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哲学的首要问题是:A. 人生的意义B. 宇宙的起源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D.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 以下哪位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普罗泰戈拉3. 存在主义认为,人生的意义是由:A. 上帝赋予的B. 社会决定的C. 个人创造的D. 命运注定的4.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 物质决定意识B. 辩证法C. 唯心主义D. 历史唯物主义5. 庄子的“逍遥游”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A. 儒家的仁义B. 道家的自然C. 法家的法治D. 墨家的兼爱答案:1.C 2.D 3.C 4.C 5.B二、简答题1.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2. 阐述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3.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什么?答案:1.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不完美、变化无常的,而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的。
理念是事物的原型,现实世界的事物只是理念的不完美复制。
人们通过理性认识理念,才能达到真理。
2. 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干预,让万物自然发展。
在政治上,意味着统治者应该减少干预,让人民自由发展,以达到社会和谐。
3.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被剥夺了对自己劳动产品的控制权,他们的劳动变成了一种商品,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以及自身的本质异化了。
这种异化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体现在精神层面,导致人的异化和社会关系的异化。
三、论述题请结合实际,论述哲学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答案:哲学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哲学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论,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世界和人生。
例如,通过学习存在主义,我们可以认识到个人自由的重要性,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其次,哲学可以引导我们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如儒家强调的仁爱与和谐,可以指导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如何相处。
再次,哲学还能帮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如道家的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可以教会我们在面对不可抗力时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态。
《哲学与人生》考试卷答案

《哲学与人生》考试卷答案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哲学与人生》考试卷(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做过科学的解释,其中“是”是指事物的( B )。
A、客观性B、规律性C、物质性D、可知性2、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C )。
A、能够改变环境B、有心理活动C、具有自觉能动性D、能反映外部事物3、“守株待兔”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说(D )A、否认事物联系的多样性B、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C、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D、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4、规律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够(C )A、能动地改造规律B、能动地创造规律C、能动地认识和利用规律D、能动地消灭规律5、放眼周围世界,我看到的是高山、河流等物质具体形态,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其正确回答是( D )。
A、可知性B、矛盾同一性C、永恒D、客观实在性6、哲学上所讲的运动(D )。
A、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B、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C、事物上升的变化和发展D、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7、辩证法认为事物运动的两种状态是(C )。
A运动和静止B.前进和倒退C.量变和质变D.联系和发展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C)。
A.宇宙中的一切变化和过程B.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位置的变更,进步的变化9、“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其中包含的辩证法原理是(C )。
A、意识对物质发展具有促进作用B、发展是变化,变化就是发展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社会主义建设就能取得成功10、世界上诸种事物之间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在于(B )。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C、矛盾的客观性D、矛盾的同一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1、关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有(AB )。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分数: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面?(10分)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
(10分)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0分)5.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6.运动、变化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分)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分,共40分)7.规律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8.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可能性()9.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10.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11.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来源()13.成功和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1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6.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答案:1.1)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2)个人主客观条件3)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2.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1)成功的行动目的2)恰当的行动方法3)行动的条件4.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平等相处;宽松的人际环境;相互真诚信任;友善和关爱6.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变化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后退的运动;而在这些变化当中,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才是发展。
并且变化还可能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如果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事物质的变化也不能称之为发展。
因此,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的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1、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人生发展不能好高骛远(√)3、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从主观愿望出发(X)4、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5、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6、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X)7、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8、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9、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10、人们可以创造规律(X)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小题)1、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了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社会道德的信息,这启示我们(A)A、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C、要重视事物的变化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2、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B)A、“现象”和“本质”B、“本质”和“现象”C、“客观”和“主观”D、“主观”和“客观”3、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B)A、比较分析法B、矛盾分析法C、分析综合法D、类比法4、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
这一事实说明( B)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 ,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5、下列不属于的是益友表现的是(D)A、正直的人B、诚信的人C、见闻广博的人D、好背后诋毁人得人6、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关系特征(D)①平等互处②宽松的人际环境③友善和关爱④相互真诚信任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拔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D)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8、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宋诗蕴含的哲理有(D)A、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B、联系是普遍的,孤立存在不和周围事物相联系的事物是没有的C、联系是多种多样的D、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局部没有的新的整体的功能9、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C)。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一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其含义是什么?A. 爱智慧B. 爱知识C. 爱自然D. 爱艺术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存在主义者?A. 萨特B. 海德格尔C. 柏拉图D. 尼采3.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真实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A. 物质B. 形式C. 感觉D. 经验4. 以下哪个命题不属于康德的“先验哲学”?A. 先验知识B. 先验判断C. 先验逻辑D. 经验知识5. 庄子的“逍遥游”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A. 追求物质享受B. 追求精神自由C. 追求社会地位D. 追求个人权力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7. 解释什么是“道德哲学”。
8. 描述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康德的“道德律”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
10. 论述尼采的“超人哲学”对现代人生观念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A. 爱智慧2. C. 柏拉图3. B. 形式4. D. 经验知识5. B. 追求精神自由二、简答题6.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四个原因:形式因(事物的本质形态)、质料因(构成事物的物质)、动力因(事物变化的推动力)、目的因(事物存在的目的或目标)。
7. 道德哲学是研究道德行为、道德规范、道德价值和道德判断的哲学分支。
它探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为什么某些行为被认为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
8. 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认为,最好的治理是顺应自然,不强制干预,让万物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然发展,从而达到社会和谐与秩序。
三、论述题9. 康德的“道德律”是指普遍的道德原则,它要求人们的行为必须遵循理性的法则,即“行为的准则能够成为普遍法则”。
而“自由意志”是指人们有能力根据自己的理性判断来选择行为,不受外在因素的强制。
康德认为,道德律是自由意志的体现,因为只有当人们自由地遵循道德律时,他们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存在与本质的关系问题B.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D.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B2. 以下哪位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苏格拉底D. 普罗泰戈拉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关系D. 社会生产力答案:A4. 康德认为,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A. 快乐原则B. 义务原则C. 自由原则D. 爱的原则答案:B5. 以下不属于人生价值范畴的是:A. 物质价值B. 精神价值C. 社会价值D. 个人价值答案:A二、填空题6. 哲学的三大基本问题包括:我是谁、我从哪里来、________。
答案:我要到哪里去7. 庄子提出的“逍遥游”体现了________哲学思想。
答案:道家8. 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答案:对立统一9. 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和奉献,这是________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10. 尼采认为“上帝已死”,这反映了他的________哲学思想。
答案:存在主义三、简答题11. 简述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案:存在主义认为个体的存在先于其本质,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的重要性。
它认为人生没有预设的意义,意义是通过个体的行为和选择创造出来的。
12. 解释“知行合一”的哲学含义。
答案:“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观点,主张知识与行动是不可分割的,真正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来体现和验证。
四、论述题13. 论述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答案: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1)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2)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贡献个人力量;(3)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4)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如艺术、文化、宗教等。
14.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提供了分析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2)强调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制度的完善;(3)倡导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和文化的进步;(4)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2023至2024学年第一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答案(一)

2023至2024学年第一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答案(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分。
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 古希腊文“哲学”一词由“爱”和“智慧”组成;在古汉语中,“哲”具有“智慧”“贤明”等含义。
下列说法没有揭示出哲学本义的是() [单选题]A.哲学是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本质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智慧之学B.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哲学都是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答案)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单选题]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正确答案)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单选题]A.科学的(正确答案)B.落后的C. 过时的D. 错误的4.歌德的名言:“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这句话说() [单选题]A.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矛盾的B.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C.创造社会价值是为了交换自我价值D.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正确答案)5.生物的长期进化产生了古猿,古猿又进化成人类。
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单选题]A.社会活动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B.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C.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正确答案)D.人类社会的发展完全是自发进行的6.如果你无法成为山顶的青松,那就做山谷的小树吧;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成为一颗星星吧。
这段话给我们选择人生道路的启示是() [单选题]A.国家和社会的需要高于一切B.要从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出发C.要全面认识和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答案)D.要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出发7.《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话反映的是() [单选题]A.唯物主义的运动观B.唯心主义的运动观(正确答案)C.正确的运动观D.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8.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2018年最新三校生冲刺“对口高考”强化训练(8)《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③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④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2、社会发展最根本的规律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B、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的矛盾运动C、个人动机与物质手段的矛盾运动D、个人活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A、个人的体质B、个人的学业基础C、个人的家庭情况D、个人的性格4、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蒋敏等517名同志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雷勇等5名同志被追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这表明()A、个体为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B、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C、实现人生价值,意味着获得更多的社会荣誉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5、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刻舟求剑③夜郎自大,目中无人④祸兮福之所倚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①②6、“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7、“知人知面不知心”主要是告诫我们()A、知人知面就行了B、一个人的外表容易认识C、认识一个人的外表就可以了D、不要轻信一些人的外表,要透过其外表看其本质8、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里是强调()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9、塑料袋出现百年以后,被人们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
目前,我国每天要用掉各种塑料袋20亿个以上,塑料袋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白色污染”的祸首,严重危害了自然环境。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哲学与人生是一门包含广泛讨论和深刻思考的学科。
它不仅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还涉及到许多关于道德、伦理、知识和真理的问题。
下面将列举几个常见的哲学与人生试题,并提供一些简要的答案。
试题一:自由意志与命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哲学中,自由意志与命运之间一直存在着讨论和争议。
自由意志指的是人类有能力自主决定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命运则是指一切事物都是由某种预定的力量或命运所决定的,人类无法干预或改变。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一种观点认为,自由意志是与命运相对立的。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决定来选择自己的行动,而不受外部因素的制约。
这种观点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另一种观点认为,自由意志与命运并不互相排斥。
人类具有自主选择的能力,但在生活中也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和约束的影响。
因此,虽然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但国家、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也会对我们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试题二:人的存在是否具有目的或意义?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一直是哲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这个问题与宗教、伦理和个人的生活经验等因素有关。
人们对此问题的回答不同,存在多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存在是有目的和意义的。
人类作为有理智和意识的生命体,可以通过追求真理、追求幸福、实现个人价值以及为社会做出贡献来赋予自己的存在目的和意义。
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存在是没有固定的目的和意义的。
人类的存在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偶然事件,缺乏根本价值和目的。
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人生观来定义自己的目标和意义。
试题三:真理是否存在?真理的概念是哲学讨论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不同的哲学派别对真理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一种观点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独立于我们的主观感觉和观点。
真理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可以通过人类的认识和思考逐步揭示。
另一种观点认为,真理是相对的和主观的。
每个人对真理的理解是有限的,受到个人的经验、观点和信念的影响。
真理不存在于客观的世界中,只存在于个体的主观认知之中。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A. 柏拉图B. 柏罗丁C. 普罗泰戈拉斯D. 赫拉克利特答案:C2.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自然哲学D. 存在主义答案:C3.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A. 培根B. 笛卡尔C. 休谟D. 康德答案:A4. 以下哪个流派认为人生是一场悲剧,主张悲观主义?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存在主义D. 人文主义答案:C5. 以下哪位哲学家主张“存在先于本质”?A. 海德格尔B. 萨特C. 尼采D. 卡尔·马克思答案:B6.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道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A. 伦理学B. 道德哲学C. 相对主义D. 绝对主义答案:C7.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社会契约论”?A. 洛克B. 霍布斯C. 卢梭D. 孟德斯鸠答案:C8.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意识决定物质”?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自然哲学D. 实证主义答案:B9.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理性是最高贵的品质”?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柏罗丁D. 普罗泰戈拉斯答案:B10.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人是自由的,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A. 存在主义B. 人文主义C. 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答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即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它关系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是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想体系的基础。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哲学与人生试卷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卷及答案【篇一:哲学与人生试卷】t>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从哲学寓意上看,其中的“门道”和“热闹”分别是指()a.“现象”和“本质” b.“本质”和“现象”c.“实践”和“理论”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2.科学的本质是( )a.创新b.发明c.思维d.创造3.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a.比较分析法b. 矛盾分析法c. 分析综合法d. 类比法 4.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c.这一矛盾是对立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d.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5.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这说明(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6.理想之所以能激发人们去追求、奋斗,能指导现实的发展,能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是因为( )a.理想属于人的意识 b.理想是社会现实的反映c.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d.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 7.理想信念是一种()a.精神现象b.物质现象c.经济现象d.逻辑现象 8.社会性作为人的属性,它是人类()属性 a.最根本的、特有的 b.一般的、非特有的 c.特殊的、短暂的 d.比较常见的 9.歌德的名言:“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a.人只有首先实现了自我价值,才能去实现社会价值b.人只有首先实现了社会价值,才能考虑实现自我价值c.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d.自我价值是人的根本价值10.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的发展。
a.个别人b.大部分人 c.杰出人物 d.全体社会成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 ____________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哲学的主要分支包括哪些?A. 伦理学、政治学、美学B. 形而上学、知识论、逻辑学C. 物理学、生物学、数学D. 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答案:A、B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我思故我在”?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笛卡尔D. 康德答案:C3. 伦理学中的“道德相对主义”主张的是:A. 道德标准是绝对的B. 道德标准因文化和历史背景而异C. 没有普遍适用的道德标准D. 道德标准由政府制定答案:B4.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中,解释事物变化的是:A. 物质因B. 形式因C. 动力因D. 目的因答案:C5. 以下哪项不属于人生的意义可能包含的内容?A. 追求幸福B. 实现自我价值C. 获得权力D. 探索真理答案:C二、填空题1.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先于________,并且人是自由的,必须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答案:本质2. 庄子提出的“________”思想,强调顺应自然,不强求于外物。
答案:无为3.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的概念,用以描述超越经验的理性认识。
答案:物自体4. 尼采宣称“上帝已死”,意在说明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________观念已经失去了约束力。
答案:道德5. 佛教认为,人生苦难的根源在于“________”,只有通过正确的修行才能达到解脱。
答案:烦恼三、简答题1. 请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其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感官世界中的事物是不完美、多变的,而理念世界中的理念是永恒、不变的。
理念是事物的真实本质,感官世界的事物只是理念的模仿或影子。
柏拉图的这一理论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后来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提供了基础,也影响了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哲学。
2. 阐述庄子的“逍遥游”思想及其对现代人生活的启示。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主张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哲学与人生》参考答案

《哲学与人生》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1)思维和客观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人类全部认识和实践的基本问题。
任何无法判断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自己亲身的生活和实践去解决,从而认识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
(2)略。
2.(1)人们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行为就会是盲目的,人们的活动就会步入歧途,就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就不能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而也不能享受快乐。
(2)①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需要有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因此,学习哲学与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是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节1.小伙子的核桃肯定卖不出去。
因为他只是机械地模仿老翁的方法,并没有注意到自己货物的属性和特点,也就是不符合客观实际。
2.(略)第三节1.(1)是积极行动的信念是王凯克服了最初的迷茫胆怯。
(2)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应该勇敢地面对人生,积极地去行动,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因为只有勇敢地放手去干,才能增长才干,也只有付诸于实际行动,才能梦想成真。
但需要注意,行动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不能仅凭自己的满腔热血蛮干。
·I·2.(略)第四节1.不正确。
小曹只看到环境的客观性,而忽视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只有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结合起来,才能把事情办好。
片面夸大一方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略)第二章第一节1.(1)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使这位同学感到困惑。
(2)不可行。
世界上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作为世界的一分子,也不可避免地要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生存和发展。
此外,人际关系具有交互性,该同学如果一直当“独行侠”,不主动与他人交往,别人也会逐渐孤立他,他就会深陷于这种困境中。
哲学与人生考试题

哲学与人生考试题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 [单选题] *A.有神论和无神论(正确答案)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物质和意识2.对于哲学的理解有误的有( )答案:D [单选题] *A.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正确答案)B.哲学是爱智慧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哲学就是理论知识的学习3.下列不属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的有( )答案:D [单选题] *A.世界是统一的(正确答案)B.世界统一于物质C.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D.世界是不变的4.《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
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是属于什么( )答案:A [单选题] *A.唯心主义(正确答案)B.唯物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5.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
这个观点表明( )答案:A [单选题]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正确答案)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6.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答案:D [单选题] *A.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正确答案)B.事物状态的改变C.单纯的位置移动D.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的变化过程7.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答案:B [单选题] *A.客观实在(正确答案)B.运动C.可知的D.事物的现象8.“刻舟求剑”故事中那个楚国人,虽然承认船、水、剑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但他却否认了船、水、剑是运动的。
他的错误在于违反了( [单选题] *A.离开物质谈运动,用孤立、静止观点看问题(正确答案)B.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原理C.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D.客观实际9.规律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够( ) [单选题] *A.能动地改造规律(正确答案)B.能动地创造规律C.能动地认识和利用规律D.能动地消灭规律10.根据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基本出发点是( ) [单选题] *A.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正确答案)B.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C.一切从领导的决策出发D.一切从书本出发11.( )是人特有的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B. 存在与本质的关系问题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2. 人生的意义在于:A. 物质享受B. 个人成就C. 社会贡献D. 精神追求3. 以下哪项不是哲学研究的范畴?A. 伦理学B. 美学C. 物理学D. 逻辑学4. “我思故我在”是哪位哲学家的名言?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笛卡尔D. 康德5.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A. 物质B. 辩证法C. 形而上学D. 历史唯物主义6.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A. 个人努力B. 社会环境C. 机遇D. 所有以上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哲学与人生的关系?A. 哲学指导人生B. 人生实践哲学C. 哲学与人生无关D. 哲学来源于人生8. “存在即合理”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A. 黑格尔B. 尼采C. 斯宾诺莎D. 康德9. 以下哪项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A. 个人幸福B. 社会地位C. 个人自由D. 物质财富10. 哲学对人生的意义在于:A. 提供知识B. 引导思考C. 解决问题D. 所有以上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2. 阐述人生价值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3. 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意义的指导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哲学如何影响个人的生活选择和决策。
2. 分析人生的意义与哲学追求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C4. C5. C6. D7. C8. A9. D10. D二、简答题1.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
哲学为人生提供思考框架和价值导向,而人生实践则为哲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经验基础。
2. 人生价值的内涵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个人成就、精神追求等。
实现途径包括个人努力、社会参与、终身学习和不断自我完善。
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通过实践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复习卷(练习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1、孔子“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C)A唯心主义哲学B普遍联系的哲学C 一切从实际出发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一叶知秋”是运用(C)的结果。
A、发散思维B、原点思维C、联动思维D、逆向思维3、“窥一斑而知全豹是(B)的例子。
A、发散思维B、联动思维C、原点思维D、逆向思维4、下列各项正确的是(D)。
A、历史事件有重复性B、历史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C、历史现象是独一无二的D、历史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5、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目标、开展行动,都需要明确(C)所在。
A、国家利益B、集体利益C、自己的利益D、他人的利益6、关于个人理想错误的是(A)。
A、有主观性B、有个体差异性C、有实现可能性D、有超越性7、人的本质是 (D)A、人的自然属性即食欲、情欲、求生欲B、自私就是人的本质C、追求自由D、社会关系的总和8、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A)A. 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 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9、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B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10、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 9 月 16 日做客中国政府网时表示 , ”嫦娥一号”已经进入到西昌卫星发射场 , 预计于 10 月中下旬发射升空。
人类能够发射探月卫星 , 说明了: ( B )①规律是客观的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④人们可以摆脱规律的束缚A. 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11、2007 年9 月13 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新闻发布会暨揭牌仪式在监察部举行。
事实证明,加大预防,防患于未然,无疑是成本较低、效果更好的反腐败措施。
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就是有效开展预防腐败工作的需要。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C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B. 只要推出新举措,就能彻底解决腐败问题C.要把握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D.国家相关部门认真行使国家职能有利于反腐败工作取得实效12、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构想,是幻想人民永远定居在一个闭塞的小天地里,过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
这一构想与陶园明的“世外桃园”都不可能实现,是因为:( B )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永恒不变的D.事物的矛盾是相互转化的13、关于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说法错误的是( C ):①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为判断标准②以事物力量的强弱为标准③看事物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④从事物的名称、旗号去判断A.③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描写乡村夜景的名句。
写景状物最重要的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否则就会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说明: ( B )A.矛盾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外在原因B.正确地认识事物离不开对事物矛盾特殊性的分析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主观联系D.成功地改造世界就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5、在雅典举行的第28 届奥运会比赛中,李婷和孙甜甜的完美配合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由衷喝彩,这喝彩也是其最终夺得金牌的因素之一。
这说明:( C )A.人们的立场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就不同B. 只有优化各部分之间的结构,才能获得最大整体效能C.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动力16、《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已者也。
”这段话是说:处处防备,就是处处兵力薄弱。
敌人兵力所以少,是由于处处防备的结果;我方兵力所以多,是由于迫使敌人分兵防我的结果。
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A )①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全面看问题往往一事无成④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A .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17、“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
”(《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了哲学道理是: ( A )A.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18、实现我国中部崛起战略,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后发优势,汲取经验。
扬长避短,走出一条有中部自己特色的协调发展之路。
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 A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③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④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9、冥王星是 1930 年由美国人汤博发现的,这在当时的观测条件下是了不起的。
但随着人们研究水平的提高,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不符合太阳行星的标准,故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 26 届大会投票决定降为“矮行星”。
冥王星降级一事表明: ( B )A.权威机构能够改变天体的属性B.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C.符合大多数人意志的结论就是真理D.自然界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0、《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推动力是活生生的社会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任何理论创新都难以成功。
这是因为:( B )A.理论创新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C.理论创新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D.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 就能推进理论创新21、2007 年 10 月 15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在本次大会上首次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之所以要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因为: ( C )A.正确的认识高于实践B.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是正确的认识C. 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22、中国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六十多年来,在水利水电工程教育、科研方面做出了突出的、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
他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写道:“人生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后人造福。
我一生为此努力,但贡献不大。
“张光斗的事迹表明: ( D )A.人生是否有价值,只能从人自身得到说明B. 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C.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很难实现统一D.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23、“理想好比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花,它虽生长在泥土中,但又不是泥土。
”这一形象的比喻表明: ( C )A.理想与现实是两回事B. 理想是美丽的,现实是丑恶的C.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D.理想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4、没有望远镜,伽利略不能发现银河系;没有显微镜,就不会有后来的细胞学说;没有强大推动力的火箭发动机,也就没有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这段话是说: ( D )A.社会历史是由杰出人物创造的B.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自己岗位上埋头苦干C.实现人生价值要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25、2006 年 9 月 2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对陈良宇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
2006 年 12 月 23 日,中共中央决定对杜世成的问题立案调查。
中央一再强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常修为政之德,党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
这体现的哲理有: ( B )A.实践决定认识B.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C. 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决定事物的发展D.党员干部要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26、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 A )A、量力而行 B 、听天由命 C 、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27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 , 洪水泛滥吞没良田 , 十年九不收。
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 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 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
这一事实说明 ( B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 , 改变或创造规律 , 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 , 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28、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积极的态度表现为(D)①合作②接纳③和睦④和谐⑤排斥A. 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29.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 14 时起,启用 8 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
这说明( C )。
A.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C.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30.下列不符合对待挫折和逆境的要求的是(D)A.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B.要正确看待过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C.要有坚定的信念D.要求我们要消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逆境31.下列不属于的是益友表现的是(D)A. 正直的人B.诚信的人C.见闻广博的人 D. 好背后诋毁人的人32、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关系特征(D)①平等互处②宽松的人际环境③友善和关爱④相互真诚信任A. 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3.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 C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34.“拔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D)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35、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C)。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36、“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C)A、事物是运动的B、事物是变法发展的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D、规律是可以认识的3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 “陈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C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前途是光明的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 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38、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 , 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 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 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 , 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