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2010

该规范旨在确保风机,压缩机和泵的安装项目的质量和安全运行,并促进风机,压缩机和泵的安装技术的进步。
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风机,压缩机和泵的建造和验收:1.离心风机,离心鼓风机,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罗茨鼓风机,防爆风机和排烟风机;2.正排量往复塞式,螺杆式,滑片式隔膜压缩机,轴流式压缩机和离心式压缩机;3离心泵,井泵,隔膜泵,计量泵,混流泵,轴流泵,涡旋泵,螺杆泵,齿轮泵,转子泵,潜水泵,水轮泵,水环泵,往复泵。
1.0.3风机,压缩机和泵的安装工程的施工和验收,不仅应符合本规范,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风机2.1基本规定2.1.1风机的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风机的零件,组件,支撑件和随机技术文件应按照设备包装清单进行检查;2.根据设计图检查叶轮,机壳及其他零件的主要安装尺寸;3,风机型号,传动介质,进出口方向(或角度),压力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叶轮的旋转方向,定子导叶和整流叶片的角度和方向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4.风扇裸露部分的机加工表面应无腐蚀;叶轮,转子的轴颈,齿轮的齿面,齿轮轴的轴颈等主要零件,部件应无擦伤和明显变形;5.风扇的防锈包装应完好无损;风扇的出风口和出风口应盖上盖板,且不得有灰尘和杂物进入风扇。
6.对裸露的振动测量部件进行表面检查后,应采取保护措施。
2.1.2风扇的搬运和吊装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运输和吊装整个出厂风扇时,绳索不得系在转子上盖和机壳的吊耳上。
轴承的上盖;2.风扇从工厂运输和吊起时,绳索的束缚不得损坏机器表面;不得将转子和齿轮的轴颈以及振动测量部件用作约束部件;转子和机壳的吊装应保持水平;3.输送特殊介质的风机转子和机壳上的保护层应妥善保护,不得损坏;4.转子和齿轮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滚动或移动。
2.1.3风机装配前的清洁和检查,不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有关规定和随机技术文件,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裸露的加工面,装配配合面,滑动面,各种管道,油罐,容器等,应清洗干净;当超过防锈剂的保质期时,应拆卸并清洁出厂时已组装的组件;2.对于含有氢,氧等易燃易爆气体的压缩机,与介质接触的零件,部件,管道和配件应脱脂,油脂的残留量不得大于125mg / MZ;脱脂后,应使用干燥型,应吹干空气或氮气,并密封零件,组件,管道及其配件,且不带油;3.润滑系统和密封系统中的油泵,滤清器,油冷却器和安全阀应拆卸和清洁;4.应在最大工作压力下测试机油冷却器的密封性,并且在保持压力10分钟后应无泄漏。
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为了保证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而制定的。
本规范适用于制冷机组、制冷压缩机和附属设备,以及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吸收式、蒸汽喷射式等制冷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一、总则1.1 为了保证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制冷机组、制冷压缩机和附属设备,以及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吸收式、蒸汽喷射式等制冷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3 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一)-75"通用规定"执行。
1.4 现场组装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和化工工艺采用的大型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安装应按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五)-78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施工要求2.1 制冷设备的拆卸和清洗,应符合下列要求:a) 对于制冷机组、整体安装的制冷压缩机及吸收式制冷设备,一般应进行外表清洗并检查机组内的真空情况(或充气内压状况);符合有关设备文件规定的设备,其内部零件可不拆洗,但如超过保险期或有明显缺陷时,也应进行清洗;b) 对于现场组装的各种型式的制冷设备,安装前应把主机零部件、附属设备和管道进行清洗。
清洗后应将清洗剂和水分除净并应检查零部件表面有无损伤及缺陷,合格后应在表面涂上一薄弱支冷冻机油。
2.2 安装氨制冷设备时,要现场配制的零部件,严禁采用铜和铜合金材料。
三、验收要求3.1 制冷设备的验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a) 制冷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本规范的要求;b) 制冷设备的性能应满足设计文件和技术规格书的要求;c) 制冷设备的安装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四、验收程序4.1 制冷设备安装完毕后,施工单位应组织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
4.2 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制冷设备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a) 检查施工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文件和资料;b) 检查制冷设备的安装质量和性能;c) 对制冷设备进行试运行,观察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GB50275-1998压缩机泵离心机安装及验收规范

第211 本节针对的是整体出厂的压缩 ..条
机, 根据国家现行标准 《 一般 固定 的往复活塞压 缩机技术条件》 一般用喷油滑片空气压缩机技 、《 术条件》 隔膜式压缩机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 、《 修订了往复活塞式 、隔膜式压缩机安装时清洗和 检查的要求。整体出厂的压缩机在 出厂前均进行 了不少于 2 3 满负荷连续试运转 , -h - 经检验合格 才出厂。在出厂前对汽缸 、 活塞等进行 了油封 防 锈 ,而油封内含有石腊 , 这就要求必须清洗洁净 , 防止石腊堵塞气路和油路 , 以免引起爆炸。
言
的规定 ,《 压缩机 、风机 、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修订组,按该规范的章、节、条的顺序,
编制了条文说明 , 国内有关部 门和单位参考。 供 在使用 中如发现本规范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 , 请将意见直接函寄机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 准定额 站 《 压缩机 、风机 、泵安装工程施 工及验收规 范》
却水质的要求。 第 267 条 根 据现行国家标准 《 .. 一般用途 螺杆空气压缩机技术条件》 的有关 规定 , 压缩 机
都是按承压部件及其管路系统地进行, 故均必须
在升压至额定压力下连续运转时 间改为不应少 于
2 o h
安装的经验和实 测情况 , 出选择基准 机器先调 提 平, 非基准机器 以此 为基准进行找 正 ,达到轴系 曲线两端仰度相 当的连续 曲线 的要 求 ,对指导施
本规范包括的设备中另有特别技术要求,其设计
和制造中对这些设备 因有专 门的技术规定 ,本规 范不可能面面俱到 ,所以在安装时遇到这类设备 时应按其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 的规定执行 。本规 范中设备技术文件是指 随设备 出厂 的说 明书、制 造图、 装配图和技术要求等。
第105 明确了本规范与相关标准的关 ..条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精)

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主编部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8年12月1日关于发布《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等十项国家标准的通知建标[1998]9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和计综[1987]2390号文的要求,由原机械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等十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下列规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及《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66—84同时废止。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98《金属切削机床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1—98《锻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2—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98《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破碎、粉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6—98《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7—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上述规范由国家机械工业局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8年8月27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的要求,由原机械工业部负责主编。
修订的具体工作由机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组织,会同部属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陕西鼓风机厂、沈阳鼓风机厂、沈阳水泵研究所和中国机械工业第四安装工程公司共同完成。
泵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泵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一、引言泵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流体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矿山等行业。
泵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因此施工验收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泵安装工程的施工验收工作,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本规范。
二、术语和定义1. 泵:用于输送液体、气体或混合物的设备,能将各种物质通过设备内部的机械能转换成流体能量,并输送到需要处的设备。
2. 泵站:泵和相关辅助设备组成的设备组合,用于输送流体或增压流体。
3. 施工单位:泵安装工程的施工方,负责泵安装、调试和验收工作。
4. 监理单位:泵安装工程的监督方,负责对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5. 设计单位:对泵安装工程进行设计、选型和指导,并提供工程验收依据。
6. 验收:对泵安装工程进行检查、测试和评价,确认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过程。
三、泵安装工程施工验收程序1. 设计审查:施工单位在进行泵安装工程前,应查阅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确认工程设计符合国家规定和行业标准。
2. 工程准备:施工单位应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材料和人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3. 泵设备验收:施工单位应对购买的泵设备进行验收,确认设备符合要求,否则应及时通知供货商做好调换备用。
4. 泵基础施工: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泵基础的浇筑和检验工作。
5. 泵设备安装: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泵设备的安装,包括泵体与基础的连接、配管、电气接线等。
6. 泵系统调试:施工单位应对泵系统进行调试,确认其正常运行,包括泵的启停、运行状态、压力等参数。
7. 泵系统试运行:施工单位应对泵系统进行试运行,确认其工作正常,无异常情况。
8. 工程验收:监理单位应对泵安装工程进行验收,确认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出具验收报告。
四、泵安装工程施工验收内容1. 泵设备外观检查:包括泵设备外观完好、无损坏、无漏油、无渗漏等情况。
2. 泵设备安装质量:包括泵设备与基础连接牢固、配管连接正确、电气接线无误、泵体位置合理等情况。
压缩机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压缩机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目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压缩机第一节整体出厂的压缩机第二节解体出厂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第三节附属设备第四节试运转第五节无润滑压缩机第六节螺杆式压缩机第三章风机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离心通风机第三节轴流通风机第四节罗茨和叶氏鼓风机第五节离心鼓风机和离心压缩机第六节轴流鼓风机和轴流压缩机第四章泵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离心泵第三节井用泵第四节立式轴流泵和导叶式混流泵第五节机动往复泵第六节蒸汽往复泵第七节计量泵第八节螺杆泵第九节水环式真空泵第五章工程验收附录一风机和泵振动速度的测量方法附录二泵的吸入和排出管路的配置要求附录三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确保压缩机、风机、泵的安装质量和安全运行,促进安装技术的进步,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压缩机、风机和泵的安装及验收。
第1.0.3条压缩机、风机、泵的安装应按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本规范未包括的或具有特殊要求的压缩机、风机、泵,应按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1.0.5条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压缩机第2.0.1条本章适用于容积式的往复活塞式、螺杆式、滑片式和隔膜式压缩机的安装。
第一节整体出厂的压缩机第2.1.1条压缩机安装时,设备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应对活塞、连杆、气阀和填料进行清洗和检查,其中气阀和填料不得采用蒸汽清洗;二、隔膜式压缩机应拆卸清洗缸盖、膜片、吸气阀和排气阀,并应无损伤和锈蚀。
第2.1.2条压缩机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0/1000,并应在下列部位进行测量:一、卧式压缩机、对称平衡型压缩机应在机身滑道面或其它基准面上测量;二、立式压缩机应拆去气缸盖,并在气缸顶平面上测量;三、其它型式的压缩机应在主轴外露部分或其它基准面上测量。
第二节解体出厂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第2.2.1条压缩机组装前,设备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零件、部件和附属设备应无损伤和锈蚀等缺陷;二、零件、部件和附属设备应清洗洁净;清洗后应将清洗剂和水分除净,并在加工面上涂一层润滑油。
压缩机 风机 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六、浇有轴承合金的活塞支承面�与气缸镜面的接触面面积不应小于活塞支承弧面的� ���
七、活塞杆与活塞、活塞杆与十字头应连接牢固并应锁紧。 第�����条组装填料和刮油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油、水、气孔道应清洁和畅通� 二、各填料环的装配顺序不得互换� 三、填料与各填料环端面、填料盒端面的接触应均匀�其接触面面积不应小于端面面积 的���� 四、填料、刮油器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其接 触面积不应小于该组环面积的����且接触应均匀� 五、刮油刃口不应倒圆�刃口应朝向来油方向� 六、填料和刮油器组装后�各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并应能自由转动� 七、填料压盖的锁紧装置应锁牢。 第������条组装气阀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各气阀弹簧的自由长度应一致�阀片和弹簧应无卡住和歪斜现象� 二、阀片升程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三、气阀组装后应注入煤油进行严密性试验�并应无连续的滴状渗漏。 第������条组装盘车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盘车装置可在曲轴就位后进行组装�并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二、应调整操作手柄的各个位置�其动作应正确可靠。 第三节附属设备 第�����条压缩机的附属设备�冷却器、气液分离器、缓冲器、干燥器、储气罐、 滤清器、放空罐�就位前�应检查管口方位、地脚螺栓孔和基础的位置�并与施工图相符� 各管路应清洁和畅通。 第�����条附属设备中的压力容器在安装前的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应按国家现 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执行。当压力容器外表完好、具有合格证、在规定 的质量保证期内安装时�可不作强度试验�但应作严密性试验。
定� 五、刮油器的组装�其刃口应朝向来油的方向�活塞杆上的挡油圈应组装牢固� 六、组装活塞前应在活塞杆表面、气缸镜面上涂一层零号二硫化钼粉�并应将表面多余
TJ 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五册-压缩机、风机、泵、空气分离设备安装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第五册压缩机、风机、泵、空气分离设备安装目录第一篇压缩机安装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整体安装的压缩机第三章现场组装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第四章附属设备第五章试运转第六章无润滑压缩机第七章现场组装的螺杆式压缩机第二篇风机安装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离心通风机第三章轴流通风机第四章罗茨式和叶氏式鼓风机第五章离心鼓风机和压缩机第六章试运转第三篇泵安装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离心泵第三章深井泵第四章中、小型轴流泵第五章往复泵第六章三螺杆泵第七章水环式真空泵第八章旋涡泵和中、小型混流泵第四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整体安装的分馏塔第三章现场组装的分馏塔第一节组装第二节整体试压第三节吹除第四节整体冷试第五节装填绝热材料第四章稀有气体提取和分离设备第五章其他设备第六章机器安装第一节透平式膨胀机第二节活塞式膨胀机第三节离心式低温液化气体泵第四节柱塞式低温液化气体泵第五节回热式制冷机第七章试运转附录一常用吸附剂的性能附录二蓄冷器用的石头填料附录三常用绝热材料附录四常用有色金属焊丝(焊料)附录五常用吸附剂、催化剂的活化条件附录六本规范要求严格程度用词的说明参考资料管路配置原则主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试行日期:1978年12月1日通知(78)建发施字240号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组织有关单位修订的《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二册《金属切削机床安装》,编号为TJ231(二)—78;第三册《机械压力机、空气锤、液压机、铸造设备安装》,编号为TJ231(三)—78;第四册《起重设备、电梯、连续运输设备安装》,编号为TJ231(四)—78;第五册《压缩机、风机、泵、空气分离设备安装》,编号为TJ231(五)—78;第六册《破碎粉磨设备、卷扬机、固定式柴油机、工业锅炉安装》,编号为TJ231(六)—78,已经有关部门会审定稿。
现批准颁发为全国通用施工及验收规范,自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一日起试行。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确保压缩机、风机、泵的安装质量和安全运行,促进安装技术的进步,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压缩机、风机和泵的安装及验收。
第1.0.3条压缩机、风机、泵的安装应按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本规范未包括的或具有特殊要求的压缩机、风机、泵,应按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1.0.5条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压缩机第2.0.1条本章适用于容积式的往复活塞式、螺杆式、滑片式和隔膜式压缩机的安装。
第一节整体出厂的压缩机第2.1.1条压缩机安装时,设备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应对活塞、连杆、气阀和填料进行清洗和检查,其中气阀和填料不得采用蒸汽清洗;二、隔膜式压缩机应拆卸清洗缸盖、膜片、吸气阀和排气阀,并应无损伤和锈蚀。
第2.1.2条压缩机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0/1000,并应在下列部位进行测量:一、卧式压缩机、对称平衡型压缩机应在机身滑道面或其它基准面上测量;二、立式压缩机应拆去气缸盖,并在气缸顶平面上测量;三、其它型式的压缩机应在主轴外露部分或其它基准面上测量。
第二节解体出厂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第2.2.1条压缩机组装前,设备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零件、部件和附属设备应无损伤和锈蚀等缺陷;二、零件、部件和附属设备应清洗洁净;清洗后应将清洗剂和水分除净,并在加工面上涂一层润滑油。
无润滑压缩机及其与介质接触的零件和部件不得涂油;气阀、填料和其它密封件不得采用蒸汽清洗。
第2.2.2条压缩机组装前应检查零件、部件的原有装配标记;下列零件和部件应按标记进行组装:一、机身轴承座、轴承盖和轴瓦;二、同一列机身、中体、连杆、十字头、中间接筒、气缸和活塞;三、机身与相应位置的支承架;四、填函、密封盒应按级别与其顺序进行组装。
(建筑工程管理)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管理)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第3.3.8条电动机轴和风机轴找正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壹、无中间传动轴机组的联轴器找正时,其径向位移偏差不应大于0.025mm;俩轴线倾斜度偏差不应大于0.2/1000;二、具有中间传动轴的机组找正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计算且留出中间轴的热膨胀量,同时使电动机转子位于电动机所要求的磁力中心位置上,然后,再稳定俩轴之间的距离;2.测量同轴度时转动轴系应每隔90°分别测量中间轴俩端每对半联轴器俩端面之间四个位置的间隙差,其差值应控制在图3.3.8的范围内。
第3.3.9条可调叶片及其调节装置在静态下应检查其调节功能、调节角度范围、安全限位的可靠性和角度指示的准确性。
各供油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应无泄漏现象。
第3.3.10条进气室、扩压器和机壳之间,进气室、扩压器和前后风筒之间的连接应对中,且贴平。
各部分的连接不得使机壳(主风筒)产生叶顶间隙改变的变形。
第3.3.11条轴流通风机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壹、电动机转向应正确;油位、叶片数量、叶片安装角、叶顶间隙、叶片调节装置功能、调节范围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风机管道内不得留有任何污杂物;二、叶片角度可调的风机,应将可调叶片调节到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启动角度;三、盘车应无卡阻现象,且关闭所有人孔门;四、应启动供油装置且运转2h,其油温和油压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3.3.12条风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壹、启动时,各部位应无异常现象;当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查明原因且应消除;二、启动后调节叶片时,其电流不得大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值;三、运行时,风机严禁停留于喘振工况内;四、滚动轴承正常工作温度不应大于70℃,瞬时最高温度不应大于95℃,温升不应超过55℃;滑动轴承的正常工作温度不应大于75℃;五、风机轴承的振动速度有效值不应大于6.3mm/s;轴承箱安装在机壳内的风机,其振动值可在机壳上进行测量;六、主轴承温升稳定后,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6h;停机后应检查管道的密封性和叶顶间隙。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3)第四章泵第一节一般规定第4.1.1条本章适用于离心泵、井用泵、立式轴流泵及导叶式混流泵、机动往复泵、蒸汽往复泵、计量泵、螺杆泵和水环式真空泵的安装。
第4.1.2条应检查泵的安装根底的尺寸、位置和标高并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第4.1.3条泵的开箱检查应符合如下要求:一、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清点泵的零件和部件,并应无缺件、损坏和锈蚀等;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二、应核对泵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工程设计相符;三、应核对输送特殊介质的泵的主要零件、密封件以及垫片的品种和规格。
第4.1.4条出厂时已装配、调整完善的局部不得拆卸。
第4.1.5条驱动机与泵连接时,应以泵的轴线为基准找正;驱动机与泵之间有中间机器连接时,应以中间机器轴线为基准找正。
第4.1.6条管道的安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如下要求:一、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洁净,去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伤;二、吸入管道和输出管道应有各自的支架,泵不得直接承受管道的重量;三、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应平行;螺纹管接头轴线应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四、管道与泵连接后,应复检泵的原找正精度,当发现管道连接引起偏差时,应调整管道;五、管道与泵连接后,不应在其上进展焊接和气割;当需焊接和气割时,应拆下管道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应防止焊渣进入泵内;六、泵的吸入和排出管道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规定时,可按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进展。
第4.1.7条润滑、密封、冷却和液压等系统的管道应清洗洁净保持畅通;其受压局部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展严密性试验。
当无规定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的规定执行。
第4.1.8条泵的试运转应在其各附属系统单独试运转正常后进展。
第4.1.9条泵应在有介质情况下进展试运转,试运转的介质或代用介质均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第二节离心泵第4.2.1条泵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如下要求:一、整体出厂的泵在防锈保证期内,其内部零件不宜拆卸,只清洗外表。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1.1 主要施工验收规范GB50231-9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74-98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14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作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CT506-2000《建筑给水聚丁烯(PB)管道工程技术规程》GB50268-97 《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52-9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7588-2003《电梯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16899-97《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CJJ/T29-98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CT504-99《建筑给水硬聚氯乙烯(PVC-U)管道工程技术规程》JBJ46-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B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1.2 企业技术标准《工业设备与管道绝热施工工艺》《离心泵安装工艺》《中低压离心式通(引)风机安装工艺》《整装锅炉安装工艺》《电气明配钢管施工工艺》《钢制电缆桥架安装工艺》《交流电动机检查和接线试运行工艺》《10kV及以下变电所安装工艺》《封闭式母线槽安装工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艺》《采暖管道安装施工工艺》《高层建筑管道试压工艺》《空调水系统管道施工工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安装工艺》《管道压力试验标准》《沟槽式连接管道安装工艺》《普通碳素钢管道手工电弧焊接工艺规程》《风机盘管机组安装工艺》《风管系统与组合式空调机漏风量测试工艺》1.3 检验标准除了执行以上国家的最新标准外,我公司还将严格执行有关部门颁发的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以保证技术资料的有效性和适宜性,最终确保工程质量的优良。
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一、前言泵作为流体输送设备,在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泵安装工程的质量,保证泵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泵的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
二、施工准备1. 泵的选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技术说明书等资料。
2. 安装泵的管道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材料、阀门、法兰等应与泵相匹配。
3.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4. 施工工具、设备应齐全,性能良好。
5. 现场应具备安装泵的必要条件,如施工场地、电源、水源等。
三、安装施工1. 泵的安装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和设计要求,泵的中心线应与管道中心线对齐。
2. 泵的安装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泵的正常运行。
3. 泵的进出口管道应畅通,无泄漏、变形等现象。
4. 泵的固定应牢固,振动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5. 泵的电气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线应牢固,绝缘应良好。
6. 泵的试运行应按照产品说明书和设计要求进行,试运行时间应符合规定。
四、验收标准1. 泵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要求,泵的外观应完好,无损伤。
2. 泵的安装高度、中心线位置、进出口管道畅通性、固定情况、振动控制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泵的电气接线应牢固,绝缘应良好,绝缘电阻应符合规定。
4. 泵的试运行应正常,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5. 泵的安装工程应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现场应清洁、整齐。
五、验收程序1.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本规范要求完成泵的安装,并向监理单位提交验收申请。
2. 监理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泵的安装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泵的安装质量、性能指标、安全生产等方面。
3. 验收合格的泵安装工程,监理单位应签发验收合格证书。
4. 施工单位应按照验收合格证书的要求对泵进行调试、试运行,确保泵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六、不符合规定的处理1. 对不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要求的泵安装工程,监理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
压缩机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压缩机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一、前言压缩机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将空气或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
压缩机安装工程施工验收是确保设备运行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
本文对压缩机安装工程施工验收的相关规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帮助施工单位和验收单位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压缩机安装工程施工验收的意义压缩机安装工程施工验收是指对压缩机设备进行安装工程施工的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是保障设备运行安全稳定的关键环节。
通过施工验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压缩机安装工程施工验收的内容1. 工程前准备在进行压缩机安装工程施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和验收单位应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确定验收范围,准备验收所需的文件资料和工具设备等。
2. 施工过程(1)安装位置选择:根据压缩机的工作环境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保证通风、排放顺畅,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操作。
(2)基础施工:根据设备的重量和工作要求进行基础的施工,确保设备的稳固安全。
(3)设备安装:根据设备的安装图纸和操作说明书,进行设备的安装工作,保证设备的安装位置正确、连接可靠。
(4)管道连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管道连接的施工,保证管道的畅通、无漏水、无堵塞。
(5)电气布线:根据设备的电气图纸进行电气布线的施工,确保电气连接正确、牢固可靠。
3. 设备调试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进行设备的调试工作,包括机械调试和电气调试,调试完成后进行设备的试运行。
在试运行中,需要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运行稳定性和各部件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4. 竣工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整个工程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设备的安装质量、电气连接质量、设备的运行状态等。
验收合格后,出具验收报告,并进行设备的交接。
四、压缩机安装工程施工验收的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设备的安装质量。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Compressor,fan and pump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GB 50275—98主编部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 9 9 8年1 2月 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北京关于发布《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等十项国家标准的通知建标[1998]9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和计综[1987]2390号文的要求,由原机械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等十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下列规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及《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66—84同时废止。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98《金属切削机床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1—98《锻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2—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98《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破碎、粉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6—98《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7—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上述规范由国家机械工业局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8年8月27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的要求,由原机械工业部负责主编。
gb50275-2010

为保证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运行,促进风机、压缩机、泵安装技术的进步。
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风机、压缩机、泵的施工及验收:1。
离心风机、离心风机、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罗茨鼓风机、防爆风机、排风机。
正排量往复式塞式、螺杆式、滑片式隔膜压缩机、轴流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3台离心泵、井泵、隔膜泵、计量泵、混流泵、轴流泵、涡旋泵、螺杆泵、齿轮泵、转子泵、潜水泵、水轮机泵、水环泵,往复泵。
1.0.3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风机2.1基本规定2.1.1风机开箱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
按设备装箱单核对风机的零部件、支架及随机技术文件。
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叶轮和机壳,检查风机等部件的主要安装尺寸。
风机型号、输送介质、进出口方向(或角度)、压力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叶轮的旋转方向、静叶和整流叶片的角度和方向应符合随机工艺文件的要求。
风机外露部分机械加工表面应无腐蚀;叶轮、转子轴颈、齿轮齿面、齿轮轴颈等主要零件应无划痕和明显变形。
风机的防锈包装应完好无损;风机的出风口和出风口应加盖,不得有灰尘和杂物进入风机。
6对外露的振动测量部位进行表面检查后,应采取防护措施。
2.1.2风机的运输和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全厂风机运输、吊装时,不得将绳索系在转子上盖和机壳吊耳上。
轴承的上盖;2。
风机出厂吊装时,绳索的约束不得损伤机器表面;转子、齿轮的轴颈和振动测量部件不得用作约束部件;转子和机壳的起吊应保持水平;3。
输送特殊介质的风机转子和机壳上的保护层应妥善保护,不得损坏。
转子和齿轮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滚动或移动。
2.1.3风机组装前的清洗和检查,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及其所附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
裸露的加工面、装配配合面、滑动面、各种管道、油箱、容器等应清理干净;超过防锈剂保质期时,在工厂组装的部件应进行拆卸和清洗。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1一般规定1.1适用于压缩机、风机和泵的安装。
1.2压缩机、风机、泵的安装应按设计进行施工。
1.3具有特殊要求的压缩机、风机、泵,应按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1.4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压缩机适用于容积式的往复活塞式、螺杆式、滑片式和隔膜式压缩机的安装。
2.1整体出厂的压缩机2.1.1.压缩机安装时,设备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应对活塞、连杆、气阀和填料进行清洗和检查,其中气阀和填料不得采用蒸汽清洗;二、隔膜式压缩机应拆卸清洗缸盖、膜片、吸气阀和排气阀,并应无损伤和锈蚀。
2.1.2压缩机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0/1000,并应在下列部位进行测量:一、卧式压缩机、对称平衡型压缩机应在机身滑道面或其它基准面上测量;二、立式压缩机应拆去气缸盖,并在气缸顶平面上测量;三、其它型式的压缩机应在主轴外露部分或其它基准面上测量。
2.2.1压缩机组装前,设备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零件、部件和附属设备应无损伤和锈蚀等缺陷;二、零件、部件和附属设备应清洗洁净;清洗后应将清洗剂和水分除净,并在加工面上涂一层润滑油。
无润滑压缩机及其与介质接触的零件和部件不得涂油;气阀、填料和其它密封件不得采用蒸汽清洗。
2.2.2压缩机组装前应检查零件、部件的原有装配标记;下列零件和部件应按标记进行组装:一、机身轴承座、轴承盖和轴瓦;二、同一列机身、中体、连杆、十字头、中间接筒、气缸和活塞;三、机身与相应位置的支承架;四、填函、密封盒应按级别与其顺序进行组装。
2.2.3在组装机身和中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将煤油注入机身内,使润滑油升至最高油位,持续时间不得小于4h,并应无渗漏现象;二、机身安装的纵向和横向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05/1000,其测量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1.卧式压缩机、对称平衡型压缩机的横向安装水平应在机身轴承孔处进行测量,纵向安装水平应在滑道的前、后两点的位置上进行测量(图2.1);2.立式压缩机应在机身接合面上测量;3.L型压缩机应在机身法兰面上测量。
(完整版)水泵安装验收规范

泵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键入文档副标题]luzefeng[选取日期][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
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
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泵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一)第四章泵第一节一般规定第4.1.1条本章适用于离心泵、井用泵、立式轴流泵及导叶式混流泵、机动往复泵、蒸汽往复泵、计量泵、螺杆泵和水环式真空泵的安装。
第4.1.2条应检查泵的安装基础的尺寸、位置和标高并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第4.1.3条泵的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清点泵的零件和部件,并应无缺件、损坏和锈蚀等;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二应核对泵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工程设计相符;三应核对输送特殊介质的泵的主要零件、密封件以及垫片的品种和规格。
第4.1.4条出厂时已装配、调整完善的部分不得拆卸。
第4.1.5条驱动机与泵连接时,应以泵的轴线为基准找正;驱动机与泵之间有中间机器连接时,应以中间机器轴线为基准找正。
第4.1.6条管道的安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洁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伤;二吸入管道和输出管道应有各自的支架,泵不得直接承受管道的重量;三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应平行;螺纹管接头轴线应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四管道与泵连接后,应复检泵的原找正精度,当发现管道连接引起偏差时,应调整管道;五管道与泵连接后,不应在其上进行焊接和气割;当需焊接和气割时,应拆下管道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应防止焊渣进入泵内;六泵的吸入和排出管道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规定时,可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进行。
第4.1.7条润滑、密封、冷却和液压等系统的管道应清洗洁净保持畅通;其受压部分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
当无规定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4.1.8条泵的试运转应在其各附属系统单独试运转正常后进行。
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保证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制冷机组、制冷压缩机和附属设备,以及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吸收式、蒸汽喷射式等制冷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难民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一)-75"通用规定"执行。
现场组装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和化工工艺采用的大型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安装应按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五)-78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1.0.3条制冷设备的拆卸和清先,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对于制冷机组、整体安装的制冷压缩机及吸收式制冷设备,一般应进行外表清洗并检查机组内的真空情况(或充气内压状况);符合有关设备文件规定的设备,其内部零件可不拆洗,但如超过保险期或有明显缺陷时,也应进行清洗;二、对于现场组装的各种型式的制冷设备,安装前应把主机零部件、附属设备和管道进行清洗。
清洗后应将清洗剂和水分除净并应检查零部件表面有无损伤及缺陷,合格后应在表面涂上一薄弱支冷冻机油。
第1.0.4条安装氨制冷设备时,要现场配制的零部件,严禁采用铜和铜合金材料。
第1.0.5条制冷设备的安装,必须采用专用制冷阀门和仪表;制冷设备的法兰、螺纹接头等处的密封材料,应选用耐油石棉胶板、聚四氟乙烯膜带、甘油一氧化铝或氯丁橡胶密封液等。
第1.0.6条制冷制备管道的焊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1.0.7条制冷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现行的有关设备工程设计规范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第二章制冷机组的安装及试运转第2.0.1条制冷机组系指包括压缩机、电动机及其成套附属设备在内的整体式或组装式制冷装置。
第2.0.2条制冷机组应在底座的基准面上找正、找平。
第2.0.3条制冷机组的自控元件、安全保护继电器、电器仪表的接线和管道连接应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尺度〔1〕第一章总那么第1.0.1条为确保压缩机、风机、泵的安装质量和安然运行,促进安装技术的进步,制订本尺度。
第1.0.2条本尺度适用于压缩机、风机和泵的安装及验收。
第1.0.3条压缩机、风机、泵的安装应按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本尺度未包罗的或具有特殊要求的压缩机、风机、泵,应按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1.0.5条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除按本尺度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尺度、尺度的规定。
第二章压缩机第2.0.1条本章适用于容积式的往复活塞式、螺杆式、滑片式和隔膜式压缩机的安装。
第一节整体出厂的压缩机第2.1.1条压缩机安装时,设备的清洗和查抄应符合以下要求:一、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应对活塞、连杆、气阀和填料进行清洗和查抄,此中气阀和填料不得采用蒸汽清洗;二、隔膜式压缩机应拆卸清洗缸盖、膜片、吸气阀和排气阀,并应无损伤和锈蚀。
第2.1.2条压缩机的安装程度偏差不该大于0.20/1000,并应在以下部位进行测量:一、卧式压缩机、对称平衡型压缩机应在机身滑道面或其它基准面上测量;二、立式压缩机应拆去气缸盖,并在气缸顶平面上测量;三、其它型式的压缩机应在主轴外露局部或其它基准面上测量。
第二节解体出厂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第2.2.1条压缩机组装前,设备的清洗和查抄应符合以下要求:一、零件、部件和从属设备应无损伤和锈蚀等缺陷;二、零件、部件和从属设备应清洗洁净;清洗后应将清洗剂和水分除净,并在加工面上涂一层润滑油。
无润滑压缩机及其与介质接触的零件和部件不得涂油;气阀、填料和其它密封件不得采用蒸汽清洗。
第2.2.2条压缩机组装前应查抄零件、部件的原有装配标识表记标帜;以下零件和部件应按标识表记标帜进行组装:一、机身轴承座、轴承盖和轴瓦;二、同一列机身、中体、连杆、十字头、中间接筒、气缸和活塞;三、机身与相应位置的支承架;四、填函、密封盒应按级别与其挨次进行组装。
第2.2.3条在组装机身和中体时应符合以下要求:一、将煤油注入机身内,使润滑油升至最高油位,持续时间不得小于4h,并应无渗漏现象;二、机身安装的纵向和横向程度偏差不该大于0.05/1000,其测量部位应符合以下要求:1.卧式压缩机、对称平衡型压缩机的横向安装程度应在机身轴承孔处进行测量,纵向安装程度应在滑道的前、后两点的位置长进行测量〔图2.2.3〕;2.立式压缩机应在机身接合面上测量;3.L型压缩机应在机身法兰面上测量。
三、两机身压缩机主轴承孔轴线的同轴度不该大于0.05mm。
第2.2.4条组装曲轴和轴承时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曲轴和轴承的油路应洁净和畅通,曲轴的堵油螺塞和平衡块的锁紧装置应紧固;二、轴瓦钢壳与轴承合金层粘合应安稳,并应无脱壳和哑音现象;三、轴瓦背面与轴瓦座应紧密贴合,其接触面面积不该小于70%;四、轴瓦与主轴颈之间的径向和轴向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五、对开式厚壁轴瓦的下瓦与轴颈的接触弧面夹角不该小于90°,接触面面积不该小于该接触弧面面积的70%;四开式轴瓦的下瓦和侧瓦与轴颈的接触面面积不该小于每块瓦面积的70%;六、薄壁瓦的瓦背与瓦座应紧密贴合;当轴瓦外圆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时,其接触面面积不该小于瓦背面积的85%,当轴瓦外圆直径大于200mm时,其接触面积不该小于瓦背面积的70%,且接触应均匀;薄壁瓦的组装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瓦面的合金层不宜刮研。
当需刮研时,应修刮轴瓦座的表里表;七、曲轴安装的程度偏差不该大于0.10/1000。
并应在曲轴每转90°的位置上,用程度仪在主轴颈长进行测量;八、曲轴轴线对滑道轴线的垂直度偏差不该大于0.10/1000〔图2.2.4-1〕;九、查抄各曲柄之间上下摆布四个位置的距离〔图2.2.4-2〕,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按时,其偏差不该大于行程的0.10/1000;十、曲轴组装后盘动数转,应无阻滞现象。
第2.2.5条组装气缸时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气缸组装后,其冷却水路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并应无渗漏。
二、卧式气缸轴线对滑道轴线的同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2.5的规定;其倾斜标的目的应与滑道倾斜标的目的一致。
在调整气缸轴线时,不得在气缸端面加放垫片。
三、立式气缸找正时,活塞在气缸内四周的间隙应均匀,其最大与最小间隙之差不该大于活塞与气缸间平均间隙值的1/2。
第2.2.6条组装连杆时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油路应清洁和畅通;二、厚壁的连杆大头瓦与曲柄轴颈的接触面面积不该小于大头瓦面积的70%;薄壁的连杆大头瓦不宜研刮,其连杆小头轴套〔轴瓦〕与十字销的接触面面积不该小于小头轴套〔轴瓦〕面积的70%;三、连杆大头瓦与曲柄轴颈的径向间隙、轴向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四、连杆小头轴套〔轴瓦〕与十字销的径向间隙、轴向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五、连杆螺栓和螺母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预紧力,均匀拧紧和锁牢。
第2.2.7条组装十字头时应符合以下要求:一、十字头滑履与滑道接触面面积不该小于滑履面积的60%;二、十字头滑履与滑道间的间隙在行程的各位置上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三、对称平衡型压缩机的十字头组装时,应按制造厂所作的标识表记标帜进行,并不得装错,以保持活塞杆轴线与滑道轴线重合;四、十字头销的连接螺栓和锁紧装置,均应拧紧和锁牢。
第2.2.8条组装活塞和活塞杆时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活塞环外表应无裂纹、夹杂物和毛刺等缺陷;二、活塞环应在气缸内作漏光查抄。
在整个圆周上漏光不该超过两处;每处对应的弧长不该大于36°,且与活塞环开口的距离应大于对应15°的弧长,但非金属环除外;三、活塞环与活塞环槽端面之间的间隙、活塞环放入气缸的开口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四、活塞环在活塞环槽内应能自由动弹;手压活塞环时,环应能全部沉入槽内;相邻活塞环开口的位置应互相错开;五、活塞与气缸镜面之间的间隙和活塞在气缸内的内、外止点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六、浇有轴承合金的活塞支承面,与气缸镜面的接触面面积不该小于活塞支承弧面的60%;七、活塞杆与活塞、活塞杆与十字头应连接安稳并应锁紧。
第2.2.9条组装填料和刮油器时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油、水、气孔道应清洁和畅通;二、各填料环的装配挨次不得互换;三、填料与各填料环端面、填料盒端面的接触应均匀,其接触面面积不该小于端面面积的70%;四、填料、刮油器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按时,其接触面积不该小于该组环面积的70%,且接触应均匀;五、刮油刃口不该倒圆;刃口应朝向来油标的目的;六、填料和刮油器组装后,遍地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并应能自由动弹;七、填料压盖的锁紧装置应锁牢。
第2.2.10条组装气阀时应符合以下要求:一、各气阀弹簧的自由长度应一致;阀片和弹簧应无卡住和歪斜现象;二、阀片升程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三、气阀组装后应注入煤油进行严密性试验,并应无持续的滴状渗漏。
第2.2.11条组装盘车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盘车装置可在曲轴就位后进行组装,并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二、应调整操作手柄的各个位置,其动作应正确可靠。
第三节从属设备第2.3.1条压缩机的从属设备〔冷却器、气液别离器、缓冲器、枯燥器、储气罐、滤清器、放空罐〕就位前,应查抄管口方位、地脚螺栓孔和根底的位置,并与施工图相符;各管路应清洁和畅通。
第2.3.2条从属设备中的压力容器在安装前的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应按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然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执行。
当压力容器外表完好、具有合格证、在规定的质量包管期内安装时,可不作强度试验,但应作严密性试验。
第2.3.3条卧式设备的安装水安然平静立式设备的铅垂度偏差均不该大于1/1000。
第2.3.4条淋水式冷却器排管的安装水安然平静排管立面的铅垂度偏差均不该大于1/1000;其溢水槽的溢水口应程度。
第四节试运转第2.4.1条压缩机起动前应符合以下要求:一、全面复查气缸盖、气缸、机身、十字头、连杆、轴承盖等紧固件,应已紧固和锁紧;二、仪表和电气设备应调整正确,驱动机的转向应与压缩机的转向相符;三、润滑剂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润滑系统经试运转应符合要求,供油应正常;四、进、排水管路应畅通,冷却水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冷却水系统经试运转应符合要求;五、进、排气管路应清洁和畅通;六、各级安然阀经校验、整定,其动作应灵敏、可靠;七、盘车数转,应灵活无阻滞现象。
第2.4.2条压缩机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以下要求:一、应将各级吸、排气阀拆下;二、启动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其运转应正常;三、查抄盘车装置,应处于压缩机启动所要求的位置;四、点动压缩机,应在查抄各部位无异常现象后,再依次运转5min、30min和2h以上,每次启动运转前查抄压缩机润滑情况均应正常;五、运转中油压、油温和各摩擦部位的温度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六、运转中各运动部件应无异常声响,各紧固件应无松动。
第2.4.3条压缩机空气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空气负荷试运转前,应先装上空气滤清器,并逐级装上吸、排气阀,再起动压缩机进行吹扫;从一级开始,逐级连通吹扫,每级吹扫应不小于30min,直至排出的空气清洁为止;二、吹扫后,应拆下各级吸、排气阀清洗洁净,如无损坏,随即装上复原;三、升压运转的程序、压力和运转时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按时,其排气压力为额定压力的1/4时应持续运转1h;为额定压力的1/2时应持续运转2h;为额定压力的3/4时应持续运转2h;在额定压力下持续运转不该小于3h;升压运转过程中,应在前一级压力下运转无异常现象后,方可将压力逐渐升高;四、压缩介质不是空气的压缩机,当采用空气进行负荷试运转时,其最高排气压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五、运转中油压不得小于0.10MPa,曲轴箱或机身内润滑油的温度不该大于70℃;六、各级排水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2.4.4条压缩机在空气负荷试运转中,应进行以下各项查抄和记录:一、润滑油的压力、温度和各部位的供油情况;二、各级吸、排气的温度和压力;三、各级进、排水的温度、压力和冷却水的供应情况;四、各级吸、排气阀的工作应无异常现象;五、运动部件应无异常响声;六、连接部位应无漏气、漏油或漏水现象;七、连接部位应无松动现象;八、气量调节装置应灵敏;九、主轴承、滑道、填函等主要摩擦部位的温度;十、电动机的电流、电压、温升;十一、自动控制装置应灵敏、可靠。
第2.4.5条压缩机空气负荷试运转后,应清洗油过滤器和更换润滑油。
第五节无润滑压缩机第2.5.1条无润滑压缩机及其从属设备的安装除应按第二章第一、二、三、四节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组装前对防锈油封零件应进行脱指;气缸镜面、活塞杆外表不该有锈迹存在;二、气缸、填函组装后,其冷却水系统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压力进行严密性试验,并应无渗漏现象;三、填函组件的遍地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四、支承环与气缸镜面的间隙、支承环与环槽端面的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五、刮油器的组装,其刃口应朝向来油的标的目的,活塞杆上的挡油圈应组装安稳;六、组装活塞前应在活塞杆外表、气缸镜面上涂一层零号二硫化钼粉,并应将外表多余的二硫化钼粉除去;七、采用内部冷却的活塞杆,其冷却液进、排管路应畅通,管接头应装配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