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与幼儿学前教育相结合
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与实践
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与实践邮编:518108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之中国家之间的交流互动非常的频繁各种西方思潮直接涌入我国我国民众的思想文化观念以及行为习惯产生明显的变动,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面对诸多的困境及障碍,针对这一现实条件,许多幼儿园教师开始着眼于学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求,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工作融为一体,创新工作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尽量避免不良风气趁虚而入。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园教育;融合引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幼儿教育阶段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许多幼儿园开始尝试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课程体系。
但是由于教师自身传统文化教育能力薄弱,传统文化活动设计不够新颖,导致幼儿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不够紧密。
面对这样的情况,幼儿教师必须强化自身传统文x化教育能力,转变幼儿教育理念,通过趣味性的活动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一)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理解不够深刻传统文化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益变化的社会形势下,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传承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幼儿园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这本身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没有全面的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错误地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就是背古诗,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
(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单一许多教师受到传统教育与思想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带有较强的功利心理,为了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教师通常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向学生讲解传统文化。
单一教学方式下,幼儿对传统文化本身的品质以及文化底蕴理解不够深入,虽然可以背一些古诗词和文学经典,但是无法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幼儿园中华文明传承:传统文化教育方案
幼儿园中华文明传承:传统文化教育方案一、前言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传统文化面临着被冲击和边缘化的风险。
我们更加需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传统文化教育方案在幼儿园中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传统文化教育方案的意义1.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孩子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感和文化修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3. 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心。
三、传统文化教育方案的内容1.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介绍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礼仪,让孩子们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2. 传统民间艺术教育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民间艺术课程,如剪纸、泥塑、民间音乐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感和手工艺能力。
3. 古诗词和经典故事教育通过学习古诗词和经典故事,可以让孩子们在娱乐中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培养他们感受和表达中文情感的能力。
四、传统文化教育方案的实施方式1. 组织专题活动在幼儿园中,可以组织传统文化主题日活动、家长参与的传统文化展示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2. 建立传统文化课程幼儿园可以将传统文化课程列入日常教学计划,定期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性。
3. 创设富有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在幼儿园校园中,可以布置我国风的环境,悬挂传统文化的图画和展板,营造出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传统文化教育方案在幼儿园中的实施,对于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孩子们在儿时就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和骄傲感。
传统文化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感、人文素养和中文表达能力,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结语通过幼儿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案的实施,可以为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从小培养出一个有着深厚中文情感和文化修养的新一代。
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策略
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策略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价值观的理解和接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针对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以生活化的方式引入在幼儿园中,幼儿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引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组织一次传统手工艺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比如剪纸、折纸、画年画等。
通过动手制作,可以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注重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中,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
注重游戏化教学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策略之一。
可以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比如传统民间游戏、民间故事演出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三、注重亲子互动亲子互动是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家长是孩子们最好的榜样和引导者,通过家长的参与,可以让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更加深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比如亲子手绘、亲子制作传统美食等,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其中,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培养传统文化意识在幼儿园中,培养传统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给孩子们讲述一些传统的历史故事、传统的节日习俗等来增强他们的传统文化意识。
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些故事和习俗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总结回顾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引入、注重游戏化教学、注重亲子互动和培养传统文化意识等策略,可以帮助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建立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这样的教育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们在快乐中学习,更能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个人观点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在幼儿园阶段,正是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认知和理解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幼儿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一名优秀的学前教育教师,我深知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既需要传承优秀的教育文化,又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展开论述,探讨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实现文化传承和创新。
一、幼儿园的文化传承1. 传统文化的价值传递幼儿园是儿童教育的起点,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传递。
例如,可以设置传统文化主题的活动,如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传统手工艺的制作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2. 学前教育理念的传承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是对孩子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教育目标的追求。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并传承学前教育的理念,将其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例如,我们可以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幼儿园的教育创新1. 课程创新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可以创设多样化、富有趣味性的课程,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趣味性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2. 环境创新幼儿园的环境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条件。
我们可以通过创造丰富多样的环境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例如,可以设置探究角、家角、游戏角等各类角落,提供各种适合幼儿探索的材料和玩具。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环境的艺术性和美感,通过布置装饰等方式,创造温馨、富有情趣的环境。
3. 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而在创新的教育中,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成为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和伙伴。
教师应该注重观察幼儿的表现和需求,利用幼儿的兴趣点和问题进行教育实践,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创造。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学前教育大班主题活动传统文化设计理念和思路
2、开展家庭作业,制作传统文化手册
跨学科整合
将传统文化与其他学科结合,提高学习兴趣
1、结合数学,进行传统图案的几何形状探究
2、在科学课上探索传统植物
可持续性发展
学习传统文化,教育孩子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
1、组织参观文化遗址或博物馆,学习保护传统的意义
2、进行讨论,让孩子思考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学前教育大班主题活动传统文化设计理念和思路
设计理念
思路
具体活动
文化认同
让孩子了解并认同自己的文化背景
1、讲述传统故事,结合绘本阅读
2、让孩子们分享家庭的传统习俗
感官体验
通过感官活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1、组织传统音乐欣赏活动,体验民族乐器
2、举办传统美食制作活动
艺术表现
开展艺术活动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1、开展书法、剪纸和国画活动
2、进行传统服饰的穿着和展示活动
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育
通过传统文化培养孩子的情感与价值观
1、讨论传统节日的意义,如春节和中秋节
2、通过故事和游戏传递孝道和友爱
动手实践
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1、进行传统手工艺制作,如编织和陶艺
2、组织户外活动,体验传统游戏
家园共育
鼓励家庭参与,增强孩子的文化归属感
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有机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有机融合的实践与研究751600摘要: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长期智慧的结晶,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你可以感受到祖先的智慧和文化的传承。
幼儿园各种传统活动的教育,可以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了解中国各个民族的不同习惯,了解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教师需要为幼儿成长环境的构建做好充分的准备,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使幼儿逐渐关注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的各个方面处处可见,一步步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探索各种各样的知识,提高幼儿的见识,使其感受传统文化所散发的魅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园课程;融合中图分类号:G89 文献标识码:A引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展的根本源泉。
对于流传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发展的精华,又要积极创新当下的传统文化,使之跟上时代的发展,彰显其价值。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用传统文化的精神去影响孩子。
经过时间的沉淀,它留下了被历史认可的宝贵财产,在人们的思想、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的发展。
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为幼儿园教育的指南针,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以下将分析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机融合。
1、传统文化价值情感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孩子还小,心智刚刚开始发育,没有独立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
所以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需要引导孩子的情绪能力,培养孩子的情绪能力(本句的情绪能力有问题)。
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精华,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它不仅包含了我们祖先的智慧,也包含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因此它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元素。
在日常的幼儿园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其在日常活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内心和情感上受到感染,从而逐渐获得情感能力的发展。
传统教育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传统教育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摘要:教育阶段的孩子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当中所养成的各种习惯以及道德品质将会影响到的一生,传统教育文化在具体执行的过程当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有效的去促进的健康成长以及帮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塑造出健全的人格。
本篇文章就是以传统教育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为中心而展开讨论和分析的。
关键词:传统教育文化;学前教育一、传统文化在园开发与应用的意义分析将传统文化运用到日常的园教育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的课堂内容当中,同时也可以融入到园的环境当中,通过方方面面来增强传统文化的氛围,这样也能够移默化的对进行一定的熏陶和影响。
例如,教师可以在园墙壁以及地面上绘制一些传统文化的图像,或者是写一些成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在日常的活动当中,能够主动的去观察一些文化故事。
除此之外,在园的教育阶段当中,去融入传统内容,能够有效的去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让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技能,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一起去做泥塑或者是练习剪纸等手工,让手工课程的内容变得更加的广泛。
因此,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园教育阶段当中,不仅能够提高园的教育效果,同时也能够对的审美能力进行一定的锻炼和培养。
1.1能够进一步影响的世界观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的瑰宝和血脉,所以在园教育阶段当中的应用是非常有价值的,将其充分的去融入到园活动教育当中,能够有效的去提高的文化意识,并且帮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念。
比如,很多传统文化当中都会蕴含一些伦理道德的内容,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能够充分的去认识一些正确的行为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历史小故事以及经典人物所具有的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引导在学习和成长过程当中认识正确的精神和品质,从而在后续的成长过程当中能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因此,在园阶段的教学当中,充分的去融入一些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的世界观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幼儿园国学篇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幼儿园国学篇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更是无比重要的一环。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具有深远的意义。
幼儿园国学篇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对幼儿园国学篇章的深入理解1. 为什么要在幼儿园就开始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当今社会,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传统文化的淡化,年轻一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渐淡化。
幼儿园阶段就开始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更好地植入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
2. 幼儿园国学篇章应该如何实施?在实施幼儿园国学篇章时,要注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结合幼儿的芳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设计丰富多样、富有趣味性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通过跳绳、童谣、民间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生活中贯彻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二、幼儿园国学篇章的实际操作1.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幼儿园国学篇章的内容应当丰富多彩,包括但不限于我国古诗词、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人物等。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手工制作等形式,向幼儿传递、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与深刻内涵。
2. 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在幼儿园日常教育生活中,中华传统文化应该贯穿方方面面。
从环境创设、教材选用、游戏设置等方面,引导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作者观点幼儿园国学篇章的实施,对于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发展至关重要。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让孩子们明白自己的根、知道自己的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和文化认同。
这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总结回顾幼儿园国学篇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是对启蒙阶段教育内容的完善和补充。
实施起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让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得以展现,孩子们的成长道路得以更加坦荡和激越。
幼儿园传统文化之魅:寻访中华传统美德之光
幼儿园传统文化之魅:寻访中华传统美德之光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而幼儿园正是孩子最早接触文化的地方,传统文化对幼儿的影响也愈发重要。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这些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孩子们品格培养的重要素材。
本文将以幼儿园为切入点,探讨中华传统美德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二、中华传统美德之光1. 仁爱:在幼儿园中教育孩子学会关爱他人,尊敬老师、帮助同学,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让他们懂得尊重和关怀他人。
2. 孝道:幼儿园不仅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他们接触亲情的最早阵地。
通过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模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孝道思想。
3. 诚信:在幼儿园中,教育者需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诚信意识,让他们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4. 礼貌:我国传统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在幼儿园,培养孩子的礼貌意识,从小懂得尊敬长辈、和睦相处,是十分重要的。
三、中华传统美德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意义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淀的文化精髓。
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风气的多元化,中华传统美德也面临着挑战。
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幼儿园教育掌握着培养孩子们美德的第一把钥匙。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一个社会化场所,如何在幼儿园中培养孩子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需要注重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情感教育的基地,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应贯穿于情感教育之中。
幼儿园是学习教育的开始,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幼儿园的学前教育相结合,落实到日常的行为和学习中。
四、个人观点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孩子们中华传统美德的任务更为紧迫,对孩子日后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让孩子们从日常的生活中学会尊重、友爱、诚实和礼貌,从而真正内化中华传统美德,成为新时代的优秀接班人。
五、总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文化,而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孩子们的最早阵地。
浅谈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与幼儿学前教育相结合论文
浅谈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与幼儿学前教育相结合论文浅谈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与幼儿学前教育相结合论文摘要:我国在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积淀了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国学热”带动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幼儿的启蒙教育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而我国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幼儿教育资源,因此,从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基本含义出发,结合目前幼儿学前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二者结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幼儿学前教育;重要性;结合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我国历来重视幼儿的启蒙教育,而传统文化中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文学作品,以及其他的艺术形式就是启蒙教育的基本素材。
近年来在“国学热”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倾向于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发展中,如何实现幼儿学前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则成了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相结合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的“国学热”虽然带动了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融合,但是在实践中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当前年轻父母多是“80后”,这些家长在成长教育的过程中,接触更多的是西方教育理念,他们对传统文化逐渐淡漠、忽视,对于所谓的西方科学的教育方法趋之若鹜,并愿意为孩子渗透西方教育,因而阻碍了传统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一些过于严苛的教育理念甚至鼓励体罚孩子,提倡“愚孝”,这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巨大的伤害,同时也脱离了现代教育理念;一些青年幼教在实践中,自身缺乏传统文化素养,同时在教育实践中也难以做到以身作则,无法为孩子的`启蒙教育做好全面的教学渗透,让孩子在形式化教学中失去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传统文化教育与学前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相对单一,许多幼儿园所谓的传统文化渗透就是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而忽视了其他文化形式的教育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课程的实施策略与思考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课程的实施策略与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虽然现代学前教育已经很好地利用了现代科技和教学手段,但是我们也需要在教育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学习新知识的也能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课程的实施策略与思考展开讨论。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的融合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思想性、精神性、艺术性和教育性。
现代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孩子们去接触并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的融合,可以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有助于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二、实施策略1. 设计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课程内容在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的课程中,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设计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课程内容。
这包括以故事、游戏、歌曲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艺术等内容,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2. 创设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要创设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学环境,使幼儿在实际生活场景中体验传统文化。
在教授中国书法时,可以设置一个小书法角,让孩子们亲自操作;在讲解传统节日时,可以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节日食品或手工制品,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学校里,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
在中秋节前可以组织赏月活动、包月饼活动;在春节前可以组织年货市场、舞狮表演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4. 整合传统文化元素于各学科教学中在学前教育的课程中,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案与实践
第一部分: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幼儿园教育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一直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国家文化的根基,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体现。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对于外界的认知和接受能力非常强,因此通过在幼儿园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感,为他们的人格养成和价值观培养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1.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园中,通过传授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意义、习俗、传统饮食等内容,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2. 古诗词教育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欣赏和理解古诗词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传统手工艺教育中国有着悠久的手工艺传统,如剪纸、折纸、刺绣等,通过传授这些传统手工艺,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艺术修养。
第三部分:幼儿园中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1.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如孔子的故事、《三字经》、《弟子规》等,让孩子们从故事中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2. 游戏体验法在游戏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例如通过传统游戏如踢毽子、跳绳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视觉图像法通过图画、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孩子们通过视觉的方式更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
第四部分:我对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非常重要。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的来源,是国家的软实力。
通过在幼儿园阶段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为他们的人格养成和价值观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回顾: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并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幼儿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前教育中的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
学前教育中的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学前教育是指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儿童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培养他们的情感、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学前教育中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一、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国学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涵盖了伦理道德、文学经典、音乐艺术、书法绘画、礼仪风俗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传统文化强调人的本质和内在素养的培养,注重道德伦理、家庭观念、社会责任等价值观念的传承。
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文化认同感。
通过学习国学和传统文化,儿童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培养对于自己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其次,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综合素质发展。
国学注重培养儿童的情感、品德、思维、艺术等多个方面的素养,可以提高儿童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最后,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的培养,可以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学前教育中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在学前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下面列举几个实施策略供参考:首先,通过游戏和手工制作等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国学与传统文化知识。
学前儿童的学习通过游戏和手工制作等方式更容易吸收和理解。
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或手工活动,让儿童在玩耍中学习国学和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兴趣。
其次,组织一些体验活动来丰富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
可以组织儿童参观传统文化遗址、博物馆等场所,让他们近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同时,可以邀请一些国学老师或文化艺术工作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表演,让儿童亲身体验传统文化。
最后,家长和学校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对策
Innovative Education创新教育10/2020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对策(一)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幼儿园是有效开展幼儿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认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实际的学前教育过程中,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布置,有效的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思路,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文化的深入和教育。
首先按照幼儿园实际的课程开展情况,结合《指南》的发展要求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特点,选择合理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和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仁爱精神和诚信精神,并养成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的优秀道德品质。
结合实践,笔者认为在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中,要理清各年龄段发展目标,按照适宜化、生活化、经验化的原则组织开展活动。
如:小班突显“好礼”,以“尚礼互让好孩子”“我和我的好朋友”等主题将故事《拔萝卜》《小蝌蚪找妈妈》、表演《拉钩钩》《小铃铛》、特色美术《蚂蚁搬豆》等融入其中,进行礼仪教育,引导幼儿文明有序、礼貌待人,习得尊敬长辈等良好品质和礼仪行为。
中班突显“仁爱”,以“聪明睿智好孩子”“诚实守信好孩子”为主题,借助《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狼来了》等优秀文学作品开展延伸活动,引导幼儿与人为善、谦卑互让、宽容有爱,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产生关爱家人、同伴的美好情感。
大班突显“怀德”,在“团结友爱好孩子”“坚忍不拔好孩子”“自信创新好孩子”“祖国妈妈我爱你”等主题活动中,渗透《宝缸》《渔童》《颜回吃粥》等民间故事,汇集对弈、编织、剪纸、泥塑、刺绣、武术、翻花绳、水墨画等内容,引导幼儿助人为乐、诚信友善,学会尊重、感恩身边的人,萌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社会情感。
(二)营造优秀的文化环境“环境是第三位老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才能得以完成,他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同时也是一种优秀的文化氛围。
传统文化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应用及其意义研究
传统文化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应用及其意义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历史传承。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和影响,尤其是在幼儿学前教育领域。
幼儿时期是个体最初的成长阶段,也是接触和学习文化的重要时期。
如何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应用传统文化,引导幼儿认识、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成为教育者和家长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传统文化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涉及到诸多方面,如传统节日的教育、经典文学的传授、传统艺术的培养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幼儿接触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传承历史文化,更在于传承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对人们行为准则的影响。
培养幼儿的文化认同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
传统文化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传统文化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通过对幼儿学前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发现传统文化对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从而为提升幼儿综合素养、培育优秀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促进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
通过研究传统文化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为更好地实践幼儿学前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传统文化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应用及其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幼儿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研究传统文化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意义,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研究传统文化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意义还可以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帮助他们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与实践
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与实践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是中国的宝贵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进行融合与实践,是每一个幼儿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因此,我们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幼儿日常教学当中,充分引导和培养幼儿学习传统文化,促进幼儿学习兴趣的提高。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园教育;融合与实践前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经过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劳动实践所孕育出的灿烂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它完整地记录了中华五千年的人文精神、民情风俗、天文地理、自然科学、教育思想、修身治国、中医养生、历史兴衰等华夏文明的发展,诠释了华夏儿女的生存、生活、生命发展的智慧,成为华夏儿女源源不断的智慧资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重大部署,要“幼有所育,办好学前教育”。
在幼儿园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基于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对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与实践,成为幼儿成长的关键,也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然而,近年来,随着外来文化在中国的蔓延,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侵蚀。
为此,国家教育部门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幼儿园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进行融合。
幼儿教育每个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是人生的发展的起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所有中华儿女的智慧源泉。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融合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演变和进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和时代精神的文化,通过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内涵源远流长,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融合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提高幼儿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和信息化的发展,各国文化相互碰撞冲击,对中华传统影响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至于很多传统文化不再兴盛繁荣。
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多样而丰富,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而幼儿教育是儿童教育发展的开端,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能够提高幼儿教育资源的多样性,能够加强幼儿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能够增强其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成为更好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者和接班人。
文化和学前教育发展的关系简答
文化和学前教育发展的关系简答引言学前教育是指在儿童正式上小学之前的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全面的培养和教育。
而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精神财富,包括语言、宗教、艺术、价值观等。
文化和学前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文化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文化对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1.1 影响教育目标的设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目标存在差异,这将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以中国文化为例,强调孝道、礼仪和集体主义,学前教育的目标往往包括培养孩子的家庭观念、社交能力和集体意识。
1.2 影响教育目标的实施文化对于教育目标的实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的学前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二、文化对学前教育内容的影响2.1 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内容也存在差异。
以西方文化为例,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学前教育的内容往往包括艺术、科学等方面的启蒙教育。
2.2 影响教学内容的传递方式文化对于教学内容的传递方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的学前教育中,往往通过讲故事、歌唱等方式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孩子,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文化对学前教育方法的影响3.1 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方法也存在差异。
以东方文化为例,注重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和集体合作能力,因此学前教育的方法往往包括规范化的行为训练和集体活动。
3.2 影响教学方法的实施文化对于教学方法的实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的学前教育中,往往注重师生关系的亲密和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关系有着密切关系。
四、文化对学前教育师资的影响4.1 影响师资培养的方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也存在差异。
以中国文化为例,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因此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往往注重情感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培训。
4.2 影响师资培养的方式文化对于师资培养的方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前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学前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学前教育也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基,对培养儿童的道德伦理修养、审美情趣以及认知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前班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1.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传统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例如,教育儿童尊重师长、亲近自然、勇敢承担责任等,可以通过讲述中国的古老神话故事、春节习俗等方式来进行。
2.增强自身的文化认同感传统文化是一个族群的文化根基,对于学前儿童来讲,了解并接受传统文化,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更深入的认知。
在学前班中,可以通过引导儿童参与传统文化活动、欣赏传统文化艺术品等方式来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3.拓宽知识面和思维能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包含丰富的哲学、历史、文学等知识。
学前班通过传授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培养儿童广泛的知识面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例如,通过教授儿童古代诗词、传统乐器等,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学前班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实践1.制定教学计划在学前班中,应该制定合理的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将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例如,每周安排一节传统文化课程,或者在各科目的教学中穿插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点。
2.利用教具和游戏教具和游戏是学前班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在其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比如,利用卡通角色或手偶来讲述古代神话故事,引导儿童了解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或者设计传统文化主题的拼图和益智游戏,激发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组织相关活动学前班可以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如春节联欢会、传统节日习俗体验等。
通过实践和亲身体验,让儿童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并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家校合作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中进行,家庭也是重要的教育场所。
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渗透策略分析
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渗透策略分析摘要:文化能够带给我们诸多民族自信和持久的力量。
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使命,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学前教育中儿童传统文化知识的发展,不仅对儿童生活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也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园教育者应注意传统文化的渗透,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传承和普及。
关键词: 传统文化;学前教育;渗透策略中华上下五千年,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
在历史的洗礼中,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被延续至今,成了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学前教育作为儿童的启蒙时期,在这一阶段渗透传统文化是基础,也是教学的重点。
在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科教学、课堂管理等方面的适当政策下,有关专家学者还可以在更多方面进行更多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承。
一、借助主题活动,渗透传统文化在传统的学前教育中,主题活动的设置相对单一,很难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甚至有时候都没有一个宽阔的表现平台支撑。
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以传统文化为元素的主题活动,是学前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载体。
多样化的主题活动可以让幼儿走进多元化的领域,以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探索提升综合能力。
为了发挥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提高主题活动的实践价值,教师可以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在主题活动中渗透文化知识,拓宽主题活动的范围,采用多领域引导幼儿、鼓励幼儿,激发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主动性,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主题中包含的丰富的文化知识。
例如,为传承传统文化,可以在教学中融入诵读经典活动。
首先,设置“我爱读经典”的主题。
通过搭建分享的舞台,鼓励每一名学生走上舞台,与其他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作品。
然后,结合幼儿的表现,选择性地引导幼儿诵读经典。
通过诵读经典,一方面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潜移默化的引导中渗透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解读更多经典内容,拓宽幼儿的文化视野。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有针对性地选择对幼儿有吸引力的经典作品供幼儿阅读。
中华经典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效融合
中华经典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效融合发布时间:2023-07-18T07:29:45.772Z 来源:《教育学》2023年5月总第320期作者:钟爽[导读]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幼儿园面向幼儿进行的是启蒙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开端。
吉林省东丰县第二幼儿园136300摘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做好中华优经典的传播、振兴、发展与传承的工作,坚定文化自信,就要让中国儿童更多地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中浸润、成长,这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
幼儿阶段是人成长过程中性格、人格发展形成的最初阶段,因而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在这一阶段,让幼儿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活动环境中,是培养幼儿传统审美意识以及诱导幼儿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基础。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让幼儿从小接触、感受、体验并珍惜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是学前教育应负的责任。
关键词:国学经典幼儿园课程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的必要性“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幼儿园面向幼儿进行的是启蒙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开端。
启蒙教育的灵魂在于传承精神血脉,建立文化自信。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经典文化,让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等成为根植幼儿内心深处的精神血脉和文化素养,激发幼儿内心深处最早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应是启蒙教育即人生发展关键期教育的灵魂所在。
目前大多数幼儿园的传统经典文化相关课程资源较单一,以传统节日、传统饮食文化、传统艺术等为主,紧贴幼儿生活实际,课程内容和形式相对都比较局限。
有些幼儿园教师认为教育应该与时俱进,传统的东西已经过时了,不适合融入幼儿园课程;还有些幼儿园教师认为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过于复杂,幼儿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
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进程。
二、有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文化来源于民间,从民间去挖掘传统文化中蕴藏着的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与幼儿学前教育相结合
作者:黄丽红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7年第11期
摘要:我国在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积淀了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国学热”带动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幼儿的启蒙教育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而我国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幼儿教育资源,因此,从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基本含义出发,结合目前幼儿学前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二者结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幼儿学前教育;重要性;结合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我国历来重视幼儿的启蒙教育,而传统文化中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文学作品,以及其他的艺术形式就是启蒙教育的基本素材。
近年来在“国学热”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倾向于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发展中,如何实现幼儿学前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则成了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相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的“国学热”虽然带动了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融合,但是在实践中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当前年轻父母多是“80后”,这些家长在成长教育的过程中,接触更多的是西方教育理念,他们对传统文化逐渐淡漠、忽视,对于所谓的西方科学的教育方法趋之若鹜,并愿意为孩子渗透西方教育,因而阻碍了传统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一些过于严苛的教育理念甚至鼓励体罚孩子,提倡“愚孝”,这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巨大的伤害,同时也脱离了现代教育理念;一些青年幼教在实践中,自身缺乏传统文化素养,同时在教育实践中也难以做到以身作则,无法为孩子的启蒙教育做好全面的教学渗透,让孩子在形式化教学中失去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传统文化教育与学前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相对单一,许多幼儿园所谓的传统文化渗透就是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而忽视了其他文化形式的教育价值。
从上述问题中我们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只有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够让二者在相互融合中共同发展。
二、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融合,不应该是简单的灌输,而应该是一种渗透式、体验式的教育。
因此,在二者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想体现教育效果,就
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教育内容是教育实践的载体,其决定着教育培养的方向,我国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虽然优秀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作品占大多数,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男尊女卑”“愚忠愚孝”等糟粕,而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结合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特点,有选择性地予以剔除,从而保证正确的教育方向。
(2)坚持“渗透”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这两种教育方式各有所长,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也发挥着各自的价值,因此,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以提高传统文化渗透的效果。
(3)坚持行为规范与价值理念相统一的原则。
通常意义上讲,行为规范与价值理念是统一的,但是幼儿的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其对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理解难以深入,因此,教师在实践中应该着重采用行为规范,并辅助价值理念的引导,让孩子逐渐形成“言行合一”的品质。
三、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要想实现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有效结合,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制定实践措施:首先,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好教学融合。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关键,也是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学前教育的主导者。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样在教育渗透中,教师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还能够以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做好示范引导,进而强化教育效果。
其次,注重游戏教学,在游戏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游戏中孩子不仅能够获得快乐,还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游戏中,如利用成语接龙帮助孩子积累成语;利用童谣讲述历史故事等,以激发孩子参与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诵读经典,在文学渗透中体会传统文化魅力。
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启蒙读物应该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基本课程资源,让孩子在每日晨读的时候诵读经典,并在反复诵读中逐渐理解传统文化,并融化到行为中来,如通过诵读《三字经》让孩子对社会关系、行为规范有一个初步认识。
最后,尊重孩子本性,在民间文化活动中体会民俗。
在教学融合中,教师应该以孩子为出发点,坚持孩子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孩子引入到文化教育活动中来,如在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期间组织班级活动,让孩子在参与中体会民俗的魅力。
总之,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作用逐渐凸显,而幼儿教师在对孩子进行启蒙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并积极创新学前教育内容,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兼容并济,用更加包容的精神让孩子体会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从而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程五一,杨明欢.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8):97-101.
[2]杨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人文天下,2015(20):32-35.
[3]陕艳娜.试论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取”“舍”问题[J]. 新西部(理论版),2016(3):108,110.
编辑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