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和名师马工程习题详解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笔记
d.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用什么体裁写作,写长或者写短,如何表达为好,等等,都要看采访所获得的事实内容来定,这就叫“量体裁衣”。
2.新闻采访写作的共同目标:认识和反映事实。
3.新闻采访写作的不同使命:采访旨在识别新闻和获取素材(新闻采访,旨在认识和把握新闻事实,主要是了解情况、搞清真相、收集素材,为新闻的传播创造必要的条件)写作旨在提炼和表现新闻(新闻写作,旨在反映并表现客观事实,主要是根据采访得来的事实材料,经过分析、取舍和组织,接着采取恰当的体裁样式和表现方法,使客观存在的事实成为供作社会传播的新闻)。
第一章 新闻采访综述
(一)采访的性质及特点
1.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访问活动。
2.采访的性质:是主观认识客观并把握客观,是记者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但与一般的调查研究又有不同。采访使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
4.记者在采访中如何自觉地运用历史发展的观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客观事物;要善于从事物发展中捕捉其特点和新意;要了解事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趋势,发掘事物深刻的内蕴。
5.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在采访中要正确处理好的几方面的关系:
a、人民群众和领导个人活动的关系。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是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
3.新闻采访的特点: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灵活性、持续性。
4.新闻采访和一般的调查研究的比较,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两者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都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都以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弄清事物的真相,探求其本质与规律;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调查和解决问题。但新闻采访和一般的调查研究又有不同。采访这种调查研究的特殊性,也就是采访的特点。
新闻采访与写作 马工程 第一章
知识点7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三、新闻采访与写作的一体化
案例: 2014年四五月间,《湖北日报》 刊发的系列报道“聚焦刘汉、刘维涉黑案公审”就是一组体现新闻采 写-体化的佳作。 “刘汉、 刘维涉黑案”是重大的、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案,在湖北省咸宁市法院公审。为了做好这一 公审报道, 作为当地省级党报的《湖北日报》派出了专门的采访队伍,并确定了“一方面要维护公 众知情权,适时展开报道,实现对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发挥主流媒体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不 能介人过度、作为过度,陷入‘舆论审判’的误区、禁区"的报道基调。在报道过程中,记者们不仅 深人庭审现场,细心观察、聆听,获取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还经常根据写作的需要调整和补充庭外 采访,听取有业法律专家的意见。与此同时,他们还注意在写作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对庭审案件事 实作出既准确、全面又精彩、生动的呈现。由此,“使这组系列报道精准市不晦涩、精彩生动又无法 律方面的硬伤’ ,提升了受众阅读体验,增强了传播效果”。
知识点5 新闻采写的主要特征
一、新闻采写是具有社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本质属性)
案例:2008年5月日下午2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 东经103.4度) 发生 了里氏8级地震。震后不久,新华社便播发短讯,并随着灾情的进展连续发布信息, 具体披露了这场地震造成的灾难和影响: 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地震; 同时,这场地震还波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信息关涉千万人的生命和利益,自 然是社会公众最为关注、急切需要获知的。正是由于新华社在第一-时间采写并传播 了这些重要信息,-时间汶川地震成为轰动海内外的重大新闻。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3版笔记名师丁柏铨典型题详解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3版笔记名师丁柏铨典型题详解绪论0.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新的舆论格局对新闻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新的舆论格局的特点(1)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情势下,新的舆论格局逐渐形成。
在这种舆论格局中,不仅会较多触及利益集团,还会多次引发公众舆论的强烈关注。
(2)自媒体的发展是新的舆论格局形成的条件之一。
在新的舆论格局中,自媒体使人们可以及时了解与披露掌握的信息,自由发表评论,表达看法,并广为传播。
(3)在新的舆论格局中,媒体很难像以前一样引领公众舆论。
这是因为新的舆论格局具有“去中心化”、信息及意见“碎片化”等特点,传统媒体的引导力、传播力下降,主流媒体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成为舆论中心与舆论的引导者。
2新的舆论格局对新闻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1)新的舆论格局在相当程度上促使人们对新闻传播的认知发生改变在新的舆论格局中,拥有自媒体的公众可以成为社会舆论的始发者和传播者,这也就造成主流媒体话语权旁落的现象。
新闻媒体需要形成体现正能量的舆论且引导公众舆论,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只有服务于广大公众,得到广大受众的心理认同,才能掌握话语权和话语主导权。
(2)新的舆论格局促使意见领袖的地位提升,影响力扩大在新的舆论格局中,意见领袖的发言可以迅速获得许多粉丝的响应,其意见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大量公众,因此会产生舆论引导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可能是正向或者负向的、程度不等的。
可以说,意见领袖是新闻传媒在形成体现正能量的舆论与引导公众舆论过程中的竞争对手。
(3)新的舆论格局促使新闻传播的话语系统发生改变在新的舆论格局中,体现了公众智慧的网络用语以及以生动的群众语言的身份成为生命力强劲的流行语,成为社会语言以及新闻语言的重要来源与构成部分。
因此,新闻传媒若想赢得受众并牢牢掌握引领公众舆论的主动权,需要对话语系统与话语方式进行较大改变,积极创新。
考点二: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重要地位★★★1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活动的起始点(1)新闻传播的起步: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主要内容为新闻信息的传播。
新闻采访与写作 马工程 第三章
知识点12 新闻事实的识别
一、新闻事实的识别取决于记者的新闻敏感
(三) 新闻敏感的作用 1、“一触即发”,帮助记者迅速找到新闻线索,发现新闻事实; 2、“慧眼识珠”,鉴别事实的新闻价值大小,并选取最佳角度来报道; 3、“见微知著”,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4、“一叶知秋”,善于预见新闻背后的重大新闻
知识点12 新闻事实的识别
二、新闻事实的识别方法
新闻事实的识别不能简单着眼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本身的变动,而应该着眼于这一 变动与人们生活、社会的关系的涉及程度,也就是说,要着眼于其变动度。 具体来说,在新闻采写的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实际情况的变动度,进而 识别、判定新闻事实。
新闻采访与写作
2-3 新闻采写的客体-新闻事实
知识点11 新闻事实的含义与特性
一、新闻事实的含义
新闻事实是指合乎新闻传播要求的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这个说法包含三层 意思: (一)新闻事实是事实的一种(新闻过滤) 新闻事实是新闻采写者对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的呈现,自然是事实的一种。 ( 二 )新闻事实是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 任何事实都是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的,存在于已经消失的历史时空中的事实,早已 为人所发现、所熟知的事实,是不可能成为新闻事实的。 ( 三 )新闻事实是合乎新闻传播要求的事实 新闻记者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的要求出发,选择与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关联更加紧密的新 闻事实。
2. 在事实发生、发现的空间上,新闻事实是“现状”状态下呈现的 “现状”的空间状态,规定者新闻事实总是存在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状”的特定区域内,是人们在 “现状”存在的空间中可以直接感受到、经验到的。
知识点11 新闻事实的含义与特性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堂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堂笔记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堂笔记刘晓云第一部分概论新闻在哪里?通过这门课得到什么?得到优秀职业记者应有的素质——对新闻事业充满激情;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有强烈的好奇心、怀疑精神和批判态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精巧的写作能力。
怎样去学习这门课?新闻学是高实践学科,不是学习空洞无物的概念和僵化的教条理念。
我们课堂是怎样的课堂?新闻的基本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公正原则,是新闻工作者从业的基础。
第一章关于记者采诗采风史官邸报记者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化的职业,在近代资本主义报刊形成之后,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正式诞生。
广义的新闻记者,泛指新闻工作者,即所有的新闻从业人员。
狭义的新闻记者,是指直接从事新闻采访和写作的专职人员。
第一节记者的综合素质一、人格要求:俯仰天地的境界、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大彻大悟的智慧。
新闻业要求新闻人对其承担的社会角色及履行的历史使命要有一种充分的自觉。
传媒的社会形象实际上是新闻人的人格化体现。
因此,优秀新闻人的第一特质是境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追求。
二、专业自觉:“话语权”的使用在社会话语权的自觉使用方面,立场和价值归依是最为重要的。
在终极目标的关怀下为公众提供新闻事实,这是我们这一代新闻人的宿命。
它需要我们有真知灼见,更需要我们有冲破利益羁绊的勇气。
三、基本风格:理性、建设性有责任感的新闻人应当有的基本风格:理性的观察、建设性的出发点。
它意味着以务实、开放、求证的心态冷静观察社会走势,以建设性的视角报道“一切值得报道的新闻”。
第二节记者的职业素养一、新闻敏感(一)什么是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就是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
(二)如何培养的新闻敏感1、博学善学,积累经验2、增强政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政治敏感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它是新闻敏感的核心。
一个新闻敏感性强的人,一定要有相应的政治敏感。
3、深入生活,奔赴现场二、调查采访能力1st三、广博的知识第二章什么是新闻第一节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绪论第一节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2.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其对象是有需求的受众, 内容是各类新闻信息。
新闻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 必须以大众传播为基础, 必须是传播者对经过调查采访和仔细核实的事实所作的负责任的报道。
新闻传播所传播的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 而发现发掘事实的新闻价值, 离不开调查采访所奠定的坚实基础。
3.使新闻写作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
调查采访的目的是获得关于报道对象的真实的、丰富的素材。
一.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新闻记者的职责在于发现新闻线索, 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 并制成新闻作品在媒体上刊播。
新闻采访在本质上来说是新闻记者为了准确认识客观世界所进行的一种调查研究工作, 目的是从事新闻写作, 关注的是可以作为新闻加以报道的事实, 最后形成的成果是新闻作品用于新闻媒体刊播。
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精心选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
新闻写作对采访所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
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写作需如实记录, 秉笔直书,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第二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一.新闻采访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 是后者的认识基础。
两者又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段落。
二.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正确认识报道对象, 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采访:掌握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获得对报道对象的正确认识;写作:依据采访材料客观叙述事实, 向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满足其新闻需求, 实现新闻作品的兼职。
认识论角度上的一致性: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 在真实性、深刻性和丰富性方面制约新闻写作新闻写作要写得好, 唯一可取的办法是:通过深入采访, 掌握丰富的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第一篇: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编导102班杨洪江--------------------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四、新闻采访的涵义: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
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1信息符号互动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
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
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
新闻采访与写作重点笔记
新闻采写的第一次作业(10月25日)一,采访一位记者,谈谈他们的采访报道技巧基于条件限制,我采访的是校内校园媒体的记者,虽然他们是业余的校园记者,但是丰富的采访实践也给了他们很多深刻的感受。
我参与了很多校内媒体,也做了很多校园采访,对他们的采访感受也是有所体会。
就日常的采访量考虑,我选择的是学校红帆网的日常新闻记者,红帆网作为我校学生处的官方网站,承担着第一时间反映西大的任务,而校园资讯栏目又是最贴近地气,最能真实反映校园生活,任务量最多的栏目,所以他们的采访机会更多,经验也更为丰富。
梁子倩是网站的一名普通记者,也是我采访的对象。
她曾经参加了不止一个校园媒体,并且侧重点不同。
后来她又在红帆网站做了组长,在第一线采访的基础上,承担了编辑和采访安排的任务,日常审稿改稿和采访活动安排以及上传稿件都一力但当,而新年还要带新生,非常忙碌。
虽然忙碌,虽然辛苦,但工作依旧做的有声有色,并十分乐于这个工作,稿件也做的十分精致,因此我就专门采访了她关于这一年多来记者实践的种种感受和收获。
她说自己当初是怀着一种对未知的好奇加入这个网站并成为一份子的。
可以看得出来,这是用一个十分热爱生活,喜欢挑战和未知的女生,也是一个心思缜密满腹才华的女生,而最终要的是,她的负责和认真,让我深深感动。
她说一个记者如果不认真的去采访报道,不用事实说话,那一切都是贫瘠的,空洞的。
的确,这是她给我的第一个信息,却也是我能体会到的,最重要的。
做了一年多的稿采访,她提到了最初的胆怯和陌生。
刚开始稿子经常写得问题百出,要点不全,信息也没有提供多少,更没有体会到采访的乐趣,只是个不自信和浅显。
经过一年的体验,每周都要经历的采访给了她十分丰富的资源以提升自己。
她个人认为,作为一个校园记者进行采访报道。
总的经验有三条,一是提前做好和活动组织者和主体的联系,了解他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要办什么样的活动,是为了什么。
从而判断这个新闻有没有价值,而这就牵扯到一个新闻敏锐度的问题。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新闻采访与写作——北印新传专硕笔记一、新闻采访的概念、特点和活动方式1、新闻采访是整个新闻工作的灵魂代表性的诠释有两类:一类是,新闻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实际的活动,或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
这类诠释有一定道理但较为片面,因为新闻采访确实是记者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但是任何形式的调查研究活动都有人主观认识客观共性,不仅仅只是新闻采访。
另一类,新闻采访是调查研究活动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
这类诠释除了将新闻采访与调查研究活动放在同一概念里看待,还因为新闻工作是个大方面,它不仅仅包含采访。
“在新闻工作中”这几个字眼过于宏观。
(必背)准确定义: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新闻采访的特点(将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将比较而得出的特点)(1)、目的的差异性:记者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写出稿件、传播信息,以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2)、时间的限制性:新闻特别强调时效性,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采访、写作、发稿全过程。
这就要求记者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争分夺秒的采集新闻素材。
(3)、项目的突发性:新闻采访除了部分项目是事先有计划、有准备外,其余相当部分项目是带有突发性,即记者常常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忽地一个突发性事件的到来,必须立即赶赴新闻事件所发生的现场,迅速对其进行采访。
(4)、需要的广泛性:人们对于新闻的多层次、广泛性的需要,就要求新闻报道的题材、体裁等相应的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
(5)、知识的全面性:新闻报道要适应人们广泛的需求,新闻采访学本身是一门综合型应用科学,又与很多其他学科相关联,所以要就记者的知识必须尽可能广博、全面。
(6)、活动的艰辛性:新闻采访是个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采访项目每次不一,性格千差万别;对时间的要求高。
新闻采访的活动方式新闻采访从形式上分十种:(1)、个别访问(主要访问形式),对新闻人物和知情人士的“一对一”访问形式,好处:谈的具体、深入,且记者易把握主动权。
《新闻采访与写作》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7章 新闻报道的结构
7.2 新闻报道中常 见的结构形式
7.1 新闻报道的基 本结构方法
简答题
第8章 新闻背景
1
8.1 新闻背景 概述
2
8.2 新闻背景 的类型和作用
3
8.3 如何运用 新闻背景材料
4
8.4 背景新闻
5
简答题
第9章 消息写作
9.2 非事件性新闻 消息写作
9.1 事件性新闻消 息写作
简答题
第10章 通讯写作
1
10.1 通讯概述
2
10.2 人物报道
3
10.3 事件报道
4
10.4 风貌报道
5
简答题
第11章 深度报道写作
1
11.1 深度报道 概述
2
11.2 解释性报 道
3
11.3 分析性报 道
4
11.4 调查性报 道
5
简答题
参考文献
感谢观看
读
书
笔
记
第1章 新闻记者
1
1.1 新闻记者 的职业特点
2
1.2 记者的职 责与使命
3
1.3 记者的修 养
4
1.4 记者的采 访意识
5
简答题
第2章 新闻采访对象
2.2 记者与采访对 象的关系
2.1 采访与采访对 象
简答题
第3章 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
3.2 采访前的准备
3.1 新闻报道策划
简答题
第4章 采访的访问阶段
4.1 提问 4.2 现场观察
4.3 采访记录 简答题
第5章 新闻采访的方法
01
5.1 直面 采访
02
5.2 上下结 合采访
新闻采访与写作 笔记
又称子题,位于主题之后,主要作用是补充、说明、解释主题。
主引副题关系
1、引题、主题关系
除短化主题功能外,引题功能相当于主题状语。
引题的作用在于引出主题:交待主题内容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等背景情况;烘托和渲染主题所表述内容的气氛;揭示主题内容的作用和意义,评价主题;以设问提出问题,为主题作铺垫;说明主题内容的原因、目的;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短化主题。
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置于正文之前。
一、标题作用
1、吸引读者注意,引起阅读欲望
2、介绍新闻内容,向导受众
3、评价新闻内容,阐明意义
二、标题演变小史
1、无标题时代 2、分栏目标题时代 3、单一标题时代 4、现代标题时代
一、倒金字塔式结构
(一)倒金字塔结构的产生及其意义
1、倒金字塔结构的产生
近代报纸产生之前,新闻体裁和其他文章没有什么区别
电报和战争偶然从进了新闻报道结构的变化
人类对自身传播和接受信息活动规律的一种发现和把握
2、倒金字塔结构的意义
(1)给新闻报道反映事物找到了一个最恰当的文本形式
4、表明稿件的重要性
有无消息头并非消息的绝对标志
某些描写性消息,也不一定加消息头
美国报纸,加本报消息头标志不明显
日报报纸国内自采消息一般不标注?°本报讯?±;发自国外报道文前标注国家,发稿时间,记者姓名;采用通讯社稿件标注稿件来源
消 息 的 导 语
二、 导语的作用(Lead)
☆ 各行标题内容在语义上、逻辑上应该是连贯的。
☆ 引题、主题、副题内容不能重复,避免出现重复词语。
刘海贵《新闻采访写作教程》重点笔记+脉络梳理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新闻采访一、诠释: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二、特点:1.目的的差异性2.时间的限制性3.项目的突发性4.需要的广泛性5.知识的全面性6.活动的艰辛性三、活动方式:(活动实施方式具有侧重点和独特性)形式上分1.个别访问2.开座谈会3.现场观察4.参加会议5.蹲点6.查阅资料7.改写8.问卷9.电话采访(注意:准备充分提问凝练记录及时)10.网络采访主要形式:1)直接转载信息2)组织网络调查3)通过e-mail、博客、MSN交流4)查阅资料(真实性)性质上分1.常驻采访(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2.突击采访(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3.交叉采访(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4.巡回采访(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5.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6.异地采访(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新闻报道策划一、缘起1.1993年以来“策划”概念为新闻媒介所认同,并为全国一些有影响的媒介所推行2.1993年,探讨新闻策划的文章纷纷出现在新闻学术刊物上。
1993年11期《新闻战线》、《中国记者》刊载《搞好新时期的报道策划》、《报纸策划:当代新闻学新课题》等论文3.1994年,地方报协会举办“新闻报道策划研讨会”4.1995年,奉策划为“报纸灵魂”《华西都市报》创立、推出大量策划案例、理论界研讨开始集中5.1996年,“新闻”和“策划”相提并论,并形成争论6.1997年,《新闻记者》连续9个月推出“新闻策划”之讨论,业界对新闻报道策划的研讨全面展开,“走进新闻策划”成为共同要求。
二、定义: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对新闻传播活动最佳效益的谋划三、作用(3“是”、2“标志”、3“有利于”)三个“是”1.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不断出新的重大举措2.新闻传播实务理论和实践新的增长点3.我国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两个“标志”1.标志着新闻工作者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又一次增长2.标志着新闻报道方式和记者、编辑思维方式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适应三个“有利于”1.有利于调动、选择最佳信息资源2.有利于促进记者采访作风深入3.有利于促进新闻导向正确四、分类两类:第一类:报道题材价值呈显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狭义:价值显露报道题材所进行的视角新、立意高、开掘深、介入及时的战役性、系列性、专题性并能形成新闻传播强势的报道过程的谋划广义:诉求目标明确的媒体经营管理、公共广告等活动过程的策划。
马工程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马工程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一、新闻采访
1. 新闻采访的定义: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搜集和获取新闻素材的重要手段,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2. 新闻采访的特点:
真实性:新闻采访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保证所获得的素材是真实可信的。
时效性:新闻采访需迅速及时,以保证新闻的时效性。
深入性:新闻采访需要对事件进行深入挖掘,探究事件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
3. 新闻采访的方法:
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获取第一手资料。
访问法:通过与相关人员进行交谈获取信息。
问卷法:通过发放问卷进行大规模的数据收集。
4. 新闻采访的技巧:
提问技巧: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直接、间接、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
倾听技巧:认真听取对方的回答,不要打断对方。
观察技巧:注意观察对方的神态、动作等非言语信息。
二、新闻写作
1. 新闻写作的定义:新闻写作是将采访所得的素材进行整理、分析和加工,形成新闻报道的过程。
2. 新闻写作的特点:
客观性:新闻报道应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
简洁性:新闻报道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生动性:新闻报道应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3.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素:
标题:简明扼要,突出主题。
导语:简短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
主体:详细阐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结果。
结尾:总结全文,提出建议或展望。
4. 新闻写作的技巧:
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注意段落和句子结构的多样性。
使用数据和事例增强说服力。
《新闻编辑学》笔记和名师马工程习题详解
《新闻编辑》笔记和名师马工程习题详解绪论0.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新闻编辑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与理论成果★★★1新闻编辑的研究对象(1)新闻编辑的含义①新闻编辑工作。
是新闻媒体在新闻内容生产进程中进行的有关决策、组织、加工、设计、制作等专业性工作的总称。
②新闻编辑人员。
指在新闻机构中担当新闻编辑工作的专业从业人员。
(2)新闻编辑的研究对象①新闻编辑工作的原理、规则和操作技术。
②新闻编辑人员的技术本领、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
2新闻编辑的产生与发展(1)早期产生①1815年,来华传教士创办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开启了中国现代意义的新闻编辑实践,是后来报刊大众化的铺垫。
②1861年,《上海新报》创办。
实行分版分栏的固定编排,产生了初始的报刊新闻编辑规范。
(2)《时务报》时期新闻编辑业务有了更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报纸双面印刷,文章句读加点,版面分栏编辑,增列导读目录,提倡简洁文风,外地要闻须用电文稿等。
(3)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文报刊完成了由近代到现代的转变。
在《新青年》的影响下,新老报刊多改为白话文,使用西式标点。
报纸版面编排方面,产生了多种分栏形式,头版头条由“大总统令”改为国内外重大新闻,并开始重视标题制作。
一些大报进行了副刊革新,从不足一版增添为多版。
(4)新文化运动后报纸编辑业务进一步创新,例如:《民生报》主张“小报大办”“精选精编”,采用“重视言论、竞争消息、广用图片”编辑方针,受到读者支持;《申报》改革了评论和副刊的编辑业务,助力该报进入鼎盛时期。
(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并成立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在我党创办的各类新闻媒体中,新闻编辑工作都表现出以下主要特点:密切配合党的工作、积极做好宣传联动、坚持群众办报、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6)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私营报纸进行了接收、改造和重组,并保留了有进步倾向的报纸,形成了以党报为主体的新媒体格局。
《张征《新闻采访教程》笔记和典型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
谢谢观看
15.1复习笔记 15.2典型题详解
16.1复习笔记 16.2典型题详解
读书笔记
这是《张征《新闻采访教程》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张征《新闻采访教程》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张征《新闻采访教程》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2
第十一章访问 的原则
3
第十二章访问 气氛的建立
4
第十三章提问 的规律和方法
5 第十四章现场
观察的作用和 方法
第十五章采访 的记录与核实
第十六章应当 具备的素质
1.1复习笔记 1.2典型题详解
2.1复习笔记 2.2典型题详解
3.1复习笔记 3.2典型题详解
4.1复习笔记 4.2典型题详解
5.1复习笔记 5.2典型题详解
目录分析
第二章采访在新闻 工作中的地位
第一章采访的定义 及基本方式
第三章采访的基本 特征
01
第四章采访 的基本任务 和步骤
02
第五章获得 新闻线索
03
第六章新闻 选题的重要 性
04
第七章新闻 选题的标准
06
第九章采访 的策划与准 备
05
第八章确定 新闻选题的 操作过程
1
第十章采访对 象的分析
6.1复习笔记 6.2典型题详解
7.1复习笔记 7.2典型题详解
8.1复习笔记 8.2典型题详解
9.1复习笔记 9.2典型题详解
10.1复习笔记 10.2典型题详解
11.1复习笔记 11.2典型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2典型题详解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和名师马工程习题详解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和名师马工程习题详解第一篇原理篇第一章新闻采写的特征与原则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新闻采写的主要特征★★1新闻采写特征的内在本质属性: 新闻采写是具有社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1)新闻采写源于、立足于社会生活新闻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是社会的镜像反映。
新闻采写存在的源泉和基础是社会生活, 从新闻线索的获得、新闻选题的制定, 到新闻文体的构想与写作, 都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
(2)新闻采写的目的和宗旨是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公众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 是新闻信息传播最终的受众, 是新闻信息及其传播者的审查员。
我们主要依靠社会公众的评价与认可与否, 来判断新闻采写是否成功。
(3)新闻采写的责任担当是守望社会依靠新闻信息的传播, 承担起守望社会的责任担当, 这也是检验新闻采写成功与否的一大凭据。
2新闻采写特征的外在行为方式: 新闻采写是具有专业性的传播行为(1)以逐新为本能新闻是新近发现或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采写要求记者持续发现、追逐新近事实, 记者的职业本能是逐新。
(2)以客观、公正为准绳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如实报道, 真实是新闻的灵魂。
新闻采写需要做到认识、把握和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并力求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全面性, 这是新闻采写的一大主要职业行为特点。
考点二、新闻采写的基本原则★★1获取和呈现真实新闻信息的底线原则(1)实有其事新闻基于客观实在的实际情况, 没有事实也就没有新闻。
客观实在的实际情况, 通常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方面: 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人(who)、何因(why)。
(2)展示真相新闻报道所叙述的基本事实以及背景环境、因果关系、来龙去脉一定环境要与事实相符, 凭空捏造和想象是新闻采写的大忌, 也绝不允许歪曲事实。
2注重新闻传播规律和公众利益并重的价值原则新闻报道向公众传播信息, 其采写的价值原则包括两方面: 其一, 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与特点, 与新闻传播的要求相符;其二, 合乎社会公众的需要、保护公众利益、获得公众认可。
新闻采访与写作 马工程 第五章
知识点20 新闻发现的方法
一、预设与求证
知识点20 新闻发现的方法
二、寻觅悟性事实 新闻报道在吸引受众的眼球的同时,也要实现传播的导向意义,因此报道 选择的事实应是那些既生动形象又包含意义和价值,也容易激发受众真 实“感悟”的事实,这也就是“悟性事实”。 1悟性事实必须是感性事实,具象而非抽象。 2悟性事实还应带有理性色彩,是容易让受众体会、理解其中意义的感性 事实,同时也是“能够说明问题的”感性事实。
发现新闻的过程,往往就是记者在这个“可感、“可悟”范围内搜寻和创 造的过程,发现新闻的难点,关键在于如何找到悟性事实。 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只有将这种“可感”兼“可悟”的事实转化为新闻 作品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知识点20 新闻发现的方法
三、首次发现与再次发现 1、新闻的首次发现与再次发现是指记者在完成一个报道任务过程中,思 维经过多次变化与升华,从而对报道主题、素材、立意和表达方式不断产 生新发现的过程。
知识点18 新闻发现的目标与依据
从新闻发现的业务实践来看,我国记者主要是以以下四条作为新闻发现的 依据的: 第一,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第二,自身所在媒体的定位; 第三,社会热点,受众需求; 第四,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闻发现要善于“吃透两头”,即记者的新闻发现不仅要符合“上头”的 精神,符合中央当下的方针政策,符合媒体当下的报道思想及选题倾向; 而且要合乎“下头”的需求与动向,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关注百姓的呼 声,回应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与社会舆情。
知识点18 新闻发现的目标与依据
需要强调指出 ①并非受众所有的需求都能成为新闻发现的依据。一个人实际存在的 状态和他对这种状态的心理反应常常是不一致的。因此作为社会的瞭 望者与守望者,新闻媒体及新闻采写者一定要密切关注受众“实际存在的 状态”以及时发现社会上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新苗头。 ②“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新闻采写者独立观察社会的结果,是新闻 采写者眼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新闻采写者的独立观察是衡量新 闻价值的很重要的维度之一,也是记者发现新闻必不可少的依据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和名师马工程习题详解
第一篇原理篇
第一章新闻采写的特征与原则
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新闻采写的主要特征★★
1新闻采写特征的内在本质属性:新闻采写是具有社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
(1)新闻采写源于、立足于社会生活
新闻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是社会的镜像反映。
新闻采写存在的源泉和基础是社会生活,从新闻线索的获得、新闻选题的制定,到新闻文体的构想与写作,都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
(2)新闻采写的目的和宗旨是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公众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是新闻信息传播最终的受众,是新闻信息及其传播者的审查员。
我们主要依靠社会公众的评价与认可与否,来判断新闻采写是否成功。
(3)新闻采写的责任担当是守望社会
依靠新闻信息的传播,承担起守望社会的责任担当,这也是检验新闻采写成功与否的一大凭据。
2新闻采写特征的外在行为方式:新闻采写是具有专业性的传播行为
(1)以逐新为本能
新闻是新近发现或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采写要求记者持续发现、追逐新近事实,记者的职业本能是逐新。
(2)以客观、公正为准绳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如实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灵魂。
新闻采写需要做到认识、把握和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并力求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全面性,这是新闻采写的一大主要职业行为特点。
考点二、新闻采写的基本原则★★
1获取和呈现真实新闻信息的底线原则
(1)实有其事
新闻基于客观实在的实际情况,没有事实也就没有新闻。
客观实在的实际情况,通常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方面: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人(who)、何因(why)。
(2)展示真相
新闻报道所叙述的基本事实以及背景环境、因果关系、来龙去脉一定环境要与事实相符,凭空捏造和想象是新闻采写的大忌,也绝不允许歪曲事实。
2注重新闻传播规律和公众利益并重的价值原则
新闻报道向公众传播信息,其采写的价值原则包括两方面:其一,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与特点,与新闻传播的要求相符;其二,合乎社会公众的需要、保护公众利益、获得公众认可。
3讲究“传通”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原则
新闻采写者采集、报道的新闻信息,既要注重“传通”,即重视“到达率”“阅听率”“收视率”,又要关注传播的影响力、美誉度与社会效益。
【考点拓展】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
(1)确定报道方向
尽可能多地了解新闻的背景信息,并确定报道的方向,主题与方向的不同决定了采访的内容的差异,通过采访补足并且修正主题。
(2)收集相关资料
充分地了解新闻事件所涉及的人物、对象、事件经过、起因等,掌握丰富的相关资料的情况下,才能提出恰如其分的问题,并且理解对方所回答的内容。
(3)制定采访计划
找出新闻中的核心人物,确定采访的对象及每个对象需要获取哪些材料,以期形成对事件的完整、全面的认知;妥善安排采访日程,保证采访后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写作。
(4)设计采访提问
在思考的基础上事先列出问题提纲,让采访有章可循,事先预估每个提问的回答并思考应对计划。
考点三、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新闻生产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就是新闻采访与写作;采访与写作彼此依存、互相作用,共同组成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1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
(1)从新闻报道的来源和形成看
事实第一,新闻报道第二;有了事实,才能有新闻报道,新闻采访是这两者之间的媒介。
(2)从新闻报道本身的特点和要求看
新闻报道突出真实性,要求准确反映事实。
这意味着在新闻采访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内在需求,采访中既需要进行深度的调查,尽可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又要进行理性地分析,对客观事物形成正确认识。
(3)从新闻报道的具体过程看
一条新闻稿件的生产包括七个环节:寻找新闻线索、确定采访选题、选择并占有材料、理出观点、提炼主题、安排结构、写作成稿。
其中前四个环节属于新闻采访的范畴,初步提炼主题是在新闻采访中进行的。
2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升华
(1)写作过程是对采访材料认识上的升华
新闻写作的过程是记者对采访材料的分析、比较与研究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对事实的理性认识,是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写作对采访起到“指导”作用
①新闻写作的文体决定了新闻采访中收集材料的方式。
②新闻写作的过程检验新闻采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