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秀教案【精品】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 指导学生学习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方法。
3. 帮助学生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内涵丰富、富有战斗性的语言。
4. 培养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驳论文的写作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关于“中国的脊梁"的论述,体会其内涵。
(2)感受鲁迅杂文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自信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人却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他是如何批驳这种错误观点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作品众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2. 背景介绍“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于1920年成立,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的国际组织。
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3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3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一知识方面1.了解这篇杂文所选用的论据和所运用的论证方法、表达方式;2.体会语言的感_彩3.使学生理解篇杂文驳论方法学习鲁迅的驳论方法和讽刺艺术。
情感态度方面1.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2.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能力方面1.能用道理说服别人。
2.通过对课文中选用论证方法的分析和语言训练,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文章的驳论方式:驳论证2.难点:为什么本文从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突破口”?3.疑点: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中的“中国人”实质指什么人?什么样的人才能算真正的中国人?4.解决办法可采用列图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教案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__(请自填)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人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检查预习情况:(1)解释下列词语: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_的欺骗手段。
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用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
为民请命: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2)简介“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
而国民党政府_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
教版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教版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观点和论证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观点和论证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深入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1.2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自信”的理解和感受。
2.阅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自信力”、“自卑”等。
3.分析课文3.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观点,如作者认为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
3.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4.案例分析4.1教师选取课文中的案例,如“中国人在国际上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与课文主题的关系。
4.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5.小组讨论5.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5.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
5.3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6.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7.作业布置7.1教师布置作业: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如何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的议论文。
7.2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作者观点和论证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措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通过作业批改,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品质。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3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3篇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北京奥运成功,神七_,上海世博、广州世大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8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下面由小标为大家收集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一知识方面1.了解这篇杂文所选用的论据和所运用的论证方法、表达方式;2.体会语言的感_彩3.使学生理解篇杂文驳论方法学习鲁迅的驳论方法和讽刺艺术。
情感态度方面1.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2.*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能力方面1.能用道理说服别人。
2.通过对课文中选用论证方法的分析和语言训练,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的驳论方式:驳论证2.难点:为什么*从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突破口”?3.疑点: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中的“中国人”实质指什么人?什么样的人才能算真正的中国人?4.解决办法可采用列图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教学过程教案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人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检查预习情况:(1)解释下列词语: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_的欺骗手段。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范文3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范文3篇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范文一1.把握文章观点,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3.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
4.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与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
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不少文章,学过他的小说,看他用无数生动的形象表达他在时代里的“呐喊”与“彷徨”;学过他的散文,与他一同在失落中“朝花夕拾”,安静地回忆过往。
今天,我们将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看他是如何作为民族斗士,将手中的笔,变成抨击敌人的枪。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学习驳论,理清思路1.初读课文,找出对方的错误观点,并说说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观点的。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盲目骄傲,夜郎自大;盲目崇拜,借助外援;今不如昔,祈求鬼神。
即由自夸到崇洋,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的态度变化。
因此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这是论敌的论点。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明确:因为作者认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以对方的论据推出不同答案,有效地驳掉了对方的论点。
作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过去和现在的事实都可为证。
3.请结合上述分析简要梳理本文论证结构。
明确:提出对方的论据论点:(1)论据:以前信地、信物、信国联,转而现在的信神;(2)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优秀8篇)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4.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
2.文章的语言特色:大量排比句的运用及作用。
3.自信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运用典型事例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
3.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
2.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对比体会,感悟自信。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预习课文,给文章和阅读提示中不熟悉和无把握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2.复习有关议论文知识。
3.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查阅有关作者及文中涉及到的人物的资料。
设题意图:1.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
2.巩固已有的议论文知识,为更好地学习课文作准备。
3.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近距离接触,感悟自信。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关于自信的心理测试题。
(见多媒体课件)2.学生自测,教师统计自测结果。
3.教师根据自测结果,导入新课。
从调查的结果看,有部分同学对自己缺乏自信,而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难免会丧失自信心。
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许多人,也包括今天我们许多进入职业学校的同学所关注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检查预习作业(课堂练习)1.词语解释。
(见多媒体课件)2.检测有关议论文知识。
(1)议论文三要素指什么?(2)论据有哪几种类型?(3)有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4)议论文有哪几类?(5)驳论文中有几种批驳的方法?(6)驳论文中需要有作者的正确观点吗?三、研读课文,整体把握1.作者简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鲁迅先生如何运用比喻、讽刺等手法进行论证。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鲁迅先生的观点及论证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鲁迅先生所用的比喻、讽刺手法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自信。
四、教学过程1.导入(1)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成就。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提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3.分析论证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所用的比喻、讽刺手法。
(2)学生举例说明鲁迅先生是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论证的。
4.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观点是否正确?(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1)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鲁迅先生的观点,明确民族自信的重要性。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如何增强民族自信。
6.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增强民族自信。
(2)学生举例说明,进行交流分享。
7.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8.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理解鲁迅先生的观点。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民族自信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1.在分析鲁迅先生论证方法时,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比喻、讽刺手法的运用,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在小组讨论环节,要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3.在课后作业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质量,引导他们结合课文内容,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培养具有民族自信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教学重点:理解鲁迅先生如何运用比喻、讽刺等手法进行论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认识到中国人是否失掉自信力的问题。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20世纪30年代,中国正处于国家危机时期,作者鲁迅以此为契机,探讨中国人的自信力问题。
2. 文章主要观点:中国人并未失掉自信力,而是在历史长河中,自信力有时强有时弱。
3. 文章论述方法:通过对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的分析,阐述中国人自信力的来源和表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掌握作者的论证方法和观点。
2. 教学难点:分析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培养学生对中国人的自信力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章背景,引发学生对中国人自信力问题的思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角度分析中国人自信力的表现。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具体分析中国人自信力的体现。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堂讨论成果,强调中国人自信力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2. 让学生收集相关历史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自信力表现。
3. 推荐阅读其他有关中国人自信力问题的文章,拓宽学生视野。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估。
2. 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后阅读进行评估。
3. 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估。
七、教学资源1. 文章文本:《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原文。
2. 历史资料:与中国历史相关的书籍、论文、图片等。
3. 辅助教材:与中国人自信力问题相关的阅读材料。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文章背景、观点等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初中语文教案教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了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现象和原因,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自信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对自己的国家和文化有更深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让学生了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现象和原因。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阅读理解(30分钟)精读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分组交流答题,然后班级讨论并讲解答案,师生共同梳理课文内容。
3.思辨讨论(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原因,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代表发表观点。
然后整理各组观点,并进行班级讨论。
4.解决办法(20分钟)教师提出解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办法,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树立自信心,并向他人传递自信力。
5.总结与拓展(1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重要性,并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自信心的提高经历。
四、教具准备1.图片相关教具,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现象图片,代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名人图片等。
2.学生阅读材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3.学生分组答题纸和讨论记录表。
4.PPT或者黑板、彩色笔等。
五、教学评价1.每一环节进行及时评价,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2.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观察和评价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通过学生写的短文,对学生的思考和自信心的提高程度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思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信心。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教九上(优秀6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教九上(优秀6篇)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篇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语文第五课《故乡》。
2、学习在前后对照中展示人物性格变化,突出中心意思的写法。
3、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农村和乡镇经济衰败、农民破产、人民生活艰辛的根源,而封建等级观念酿就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这种痛苦和悲哀。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造成农村经济衰败和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根源。
教学方法:讲析、讨论、朗读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体裁:小说三、背景:1、请问鲁迅的故乡在哪?(浙江绍兴)2、对鲁迅的故乡你了解多少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了我们一些关于鲁迅故乡的信息,从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到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可以看出鲁迅的故乡如何?明确:不仅景美,而且人淳朴、善良、友好。
(留恋、喜爱、思念之情。
)(不是,因为故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很糟糕。
)时代背景:1921年,辛亥革命,赶跑了一个皇帝,却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第五课《故乡》三课时》。
6、提问:课文中的“我”是不是鲁迅呢?(当然不是,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
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四、整体感知:听读课文后,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五、理清文章的结构:速读全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依据时间的顺序,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精选6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教学重点)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疏通课文,弄清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解题本文是一篇驳论文。
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
其杂文有“匕首”,“投枪”之喻。
本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肺病已相当严重。
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
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精品)2022年部编版语文附答案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然而,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向中国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有人到处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当人们在此悲观论调泛滥并日益消沉、失望之际,鲁迅站在最前列,针锋相对地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层含意。
2.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3.体会作者辛辣、犀利、有力,挖苦味极强的语言。
4.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鲁迅,新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他那优美的散文,精湛的小说,尤其是冷峻辛辣的杂文,一直吸引着我们。
难怪文学评论家赞誉鲁迅先生的杂文“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学的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中的奇葩〞。
作家唐弢在《琐忆》一文的开头就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表达。
这一伟大的人格精神也充分表达在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慨.叹:kǎi,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xuán,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诓.骗:kuāng,说谎话骗人。
渺茫:本课是指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地大物博:土地广阔,物产丰富。
摧残: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2.文体链接(1)杂文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不一而足。
狭义上来说,是指在“杂文〞这个大家庭中那种以“剧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了解文章发表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 文章结构分析:梳理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3. 主题讨论: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为什么?4. 小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及其有效性。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主要观点和论据。
3. 文章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以及原因。
5. 分享讨论成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或反驳。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并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章主要观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表现。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论证方法的相关教学素材。
六、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背景、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3.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六、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注释。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论证方法的相关教学素材。
4. 学生分组安排。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主要观点和论据。
3.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以及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共五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共五篇]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阅读课文,梳理课文的论述层次。
2、学习品味内涵丰富的杂文语言。
能力目标1、会鉴赏文学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2、通过品味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探究作品的思想意义。
情意目标感受作者运用犀利、讽刺的语言所表达的爱憎情感和严正立场。
教学设想1、通过反复阅读和有感情的朗读,品味作品犀利、辛辣、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语言。
2、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背景资料和有关本篇文章的资料与课堂点拨、品读一词一句相结合,激发学生理解课文,走进鲁迅的兴趣和热情。
3、拟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辅助教学。
4、课型:品读鉴赏课重难点简析:1、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论证缜密。
先驳后立,明确、有利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立场。
因此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为: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
2、作者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予反响或抗争……”这就告诉我们鲁迅写作杂文完全是时代的要求,斗争的需要。
从理解文章,理解鲁迅的角度,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品味杂文语言,领会作者思想感情,探究作品思想意义。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1934年,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日本帝国主义加紧着侵略中国的步伐。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而作为有良知、不自欺的中国知识分子代表——鲁迅先生针对上述情况,颇有感触,奋笔写下了这篇文章,今天我们有机会走近它。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
(重点)2.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的论证方式。
(难点)3. 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及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重点)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体会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
2. 教学难点:学习驳论文的论证方式,理解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知导入1. 讲述背景: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向中国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有人到处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引出鲁迅的回应:当人们在此悲观论调泛滥并日益消沉、失望之际,鲁迅站在最前列,针锋相对地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二)作者及文体介绍1.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
2.文体知识: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它具有短小、活泼、锋利、隽永的特点,是一种战斗性很强的文体。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共分三集,写作这些杂文时,鲁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山阴路亭子间。
这地方是当时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用以修筑马路的区域,叫做“半租界”。
于是他取“租"的右半部和“界”字的下半部,再与“亭子间"的“亭”, 合成“且介亭"这个名称,意为“半租界的亭子间”。
这不仅点明了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也暗示出写作这类文章时的社会环境。
(三)预习测评1. 字音检测:玄虚(xuán) 证骗(kuāng) 省悟(xǐng) 脊梁(jǐ) 慨叹(kǎi) 诬蔑(miè)渺茫(miǎo) 抹杀(mǒ) 宰相(zǎi)摧残(cuī) 倘若(tǎng) 搽粉(chá) 前仆后继(pū)2. 词语解释:怀古伤今:怀念古代,哀叹现在。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26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26篇)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26篇)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篇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
3.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
2.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体会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方法。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
突破方法:通过拟列提纲,理解文中“中国人”的所指范畴,继而深入探究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过程;通过“潜心涵泳,细品深味”这一环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
难点1.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2.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阅读、自主质疑、拓展阅读,深入体会本文的语言魅力;通过语文活动“鲜花敬献民族魂”,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评价鲁迅名言或学过的鲁迅作品创设情境,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氛围,激发学习本文的兴趣。
2.巧设问题,对话讨论。
通过问题设计巧妙引导学生对话,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理清思路,研讨本文的论证特色,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3.语文活动。
根据所学内容,设计“鲜花敬献民族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锻炼学生用事实表达,避免空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毛泽东曾评价鲁迅:“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秀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秀教案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国家危机和社会动荡,外来侵略和内部混乱交织,人们普遍感到失落和无助,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满悲观情绪。
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XXX以其犀利的笔触和强烈的爱国情怀,直接针对那些否定中国人自信的人和事进行反驳和批判,呼吁民众振奋精神,重拾自信。
三、自学指导(二)——理解文章1.整体理解本文主要是针对那些认为中国人失去了自信的人和事进行反驳和批判,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作者介绍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次,作者直接反驳了那些认为中国人失去了自信的人和事,指出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是对中国人的抹杀和诬蔑;第三,作者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列举了许多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强调中国人的脊梁和精神;最后,作者呼吁人们要振奋精神,重拾自信,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2.重点理解1)“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句话是本文的核心,作者通过列举许多英雄人物和事迹,强调中国人的脊梁和精神,表达了对中国人的自信和自豪。
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是对中国人的抹杀和诬蔑。
作者通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式,驳斥了那些否定中国人自信的人和事,表达了对中国人的支持和鼓励。
3)作者的语言犀利、辛辣,充满讽刺味,例如“所谓的‘自信力’,就像鬼一样,谁也摸不着它的头脑,却在这里嚷嚷”,“那些玄虚的东西,总是有人用来诓骗人民”,“这种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只要有机会,就要来摧残人民”。
这些语言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自学指导(三)——思考与拓展1.思考题1)为什么说XXX的杂文是中国民族文学的奇葩?2)本文主要是针对哪些人和事进行反驳和批判?作者的目的是什么?3)如何理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种说法是对中国人的抹杀和诬蔑?4)你认为如何才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拓展题1)阅读XXX的其他杂文,比较其与本文的异同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背景。
引发学生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问题的思考。
1.2 教学内容介绍课程的和目的。
分析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不同观点。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1.3 教学方法使用PPT展示相关背景信息。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个人观点。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
收集学生的观点,用于后续课程的参考。
第二章:理解自信力的概念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自信力的定义和重要性。
分析自信力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介绍自信力的定义和特征。
分析自信力对个人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影响。
探讨自信力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自信力的概念。
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力。
2.4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评估他们对自信力的理解。
收集学生的反馈,用于改进后续课程的教学方法。
第三章:中国人自信力的历史变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人自信力的历史变迁。
分析历史事件对中国人自信力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人自信力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分析重大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对中国人自信力的影响。
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自信力的变化和原因。
3.3 教学方法使用PPT展示历史事件和数据,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人自信力的变迁。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历史事件对自信力的影响。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中国人自信力变迁的理解。
收集学生的分析和建议,用于后续课程的参考。
第四章:当代中国人自信力的现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当前中国人自信力的现状。
分析影响当代中国人自信力的因素。
4.2 教学内容介绍当前中国人自信力的普遍情况和特点。
分析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对当代中国人自信力的影响。
探讨不同群体,如年轻人、中老年人等,在自信力方面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然而,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向中国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有人到处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当人们在此悲观论调泛滥并日益消沉、失望之际,鲁迅站在最前列,针锋相对地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层含意。
2.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3.体会作者辛辣、犀利、有力,讽刺味极强的语言。
4.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鲁迅,新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他那优美的散文,精湛的小说,尤其是冷峻辛辣的杂文,一直吸引着我们。
难怪文学评论家赞誉鲁迅先生的杂文“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学的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中的奇葩”。
作家唐弢在《琐忆》一文的开头就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这一伟大的人格精神也充分体现在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慨.叹:kǎi,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xuán,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诓.骗:kuāng,说谎话骗人。
渺茫:本课是指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摧残: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2.文体链接(1)杂文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不一而足。
狭义上来说,是指在“杂文”这个大家庭中那种以“激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
它采取的是幽默、讽刺的手法,主张直接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写得“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2)杂文的特点: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战斗性。
3.背景链接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泛读,初步把握文章思路、情怀。
说说与立论不同,驳论写法的特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驳论的写法是先树靶,后射靶,最后得结论。
2.再读课文,小组讨论探究下面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错误观点是根据什么得出的?【交流点拨】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谬论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希望国联;现在,求神拜佛。
(2)作者为什么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交流点拨】直接反驳(3—5段):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间接反驳(6—8段):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交流点拨】正面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者论据: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今有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斗士。
(4)作者最后得出什么结论?【交流点拨】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二)深层探究速读第1—5段,讨论探究: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交流点拨】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2.第4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即“一到求神拜佛……麻醉着自己”,这说明什么?【交流点拨】“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
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
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四、板书设计五、拓展延伸请你谈谈近几年来中国之盛事,感受今日中国之自信。
【交流】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现太空漫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广州亚运会;2011年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交会对接等。
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驳论文不仅要反驳敌论,还应该树立自己的论点。
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又是如何提出,如何证明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一)深层探究1.学生齐读第1—5段,回顾上节课内容。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交流点拨】“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
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交流点拨】“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
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
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
”(《答托洛茨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3)“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交流点拨】①“埋头苦干的人”:主要指广大劳动人民,也指历史上那些科学家、文学家等。
如:李时珍、毕昇、蔡伦、祖冲之、徐霞客、司马迁、曹雪芹、蒲松龄、华罗庚、袁隆平……②“拼命硬干的人”:指历史上起义反对封建统治和抵御外侮的英雄人物。
如:陈胜、吴广、岳飞、文天祥、辛弃疾、李自成、洪秀全、关天培、邓世昌、戚继光……③“为民请命的人”: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
如:杜甫、范仲淹、白居易、王安石、柳宗元、包拯、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鲁迅……④“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险,探求佛法教理的人。
如:玄奘、鉴真……(4)“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交流点拨】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
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二)语言品析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交流点拨】不能。
“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
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希望着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
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
【交流点拨】“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3.这篇文章的论述性语言好在哪里?【交流点拨】本文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
“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三)写作特色1.总体思路:本文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批驳:(1)揭露“一部分人”,他们对民族悲观失望,“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2)用历史和当今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又“驳”又“立”,紧密结合: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以偏概全。
鲁迅从驳斥对方的论证入手,又“驳”又“立”,二者紧密结合。
3.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的语言风格:(1)开头揭示敌论,就有讽刺意味。
极其简练地勾画出三种形象、三种脸谱:始而妄自尊大,继而仰人鼻息,最后竟至乞灵于泥塑木雕的偶像。
三者互相映衬,又从变化中显现出悲观论者精神节节败退,每况愈下。
(2)仿照“自信力”,提出“他信力”“自欺力”,进行嘲讽,可谓入木三分。
三、板书设计四、拓展延伸请运用驳论就以下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勤能补拙2.失败是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