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与FDI的溢出效应和要素投入——来自OECD国家的经验证据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作者:郭娜石艳菲郭小刚来源:《中国西部》2024年第01期〔摘要〕文章采用TVP-VAR-DY模型考察了国际大宗商品与我国金融市场间的时变波动溢出效应。
研究发现:(1)静态溢出效应分析表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我国商品市场间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最大,其次为股票市场。
(2)方向性溢出效应分析表明,与极端风险事件关联性更高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以及我国商品和股票市场呈现更加显著的时变特征。
(3)净溢出和净配对溢出效应表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我国商品和股票市场属于风险的净传递者,且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我国商品、外汇、股票市场的净配对溢出指数更高。
〔关键词〕国际大宗商品;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溢出;TVP-VAR-DY模型〔中图分类号〕F746;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24)01-0085-11〔作者〕郭娜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天津 300222石艳菲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天津 300222郭小刚中电建(北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0048〔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混频高维关联与金融市场尾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23YJC790038)。
一、引言大宗商品兼具生产要素与投资品的双重属性,其价格波动与金融市场稳定之间存在着显著关联〔1〕。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间也存在着显著的信息溢出效应与联动效应〔2〕。
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动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容易引发大宗商品贸易中断、供应链断裂、价格飙升等,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考验〔3〕。
除地缘政治局势的影响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且投机因素和市场流动性也会放大基本面因素引起大宗商品价格上涨〔4〕。
同时,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汇率和利率的变动也会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5〕。
我国是大宗商品的主要消费国和贸易国,国内大宗商品供给不足,对外依存度较高〔6〕。
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研究综述
随着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的出现,技术不断发生变革,也与经济社会不断深度融合。
各国进入空间结构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创新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强调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国家总体发展的核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将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关键点之一。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分配制度和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它明确了要素市场体系的建设方向和重点改革任务。
中央政府此时发布关于要素市场分配制度和机制改革的重要公告,目的是打破要素市场的流动壁垒,提高要素市场中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激发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
在改革市场化分配制度和创新因素机制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问题引起国家各部门的关注。
创新要素———尤其是人才和资本要素,具有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科技进步以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因此完善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使市场在资源分配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完善、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破除阻碍人才、资本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优化配置结构,实现创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有利于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发挥资源优势,从而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降低交易成本,带来充分的劳动力和产品市场,释放巨大的市场活力,促进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关于创新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20世纪初,熊彼特从经济学角度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创新的概念。
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他还进一步将创新分为了五种情况:新物品的提出;新生产方法的提出;新市场的开发;新原料或半成品来源的发现;新产业组织的形成。
FDI技术溢出效应分析论文
FDI技术溢出效应分析论文推荐文章网络技术员的主要工作职责热度:防火墙的工作技术分类与基础原理介绍热度:怎么才能有效学习计算机技术热度:加密技术的名词解释定义是什么热度:技术保密管理规定办法全文热度:FDI技术溢出是指由于FDI进入东道国,其带来的技术对当地所起的起到了一定的贡献。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FDI技术溢出分析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FDI技术溢出分析论文篇1:《浅谈FDI技术溢出》【摘要】在利用FDI过程中,外商企业对技术溢出的控制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外商企业对技术溢出的控制意愿受到其进入东道国动机的影响,“市场寻求型”跨国公司较之“资产寻求型”或“效率寻求型”跨国公司有更强的控制意愿;对技术溢出的控制能力由其进入东道国的时间、投资额、产品处于东道国产业链上的附加值占总附加值的比例等因素决定;对技术溢出的控制方式主要采取灵活进入、技术锁定、模块化、研发活动的低层次以及对工人培训时间的“合理”安排。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技术控制关于由FDI产生的技术溢出现象,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大多是从国家或产业等宏观角度出发,而很少从微观角度对外商企业的行为进行考察。
本文旨在这方面作一些尝试。
一、问题的提出新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二是国外企业的技术转移,包括技术转让和技术溢出,其中,获取由FDI产生的技术外溢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根据Blomstrom(1983)等人的看法,FDI技术溢出指的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实施FDI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而跨国公司无法获取其中全部收益的一种外部效应”。
在相关研究中,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技术转让和技术溢出三个概念经常出现,为了不至于引起理解上的混淆,有必要对它们加以区别。
技术转移可以理解为技术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企业转到另一个企业,至于通过什么方式并不重要。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总目录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总目录2020年第1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外汇管理政策的演变与发展马宇,张婷婷(3)……………………集体产权、资源禀赋与农村政治生态优化研究张毅,董江爱(14)………………………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基于省域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陈堂,陈光(21)………………………………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金融”耦合的异质性研究范文祥,李将军(32)………………………中国金融结构演进、信用中介链条与金融稳定朱凯(41)…………………………………内部控制、外部审计和金融化相关股价崩盘风险王贞洁,徐静(54)………………………政治关联、营商环境与企业创新投入———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罗天正,关皓(67)……………………………………要素市场扭曲与家庭创业———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数据的实证分析于明超,吴淑媛(78)…………………企业创新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耿晔强,常德鸿(89)……………………………云南地级市经济空间集聚特征研究———基于“密度、距离、分割、依赖”的角度陆亚琴,李静(102)……………………2020年第2期从人口红利到人力资本红利———基于新经济生产方式的考量董翔宇,赵守国,王忠民(3)…………………………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面临的挑战及风险防范研究王雨薇,国世平(12)………………………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均衡发展———基于2003—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陈智颖,钱崇秀,陈苗臻(19)………环境分权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基于央地关系的调节作用罗斌,凌鸿程(32)……………………………………人口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影响———基于空间溢出角度的研究周少甫,陈哲(49)……………………………………公司丑闻的强制披露是否影响内外部投资人“用脚投票”和“用手投票”?金缦(60)…………市场竞争、并购商誉与投资效率张安军(74)…………………………………………………晋升压力、官员任期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基于中国70个城市的实证杨刚强,程恒祥,吴斯(89)…………………………外资占比、产业集聚和企业创新———基于工业企业数据的研究邢震,梁君(101)……………………………………2020年第3期论贸易优势理论的当代发展吴杨伟,李晓丹(3)………………………………………………科技创新供给侧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十大关系”曾繁华,吴阳芬(11)……………………要素市场扭曲的增长方式效应研究解晋(20)………………………………………………大数据能促进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吗吕明元,苗效东(31)………………………………保障性住房对区域人口流动的“双向涟漪效应”研究———基于空间计量交互模型分析郑芳,王建生,位梦蕊(43)…………………………遗产继承是否显著促进了家庭财富的积累———来自中国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韦宏耀,杨政怡,钟涨宝(54)…………………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基于拔靴滚动因果方法尹晓娜,李静萍,苏志伟(67)………………………………多中心空间演化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吗陈秀英,刘胜(79)……………政府补贴、寻租与企业研发人力资本投入张志昌,任淮秀(92)……………………………管理者特征对组织惯例更新的影响———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宋哲,于克信(104)………………………………………2020年第4期发展中国家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基于跨越低收入均衡和中等收入均衡视角周文(3)…………………………………如何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基于碳排放对高质量发展作用的经验证据刘梦,胡汉辉(19)………………………FDI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一个基于区域外部性的扩展模型刘清杰,任德孝,刘倩(36)……………………劳动力价格扭曲与绿色经济效率损失张政,李雪松,王冲(51)…………………………财政教育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十分位点的分层省级数据分析宫锡强(64)……………………………………政治和经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周志方,李瑾瑾,曾辉祥(72)………………………金融去杠杆与企业风险承担———来自民营企业的证据覃飞,石小霞(89)…………………………………………靠“关系”还是靠“学历”?———私营企业员工薪酬中的亲属关联效应和文凭效应研究赵秋成,马洪旭(101)………2020年第5期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效能的空间差异及演化趋势的实证研究罗海平,艾主河,何志文(3)………………中国科技进步对居民福利影响的实证研究徐淑红(15)………………………………………中国财政支出对碳排放影响的双重效应分析赵哲,谭建立(24)…………………………内部人减持对高送转的影响———基于媒体关注视角康明惠,陈佳敏,苗苗(37)……………………………………普惠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研究———基于云南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杨虹,张柯(52)……………………………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水平———一个基于我国农业领域中“关系”的实证研究刘胜春,阮萍(66)…………………服务主导逻辑下价值共创影响研究———平台能力的中介作用杨路明,张惠恒,许文东(76)…………………………………职场孤独感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机制研究———基于情感理论的研究视角何雨珊,陈鹏宇,陶向南,彭达枫(92)…………………精准视角下扶贫绩效模糊综合评价———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柳志,王善平(104)………………………………2020年第6期土地租税与土地财政演进———基于公共物品融资的经济逻辑张垒磊,闫晨(3)…………………………………地方政府“土地生税”研究:基于工业用地视角李学增,郭贯成,崔久富(17)………………跨省份人口城镇化迁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陈海龙,陈小昆(29)……………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地级及以上城市经验数据朱风慧,刘立峰(42)………………………………行政分权、财政分权与金融资源配置厉华威(54)……………………………………………党组织嵌入、审计监督与预算松弛———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代彬,谈星辰,刘怡(64)………………………企业价值观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杨玥,张强,江新会(80)……………………………研发投入的创新绩效综合评估研究———基于仪器设备视角冷松(92)……中国企业对东南亚投资的政治风险及其调节因素———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谭立力,刘小莞(104)……………………………………2020年第7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市场分割的影响研究王伟,孔繁利(3)………………城市群发展战略下中心城市金融溢出效应研究罗小伟(17)…………………………………交通信息高度联通下的西南地区旅游增长新特征及其验证黄书雷,方行明,全诗凡(28)……技术创新、金融约束与产业结构研究庄雷,王飞(40)…………………………………股权集中或股权制衡能否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绩效的束缚———基于房地产上市公司数据张力派,于文领,陈玲玲,郭晓华(5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居民健康———基于生活方式和社会支持双重视角的研究黄倩,李宽,熊德平(66)……………资本市场开放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杨晓亮,李冬,王维红(81)………………知识积累、开放式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新产品绩效研究杨立生,陈倩(98)………………………2020年第8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直接影响与间接效应———来自OECD 成员国的经验证据张文爱(3)…………………………………………全球治理参与能力对国家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兼议突破全球价值链治理困境的政策逻辑陈秀英(18)………………………………中国居民住房资产与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研究严艳,陈磊(26)………………………城市化和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影响研究———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王健,赵凯(38)…………………………………………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黄晶(55)………………………………………云南省农村金融资源可得性的脱贫效应分析马骥,杨振宇,马金书(68)…………………企业家精神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需求结构转变视角陈欢,庄尚文,周密(80)………………………………如何识别R&D 税收激励效应?———从创新数量与质量视角说起姜安,黄惠丹,吴松彬(92)…………………………新时代矿产资源国有化模式的探讨王中庆,王继军(104)……………………………………2020年第9期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285个城市的实证分析寇冬雪(3)………………………………………不动产供给数量结构对城市创新产出的加速效应研究赵华平,侯碧瑶,张所地(18)………P2P 平台合规化转型对平台运营风险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于博,董怡然(31)…………………基于国际视角的人口结构变迁与寿险消费:理论梳理与实证检验袁成,崔慧(49)…………业务结构多元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程道金,张东辉,成力为(62)…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调节效应廖婧琳,胡妍,项后军(73)………………………公共服务的供给存在政治周期吗?梅正午,孙玉栋(88)……………………………………收入不平等与公共服务质量———基于CGSS 数据的经验分析李振,吴柏钧,王丹阳(99)…………………………2020年第10期繁荣的诅咒:对金融部门扩张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的再认识———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的一个分析框架杨宇焰,张柏杨(3)…………………………制度距离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对“制度接近性”假说的再检验聂爱云,何小钢,朱国悦,李建体(20)…………产业扶贫降低了贫困脆弱性吗?———基于CLDS 的准实验研究王志涛,徐兵霞(32)……………………………………过度负债会加剧实体企业金融化吗廉永辉,褚冬晓(45)…………………………………卖空机制真的可以抑制公司违规吗———基于中国式融资融券的实证分析武晨,王可第(62)……………………………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周国富,柴宏蕊,方云龙(76)…………………………高管学术背景、市场化进程与企业创新投入何旭,马如飞(88)…………………………企业轻资产运营与全要素生产率盛明泉,冯天宇,谢睿(101)……………………………2020年第11期试析中国现阶段是否具备有效开征房产税的前提和条件周文豪(3)…………………………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贸易比较优势的视角龚梦琪,尤喆,刘海云,成金华(15)…………………教育水平、相对剥夺与流动人口健康成前,李月(26)…………………………………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与居民幸福感———基于CGSS2015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缪小林,李闵(36)………………………贫困县脱贫摘帽的影响因素及实践路径———基于中国西南地区60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冯朝睿,李昊泽(46)……………中国操纵汇率了吗———基于汇率宏观基本面模型的实证分析王盼盼,石建勋(57)………………………科技贷款对技术创新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研究孙芹,宋夏云(70)…………………………守住底线还是拓展空间:来自企业风险管理的经验证据胡明霞(80)…………………………文化距离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尹忠明,秦蕾(90)………………………………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刘永松,王婉楠,于东平(100)……………2020年第12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研究刘佩,孙立娟(3)………………………………………基于劳动力就业视角的中国经济增长分析:理论与实践郭兆晖,孙金山,郭路(19)…………基于QCA 的地方政府债务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省为例何涌,陈梦颖(27)…………………………………………………中国金融周期的再测度———基于动态因子法的分析刘璐,王晋斌(39)………………………………………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姚婷,宋良荣(53)………………………市场化债转股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研究李志军,陈龙(64)……………………………智力资本信息披露促进了企业价值提升吗———基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视角袁蓓,夏昊(75)…………………………………股权激励水平内部差距与企业创新陈鹏程(89)………………………………………………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风险治理研究———基于“两微”舆论风险的视角李贞,李栋(105)………………………………。
“中国双向fdi”资料文集
“中国双向fdi”资料文集目录一、中国双向FDI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二、中国双向FDI的进出口贸易效应影响机制与实证检验三、中国双向FDI、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四、双循环背景下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VAR模型的测度和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五、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双向FDI基本动机的影响研究中国双向FDI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FDI)一直以来都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双向FDI(即流入和流出的FDI)在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双向FDI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理论机制,并通过实证方法对其影响进行检验。
技术溢出效应:FDI的流入可以带来更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有助于国内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资源配置优化:FDI的流入可以改善国内资本和资源的配置效率,使资源流向更高效、更具前景的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市场竞争激励:FDI的流入增加了市场竞争,促使国内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需求创造效应:FDI的流入不仅带来了资本和技术的输入,还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选取了2005年至2020年的中国各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外商直接投资额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等数据。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
模型设定: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如下模型:产业升级指数 = α + β1FDI流入 + β2FDI流出 + ε其中,产业升级指数由各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加权计算得出,FDI流入和流出分别为各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额,ε为误差项。
实证结果:通过运行上述模型,得出以下结果: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第第二还是第三产业,FDI的流入和流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均显著。
fdi对国际收支的文献
fdi对国际收支的文献在国际经济中,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对于国际收支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综合分析国际文献,探讨FDI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及相关研究成果。
一、FDI对国际收支的影响FDI是指跨国公司在目标国以设立子公司、参股或全资收购等形式进行的直接投资。
它具有持久性、控制性和资源流动性等特征,对于目标国的国际收支具有一定的影响。
1.对外直接投资收益FDI可产生直接投资收益,包括利润、股息和利息在内。
当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在目标国取得收益时,这些收益会通过国际收支途径进入目标国,对于目标国的收支平衡具有积极作用。
2.国际收支途径转移支付外国直接投资企业与其母公司之间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转移支付,如技术使用费、知识产权费等。
这些支付可能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如果目标国收到的支付超过了实际价值,将促进国际收支的顺差;反之,将导致逆差。
3.劳动力和资本流动FDI会引起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入或流出,对于目标国的国际收支产生影响。
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了资本的流入,提高了目标国的金融储备和支付能力,有利于国际收支的顺差;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入或流出可能会对目标国的国际收支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国际文献对FDI与国际收支关系的研究1.传统视角下的研究早期,国际文献主要从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视角研究FDI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这些研究认为,FDI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税收、就业、出口和技术溢出等方面。
例如,外商直接投资的税收收入可以提高目标国的收支平衡,就业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进而拉动出口增长。
2.新视角下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和理论的不断发展,国际文献开始从新的视角探讨FDI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例如,一些研究关注FDI对能源贸易、环境质量和金融稳定等方面的影响。
这些研究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FDI不仅对国际收支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一系列渠道间接影响国际收支。
fdi存量、r
FDI存量、R&D存量与自主创新FDI存量、R&D存量与自主创新摘要: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笔者运用1997年~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以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自主创新产出指标,采用永续盘存法测算出FDI存量、R&D存量,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进行实证检验。
结果显示: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科技活动人员投入、经济增长、进口、先期创新等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显著。
关键词:自主创新;GMM;FDI存量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0YJA790142);福建工程学院预研基金项目(GY-S0902)。
作者简介:彭建平(1968-),男,湖南湘潭人,福建工程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1-0079-05收稿日期:2012-11-03一、引言及文献综述近年来,我国自主创新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提升。
如国内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多;在美专利授权量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均明显增加。
开放环境下,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主要体现在:一是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数量明显增加,科技人员素质明显提高;二是研究与开发(R&D)费用总额和强度大幅度提高;三是伴随经济发展,全民受教育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四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共识,人们创新意愿增强。
外因主要表现为:一是伴随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流入,通过示范效应、竞争效应、人员培训效应、关联效应等影响一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伴随产品的进口,一些新技术和先进设计理念随之涌入,本土自主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我国自主创新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在研究过程中,对R&D处理的主流范式是在考虑滞后期情况下,考察其对自主创新的影响。
这一范式存在一定的误区,忽视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仅仅单靠某个时期或几个时期的投入是无法形成的;且已有大多数研究将R&D和研发人数作为并列变量引入模型,并没有将R&D中的劳务费予以扣除。
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
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理论效应进行了分析。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分别讨论了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对生产率的影响、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及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在总结了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指出了限制FDI带来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FDI(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经济增长、生产率、技术创新、劳动力市场、企业竞争力、积极作用、挑战、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形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不断增加。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FDI已经成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的吸引外资政策逐渐放开,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的投资。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FDI吸引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成为全球FDI流动的重要目的地。
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和研究空白,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通过深入研究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可以更好地了解FDI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潜在挑战,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东道国而言,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带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促进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
深入研究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帮助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对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的研究
对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的研究【摘要】fdi常常被认为是资本、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等的组合,它不仅能够给东道国带来充裕的资本还具有技术扩散作用,能够提高东道国长期的经济增长率。
世界银行1993年指出“fdi带来了相当大的利益:技术转移、管理诀窍、出口经验。
许多发展中国家要想更加缩小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更新管理技巧、发展出口,就必须更有效地吸收fdi”[1]。
【关键词】fdi 经济内生性模型溢出效应一、引言目前,我国已经成为fdi第二大流入国,拥有高额外汇储备,并且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人民币升值预期都会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实证研究我国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不仅对更合理地引进和利用fdi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
我国学者从1994年以来对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研究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运用各种理论模型(例如feder模型)将产出的增长率作为因变量,fdi 的存在程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二类采用各种理论模型推导出技术进步率作为因变量(例如全要素生产率),fdi的存在程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但是学者们对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上述两种方法在建立理论模型时均未考虑到fdi变量的内生性。
由于fdi技术溢出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经济现象,宏观经济变量总产出、国内资本存量、外商投资资本存量、劳动投入量和经济结构变动等相关经济因素相互作用,存在错综复杂的多项因果关系。
在实证研究中,采用单方程回归估计fdi技术溢出效应有可能忽视fdi变量是一个内生变量,而在回归方程中,变量的内生性会影响到模型的准确程度。
我国学者对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结论的不一致可能部分地来自于这个缺陷。
由于目前技术进步率指标的计算方法在学术界没有得到统一,为了防止计算方法上的不一致造成结论不一致,本文只针对第一类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fdi变量确实具有内生性。
债务市场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债务市场论文题目一、最新债务市场论文选题参考1、推进中国债务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2、债务结构、政府干预与市场环境3、会计信息有用性与市场监管--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经验证据4、行业周期、市场化进程与债务期限选择5、债务来源与产品市场竞争——基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比较6、流量操纵、债权保护与债务违约率——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7、盈余管理、债权保护与债务违约率——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8、厘清债务关系支持地方长期债券市场发展——兼析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政策选择9、厘清债务系支持地方长期债券市场发展——兼析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政策选择10、债务结构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基于国有控股和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11、公司债务水平与产品市场竞争强度关系的实证研究12、新债务重组准则:“中国式”重组的催化剂——基于沪深上市公司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首年的市场影响分析13、市场条件、竞争行为与公司债务期限决策14、从债务期限影响因素看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发展15、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启示16、新债务重组准则:“中国式”重组之催化剂?——基于沪深上市公司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首年的市场影响分析17、防范债务风险要靠市场监督18、英国债务管理与债券市场发展战略19、发展债务资本市场有利于控制通胀20、欧盟债务危机下中国债券市场与国际债券市场联动效应的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二、债务市场论文题目大全1、美国市政债务管理与市场之考察、体会及启示2、产权特征、稳健会计政策与公司债务融资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3、市场化程度与企业债务税盾效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4、企业债务与产品市场竞争变量作用关系的一个模型5、培育和发展公司债务性融资市场6、政治关联、市场化进程与债务契约实证研究——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7、市场产权视野下地方债务风险和银行风险同步放大机理及化解研究8、治理环境、金融发展与企业债务期限──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9、香港债务工具市场的近期发展10、市场化程度与企业债务税盾效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11、希腊债务危机市场买金避险——黄金市场回顾与展望12、浅谈主权债务危机与互换市场13、固定收益市场投资剑走偏锋:问题债务投资14、多期动态背景下的债务共谋与产品市场竞争关系模型研究15、政府债务管理与债券市场发展16、中国债务资本市场的发展机遇与挑战17、国企债务、银行利益集团和中国的金融市场化进程18、结合市场时机管理债务风险——灵活管理利率风险的工具:后置型利率掉期19、试论《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对城投债券市场的影响20、产品市场竞争、资产专用性与债务治理三、热门债务市场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我国政府债务的局部风险可能推升市场利率2、化债的市场连锁反应--“债务拆弹”之市场篇3、债务幽灵笼罩市场4、论市场地位与债务融资方式的选择5、创新建立交易平台助推多层次债务资本市场建设6、全球市场渡过希腊债务危机7、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转换市场8、从国企债务负担看发展证券市场的必要性9、债务链趋紧挤压市场流动性10、债务资本市场融资工具手册11、中国企业到欧洲发债将成趋势——访法兴银行亚太区债务资本市场主管叶正加12、市场化改革:解决铁路巨额债务的可行选择13、主权债务危机下的船舶融资市场14、美国主权债务评级下调对我国债券市场建设的启示15、1999—2000年国际债务证券市场回顾16、市场化进程、债务治理与企业价值17、发展债务资本市场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18、简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化解银企债务危机19、债务人债务重组的市场反应研究20、中国债务资本市场将迅速崛起四、关于债务市场毕业论文题目1、发展中国家地方债务市场监管经验借鉴及启示2、新加坡发展中的债务市场:理论基础、挑战和前景3、欧元区主权债务市场的特征分析及启示4、试论我国企业债务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工业化国家政府的债务市场6、发展我国地方债务市场的可行性研究——基于地方政府债务困境的分析7、国际债务市场运行特点与债务问题的解决8、债务市场发展与商业银行转型9、复杂性视角下欧洲主权债务市场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研究10、主权信用评级对政府债务市场影响的非对称效应11、我国企业债务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措施12、香港的债务市场及其最新发展13、债务市场生机勃发14、中国企业通往国际债务市场之路——访美林国际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何宁先生15、蹒跚而行的发展中国家债务市场16、香港债务市场的深化与发展17、地方债务市场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18、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债务市场19、跨国企业如何锁住债务市场风险和汇率风险20、企业债务与产品市场战略: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五、比较好写的债务市场论文题目1、国际资本市场一季度回顾,二季度展望全球市场渡过希腊债务危机2、公共债务管理与债券市场发展战略探讨3、债务风险管理系列之十二市场分析与常用交易策略4、运用资产证券化技术创造银企债务二级市场5、商业银行积极拓展债务资本市场问题研究6、搭建货币市场和债务资本市场的桥梁——评Shibor基准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7、减轻历史债务轻装进入市场8、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基于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9、试论会计契约与债务资本市场的运作10、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债务的战略效应研究11、中国债券市场成长几何——访瑞银UBS亚太区债务资本市场及风险管理联席主管曹为实先生12、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债务与银企关系研究13、中国地方债务置换对市场的影响14、会计应明确有效市场假设——解析债务重组准则、非货币易准则15、债务抵押契约模型市场重构与违约损失率分布16、次级债务危机对美国金融市场冲击及启示17、市场机制视野下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分析18、市场化程度、债务期限结构与经营效率19、对人民币投机的结束预示弱势美元终结——美元见底将使新兴市场的债务和股票等过高估值得到纠正20、产品市场结构与资本结构——基于债务战略效应的分析。
浙江省案例获奖作品
目录引言 (1)1.问题篇 (2)1.1经济规模持续增长 (2)1.2国际竞争力不强 (2)1.3高技术产业规模背后的技术缺失 (3)2.分析篇 (5)2.1外资企业未带来核心技术 (5)2.2外资技术未向本土企业有效扩散 (6)3.思考篇 (12)3.1核心技术是自主创新的根本源泉 (12)3.2高教园区是自主创新的坚实后盾 (14)3.3政产学研资介协同提供体系保障 (16)4.对策篇 (19)4.1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9)4.2强化产学研合作对创新的支撑作用 (19)4.3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20)4.4构筑优良环境吸引创新人才 (21)5.结束语 (22)附:参考文献 (24)案例感言 (25)引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综合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作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外向型经济和工业化发展的窗口和示范区,杭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93经国务院批准建设以来,全面贯彻“三为主一致力”的建设方针,积极吸收外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已建设成为现代制造业集中、产业积聚效应突出、经济高速发展的外向型工业区,在优质高效服务、土地集约利用、产业技术升级、优秀人才引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近年来,杭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的三大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兴区、科教强区、环境立区”战略,已建设成为浙江省和杭州市发展现代工业、外向型经济和高教科研的重要基地。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开发区有条件也有必要更好地发挥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功能,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区域创新实力,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
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指外国直接投资,即跨国公司或个人在其他国家的企业或资产中的投资。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国公司的增加,FDI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
作为东道国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我们有责任深入了解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制定政策,最大程度地享受FDI带来的利益。
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对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
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主要包括技术溢出、人力资本积累、市场开拓和资源配置优化。
技术溢出是指跨国公司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入东道国,从而提高东道国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FDI的引领下,东道国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渐提升自身的生产技术水平。
随着技术的传播和应用,东道国的整体生产率将得到提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积累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企业或工厂,为当地员工提供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从而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知识储备。
通过这种方式,东道国的劳动力能力得到提升,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更为充足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市场开拓是指跨国公司将其先进的营销策略和销售网络引入东道国,通过产品的推广和营销活动,扩大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和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这将为东道国带来更多的销售渠道和经济增长机会。
资源配置优化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其全球化的资源配置能力,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使得各国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通过这种方式,东道国能够借助跨国公司的资源配置和规模效应,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
以上理论机制表明,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还受到一些限制和挑战。
FDI的效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到东道国自身的经济结构、政策环境以及市场规模等因素的制约。
如果东道国的市场规模较小,政策环境不够友好,或者产业结构不够适宜,那么FDI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后华盛顿共识的共识stiglitz
后华盛顿共识的共识Post Washington Consensus Consensus约瑟夫 E. 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如果说当前关于促进世界上穷国的发展还有什么共识的话,那就是:共识根本不存在,除了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没有给出答案。
华盛顿共识既不是成功增长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尽管它的政策建议在特定国家的特定时期曾是有意义的。
当然,我所提到的华盛顿共识,是指国际金融机构和美国财政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早期所推荐的过度简单化的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当时还没像现在这样受到南北各国的广泛批评;我并不是指约翰·威廉姆森的较委婉精致的著作,尽管是他发明了“华盛顿共识”这个概念。
1总之,无论其最初的内容和目标何在,世界上大多人的心目中的“华盛顿共识”是指以私有化、自由化和宏观稳定(主要是价格稳定)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战略;以及基于对自由市场的坚定信念并且旨在削弱,甚至最小化,政府角色的一系列政策。
2而这种战略与东亚所信奉的战略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东亚,政府主导发展型国家(development state)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后华盛顿共识(Post Washington Consensus)将华盛顿共识的失败之处一一揭示出来。
3华盛顿共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的认识严重失误,且把目光局限在过于狭隘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于狭隘的工具上。
例如,当技术不断进步时,市场并不能自发的实现效率;这个动态过程恰恰是发展的关键问题;并且这个动态过程中存在重大的外部性问题,而正是这外部性赋予了政府重大的角色。
成功的东亚国家公认了这一角色,而华盛顿共识则没有。
与此类似,华盛顿还对发展中国的一些显而易见的特征视而不见,比如广泛采用的佃农合约。
佃农的实际税率高达50%——有的场合甚至高达66 2/3%,远远高出华盛顿共识所关注的许多其它税率。
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
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指的是当一个金融市场受到冲击时,这种冲击会通过各种复杂的传导机制,在其他市场中扩散和放大。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并对其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一、风险溢出效应的原因1.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中国的金融市场与全球市场联系紧密,尤其是与香港、新加坡等亚洲金融中心。
当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时,中国金融市场往往难以独善其身,可能会受到溢出效应的影响。
2. 金融机构间关联: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赖。
一家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可能会传导给其他机构,导致连锁反应和风险溢出。
3. 金融市场结构不完善:尽管中国金融市场近年来不断发展和改革,但与国际先进市场相比,仍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
市场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以及金融创新不足等问题,使得中国金融市场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
二、风险溢出效应的表现1. 资本流动扰动: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会导致资本流动的不稳定,外资可能会大规模撤离中国市场,从而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增长。
2. 汇率波动:金融市场的动荡会对汇率产生冲击,进而传导到外贸领域,影响到中国的出口和进口。
3. 资产价格波动: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还可能导致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给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三、应对风险溢出效应的措施1.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减少风险传导和溢出。
2. 加强协同监管:不同部门间的协作和配合至关重要。
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合作,及时分享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以便更好地应对风险溢出效应。
3. 提高市场稳定性:加强金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提高市场的自律和风险管理水平,减少金融市场自身的波动和不稳定因素。
4. 深化金融改革:通过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机构和市场的机制,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增强其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全球FDI的特点及中国的对策
全球FDI的特点及中国的对策【摘要】全球FDI在当今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中国的外贸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了全球FDI的特点,中国吸引FDI的政策和措施,以及中国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FDI。
文章还分析了中国应对全球FDI变化的策略,以及中国加强跨境投资合作的措施。
结论部分将讨论全球FDI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在全球FDI中的地位及未来对外开放的展望。
通过阐述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FDI与中国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全球化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球FDI、重要性、对外贸易、发展、特点、吸引、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变化、对策、跨境投资合作、影响、地位、对外开放、展望。
1. 引言1.1 全球FDI的重要性外国直接投资(FDI)是全球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推动国际贸易和促进经济增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FDI成为各国吸引外资、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FDI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FDI可以为接收国带来投资资金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外国企业的投资不仅可以推动当地产业的技术更新和创新,还有助于提高当地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FDI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促进多边和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
外国投资者通过建立跨国企业和联盟,不仅可以带动当地产业的融入全球产业链,还能够拓展市场和实现资源整合,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和增长。
全球FDI的重要性在于促进国际经济的互联互通,推动全球化的发展和多样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吸引更多的FDI可以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全球FDI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各国应该共同努力,推动FDI 的稳定增长,实现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1.2 中国对外贸易和FDI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和FDI的发展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国别面板数据的非线性门槛技术回归
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国别面板数据的非线性门槛技术回归韩玉军;王丽【摘要】本文首先对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以2003-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13个主要发达国家的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本文的实证结果发现,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东道国研发(R&D)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技术创新能力、制度环境是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正相关因素.同时,本文以技术差距作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差距存在单一门槛值,当中国与东道国之间技术差距较大时,技术差距对逆向技术溢出产生了正向影响;当技术差距缩小后,正相关关系仍然存在,但影响程度有所下降.【期刊名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12页(P94-105)【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门槛效应【作者】韩玉军;王丽【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10087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直接投资数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业及地区日趋广泛。
《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中国企业投资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1 078.4亿美元,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量的7.6%,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位居全球第11位。
投资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之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战略资产寻求”的特征,对外直接投资是获得发达国家知识、技术和技能(know-how)的重要途径。
[1]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对我国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
1 溢出效应
溢出效应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是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对组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
简而言之,就是某项活动要有外部收益,而且是活动的主体得不到的收益。
溢出效应分为知识溢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经济溢出效应等。
1效应理论1、事物一个方面的发展带动了该事物其它方面的发展。
2、一国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增加对别国的影响。
3、溢出效应,有技术溢出效应,跨国公司是世界先进技术的主要发明者,是世界先进技术的主要供应来源,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化实现其技术转移。
这种技术转让行为对东道国会带来外部经济,即技术溢出。
一项技术溢出是一个正的外在性的特定情况,它既不是在经济活动本身内部获得的利益,也不是由该项活动的产品的使用者获得利益。
换句话说,这种利益对于经济活动本身是外在的,对社会产生了外部经济。
例如,一家跨国公司发明了一项新技术,随之该技术被竞争企业复制或学习,表现为竞争企业通过搜集跨国公司新技术的基础知识,加上自身研究开发组合成与跨国公司相近的研究成果,一段时间以后,相关市场中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会体现这类技术,那么这些产品或服务使用者的利益将是外在的,由于是实现或产生利益的企业与产生技术的企业展开竞争,即技术产生了溢出效应。
2理论背景商圈正产生出强大的“溢出效应”1、阿罗最早用外部性解释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他认为新投资具有溢出效应,不仅进行投资的厂商可以通过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率,其他厂商也可以通过学习提高生产率。
2、罗默提出了知识溢出模型。
知识不同于普通商品之处在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
这使任何厂商所生产的知识都能提高全社会的生产率"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在罗默模型中总生产函数描述了资本存量,劳动力,以及创意技术的存量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3、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指出: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可以解释为向他人学习或相互学习,一个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人对他周围的人会产生更多的有利影响,提高周围人的生产率。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综述本文系统梳理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问题的文献,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揭示了相关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标签:FDI技术溢出综述一、引言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增强,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知识的外部性特点使各国都能分享世界知识存量增长的收益,外国直接投资(FDI)产生的溢出效应也成为学者广泛探讨的问题。
技术溢出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现,是指FDI内含的先进技术、人力资本、研发、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通过各种渠道的非自愿性扩散。
有关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逐渐成熟,21世纪有新的发展。
二、国外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MacDougall(1960)在分析FDI的一般福利效应时,第一次把技术溢出效应视为FDI的重要现象。
此后,引起了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兴趣与关注。
Caves(1974)根据技术扩散对当地厂商的不同影响,把溢出效应分为三类:一是由于跨国公司进入,打破了东道国行业垄断,资源配置得到改善;二是跨国公司带来竞争或示范效应,刺激当地厂商提高技术效率;三是由于竞争、模仿等原因,跨国公司的进入加快技术转移和扩散速度。
Koizumi&Kopecky(1977)通过将技术溢出效应引入国际资本流动模型,用局部均衡理论分析了溢出的因素和效应,得出溢出水平和外资份额正相关的结论。
Findlay(1978)认为FDI输出国与东道国技术差距越大,技术扩散率就越高,投资规模越大,技术扩散速度也越快,得出跨国公司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东道国企业会产生有效的“传染效应”。
Das(1987)从跨国公司角度构建竞争型技术溢出模型,研究表明,技术溢出对跨国公司子公司是一种潜在成本,但跨国公司只要不断引进先进技术,仍有利可图。
20世纪60至80年代关于FDI溢出效应的理论研究,以溢出存在为前提,应用局部均衡理论模型分析与东道国有关的溢出效应及其决定因素。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效应研究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效应研究在开放经济系统中,一国的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国内研发投入,而且其他国家的研发行为也通过各类传递渠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本国的技术进步。
目前学界对国际技术溢出渠道的经验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国际贸易、内向FDI与技术溢出方面。
本文对国际技术溢出的经验研究做了综述,并对技术溢出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标签:国际贸易国际技术溢出FDI1 概述在开放经济系统中,一国的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国内研发投入,而且其他国家的研发行为也通过各类传递渠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本国的技术进步。
最新研究表明,在OECD国家,导致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不是来自国内的研发活动,而是来自国外的研发活动,即使像法国这样的经济发达国家,国外研发也可以解释其生产率增长的87%(Eaton和Kortum,1999)。
外国R&D活动直接或间接对本国技术进步产生影响的这种外部性被称为国际技术溢出。
随着运输、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经济一体化水平的迅速提升,国际技术溢出对一国生产率的影响日益增强。
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不仅来自于自我创新和积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全人类现有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上。
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溢出渠道的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实现技术赶超和经济起飞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国际贸易与技术溢出目前学界对国际技术溢出渠道的经验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国际贸易、内向FDI与技术溢出等溢出渠道方面。
Coe和Helpman(1995)在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方面作了开创性的研究,给出了国际技术溢出的基本计量模型(简称CH模型)。
他们认为,一个经济开放国家可以从其它国家进口中间产品,因此,其生产率不仅依赖于其国内的R&D资本存量,也依赖于国外的R&D资本存量。
因而,国内生产率TFP既是国内R&D资本存量又是国外R&D资本存量的函数:其中,TFP表示一国的全要素生产率,DRD为国内R&D资本存量,α0为常数项,αd表示国内R&D资本存量的TFP弹性;SF为国外R&D资本存量,αf 表示外国R&D资本存量的TFP弹性。
OFDI绿色技术溢出与全球价值链升级--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
中国流通经济(2021年4月,第35卷第4期)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 (April 2021,Vol.35,No.4)收稿日期:2021-03-1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网互嵌’机制、溢出图景及其政策体系研究”(18BJY011)作者简介:课题组负责人马淑琴(1963—),女,山西省运城市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题组成员:柴美珍、赵红英(义乌工商学院)、刘泽胜。
OFDI 绿色技术溢出与全球价值链升级——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一、引言世界经济局势正在经历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各国皆处于全球价值链体系之中。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粗放型发展方式引致的生态环境脆弱、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全球价值链的升级。
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的加深,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 )规模呈现增长趋势,且存在显著的绿色技术溢出效应。
因此,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为例,探讨OFDI 绿色技术溢出与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内在影响机理,对于实现“一带一路”更高质量发展、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课题组(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的加深,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OFDI )规模呈增长趋势,且绿色技术溢出效应显著。
为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选择2005—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曼奎斯特指数法(DEA—Malmquist )测算我国OFDI 绿色技术溢出,实证分析其对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地位跃升的影响,并以地区、发展程度、产业为分组依据进行分样本回归,考察OFDI 绿色技术溢出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异质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 究 。整体 而言 O E C D 国 家金 融 市 场 主 要 增 强 本 国 吸 收 F D I 形 成 溢 出 效 应 的 能
助作用 的不 同影 响机制 。
研 究设 计
1 .模 型与 变量描 述 本文 第三 部分 将分 析东 道 国金 融市 场在 F D I 推 动该 国经 济增 长 的过程 中所 起 的作用 。根据 O mr a n和 B o l b o l 对柯 布 道格 拉斯 函数 进行 修 正后推 导 出 的增 长
通 过 直接 增加要 素 投 入来 增 加 产 出 以及 通 过 间 接 形 成 溢 出 效 应来 提 高生 产效 率 。金 融 市场 的辅 助作 用具 体 通 过 哪个 途 径 , 或 二 者 兼有 , 是一 个 实 证 问题 , 但 过 去文 献却 鲜有 涉 及 。本文 将 厘 清这 个 问题 , 以全 要 素生 产 率 和 国 内投 资 来分
力。进 一步研 究发 现 , 市场 主导 型 国家 受益 于 F D I的溢 出效 应 带 来全 要 素 生产
率的提 高, 银 行 主导 型 国家受益 于 F D I的要 素投 入 。
关 键词
F D I 金 融发展 水平
溢 出效应
要 素投入
全要 素生 产率
引
言
理 论上 外商 直接 投 资 ( F D I ) 能 直接 带 来 要 素 投 入 和 间接 形 成 溢 出效 应 , 从 而 促进 东道 国经 济增 长 。但 大 量研究 却发 现 F D I 流人 量与 东道 国经济增 长率 之
间并无 显 著相关 或呈 现 负相关 。 由此 学 者们 开始 改变思路 将 F D I 东道 国 的状 况 纳人研 究 中 , 其 中金 融发展 水平 是重 要 因素之 一 。开拓 者 B a i l l i u研 究 4 0个 发展 中 国家 , 认 为 只有一 国银行 系统 发 展水平 达 到一定 高度 时 , 资本流 动才会 与 经 济
第 5期 2 0 1 3年 9月
世 界 经 济 与 政治 论 坛
F O r u m o f Wo r l d E c o n o mi c s& P o l i t i c s
N0. 5 S e p. 2 0l 3
金融市场 与 F D I 的 溢 出效 应 和 要 素投 入
家 与欠 发 达 国家金 融市 场 的制度 、 发 展过 程 和水平 , 以及 F D I 流人 量和 流入 方式
等都有 较 大不 同 。1 9 9 0年 以后 O E C D 国家 组成 有 较 大 改 变 , 因此选择 1 9 9 0 —
2 0 1 2年为 样本 时 间段 。本 文 第 二 个 目标 是研 究 金 融 市 场 辅 助 东 道 国吸 收 利 用 F D I 从 而促 进 经济 发展 进行 的途 径 。如前 文所 言 , F D I 对 东 道 国经济 的贡献 主要
文献 , 提供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据 ; ② 对金融市场在辅助 F D I 促进经济增长过程
中 的影响 机制 作 出研究 ; ③ 过 去文 献对 市场 主 导型 和 银行 主 导 型 的金融 体 系 的 研究 主要 侧重 于两 者优 缺 点 , 本 文则 从 另一 角度 出发 , 研究 这两 种体 系对 F D I 辅
第 5期
周卉 : 金 融 市场 与 F D I 的 溢 出 效 应和 要 素投 入
欠发 达 的资 本市 场并 没有 起 到与 F D I 相互 补充 以促进 经 济增 长的作 用 。 以上研
究 表 明当一 国金 融市 场发 展 水平 达 到 一 定 高度 时 才 会 与 F D I 发 生 互 补作 用 , 共 同促进 本 国经济 发 展 。而 当一 国金 融 市 场 发 展 水 平 较 低 而 造成 资 源配 置 扭 曲 时, F D I 反而 对 经济增 长 有显 著 的阻力 。 本 文第 一个 目标是 继续 探 明东道 国金 融市 场 在 F D I 推动该 国经济增 长 的 过 程 中所 起 的辅助 作 用 。过 去研 究 主 要针 对 欠 发达 国家 , 而本 文 研 究 的 O E C D 国
增 长 之 间呈正 相关 。H e r me s 和L e n s i n k 、 C h e e和 N a i r 分 别以 6 7个亚 非拉发 展 中
国家 和 4 4个 亚 洲 国家为研 究对 象 , 发现 金融 市场 能加强 F D I 对 一 国经济所 起 的
促进 作用 , 且 在最不 发达 的国家 体 现 得最 明显 。而 类似 的 国 内研 究 亦 发现 中国
— —
来 自O E C D 国 家 的 经 验 证 据
周卉
摘
要
文章 对O E C D 国家 1 9 9 0 -2 0 1 2年 的 面板数 据 进 行 分析 , 发现 F D I
自身对 东道 国的 经济发展 并无显 著 影 响 , 但 F D I 与 当地发 达金 融 市场 的 结合 却
别 衡量 F D I的溢 出效应 和要 素投 入带 来 的影 响 。在此基 础 上还进 一 步研究 了股
票市 场和 银行 信贷 对 F D I 的辅 助作 用 的影 响途 径是 否有 所不 同 。 本 文 可能 在三 个方 面有 所 贡献 : ① 丰 富 了有 关 东道 国吸 收利 用 F D I 能 力 的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暨 南 大 学 管理 学 院 通信作者及地址 : 周卉 , 广 东 省 珠 海 市 唐 家 湾 金凤 路 1 8号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珠 海 分校 国 际商 学部 ; 邮编 : 5 | 9 0 8 " 7 ; E — m a i | : 4 4 0 0 3 1 6 0 @q q . C O l l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