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经典方法 2.隔离法
备战高考: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之隔离法和整体法
备战高考: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之隔离法和整体法隔离法和整体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特别是力学问题的基本而又重要的方法。
隔离法是把一个物体从物体系中隔离出来,只研究他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不研究他的施力情况。
整体法是把物体系看做一个整体,分析物体系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而不分析物体系内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力。
整体法一般是在物体系内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应用。
并且不求物体系内各物体的相互作用力。
下面的例题中的物体系只包含2个物体,3个以上的物体,方法与此类似。
一、一个外力例1.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彼此接触的物体A和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
若用水平推力F作用于A物体,使A、B一起向前运动,如图1所示,则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多大?若将F作用于B物体,则A、B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多大?例2.粗糙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有两个彼此接触的物体A和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为μ。
若用水平推力F作用于A物体,使A、B一起向前运动,如图1所示,则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多大?若将F作用于B物体,则A、B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多大?【解析】对A、B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用整体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例3光滑斜面上的两个物体A、B两个滑块用短细线(长度可以忽略)相连放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用力F拉B,使A、B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2所示,则细线对B物体的作用力为多大?若将F作用于B物体,则细线对A物体的作用力为多大?【解析】对A、B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用整体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例4.粗糙斜面上的两个物体A、B两个滑块用短细线(长度可以忽略)相连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为μ。
用力F 拉B,使A、B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2所示,则细线对B物体的作用力为多大?二、两个外力例5.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例】如图3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作用,而且F1>F2,则1施于2的作用力大小为()例6.粗糙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如图3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个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作用,而且F1>F2,则1施于2的作用力大小为()。
高中物理难题巧解法之二:隔离分析法
二、隔离分析法
所谓隔离法就是将研究对象(物体)同周围物体隔离开来,单独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隔离法适用于求系统内各物体(部分)间相互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通
常隔离法要与整体法结合起来应用,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求解。
例1:如图2-1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有质量均为m 的4
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第1
块对第2块砖摩擦力大小为( )
A 、0
B 、mg/2
C 、mg
D 、2mg
【巧解】本题所求解的是第1块对第2块砖摩擦力,属于求内力,最终必须要用隔离法才能求解,研究对象可以选1,也可以选2,到底哪个更简单呢?若选2为研究对象,则1对2的摩擦力及3对2的摩擦力均是未知的,无法求解;而选1为研究对象,尽管2对1的摩擦力及左板对1的摩擦力均是未知的,但左板对1的摩擦力可以通过整体法求解,故选1为研究对象求内力较为简单。
先由整体法(4块砖作为一个整体)可得左、右两板对系统的摩擦力方向都竖直向上,大小均为4mg/2=2mg ,再以1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图2-2所示(一定要把它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开来,单独画受力图),1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为mg ,左板对1的摩擦力f 左板竖直向上,大小为2mg ,故由平衡条件可得:2对1的摩擦力f 21竖直向下,大小为mg ,答案应选C 项。
高中物理整体法、隔离法受力分析专题讲解
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1.隔离法:将某物体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单独分析该物体所受到的各个力,称为隔离法。
隔离法的原则:把相连结的各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如果要分析的是整体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内力),就要把跟该力有关的某物体隔离出来。
当然,对隔离出来的物体而言,它受到的各个力就应视为外力了。
2.整体法:把相互连结的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系统),从而分析整体外的物体对整体中各个物体的作用力(外力),称为整体法。
整体法的基本原则:(1)当整体中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加速度不相同的问题,中学阶段不建议采用整体法)或都处于平衡状态(即a =0)时,命题要研究的是外力,而非内力时,选整体为研究对象。
(2)整体法要分析的是外力,而不是分析整体中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
(3)整体法的运用原则是先避开次要矛盾(未知的内力)突出主要矛盾(要研究的外力)这样一种辨证的思想。
3.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对于连结体问题,多数情况既要分析外力,又要分析内力,这时我们可以采取先整体(解决外力)后隔离(解决内力)的交叉运用方法,当然个别情况也可先隔离(由已知内力解决未知外力)再整体的相反运用顺序。
考点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如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滑动的物块、沿斜面匀速直线下滑的木箱、天花板上悬挂的吊灯等,这些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即0F =合。
3.平衡条件的推论(1)如果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一对平衡力。
(2)如果物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他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沿任意方向物体所受的合力均为零。
2023年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二隔离法针对训练
针对训练1. 质量为8kg旳木块m放在质量为16kg旳木板M上, 并通过滑轮用细绳连接, 如图2—17所示, M与m间, M与水平地面间旳动摩擦因数μ均为0.25, 滑轮摩擦不计.欲使M向匀速运动, 水平拉力应为多大?(g取10m/s2)2. 在水平面上有两个物体A和B, 它们之间用不可伸缩旳质量不计旳细绳连接起来, 其中mA=3kg,mB=2kg, 它们与地面间旳动摩擦因数μ=0.1.如图2—18所示, 今用一与水平方向成37°角、大小为10N旳恒力拉B, 使AB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试求A对B旳拉力.(g取10m/s2)3.如图2—19所示, 小物体m放在大物体M上, M系在固定于墙上旳水平弹簧旳另一端, 并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若弹簧旳劲度系数为k, 将M向右拉离平衡位置x后无初速度释放, 在后来旳运动中M与m保持相对静止, 那么m在运动中受到旳最大和最小摩擦力分别为多大?4. 电梯内有一种物体, 质量为m, 用细线挂在电梯旳天花板上, 当电梯以g/3旳加速度竖直加速度竖直加速下降时(g为重力加速度), 细线对物体旳拉力为()A. 2/3mgB. 1/3mgC.4/3mg D. mg5.两物体A和B, 质量分别为m1和m2, 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如图2—20所示, 对物体A施以水平旳推力F, 则物体A对物体B旳作用力等于()A. m1F/(m1+m2)B. m2F/(m1+m2)C. FD. m2/m1F6.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木板, 一木棒A.B可沿水平轴O转动, 其下端B搁在木板下, 而整个系统处在静止状态(如图2—21所示).目前用水平力F向左推木板, 但木板仍未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施力F后, 木板和木棒之间旳正压力()A. 变大B. 不变C. 变小D. 条件局限性, 不能判断怎样变化7.如图2—22所示, 两木块旳质量分别为m1和m2, 两轻质弹簧旳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 上面木块压在上面旳弹簧上(但不拴接), 整个系统处在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旳木块, 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 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旳距离为()A. m1g/k1B. m2g/k1C. m1g/k2D. m2g/k28. 如图2—23, 质量为2m旳物块A与水平地面旳摩擦可忽视不计, 质量为m旳物块B与地面旳摩擦系数为μ.在已知水平推力F旳作用下, AB做加速运动, A对B旳作用力为.9.如图2—24所示, 两块木块A和B, 质量分别为mA和mB, 紧挨着并排在水平桌面上, AB 间旳接触面垂直于图中纸面且与水平面成θ角。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整体法和隔离法)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之隔离法与整体法专题隔离法与整体法1、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的方法。
在许多问题中可以用整体法比较方便,但整体法不能求解系统的内力。
(区分内力和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的内力变成了外力,要画在受力图上。
)2、隔离法:把系统分成若干部分并隔离开来,分别以每一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根据地,分别列出方程,再联立求解的方法。
3、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
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注意:实际问题中整体法与隔离法要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通常先整体后隔离例 1.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在它的两个粗糙的斜面上分别放置两个质量为m1和m2的木块,,如图1所示,已知三角形木块和两个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A. 有摩擦力作用,方向水平向右;B. 有摩擦力作用,方向水平向左;C. 有摩擦力作用,但方向不确定;D. 以上结论都不对。
例2.如右图所示人重600N,平板重400N,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人必须用多大的力拉住绳子?(滑轮和绳的质量及摩擦不计)例3、如图1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A.μ1=0,μ2=0 B.μ1=0,μ2≠0C.μ1≠0,μ2=0 D.μ1≠0,μ2≠0例题4:如图所示2中两板、两物体分别相同,接触面粗糙,试画出A物体的受力图。
1。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隔离法
二、隔离法隔离法就是从整个系统中将某一部分物体隔离出来,然后单独分析被隔离部分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从而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一个个小问题求解。
隔离法在求解物理问题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学好隔离法,对分析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大有益处。
例1: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2—1所示,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 1和F 2作用,且F 1>F 2 , 则物体1施于物体2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A .F 1B .F 2C .12F F 2+ D .12F F 2-解析:要求物体1和2之间的作用力,必须把其中一个隔离出来分析。
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1-F 2 = 2ma ①再以物体2为研究对象,有N -F 2 = ma ②解①、②两式可得N =12F F 2+,所以应选C 例2:如图2—2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一物体A ,A 上再放一物体B ,A 、B 间有摩擦。
施加一水平力F 于B ,使它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这时物体A 相对于桌面( )A .向左动B .向右动C .不动D .运动,但运动方向不能判断 解析:A 的运动有两种可能,可根据隔离法分析设AB 一起运动,则:a =A BFm m +A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 = μm B g 以A 为研究对象:若f m ≥m A a ,即:μ≥AB B A m m (m m )g+F 时,AB 一起向右运动。
若μ<AB B A m m (m m )g+ F ,则A 向右运动,但比B 要慢,所以应选B例3:如图2—3所示,已知物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 、m 2 ,A 、B 间的摩擦因数为μ1 ,A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2 ,在水平力F 的推动下,要使A 、B 一起运动而B 不至下滑,力F至少为多大?解析: B 受到A 向前的压力N ,要想B 不下滑,需满足的临界条件是:μ1N = m 2g 。
设B 不下滑时,A 、B 的加速度为a ,以B 为研究对象,用隔离法分析,B 受到重力,A 对B 的摩擦力、A 对B 向前的压力N ,如图2—3甲所示,要想B 不下滑,需满足:μ1N ≥m 2g ,即:μ1m 2a ≥m 2g ,所以加速度至少为a =1g μ 再用整体法研究A 、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μ2(m 1 + m 2)g = (m 1 + m 2)g = (m 1 + m 2)a 所以推力至少为:F = (m 1 + m 2)(11μ+ μ2)g例4:如图2—4所示,用轻质细绳连接的A 和B 两个物体,沿着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问A 与B 之间的细绳上有弹力吗?解析: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现在细绳有无形变无法确定。
(完整版)高中物理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和隔离法一、整体法整体法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不考虑整体内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当只涉及系统而不涉及系统内部某些物体的力和运动时,一般可采用整体法。
运用整体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1)明确研究的系统或运动的全过程;(2)画出系统或整体的受力图或运动全过程的示意图;(3)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二、隔离法隔离法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系中假想地隔离出来,只分析该物体以外的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力,不考虑该物体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
为了弄清系统(连接体)内某个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一般可采用隔离法。
运用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1)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2)将某个研究对象或某段运动过程、或某个状态从全过程中隔离出来;(3)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运动过程示意图;(4)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三、应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解题的方法1、合理选择研究对象。
这是解答平衡问题成败的关键。
研究对象的选取关系到能否得到解答或能否顺利得到解答,当选取所求力的物体,不能做出解答时,应选取与它相互作用的物体为对象,即转移对象,或把它与周围的物体当做一整体来考虑,即部分的看一看,整体的看一看。
但整体法和隔离法是相对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在解决问题时决不能把这两种方法对立起来,而应该灵活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为使解答简便,选取对象时,一般先整体考虑,尤其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不涉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时。
但是,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力时(即系统内力),必须用隔离法。
2、如需隔离,原则上选择受力情况少,且又能求解未知量的物体分析,这一思想在以后牛顿定律中会大量体现,要注意熟练掌握。
3、有时解答一题目时需多次选取研究对象,整体法和隔离法交叉运用,从而优化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使解题简捷明了。
所以,注意灵活、交替地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不仅可以使分析和解答问题的思路与步骤变得极为简捷,而且对于培养宏观的统摄力和微观的洞察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物理 整体法与隔离法
(2)铁块最终会不会从木板上掉下?若掉下,掉下时木板的速度为多大?
(1)因为铁块与木板间的摩擦不计,所以铁块静止,木板的加速度大小a=
因为放铁块前木板匀速运动,所以F=uMg,
解得:a1=-2.5m/s2v=5m/s木板作加速度为-2.5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2)若木板足够长,铁块不会掉下来,木板停下来是铁块滑行的距离s= =5m>3.75m
铁块会掉下来,铁块掉下来时木板的位移为3.75m,v2-v02=2aLv=2.5m/s
变式:铁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力为u,则铁块滑动,ma2=umg
对木板F-u(M+m)g-umg=Ma1
2.(2010年高考)如图,质量为m的物块叠放在质量为2m的足够长的木板上方右侧,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0.2。在木板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在0~3s内F的变化如图,图中F以mg为单位,重力加速度g=10m/s2,整个系统开始时静止。
A. B. C. D.
B
解析:
以两小物块和后边大物块为整体做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它们三物块的加速度由前边小物块和前边大物块之间的静摩擦力来提供,当它们之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mg时,此是做为整体的三个物块加速度达到最大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此时轻绳的拉力最大,再以前边小物块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上两式可得答案B,即T= .
由平衡条件得:N2=f,f=μ(mA+mB)g②
解得μ=√3/7
9.如图16所示,设A重10N,B重20N,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问:(1)至少对B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A、B发生相对滑动?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选择研究对象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首要环节.在很多物理问题中,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案是多样的,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不同会影响求解的繁简程度。
合理选择研究对象会使问题简化,反之,会使问题复杂化,甚至使问题无法解决。
隔离法与整体法都是物理解题的基本方法。
隔离法就是将研究对象从其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单独进行研究,这个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的一个部分,广义的隔离法还包括将一个物理过程从其全过程中隔离出来。
整体法是将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或将看上去具有明显不同性质和特点的几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过程来处理。
隔离法和整体法看上去相互对立,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因为将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之后,还是要将它们与周围的环境隔离开来的。
这两种方法广泛地应用在受力分析、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等问题中。
对于连结体问题,通常用隔离法,但有时也可采用整体法。
如果能够运用整体法,我们应该优先采用整体法,这样涉及的研究对象少,未知量少,方程少,求解简便;不计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或物体系内的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一般首先考虑整体法。
对于大多数动力学问题,单纯采用整体法并不一定能解决,通常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相结合的方法。
一、静力学中的整体与隔离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解题中应遵循“先整体、后隔离”的原则。
【例1】 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 ,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木块b 和c ,如图所示,已知m1>m2,三木块均处于静止,则粗糙地面对于三角形木块( )A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 .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D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解析】由于三物体均静止,故可将三物体视为一个物体,它静止于水平面上,必无摩擦力作用,故选D .【点评】本题若以三角形木块a 为研究对象,分析b 和c 对它的弹力和摩擦力,再求其合力来求解,则把问题复杂化了.此题可扩展为b 、c 两个物体均匀速下滑,想一想,应选什么?【例2】有一个直角支架 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 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选择研究对象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首要环节.在很多物理问题中,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案是多样的,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不同会影响求解的繁简程度。
合理选择研究对象会使问题简化,反之,会使问题复杂化,甚至使问题无法解决。
隔离法与整体法都是物理解题的基本方法。
隔离法就是将研究对象从其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单独进行研究,这个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的一个部分,广义的隔离法还包括将一个物理过程从其全过程中隔离出来。
整体法是将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或将看上去具有明显不同性质和特点的几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过程来处理。
隔离法和整体法看上去相互对立,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因为将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之后,还是要将它们与周围的环境隔离开来的。
对于连结体问题,通常用隔离法,但有时也可采用整体法。
如果能够运用整体法,我们应该优先采用整体法,这样涉及的研究对象少,未知量少,方程少,求解简便;不计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或物体系内的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一般首先考虑整体法。
对于大多数动力学问题,单纯采用整体法并不一定能解决,通常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相结合的方法。
一、静力学中的整体与隔离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解题中应遵循“先整体、后隔离”的原则。
1.有一个直角支架 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 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
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例4】将长方形均匀木块锯成如图所示的三部分,其中B 、C 两部分完全对称,现将三部分拼在一起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与木块左侧垂直的水平向右力F 作用时,木块恰能向右匀速运动,且A 与B 、A 与C 均无相对滑动,图中的θ角及F 为已知,求A 与B 之间的压力为多少?【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木块平衡得F=f 合 又因为 m A =2m B =2m C 且动摩擦因数相同, 所以 f B =F/4再以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因B 平衡,所以 F 1=f B sin θ 即:F 1=Fsin θ/4【点评】本题也可以分别对A 、B 进行隔离研究,其解答过程相当繁杂。
高中物理学考复习专题:隔离法和整体法(无答案)
1. 整体法:指对物理问题中的整个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在力学中,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对象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外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
用整体法解题时,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连结体各部分都处于平衡态。
如果不是这样,便只能用隔离法求解。
2. 隔离法:隔离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单个物体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在力学中,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体系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只分析该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该对象的作用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1.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着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木块b和c,如图所示,已知m1>m2,三木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粗糙地面对三角形木块A、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D、没有摩擦力作用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三角滑块及其斜面上的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力F垂直作用在物块上,物块及滑块均未被推动,则滑块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A.0 B.Fcos θC.Fsinθ D.Ftanθ3.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A.等于零B.不为零,方向向右C.不为零,方向向左D.不为零,v0较大时方向向左,v0较小时方向向右4.如图,质量m=5 kg 的木块置于倾角=、质量M=10 kg的粗糙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大小为50 N的力F擦力。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
质量为m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求地面对三棱柱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6.质量相同的四木块叠放在一起,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F分别作用的第2块和第4块木块上,四木块仍然静止,则从上到下各层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多大?*7.如图所示,光滑的两个球体直径为d,置于一直径为D的圆桶内,且有d<D<2d,在桶与球接触的三点A、B、C,受到的压力大小分别为FA、FB、FC,如果桶的直径增大,但仍小于2d,则FA、FB、FC的变化情况是A.FA增大、FB不变、FC增大B.FA减小、FB不变、FC减小C.FA减小、FB减小、FC增大D.FA增大、FB 减小、FC减小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拉物体m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M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对M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θB.地面对M的支持力为(M+m)gC.物体m对M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 D.M对物体m的作用力竖直向上9、如图,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A.(M+m)g B.(M+m)g-FC.(M+m)g+FsinθD.(M+m)g-Fsinθ10.如图1-23所示,轻绳的一端系在质量为m物体上,另一端系在一个轻质圆环上,圆环套子在粗糙水平杆MN上,现用水平力F拉绳上一点,使物体处于图中实线位置,然后改变F的大小使其缓慢下降到图中虚线位置,圆环仍在原来的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水平拉力F、环与杆的摩擦力Ff和环对杆的压力FN的变化情况是:()[来源:]A.F逐渐增大,Ff保持不变, FN逐渐增大B.F逐渐增大,Ff逐渐增大, FN保持不变C.F逐渐减小,Ff逐渐增大, FN逐渐减小D.F逐渐减小,Ff逐渐减小, FN保持不变11.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 的变化情况是:A.N不变,T变大B.N不变,T变小C.N变大,T变大D.N变大,T变小12.如图所示,在一根水平的粗糙的直横梁上,套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铁环,两铁环系有等长的细绳,共同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两铁环与小球均保持静止。
高中物理竞赛解题方法(二)隔离法
高中物理竞赛解题方法(二)隔离法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二、隔离法方法简介隔离法就是从整个系统中将某一部分物体隔离出来,然后单独分析被隔离部分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从而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一个个小问题求解。
隔离法在求解物理问题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学好隔离法,对分析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大有益处。
例1: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2―1所示,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作用,且F1>F2,则物体1施于物体2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A.F1 B.F2 C.1/2(F1+F2)D.1/2(F1-F2)解析:要求物体1和2之间的作用力,必须把其中一个隔离出来分析。
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1-F2=2ma ① 再以物体2为研究对象,有N-F2=ma ②解①、②两式可得N?1(F1?F2),所以应选C 2例2:如图2―2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一物体A,A上再放一物体B,A、B间有摩擦。
施加一水平力F于B,使它相对于桌面向右运运,这时物体A相对于桌面() A.向左动 B.向右动 C.不动 D.运动,但运动方向不能判断解析:A的运动有两种可能,可根据隔离法分析设AB一起运动,则a?FmA?mB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fm??mBg 以A为研究对象:若fm?mAa,即??mAF,AB一起向右运动.mB(mB?mA)若??mAF,则A向右运动,但比B要慢,所以应选BmB(mB?mA)g例3:如图2―3所示,已知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m2,A、B间的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2,在水平力F的推动下,要使A、B一起运动而1B不至下滑,力F至少为多大?解析: B受到A向前的压力N,要想B 不下滑,需满足的临界条件是:μ1N=m2g. 设B不下滑时,A、B的加速度为a,以B为研究对象,用隔离法分析,B受到重力,A对B的摩擦力、A对B向前的压力N,如图2―3甲所示,要想B不下滑,需满足:μ1N≥m2g, 即:μ1m2a≥m2g,所以加速度至少为a=g/μ1再用整体法研究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2(m1+m2)g=(m1+m2)g=(m1+m2)a,所以推力至少为F?(m1?m2)(1?1??2)g.例4:如图2―4所示,用轻质细绳连接的A和B两个物体,沿着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问A与B之间的细绳上有弹力吗?解析: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现在细绳有无形变无法确定.所以从产生原因上分析弹力是否存在就不行了,应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来分析.隔离A和B,受力分析如图2―4甲所示,设弹力T存在,将各力正交分解,由于两物体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有:mAgsin??T?fA……① mBgsin??T?fB……②设两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A、?B,则fA??ANA??AmAgcos?……③ fB??BNB??BmBgcos?……④由以上①②③④可解得:T?mAg(sin???Acos?)和T?mBg(?bcos??sin?)? 若T=0,应有:?A?tan? ?B?tan由此可见,当?A??B时,绳子上的弹力T为零. 若?A??B,绳子上一定有弹力吗?我们知道绳子只能产生拉力.2当弹力存在时,应有:T>0即 ?A?tan?,?B?tan? 所以只有当?A??B时绳子上才有弹力例5 如图2―5所示,物体系由A、B、C三个物体构成,质量分别为mA、mB、mC.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小车C上,小车C在F的作用下运动时能使物体A和B相对于小车C处于静止状态.求连接A和B的不可伸长的线的张力T和力F的大小.(一切摩擦和绳、滑轮的质量都不计)解析在水平力F作用下,若A和B能相对于C静止,则它们对地必有相同的水平加速度.而A在绳的张力作用下只能产生水平向右的加速度,这就决定了F只能水平向右,可用整体法来求,而求张力必须用隔离法.取物体系为研究对象,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A+mB+mC)g,推力F和地面的弹力N,如图2―5甲所示,设对地的加速度为a,则有:F?(mA?mB?mC)a…………①隔离B,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Bg、张力T、C对B的弹力NB,应满足:NB?mBa,绳子的张力T?mBg…………②隔离A,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Ag,绳的张力T,C的弹力NA,应满足;NA=mAg…………③ T=mAa…………④当绳和滑轮的质量以及摩擦都不计时,由②、④两式解出加速度a?mBg mA代入①式可得:F?mB(mA?mB?mC)gmA例6 如图2―6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3A.(1??L/L)mg C.?LmgB.(1??L/L)(m?m0)g D.?L/L(m?m0)g解析确定物体m的加速度可用整体法,确定盘对物体的支持力需用隔离法.选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没有向下拉盘时有KL=(m+m0)g…………① 在向下拉伸△L又放手时有K△L=(m+m0)a……②再选m为研究对象 FN-mg=ma……③解得:FN?(1??L)mg L应选A.此题也可用假设法、极限法求解. 例7 如图2―7所示,AO是质量为m的均匀细杆,可绕O轴在竖直平面内自动转动.细杆上的P点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体接触,圆柱体靠在竖直的挡板上而保持平衡,已知杆的倾角为θ,AP长度是杆长的1/4,各处的摩擦都不计,则挡板对圆柱体的作用力等于。
湘潭凤凰中学高一物理培训 解题方法:二 隔离法
隔离法第1页(共13页)二、隔离法方法简介隔离法就是从整个系统中将某一部分物体隔离出来,然后单独分析被隔离部分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从而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一个个小问题求解。
隔离法在求解物理问题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学好隔离法,对分析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大有益处。
赛题精讲例1: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2—1所示,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 1和F 2作用,且F 1>F 2 , 则物体1施于物体2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A .F 1B .F 2C .12F F2+ D .12F F 2-解析:要求物体1和2之间的作用力,必须把其中一个隔离出来分析。
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1-F 2 = 2ma ① 再以物体2为研究对象,有N -F 2 = ma ② 解①、②两式可得N =12F F2+,所以应选C例2:如图2—2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一物体A ,A 上再放一物体B ,A 、B 间有摩擦。
施加一水平力F 于B ,使它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这时物体A 相对于桌面( )A .向左动B .向右动C .不动D .运动,但运动方向不能判断 解析:A 的运动有两种可能,可根据隔离法分析设AB 一起运动,则:a =A BFm m +A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 = μm B g 以A 为研究对象:若f m ≥m A a ,即:μ≥AB B A m m (m m )g+F 时,AB 一起向右运动。
若μ<AB B A m m (m m )g+ F ,则A 向右运动,但比B 要慢,所以应选B例3:如图2—3所示,已知物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 、m 2 ,A 、B 间的摩擦因数为μ1 ,A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2 ,在水平力F 的推动下,要使A 、B 一起运动而B 不至下滑,力F 至少为多大? 解析: B 受到A 向前的压力N ,要想B 不下滑,需满足的临界条件是:μ1N = m 2g 。
方法专题2 隔离法
方法二:隔离法方法简介:隔离法就是从整个系统中将某一部分物体隔离出来,然后单独分析被隔离部分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从而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一个个小问题求解。
隔离法在求解物理问题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学好隔离法,对分析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大有益处。
典型例题:例1、A 、B 、C 为三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
水平恒力F作用于木块B ,三木块以共同速度υ沿水平桌面匀速移动,如图所示,则在运动过程中( )A.B 作用于A 的静摩擦力为零B.B 作用于A 的静摩擦力为F/3C.B 作用于C 的静摩擦力为2F/3D.B 作用于C 的静摩擦力为F跟踪练习1、如图所示,在场强方向向下,大小为E 的匀强电场中,将质量分别为m 、、2m 、3m 的三个小球A 、B 、C 用绝缘细线相连,其中B 球带+Q 电量,A 、C 两球不带电。
将A 球固定住,三球均处于静止状态,A 、B 间细线的张力等于多少?在将A 球从静止释放的一小段时间内,A 、B 间细线的张力等于多少?例2:如图2—3所示,已知物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 、m 2 ,A 、B 间的摩擦因数为μ1 ,A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2 ,在水平力F 的推动下,要使A 、B 一起运动而B 不至下滑,力F 至少为多大?跟踪练习2:如图2—5所示,物体系由A 、B 、C 三个物体构成,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
用一水平力F 作用在小车C 上,小车C 在F 的作用下运动时能使物体A 和B 相对于小车C 处于静止状态。
求连接A 和B 的不可伸长的线的张力T 和力F 的大小。
(一切摩擦和绳、滑轮的质量都不计)例3: 如图所示,用轻质细绳连接的A 和B 两个物体,沿着倾角为a 的斜面匀速下滑,试分析A 与B 之间的细绳上存在弹力的条件。
跟踪练习3、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与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 1和F 2作用,且F 1>F 2,则物体1施于物体2的作用力的大小为A.F 1B.F 2C.(F 1+F 2)/2D.(F 1-F 2)/2例4 如图2—16所示,两根相互平行的间距L = 0.4m的金属导轨水平放在B = 0.2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导轨上的滑杆ab 、cd所受摩擦力均为0.2N ,两杆电阻均为0.1Ω,导轨电阻不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隔离法方法简介隔离法就是从整个系统中将某一部分物体隔离出来,然后单独分析被隔离部分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从而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一个个小问题求解。
隔离法在求解物理问题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学好隔离法,对分析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大有益处。
赛题精讲例1: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2—1所示,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 1和F 2作用,且F 1>F 2 , 则物体1施于物体2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A .F 1B .F 2C .12F F 2+D .12F F 2- 解析:要求物体1和2之间的作用力,必须把其中一个隔离出来分析。
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1-F 2 = 2ma ①再以物体2为研究对象,有N -F 2 = ma ②解①、②两式可得N =12F F 2+,所以应选C 例2:如图2—2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一物体A ,A 上再放一物体B ,A 、B 间有摩擦。
施加一水平力F 于B ,使它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这时物体A 相对于桌面( )A .向左动B .向右动C .不动D .运动,但运动方向不能判断解析:A 的运动有两种可能,可根据隔离法分析设AB 一起运动,则:a =A BF m m + A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 = μm B g以A 为研究对象:若f m ≥m A a ,即:μ≥A B B A m m (m m )g +F 时,AB 一起向右运动。
若μ<A B B A m m (m m )g+ F ,则A 向右运动,但比B 要慢,所以应选B例3:如图2—3所示,已知物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 、m 2 ,A 、B 间的摩擦因数为μ1 ,A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2 ,在水平力F 的推动下,要使A 、B 一起运动而B 不至下滑,力F 至少为多大?解析: B 受到A 向前的压力N ,要想B 不下滑,需满足的临界条件是:μ1N = m 2g 。
设B 不下滑时,A 、B 的加速度为 a ,以B 为研究对象,用隔离法分析,B 受到重力,A 对B 的摩擦力、A 对B 向前的压力N ,如图2—3甲所示,要想B 不下滑,需满足:μ1N ≥m 2g ,即:μ1m 2a ≥m 2g ,所以加速度至少为a =1g μ 再用整体法研究A 、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μ2(m 1 + m 2)g = (m 1 + m 2)g = (m 1 + m 2)a所以推力至少为:F = (m 1 + m 2)(11μ+ μ2)g 例4:如图2—4所示,用轻质细绳连接的A 和B 两个物体,沿着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问A 与B 之间的细绳上有弹力吗?解析: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现在细绳有无形变无法确定。
所以从产生原因上分析弹力是否存在就不行了,应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来分析。
隔离A 和B ,受力分析如图2—4甲所示,设弹力T 存在,将各力正交分解,由于两物体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有: mg A sin α = T + f A ①mg B sin α + T = f B ②设两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 、μB ,,则:f A = μA N A = μA m A gcos α ③f B = μB N B = μB m B gcos α ④由以上①②③④可解得:T = m A g (sin α—μA cos α)和T = m B g (μB cos α—sin α)若T = 0 ,应有:μA = tan α ,μB = tan α由此可见,当μA = μB 时,绳子上的弹力T 为零。
若μA ≠μB ,绳子上一定有弹力吗?我们知道绳子只能产生拉力。
当弹力存在时,应有:T >0 ,即:μA <tan α ,μB >tan α 所以只有当μA <μB 时绳子上才有弹力。
例5:如图2—5所示,物体系由A 、B 、C 三个物体构成,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
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小车C 上,小车C 在F 的作用下运动时能使物体A 和B 相对于小车C 处于静止状态。
求连接A 和B 的不可伸长的线的张力T 和力F 的大小。
(一切摩擦和绳、滑轮的质量都不计)解析:在水平力F 作用下,若A 和B 能相对于C静止,则它们对地必有相同的水平加速度。
而A 在绳的张力作用下只能产生水平向右的加速度,这就决定了F 只能水平向右,可用整体法来求,而求张力必须用隔离法。
取物体系为研究对象,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 A + m B + m C )g ,推力F 和地面的弹力N ,如图2—5甲所示,设对地的加速度为a ,则有: F = (m A + m B + m C )a ①隔离B ,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 B g 、张力T 、C 对B 的弹力N B ,应满足:N B = m B a ,绳子的张力T = m B g ②隔离A ,以地为参考系,受重力m A g ,绳的张力T ,C 的弹力N A ,应满足;N A = m A g ③T = m A a ④当绳和滑轮的质量以及摩擦都不计时,由②、④两式解出加速度:a =B Am m g 代入①式可得:F =B A B C A m (m m m )g m ++ 例6:如图2—6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 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 ,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 ,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ΔL 后停止。
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A .(1 +L L ∆)mg B .(1 +L L ∆)(m + m 0)g C .L L ∆mg D .L L ∆(m + m 0)g 解析:确定物体m 的加速度可用整体法,确定盘对物体的支持力需用隔离法。
选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没有向下拉盘时有:KL = (m + m 0)g ①在向下拉伸ΔL 又放手时有:K ΔL = (m + m 0)a ②再选m 为研究对象:F N -mg = ma ③解得:F N = (1 +L L∆)mg 应选A 。
此题也可用假设法、极限法求解。
例7:如图2—7所示,AO 是质量为m 的均匀细杆,可绕O 轴在竖直平面内自动转动。
细杆上的P 点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体接触,圆柱体靠在竖直的挡板上而保持平衡,已知杆的倾角为θ ,AP 长度是杆长的14,各处的摩擦都不计,则挡板对圆柱体的作用力等于 。
解析:求圆柱体对杆的支持力可用隔离法,用力矩平衡求解。
求挡板对圆柱体的作用力可隔离圆柱体,用共点力的平衡来解。
以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7甲所示,根据力矩平衡条件:mg l2cosθ = F34l ,解得:F =23mgcosθ。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杆对圆柱体的作用力与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再以圆柱体为研究对象,将力F正交分解,如图2—7—乙,在水平方向有:2 3mgcosθsinθ =13mgsin2θ即挡板对圆柱体的作用力为13mgsin2θ。
例8:如图2—8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被两个劲度系数皆为k的相同弹簧固定在一个质量为M的盒中,盒从h高处(自桌面量起)开始下落,在盒开始下落的瞬间,两弹簧未发生形变,小球相对盒静止,问下落的高度h为多少时,盒与桌面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还能再跳起来。
解析:盒下落过程可用整体法研究,下落后弹簧的形变情况应用隔离小球研究,盒起跳时可隔离盒研究。
在盒与桌面发生碰撞之前,小球仅受重力作用,着地时速度为:v =2gh。
碰撞后盒静止,球先压缩下面的弹簧,同时拉上面的弹簧,当小球向下的速度减为零后,接着又向上运动,在弹簧原长位置上方x处,小球的速度又减为0 ,则在此过程中,对小球有:1 2mv2 = mgx + 212kx2把盒隔离出来,为使盒能跳起来,需满足:2kx>Mg ,代入上式可解得:h =Mg2k(1 +M2m)例9:如图2—9所示,四个相等质量的质点由三根不可伸长的绳子依次连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三根绳子形成半个正六边形保持静止。
今有一冲量作用在质点A ,并使这个质点速度变为u,方向沿绳向外,试求此瞬间质点D的速度。
解析:要想求此瞬间质点D的速度,由已知条件可知得用动量定理,由于A 、B 、C 、D相关联,所以用隔离法,对B 、C 、D分别应用动量定理,即可求解。
以B 、C 、D分别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 对B 有:I A -I B cos60°= m B u ①I A cos60°-I B = m B u 1 ②对C 有:I B -I D cos60°= m C u 1 ③I B cos60°-I D = m c u 2 ④对D 有:I D = m D u 2 ⑤由①~⑤式解得D 的速度:u 2 =113u 例10:有一个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U 形玻璃细管,放置在竖直平面内,处在压强为p 0的大气中,两个竖直支管的高度均为h ,水平管的长度为2h ,玻璃细管的半径为r ,且r =h 。
今将水平管内灌满密度为ρ的水银,如图2—10所示。
1.如将U 形管两个竖直支管的开口分别密封起来,使其管内空气压强均等于大气压强,问当U 形管向右做匀加速移动时,加速度应为多大时才能使水平管内水银柱的长度稳定为53h ? 2.如将其中一个竖直支管的开口密封起来,使其管内气体压强为1个大气压。
问当U 形管绕以另一个竖直支管(开口的)为轴做匀速转动时,转数n 应为多大才能使水平管内水银柱的长度稳定为53h (U 形管做以上运动时,均不考虑管内水银液面的倾斜) 解析:如图2—10—甲所示,U 形管右加速运动时,管内水银柱也要以同样加速度运动,所以A 管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B 管内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水平管中液体在水平方向受力不平衡即产生加速度。
若U 形管以A 管为轴匀速转动时,水平部分的液体也要受到水平方向的压力差而产生向心加速度。
1.当U 形管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时,对水平管中水银柱有:F 1-F 2 = ma ,即:(p A + ρg h 3)S -p B S =53hS ρ⋅a ① 对A 中气体有:p 0hS = p A (h -h 3)S ,解得: p A =32p 0 ②对B 中气体有:p 0hS = p B (h +h 3)S ,解得: p B =34p 0 ③将②、③式代入①式可得:a =09p 4gh 20h+ρρ2.如图2—10—乙,若U 形管以A 管为轴匀速转动时,对水平管中水银柱有:F 2—F 1 = ma 。
若转速为n ,则有:(p B ′+ ρg h 3)S -p 0S = m ⋅(2πn)2⋅76h ① 对B 中气体有:p 0hS = p B ′(h -h 3)⋅S ,解得: p B ′=32p 0 ②将②式代入①式可解得转速:n =09p 6gh 1h 140+ρπρ例11:如图2—11所示,一个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竖直圆筒,内部横截面的面积S = 0.01m 2 ,中间用两个活塞A 与B 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 、B 都可沿圆筒无摩擦地上、下滑动,但不漏气,A 的质量可不计,B 的质量为M ,并与一倔强系数k = 5×103N/m的较长的弹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