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断口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的裂纹与断口分析

金属材料的裂纹与断口分析

断裂源区的位置、数量及精裂品课纹件 扩展方向等。
33
金属断口宏观分析的依据主要有:断口的颜 色、花纹、粗糙程度、边缘情况、位置等。
静载拉伸断口
out
精品课件
34
纤维区吸收大量塑性变形功而丧失金属光泽
韧性断裂
out
脆性断裂
精品课件
拉伸试 样的断 口比较
(确定断裂路径与组织关系) 5. 失效类型确定和失效原因判断
out
精品课件
21
3.1 断口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a. 断口样品的选取
b. 断口样品的切割
out
精品课件
22
判定主裂纹的方法
将散落断口拼合, 检验断口,氧
测量其几何形状变 化最严重区为
化,变形量最大的 最先断裂区
为主裂纹。
(主裂纹形成)
out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硕士课程
金属材料失效分析
(Failure analysis of metallic materials)
第2讲 裂纹与断口分析
out
精品课件
第2讲 裂纹与断口分析
第一节 裂纹与断口 第二节 裂纹分析 第三节 断口分析
out
精品课件
2
第一节 裂纹与断口
1.1 裂纹与断口的本质
裂纹(裂缝)
完整金属在应力作用下, 某些薄弱部位发生局部破裂而
形成的一种不稳定缺陷。
• 直接破坏材料的连续性 • 应力集中(多数裂纹尾端较尖锐)
→ 金属发生低应力下破坏
实际金属零件中不可避免存在各种微裂纹。
可能产生于工艺或使用过程中,在特定载荷或环境条件
下逐渐产生并逐渐长大,一旦扩展到临界尺寸,零件即发生完

金属材料断口机理及分析

金属材料断口机理及分析

精心整理名词解释延性断裂:金属材料在过载负荷的作用下,局部发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后断裂。

蠕变:金属长时间在恒应力,恒温作用下,慢慢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准解理断裂:断口形态与解理断口相似,但具有较大塑性变形(变形量大于解理断裂、小于延性断裂)是一种脆性穿晶断口沿晶断裂:裂纹沿着晶界扩展的方式发生的断裂。

解理断裂:在正应力作用下沿解理面发生的穿晶脆断。

应力腐蚀断裂:拉应力和腐蚀介质联合作用的低应力脆断疲劳辉纹纹。

正断韧性: 河流花样 氢脆:卵形韧窝等轴韧窝1.2.34裂纹张开型、边缘滑开型(正向滑开型)、侧向滑开型(撒开型) 裂纹尺寸与断裂强度的关系Kic :材料的断裂韧性,反映材料抗脆性断裂的物理常量(不同于应力强度因子,与K 准则相似) :断裂应力(剩余强度)a :裂纹深度(长度)Y :形状系数(与试样几何形状、载荷条件、裂纹位置有关) 脆性材料K 准则:KI 是由载荷及裂纹体的形状和尺寸决定的量,是表征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的计算量; KIC 是材料固有的机械性能参量,是表示材料抵抗脆断能力的试验量第二章裂纹源位置的判别方法:T型法(脆断判别主裂纹),分差法(脆断判别主裂纹),变形法(韧断判别主裂纹),氧化法(环境断裂判别主裂纹),贝纹线法(适用于疲劳断裂判别主裂纹)。

断口的试样制备:截取,清洗,保存。

断口分析技术设备:1.宏观断口分析技术(用肉眼,放大镜,低倍率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2.光学显微断口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3.电镜断口分析。

第三章延性断裂:12.3.1(1约成45(2(321.2.(1)内颈缩扩展:质点大小、分布均匀,韧窝在多处形核(裂纹萌生),随变形增加,微孔壁变薄,以撕裂方式连接(2)剪切扩展:材料中具有较多夹杂物,同时具有细小析出相时,微孔之间可能以剪切方式相连接。

注意:内颈缩扩展与剪切扩展在同一韧窝断口上可能同时发生。

影响韧窝的形貌因素:夹杂物或第二相粒子,基体材料的韧性,试验温度,应力状态。

金属断裂断口分析

金属断裂断口分析



断裂类型断裂特征及断口特征断口形貌
1 韧性断裂金属材料断裂前产生明显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是一种缓慢撕裂的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地消耗能量。

韧性断裂的断裂面一般平行于最大切应力并与主应力呈45度角。

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时,断口呈纤维状,灰暗色。

纤维状是塑性变形过程中微裂纹不断扩展和相互连接造成的,而灰暗色则使纤维断口表面对光反射能力
很柔弱致。

2 脆性断裂脆性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断裂,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没有任何征兆,因而危险性很大。

脆性断裂的断裂面一般与正应力垂直,断口平齐而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

3 穿晶断裂
多晶体金属断裂时,裂纹
扩展的路径可能是不同
的。

穿晶断裂的裂纹穿过
晶内。

穿晶断裂可以是韧
性断裂(如韧脆转变温度
以上的穿晶断裂),也可以
是脆性断裂(低温下的穿
晶解理断裂)
4 沿晶断裂
沿晶断裂的裂纹沿晶界扩
展,大多数是脆性断裂,
由晶界上的一薄层连续或
不连续脆性第二相、杂质
物,破坏了晶界的连续性
所造成,也可能时杂质元
素向晶界偏聚引起的。

应力腐蚀、氢脆、回火脆
性、淬火脆性、磨削裂纹
等大都是沿晶断裂。

断口金相分析

断口金相分析

断口金相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断口宏观分析的方法,了解断口宏观分析的意义及典型宏观断口的形貌特征。

2、了解扫描电镜在断口分析中的应用,识别几种常见断口的微观形貌。

二、实验设备及试样1、实验设备:低倍体式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

2、试样:铸铁及低碳钢拉伸断口、氢脆断口、疲劳断口、系列冲击断口,过热过烧断口等等。

四、实验内容钢材或金属构件断裂后,破坏部分的外观形貌通称断口。

断裂是金属材料在不同情况下当局部破断发展到临界裂纹尺寸,剩余截面不能承受外界载荷时发生的完全破断现象。

由于金属材料中的裂纹扩展方向总是遵循最小阻力路线,因此断口一般也是材料中性能最弱或零件中应力最大的部位。

断口型貌十分真实地记录了裂纹的起因、扩展和断裂的过程,因此它不仅是研究断裂过程微观机制的基础,同时也是分析断裂原因的可靠依据。

断口分析中分宏观断口分析与微观断口分析两类,它们各有特点,相互补充,是整个断口分析中互相关联的两个阶段。

(一)宏观断口分观宏观断口分析:用肉眼、放大镜、低倍实体显微镜来观察断口形貌特征,断裂源的位置、裂纹扩展方向以及各种因素对断口形貌特征的影响称断口宏观分析。

从断裂机理可知,任何断裂过程总是包括裂纹形成,缓慢扩展、快速扩展至瞬时断裂几个阶段。

通过宏观断口分析人们可以看到,由于材质不同,受载情况不同,上述各断裂阶段在断口上留下的痕迹也不相同,因此我们掌握了常见宏观录了裂纹的起因、扩展和断裂的过程,因此它不仅是研究断裂过程微观机制的基断口特征以后,就可在事故分析中根据宏观断口特征来推测断裂过程和断裂原因,本实验主要观察下列几种断口:a)拉伸试样断口:材料为:低碳钢、铸铁。

断口特征:低碳钢拉伸断口外形呈杯锥状,整个断口可分三个区,中心部位为灰色纤维区,纤维区四周为辐射状裂纹扩展区,边缘是剪切唇区,剪切唇与拉伸应力轴交角为 45°。

铸铁拉伸试样断口为结晶状断口,呈光亮的金属光泽,断口平齐。

b)疲劳断口断口特征:轴类零件多在交变应力下工作,发生疲劳断裂后宏观断口上常可看到光滑区和粗糙区两部分,前者为疲劳裂纹形成和扩展区,有时可见贝纹线,蛤壳状或海滩波纹状花样,这种特征迹线是机器开动和停止时,或应力幅发生突变时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是疲劳宏观断口的重要特征。

金属材料的断裂行为分析

金属材料的断裂行为分析

金属材料的断裂行为分析金属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面临着受力情况,而断裂行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对金属材料的断裂行为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和影响因素。

一、断裂行为的定义金属材料的断裂行为指的是在外部作用力的作用下,材料发生断裂的过程。

断裂是材料失去载荷传递能力的结果,其破坏表现为断口形成。

二、断裂行为的原因1. 内部缺陷:金属材料内部可能存在各种缺陷,如气孔、夹杂物、晶界、位错等。

这些缺陷会集中应力,导致断裂的发生。

2. 外部影响: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着多种外部作用力,如拉伸、压缩、弯曲、挤压等。

这些作用力会引起金属的应力集中,进而导致断裂。

三、断裂行为的影响因素1. 材料的强度:金属材料的强度越高,其抵抗断裂的能力也就越强。

因此,金属的强度是断裂行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 温度:温度对金属材料的断裂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高温下,金属易于软化和熔化,从而导致断裂;而在低温下,金属脆性增加,也容易发生断裂。

3. 加载速率:加载速率是指外部作用力施加的速度。

在较高的加载速率下,金属材料容易发生动态断裂;而在较低的加载速率下,金属更容易发生静态断裂。

四、断裂行为的分析方法1. 断裂力学:通过断裂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定量分析金属材料的断裂行为。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线弹性断裂力学、弹塑性断裂力学和韧性断裂力学。

2. 断口分析: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断口形貌,可以初步判断断裂的类型和原因。

常见的断口形貌有韧性断口、脆性断口等。

3. 数值模拟:利用有限元方法等数值模拟手段,可以模拟金属材料在受力下的断裂行为。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和预测金属材料的断裂行为。

五、断裂行为的应用对金属材料的断裂行为进行分析可以为材料的选用、设计和使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通过了解材料的断裂性能,可以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出现断裂导致的事故和损失。

六、结论金属材料的断裂行为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内部缺陷和外部作用力是断裂行为的主要原因,而材料的强度、温度和加载速率是断裂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

《金属断口分析》课件

《金属断口分析》课件

应变率对金属断应变率对塑性断裂性能的影响
脆性断裂的应变率效应
研究应变率对脆性断裂特性的影响
断口分析技术
金属材料断口制备
详细介绍金属材料断口制备的方法和步骤
断口分析设备
介绍断口分析的常用设备和工具
断口观察方式
列举不同的断口观察方式和技术
总结与展望
金属断口分析的应用前景
《金属断口分析》PPT课 件
本课件将深入介绍金属断口分析的相关知识,通过详细讲解金属断裂分类以 及断口分析技术,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金属材料的断裂机理和应用前景。
金属断裂分类
脆性断裂
晶粒断裂、孪晶断裂、空洞聚合引起断裂、硬夹杂物载荷集中引起断裂
塑性断裂
颈缩断裂、细粒断裂、断微观结构分析
疲劳断裂
疲劳断裂的特点、疲劳断裂的分类、疲劳断口类型分析
探讨金属断口分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
金属断口分析的发展趋势
展望金属断口分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金属材料断口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金属材料断口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金属材料断口分析的步骤与方法断口分析通常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的分析过程,并且是应用多种仪器联合测试检验的结果,是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分析工作。

因此需要严格的科学态度,精心地、有步骤地进行研究分析。

断口分析步骤:(1)所有试样的选择、鉴定、保存以及清洗;(2)宏观检验和分析(断裂表面、二次裂纹以及其他的表面现象);(3)微观检验和分析;(4)金相剖面的检验和分析以及化学分析;(5)断口定量分析(断裂力学方法);(6)模拟试验。

1 断裂构件的处理及断口的保存在确定了断裂的金属构件后,就要采取措施把断口保存好,尽快制定分析计划。

通常金属构件的断裂不止一个断口,有时要立即判断主断口有困难,此时应该把所有断件收集好,在收集过程中切勿把断口碰伤或对接,也不要在断口上使用防蚀涂层。

保护和清理断口是断口分析的一个重要前提。

对断口和裂纹轨迹进行充分检查后方可进行清洗。

对于不同情况下的断口应该用不同方法处理:(1)大气中的新鲜断口,应立即放入干燥器内或真空干燥器内而不必清洗。

(2)对于带有油污的断口,首先用汽油,然后用丙酮、三氯甲烷、石油醚及苯等有机溶剂溶去油污,最后用无水乙醇清洗吹干。

当浸没处理还不能去除油污时,可使用蒸汽或超声波方法进一步去除。

(3)在腐蚀环境下发生断裂的断口,通常在断口上覆盖一层腐蚀产物,这层产物对于分析断裂原因是非常有用的,但对断口形貌观察常常带来很大的麻烦。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来考虑。

因为有许多腐蚀产物容易水解或分解,因此进行产物分析要抓紧时间,同时不要进行任何清洗和处理。

通常把带有腐蚀产物的断口试样,先用X射线、电子探针、电子扫描显微镜或俄歇能谱仪进行产物分析,得出结论后去掉产物再观察断口形貌。

去掉腐蚀产物有时可采用干剥法。

用醋酸纤维纸(称AC纸,由7%的醋酸纤维素、丙酮溶液制成厚度0.1~1mm的均匀薄膜)复型进行清理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是断口表面已经受到腐蚀的时候。

铝合金解理断口

铝合金解理断口

铝合金解理断口铝合金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在工程应用中,铝合金常被用作结构材料,用于制造飞机、汽车、船舶等各种工业产品。

在铝合金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断裂现象,即铝合金的断口。

本文将以铝合金解理断口为题,探讨铝合金断口的特点、成因和分析方法。

一、铝合金断口的特点铝合金的断口通常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1. 断口形状多样:铝合金的断口形状可以是平整的、粗糙的、呈现韧突的或者呈现韧性断裂的样貌。

2. 断口颜色明显:铝合金的断口颜色通常呈现出银白色或者灰黑色,有时也会有一些氧化物的颜色。

3. 断口表面有特征:铝合金的断口表面上常常可以观察到沿晶断裂、穿晶断裂或者韧突的特征。

4. 断口有裂纹:铝合金的断口上通常可以观察到裂纹的存在,有时甚至可以发现一些疲劳裂纹或者应力腐蚀裂纹。

二、铝合金断裂的成因铝合金的断裂通常有以下几个成因:1. 力学性质:铝合金的断裂与其力学性质有关,包括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等特性。

2. 加工工艺:铝合金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度加工、变形不均匀、应力集中等问题,导致断裂。

3. 缺陷存在:铝合金中可能存在一些微观或者宏观的缺陷,如夹杂物、气孔、夹层等,这些缺陷会成为断裂的起始点。

4. 应力作用:外界应力的作用也是导致铝合金断裂的原因之一,如拉伸、压缩、弯曲等应力。

三、铝合金断口的分析方法对于铝合金的断口,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分析:1. 断口形貌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铝合金的断口形貌,分析断口的特征,判断断裂类型和断裂机理。

2. 化学分析:通过对铝合金断口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了解铝合金中的杂质含量以及可能存在的元素偏析情况。

3. 组织分析: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铝合金的组织结构,分析晶粒大小、相分布、孪生等组织特征。

4. 断口硬度测试:通过硬度测试仪对铝合金的断口硬度进行测试,判断断裂的韧性和强度。

在进行铝合金断口分析时,需要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方法,全面了解断口的特点和成因,从而准确判断断裂的原因,为改善铝合金的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

金属材料断口分析-精彩部分

金属材料断口分析-精彩部分

断口分析总结
1 断口微观分析 系统介绍:
2 1,解理与准解 理;
3 2,剪切断裂;
4 3,疲劳断裂;
4,晶间断裂
5等 断口的一般 特征
解理与准解理断裂的断口具有以下之一 的重要特征----解理部分:
解理与准解理断裂的断口具有以下之一 的重要特征----准解理部分:
剪切断裂断口的一般特征
下面介绍:
01
断口微观分析的
系统说明:
02
1解理与准解理;
03
2剪切断裂;
04
3疲劳断裂;
05
4晶间断裂等
断口特征
有关断口分析的 基本概念介绍--10; 冲击断口的宏观 形貌及示意图
V缺口试样
断口
示意图
有关断口分 析的基本概 念介绍---11;
带有中央切口板 试样的反复交变 拉伸的疲劳断口
有关断口分析的基本概念 介绍---12; 弯曲与旋转弯曲疲劳断口
a, Ⅰ; b, Ⅱ; c, Ⅲ;
平面应变和平面应力时断口 有关断口分析的基本概念介 绍---4;
a,平面应变时的断口,正断 型;
b,平面应力时的断口,切断 型;
屈服区大小沿板厚方向改变的情况(穿透裂纹“哑铃状”) 有关断口分析的基本概念介绍---4;
有关断口分析 的基本概念介 绍---5; 静载荷下光滑 圆试样的拉伸 断口宏观形貌 示意图
有关断口分析的基本概 念介绍---6;
静载荷下缺口拉伸试样 断口宏观形貌示意图
有关断口分析的基 本概念介绍---7; 裂纹不对称扩展的 断口形态示意图
有关断口分 析的基本概 念介绍---8; 矩形拉伸试 样的断口形 貌及示意图
有关断口分析的 基本概念介绍--9;

材料断口分析

材料断口分析

材料断口分析材料断口分析是一种重要的金相分析方法,通过观察金属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断口形貌,可以了解材料的性能和断裂特点。

在工程实践中,材料断口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材料的性能,为材料的选用、加工和改进提供重要依据。

首先,材料断口分析需要对断口形貌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描述。

通常情况下,金属材料的断口形貌可以分为韧性断口、脆性断口和疲劳断口三种类型。

韧性断口表现为比较光滑的断口,通常发生在具有良好塑性的金属材料上,表明材料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脆性断口则表现为比较粗糙的断口,常见于强度较高但塑性较差的金属材料上,表明材料的抗拉强度较高但延展性较差。

疲劳断口则表现为呈现出一定的条纹状和海浪状的形貌,通常发生在金属材料长期受到交变载荷作用下,表明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疲劳性能。

其次,材料断口分析需要结合金相显微镜等仪器进行金相组织的观察和分析。

金相组织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材料的内部结构和性能。

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金属材料的晶粒结构、夹杂物分布和相变组织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分析材料的性能和断裂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材料断口分析还需要进行断口形貌和金相组织的综合分析。

通过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材料的性能和断裂特点,为材料的选用、加工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工程中,材料断口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材料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综上所述,材料断口分析是一种重要的金相分析方法,通过观察金属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断口形貌和金相组织,可以全面地了解材料的性能和断裂特点。

在工程实践中,材料断口分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工程设计和科研实验提供重要依据,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金属断口分析

金属断口分析

名词解释延性断裂:金属材料在过载负荷的作用下,局部发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后断裂。

蠕变:金属长时间在恒应力,恒温作用下,慢慢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准解理断裂:断口形态与解理断口相似,但具有较大塑性变形(变形量大于解理断裂、小于延性断裂)是一种脆性穿晶断口沿晶断裂:裂纹沿着晶界扩展的方式发生的断裂。

解理断裂:在正应力作用下沿解理面发生的穿晶脆断。

应力腐蚀断裂:拉应力和腐蚀介质联合作用的低应力脆断疲劳辉纹:显微观察疲劳断口时,断口上细小的,相互平行的具有规则间距的,与裂纹扩展方向垂直的显微条纹。

正断:断面取向与最大正应力相垂直(解理断裂、平面应变条件下的断裂)韧性:材料从变形到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大小,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反映。

冲击韧性:冲击过程中材料吸收的功除以断的面积。

位向腐蚀坑技术:利用材料腐蚀后的几何形状与晶面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晶体取向,分析断裂机理或断裂过程。

河流花样:解理台阶及局部塑性变形形成的撕裂脊线所组成的条纹。

其形状类似地图上的河流。

断口萃取复型:利用AC纸将断口上夹杂物或第二相质点萃取下来做电子衍射分析确定这些质点的晶体结构。

氢脆:金属材料由于受到含氢气氛的作用而引起的低应力脆断。

卵形韧窝:大韧窝在长大过程中与小韧窝交截产生的。

等轴韧窝:拉伸正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圆形微坑。

均匀分布于断口表面,显微洞孔沿空间三维方向均匀长大。

第一章断裂的分类及特点1.根据宏观现象分:脆性断裂和延伸断裂。

脆性断裂裂纹源:材料表面、内部的缺陷、微裂纹;断口:平齐、与正应力相垂直,人字纹或放射花纹。

延性断裂裂纹源:孔穴的形成和合并;断口:三区,无光泽的纤维状,剪切面断裂、与拉伸轴线成450 .2.根据断裂扩展途分:穿晶断裂与沿晶断裂。

穿晶断裂:裂纹穿过晶粒内部、可能为脆性断裂也可能是延性断裂;沿晶断裂:裂纹沿着晶界扩展,多属脆断。

应力腐蚀断口,氢脆断口。

3根据微观断裂的机制上分:韧窝、解理(及准解理)、沿晶和疲劳断裂4根据断面的宏观取向与最大正应力的交角分:正断、切断正断:断面取向与最大正应力相垂直(解理断裂、平面应变条件下的断裂)切断:断面取向与最大切应力相一致,与最大应力成450交角(平面应力条件下的撕裂)根据裂纹尖端应力分布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三类裂纹变形:裂纹张开型、边缘滑开型(正向滑开型)、侧向滑开型(撒开型)裂纹尺寸与断裂强度的关系K1^ v c“、二aKic :材料的断裂韧性,反映材料抗脆性断裂的物理常量(不同于应力强度因子,与K准则相似)Y :形状系数(与试样几何形状、载荷条件、裂纹位置有关)脆性材料K准则:KI是由载荷及裂纹体的形状和尺寸决定的量,是表征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的计算量; KIC是材料固有的机械性能参量,是表示材料抵抗脆断能力的试验量K -K IC第二章裂纹源位置的判别方法:T型法(脆断判别主裂纹),分差法(脆断判别主裂纹),变形法(韧断判别主裂纹),氧化法(环境断裂判别主裂纹),贝纹线法(适用于疲劳断裂判别主裂纹)。

金属断口分析

金属断口分析

断口(断裂)的基本特征与机理
过载断口宏观特征三要素
纤维区:该区一般位于断口的中央,是材料处于平面应变 状态下发生的断裂,呈粗糙的纤维状,属于正断型断裂。纤 维区的宏观平面与拉伸应力轴相垂直,断裂在该区形核;
放射区:该区紧接纤维区,使裂纹由缓慢扩展转化为快速 的不稳定扩展的标志,其特征是放射线花样。放射线发散的 方向为裂纹扩展方向。放射条纹的粗细取决于材料的性能、 微观结构及试验温度等;
断口(断裂)分类
按断裂机制分类 可分为解理、准解理、韧窝、滑移分离、沿晶以及疲劳等
。 其他分类方法
✓、✓按按动应 断载力裂断状 环裂态 境(分 分冲如,类 类击拉疲, ,断伸劳可可裂分分、 、、为为疲冲 蠕静低劳击 变载温断、 等断断裂爆 为裂裂)破 慢(、等等 速拉中。伸温为 断、断快裂剪裂速,切、断氢、高裂脆扭温转断)裂 、腐蚀断裂、氢、脆应及力液腐态金蚀属等致为脆延断迟裂断等裂。。
断口(断裂)分类
按断面相对位移形式分类 按两断面在断裂过程中相对运动的方向可以分为: ✓ 张开型(Ⅰ型)。裂纹表面移动的方向与裂纹表面垂
直。这种型式的断裂常见于疲劳及脆性断裂,其断口 齐平,是工程上最常见和最危险的断裂类型。 ✓ 前后滑移型(Ⅱ型)。裂纹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相对移 动,裂纹表面移动方向与裂纹尖端的裂纹前沿垂直。 ✓ 剪切型(Ⅲ型)。裂纹表面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扩展, 裂纹表面移动的方向和裂纹前沿线一致。 剪切断口、斜断口和扭转断口是Ⅱ型以及Ⅱ型和Ⅲ型的 组合。
断口(断裂)分类
2. 断裂分类
按断裂性质分类 根据零件断裂前所产生的宏观塑性变形量的大小可分为: ✓ 塑性断裂:断裂前发生较明显的塑性变形。延伸率大于
5%的材料通常称为塑性材料。 ✓ 脆性断裂:断裂前几乎不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延伸率

2-1-断口宏观分析实验指导书

2-1-断口宏观分析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断口的宏观分析一、实验目的1、熟悉金属材料常见的几种失效形式及类型,了解失效分析中断口观察的目的、意义。

2、掌握断口的基本类型、特点及断口观察分析方法,了解失效分析思路。

3、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拉伸和冲击试样进行断口观察分析。

二、实验概述1、失效的形式及其类型按失效机理,金属材料的常见失效形式有:变形失效、断裂失效、磨损失效和腐蚀失效等几种主要类型。

(1)变形失效变形通常是机械构件在外载荷作用下,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的现象。

从微观上讲是指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晶格产生畸变,宏观上发生了变形。

若外载消除变形亦消除时,这种变形为弹性变形;若外载消除,晶格不能恢复原样,即畸变不能消除时,称这种变形为塑性变形。

变形失效是指机械构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过量变形,即不能满足原设计要求的变形量。

变形失效分为弹性变形失效和塑性变形失效两种。

弹性变形失效仅是材料的弹性模量发生变化,而与机械构件的尺寸和形状无关;塑性变形失效将导致机械构件表面损伤,其机械构件的形状与尺寸均发生变化。

(2)断裂失效断裂是指金属、合金材料或机械产品在外载荷的作用下分成两部分(或以上)的现象。

断裂是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包括裂纹的萌生及扩展过程。

断裂失效是指机械构件由于断裂而引起的机械设备产品不能完成原设计所指定的功能。

断裂失效按断裂机理不同有如下多种类型:①解理断裂失效;②韧窝破断失效;③准解理断裂失效;④疲劳断裂失效;⑤蠕变断裂失效;⑥应力腐蚀断裂失效;⑦沿晶断裂失效;⑧液态或固态金属脆性断裂失效;⑨氢脆断裂失效;⑩滑移分离失效等。

(3)磨损失效磨损是摩擦作用下物体相对运动时,表面逐渐分离出磨屑而不断损伤的现象。

磨损失效是指由于磨损现象的发生使机械零部件不能达到原设计功效,即不能达到原设计水平。

磨损失效的主要类型有:粘着磨损失效;磨粒磨损失效;腐蚀磨损失效;变形磨损失效;表面疲劳磨损失效;冲击磨损失效;微振磨损失效等。

(4)腐蚀失效腐蚀是指金属或合金材料表面因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引起的损伤现象。

金属断口分析 实验报告

金属断口分析 实验报告

金属断口分析实验报告通过对金属断口进行分析,了解金属的断裂形态,判断金属的断裂性质。

实验原理:金属的断裂形态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金属的材质、加工工艺、应力状态等。

常见的金属断口形态有韧性断口、脆性断口、中间断口等。

韧性断口是指金属在拉伸过程中逐渐展开,伴随表面的细微颗粒状变形,最终形成一条明显的条纹状断口。

韧性断口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断裂韧性,常见于延性金属材料。

脆性断口是指金属在加载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变形,断口很快出现,并且没有延展性,呈现出平整且光滑的特点。

脆性断口的特点是无法承受相对较大的塑性变形,并且在加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蠕变现象,常见于脆性金属材料。

中间断口是韧性断口和脆性断口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断口上既有韧性断口的条纹状结构,又有脆性断口的平整、光滑特点。

中间断口常见于具有一定韧性的脆性金属材料。

实验步骤:1. 准备金属试样,根据试样的材料和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试样形状和尺寸。

2. 对试样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抛光等步骤,以保证试样表面的光滑度和清晰度。

3. 将试样固定在实验台上,利用金属试验机进行拉伸实验或冲击实验,使试样断裂。

4. 观察断口形态,可以使用裸眼观察、显微镜观察等方式进行观察和记录。

5. 根据观察结果判断金属的断裂性质,如韧性、脆性或中间性,可以结合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判断。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所得的断口形态,可以判断金属的断裂性质。

如果试样的断口呈现出明显的条纹状结构,并且断口表面光滑、平整,说明试样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塑性变形能力,可以判断为韧性断口,表示金属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延性。

如果试样的断口呈现平整、光滑的表面,没有明显的条纹状结构,且试样未发生明显的延展性变形,可以判断为脆性断口,说明金属具有较差的塑性能力和韧性。

如果试样的断口同时具有条纹状结构和光滑表面,可以判断为中间断口,表示金属具有一定的韧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脆性。

需要注意的是,金属的断裂性质不仅与材料本身的特性有关,还与加工工艺、试样形状和尺寸等因素有关,因此在判断金属的断裂性质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金属材料的裂纹与断口分析

金属材料的裂纹与断口分析
out
21
3.1 断口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a. 断口样品的选取
b. 断口样品的切割
out
22
判定主裂纹的方法
将散落断口拼合, 测量其几何形状变 化,变形量最大的 为主裂纹。
检验断口,氧 化最严重区为 最先断裂区 (主裂纹形成)
out
23
out
24
判定裂纹源的方法
最小应变法
构件形成裂纹并逐渐 裂开后,有效截面越来 越小,宏观变形逐渐增 大, 通常源区是几乎不 变的。
① 韧性断裂与断口特征
(屈服强度)
机 理
out
7
(微观)

(宏观)
8
② 脆性断裂与断口特征
(宏观)
out
Q:何种晶体结构材料易出现脆性断裂?
9
薄板表面
薄板侧面-断口
out
10
b. 按裂纹扩展路径分类
沿 晶
混 晶
穿 晶
out
11
c. 按裂纹机制分类
out
12
out
13
d.按受力状态不同分类
实际金属零件中不可避免存在各种微裂纹。 可能产生于工艺或使用过程中,在特定载荷或环境条件 下逐渐产生并逐渐长大,一旦扩展到临界尺寸,零件即发生完 out 全破坏—断裂! 通过无损检测,内部有超过按断裂力学计算 的临界尺寸的裂纹或缺陷的零件,应报废! 3
断 口
金属构件在应力作用下分离为 互不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断 裂处暴露出的自然表面(即裂纹扫过 的面积)称为断口。 形貌特征→裂纹扩展留下的痕迹。

out
58
离子探针→断口表面分析

可分析断口表面的元素分布情况
具有探测所有元素的优点, 检测灵敏度很高(可达到100ppm含量) →分析沿晶界元素偏聚 →分析氢脆断口的氢含量

金属构件断口诊断方法

金属构件断口诊断方法

3.2 断口分析设备和技术
在进行微区成分分析时应注意:微区 成分分析的结果只能代表分析部位的局 部成分,而不能代表样品宏观总体的成 分;X射线微区成分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和样品的制备有关。由于微区成分分析 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的限制,其分析结果 不能代替其它分析方法所做的结果。
3.3 断口宏观诊断技术和方法
3.2 断口分析设备和技术
3.2.1 断口宏观分析设备和技术
宏观分析是指在小于40倍的条件下对 断口进行观察判断的技术方法。主要手 段是人的肉眼、普通放大镜和体式显微 镜。
形貌、源、扩展方向、性质。
3.2.2 断口微观诊断仪器设备和技术
断口的微观分析设备主要有金相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 谱仪、波谱仪等。其中三种显微镜主要用来 进行形貌观察,两种谱仪主要用来进行微区 成分分析。
一般裂纹的宏观扩展方向
⑦无塑性变形或塑性变形小的区域指向 变形大的区域的方向; ⑧台阶高差减小的方向; ⑨氧化、腐蚀减轻的方向。
应力、环境、材料 综合作用
韧性金属材料一次过 载造成的延性断裂
断口三要素
纤维区:断口中央呈粗糙纤维状。正断、 断面与拉应力垂直,放射条纹收敛处为 断裂位置,平面应变状态。
放射区:裂纹由缓慢扩展向快速不稳定 扩展转化的标志。特征是放射线花样, 发散方向为裂纹扩展方向。裂纹扩展方 向是由纤维区指向剪切唇区。
剪切唇区:最后阶段,表面光滑与拉应 力成45°,切断型,平面应力状态。
过载断口三要素:零件形状对断口三要素 有很大影响。
冲击断口
断口分类
按宏观塑性变形分为:延性断裂和脆性断 裂断口。断口附近有无明显塑性变形。
⑤扫描电镜断口照片的获得。一般一个断口的 观察结果要用如下几部分的照片来表述:断 口的全貌照片、断裂源区照片和扩展区、瞬 断区的照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材料断口分析的步骤与方法金属材料断口分析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分析工作,通常需要采用多种仪器联合测试检验的结果,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进行研究分析。

因此,需要严格的科学态度和有步骤的操作。

断口分析的步骤包括:选择、鉴定、保存和清洗试样;宏观检验和分析断裂表面、二次裂纹以及其他表面现象;微观检验和分析;金相剖面的检验和分析以及化学分析;断口定量分析,如断裂力学方法;模拟试验等。

在进行断裂构件的处理和断口的保存时,需要采取措施把断口保存好并尽快制定分析计划。

对于不同情况下的断口,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例如,对于大气中的新鲜断口,应立即放入干燥器内或真空干燥器内而不必清洗;对于带有油污的断口,应先用有机溶剂溶去油污,最后用无水乙醇清洗吹干;在腐蚀环境下发生断裂的断口,则需要进行产物分析。

通常可以采用X射线、电子探针、电子扫描显微镜或俄歇能谱仪进行产物分析,得出结论后再去掉产物观察断口形貌。

总之,断口分析是一项重要的金属材料分析技术,需要严格的科学态度和有步骤的操作。

去除腐蚀产物的方法之一是干剥法。

使用醋酸纤维纸(AC纸)进行清理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在断口表面已经受到腐蚀的情况下。

将一条厚度约为1mm的AC纸放入丙酮中泡软,然后放在断口表面上。

在第一张条带的背后衬上一块未软化的AC纸,然后用夹子将复型牢牢地压在断口表面上。

干燥后,使用小镊子将干复型从断口上揭下来。

如果断口非常污染,可以重复操作,直到获得一个洁净无污染的复型为止。

这种方法的一个优点是,它可以将从断口上除去的碎屑保存下来,以供以后鉴定使用。

此外,还可以使用复型法来长期保存断口。

断口表面不能使用酸溶液清洗,因为这会影响断口分析的准确性。

对于在潮湿空气中暴露时间比较长、锈蚀比较严重的断口,以及高温下使用的有高温氧化的断口,一定要去除氧化膜后才能观察,以避免假象。

如果一般有机溶液、超声波洗涤和复型都不能洁净断口表面,可以采用化学清洗。

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及氧化层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化学清洗液。

宏观分析是一种直接观察和分析断裂零件的方法,使用肉眼、放大镜和实体显微镜,其放大倍数通常为100倍以下。

宏观分析具有以下优点:(1)简便、迅速,试样尺寸不受限制,不必破坏断裂零件;(2)观察范围广,能够观察和分析断裂全貌,即裂缝和零件形状的关系、断口与变形方向的关系、断口与受力状态(主应力或切应力)的关系;(3)能够初步判断裂起源位置、断裂性质与原因,缩小进一步分析研究的范围,可为确定进一步分析的取样部位和数量提供线索和依据。

因此,宏观分析是断裂故障分析中最方便、最常用、最主要的步骤和方法,是整个断裂故障分析的基础。

断裂分析的一个主要内容是确定断裂源的位置及裂纹的扩展方向。

如果金属零件已经断裂成多块,则应将所有断块按原来的形状拼起来。

但是,要特别小心,不能碰合。

然后,观察其密合程度,密合程度最差的是最早断裂的部位,即主断口。

在分析断裂原因时,只需对主断口进行分析。

有时候主断面会分成几块或未完全断裂的裂纹。

如果零件上有多条裂纹,通常主裂缝较宽而长,裂纹源在主裂缝上,且裂纹源的方向通常与支裂缝的扩展方向相反。

如果零件上有一条裂纹与另一条裂纹相遇成约90度角,横贯裂纹会首先开裂,与其相交的裂纹为二次裂纹,裂纹源应在主裂缝中寻找。

确定了主断面和裂纹扩展方向后,接下来要确定断裂源。

断裂源是指断裂的宏观开始处,在断面的几何上描述为一点,但对于实际断裂零件来说是一个三维或二维的特殊空间,如刀痕、微裂纹及缺陷等。

这些需要在主断面上寻找,根据放射区的迹线来判断。

通常裂纹在扩展中的迹线有“人”字形脊线或放射状脊线两种,在这种情况下“人”字的头部所指的是断裂源,放射线的放射中心是断裂源。

对于带有剪切唇或杯锥形的断裂,其断裂源在心部。

对于疲劳的断裂,常可以用贝壳线来判断其断裂源。

应力腐蚀及氢脆断裂则常有放射状脊线,放射状脊线的放射中心就是断裂源。

另外,断口的色泽也是判断断裂次序的重要依据,色泽较深的断裂较早。

当在断面上有氧化或腐蚀产物时,还可根据产物的厚度变化来判断断裂的先后。

不是所有的断裂都有断裂源,如整体金属零件变脆、晶间腐蚀、过热、过烧等,这时虽然发生金属零件的断裂,但是属于整体的,有时是粉碎性的。

除了分析断裂源和断裂扩展方向外,还应分析断口表面的光泽与颜色、晶粒的大小及断口花样等。

同时,某些简单的断裂事故往往观察断口表面情况就可判断断裂的方式及性质。

根据断口上放射区与纤维区面积的相对比例,一般情况下可大致估计断裂的性质。

纤维区标志着延性状态,放射区标志脆性断裂状态。

若断口中纤维区越大,材料或零件断裂时的延性越好;反之,放射区增大,则脆性愈大。

断口表面的弧形迹线,是裂纹前端在扩展过程中,应力状态的变更、断裂方式的改变、扩展速度的显著变化都会留下弧形迹线,如贝纹线等。

裂纹以恒定的方式扩展时,断口上无此种特征。

3.断口特征断口的粗糙程度取决于许多微小的小断面,包括大小、曲率半径和相邻小断面之间的高度差。

不同的材料和断裂方式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粗糙度。

一般情况下,断口越粗糙,剪切断裂所占比重越大;而断口细平、多光泽,或者“花样”越细,则晶间、解理断裂所起的作用也越大。

断口的光泽和色彩会因构成断口的许多小断面具有金属所特有的光泽和色彩而发生变化。

不同的断裂方式会导致不同的金属断口色彩,例如相对摩擦、氧化和腐蚀都会影响金属断口的色泽。

不同的应力状态、材料和外界环境会导致断口与最大正应力的交角不同。

在平面应变条件下断裂的断口与最大正应力垂直,而在平面应力条件下断裂的断口与最大正应力呈45°交角。

材料内部存在缺陷会导致应力集中,影响裂纹的扩展,从而在断口上留下缺陷的痕迹。

不同的断裂方式会在断口上呈现出不同的材料缺陷特征。

表3-2-1列出了几种重要断裂方式的断口特征,包括延性断裂、切断型断裂、正断型断裂、脆性断裂、缺口脆性、低温脆性和疲劳断裂。

这些特征包括断口形态、光泽、色彩和粗糙度,以及与最大正应力的交角和缺陷的断口形态。

Macroscopic analysis of fracture XXX the root cause of accidents。

It is essential to record all features related to thefracture。

including the overall appearance of the part or the fractured component in the entire structure。

as well as any other features that may be XXX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XXX XXX the fracture。

it is XXX show the surface features。

Lighting is a key factor in capturing the XXX the fracture。

and itis important to choose the right XXX the surface features。

The photographs should also capture other features such as color and gloss differences.When taking macroscopic photographs of the fracture。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 well-XXX。

The background should be a smooth。

wrinkle-free paper in a coordinating color。

such as black。

white。

or a medium tone。

The XXX。

with an optimal angle of 0° to 30°。

For complex fracture surfaces。

XXX.It is XXXXXX.Microscopic analysis of the fracture can be done using two types of electron microscopes: XXX (TEM) and 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y (SEM)。

TEM requires the n of a replica from the fracture surface。

which is then observed under the microscope。

It has the advantage of high n。

with a n of 0.002 to 0.003 μm for carbon replicas and 0.02 μm for secondary replicas。

It also allows for non-destructive XXX。

XXX 1000x。

and direct n of the fracture surface is not possible.SEM。

on the other hand。

allows for direct n of the fracture surface without the need for XXX。

It has a lower n。

with a maximum n of 0.01 μm。

but it allows for easy adjustment of nand can be used for both low and high XXX。

larger fractures may need to be cut into samples。

which can damage the original fracture surface.Both TEM and SEM can be used for XXX of the analysis。

The field of electron microscopy fractur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se two XXX.Fracture replicas can be prepared using a variety of methods。

including the carbon replica method and the metal replica method。

The carbon replica method involves coating the fracture surface with a layer of carb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