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奥赛讲座
高中物理 九级物理压强竞赛辅导竞赛讲座讲稿 新人教版
学校物理竞赛辅导—压强一、学问要点1、压力和压强(1) 垂直压作用在物体外表上的力叫压力.(2)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通常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强的公式可以写成p=F/S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压强的单位是牛/平方米,它的特地名称叫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平方米.(3)在压力不变的状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2、液体的压强〔1〕液体对压强的传递规律—帕斯卡定律。
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个个方向传递。
其重要应用有液压机等。
〔2〕液体内部的压强。
其特点是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液体内部的计算公式是:P=ρgh。
〔3〕连通器原理。
连通器里假设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淌的状况下,各容器中液面总保持相平。
船闸、锅炉水位计都是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样子。
〔4〕虹吸现象3、大气的压强〔1〕空气,也象液体那样,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流淌,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1654年德国学者格里克做的马德堡半球试验证明白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强的实质,要用气体分子运动论来说明。
气体的压强是大量做无规章运动的气体分子与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3〕大气压强的数值可以利用托里拆利试验测出。
大气压强的数值与距离地面的高度及天气的变化有关。
通常把760毫米汞柱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
〔4〕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水泵是利用大气压强把水抽上来的。
液体从液面较高的容器经过管子流入液面较低的容器,这种现象叫做虹吸现象。
虹吸现象也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而产生的。
〔5〕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大量试验说明:在温度不变时,确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目录高中物理竞赛讲义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知识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5)第一讲力的处理 (13)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15)第三讲习题课 (16)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21)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24)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24)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25)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35)第三部分运动学 (3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5)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37)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4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40)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2)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52)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2)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5)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70)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7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70)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75)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86)第七部分热学 (86)一、分子动理论 (87)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89)三、理想气体 (91)四、相变 (98)五、固体和液体 (102)第八部分静电场 (10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4)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107)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12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20)第十部分磁场 (13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34)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38)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46)第一讲、基本定律 (146)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50)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54)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57)第一节黑体辐射 (158)第二节光电效应 (161)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68)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72)第0部分绪言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理论基础(2013年开始实行)说明:.本次拟修改的部分用楷黑体字表示,新补充的内容将用“※”符号标出,作为复赛题和决赛题增补的内容;※※则表示原属预赛考查内容,在本次修改中建议改成复赛、决赛考查的内容。
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讲座
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讲座
中学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讲座
中学奥林匹克物理竞赛是一项面向中学学生的高水平物理竞赛,目的是丰富中学生的课外活动,拓展他们的学习视野,提高他们的高等数学、理论物理及实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科研能力及创新意识。
在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比赛将采用相关物理领域的自主性和挑战性的主题,要求参赛者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思维方式,依据给定的物理基本原理,研究问题和探索答案,完成相应的实验、分析。
组委会还会组织讲座,介绍实验方法和技术,以及相关认识,以及作为比赛学习研究的步骤,以及参赛者的联系重要知识点,以便参赛者更好地了解参赛规则,真正实践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成绩。
此外,组委会还会组织拓展训练,通过拓展性实验用以反复训练,增进对实验方法和知识点的认知,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定期组织模拟赛,可以加强参赛学生的参赛能力,更好地准备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及其它类型竞赛。
中学奥林匹克物理竞赛是一项针对中学生的物理竞赛,旨在提高参赛者的实践能力及理论研究能力,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疆域,塑造他们的创新意识。
通过讲座、实验及模拟赛等活动,让参赛学生真正去实现大胆探索、积极追求的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并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助力我们的学子以出色的表现闯进未来的社会。
高中物理竞赛讲座:第一章刚体力学
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r r(t t ) r(t ) v 平均 t t
r dr v lim t 0 t dt
3
7.加速度 描述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和速度变化 的方向 v a平均 t
v dv d r a lim 2 t 0 t dt dt
第一章 刚体力学
1-1 质点力学基础
1-2 刚体的转动
1-3 转动动能 转动惯量 1-4 转动定律
1-5 角动量守恒定律
1
1-1质点力学基础
一、描述质点运动的基本物理概念
1.质点 只有质量没有大小和形状的几何点, 理想化力学模型
2.参考系 描述某物体运动时,用来作参考的另 一物体或物体系统
3.坐标系 用来定量地确定质点的位置,描述其 运动 4.位置矢量 用来确定质点在空间的位置
x
17
A
B
解:建立坐标(如图),取微元
x
L
m dm dx dx L
得连续分布刚体的转动惯量
A L/2
C L/2
B x
IA
IC
L
0
m 1 x dx mL2 L 3
2
2
可以看出:
L 2 L 2
m 1 2 x dx mL L 12
同一刚体对不同的转轴转动惯量也不同。
2
8.运动方程 位置矢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r r(t )
4
例题1 已知一质点是在OX轴线上运动且满足 运动方程 x 6 t 3 12 t 2 36 (m ),求 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第2秒末的速度 和加速度 解: x x 2 x1 x(2) x(1) 36 30 6 (m )
高中物理竞赛讲座讲稿
高中物理竞赛讲座讲稿课题:固体与液体的性质 主讲人:桐城中学华奎庭一、 基础知识部分(一)固体的特性 (1)晶体与非晶体固体可以分为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又可分为单晶体与多晶体。
从本质上说,非晶体是粘滞性很大的液体。
因此,固体严格地讲主要指晶体。
晶体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熔点。
在熔解或凝固的过程中,固、液态并存,温度保持不变。
而单晶体,除此之外还具有天然的规则几何外形。
物理性质(如弹性模量、导热系数、电阻率、吸收系数等)具有各向异性。
多晶体是由许多小的单晶粒组成。
(晶粒的线度约为10-3cm )由于晶粒的排列的无序性,故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外形也不具有规则性。
(2)晶体的微观结构所有的晶体从微观结构上看,都是大量的相同的粒子(分子或原子或离子,统称为结构基元)在空间周期性规则排列组成的。
由这些结构基元在空间周期性排列的总体称之为空间点阵结构。
每个几何点称之为结点。
空间点阵是一种数学抽象。
只有当点阵中的结点被晶体的结构基元代替后,才成为晶体结构。
各粒子(即结构基元)并不是被束缚在结点不动,而是在此平衡位置不停地无规则振动。
由于这种周期性的并且有某种对称性晶体点阵的规则排列,决定了晶体宏观上的规则的天然几何形状决定了物理性质呈现出出各向异性。
又由于晶体的空间点阵决定的每个粒子所保持的严格的相互位置关系,即结合关系,当晶体被加热时达到瓦解程度的温度是一样的,不断加热,不断对结合关系进行瓦解直到瓦解完成,完全变成液体,温度始终不必升高。
因此,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3)物体的热膨胀在外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现象叫热膨胀。
在相同的条件下,气体、液体、固体的热膨胀不同。
气体最显著,固体最不明显。
也有极少数物质,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如:水在0℃~4℃)当温度升高时体积反而减小。
这种现象叫反常膨胀。
水、锑、铋、铸铁等都有反常膨胀。
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太大时,线度膨胀近似遵从如下关系: l=l 0(1+αt )或△l=αl △T式中的α叫膨胀系数。
高中物理奥赛讲课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内容,掌握其适用范围。
2. 能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2.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和推导过程。
3. 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定律的联系。
2.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的适用条件。
3. 牛顿第三定律在复杂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弹簧测力计、砝码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回顾伽利略的实验和惯性定律。
2. 引出牛顿第一定律。
二、讲授新课1.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揭示了惯性的概念,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
3.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定律的联系: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的数学表述。
三、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物体惯性的表现。
四、小结1. 总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2. 强调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引出牛顿第二定律。
二、讲授新课1.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2.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ma。
3. 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过程:结合实验数据,推导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
三、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2.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四、讲授新课1. 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2. 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分析相互作用力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2. 分析实例,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六、小结1. 总结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
高中物理竞赛讲座课件
0r 2Q 4R2
dI
0r 2Q
4R2
I
5、 I nqvA
v I nqA
P mvnlA mv nlA mIl
mIl
1
v2 c2
q
1
v2 c2
q 1 ( I )2 nqAc
6、设正方形线框右、左两边载流子 的线密度和速度分别为λ 1、v1、 λ 2、v2,两边的洛伦兹因子分别 为γ 1和γ 2。则有
度相同,带电粒子的数密度为 n ,管内电流强度为 I 。考虑相对论效应,
试给出管内带电粒子的总动量 P ;6、用第5小题中的绝缘空心管做成的
边长为l的正方形电流环取代第3小题中的圆形小电流环,设环很重,不
计其运动。环中同一截面载流子速度相同,不计载流子间相互作用。试
计算正方形环中载流子的总线动量 Phid,这个动量称为“隐藏动量”;
k
E(t) d B0l ( kv){cos[t k(x d )] cos(t kx)}
dt k
i(t) E B0l ( kv){cos[t k(x d )] cos(t kx)}
R kR
f (t) i(t)B(x,t)l i(t)B(x d,t)l
r 处的电阻率与 r 成正比,即 ρ =
ρ 0r ,ρ 0为常量。 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圆环平面,其方
向向上(见图)。S是电流强度为I 的恒流源,固定电阻R0 跨接在S
圆盘电动机
两端。S一端接金属轴中心 X 处,另一端用环形电刷接圆盘边缘 Y 处。
此装置可看作一圆盘电动机。设电动机空载(不带任何负载)达到稳定
2R1
(2)
高中物理竞赛必读【讲座】(共89张ppt)
省物理学会物理竞赛委员会组织赛事
复赛时间:9月中旬
地点:南京
复赛理论考试
试卷形式:7—8道题,主要是计算题
试卷内容:高于预赛内容 接近大学物理水平
试卷总分:32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江苏复赛人数:预赛学生数的5%左右(约5000人左右)
复赛实验考试 实验分成两类,前100名考试,选省队和国家赛区一
左右)2016年 83人 江苏省赛区一、二、三等奖
初赛 入围复赛
竞赛程序
预赛 各市教研室和市物理学会组织赛事 预赛时间:9月上旬 试卷形式:类似高考试卷 试卷内容:高于高考内容 试卷总分:20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江苏参赛学生数:逐年增加 今年 近10万人
复赛(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
3.0
2.5 70
32.0
L~T2
80
90
100
110
120
L(cm)
考试案例:
测量磁场水平方向分量 小磁针可以绕悬线C自由摆动,当它与 B∥夹角为θ时,受到的磁力矩 L=-MB∥sinθ,
L=-MB∥θ, 因为力矩等于转动惯量乘以角加速度。有
(2) 即
磁针摆动周期与磁场关系 ,
B∥=B地+Be Be∝ki
式中M是磁针的磁矩,I是转动惯量。 是磁针所在 处磁场的水平分量。
阅 读 《 谁 动 了我的 奶酪》 有感600字 书 犹 药 也 ,善 读之可 以医愚 。以下 是XX为 大家精 心整理 的,欢 迎大家 阅读,供 您参考
。 前 几 天 ,我 得 到了一 本红色 封面的 图画书 :《谁 动了我 的奶酪 》图片 中有两 只穿着 运 动 鞋 的 小 老鼠,它 们的衬 衫分别 是不同 的颜色 ,两只大 眼睛让 读者们一下就认识了 这 两 位 敏 捷 的小老 鼠,它们 是这本 书的主 人公之 一:嗅 嗅和匆 匆。嗅 嗅是一 只小灰 鼠 ,身 穿 紫 色 衬衫。 它的尖 鼻可以 敏捷地 嗅出奶 酪的味 道从而 帮助大 家找到路线,它 自 己 还 可 以 用鼻子 发现奶 酪的变 化,比如 奶酪变 质等等 。还有 一位是 匆匆,它能迅速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座
一、关于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解读
1、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外可以称中国物理奥林匹 克,英文名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缩写为CPhO)
2、竞赛说明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每年举行一次,包括预赛、复赛 和决赛。
预赛时间:每年秋季开学第二周(主要考察理论知识)
学好大学物理
1、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 题的难度和大学物理试题 难度差不多。
2、重点关注大学物理中的 力学和电磁学部分。
10.振动 简谐振动 振幅 频率和周期 相位 振动的图像 参考圆 简谐振动的速度 (线性) 恢复力 由动力学方程确定简谐振动的频率 简谐振动的能量
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和共振(定性了解)
11.波动 横波和纵波 波长 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波的图像 ※平面简谐波的表示式 波的干涉 ※驻波 波的衍射(定性) 声波 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品 声音的共鸣 乐音和噪声 (前 3 项均不要求定量计算) ※多普勒效应
1.物理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对自然界、生产和日常生活 中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
2.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现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一些有重要贡献的物理学家的姓名和他们的主要贡献。
◆数学基础 1. 中学阶段全部初等数学(包括解析几何). 2. 矢量的合成和分解:矢量的运算,极限、无限大和无
限 小的初步概念.
4.动量 冲量 动量 质点与质点组的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质心 ※质心运动定理 ※质心参考系 反冲运动 ※变质量体系的运动 5、※角动量 冲量矩 角动量 质点和质点组的角动量定理 和转动定角动量守恒定律
5.机械能 功和功率 动能和动能定理 ※质心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 引力势能
高中物理竞赛讲座课件:万有引力-(共80张PPT)
xdu uvdt udx
(dx vdt)
积分得
ux C
u v0l / x
mv l F x
2 2 0 3
F 2m uf
m u2 x
利用以上结论还容易证明,把表面从距离l推近到距离x 时所 做的功等于球的动能的增加
例.在水平桌面上有一卷质量为m 、长为l的链条,其一 端用手以恒速v竖直向上提起(如图所示),当提起的 长度为x时, (1) 求手的提力为多少?做功多少? (2) 链条获得的机械能为多少? (3) 比较以上功与机械能变化是否相等,你能解释吗?
v
x
解: 取提起的这一段链条为研究对象,它受到的合力为
手的提力与这一段自身的重力之和,即
F mgx/ l
链条在dt时间内,一段长度为dx=vdt的链条由静止加速到 v,其动量的增量为 dm vm
vdm v
vm dx l
dx
dx
l
dx
( F mgx / l )dt
竞赛题与常规考题的区别:
1. 考察的问题原型相同,但是综合性或复杂性更强 对策:熟悉各种原型问题。 2. 在试题的入手上设置障碍,让人难以下手,实际上还是 对应于一些基本的物理原型。 对策:识破题目的障眼法,找到原型。 3. 题目的物理过程较多,有的是同一个物理原型的反复运用, 加上各种物理情形的讨论, 有的是多个不同物理原型的综合。 对策: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对于讨论题,常规考题设置了 一些简化假设(比如没有摩擦,2004复赛第七题在碰撞停 止之前水平速度一直向右等等)。不要想当然,问问自 己,有几种可能?都要考虑进去。
简谐振动,能量守恒 (不要把v 当成发射速度)
1 2 1 1 1 1 2 2 m v m v1 kA2 m v1 m u2 2 2 2 2 2 2 2 3 M m 2 2 2 v1 v u 1u M m
高中物理奥赛入门讲座课件(共33张PPT)
考试时间:
初赛:每年九月第一个星期天考试。全国命题,各市、 县组考,市统一阅卷,选前30名(左右)参加(全省) 复赛。
复赛:九月下旬考试。全省命题,各省组织。理论考 试前20名参加试验考试,取理论、试验考试总分前10名 者参加省集训队。集训队成员经短期培训后推荐3~7名 参加(全国)决赛。 决赛:全国统一组织。按成绩挑选15~25名参加国家集 训队,到有关大学强化训练,最后从中选拔5名优秀队 员参加IPhO。
宋雪洋--第14届亚洲杯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获第一名)
“选择物理是兴趣使然,我觉得,一路走过来也遇到过困难, 如果没有兴趣和信念所支撑,而是仅仅靠父母或老师的督促,我 肯定走不到今天。”
李佳宸--第16届亚洲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第三名)
复赛湖南第 2名; 全国决赛第 47名,(湖 南第3名); 亚赛获评最 佳女选手
林心悦--跟在她后面的72位选手都是男生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获第一名)
首先要适当控制情绪,这是 为理性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 “统筹规划好每件小事。每 天早上醒来,我会躺在床上 先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在脑子 里过一遍,具体到要完成哪 些作业,需要花多少时间。 特别是双休日,不要心血来 潮就跑去看电视。”
2、国家(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简称CPhO) ①1984年以前,中学物理竞赛经常举行,但被
冠以各种名称,无论是组织,还是考纲、知识体系 都谈不上规范。
② 1984年开始第一届CPhO,此后每学年举办 一届
高中物理竞赛讲座讲稿:量子论(第二稿)新人教版
T1 . 现利用蜡烛将该圆柱体表面熏黑,其辐射
发射率可视为 1,以同样的方式通电加热,则圆柱体表面的热平衡温度为
T. 设当时金属圆柱
体周围的环境温度为 T0 ,在实验期间稳定不变 . 因热传导和对流而损失的热量功率,可合理假
设为正比于圆柱体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差值
间的数学关系式为何? (2)下列为已知量的数值: 电热丝的供热功率 P 15.0W
,一部分被物体散射或反射
(对透明物体 ,还会有一部分透射 ), 其
2.黑体
热辐射的规律是很复杂的,我们知道,各种物体由于它有不同的结构,因而它对外来辐
射的吸收以及它本身对外的辐射都不相同. 但是有一类物体其表面
不反射光,它们能够在任何温度下,吸收射来的一切电磁辐射,这
类物体就叫做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
(T T1 ) T04 0 (3)
S T1 T0
(2) 将已知数值代入 (3) 式,可得
T4
15.0 T 485
5.670 10 8 24.8 10 4 485 298
2984 0
利用逼近求根法如下表:
T( K)
f (T ) T 4
P
(T
T0 )
T04
(
4
K)
S T1 T0
434.0
1.50 109
. 试求 T 和上述已知量,即 S、P、 T1 、和 T0 ,之
用心 爱心 专心
-2-
金属圆柱体的表面积 S 24.8cm2 金属圆柱体表面磨亮时的热平衡温度
T1 212 C44
环境温度 T0 25 C . 试求圆柱体表面熏黑时的热平衡温度 T 为何? 【解析】 (1) 当金属圆柱体表面磨亮时,没有因辐射而致的热损失,只有因传导和对流而 致的热损失 . 后者根据题中的假设,与圆柱表面温度 T1 和环境温度 T0 之间的差值成正比,故
高中物理奥赛讲课教案
高中物理奥赛讲课教案主题:力学与动力学目标:学习并掌握牛顿三定律以及相关的动力学知识,同时了解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物理竞赛中的问题。
一、引入:讲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个引人入胜的实际案例或者挑战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一个车辆在坡道上如何受力的示例,或者一个关于牛顿三定律的有趣实验。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取物理的概念。
二、讲解牛顿三定律:1. 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作用或者阻止。
2. 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其质量乘以加速度。
3.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讲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或实验来解释这些定律,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这些定律解决具体问题。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运用牛顿三定律。
三、介绍动力学:1. 动能和动量的概念。
2. 动能和动能守恒定律。
3.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讲师可以通过一些动态的实验或者模拟来展示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比如碰撞实验、弹簧振子等。
让学生感受动能和动量的本质,并理解在不同条件下它们的变化规律。
四、综合应用:提供一些复杂的问题或者实验,让学生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可以设计一些需要综合运用牛顿三定律和动力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况中。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讨论和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总结和理解牛顿三定律和动力学的重要性,并展望如果继续深入学习物理领域会有怎样的收获。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以上是一份高中物理奥赛讲课教案范本,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在准备物理奥赛讲课的过程中。
祝您教学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奥赛讲座方法简介 极限法是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和极小或极左和极右,并依此做出科学的推理分析,从而给出判断或导出一般结论。
极限法在进行某些物理过程的分析时,具有独特作用,恰当应用极限法能提高解题效率,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思路灵活,判断准确。
因此要求解题者,不仅具有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而且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赛题精讲例1:如图5—1所示, 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位于一质量可忽略的直立 弹簧上方h 高度处,该小球从静止开始落向弹簧,设弹簧的劲度 系数为k ,则物块可能获得的最大动能为 。
解析:球跟弹簧接触后,先做变加速运动,后做变减速运动,据此推理, 小球所受合力为零的位置速度、动能最大。
所以速最大时有 mg=kx ① 图5—1由机械能守恒有221)(kx E x h mg k +=+ ②联立①②式解得k g m m g h E k 2221⋅-= 例2:如图5—2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上方有一点O ,在O 点放一至斜面的光滑直轨道,要求一质点从O 点沿直轨道到达斜面P 点 的时间最短。
求该直轨道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
解析:质点沿OP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时间t 应该与β角有关, 求时间t 对于β角的函数的极值即可。
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质点沿光滑轨道下滑的加速度为 βcos g a =该质点沿轨道由静止滑到斜面所用的时间为t ,则OPat =221所以βcos 2g OPt =①由图可知,在△OPC 中有图5—2)90sin()90sin(βαα-+=-OCOP所以)cos(cos βαα-=OC OP ②将②式代入①式得g OC g OC t )]2cos([cos cos 4)cos(cos cos 2βαααβαβα-+=-=显然,当2,1)2cos(αββα==-即时,上式有最小值.所以当2αβ=时,质点沿直轨道滑到斜面所用的时间最短。
此题也可以用作图法求解。
例3:从底角为θ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0υ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若斜面足够长,如图5—3所示,则小球抛出后,离开斜面的最大距离H 为多少?解析:当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物体离斜面最远。
以水平向右为x 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 轴正方向,则由:gtv v y ==θtan 0,解得运动时间为θtan 0g v t =该点的坐标为 θθ220220tan 221tan g v gt y g v t v x ====由几何关系得:θθtan cos /x y H =+解得小球离开斜面的最大距离为 θθsin tan 220⋅=g v H 。
这道题若以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建立坐标轴,求解则更加简便。
例4:如图5—4所示,一水枪需将水射到离喷口的水平距离为3.0m 的墙外, 从喷口算起, 墙高为4.0m 。
若不计空气阻力,取2/10s m g =,求所需的最小初速及对应的发射仰角。
解析:水流做斜上抛运动,以喷口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本题的任务就是水流能通过点A (d 、h )的最小初速度和发射仰角。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水流的运动方程为⎪⎩⎪⎨⎧-⋅=⋅=20021sin cos gt t v y t v x αα把A 点坐标(d 、h )代入以上两式,消去t ,得:hhd h hd d h d gd h d gd d h gd v -⋅+-⋅++=+-=-⋅-=]2cos 2sin [/)]12(cos 2sin /[)tan (cos 2/222222222220αααααα令,sin /,cos /,tan /2222θθθ=+=+=h d h h d d d h 则上式可变为 ,,6.7134arctan 45arctan 2145245902,1)2sin(,,)2sin(/022220最小时亦即发射角即当显然v d h h h d gd v=+=+=+==-=---+=θαθαθαθα且最小初速v =./5.9/103)(22s m s m h h d g ==++例5:如图5—5所示,一质量为m 的人,从长为l 、质量为M 的铁板的一端匀加速跑向另一端,并在另一端骤然停止。
铁板和水平面间摩擦因数为μ,人和铁板间摩擦因数为μ',且μ'>>μ。
这样,人能使铁板朝其跑动方向移动的最大距离L 是多少?解析:人骤然停止奔跑后,其原有动量转化为与铁板一起向前冲的动量,此后,地面对载人铁板的阻力是地面对铁板的摩擦力f ,其加速度gm M gm M m M f a μμ=++=+=)(1。
由于铁板移动的距离v a v L ''=故,212越大,L 越大。
v '是人与铁板一起开始地运动的速度,因此人应以不会引起铁板运动的最大加速度奔跑。
人在铁板上奔跑但铁板没有移动时,人若达到最大加速度,则地面与铁板之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g m M )(+μ,根据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得:02⋅+=M ma F 所以 g m mM m F a +==μ2 ①设v 、v '分别是人奔跑结束及人和铁板一起运动时的速度因为 v m M mv '+=)( ② 且L a v l a v 12222,2='=并将1a 、2a 代入②式解得铁板移动的最大距离lm M m L +=5/30/例6:设地球的质量为M ,人造卫星的质量为m ,地球的半径为R0,人造卫星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
试证明:从地面上将卫星发射至运行轨道,发射速度)2(00r R g R v -=,并用该式求出这个发射速度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取R0=6.4×106m ),设大气层对卫星的阻力忽略不计,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解析:由能量守恒定律,卫星在地球的引力场中运动时总机械能为一常量。
设卫星从地面发射的速度为发v ,卫星发射时具有的机械能为02121R Mm G mv E -=发 ①进入轨道后卫星的机械能为r Mm G mv E -=2221轨 ②由E1=E2,并代入,r GM v =轨解得发射速度为 )2(00rR R GMv -=发 ③又因为在地面上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 R R GMmg R MmG0020==所以④把④式代入③式即得:)2(00r R g R v -=发(1)如果r=R0,即当卫星贴近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需发射速度最小为sm gR v /109.730min ⨯==.(2)如果∞→r ,所需发射速度最大(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或脱离速度)为sm g R v /102.11230max ⨯==例7:如图5—6所示,半径为R 的匀质半球体,其重心在球心O 点正下方C 点处,OC=3R/8, 半球重为G ,半球放在水平面上,在半球的平面上放一重为G/8的物体,它与半球平在间的动摩擦因数2.0=μ, 求无滑动时物体离球心O 点最大距离是多少?解析:物体离O 点放得越远,根据力矩的平衡,半球体转过的角度θ越大,但物体在球体斜面上保持相对静止时,θ有限度。
设物体距球心为x 时恰好无滑动,对整体以半球体和地面接触点为轴,根据平衡条件有:θθcos 8s in 83x GR G =⋅得 θt a n3R x =可见,x 随θ增大而增大。
临界情况对应物体所受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则:R R x N f mm 6.03,,2.0t a n =====μμθ所以.例8:有一质量为m=50kg 的直杆,竖立在水平地面上,杆与地面间静摩擦因数3.0=μ,杆的上端固定在地面上的绳索拉住,绳与杆的夹角30=θ,如图5—7所示。
(1)若以水平力F 作用在杆上,作用点到地面的距离L L h (5/21=为杆长),要使杆不滑倒,力F 最大不能越过多少?(2)若将作用点移到5/42L h =处时,情况又如何?解析:杆不滑倒应从两方面考虑,杆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极限的前提下,力的大小还与h 有关,讨论力与h 的关系是关键。
杆的受力如图5—7—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得)(0c o s 0s in =--=--=--fL h L F mg T N f T F θθ另由上式可知,F 增大时,f 相应也增大,故当f 增大到最大静摩擦力时,杆刚要滑倒,此时满足:N f μ=解得:h h L mgL F mas --=μθθ/tan )(tan由上式又可知,当Lh h h L 66.0,/tan )(0=∞→--即当μθ时对F 就没有限制了。
(1)当152h L h <=,将有关数据代入max F 的表达式得NF 385m ax =(2)当,5402h L h >=无论F 为何值,都不可能使杆滑倒,这种现象即称为自锁。
例9: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板质量为M ,如图5—8所示,板上有质量为m 的小狗以与木板成θ角的初速度v (相对于地面)由A 点跳到B 点,已知AB 间距离为s 。
求初速度的最小值。
解析:小狗跳起后,做斜上抛运动,水平位移向右,由于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木板向左运动。
小狗落到板上的B 点时,小狗和木板对地位移的大小之和,是小狗对木板的水平位移。
由于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M mv v Mvmv θθsin cos 00==即 ①小狗在空中做斜抛运动的时间为 g v t θsin 20=②又vtt v s =⋅+θcos 0 ③将①、②代入③式得θ2sin )(0m M Mgsv +=当,4,12sin v 时即πθθ==有最小值,m M Mgs v +=min 0。
例10:一小物块以速度sm v /100=沿光滑地面滑行,然后沿光滑曲面上升到顶部水平的高台上,并由高台上飞出,如图5—9 所示, 当高台的高度h 多大时,小物块飞行的水平距离s 最大?这个距离是多少?(g 取10m/s2)解析:依题意,小物块经历两个过程。
在脱离曲面顶部之前,小物块受重力和支持力,由于支持力不做功,物块的机械能守恒,物块从高台上飞出后,做平抛运动,其水平距离s 是高度h 的函数。
设小物块刚脱离曲面顶部的速度为v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 h mv mv +=2202121 ①小物块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s 和高度h 分别为:221gt h =②vt s = ③以上三式联立解得:22022020)4()4(222g v h g v g h gh v s --=-=当m g v h 5.2420==时,飞行距离最大,为mg v s 5220max ==。
例11:军训中,战士距墙s ,以速度v 起跳,如图5—10所示,再用脚蹬墙面一次,使身体变为竖直向上的运动以继续 升高,墙面与鞋底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μ。
求能使人体重心有最大总升高的起跳角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