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业巨星的陨落资本运作下的连锁悲剧
米高梅——帝国的陨落
“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积累的资源其适用范 围总是有限的。因此稳健的企业在发展中总是谨慎选择 新进入的领域,理想模式是尽可能寻求现存资源共享效 应的最大化。” 米高梅在资本的并购与扩张中盲目多 元化,忽略了对已有电影资源的共享,也忽视了电影产 业链条自身的延展。文化评论人周黎明曾指出:“杀死 米高梅的最大‘凶手’是名叫科克里安的赌王。他曾经 三度买下米高梅,并且在上世纪70年代停止生产电影, 只用米高梅的品牌开设赌场和酒店。这是让米高梅大伤 元气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米高梅作为独立制片公 司,不但未发展任何与电影主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 反而盲目扩张副业——酒店与赌场,忽略资源共享, 在电影市场中难免会竞争乏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米高梅公司连连受到打击,其中三件事是致命的。 第一个打击。根据反托拉斯法作出判决,判定大公司非法垄断。这一判决要求制作公司只管制
片,放弃发行和电影院业务的经营。这就给像米高梅这样集制作、发行和放映于一身的大公司
致命一击,它的主要财源被切断了。
第二个打击来自电视业。二战后,电视开始大量进入家庭,到五十年代,电影观众比四十年代
1957年,米高梅神话的缔造者路 易斯·梅耶去世,几位影坛巨星的 相继离开, 大制作影片《战国佳 人》票房失利,加上运营成本过 高更是雪上加霜。公司出现了自 创立以来的第一次年度财政亏损。 到1960年,所有签约演员解约, 曾制作出 《猫和老鼠》等经典动 画的动画制作部解散。 20世纪 70年代末,米高梅的主业开始转 向拉斯维加斯等赌城的地产旅馆 和赌场,每年制作的影片仅4~5 部。
1.过度垄断,招反眼前利益
3.盲目扩张,并购中忽略了资源共享 4.投资不利,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
米高梅诞生之初便锋芒毕露,展现出了强大的王者 风 范。在诞生后的二十多年间,米高梅一直保持 着好莱坞霸主的地位,旗下享誉世界的经典影片与 著名影星更是不计 其数。截止20世纪40年代末之 前,米高梅一直是好莱坞最有影响力的集制片、发 行、放映于一体的电影公司。 1948年,反托拉斯 法波及电影业,美国政府为避免垄断, 要求电影 制片公司只管制片,不能兼顾发行和影院业务。 这无疑给集制作、发行和放映于一身的米高梅以沉 重的打 击,并为其后经营局面的江河日下埋下了 伏笔。
内部控制三九集团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三九集团案例分析多元化经营的“三九”——龙种变跳蚤一、案件始末2006年8月11日,经过一轮长达40分钟的激烈竞价,浙江中耀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1710万元的竞拍价,成功拍得三九集团旗下的三九医药连锁公司股权。
三九集团的前身是1986年退伍军人赵新先创立的南方药厂。
1991年,总后出资1亿元从广州第一军医大学手中收购了南方制药厂,成立了以三九医药、三九生化和三九发展为一体的三九集团,总资产达200多亿元。
此后三九集团为加快发展,偏离了经营医药的主业,持巨资投向房地产、进出口贸易、食品、酒业、金融、汽车等领域,采取承债式收购了近60家企业,积淀了大量的债务风险。
涉足过多陌生领域,且规模过大,难以实施有效管理,给集团带来巨大财务窟窿。
截至2003年底,三九集团及其下属公司欠银行98亿元。
2005年4月28日,为缓和财务危机,三九集团不得不将旗下上市公司三九发展卖给浙江民营企业鼎立建设集团,三九生化卖给山西民营企业振兴集团。
自此“三九系”这一词汇从历史中消失。
二、从内控方面揭示的问题1、放弃主业,导致管理失控三九集团本是以经营中药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但为扩大企业规模和效益,却贸然进入了与医药毫不相关的房地产、进出口贸易、食品、酒业、金融、汽车等领域。
这些产业与主业没有一点联系,既不能与主业发展有效衔接,还分散了注意力;且这些非相关领域竞争激烈,风险大,原有管理人员很少有相关管理经验,造成管理断档和管理真空。
2、集团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集团董事不重视财务管理,用人不当,内部监督控制制度没有落实好,导致集团内部信息不对称,无法控制好集团的资金,整个集团的资金使用混乱,出现许多浪费与错误投向。
(1)从财务管理制度上看,没有形成一套良好的财务监督体制,集团资金使用混乱。
集团的资金在5000万以下的,赵新先从不过问,至于资金流向以及资金效率,更不重视。
整个三九集团的资金管理是哪里需要资金,不管合理与否,资金就流向哪里,当没有足够资金时,只能就抽用别家子公司资金。
经验失效的背后——太太药业败走麦城
经验失效的背后——太太药业败走麦城如果选两个最能代表中国消费品市场的行业,其中一个必定该选保健品。
保健品行业是中国市场不成熟行业的典型代表。
在过去20年里,中国的保健品行业创造了太多“营销奇迹”——太阳神集团、交大昂立、太太药业、三株集团、娃哈哈集团、养生堂、长甲集团、巨人集团、飞龙集团、红桃K集团、汇仁药业……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本土企业,尽管有的已奄奄一息、有的仍在继续发展,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点——这些企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靠保健品完成了原始积累,从而在民族企业发展史上写下了自己的一笔。
保健品行业最新的神话是:2000年史玉柱依靠脑白金再度崛起,仅三年时间就让脑白金实现了12亿元年销售额。
然而当我们回顾过去两年,却突然发现:自脑白金以后,两年来不但再无新神话诞生,连成功上市的新产品都屈指可数;而且众多实力企业推广的新品,失败的不计其数,这其中包括由太太药业推广的汉林清脂。
在保健品业内,太太药业的营销能力不是最好,但也为业界所认同。
尽管太太药业的任何一个产品年销售额都不曾超过3个亿,但其推出的产品也很少一败涂地。
在中国的保健品行业内,温和稳健的太太药业还是建立了企业品牌的少数几个企业之一。
1.汉林清脂拖累太太药业2001年底太太药业正式推出汉林清脂,几个月内,香港电影明星任达华主拍的电视广告铺天盖地而来,在强势电视广告的推动下,“每天清一清,血脂不再高!”的广告语很快为观众所熟悉。
然而仅半年过后,汉林清脂的电视广告就完全停播。
汉林清脂虎头蛇尾的推广证明,其市场表现不如人意。
太太药业2002年中报证实了这种看法。
到2002年6月30日,太太药业在推广汉林清脂上共花费3,410.79万元;而中报显示:太太药业比2001年中报同期利润下降了约3000万元,正好和汉林清脂推广费用大致持平。
太太药业2002年中报隐讳的说:“部分产品处于市场推广期间,销售量尚未能达到预测时的规模”——这个“部分产品”,指的就是汉林清脂。
三九集团的案例分析
三九集团的案例分析一、三九集团背景三九集团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国有大型中央企业。
集团组建于1991年12月,由原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批准成立,集团以医药为主营业务,以中药制造为核心,同时还涉及工程、房地产等领域。
三九集团是中国中药企业中唯一一个把产值做到将近100亿元的企业。
三九集团的前身是总后勤部所属企业深圳南方制药厂。
在1988年底,南方药厂的产值就达到了18亿元,实现利税4亿元,成为当时国内盈利性最好的中药企业。
1991年10月,解放军总后勤部买下了南方药厂,更名为三九集团。
南方药厂归属解放军总后勤部之后,三九集团搭建了一个多元化的成长平台,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收购、扩张。
通过并购式扩张,三九集团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中医药企业,总资产高达186亿元。
鼎盛时期,三级集团旗下拥有近百家企业和3家上市公司。
但是疯狂的并购行为,也给三九埋下了不少财务问题。
2001年8月,因为三九集团及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产超过25亿元,占公司净资产96%,威胁到上市公司的资产安全而被证监会公开通报批评、警告。
到2003年,媒体披露三九集团共欠银行贷款98亿元,三九集团已经面临着巨额财务危机。
各家银行都向三九集团逼债,有些银行开始封存其资产,冻结质押股权,提起诉讼。
三九集团总部一片混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处境。
二、三九集团的发展过程(一)创立初期的发展深圳南方制药厂于1985年8月由当时还是广州第一军医大学下属南方亿元药局主任的赵新先带领的十几个人的团队所创立。
凭借着创业的激情,他们成功地建成了中国第一条中药自动化生产线,并将手中胃药的中药配方开发成了一个纯中药复方冲剂,而这就是之后知名的“三九胃泰”。
三九集团在创立初期就能顺利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定位准确,产品卓越,技术领先三九集团的定位是基于产品或服务品类的选择而不是基于客户细分进行战略定位。
当企业针对外部市场竞争,形成独特的内部运营活动而提供出最好的特定产品或服务时,基于品类的定位就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
三九连锁悲剧案例分析
三九连锁悲剧案例分析一、三九现状三九连锁于2001年5月29日发起设立,成立之初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人民币。
自设立至今,公司经过两次增资扩股,目前注册资本已变更为亿元。
经过五年的发展,公司先后投入亿元资金(亿元股权投资+亿元短期借款),通过收购、新建药店等方式,已经拥有800多家直营连锁药店。
根据三九连锁公布的财务报表,截至2005年9月30日,三九连锁未经审计的主要财务数据如下:2005年1-9月份折合全年5年规划指标总资产亿元短期借款亿元净资产-577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亿元95亿元净利润-2948万元-3351万元9亿元以上数据为三九连锁公布的未经审计的报表上的数据,但是根据北京国众联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截至2005年6月30日,该公司总资产为亿元,净资产仅为-36万元。
由于公司经营连年亏损,公司无法按期偿还亿元短期贷款,因此本次拍卖的三九连锁%的股份已被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上步支行申请冻结。
与当初五年发展规划的初衷相比,三九连锁的发展步伐不仅严重滞后,其现状也与初衷存在较大的差距:公司原计划从投入第二年(2002年)即进入盈利阶段,但是六年过去了,公司仍然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虽然亏损总额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但是三九医药集团已经无法承受这种长痛。
公司原计划在发展直营店的同时,在各地直营店周围逐步吸引加盟店加盟,并在规划后半期将主要精力放在加盟店拓展上;但是从发展历程来看,公司基本只发展了直营店,药店加盟工作基本放在了次要位置。
更为重要的是,三九连锁的发展远未起到支撑三九医药集团的作用,而是成为一种负担,严重影响了集团其它板块的发展。
二、从三九连锁的悲剧中体会与分析管理的作用1、管理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管理就形成不了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没有管理来组织、创造条件,科学技术是难以转化为生产力的。
三九连锁的早期员工大部分是三九集团转过来的,零售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并不缺乏,不足之处在于他们缺乏管理和全国经营的经验。
案例分析——三九之死失败的三次扩张
案例分析三九之死:失败的三次扩张“对于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没有什么比明星CEO的增多更具破坏性。
实质上,我们现在普遍认为能够使企业脱胎换骨的那些领导素质都是不正确的。
”这是《追求卓越》的作者吉姆·科林斯对明星企业家的批判。
三九集团的赵新先无疑就是这样一个“成也一人,败也一人”的明星企业家。
吴晓波在即将出版的新书《大败局2》中,将用企业史的笔法,再度剖析中国知名企业的失败案例。
这是《大败局》一书之后,时隔数年,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再次全面检讨,以示警惕!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公司,都有那么的幸运,可以站在一个行业的高地上向“全球第一”的目标发动冲锋。
在那些有可能的行业里,中药应该是最被寄予厚望的一个,它发源于中国,并在这里有深厚的学科基础、消费市场及民众认同。
赵新先的三九集团是中国中药企业中惟一一个把产值做到将近100亿元的企业。
它曾经构筑一个令人生畏的企业集群,它的产品曾经风靡全国,它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它在连锁药店、健康网站、中医医疗设备等领域的扩张业绩无人可及。
当它的冲锋最终疲软下来的时候,似乎也意味着,一场长达二十年之久的世纪决战悄然落幕,在未来的市场上,中药可能连一次势均力敌的失败机会都已经难求了。
“一个人机制”的确立1985年8月7日,深圳城郊的笔架山上,茅草丛生,满目荒芜,这里刚刚进驻一支由军人组成的创业团队——43岁的赵新先,跟着他创业的有6名医院的员工、8个聘用的工人。
赵新先当时的身份是广州第一军医大学下属南方医院的药局主任,他受命到笔架山上创办南方药厂。
这支由军人组成的小团队自然有超人的激情,他们用7天时间就安装了别人要花1个半月才能装上去的粉碎机,在20天里打出一口日抽量1200吨水的机井,在3个月里铲平了15万土方的山坡,造好了两个标准化车间。
当然,赵新先他们的激情也不仅仅表现在修建厂房上,他敢冒着违反财经纪律的危险,擅自把盖职工用房的钱全部拿去添置新设备,成功地建成了中国第一条中药自动化生产线,并将手中治疗胃药的中药配方开发成一个纯中药复方冲剂——“三九胃泰”。
一个红罐引发的资本狂欢
股票 皆于 1 4时左右触及涨停价位, 标争夺战进入了高潮 : 鸿道集团随 当 日广 州药 业 上 涨 74 / 白云 山 A 上 涨 77% ; . ̄o C , .7 次
随 后双 双 回 落 。 其 实 这 只 是 一 场 资 本 盛 宴 的 人 民法院提起 了撤销裁决 的申请 , “ 广药双雄”正式与大盘分道扬镳,前者加速上行 ,上 证 指数 则由 20 30点直 奔 中级 人 民法 院 裁决 书的 前 一 个 交 易 日,广 州 药业 出现 了 两 个 月 以来 的最 后 一次 涨 停 ,白云 山 A 也于 盘 中 一度 接 近 涨 停 ,最 后 收于 7 9%,而 这一 天 也 是 法 院 裁 决 书 的 .3 实 际下 达 日,但 公众 投 资 者很 难 立 即知 情 。
大量资金活跃在每~个重要事件发生的前后,贯
穿 始终 ,也难 怪 各方 纷 纷 质疑 “ 内幕 交易 ” 的存 在 。
存疑的交易
“ 竟 耻 盘证 瞌 会杳 得 艰 严 ,所 以 价 的 上 涨 可能 :
是 市场行为,私募推动。 ”
“ 没有这样的事情 。 ”广州药业董事会秘书庞建
8 T E S/ 0 20 4 AL NT 2 1 . 9
J
广州药业和 白云 山A的基本历程
广州药业 ( 0 3 2 H) 6 03 . S
日期 5 3日 月
5月 1 日 0
一
广药集团当天震大事件 .
当 涨 交 额当 收 股 日幅成 金 日盘 价 日幅成 金 日盘 价当 涨 交 额当 收 股
( ) % 涨停
65 .4
“ 广药双雄 ”
药双雄 ”的名号 。从 5月 3 1 — 0目,广州药业上涨 了
因成本上涨,中药企业破产的案例
因成本上涨,中药企业破产的案例随着近年来我国中药材价格的持续上涨,许多中药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部分企业甚至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本文通过分析中药企业破产的案例,探讨成本上涨对中药产业的影响,以及中药企业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导致许多中药企业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我国中药材价格已上涨约50%,部分品种甚至翻了一番。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中药企业由于无法承受高昂的成本压力,不得不面临破产的结局。
二、中药企业破产案例分析1.案例一:某知名中药企业破产某知名中药企业,由于原料价格上涨和生产成本增加,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该企业最终宣告破产。
这一案例表明,成本上涨对中药企业盈利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
2.案例二:中小型中药企业破产潮受到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小型中药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部分企业由于规模较小,难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拓宽市场渠道来缓解成本压力,从而导致了一轮中小型中药企业的破产潮。
三、成本上涨对中药产业的影响1.原料价格上涨:中药材价格上涨,导致中药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2.生产成本增加:受原料价格上涨影响,中药企业生产成本相应增加。
3.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压力传导:成本上涨不仅影响到中药生产企业,还传导至上下游企业,如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等领域。
四、中药企业应对策略1.优化生产流程: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2.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对废弃物的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3.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4.拓展市场渠道: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企业竞争力。
五、政策建议与前景展望1.政府扶持政策: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扶持力度,降低企业负担。
2.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共同应对成本压力。
3.创新研发投入:鼓励中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新产品,提高产业竞争力。
医药企业败局案例分析报告
医药企业败局案例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一家医药企业的败局进行分析,揭示了该企业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导致其失败的原因。
通过分析这个案例,可以帮助其他医药企业避免类似的失败。
2. 案例背景该医药企业在创立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企业开始面临着诸多问题,最终导致了其失败。
3. 问题分析3.1 管理层能力不足首先,该企业的管理层在战略规划和决策方面显得相当不足。
他们没有准确地分析市场需求,无法对产品进行合理定位,导致研发出的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他们在市场营销方面也表现出不足,缺乏有效的宣传策略和销售渠道,无法将产品有效地推广给目标市场。
3.2 欠缺创新能力其次,该企业在研发创新方面缺乏动力和能力。
他们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和精力进行新药的研发,导致产品线较为单一,并且缺乏竞争力。
与此同时,他们也没有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无法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以致无法快速跟上行业的发展趋势。
3.3 品质控制不严格此外,该企业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
他们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导致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并频繁收到投诉。
这不仅使他们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还给企业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品质问题的发生也导致了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
3.4 缺乏资金支持最后,该企业在资金支持方面也存在问题。
他们没有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经常面临资金短缺的困扰,无法保证正常运营和扩大规模。
这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使得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4. 结果与启示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这家医药企业最终在市场竞争中失败。
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医药企业的管理层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科学的市场分析和规划,以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其次,医药企业需要重视研发创新,加大对科研的投入,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以保证产品的竞争力。
第三,医药企业应该确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
三九药店缘何屈身下嫁——往事回顾
企业的 目标 , 从而创建 “ 三九药业帝 国” 。 2 0 年 8 , 医药业如 日中天的深 01 月 在 圳三 九集 团开始如猛龙过 江 , 手本地豪 联
强长沙 医药商业有限 公司 , 一举 将长沙原 八大 批零兼营 医药公司所 有下属 的 2 5家 直营 店和 1 1 1 家加 盟店招至 麾下 , 建长 组 沙三九药店连 锁有限公司 。 当时 , 长沙的名 牌老店几乎都在 三九
锁店会是什 么样子?” 但这一狂热 想法仍
2 0 年 9 , 是三九药业连 锁开始狂扩 01 月 也 之时 。 中国证监 会对其最核心 企业三九 医
药( 上海交 易所代码 :0 0 9 ) 出通报批 0 9 9作 评, 披露 上市公司的控股 股东三九 集团违 规 占用资金 高达 2 5亿元 ,并 立案 稽查 。
集团 当时 的战略是三 九连 锁店 网络 、 药品 经销 网络 、 中医诊疗 网络 及三九健康 网的
“ 网合一 ” 三九试 图率 先通过创建三 九 四 。 连 锁药店 , 实现从制造 型企业转 向服 务型
中。 难怪 三九 “ ” 娶 下长沙 医药商业之后 ,
业内都说 ,三九娶 了一 位阔太太 。 三九集 团以如此大手 笔、大气魄 “ 闪 击”湖 南药品零售 业 , 曾让 当时本地 的 也 诸侯 九芝 堂 、 金沙等 忐忑不安 , 严阵以待 ,
维普资讯
编者按:三九连锁药店是国内药品零 售行业声名赫赫 的大腕 ,前 一段时间突然 宣布 公开 拍卖 的消息 ,在业界 引起 了一阵 不小的震 动 ,如今已经名仡 有主。曾经一 度辉煌 的三九连锁 药店 何故沦落到这般 田
缘何屈身下嫁
往事回顾
而其 “ 万店计划 ”在 中国的布局也 为此 初
医药企业败局案例分析报告
医药企业败局案例分析报告引言医药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随着医学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各个医药企业都在努力推出更加安全有效的医药产品。
然而,也有一些医药企业在竞争中败局已定。
本文通过分析某医药企业的败局案例,探讨背后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案例背景某医药企业成立于20XX年,在早期阶段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该企业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药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企业陆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并最终走向了败局。
问题分析1. 研发投入不足在医药行业,研发是企业持续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该企业在后期阶段的研发投入相对不足,无法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这导致了产品线的老化,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2. 质量问题暴露在竞争激烈的医药行业,质量问题无疑是致命的。
该企业在某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引发了一系列舆论和市场信任问题。
消费者对于该企业的信任度下降,导致销售额大幅下滑。
3. 缺乏市场营销策略市场营销是医药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的重要手段。
然而,该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短板。
缺乏有效的广告宣传和产品推广,导致竞争对手的产品更加受到市场关注,而该企业的产品默默无闻。
教训与启示1. 强化研发投入研发是医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需要持续投入和关注。
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研发的重要性,并投入足够的资源和资金,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及时推出创新产品,保持竞争力。
2. 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医药产品关乎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产品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的质量把控。
及时回应质量问题,公开透明,恢复市场信心。
3. 加强市场营销策略市场营销是推动销售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投入足够的资源和精力,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积极宣传和推广产品。
建立品牌形象,争取市场份额。
与潜在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提升客户满意度。
结论以上案例分析表明,医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果不能不断创新、保持产品质量和加强市场营销,将难以生存和发展。
制药厂的内幕什么是最好的药
制药厂的内幕:为什么现在那么多病治不了?药方被利益集团锁起来了知道我们为什么这么多病(治不好)吗?不是我们没有办法,而是药方被利益集团"锁〃起来了。
2002年我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做品牌战略咨询。
某药企来找我,拍了一个非常好的价格,让我帮他做年度的品牌规划。
作为那么大的一个医药集团,它有(一个)很大的保险柜。
它的保险柜里全部是它从各地的大专院校(包括医疗机构)收买过来的药方,各种各样的药方它都有。
然后我就说:既然这样(即有那么多的药方),(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慢性病治不了的、要长期服药的?后来它就告诉我:好药可不是好商品啊!天哪!它的这句话听得我心里"咯嘴〃的一下,我一下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了。
当时我心里特别的不开心,但是我还是压着我的火。
我说:那我请教一下,什么样的药才是好的商品呢?他说:那种一吃就好、一不吃就坏的药才叫好商品。
我拍案而起,说:那你为什么不去卖大X?你不需要我来帮你做品牌。
我说完这句话我就走了。
那么一大排(药企)高管(呆呆地)坐在那里。
因为是我的朋友介绍我认识这个老板的。
结果(搞得)我那朋友就特别的冏,(他)就追出来对我说"你怎么那么大脾气?〃我说:我说的不对吗?他不应该去卖大X吗?他需要做什么品牌?他不需要做品牌!这样的企业做什么品牌呢?知道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病(治不了)吗?不是我们没有办法!而是药方被这些益集团”锁〃起来了!【说明】1.本文文字根据微信一小视频整理。
2.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这位勇于揭露药企内幕的女士;望有识之士和全社会能保护她的安全;让全国人民记住她,也好让她百年之后留名青史。
(注:这位女士姓字名谁,视频中没有提及工3.在没有宗教信仰、不怕报应的国度,人们的道德底线不甚清晰,道德底线也异常的脆弱,极易被恶人所突破。
4.达尔文进化论的推广,将人类社会引入到了〃动物世界〃的境界。
一些人开始自认为自己就是一种"动物〃,于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成为了一些人的生存理论,且导致了人类社会的物欲横流和伦理的败坏。
因成本上涨,中药企业破产的案例
因成本上涨,中药企业破产的案例
摘要:
1.中药企业破产案例的原因
2.中药企业破产案例的影响
3.对中药产业的启示和建议
正文:
近年来,随着中药材价格的不断上涨,许多中药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甚至有些企业已经陷入了破产的境地。
这种情况不仅严重威胁到了企业的生存,也对整个中药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中药企业破产案例的原因。
中药企业的主要成本来自于中药材的采购,而近年来,由于天气、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药材的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一些常用的中药材价格甚至上涨了数倍,这给中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另外,一些中药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金链脆弱,无法承受这种成本压力,只能选择破产。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中药企业破产案例的影响。
中药企业的破产不仅导致了企业的倒闭,也对员工、供应商、客户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由于中药企业的减少,可能会导致中药材的需求下降,从而进一步影响中药材的价格。
对于中药产业来说,如何应对这种挑战,避免类似的破产案例再次发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中药产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首先,中药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规模化和集约化,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包括提供贷款、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
最后,中药产业应该加强研发,开发新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资本“裹挟”下的零售市场:从锦衣夜行到百花齐放
资本“裹挟”下的零售市场:从锦衣夜行到百花齐放高弘杨【期刊名称】《中国药店》【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2页(P48-49)【作者】高弘杨【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2005年起中国药品零售市场正式拉开了资本的帷幕,此后伴随着资本介入力量的逐渐加深和其种类以及投资模式的多元化,都使得行业内的零售企业发生了众多变化,情况亦越来越复杂,多种商业运作模式也因此应运而生。
资本的角色,从锦衣夜行到百花齐放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正是在这十年里昔日看似“相安无事”的稳定格局如今早已平静不再。
2005年可谓是中国零售药店资本发展的历史元年,以此为分水岭,在药店行业里人们开始逐步接触到了资本的形态,感知其力量,并以此为基点开始了一场又一场追逐与被追逐的商业大戏。
而之所以选择2005年为一个时间节点是因为以此为开端到2007年海王星辰成功登陆纽交所,中国药店第一股就此诞生;随后,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也都纷纷在上交所与深交所A股主板上市。
以上三大连锁药店的成功上市说明了我国A 股市场对药品零售行业这样一个刚刚投入资本怀抱的“新兴”产业的重视与肯定;同时也标志着这三大零售药店巨头都开始纷纷走出各自固有地盘,借助资本力量,加速对外扩张和并购的脚步;综观其上市之后的业绩表现,也可以证明引入外部资本绝对是可行之举,并且系统化地带动了之后多种资本形式的进入,从此药品零售行业内的相关资本事件接踵而至,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
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以2008年为界,在此之前对中国零售药店行业青睐有加的资本公司多为国外机构;而此后伴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完善,中国证券市场从坍缩走向繁盛,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新阶段,同时带动本土资本券商崛起,自此中国国内投资机构开始纷纷进入药品零售市场,将以往为之陌生的舶来品逐渐本土化,投资热情被陆续点燃。
总之不管是内资也好,外资也罢,在2015年以前我国整个药品零售行业的投资行为主要体现在“个体化”与“偶发性”这样两个特点上;即海王星辰以及三大连锁的成功上市对行业整体而言并不是群体系统事件,投资方的出发点更多的是针对企业本身以及其领导人的个人能力而做出的选择。
医药零售的悲歌三九连锁警示录
医药零售的悲歌:三九连锁警示录近几年,有关于“三九”的新闻不在少数,从2007年10月12日,《南方都市报》刊登了一则《三九集团债务重组过关》的消息开始,众多关于三九债务重组的消息接踊而来,不由得勾起了对三九集团尤其是三九连锁的诸多回忆。
三九集团巨亏、前总裁赵新先被捕、三九连锁“贱价”拍卖等等。
尤其是“三九连锁”的“巨亏”到“贱卖”,在医药行业引起了极大的震动,面对被称为“巨亏标本”的三九连锁,摇头叹息者有之、冷眼傍观者有之、口诛笔伐着也有之。
无论如何,三九连锁的兴衰无疑是个“悲剧”,因为其从辉煌到落没、经历了从雄才大略的宣誓到虎头蛇尾的结局。
三九连锁的兴衰★2000年05月,深圳市三九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简称“三九连锁”)成立,成为三九集团“四网合一”战略(三九连锁店网络、药品经销网络、中医诊疗网络及三九健康网)重要支柱;★2001年,三九集团于提出了要用十几亿元在全国开1万家店;★2003年,原总裁赵新先在上海正式宣布“万家连锁”计划;★2003年,三九连锁税后销售额超过6亿元,单店最高销售额3249万元,居全国连锁药店前列;★2004年,三九连锁主营业务收入虽然达到8.24亿,但亏损6900万。
同时,三九医药4月30日发布的2004年年度报告中,太原三九药店连锁有限公司、湛江三九药店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被转让或停止业务;★2005年,经评估,以2005年6月30日为基准日,三九连锁总资产为22373.46万元,总负债为22409.72万元,净资产为-36.26万元,从此资不抵抵债;三九医药准备剥离三九连锁,以300万元的价格准备在深圳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2006年,北海太合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以400万元的价格拍得“三九连锁”的股权;……三九连锁,何以巨亏?三九连锁成立于2000年,正是这一年,就是医药零售业开始“解禁”的一年,南方各省已经开始取消了“三百米内不得开两家(含)以上药店”的限制。
“三九系”资本豪赌真相
“三九系”资本豪赌真相
巩胜利
【期刊名称】《商界名家》
【年(卷),期】2004(000)008
【摘要】2000年3月9日,“三九医药”走上中国股票资本市场,并有了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说话权”。
也是在这一天,如今已被免职的赵新先打开了中国股市资本市场一个五颜六色.被称之为潘多拉的“魔瓶”。
就像是中了瓶中魔法一样,“三九”视死如归地玩起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股票游戏,而且一玩就是4年多。
不过,在中国股票资本市场这池深水里,“三九”似乎一直没有如鱼得水,甚至连回头看一眼过去风光无限的工夫和机会都没有,就不明不白地被撞得头破血流,在中国资本股海里迷失了方向……“三九系”成了在中国股票资本市场玩资本游戏上天堂.下地狱的真实标本。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巩胜利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23
【相关文献】
1."三九兼并潮"效应--三九长江集团公司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纪实 [J], 宋克杰
2.金鹰豪赌真相 [J], 彭雅青;刘光辉
3.人力资本,技术,市场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三九集团创造知识型企业的关键 [J], 无
4.华盖资本"豪赌"中国生物类似药第一股 [J], 刘岩
5.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困境与功能实现问题——以三九集团和三九医药为例 [J], 万良勇;魏明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连锁药业:制药巨头的最后晚餐
连锁药业:制药巨头的最后晚餐
章小睿
【期刊名称】《《决策与信息》》
【年(卷),期】2002(000)009
【摘要】在中国的医药市场上,药店连锁业作为一种全新的业态在给药品经销商送去源源不断的利润的同时,也吸引着那些怀揣巨资的医药制造商们纷至沓来。
迎接
外资的“盛宴”受国家相关政策保护时间最长的中国医药商业尽管还有很多问题来不及解决,但随着中国“入世”的完成也将全面走向开放和竞争。
按照中国入世的
承诺,从2003年1月1日起,国际药品零售商将被允许进入中国市场,从事包括批发、零售、特许经营等形式的药品销售活动,同时取消每个地方对此类企业的数量限制,
两年后,外资将被允许持有合资连锁药店的多数股权。
人马未到,粮草先行。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章小睿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52
【相关文献】
1.张喜田与石家庄制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石家庄制药集团华盛制药有限公司、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吉林省玉顺堂药业有限公司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案 [J],
2.印度制药业走向世界模式探究——以印度制药业巨头瑞迪博士制药厂(DRL)为例[J], 任冲
3.谁是百货店最后的晚餐?大家电--百货店最后的晚餐 [J], 景素奇
4.美国制药巨头辉瑞拟1.64亿美元收购Coley药业 [J], 无
5.众巨头垂涎拜耳制药业务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联药厂甲氨蝶呤事故
上海华联药厂因甲氨蝶呤事故被吊销生产资格昨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有关部门对上海甲氨蝶呤药物损害事件的处理结果:上海华联制药厂因生产数批次劣药甲氨蝶呤及阿糖胞苷,导致全国上百位白血病患者下肢伤残,最近已被依法吊销生产药品的资格,即该厂所持有的《药品生产许可证》。
307医院血液科,一位女性患者因为注射甲氨蝶呤导致生活无法自理。
本报记者杨杰摄药厂操作人员出错致药品被污染昨天上午,来自上海市药监局向国家药监局的最新报告显示:上海医药(集团)上海华联制药厂生产的鞘内注射用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药物损害事件,属于重大药品生产质量责任事故。
其原因现已基本查明———华联制药厂在生产过程中,现场操作人员将硫酸长春新碱尾液,混于注射用甲氨蝶呤及盐酸阿糖胞苷等批号的药品中,导致了多个批次的药品被污染;华联制药厂有关责任人在前期的卫生部与国家药监局联合调查组调查期间,以及后期的公安机关侦察中,有组织地隐瞒违规生产的事实。
药厂被处以《药品管理法》规定的最高处罚针对调查结果,上海市药监局昨晨向国家药监局报告,已依法吊销上海华联制药厂所持有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并对其处以《药品管理法》规定的最高处罚。
同时,上海市公安机关已对相关责任人实行了刑事拘留,并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安抚与理赔工作小组启动相关赔付工作同时,上海方面表示,上海市政府已责成上海医药(集团)成立安抚与理赔工作小组,启动相关赔付工作;卫生部门则继续开展患者的治疗工作。
卫生部门在药害事故发生后,为受害患者派出的神经内科专家诊断表明:混入长春新碱的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注射剂,在注入患者体内后,对身体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了严重损害,导致绝大多数使用问题药品的患者,下肢疼痛、麻木、继而萎缩,无法直立和正常行走。
“几种药品挤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调查12月6日傍晚,位于上海共和新路1405号的上海华联制药厂,一片寂静。
厂门口已没有任何挂牌,厂院内了无人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次,人员的补充。所有商业活动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经营业绩的下滑引发了恶性循环。一方面业绩恶化对自身员工信心造成严重打击,尤其是那些曾经经历过三九历史上辉煌时期的员工;另一方面优秀的营销人员和职业经理人对三九失去兴趣望而却步。一个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加盟的企业是不可能像赵新先所说的那样做大做强。
世上最大的错误莫过于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犯错。在三九连锁成立之初,赵新先和总经理解斌对三九的经营理念赞不绝口,没有及时地纠正自己的错误只能使三九越错越多,越走越远。2003年在连锁门店经营不善,外界质疑和批评蜂拥而至的时候,三九的定位策略又转为800至1000平方米的大卖场,这一实验绝大多数均以失败而告终。比如浙江湖州开发区的一家门店开业时日销售额达20余万元,但后来却迅速回落至两三万元,而房租却是每月40多万元;绍兴一家门店的房租更曾高至95万元,压得药店喘不过气来。而这种大卖场的开开关关对企业的影响相当大,一则使投入的巨额资金打了水漂,形成呆坏账;二则影响了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识,难以对药店形成忠诚度。当所有的问题已经到了无法弥补的地步时,三九连锁只能选择结束它短暂不幸的历史。
一味追求药店数量规模和药店经营规模,是三九连锁发展史上最鲜明的特征,也是其由兴而衰最关键的症结。因此,对连锁药业而言,三九连锁的境遇就具有了标本意义。连锁药业的发展,与规模经营并非截然对立;但高速扩张的经营格局,对连锁企业经营理念、制度架构将提出更高要求,对连锁总部的主导力、控制力和协调力将带来严峻考验。倘若经营者缺乏充分准备,则虽有较充裕的资金和较好的外部条件,亦宜取稳健的经营方式和推进速度;否则,不断上升的数量规模,便可能因失控而成为脱缰的野马,演化为导致形势逆转的破坏力。
惊天变局 2004年10月末,深圳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转让三九医药连锁股份有限公司93.6%的股权的公告。公司股权结构如下图。三九医药持有93.6%(其中三九医药直接持有91.5%,另有三名自然人股东代三九医药持有2.1%),深圳市三九医药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九医贸")持有6.4%(以自然人名义持有)。
三九连锁的失败可以归结为三点。首先,三九连锁并没有稳固地区的市场优势。在深圳除了三九以外还有中联一致、海王星辰、万泽、南北和合丹六大医药连锁企业与之抗衡。在没有稳固自己地区优势的情况下盲目进军全国市场大大增加了企业运营的风险。因为一旦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发展策略的失败三九将再无安身立命之地。
从占用上市公司25亿元开始,赵新先就开始不停地收购和组建上市计划。其中很多的计划都是因为亚洲金融风暴和监管层的影响才搁浅。资本市场的失败案例并没有引起赵新先足够的重视,或者说他希望通过自己资本运营的方式来修复三九集团的千疮百孔并存在一种侥幸的心理。赵新先起初认为连锁药店将来一定有利可图,但这种风险投资在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上是通不过的,所以他私下调用了资金投下去,试图在赚钱之后再神鬼不知底还给上市公司。然而这种事情一般做了一回就想做下一回,更何况赵新先并没有从连锁经营中赚回资金,最终东窗事发,三九集团和赵新先在残酷凶险的资本运作下沉沦三九药业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三九医药顺利在国内A股上市,并一次直接融资17个亿。
2000年11月28日公司第一大股东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与三九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三九企业集团受让胶带股份总股本的29.5%,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古语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但从2001年60岁本命年起,赵新先的运道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该年8月,这位盛誉多年的企业家遭遇了职业生涯中第一次但不是最后一次耻辱--三九集团占用上市公司25亿元,受到证监会公开批评。2005年12月25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证实,赵新先已被正式逮捕。他要求各央企以“三九”事件为戒,管住规划、人及账本,加强集团公司的控制力,“都要尽量不为后任留下这种摊子”--三九深陷危机,据债权银行披露,其整体银行债务高达107亿元,并将面临巨额法律诉讼。
从连锁行业的特点来看,通常都是采用立足某地,奠定基础,逐步辐射的做法。这样的做法收益和风险是相一致的,企业有足够的空间化解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电器行业的国美是从北京走向全国的,进而成为行业的老大。
其次,管理和效率的落后。三九连锁一谓地追求做大做强,在这样的理念下很容易导致的就是无效率的扩张。在一些城市,员工为了完成既定的连锁门店数量指标,建店速度太慢只能购买。效益好的门店别人不愿卖,买到的只能是一些效益不好的店。很多钱都是作为冤大头投进去的,一些地方签下了400至500家店但最终能够运营的只有100家左右。这些效益不好的店一直拖着三九的后腿。这样的效率损失显然是由公司不恰当的经营战略造成的。
管理方面的问题或许要更糟。三九连锁的早期员工大部分是三九集团转过来的,零售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并不缺乏,不足之处在于他们缺乏管理和全国经营的经验。连锁销售的优势在于通过其数量和区域上的规模达到对零售终端市场的占有,销售额的扩大,集中采购和配送下的成本递减,新的管理方法和标准的应用等。如果在做连锁销售管理时没有充分考虑和利用这些优势,那么这样的连锁经营实践肯定是失败的。或许三九连锁的管理层深谙其道,但从实际结果来看三九连锁的管理绝对是其最大败笔。全国统一的采购配送中心没有建立,总部和连锁店没有形成有效统一的管理对接体制,流动资金不足导致局部地区店面又太少,财务管理的漏洞导致门店虚减利润截流独肥。这些问题没有及时清理最终成为三九连锁经营能力下滑连年亏损的主因。
关于转让三九医药连锁股份的决定是在大股东三九医药第十一次董事会上做出的。公司董秘周辉曾称,由于医药连锁业务与公司长期战略发展方向不一致,且三九连锁赢利能力不佳,连年亏损,最终公司才做出这样的决定。按照相关规定,三九连锁拟在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该股份。挂牌价格不低于人民币300万元。
经营理念之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然而三九连锁成立之初就显现出它经营理念上的不足。2001年三九医药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赵新先表示要在五年内投入13亿发展连锁店6000至8000家(后来定位“万家连锁”),成为医药零售的领先企业。当时赵新先提出这样的操作思想的环境背景是国家允许医药零售企业发展跨省连锁,鼓励企业通过兼、收购、重组的方式来做大做强,医药零售企业有了更大的成长空间,整个行业呈现出蓬勃生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发展医药连锁本无可厚非,但是三九连锁的高歌猛进的做法与自身特点并不相符。
其兴也勃、其衰也忽。三九连锁在诞生五年即夭折而亡,在盲目的市场扩张中饮鸠而终,在人们唏嘘的感叹里悲情陨落。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三九连锁案例所蕴涵的有用信息,也许远比我们目前观察到的更丰富。
欢迎与globrand(全球品牌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马瑞光,联系电话:0755-82963902(与我联系时,请说明您是在“全球品牌网”看到这篇文章的。) 进入马瑞光文章列表
1998年7月16日,三九耗资一亿受让深圳上市公司宜春工程国家股,并更名为三九生化。到1999年实施配股,募得现金1.16余亿元。3月底,将三九所属的长春三顺药业有限公司委托给宜春工程进行管理,8月变更部分配股募集资金投向,用于购买第二军医大学研究开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另2500万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拆巨资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购买土地,兴建三九生化基因工程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基地使未来融资能力成倍增长。重组两年多后,其股本规模扩张了近两倍。
资本市场之恨 很多人都曾提及三九短缺的资金链,混乱的债务关系和严重的内部人控制。三九连锁是资本市场角逐下又一失败的案例。
不得不提及三九集团和赵新先。赵新先迷恋资本运营历来已久。
1997年,集团曾运作入主上市公司川盐化。据说,当时三九只要肯出5000万就可以接受一个不小的盘子,但计划最终没有通过。其后三九仅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即坐拥三家上市公司。
2000年3月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的三九医药风光无限。时隔五年,昔日的光环早已散去,却以资产重组的结果而悲情收场。这其中既有其自身连锁经营的不足,也有其大股东三九集团引致的盘根错节的财务问题。其中的前因后果,昔往今来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思索,思索一个我们也可能重蹈覆辙的资本运作下的连锁悲剧……
2005年11月20日,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报道过一件事:原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被捕了。这条消息让备受煎熬的三九连锁雪上加霜。三九连锁自然与赵新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三九连锁正是在赵新先的策划下成立的;如今,赵新先在医药行业的气数已尽,三九连锁业似乎走到了进军医药连锁道路的终点。事情最终出现一线转机。2006年8月13日,浙江中耀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最终以1710万元的竞拍价,成功拍得三九集团旗下的三家医药连锁公司股权。其中包括三九医药持有的深圳市三九医药连锁股份有限公司91.5%的股权、上海价美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江苏三九医药连锁股份有限公司95%的股权和杭州三九医药连锁股份有限公司92.5%的股权。转让价格比当初竟高了五倍。自此,三九连锁的1000余家全国连锁店归入中耀药业集团名下,随之而去的也有三九连锁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