefd343d.png)
三、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实干兴邦
坚持求真务实
用于攻克困难
善于开创新
梦在前,路在脚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脚踏实 地依靠全体人民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一 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顽强奋斗、艰苦奋
斗、不懈努力。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
必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从我做起, 从今天做起。
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梦在前,路在脚下
班级:英语131002班 姓名:张翠 学号:201310010226
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精神,就是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Contents
1
圆梦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历史过程
2
“中国梦”的路径选择:“三位一体”
3
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实干兴邦
一、圆梦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历史过程
“只要我们怀有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 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 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持 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圆梦三部曲
第一部曲:用20年时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
第二部曲: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全面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中国梦”的路径选择:“三位一体”
三者统一
实现途径
行动指南
结合中 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
![结合中 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9217316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a.png)
结合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中国梦:科学内涵与实现途径》“中国梦”,这个词汇自提出以来,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代名词,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它不仅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关乎着每一个人的梦想和追求。
要深入理解中国梦,就需要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丰富而深刻。
首先,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
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
一个富强的国家,意味着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水平、稳固的国防力量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只有国家富强,我们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挺直脊梁,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回顾历史,中国曾经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但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的腐朽和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
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奋斗,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建立了新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一些领域还存在差距,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仍需我们不懈努力。
其次,中国梦是民族振兴之梦。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磨难,民族尊严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实现民族振兴,就是要让中华民族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恢复昔日的辉煌。
这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需要我们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需要我们加强民族团结,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共同为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而奋斗。
再次,中国梦是人民幸福之梦。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人民幸福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足、精神生活的丰富、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等多个方面。
实现人民幸福,就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
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024a95c63186bceb19e8bb9a.png)
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途径[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一、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道路关乎党的命脉, 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 也就是我们不断追逐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其开辟经历了一个艰辛而曲折的过程。
早年, 毛泽东就提出,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 不能再走苏联走过的弯路。
在这一时期, 他相继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讲话,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毛泽东对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起点。
“在探索过程中, 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 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 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在改革开放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 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既不封闭僵化, 也不改旗易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中国的现实国情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指明了方向。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各方面制度、体制也随着探索的深入不断确立和完善, 在实践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提供了制度保障。
试论“中国梦”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试论“中国梦”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4cb8ba6358fafab069dc02b6.png)
试论“中国梦”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作者:周丽琴来源:《老区建设》2013年第14期提要“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
“中国梦”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实现伟大“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两会决策部署,脚踏实地,精诚团结,求真务实,敢于开拓,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全部力量。
关键词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2012年11月29日,中共十八大召开后的第15天,新一届领导集体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其他政治局常委等中央领导去国家博物馆看《复兴之路》的展览。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提到:“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平实的话语却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内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一、“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中国梦”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而且必须依靠人民,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总书记多次提“中国梦”要“不断为民造福”,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情怀的再一次体现。
回顾历史,党带领我们走过了整整91年的峥嵘岁月,从八年抗战到新中国的成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八大;从毛泽东思想到科学发展观,从对抗非典到汶川地震;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九号……91年来,我们有汗水也有泪水,有喜悦也有伤痛,有成功也有失败。
站在今天,回望过去这91年,有多少经历属于这些不平凡的漫长岁月?又有多少当时的新鲜事成了历史的瞬间?一个个故事,一幅幅图片,一段段影像……或亲切温暖,或震撼动人。
中国梦实现的路径选择
![中国梦实现的路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e150fa4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7.png)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论述的中国梦,引起中国乃至全世界高度关注,激起了亿万中国人的热议和共鸣。
这些论述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升华了党的执政理念,成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精神旗帜。
一、中国梦提出的时代意义梦想有多远,决定我们能走多远。
中国梦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表明了我们党对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建设所蕴含的价值取向的坚守,进一步强化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恪守的发展道路和奋斗目标,彰显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意义。
中国梦的提出是为了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
近代以来,从政治领袖、知识分子到普通民众,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心中民族振兴的理想,并付诸了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位并继续向前跃升的特殊时期提出中国梦,回应了中国如何实现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时代课题。
中国梦是在清醒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面临的新任务和更高目标基础上,承接历史、深入思考现实和未来提出来的。
所以,中国梦是历史的呼唤、现实的诉求和对未来的向往,能够更广泛地凝聚社会共识。
中国梦的提出是为了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夙愿。
第一,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人们已经看到实现中国梦曙光在前,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梦。
中国梦必将唤起人们美好的憧憬,激发人们继续奋斗的勇气和力量。
第二,越是接近目标的关键时刻,前进的道路往往越艰辛,而真正能够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唯有中国梦。
第三,只有中国梦才真正能把全国人民更好地凝结成“利益共同体”。
追求个人成功和追求民族复兴紧密相连,休戚与共。
只有各族人民向着中国梦的目标艰苦奋斗,才能形成大团结的磅礴力量。
结合中 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
![结合中 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9702688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1.png)
结合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中国梦:科学内涵与实现途径》“中国梦”,这个词汇自提出以来,就如同激昂的旋律,奏响在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激荡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凝聚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
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梦?它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又通过怎样的途径去实现呢?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丰富而深刻。
首先,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
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前提。
回顾历史,我们曾在世界上拥有辉煌的文明和强大的国力,但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备受列强欺凌。
实现国家富强,就是要让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水平、稳固的国防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其次,中国梦是民族振兴之梦。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曾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巨大的挫折和磨难。
实现民族振兴,就是要让中华民族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再者,中国梦是人民幸福之梦。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人民幸福,就是要让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加公平、更加美好的生活,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梦的实现途径是多方面的,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坚持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这条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①“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
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
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
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
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接踵而至,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被迫签订,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世所罕见。
这证明了一个铁律:落后就会挨打,生存必须自强。
中华民族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
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屡踣屡起,不懈探索奋斗。
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就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在这场前无古人的伟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从蹒跚学步的幼年迅速成长起来,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考验。
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后在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军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
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
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在整个中国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国梦”牺牲了数百万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牺牲了上千万英雄儿女,英烈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
对于这段历史、对于为这段历史而献身的先烈,我们要永远铭记。
1. ②“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我们建立起具有中国自己特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首先建立起来的,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纽带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这一国体的建立,使新中国有可能在对极少数敌对势力实行专政的同时,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
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然而,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
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固然不易,在这样的大国穷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
实现伟大的梦想,想要一帆风顺,没有牺牲,不付出代价,是难以想象的。
“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就是这样的沉痛教训。
同历次犯错误一样,从失误中警醒,并以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彻底纠正错误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共产党自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面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纠正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实事求是地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绩,一面应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开创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在华夏大地再一次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
我们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新格局。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随着道路的拓展、理论的创新不断向前发展,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又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改革开放新时期全部成就归结到一点,就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它们“三位一体”,分别以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共同支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形成了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
有了道路、理论、制度支撑的“中国梦”距离我们不再遥远,它是必定实现的美好未来。
1. ③“中国梦”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程似锦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国梦”经历着第二个一百年。
在这第二个一百年,我们经历过近30年的建设、探索与曲折,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在我们的前面,还有36年的新征程,将要达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就是提出了凝聚党心、体现民意的行动纲领,推举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这个行动纲领概括起来,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为此,必须做到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这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根据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根据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提出来的。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这是根据邓小平同志所深刻阐述的社会主义本质提出来的,也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人民关切,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安康幸福。
如同习近平同志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这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和根本保障。
没有一个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难以实现国泰民安。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坚强领导,一盘散沙,也会一事无成。
可以说,八项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党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坚定不移坚持着八项基本要求,“中国梦”一定可以美梦成真。
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2][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2]习近平阐述中国梦: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只有每个人都梦想成真,才能使中国梦变为现实。
习近平同志说得好,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只有亿万中国人都确立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么13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就必然会凝聚成一种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
有了这种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尽快变为现实,中国梦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全体人民来共同担当、共同努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我们党要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让中国梦梦想成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原则,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为了更好地汇聚起全国人民的无穷力量,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切实实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真正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
“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
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