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论文-浅谈物理概念教学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物理基础知识主要是指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目的,就必须重视和加强物理概念教学。
一、学习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广泛应用。
对于物理概念,一般都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基础知识教学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大纲中这些关于物理概念的精辟论述,应作为搞好物理概念教学的指南。
具体的说应认真钻研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弄清与物理概念有关的物理事实(包括实验事实),既弄清物理概念的依据。
第二,要明确这些物理事实提出了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既明确引入概念的必要性。
第三,研究中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
第四,对概念的意义要逐字逐句的推敲,从而全面准确的弄清它的物理意义,特别要明确概念的适用条件。
对其中物理量的定义式、单位等也要有所掌握。
第五,弄清关系密切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明确教材中的地位,它是否为重点、难点或关键。
通过钻研教材要明确某个物理概念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处理好重点。
这样,物理概念教学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重点概念就是概念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它既是联系物理基础知识的纽带,又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例如力、加速度、速度、能、场等,这类概念的要求比较高,要多花力气多给课时,多安排实验,多做练习。
使学生能达到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
二、生动直观地引入概念概念引入是概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引入工作做得好,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路纳入正轨,对正确理解和掌握要领有着直接影响。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的本质抽象,它是在感知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中形成的。
引入概念时也应依据这一特点从直观到抽象。
例如:在讲述力的概念时,应首先举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实例。
高中物理教学的论文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之我见摘要: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显示了科学的巨大力量。
所以,学习一定的物理学知识不仅是作为一个高素质公民的前提条件,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必要条件。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新,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新课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造就新一代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体来说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加强学科课程的联系和综合化;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来说,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犹为重要。
因为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
1.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创新是民族之魂,是人类历史上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是大力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
在物理实验中,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和获得的数据有时不符合预想或不满足已知规律,这究竟说明了什么?观察内容的真实性表明,这种情况肯定有它的自身发生的原因,而绝不能简单归为自己观察或操作错误,所以实验中鼓励并要求学生质疑其原因批评并防止由于不相信自己,而且盲从于原来的预想或所谓的正常,甚至无实验依据在删改数据。
所以实验中客观实在地使学生养成敢于质疑的品质。
二是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
可以用探索性实验及仪器和实验方法的可选择性培养发散思想,利用实验结果,实验方法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实验探索是学生独立使用仪器和实验设备进行实验观察,取得资料和数据,分析、概括出结论,完成某个课题任务的教学方法。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之我见摘要:高中生物理学习中由于多种因素质的影响,会给学生带来暂时的不适应和学习上的困难,让学生在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感悟和认知的冲突中,主动去发现、构建新知识,比教师生硬地传授给他们知识要好得多,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教给学生各种物理方法,让学生逐渐地学会用物理思维的眼光来观察身边的生活,用物理意识的头脑去思考和分析周围的一切,物理学习的能力自然会逐渐地提高,不再感到物理学习是很困难的。
关键词:学习困难信心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目前,高中生的入学年龄一般多在十五岁左右,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已处于“形式运算”的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这是造成学生学习上困难的生理原因。
但随着由较低的学习阶段向较高的学习阶段的发展,由于教学内容的升华,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会给学生带来暂时的不适应和学习上的困难,这是正常的现象。
教师若能正确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本文就高一物理教学难的成因及其对策做一简单探讨。
1.树立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学习要求有所不同。
初中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对物理现象过程的阐述基本上是属于定性的,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而高中物理不仅内容多、难度大,而且使用定量的方法去研究探索比较复杂而抽象的物理现象及过程。
高一新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方法、学习习惯基本上还停留在初中的水平上,一下子不能有大的改变。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在高中初始阶段,特别是在学初伊始,必须指导学生区别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内容的要求、方法的不同,使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我们应该正视物理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认识到,只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努力,一定能学好物理。
2.循序渐进,加强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六篇
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六篇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储备人才。
首先,教师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实际,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研究物理的兴趣。
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研究惯。
同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地钻研问题,解决问题,教育学生自己归纳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形成正确的知识结构,提高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其次,教育的目的不是消灭差距,而是通过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努力使全体学生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
另一方面则应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这样可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思维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最后,教学中不要人为的封顶,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使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探索和思考。
但不要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应注意把握好尺度。
只有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储备人才。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方式展示思维过程和信息关系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组织和理解信息,促进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相对于传统的线性思维方式,思维导图更加直观、灵活、易于记忆和理解。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而且易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学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提高研究效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将思维导图融入到教学中:1.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教师可以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绘制出相应的思维导图。
物理教学论文(通用4篇)
物理教学论文(通用4篇)物理教学论文篇一合作教学是教师教学实践中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即教师教学中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或探究学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学习和探究,在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进来,与学生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学习苏科版《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这节课时,我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让学生分组用天平对物体的质量进行测量,课前为学生准备好所用的器材和用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学生的每一个小组都在教师的团结合作之下共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2.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初中物理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比较紧密,教师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环节要科学合理,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和能力,专业水平已经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师想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摩擦力》这一节实验课,我把这节实验课安排在实验室,课前我为学生准备好实验课需要的器材,如:毛巾、玻璃球、玻璃等,让学生根据基础理论的学习,选择所需的实验器材,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并在实验的过程中及时指导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体会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能够深刻理解摩擦力以及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学生在这一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当今社会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将来要步入社会参与竞争,教师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初中物理学科是中考中的重要考试内容,教师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这门学科,更要有效安排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让学生将来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教师有必要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材知识要点的框架特点,安排和设计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例如,学习《水循环》这节课时,教学重点: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节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上两节课《熔化和凝固》和《升华和凝华》,那么在讲解本节课的过程中,我穿插着上两节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同时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比一比看看谁记得比较准确,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复习,还能够促进学生把知识点联系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一过程中学生争相回答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达到掌握知识要点的教学目标.其实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要进一步了解,才能设计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综上,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有效地途径,需要教师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的能力和水平.物理教学论文篇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在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学习新课时,都要重视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引导新课的导入,以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实施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自感现象”时,教师可以构建实验形式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好奇心带入到新的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可举着一节电池问学生:这节电池是6V的,如果我们拿着这节电池的两端,会有触电的感觉吗?然后找几位学生来亲自实验,让他们感受下.这之后将6V的电池组,与日光灯的镇流器线圈构成电路,再让几个学生感受断电后的自感现象.学生在这个实验中感觉到了非常明显的触电反应,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很强的好奇心,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学会等待,不用急着展开,而应该因势利导地提出问题:仅仅摸着电池的两端为什么没有感觉到电的存在?而把电池和线圈连接起来后反而使人有了触电的感觉,那么线圈中到底存在着我们不知道的什么样的秘密?这节课我们将来揭开谜底,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揭开谜底.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水到渠成地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诱导到本节的主题上.二、课堂提问后的等待———不要急于引导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展示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对话的常用方式,也是教师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常用渠道.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学生表现自我的常用方式,如果教师的提问能恰到好处,能有一定的艺术性,那么就可以积极地促进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加的集中,这样不但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更使教师和学生在和谐共处的教学环境中积极地教和学.但课堂教学中也存在这样的课堂提问: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为了显示这堂课的高效和质量,就会找班上一些学习好的学生来回答提到的问题,优秀的学生回答的非常流利和顺畅,这样就能显示出教学是非常成功的.初看我们不能发现期中存在的问题,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回答问题只找了优秀的学生,而排除了成绩一般的学生,这些学生被排除了在课堂的提问之外.因此,教师提出问题后为了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教师不应急急忙忙地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也不应及时地给出过多的提示或引导,而应该给全体学生留够思考的时间,让他们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和学习,这时候的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让热闹的课堂静下来,从这些角度来讲等待就是非常必要的.三、重难点教学后的等待———不要急于拔高在高中物理的教材中有很多的重难点知识,在教授这些知识的时候,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这些重难点知识.尽管采取了不同的手段让学生进行学习和练习,但也会存在很多的问题,这时候教师不要着急让学生非得一下子掌握,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重难点知识分解后详细讲解,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学习和思考,以真正完全掌握.总之,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等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等待并不是意味着让自己无所作为,成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而应该积极的发现学生们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并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也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教与学”论文
浅谈高中物理的“教与学”自从我经历高考直到大学毕业从事物理教学几年以来,对于物理,我有深刻的体会,那就是物理难学也难教。
但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我对于物理的教法和学法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句话概括就是教与学是互动的,不是独立的。
如果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就算内容讲的天衣无缝,效果也不一定好。
一开始我就是这样做的,认真备好课,甚至是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深怕有错漏,开始效果还好,时间长了就不可靠,觉得自己付出跟回报不成正比。
现在想想,原因很简单,就是那些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十分感兴趣的缘故。
所以对于学生,老师教的怎样,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兴趣。
那先从兴趣谈起吧。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
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
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最新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如何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如何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中学的精髓。
如果把中学物理这门科学比作高楼大厦,那么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砖石和钢筋框架。
有经验的物理老师经常要求学生抓好基础知识,指的就是抓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然而,有些同学却不这样,他们不重视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与掌握,把主要精力都用在盲目做题上,其结果不但在做题中遇到了很多障碍,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始终不能抓住系统的知识体系。
他们总是有一种题目很多.头绪很乱.忙得不可开交的感觉。
最后得出一个物理难学的结论。
一次,一位同学拿着一道物理题。
题目是如图(1):木块A和木块B一起沿着倾角为a的斜面加速下滑,试对木块A作受力分析。
这位同学认为木块B对木块A的摩擦力应该平行于斜面向下,理由是木块A的加速度是沿斜面向下的。
(原答案给出这个摩擦力是水平向左的)他说完后我提出了两个问题:1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是什么关系?2加速度方向是跟合外力方向一致还是跟随便的一个力一致?他低头想了一会儿,说:“我明白了。
”象这样由于概念不清,导致做错题的例子举不胜举的。
什么是物理概念呢?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的概括,是从个别的物理现象.具体过程和状态中抽象出的具有相同本质的物理实体。
在中学物理中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用词语直接表达的概念。
如力、重心、点电荷、理想气体、干涉、静电平衡、匀速直线运动、衰变等等。
另一类是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概念,常称为物理量。
如加速度a=△V/△t,动能Ek=mv2/2,动量P=MV,电场强度E=F/q等等。
对一个物理概念的认识,一般需经三个阶段:一.感性的具体,二.理性的抽象,三.理性的具体。
老师每讲一个新的概念的时候,总是首先引入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具体物理现象,物理实例或做一些物理实验,使我们产生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再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抽象出本质属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经过演绎的练习,使物理的抽象上升为理性的具体,实现应用所学概念有针对性的解决有关问题。
高中物理教学理念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理念的探索【摘要】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是现代高中物理教学的规范,在实施该标准的过程中,我不段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教学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理念衔接兴趣新物理课程标准可持续发展古人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么学。
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理念更行之有效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一下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指导。
一、以初中物理为契机,抓好高中物理的衔接在高中物理的“启蒙”阶段,切忌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
首先,把握准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教学的切入点,有机地把初中物理过渡到高中物理当中来。
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对他们都有一定的兴趣。
学生接触到的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定向思维。
我以此为契机。
引导他们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以至进一步来认识他们所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
例如:设计这样一道题,一辆在平直公路上以10米/秒匀速行驶的汽车,发现前方有一障碍物后,立即刹车,刹车的加速度是为2米/秒2,求8秒后的位移是多少?不少学生死套公式s=v0t+1/2at2结果得出s=16米的错误结果,其实汽车的运动时间根本没有8秒,而是5秒就停止了。
t是不能用8秒代入的。
学生习惯于初中的定向思维,在高中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的能力从而扭转学生的定向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其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以学生为中心,完成知识的迁移。
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
如“摩擦力”是高、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衔接点,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初中只要求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知道摩擦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对高中物理教学几点思考论文
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新一轮课程改革,既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得到发展的一个机遇。
我们只有不断的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才能使我们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逐步深入和对近几年来学生成绩反馈的思考,我校高中物理教学还是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教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048-01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新一轮课程改革,既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得到发展的一个机遇。
我们只有不断的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才能使我们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逐步深入,今年我校将迎来第一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对实施新课程近三年来教师的教育教学以及学生成绩反馈情况来看,我校高中物理教学还是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教师惯于“单向传输”,“面面俱到”而学生则惯于指望老师“满堂灌”对老师产生依赖心理,不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在我们的课堂上有很多同学表面上静坐在那儿,到底有没有听讲,听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对其听课的效果怎么样,老师并不知道。
这都是传统教学老师对学生单向传输知识带来的弊端。
重“理论”轻“实践”理论知识脱离实践;物理学的原理、规律深深地植根于浩瀚的实践之中。
同学们在学习物理规律之前,由于经常和物理现象打交道,已经有了许多感性认识,这给我们学习物理带来方便。
但是,我以前没有把握住这一点,使学生觉得物理非常难,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我们在高一、高二的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基本是统一的要求,使用的是统一的实验报告册,学生只是按照步骤操作一下,填上几个数,写上实验目的(已经提前告知的结论),不需要动什么脑筋的。
一旦到高考中需要考察实验的能力,肯定是无法适应的了。
随着新课程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重心已经由理论建构、机制探索转向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堂学习。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返朴归真-谈高中物理教学
返朴归真—谈高中物理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些学校的物理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
以考纲为依据,用操练来提高升学率,不能说没有效果,它曾经有过使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地区学生的高考升学率显著提高的辉煌历史。
但这种提高并不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是靠条件反射短时期内将学生的分数硬拨上去的。
这种做法最终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
”“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最终导致“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培养的学生缺乏创造力。
2002年2月1日,从江泽民主席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技奖证书,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昆教授,是国际上著名的固体理论物理学家和声子物理的奠基人,他的治学之道是“从第一原理出发”和“三个善于”。
所谓“从第一原理出发”,即先不看已有的文献,而是独立地从最基本的物理现象、实验事实及基本概念开始研究,这样,会使自己的思路不受他人束缚,有主动性,从而使研究工作更具有开创性。
“三个善于”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善于提出模型、方法解决问题,善于作出最重要、最有意义的结论。
”黄昆教授的治学之道实际是揭示了一流科学家的治学思想,即:尊重事实,从最基本的物理现象、实验事实出发,揭示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形成概念、规律。
这给我们物理教学工作者的启迪是:物理教学必须从“源头”开始,即“返朴归真”。
当今物理教育,特别是高中物理仍然被学生当作一门难懂、枯燥的学科。
究其原因是:多数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通常只强调概念和公式的定义,接着是巩固性练习,而不重视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不把物理与现实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回归物理的本源——生产、生活实践,不注意物理学基本研究方法的教学。
于是,多数学生只好用死记硬背来应付这门课,渐渐失去了物理原有的魅力,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界许多有识之志认识到这一点,多年前就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大声疾呼,要求改革应试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第一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第二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第三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第四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第五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更多相关范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学习中的记忆力大局部科目,如外语、历史、地理、政治、语文,甚至包括化学,学习时相当大局部的智力活动是记忆。
其实物理学习也需要记忆,而且记忆在物理学习中也很重要。
事实上,各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记忆,只不过是不同学科对记忆的要求有所不同。
目前,一些高中生把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等背得滚瓜烂熟,却没有真正搞清它们的物理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
这就说明,记住物理知识不等于学会物理。
还有一种情况,一些高中生虽然具有较高的智力,在物理学习中却不肯花气力记忆学习的内容,头脑中没有清晰的物理知识,他们的学习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也学不好物理。
上述两种相反的事例告诉我们,物理学习需要记忆。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需要记忆什么呢?物理学习中要记忆的内容分为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物理应用三类。
对于物理知识,我们需要记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模型、相关物理学史、物理概念及其公式、物理规律及其表达式、一些物理常数、物理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还有物理知识结构。
对于物理方法,我们那么需要记忆物理学方法、实验方法和解题方法。
物理应用包括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仪器、机械、元件的结构原理和基本的解题模式。
在记忆的时候应讲究方法,突出重点,形成知识结构。
物理学习需要记忆力,同时通过物理学习也开展了学生的记忆力。
高中物理学习的记忆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感知物理现象是记忆的基础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总是以一定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作为基础。
我们记忆物理知识必须进入实在的物理环境,感知物理现象,进行实验操作(:)。
(二)理解物理知识是记忆的关键物理知识需要记忆的内容也是非常多的,单单物理公式高中物理课本中就有二百个左右。
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我们仅靠机械记忆显然是不行的,应该以意义记忆为主,而理解物理知识是记忆的关键。
科学地进行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论文]
科学地进行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物理概念是中学物理知识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
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物理概念的教学不够重视,方法不够得当,讲解不够清晰,就会造成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不透彻,对概念间的关系不清楚,这样将会影响到学生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与拓展,学生应用物理概念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就会存在较大困难,就会产生“物理真难”的负面情绪,从而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教学中教师容易忽略的几个方面,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对概念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人们把在社会生活里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到的各种事物,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事物本质的、主流的、共同的东西概括起来就形成了概念。
概念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是一种理性认识。
教师教学中必须重视概念的形成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为物理概念的建立提供科学丰富的感性认识素材,这样才能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理解概念。
那些不愿在概念的形成上花时间,希望通过大量的习题应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末倒置的,是不可取的。
在高一加速度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在学生还没有建立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匆忙给出加速度的定义表达式,然后进行大量的习题强化,导致学生只会机械地进行计算,对引入加速度的必要性缺乏认识。
这样的后果是物理越学越无趣。
笔者认为应该不吝惜时间带领学生充分体会加速度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递进式地列举生活中的例子:1.磁浮列车以432km/h高速匀速运行了8s,蜗牛在10s内速度从0加速到0.1cm/s,让学生体验速度大与速度变化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猎豹2s内速度从0加速到30 m/s,博尔特2 s内速度从0加速到6m/s。
学生自然得出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变化大的速度变化快。
3.汽车加速性能测试中兰博基尼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4.0s,麦克拉伦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3.2s,让学生建立起速度变化相等时用时少的变化快的概念。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论文
初探中学物理概念的教学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准确掌握物理规律使他们的能力和智力得到发展是中学物理学的核心问题。
如何使学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进而掌握规律,并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物理概念,没有这个物理概念行不行。
如何建立一个概念,一般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实现:1.创造学习物理概念的情境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新颖的、有趣的现象,能产生好奇心。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对某些事物产生有意识的注意,能提出问题、进行思考,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顺利进行。
①通过实验。
对于学生而言,因缺乏建立物理概念所需的足够的感性经验,要学好某一个物理概念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应该通过一些典型实验,使学生获得鲜明的感性知识,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从而形成概念。
如,讲“浮力”概念,可先做一个演示实验: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物,再用手向上托住重物,使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变小;把重物放人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也变小了,由此对比引人“浮力”的概念。
②利用已有的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观察和接触过许许多多物理现象和应用物理知识的事例。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样也可以创设一定的学习物理概念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引人“压强”概念之前,先列举一些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蝉是怎样从树上吸到汁液的?大漠中为什么只有骆驼才堪称‘沙漠之舟’?在雪地里行走为什么要穿上雪橇呢?”等,并通过分析这一类现象来引人“压强”概念。
③按新旧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展开。
新概念与旧概念、旧规律之间往往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抓住这种相关的联系,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逐步展开,自然地引出新的概念,也是创设有效学习物理概念情境的好方式。
例如,以一定的实例为依据,由速度到速度的变化,再由速度变化的快慢到加速度,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出加速度的概念,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引人这个概念的客观性和必要性,是学生原有知识的继续。
高中物理论文范文参考(精选3篇)
高中物理论文范文参考第1篇一、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老师很多老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以及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仍旧崇尚题海战术。
很多老师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熟悉的掌握公式以及定义,便会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给学生布置非常多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掌握公式及定义。
其实,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加深学生们对公式及定义的理解,同时还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发现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单一无创新,在高中的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仍然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表现自我的机会,缺乏表现自我的空间,学生们的学习可以说是一种高度的模仿或者机械的记忆,对知识没有深刻的理解。
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在物理课堂上缺乏激情,不利于物理的学习。
最后,老师忽略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包含大量实验的学科,然而很多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很少做物理实验。
物理课本上的实验,老师通常是用语言苍白的叙述,对重点现象以及实验步骤让学生们做笔记然后进行背诵。
在这种教学形势下,学生们只是死记硬背,对知识并不理解。
学生无法直观的通过实验发现现象,物理知识的理解不深刻,物理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习效率不高。
二、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1.培养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所有的学习活动基本上是从兴趣出发,如果老师不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对物理相关的概念、定理和一些非常重要定律掌握的不到位,模棱两可,这就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做不好题,对物理的学习感到困难,学习们学习的情绪不高,成绩很难提高。
老师不仅要充分发挥自己主导的作用,同时还要体现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
老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根据物理教学目的,通过设置具有针对性的环节,发散学生们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努力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主动的参与课堂的讨论。
新课程下物理概念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下的物理概念教学摘要:物理概念是对本质属性的认识,通常很难让人发现,只有通过对表面现象由表及里的学习才能去伪存真,掌握真正的内涵。
本文从认知能力和心理机制、创设教学情境、构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多方面提出了对物理概念教学的建议,对以后的物理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概念教学认识一个物理概念要有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提高的过程。
”教法有则,教无定法”教法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学生实际,不拘一格地把多种教学方法,如谈话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实验法、讲练结合法等灵活地运用于概念教学过程之中,从最适合学生的切入点入手,用最适合学生的教法进行概念教学,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概念之本质、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
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结合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机制物理概念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学习物理的关键和基础。
它是表述研究对象具有的物理属性的思维形式,在进行概念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也要遵循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已经由感性思维的阶段过渡到理性思维的阶段,但是在物理学科等初步涉及的领域,因为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学生还是会对物理学科停留在最为初级的感性认识。
尽管生活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物理现象,但是,学生还没有物理的理性认识和学科认识。
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提出,人的认识,必须由感性阶段过渡到理性阶段,达到质的飞跃后,在认识上,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感性阶段。
所以,教师必须遵循”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认识过程,以形象的教学工具作为支撑,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感性认知材料。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挂图、模型、实物、图像、图表、实验、视频、动画、课件等显而易见的教学材料,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
比如在讲解”功率”概念时,我采取的是”情景教学法”,先给学生们播放一段视频,视频包括三个主要场景:沙滩上,父子二人堆沙;单元楼里,胖子和瘦子二人同时爬楼梯回家;工地上,工人们用起重机吊起重物,而旁边有很多工人抬起一块重物。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问题论文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问题研究摘要: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降低初高中物理的学习台阶,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统筹安排的系统工程。
从一定意义上说,两者相比,物理概念更为重要,而在物理概念的深化过程中有意渗透物理思想,将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概念;初高中物理教学街接;新课程;物理思想一、正确认识物理概念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像盖房子所需要的钢材、木料、水泥一样,物理概念是思考问题的基础,分析问题,选择定律、公式的过程,就是运用一系列概念在头脑中进行思考、判断、推理的过程。
例如: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它体现了一个电阻上的电流i与电阻r本身的大小以及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如果电流、电阻、电压等概念不清楚就无法真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公式。
因此,学好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二、如何有效进行高中物理概念的教与学1.联系日常生活现象,初步建立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以大量的日常生活现象和物理事实为基础,经过人们头脑的加工而形成的。
例如,新高一第一章力的概念这样建立就比较好,我们经常观察到这样一些生活现象:人推车,牛拉犁,人提水桶,书压桌面,磁铁吸引铁钉等等。
我们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每种现象中至少都包括两个物体,而且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正在施加推、拉、提、压、吸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称为“作用”。
于是,我们就可初步形成“力”的概念,并且初步认识到“力就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注意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连接,进一步强化概念高中教师应了解并认真分析学生在初中已有的知识。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象人推车前进,这样一个物理过程,谁是受力物体,谁是施力物体?学生的结论是: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给车施加了力的作用,车反过来对人也施加了力的作用,若以人为研究对象,人却成了受力物体,而车则成了施力物体。
学生这种错误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与他们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是分不开的。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感悟论文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感悟摘要: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的概括,是从个别的物理现象,具体过程和状态中抽象出的具有相同本质的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
关键词: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实验概念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这是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完成的,这毕竟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十分艺术的过程,这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但教师起着主导作用,首先教师在备课时深入钻研课标、大纲,认真分析教材,把握内容的深广度。
要正确地理解某一概念,就必须引导学生全力找出概念的本质,把本质属性所反映的全体对象揭示出来,把本质属性由学生搞清楚。
然而非本质联系常常是丰富多彩的、明显的,对感官刺激强烈。
而本质联系却往往比较单一,刺激不强烈,甚至是隐而且弱。
我们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花费时间去探讨、挖掘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建立各个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
老师每讲一个新的概念的时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创设情景先引入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具体物理现象,举物理实例或做一些物理实验,使学生产生具体的感性的认识。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是认识概念的基础,是获得感性知识的主要手段。
在一个概念所包含的大量事例中,有的实验相关联的条件少一些,有的多一些,有的与概念本质联系突出、明显,有的非本质的干扰和影响大一些,有的适合在概念引入时做,有的适合于阐述概念、建立和巩固概念时做。
因此,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应在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经过精选的——与概念由鲜明联系的典型实验,切勿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认为实验做的越多越好。
例如,在讲“共振”时,做共振的直观演示实验十分必要,可以使学生亲眼观察到“a摆振动时,长度和a摆相等的b、g两摆幅最大”的现象。
还可以通过该实验形象化地讲解“a摆振动时,通过张紧的绳向其余各摆施加周期性带动力,这个带动力频率等于a摆的固有频率,又因为a、b、g摆长相同,固有频率也相同,所以这个策动力的频率也等于b、g两个摆的固有频率。
高中物理教学体会论文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体会高中物理教学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批判性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
我认为,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不仅仅是对物理教学活动一般性的重复,更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物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实践、情感价值观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
对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1.要更新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非主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主动思考和教育实践,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
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学习,培养新的教育观念,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调整,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这才是收到较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物理新课标不仅对物理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
“培养学生必备的物理素养”是高中物理课标的基本要求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物理观。
2.改变教育教学方法2.1 教师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绝大多数学生能理解,能消化。
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记得有人说过“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时间花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教学、辅导的重心自然向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从而造成好的学生越学越好,差的学生越来越差。
所以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不要忽视所谓的差生。
2.2 要让学生动起来。
让他们有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注重学法指导。
中学阶段形成的物理概念,一种是在大量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另一种是在已有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
高中物理教育论文9篇
高中物理教育论文9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篇一【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以此同时,新课标对高中学生的物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旨在培养、发展、全面、均衡,具有极强实践能力的人才。
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深入研究物理课题,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重要性方法基本技能一、正确认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二、有效实验教学合理开展三、落实实验基本技能不容否认,实验基本技能是做好实验,培养实验能力素养的前提条件,从近年来的高考题中可以看到,高考对于实验基本技能的考察几乎年年都有出现,而从考查情况来看,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如。
读数”几乎年年会考,但是年年都有很多的学生在类似简单的问题上失分,如何解决这一现象呢?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想着如何拔高学生的能力,雨是应当重视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一方面,教师本身在进行示范演示实验的时候尤其要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要知道,教师在进行示范演示实验的时候,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时候的学习对象,为了保证示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教师在开展实验之前要在课前进行多次演练,既可以有效提高课堂上实验的成功率,又可以让整个实验操作过程更加完整、顺利、规范;另一方面,在学生做分组实验的时候,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能仅仅局限在按照教师或者教材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学生要对所做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实验器材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
如果可以,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进行实验设计。
综上所述,新时期,对于高中阶段物理学科实验的教育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认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有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以及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从而真正的促进高中阶段物理实验教学有效开展。
高中物理论文篇二谈高中物理教学摘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高度责任感出发,全面构思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浅谈物理概念教学篇一:浅谈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浅谈高中物理概念教学刘国峰一、高中物理概念的重要性:物理概念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从获得的感性认识,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而建立起来的,它能准确地反映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本质属性,它是从大量的个体、现象中提炼出共同特征并加以概括而建立的,是物理事实本质在人脑中的反映。
物理概念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方法,构建知识体系的基本元素,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不可能有效构建物理模型,不可能形成清晰的思维过程,当然也就不可能弄清物理规律。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某些概念理解不到位,就会导致或受日常生活经验的干扰,或挖掘不出有效信息从而不能建立起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联系。
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搞好物理概念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影响高中物理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1、日常生活经验的干扰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而所谓的“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指自然科学实验),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研究自然规律。
实验当然离不开人们的观察和感知,但它区别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在于:实验是将事物置于控制的或特定的条件下加以观测,而不像日常生活经验是在没有任何控制的前提下获得的。
实验大致包括以下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教材大量枚举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并从这些经验得出了一些热学、声学、光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造成了许多学生误以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就可以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或者即使有部分学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可以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得出,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而什么时候又不能借助的困惑!造成这些误解的本质就是学生们并没有真正弄懂“实验”和日常生活检验的区别!2、学习方法不当:教学中发现大量的学生在中考中物理成绩不错,甚至优秀,但在高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物理成绩大幅下降!一些学生轻视概念的识记与理解,造成概念模糊不清,不能准确地弄清物理概念的本质属性。
如有不少同学对“加速度”这个概念模糊,往往“望文生义”的认为:加速度就是速度增加,或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等等不正确的理解。
而另一些同学由于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缺乏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习物理概念时习惯于机械记忆,盲目练习,往往被个别表面现象所迷惑,形成一些片面的、肤浅的概念,不能从深层次的把握物理概念的属性,从而只会做“元概念”类型的题目,将概念内涵或外延稍稍延伸就出错的情形。
仍以“加速度”为例,虽然这些学生知道“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V/△t),是描述物体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但往往造成“加速度大速度就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就一定大” 的错误认识。
3、教材衔接不当:高中物理教材与与初中物理教材相比,初中物理教材文字叙述比较浅显通俗,学生容易看懂和理解,而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
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大大超出许多学生的接受能力。
另外,高中教材与所需数学知识的衔接不当,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也造成了困难。
如学生尚未学到极限的概念,在学习瞬时速度、变化率等概念时就难以理解;高一新生没有三角函数知识,处理和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合运动与分运动时难以理解;没有函数图像的知识,用图像法研究各种问题就会比较困难等等??4、思维能力跟不上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较,对思维能力的要求都有一个较大的跨越,存在一个较大的台阶。
思维能力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
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高中物理教材所讲述的知识不仅要求采用观察、实验,更多的要求具备分析归纳和综合等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能熟练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对于多个研究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的复杂的问题,从物理现象到构建物理模型,从物理模型到数学化的描述,建立一系列的方程,学生接受难度大。
三、加强物理概念教学的方法(1)加强实验教学,深化对“实验”的理解:大多数物理概念是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透过现象剖析揭示其本质而引入的,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形成深刻印象,强化了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但一定要对学生反复强调实验的条件、做好对现象剖析、强化逻辑推理过程、使学生将实验与日常生活经验区别开来。
例如在引入弹力的概念时,先通过演示实验:小车受拉伸或压缩弹簧的作用而运动,从而感知小车受到了力;再用手弯曲刻度尺,从而感知手受到了力。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下列问题:弹簧和刻度尺发生了什么样形变?发生形变后弹簧和刻度尺要怎样恢复形变?虽然弹簧和刻度尺不一样,但它们产生力的原理是否一样?都是怎样才产生力的?力的作用对象和方向是否有联系?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力概念,最后反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力的的感知是这样的吗?你认为实验与日常生活经验区别在哪里?从而深化对“实验”的理解。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小车到底是运动还是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以免造成错觉,误以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推,给“力”的概念的教学带来不必要困扰。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概念的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明确回答下面几个问题,并且在初学时暂时将它固化:①概念名称;②定义的内容;③符号及表达式;④单位;⑤物理意义;⑥矢量和标量;⑦状态量和过程量;⑧适用范围;⑨注意事项;⑩与相似概念的区别。
力争每个概念都要能回答出这“十个”问题,在加以适量的训练以巩固,既能避免“望文生义”式的学习,又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如对于“加速度”这个概念,除了名称、内容、符号及表达式、单位这些最基本的要识记外,还要加强后面几个属性的理解,以便使学生理解诸如“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这个概念;加速度为负的好意;某物体该时刻加速度为2m/s2,此后一定也为2m/s2吗?为什么?与速度和速度变化的区别于联系”等等问题。
(3)解决好教材衔接问题:针对高一新生,要重视衔接教材的选择,要严格按照衔接教材顺序,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试图一劳永逸,要尊重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规律。
学生的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具体体现为:感知觉的发展;记忆和注意的发展;思维的发展;想象的发展等等。
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练习与习得经验、社会性经验和平衡化。
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制约学习内容的深浅,制约学习方法的选择,对个体的学习效率产生影响等等。
因此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规律,切不可成人化的看待学生,违背认知事物的规律,同时也符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更何况,老师作为成人,当初就在很多概念上栽过不止一次跟斗,妄想学生一步到位肯定是不现实的。
对于数学知识的衔接不当,要尽力协调数学课程,不然的话就必须先花一点时间,将必要的数学知识障碍扫清后在讲解相关的概念,避免学生因为数学知识障碍影响物理概念的建立。
(4)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防止填鸭式教学:物理概念大多数是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概念的建立主要依赖于认知结构中相关的概念,要充分发挥已有的旧知识的作用,通过新旧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入新概念。
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就一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推理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每推进一步都要有充分依据,进行有的放矢。
因此,老师不能“填鸭式”的推理一遍就得出结论。
对于一个命题,往往可以推理出很多命题,何况这些命题还有些是真命题,有些是假命题。
对于每一步推理,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往这个命题推理,而不是往其他命题推理的道理,即推理要有充分依据。
比如:由“速度”这个概念出发,推理“加速度”这个概念,对于“速度”这个概念来说,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命题:速度是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速度使用路程除以时间;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速度有大小之分;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有变化大小之分,速度有变化快慢之分等等。
这些命题既有真命题也有假命题,那为什么偏偏要往“速度有变化快慢之分”这个命题推理类呢?结合教材不能明白。
从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思维品质才能得以提升。
切不可越俎代庖,只让学生记住最后。
总之,物理概念是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牢固正确的物理概念是准确掌握物理规律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决不是简单的,被动地从教科书上或教师那里接受一些概念和规律的条文,而是在学生头脑深处发生一系列极其深刻,极其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篇二:浅谈高中物理概念的教学龙源期刊网.cn浅谈高中物理概念的教学作者:丁凯来源:《中学物理·高中》2013年第07期物理概念是由物理现象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是物理定律、公式和学说的基础。
如果不使学生首先掌握物理概念,就不可能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
讲清物理概念对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学生们在分析物理现象或处理物理问题时,常常出现错误的判断或者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其重要的一条是没有正确理解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既然重要,那么,什么叫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有哪些特点?掌握基本物理概念的过程及如何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等等,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没有一些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就不可能揭示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也就失去这门学科存在的价值。
因此概念教学是极为重要的。
1 展直观,抓本质,建立概念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实物的操作、模型的演示等进行直观教学,这是贯彻“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基本认识规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物理概念是用来表征物质的属性和描述物质运动状态的,任何物理概念都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我们讲物理概念时,应尽可能从具体事物、事例或演示实验出发,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清晰的印象,然后通过分析,抓住现象的本质,使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过渡到抽象的理性认识。
例如讲“导体的电阻”时,首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留意观察: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强度决定于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并且当导体不变时,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即电压U与电流强度I之比值是一个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