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地球自转等线速度分布示意图(图1)”,R 、T 在同一纬线上。

据此完成1--2题。

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A . 南半球低纬度B . 北半球中纬度C . 南半球中纬度D . 北半球高纬度 2.R 点地形最有可能是A . 丘陵B . 盆地C . 山地D . 高原图2中AO 和BO 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

读图,完成第3--4题。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20°S,60°E B.20°S,120°W C.20°N,60°E D.20°N,120°E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 地经度是180°B.南纬70°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C. B 地地方时是6时D. O 地地方时是12时图3是“某日某时刻40°N 纬线的昼夜分布状况图(阴影区表示黑夜)”。

读图完成第5--6题。

5.此时,北京时间是 A.22时B.14时C.10时D.2时6.该时刻,40°N 纬线上①昼弧范围都位于东半球 ②昼短夜长,但白昼时间将渐长 ③昼弧上各地日期相同 ④P 地当日日出为地方时7时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电视剧《闯关东》中有这样的场景:“主人公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4”,完成第7--8题。

7.关于图中a 、b 、c 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a 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B. a 、b 、c 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C. b 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 c 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8.主人公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增强a 辐射B.增强b 辐射C.增强c 辐射D.改变b 的辐射方向 9.图5中虚线表示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原始方向,实线是偏转方向,其中正确的是图6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学年地理试卷(理科)分值:100分时间: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4分,共80分)1.对流层或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地面反射D.大气辐射2.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入侵,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3.如果下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③气流表示的可能是( )①白天的谷地②白天的山坡③夜晚的谷地④夜晚的山坡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顺序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③D.①④③5.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主要会导致( )A.大气吸收①辐射减少B.地面吸收②辐射增多C.地面吸收③辐射减少D.大气吸收④辐射增多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巴山夜雨”原理的是( )A. B. C. D.7.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大气的哪种作用( )A.吸收B. 散射C.反射D.保温8.下列有关大气垂直分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减B.高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C.平流层大气成分以臭氧为主D.对流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格林尼治时间2018年11月30日17时29分,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以北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41千米。

正在阿拉斯加东部山区考察的小明同学明显感觉到了震感。

完成9-10题。

9.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A.软流层B.岩石圈C.下地幔D.地核10.从理论上讲,小明同学感觉到地震时( )A. 仅上下颠簸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C.仅左右摇晃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有一种新型太阳能衣服,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内纳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装置)充电。

辽宁省抚顺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辽宁省抚顺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辽宁省抚顺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74分)1. (4分) (2019高一上·慈溪期中) 在2014年的某一天,美国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A . 太阳耀斑爆发B . 紫外线辐射增强C . 太阳辐射增强D . 太阳辐射减弱(2)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A . 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B . 信鸽丢失C . 指南针失灵D .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2. (2分)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 任何地点的地球自转角速度都一样B . 赤道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C . 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D . 两极点只有角速度,无线速度。

3. (2分) (2017高二下·临川期末) 读下列两幅岛屿图,下列关于两图及两图所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的比例尺B . 甲图区域为正午时,乙图区域正值日落时刻C . 甲图区域位于乙图区域的东北方向D . 两图区域以东濒临同一大洋4. (2分) (2017高二下·南京会考) 假设海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海拔大致相同,据下图,完成各题。

(1)影响甲、乙两岛居民看到日落时刻差异的因素有()A . 经纬度位置B . 海报高度C . 海陆位置D . 当地人的作息时间(2)下列关于甲、乙两岛还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自转速度甲地>乙地B . 甲岛的年降水量应该比乙岛大C . 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幅度甲地>乙地D . 在一年中,乙岛的昼长一定比甲岛短5. (2分) (2019高一上·潮州期中) 据报道,中国已初步选定朗伊尔宾(北纬78°、东经15°附近)为“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站址,完成下面小题。

辽宁省抚顺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辽宁省抚顺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辽宁省抚顺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7题;共54分)1. (2分)下列事物中被称为天体的是()A . 闪电B . 天上彩虹C . 星云D . 太阳系2. (2分)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A . 可见光区B . 红外区C . 紫外区D . 波长小于0.175微米的紫外区3. (2分) (2015高一上·金山期中) 读下图,与地球相比,M天体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岩石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太高④没有卫星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④4. (2分) (2018高一上·浙江期中) 太阳不像地球,它没有全球性的偶极磁场,不过通常太阳两极的磁性是不同的,并且在每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大约当太阳活动达到峰值时,两极磁性会发生转换。

这种转换并不会给地球带来显著的直接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小题。

(1)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大气层扰动而导致()A . 极夜现象B . 降水增多C . 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现象D . 耀斑现象(2)下列现象的出现与地球磁力混乱相关的是()A . 候鸟迁徙迷途B . 旱涝灾害频发C . 电视转播中断D . 竹林开花死亡5. (2分) (2015高一上·肇庆期末)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A .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B . 黑子和耀斑C . 太阳内部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D . 黑子和耀斑增多时6. (2分) 2013年11月5日,美国宇航局拍摄到太阳耀斑爆发的高清图像。

与该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没有活动周期B .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先受到其影响的行星C . 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D . 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可能受到影响7. (2分) (2013高一上·云浮期中) 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正确的是()A . 任何时候均有一个交角B . 每天都要重合一次C . 除二至日外,均能重合D . 只有春、秋分时才能重合8. (2分) (2020高三上·呼和浩特模拟) 2018年年底,上海的李教授准备去美国参加学术研讨活动,下图为他预定机票的信息(起降时间为当地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辽宁省抚顺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12月第一次周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抚顺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12月第一次周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抚顺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第一次周考地理考试时间:75 分钟考试满分:100 分第I 卷选择题(16 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一、单选题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这一段话说明参与水循环的圈层有(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A.①④C.②③④B.①②④D.①②③④2.“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这段文字主要涉及()A.静态水资源的更新过程B.水循环的②和④、⑤环节C.水循环的①和⑥环节D.全球水量不均衡原理3.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雨水的拦蓄和利用,这种做法主要影响了水循环中的()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径流4.2020 年4 月上旬,广西某村庄被地下冒出的积水淹没成“水村”,最深水位达 7 米。

半个月来,水位以每天10 厘米左右的速度上涨。

下图为记者实拍的该村被淹照片。

据此,该村被淹没成“水村”最可能的原因是()A.夏季风势力强,锋面雨带登陆早,降水丰富B.地下暗河崩塌,地下水水道受阻,泉涌地表C.地处板块边界,岩石破碎,地下水出露地表D.气温升高快,冰雪融化,在地势低洼处汇集5.下图为某河道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 处比 A 处更适合建海港B.小岛 D 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北岸相连C.在该类河流入海口处往往形成冲积扇地貌D.弯曲的河道不易发生洪涝灾害读北半球某流域示意图,A、B、C 分别位于河流上游山区、河流中游和河口附近。

据此回答下列 6-8 题。

6.关于图中各地形成的地貌类型,说法正确的是()A.河冲刷力右岸比左岸弱B.A 地多为V 型河谷C.C 地为冲积平原D.B 地为三角洲平原7.C 地比A 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C 地()①水源充足,植被茂盛,环境好②靠海,可以发展河海联运③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④地势平坦开阔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8.夏季,A 处的河流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水量增多,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坡度增大,流速加快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C.地壳活跃,泉水出露D.气候变暖,降水增多江厦潮汐电站于 20 世纪80 年代建成,利用潮汐的水位差,涨潮和落潮时均可发电,是我国最大规模的潮汐发电站。

辽宁省抚顺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辽宁省抚顺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辽宁省抚顺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4题;共114分)1. (2分)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A . 太阳B . 月球C . 金星D . 哈雷彗星2. (6分)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19时整成功升空.如图为飞控大厅大屏幕上显示嫦娥二号打开发动机开始制动(甲图)和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乙图),回答下题.(1)有关材料中所呈现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B . 包括三级天体系统C .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D . “嫦娥二号”奔月途中,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2)当“嫦娥二号”发射时,太阳直射点()A . 位于①~②之间,并向②点移动B . 位于②~③之间,并向③点移动C . 位于③~④之间,并向④点移动D . 位于④~⑤之间,并向⑤点移动(3)下列有关“嫦娥二号”穿越大气层时遇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只有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B . 平流层大气没有运动现象C . 各层大气均有显著对流运动D . 在高层大气中有电离层存在3. (2分) (2013高一上·厦门月考) 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是()A . 6年B . 11年C . 21年D . 76年4. (2分)下列天体系统属于同一层次的是()A .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B . 地月系和银河系C . 总星系和河外星系D . 太阳系和河外星系5. (4分) (2019高一上·南山期中) 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

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A . 金星和木星B . 水星和金星C . 火星和木星D . 金星和火星(2)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A . 温度相对较低B . 会干扰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C . 出现在太阳内部D . 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6. (4分)第30届奥运会于英国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7月27日20:12开幕,图1是开幕当日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问题。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地理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含四套题)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地理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含四套题)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地理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一 二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来,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60分)运动着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A .总星系B .银河系C .河外星系D .太阳系 2.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的庞大的恒星集团叫做( )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总星系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银河系的中心天体B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C .是大气热量的直接热源D .主要成份是氮和氧 4.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大气层扰动,从而引起A.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B.罗盘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 .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D .两极地区产生美丽的极光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5-6题5.下列属于地球自转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使太阳直射点有规律移动B .自转周期是24小时C .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D .产生了地转偏向力 6.下列关于地球公转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生的昼夜的交替B .公转周期为一个回归年C .公转线速度7月初较快D .与地球自转同时进行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由于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既有时间变化,也有空间变化。

据此完成7—8题。

7.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会( )A .形成地球上的五带B .引起四季变化C .引起太阳直射点移动D .产生各种天气现象8.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区是( ) A .南极和北极 B .南.北极圈 C .南.北回归线上 D .赤道上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

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抚顺一中2020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

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

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歌声远,琴声颤,草原上春意暖”——摘自歌曲《鸿雁》。

下图为我国某动物保护者在北京时间16:45日落时拍摄到的鸿雁迁徙途中景观。

据此回答1-3题。

1.据材料推测鸿雁生长和繁殖地最可能位于我国的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2.鸿雁大规模“北归还”的时间大约为A.10-11月B.1-2月C.4-5月 D.7-8月3.该动物保护者拍摄鸿雁迁徙景观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岭南地区―“清明时节雨纷纷”B.新疆大漠-“繁星似玉盘”C.北京香山-“霜叶红于二月花”D.东北平原―“烈日正当空花色素是影响秋季枫叶变红的主要因素,其含量越高,枫叶颜色越浓艳。

糖分含量与花色素含量呈正相关。

日温差较大时,枫叶光合作用合成的糖分消耗量减小,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

降水过少时,红叶颜色较淡,持续时间短且干瘪落叶早。

据此完成4-5题。

4.入秋后,与枫叶变红呈正相关的是()A.风力B.光照C.地形D.日均温5.一般情况下,辽宁东部山区的枫叶变红现象可能是()A.西北坡变红较早,持续时间更长B.东北坡颜色更加鲜艳C.东南坡颜色鲜艳,持续时间更长D.西南坡枫叶最晚干瘪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

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

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和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B.减少下渗,增强湿度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D.降低夜晚时庭院温度,便于纳凉7.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是()A.利用厨房、卫生间做进风口B.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C.减少东西向墙面的长度D.在前后居室间墙上设窗或门洞8.与空调冷风相比大多数人更喜欢穿堂风,主要是因为穿堂风()A.不消耗能源B.风频与人体自然频率接近C.风力恒定D.风向恒定甲乙丙丁四地(地表平坦)受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9-10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 分)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地月系
B.正在执行任务的“嫦娥一号”卫星
C.空中飞行的飞机
D.陨石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
A.适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B.绕日公转与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C.表面存在厚厚的大气层
D.密度较大,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
2017年9月10日,NASA 太阳活动天文台记录到了一次强烈的太阳活动。

据此完成3-4题。

3.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有()
①太阳黑子②太阳辐射
③太阳风④耀斑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本次太阳活动可能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是(
A.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B.东北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C.罗盘指针不受影响
D.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5-6
题。

5.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A.总体比较寒冷
B.总体比较湿润
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干早明显
6.在图示甲时期()
A.被子植物繁盛
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海平面高于现代﹐
D.水稻、小麦等频频歉收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回答7-8题。

7.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震源位于()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8.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下图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部分)图,读图完成9-10题。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B为地幔
B.图中C为地壳
C.图中E为古登堡界面
D.图中F为陆地部分
10.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面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接收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
11.地球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岩石圈
读某地地震波速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第12题。

12.该地的莫霍面大约位于( )
A.5千米
B.17千米
C.33千米
D.2900千米
氧气的含量,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不同的含氧量对人体既有有利的影响,又有不利的影响。

据此,回答13-14题
13.世界上最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主要来自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等国,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
A.地处热带地区,耐高温能力强
B.地处高原地区,有适宜的缺氧条件
C.多是黑人运动员,体质好耐力强
D.运动员训练刻苦,持之以恒
14.我国以下省区可以建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基地及原因连线正确的是()
A.内蒙古-地形平坦,场地开阔
B.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低
C.海南一气温高,适合锻炼耐高温能力
D.云南一高原地形,有适宜缺氧环境
下图示意局部大气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5-16 题。

15.图示大气层属于(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
16.该层大气( )
A.适合飞机高空飞行
B.产生极光现象
C.天气现象显著
D.平流运动显著
17.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和哪个术语有关( )
A.地面辐射
B.散射
C.反射
D.大气逆辐射
如图为某蔬菜大棚的照片,温室大棚是目前进行蔬菜反季节种植的主要技术手段。

读图完成18-20题。

18.大棚中二氧化碳增加,可提高蔬菜生长速度,原因是( )
A.能防止病虫害发生
B.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C.可以提高夜间温度
D.可以提高空气湿度
19.夏季在蔬菜大棚上覆盖黑色尼龙网的目的是( )
A.增强大气辐射
B.削弱太阳辐射
C.增强地面辐射
D.削弱大气逆辐射
20.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
A.光照过强
B.热量不足
C.温差较小.
D.土壤贫瘠.
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图1为某年天津市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平均日变化曲线图,图2为天津市简图。

结合图文信息,完成21-22题。

21.据图1可判断天津市( )
A.大体.上日出前后,热岛效应最强
B.太阳辐射越强,热岛效应越强
C.与春夏冬季相比,全年热岛效应最强
D.全年热岛效应平均日变化最大
22.天津热岛效应会导致海风势力增强显著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完成第23题。

23.若四地形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O-→P-→M-→N→O
B.P- +O-→M-→N→P
C.M-→N→P-→O-→M
D.N-→M- +O-→P- +N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

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

据此完成24-26题。

24.“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 )
A.便于室内空气流出
B.便于采光.
C.便于室内热量散发
D.便于室外空气流入
25.室内水池的主要作用是( )
A.储存生活用水
B.增加室内湿度
C.美化居室环境
D.冷却大气
26.有关室内空气流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
D.四周为.上升气流
下面左图是“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右图是“a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分布状况图”。

读图回答27-28题。

27.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气压高于①地
B.近地面同-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C.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
28.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 a地风向为西北风
B.c地风向为西南风
C. b为阴雨天气
D. d为下沉气流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29-30题。

29.图中各地的气压值大小排序为()
A.甲>乙>丁>丙
B.乙>甲>丙>丁
C.丙> 丁>甲>乙
D.丁>丙>乙>甲
30.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该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B.乙、丁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
D.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陆地受热少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 (20 分,每空2分)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2)恐龙化石可能存在与___地层中,该时期—————动物繁盛,中后期向————发展,动物出现。

(3)研究发现该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矿,在____或____ ( 填序号)地层能找到煤。

在②成煤期————植物繁盛,在③成煤期————植物繁盛。

(4)①地层形成时期出现————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32. (20 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如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O、P二个气压中心,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理由是——————————(4分)。

(2)图中有M处天气状况是——————————。

.
(3)图示地区位于————半球,说明判断依据————(3分)。

(4)①②③三地中风力最大的是————理由是——————————————(3分)。

(5)下列等压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沿线气压分布状况的是( )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5 BABDDBADAABABDDBBCBCABADDBCAAD
二、主观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31.
(1)④③②①
(2)②爬行鸟类小型哺乳
(3)②③裸子蕨类
(4)人类
32.
(1)P 该处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

(4分)(2)易出现阴雨天气
(3)北水平气流(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3分)
(4)③该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3分)
(5)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