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引入“小组化学术讨论教学法”的思考——以《国家预算管理》教学为例
预算法完善思考范文
预算法完善思考范文
2019-01-13(一)我国法与法之间的协调不够随着财政支出预算的日益刚化,出现了预算法与其他法不协调的现象。
《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但是我国的《教育法》、《农业法》、《科技进步法》等其他法律、法规对教育、农业、科技等投入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都有明确的规定。
在地方当年新增财政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
按照上述的法律、法规计算,每年增加用于农业、教育、科学等方面的支出,已超过当年地方财政新增加的财力。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财政部门安排的预算既要符合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又要保证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所需资金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还要实现《预算法》规定的财政平衡,实在困难。
(二)《预算法》中的法律责任规定过于简单,责任不明、惩治不严,法律约束力弱,影响其贯彻和执行预算活动的每一环节都直接涉及财政资金的分配和运动,因此,预算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着重大的责任。
但《预算法》对法律责任规定得太少,面太窄,起不到真正约束的作用。
对许多情况下不执行《预算法》的单位或个人,因没有相应的法
律责任规定而无法追究。
因此,《预算法》实施以来,不按《预算法》规定办事的情况时有发生,使《预算法》形同虚设。
提高政府预算理论与实践研究生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
(三) 学研一体㊁研用一体 相结合的团队运作模式在本研究团队的运作模式上ꎬ注重将科研与教学㊁科研与应用结合起来ꎬ吸收博士生㊁硕士生加入研究团队ꎬ发挥博士生㊁硕士生英语好㊁接受新知识快的优势ꎬ培养其如何做文献梳理㊁评述工作ꎬ如何设计研究路线ꎬ如何进行实证研究的模型设计㊁数据搜集等相关工作ꎬ为研究团队科研工作以及调查研究的开展增添了新生力量ꎮ同时ꎬ中央财经大学预算管理研究所与黑龙江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共同建立了 预算审查与监督科研基地 ꎬ成为教师㊁学生开展教学科研项目的实践基地ꎬ使预算教学研究更加 接地气 ꎮ参考文献[1]李燕:«政府预算»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ꎮ[2]李燕:«政府预算管理»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ꎮ[3]马蔡琛:«政府预算理论研究及其进展»ꎬ载于«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ꎮ[4]马骏:«公共预算:比较研究»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ꎮ[5]中央财经大学2016年研究生优质精品课程申报书ꎮ提高政府预算理论与实践研究生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㊀卢㊀真㊀李㊀燕摘㊀要:相较于本科生的政府预算课程教学及财政学硕士研究生的其他课程ꎬ政府预算理论与实践研究生教学存在如何体现预算课程的学术性及实践性ꎬ如何应对学生本科专业背景的多样性及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难题ꎮ通过教学实践ꎬ本文提出依托教材ꎬ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㊁立足课堂ꎬ多样化教学方法㊁转变理念ꎬ严格预算课程管理等建议ꎬ以提高研究生预算课程教学效果ꎮ关键词:政府预算理论与实践㊀研究生㊀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F812 3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3151(2018)27-0065-04政府预算理论与实践是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学术研究生核心课程之一ꎬ在财政学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ꎮ该课程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指导ꎬ主要阐述政府公共收支如何根据预算法律程序和制度加以管理ꎬ内容融合财政学㊁管理学㊁政治学㊁法学等多学科知识ꎬ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ꎮ一般而言ꎬ该课程主要包括政府预算概论㊁政府预算管理体制㊁政府预算的编制㊁政府预算的审查和批准㊁政府预算的执行㊁政府决算与财务报告㊁政府预算绩效管理㊁政府预算监督与法治化等内容ꎮ在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预算课程在财政学本科及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同时开设ꎬ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发现ꎬ相较于政府预算课程的本科生教学ꎬ研究生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ꎮ本着提高研究生教学效果的目的ꎬ我们尝试对政府预算理论与实践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难点进行分析ꎬ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提升政府预算理论与实践研究生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议ꎮ一㊁政府预算理论与实践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研究生预算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政府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㊁各种技术㊁各项要求等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ꎬ了解国内外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的最新进展及政府预算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ꎬ能够应用预算理论分析和解决政府预算管理中的不足ꎬ能够从事政府预算管理的实际业务ꎬ或从事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ꎬ为改进政府预算管理提供合理化建议ꎮ相较于本科生预算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ꎬ研究生教学的目标定位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㊁基本理论及改革进展的基础上ꎬ强调对研究能力的培养ꎬ要求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并能从事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ꎮ更高的教学目标定位必然使研究生预算课程教学的难度增加ꎮ二㊁政府预算理论与实践研究生教学的难点相较于本科生预算课程教学及财政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的其他课程ꎬ研究生预算课程教学存在以下四个难点ꎮ(一)如何应对本科专业背景的差异目前ꎬ财政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时ꎬ由于对考生的本科专业背景没有限制ꎬ因此研究生的来源背景较为复杂多样ꎮ既有本科是财政学专业的 科班生 ꎬ也有本科是其他经济类专业的 跨专业 学生ꎬ此外还有管理类专业甚至是理工科专业的 跨领域 学生ꎮ 科班生 和 跨领域 学生ꎬ其差距可能不仅仅体现在财政专业知识的积累上ꎬ更多地体现在经济学思维及财政学专业素养上ꎬ并非一朝一夕短期内能弥补的ꎮ研究生专业理论功底和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ꎬ客观上增加了研究生教学的难度从而影响其教学效果ꎮ同时ꎬ面对本科时就已经学习过政府预算管理课程的 科班生 以及可能只短期学习过经济学基础课程及财政学ꎬ还有完全不知道 政府预算 为何物的 跨领域 学生ꎬ如何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兼顾两大类学生专业知识储备的差异ꎬ既让 科班生 感觉课程不重复有趣ꎬ又让 跨领域 学生听懂听明白ꎬ是一个较大的难题ꎮ(二)如何体现研究生课程的学术性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人的研究能力为宗旨的一种较高级的教育ꎬ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ꎬ二者不可偏废ꎮ根据我国«学位条例»规定ꎬ硕士研究生要在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ꎮ因此ꎬ与本科生预算课程相比ꎬ研究生预算课程应体现出一定的深度ꎬ具有一定的学术性ꎮ然而ꎬ即便是研究生预算教材ꎬ由于受教材本身特质的影响ꎬ以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讲解为基础ꎬ对于目前处于改革中尚存在争议的问题不宜过多阐述ꎬ以免影响教材的适用性ꎮ因此ꎬ教材并不能完全体现政府预算最新的改革实践ꎬ也无法体现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方向及成果ꎮ如何在研究生预算课程教学中ꎬ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基础上ꎬ了解政府预算领域的最新改革进展及研究动态ꎬ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ꎬ充分体现研究生课程的学术性ꎬ是一大难点ꎮ(三)如何体现预算课程的实践性预算课程作为财政学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课程ꎬ与其他课程相比ꎬ其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强ꎮ课程最基本的目标首先就是通过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看懂预算ꎬ了解预算的构成要素ꎮ目前ꎬ该课程中的实践操作主要集中体现在预算编制㊁预算审查和批准㊁预算执行和调整以及决算四大预算程序上ꎮ但受限于研究生教学的目标定位ꎬ更加强调的是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ꎬ研究生教学层次并未与本科生教学一样ꎬ配备有相应的«财政业务综合模拟»等实践课程ꎮ但其实ꎬ财政学专业研究生背景复杂多样ꎬ大多数都不是 科班生 ꎬ关于四大预算程序的实践教学还是很有必要的ꎮ因此ꎬ如何在研究生理论教学的过程中ꎬ有机整合实践操作ꎬ既实现学生的理性认识ꎬ也实现学生对预算的编制㊁审查㊁批准㊁执行㊁调整和决算等的感性认识ꎬ这给研究生预算课程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ꎮ(四)如何激励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心理学认为ꎬ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或动因ꎬ因而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ꎮ我们在研究生预算课程教学过程中ꎬ发现大部分研究生学习动机不足ꎬ主观上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ꎮ究其原因ꎬ是由于学生们的 理性 认知ꎬ一是对自身职业生涯的清晰规划ꎻ二是对期末考核方式及成绩的明确预期ꎮ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及信息化的发展ꎬ大部分研究生在入学时就对自己的职业有了较清晰的定位ꎬ或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ꎬ或考财税部门公务员ꎬ或进入银行证券业ꎬ或进入企业从事财务工作ꎮ无论是哪一个方向ꎬ都觉得课堂理论课程及相关专业知识 无用 ꎮ相反ꎬ学生们热衷于各类实习及资格和技能考试ꎬ认为这些比起专业知识本身更有用ꎬ能大力增加他们的就业筹码ꎮ目前ꎬ研究生的期末考核方式大多采用撰写课程论文的形式ꎮ 经验丰富 的学生们能预期任课老师是不太可能让学生 挂科 的ꎮ因为在财政学硕士研究生二年制的培养方案下ꎬ 挂科 最终可能导致学生不能按期毕业ꎬ影响学院及学校的就业率等ꎬ预期 老师会比学生更着急 ꎮ专业课程老师的要求与负责就业分配老师 不实习就不可能找到好工作 的嘱咐相比是那样的无力ꎮ此外ꎬ研究生的课程成绩不如本科生的课程成绩重要ꎬ不涉及保研㊁出国㊁奖学金等重大利益ꎮ因此ꎬ大部分研究生对自己课程成绩要求均不高ꎬ信奉 70分万岁 ꎬ他们在意的是那一张研究生文凭ꎮ学习动机不足ꎬ导致课堂参与度不高ꎬ影响教学效果ꎮ如何打破学生们的各种 理性 认知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ꎬ是研究生教学的又一大难题ꎮ三、提高研究生预算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议(一)依托教材ꎬ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针对如何体现研究生课程的学术性ꎬ及应对研究生本科专业背景的多样性ꎬ建议研究生预算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依托研究生教材ꎬ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的教学方式ꎮ以教材为基础ꎬ有利于 跨专业 及 跨领域 的学生自主学习ꎬ清晰地了解政府预算管理的知识框架体系ꎮ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ꎬ一方面有利于避免 科班生 感觉与本科教学重复无趣ꎻ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教学的学术性ꎮ在选择设置课程专题时ꎬ可以以教材内容的次序为参考(大部分教材是以预算管理的流程为依据设置章节)ꎬ结合主要的改革内容或研究问题提炼专题ꎮ如可以考虑先后设置现代预算制度的产生和发展㊁预算的原则㊁收支分类㊁中期预算㊁全口径预算㊁国库集中收付制度㊁政府采购预算㊁绩效预算㊁政府财务报告㊁预算公开㊁预算法等专题ꎮ在专题的讲授过程中ꎬ以问题为导向ꎬ涵盖与该专题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㊁改革进展及研究动态等方面的内容ꎮ这样ꎬ研究生教学既能兼顾知识性也能突出学术性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ꎮ此外ꎬ在课堂之余ꎬ任课教师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学术影响力ꎬ定期邀请国内外预算管理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实践部门的专职领导来校给学生作专题讲座或报告ꎬ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ꎬ引导学生对预算问题的关注ꎬ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ꎮ(二)立足课堂ꎬ多样化教学方法针对如何体现预算课程实践性的问题ꎬ建议在常规采用经典案例教学法之余ꎬ尝试采用角色扮演法(role-play)ꎮ角色扮演法就是一种设定某种情境与题材ꎬ让学生扮演一定角色ꎬ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ꎬ充分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的教学方法(王晟ꎬ2010)ꎮ如在讲授预算编制及审批专题中ꎬ可以事前将学生分组ꎬ分别模拟政府㊁财政部门㊁政府部门㊁预算单位㊁人大㊁人大财经委等角色ꎬ让学生模拟实践中部门预算编制和审批的全过程ꎮ这样身临其境的学习方法ꎬ不仅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部门预算编制的 两上两下 程序及预算的审批流程ꎬ也让学生感受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各部门各主体的博弈ꎮ任课教师在此基础上ꎬ引导学生对自身扮演角色进行分析和思考ꎬ真正让学生理解政府预算编制和审批过程中诸多复杂的影响因素ꎮ(三)转变理念ꎬ严格预算课程管理针对研究生学习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ꎬ除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ꎬ如采用经典案例教学㊁分组讨论法等活跃课堂ꎬ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之外ꎬ还应严格课程管理ꎬ利用倒逼机制ꎬ提高研究生学习的动力ꎬ以此改善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效果ꎮ建议转变研究生培养理念ꎬ强调研究生的过程管理ꎬ改变过去研究生 难进易出 百分百通过 的现象ꎬ推行 严进严出 的管理模式ꎬ强化学风建设ꎬ优化培养过程ꎬ保证培养质量ꎮ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严格课程管理:一是严格执行考勤制度ꎬ对于无故缺席课堂或累计缺席课堂达到一定次数的学生ꎬ依照«研究生管理办法»给予公开批评甚至取消该课程期末考核资格ꎻ二是对课程论文及期末论文ꎬ期初就应与学生明确提交的时间节点㊁选题㊁内容及规范性等方面的要求ꎬ并将逐项要求与论文成绩挂钩ꎻ三是在课程成绩上体现差距ꎬ有奖有惩ꎬ让积极参与课堂㊁认真撰写论文的学生得高分ꎬ让课堂参与率低㊁未按要求撰写论文的学生得低分ꎬ允许部分学生不通过ꎮ通过这些制度规定来严格研究生课程管理ꎬ以外在压力激励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ꎮ参考文献[1]李燕:«政府预算管理(第二版)»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ꎮ[2]林晶:«‹政府预算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ꎬ载于«商情»2013年第46期ꎮ[3]王晟:«‹政府预算›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以浙江财经学院为例»ꎬ载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9期ꎮ[4]杨颖:«政府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ꎬ载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ꎮ。
国家预算执行的管理教案
国家预算执行的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家预算执行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国家预算执行的管理流程和主要环节。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国家预算执行管理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国家预算执行的概念与意义2. 国家预算执行的管理流程3. 国家预算执行的主要环节4. 国家预算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5. 我国国家预算执行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家预算执行的概念、意义和管理流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家预算执行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理论支持。
2. 收集国家预算执行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设计好课堂讨论和问答环节,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国家预算执行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详细讲解国家预算执行的概念、意义和管理流程。
3. 分析实际案例:分析国家预算执行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对策。
6. 课堂问答: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国家预算执行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国家预算执行管理流程和主要环节的掌握情况。
3. 评估学生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的能力,了解他们在预算执行管理方面的认识水平。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预算执行管理领域的最新动态,提高他们的时事意识。
2. 鼓励学生参加与预算执行管理相关的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推荐学生阅读预算执行管理相关的书籍和论文,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
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的创新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的创新思考随着高校经费监管机制的日益严格,高校预算管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新时代下,高校预算管理需要积极创新思路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改革要求。
一、合理制定预算高校在制定预算时,应充分了解经费来源和用途,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
不仅要考虑到基本财务支出,还要充分考虑到高校的发展需求。
同时,预算计划应该逐年提高,以符合高校的发展要求。
二、全面实施节约高校在实施预算管理时,应全面加强节约管理,采取措施减少各项支出。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节约活动。
此外,科学合理地规划使用库存,有效减少浪费。
三、拓宽财务来源高校需在财务来源上不断拓宽渠道,以减轻对政府基本财政拨款的过度依赖。
为此,高校可以依据自身需求,积极行动,拓宽财务来源渠道。
包括开展人才服务、科技研究、技能培训、社区服务等项目,不断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拓宽财务来源。
四、加强内部管理高校还需加强内部管理,实现各级管理人员的合理分配、用人用物的合理利用等措施。
尤其是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防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漏洞。
五、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也至关重要。
应当积极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和计划编制系统,实现预算、核算、汇总、统计等财务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数字化,提高预算编制、执行的工作效率。
六、加大对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关注最后,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关注,适时制定对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政策规定。
同时,对违规行为要严格执法,切实维护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公平、透明和规范。
总之,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考是保障高校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校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拓宽财务来源、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改革要求。
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对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关注,为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适当法律保障。
分组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教学应用和思考
分组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教学应用和思考分组教学法是指将学生根据不同的特点和能力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和相互影响,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分组教学法有着重要的教学应用和思考。
分组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和分析技能,对于部分知识点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通过分组教学法,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分组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组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研究问题,相互交流观点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和观点,扩大自己的视野。
分组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计算和分析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决策和管理能力。
通过分组教学法,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例如财务经理、投资者等,模拟真实的财务决策和管理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分组教学法可以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和教学效果。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讲授理论知识可能较为抽象和枯燥。
通过分组教学法,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集体展示的方式,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习效果。
在应用分组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合理组合小组,避免出现明显的差距和不合理的组合。
要合理安排小组的任务和时间,避免任务过于单一或时间过长。
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讨论和交流,确保学生的有效参与和贡献。
要及时总结和评价小组的工作,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分组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具有重要的教学应用和思考。
通过分组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和教学效果。
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的创新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的创新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预算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进行创新思考,以改进高校预算管理方式。
我们可以借鉴企业预算管理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企业预算管理通常会将预算制定和执行分为不同的层级,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在高校预算管理中,我们可以尝试将预算分解到各个二级学院或学科专业,并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和考核办法,激励各个学院或专业更好地管理和使用预算。
我们可以借鉴公共部门预算管理的一些做法。
公共部门预算管理通常注重预算的公开和透明,通过公众参与和监督,提高预算管理的公信力和效果。
在高校预算管理中,我们可以建立相关的预算公开制度,向全校师生公开预算编制、执行和使用情况,接受他们的监督和建议。
我们还可以考虑运用信息技术来改进预算管理效率和质量。
通过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统一管理和分析预算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可以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准确性和效率。
我们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预算管理的灵活性和效果。
我们需要注重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
高校预算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涉及到人员、设备、项目、科研、教学等多个方面的支出和收入。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预算,我们可以借鉴成本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建立相应的成本核算体系和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我们还可以尝试引入市场化机制来优化高校预算管理。
通过建立预算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可以提高预算使用效益和质量。
我们还可以鼓励高校与社会企业和组织合作,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活动,为高校提供额外的经费来源和支持。
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需要创新思考,以适应社会需求和高校发展的需要。
通过借鉴企业预算管理、公共部门预算管理、运用信息技术、注重科学性和精细化,以及引入市场化机制,我们可以改进高校预算管理的方式和效果,更好地为高等教育服务。
分组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教学应用和思考
分组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教学应用和思考分组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使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互相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分组教学法同样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分组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教学应用和相关思考。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分组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提问、回答问题,相互之间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从而加深对财务管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财务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分组教学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分组中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小组作业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协作与配合。
3. 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财务管理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组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和碰撞,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小组成员的选择在进行分组教学时,应该注意小组成员的选择。
最好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科兴趣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搭配,使每个小组都能够形成一个协调、稳定、有活力的学习团队。
还要注意小组成员的人际关系,尽量避免有矛盾、冲突的学生在同一组。
2. 确定小组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在确定小组活动的方式和内容时,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小组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小组中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的创新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的创新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如预算的确定困难、资金的合理配置、师生用人成本的控制等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新形势,必须创新高校预算管理思路和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一、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和监控高校预算编制是全年预算管理的基础和核心,而现有的预算编制管理方式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预算项目涵盖范围不够全面、预算编制依据不够科学、预算编制参与人员不够、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等。
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预算管理应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预算编制参与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配合,确保预算项目的涵盖范围和各项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建立有效的预算监控机制,包括对预算数据的定期分析和评估,对超支和欠支等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及时调整原有预算计划和方案;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确保预算编制和监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创新预算管理方式和手段现有的高校预算管理方式往往以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这种方式既耗费时间,又容易出现错误,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因此,高校预算管理应采取以下创新方式和手段:1、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预算综合管理平台,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分析的自动化和电子化管理;2、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并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3、加强预算的公开和透明化,建立预算公开机制和问责机制,增强学校内外方对预算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三、注重预算管理的特点和趋势高校预算管理的特点和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学科发展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注重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需求制定预算计划和方案;2、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将校企合作作为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共同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目标;3、注重国际化和多元化,扩大海外合作和交流,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的创新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的创新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扩大,高校预算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高校的预算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预算管理的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的吸引力不断增强,高校预算管理的管理难度也在逐渐加大。
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往往过于僵化,无法灵活应对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
高校预算管理的监督机制亟待加强,防范各种腐败风险和资源浪费问题。
面对新形势下的种种挑战,高校必须不断创新预算管理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办学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1.2 问题提出在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预算管理缺乏透明度。
由于高校预算来源众多、资金使用范围广泛,往往导致预算管理过程中缺乏透明度,难以做到全面监督和公开透明,容易引发不公平、不规范的现象。
2. 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当前高校预算管理中,对于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不够严格和及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容易造成部门之间或个人之间的权力寻租和金钱挥霍等问题。
3. 预算管理存在着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在目前的预算管理中,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对于绩效考核、奖惩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参与预算管理的各方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4. 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由于传统的手工预算管理模式仍在使用,大部分信息化手段未能充分利用,导致信息化进程滞后,制约了预算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2. 正文2.1 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高校预算管理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加强预算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财务合理配置。
随着各类费用不断增加,预算管理能够帮助高校更好地掌握资源流向,避免资源浪费,保证教学设施和师资的有效利用。
其次,加强预算管理有助于提高高校的财务透明度和规范性。
分组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教学应用和思考
分组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教学应用和思考分组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合作和交流的教学方法。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可以使用分组教学法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分组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理论内容较多,有时会让学生感到枯燥。
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分享,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学生在小组中可以互相激励和鼓励,共同解决问题,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分组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进行互相讨论和分享,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分组教学法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财务管理的概念和原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组教学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财务管理是一个团队合作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分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小组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学生可以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合作精神。
在应用分组教学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安排分组,在分组时应尽量避免刚好将学习成绩相近的学生放在一组,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来分组,以提高小组的学习效果。
明确小组任务,每个小组应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在小组中学生需要明确分工和责任,共同分担和解决问题。
及时反馈和总结,及时对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同时指出不足和改进的地方。
分组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合理的分组,明确的任务和及时的反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财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的创新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的创新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预算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需要创新思考,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围绕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的创新思考展开讨论。
一、深化预算管理理念传统的预算管理理念以“节约为主、保障为辅”为主导,注重财务成本的控制,忽视了高校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需求。
在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需要深化理念,将“质量、效益、发展”作为核心,注重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要强化预算管理的服务性和战略性,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高校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注重整体预算的合理性和适应性,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预算管理体制在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体制也需要进行优化,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
要优化预算编制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流程,注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充分考虑高校的发展需求。
要优化预算执行机制,强化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评估,确保预算的执行情况符合高校发展的需要。
要优化预算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的预算考核体系,注重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绩效评价,激励预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预算管理创新在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也需要加强创新,注重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要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创新,建立多元化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注重主动性和灵活性,满足高校多样化的经费需求。
要加强业务预算管理创新,建立科学的业务预算管理体系,注重预算编制的实际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高校业务管理中的支持作用。
要加强信息化预算管理创新,建立完善的信息化预算管理系统,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为高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强化预算管理监督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需要创新思考,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只有不断深化预算管理理念、优化预算管理体制、加强预算管理创新和强化预算管理监督,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小组教学法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小组教学法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课堂教学质量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衡量教育效果的标准。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如何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好地融合成为了老师们常谈的话题之一。
其中,小组教学法就是其中一个常见的工作技巧。
小组教学法拥有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理论支撑,是一种常规的教学法。
本文以实际教学课程《管理学基础》的案例讨论为例,从小组教学的理念出发,分析小组教学工作在课程管理上的设计应用以及遇到的困境和处理手段,借此形成教学互动,师生共融的教学模式探讨。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育效果;小组工作小组教学法是将班级成员划分为几个小团队,团队的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互动、探讨、分享等模式对问题中心进行分析,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成长,实现小组观点的整合,形成活动的报告并展示给其他同学,最后由老师进行评价。
在这个过程,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动者,由他们自己讨论案例,分析过程,整合小组观点,教师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则扮演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一、小组教学法的设计过程1.《管理学基础》的课程特点《管理学基础》课程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书本拥有丰富的具体的管理实践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必须与理论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掌握管理技能。
基于《管理学基础》的课程特点,教学模式不能按照传统教学模式依纲靠本地组织教学。
小组教学法的优点体现在: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班级团体的归属感,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发挥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管理学基础》课程内容。
2.小组教学法的需求分析小组教学法是通过设定具体的工作场景或案例场景,由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体验和扮演角色,为他们将来从事相应的工作培训技能、积累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教师与学生的需求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這是以师生的共同需求为出发点。
分组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教学应用和思考
分组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教学应用和思考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发展,传统的课堂讲授已不再适用于现代教学,分组教学法也应运而生。
分组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小组协作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本篇文章将探讨分组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教学应用和思考。
一、分组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分组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小组协作的教学法,它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和讨论,最后整合出小组成果。
分组教学法的特点是:(1)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发现能力;(2)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3)赋予学生讨论和交流的机会;(4)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效率。
1. 小组讨论在教授《财务管理》课程中,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讨论。
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财务问题作为讨论的主题,让学生讨论其解决方案、可能的风险和收益等方面。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加深他们对问题本身的理解。
2. 小组合作在教授《财务管理》课程中,可以让小组合作完成一些综合性的作业或项目,如编制一个财务报告、进行投资分析等。
小组成员可以根据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相互协作完成任务。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展示在教授《财务管理》课程中,可以让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和成果报告。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进行讨论和研究,然后展示出他们的研究成果。
此外,可以邀请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财务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三、采用分组教学法应注重的问题在采用分组教学法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小组数量和规模应恰当,以便于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2. 小组成员的分组应根据学生的兴趣、意愿、能力等方面考虑,以便于提高小组共同研究的效率。
3. 教师在分组教学时应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以便于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讨论。
分组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教学应用和思考
分组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教学应用和思考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分组教学法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课程的教学中。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分组教学法也是一种值得探讨和尝试的教学手段。
本文就在财务管理课程中采用分组教学法的教学应用和思考进行探讨。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可能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程感到枯燥乏味,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而采用分组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互动和参与,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分组教学中,可以设置许多针对小组的小活动和任务,以及对小组之间的竞赛和比较,这些都可以增强学生们对知识的兴趣和掌握度。
2. 表达能力的提升在分组教学中,每个小组都会有各自的负责人或者发言人,需要代表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小组的学习成果和收获。
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分组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这也是财务管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3. 加强互动和合作分组教学法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学生们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和解决小组问题。
此外,老师可以根据小组表现和小组之间的竞争情况,适时调整小组成员,让学生们多角度地看待学习和问题,增强个人与集体的意识,这正是财务管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素质。
4. 丰富教学场景和教学手段采用分组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体验到一种新的学习场景和学习方式,这也是财务管理课程中需要关注的改革。
比如在小组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财务报表制作、企业演讲等等,这些都会让学生们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和技能,这对他们日后的职业发展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1. 分组大小的设置分组大小的设置非常重要。
如果分组过大,组内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会受到影响;如果分组过小,则会造成课堂资源的浪费。
因此,在确定分组大小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人数、教学目标、授课内容等各方面的因素。
2. 分组方式的灵活运用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分组方式。
关于我国高校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
现代经济信息316关于我国高校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祁 萱 中国人民大学摘要:随着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拥有的资金数量越来越多,预算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预算管理缺乏系统性、预算执行力度不够和预算评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强化预算管理意识、完善预算编制方法等应对措施,以推动我国高校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0-0316-01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的各项经济活动日益增多,高校预算管理在学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如何合理使用高校各项资金,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实现高校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一、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的意义预算管理是指单位通过对自身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一种管理活动。
预算管理作为高校的管理手段之一,有利于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对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1.预算编制缺乏系统性 目前,我国高校预算遵循“由上到下”的原则,主要采取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
这种预算编制方法通过调整上期成本费用来对本期预算进行预测调整,操作简便,工作量较小,但是往往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不能通过预算来合理配置学校资源,无法达到高校预算管理的目的。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通常只注重预算的收入和支出达到互相平衡,而没有对具体预算项目进行深入调查,缺乏相关的论证,从而导致我国高校预算编制不够全面、缺乏系统性。
2.预算执行力度不够预算执行是高校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若是执行力度不够会导致预算执行效果差。
我国高校各级部门较多,预算比较复杂,很多部门预算管理意识不强,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刚性控制,经常发生预算调整事项。
此外,相关人员在工作中重视程度不够,不按照原有预算执行或是随意修改预算、超范围超标准使用经费,出现资金浪费现象,导致高校预算目标无法实现,难以发挥预算管理的真正作用。
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的创新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的创新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高校预算管理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有效地进行高校预算管理,必须进行创新思考。
本文将围绕着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的创新思考展开讨论。
传统的高校预算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反思。
在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下,高校通常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和规模定额来进行预算编制,往往无法很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
我们需要进行创新思考,打破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
高校预算管理需要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新形势下,高校的预算规模越来越庞大,涉及到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因此高校预算管理需要更加科学和合理。
高校需要建立起科学的预算编制体系,引入先进的预算管理工具和技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科学地确定预算的规模和分配。
高校预算管理需要更加传导管理,很多高校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着浪费和不合理的现象,需要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机制,确保每一笔预算的使用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高校预算管理需要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创新性。
在新形势下,高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和挑战,传统的预算管理往往过于僵化和刻板,难以应对新的形势和需求。
高校预算管理需要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创新性,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预算计划,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高校也需要在预算管理中不断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增强预算管理的创新性,提高预算的效益。
高校预算管理需要更加注重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
在新形势下,高校的预算管理需要更加注重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以激励和约束各单位和个人,提高预算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高校需要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预算使用情况和实际效果的审查和评价,激励那些效益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同时对那些效益不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束和督促。
通过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可以有效地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益和效率。
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的创新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的创新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预算管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预算管理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但是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高校的需求,因此需要创新思考,采取新的预算管理方式,以适应当前形势下高校的发展需求。
一、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在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
高校需要建立预算编制的科学制度,充分考虑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发展需求。
高校还应该借鉴优秀企业的预算编制方法,采用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高校还应该注重预算编制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让各相关部门和人员都能够参与预算编制的讨论和决策,确保预算编制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二、建立灵活多样的预算管理体系在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需要建立灵活多样的预算管理体系。
传统的预算管理体系往往比较僵化,无法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
高校需要建立具有弹性和适应性的预算管理体系,充分考虑学校的特点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预算管理方式,确保预算管理体系能够适应高校的发展需求。
三、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在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需要推行预算绩效管理。
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往往只重视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忽视了预算执行的绩效评价。
高校需要借鉴企业的预算绩效管理经验,建立预算执行的绩效评价机制,将预算执行的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预算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强化信息化支持在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需要强化信息化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通过信息化支持,高校可以实现预算的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精度,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优化预算管理流程在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需要优化预算管理流程。
传统的预算管理流程往往比较繁琐和复杂,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 3 8期
经 济研 究导 刊
EC 0N0MI C RES ARC GUI E H DE
No 1 2 0 . 9, 0 8 S f lNo3 e a .8 i
大学课堂引入 “ 小组化学术讨论教学法” 的思考
以《 国家预算管理》 学为例 教
王 银 梅
一
方方面面。
一
、
国家预算管理课程特点及其教学现状分析
( ) 一 国家预算管理课 程的特点及培养 目标 1 . 课程特点 归纳起来 国家预算管理课程具有 以下 突出特点 : 是具有很强 的实务性 。国家预算管理作为管理导 向的 课程 , 强调制 度安排 和程控 机制 , 具有突 出实务 的特点 。比如 在预算 管理过程 中涉及到 预算编制 、 预算执行 、 算编制 三 决 大主要环节 , 而每一环节又包括 繁多小环节 。这些环 节每一 个环节都 是一个实 践活动 ,都需要 在课程 教学 中向学生 说 明, 并使其理解 , 且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 二是具有很强 的综合学科 性。国家预算是 国家年度财政 收支计划 , 涉及 面广 , 具有很 强的综合性 , 们要 以从不 同的 人 角度来认识它 。 国家预算 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视角而定 ,
运用可有效培养的综合能力 , 高教 学效果。以国 家预算管理课程教 学为例 , 提 对小组化学术讨论教 学法的优 势、 方案
设计 以及运用 中应注意的 问题 进行 了阐述和介绍 关键词 : 小组化 学术讨论教 学法; 综合能力 : 国家预 算管理 : 教 学 课 中图分 类号 : 6 20 G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6 3 2 1 2 0 )9 0 5 — 2 17 — 9 X(0 8 1 ~ 2 7 0
( 中南 财经政 法大学 财税学院 , 武汉 4 0 7 ) 30 3
摘 要: 小组化学术讨论教学法是指将教学对 象划分 为学术 小组 , 就所学知识涉及的社会 热点和学术热点问题进
行介绍与讨论 , 以扩 大学生的学 习视 野 , 激发其深入 学习和 继续学习的潜力的一种 开放 式教 学方法。该教 学法的合理
--— —
25 ・— 7 - —
主要包括人数 和成员组成。一是人数。根据教学班总人 数 及 本 课 程 教 学安 排 确 定 , 般 为 6~1 人 。 足成 员组 成 。 一 0 二 成员 的安排首先以便 于学生分 T 、 沟通 、 合作为标准 ; 其次还 应优化组合不同层 次的学生 ; 第三充分考虑学生意 见。
收稿 日期 :0 8 0 — 5 2 0 — 6 0
3 以实 现从理论学 习向实践操作 的跨越 碓 实践 教学在 国家预算 管理课 程的教学 中应 占有 重要地 位, 而且实践教学 的基本 出发点应是立 足理论 、 强化操作 , 突 出应 用。 但是传统 的教学方式 , 却只注重理论 教学 , 使学生通 过理 解理论来 主观想象 处理 实际问题 。
一
2培养 目标 . 中国 目前 只要跟政 府管理相 关 的专业 都开设 了国家预 算管理课 程 ( 的学校课 程名称 为政府预算 管理 ) 尽管每 有 , 个学校 的具体 目标会 有所不 同, 但该 课程的基本 目标是一致 的: 即通过 学习本课程使学生重点理解 和掌握 预算管理 的相 关理和制度 ,理解 和掌握 预算管理 的基本方法 和基本技 能 , 尽可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 ) 二 目前 国家预算管理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 1 . 学生感 到教学 内容枯燥乏 味
解和掌握的。
如法官认 为预算是一系列 的法律 程序 , 经济 学家 、 治家 、 政 公 共管理者对预算又有不同的看法 ,每个人是根据 自己所受教 育及 职业 的视角来定义和理解 国家预算的。 由于国家预算管 理课程是要教会学生全方位 、正确理解 国家预算 的内涵及管 理 过程 , 因此 , 在教学过 程 中必须使 用政 治学 、 经济 学 、 计 会 学、 行为学 、 管理学 、 财务学 和其他学科 中建立的概念 , 即国家 预算管理教学应该建立在一个广阔的多学科 背景下 ,以便更 有效 向学生传达相关知识 。 三是具有很强的广泛性 。国家预算具体反 映了各级政府 的收入和支出情 况 , 它的一 收一支都直接影响社会各 阶层 、 各 部 门、 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的利益 , 以说涉及到整个 社会的 可
二 、 国家预算 管理教 学 中引入 小组 化学术 讨论 在 教学 法 的方 案设计
( ) 组 一 分
基 金项 目: 湖北省省级教 学研 究项 目: 国家预算 管理 实训课程 建设研 究的阶段性 成果 (0 7 14 2001 )
作者简 介 : 王银梅 (92 )女 , 17一 , 湖北钟祥人 , 师 , , 事 国家预 算管理理论与政策研 究。 讲 博士 从
在国家预算管理教学中, 充满了各种 “ 概念”、 意义”、 作 “ “ 用”、程序”、‘怯 ”、 规则” ‘ ‘ 方 “ 等较为抽象的内容 , 而这些内容又 是学习、 理解国家预算管理课程必不可少的部分, 也是预算管理实 践必要的理沧基 。目 础 前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老师传授,学生记 忆。如此庞杂的内容使得学生无所适从, 也使得学生感到乏味。 2缺乏实践基础 , . 学生不能透彻理解原理 国家预算 管理 的实务性特 点决定 了教学 内容中所包含 的原理性知识与 实践 联系紧密 , 就使得对这些原理 的理解 这 与掌握 , 以一定 的实践操作 为基础 。因此 , 应 如果没有一定 的 实践基 础 , 靠抽象 的书本传授 方法来 教学 , 光 学生是 很难理
小组化 学术讨 论教学 法是指将 教学 对象划 分为 学术 小 组( 人数可根据教学班 的大小确 定 , 一般 为 6~1 0人 ) 就所 , 学知识涉及的社会热点 和学术 热点问题进行介绍 与讨论 , 以 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 , 发其深入学 习和继 续学习 的潜力 的 激 种开放式教学方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