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集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约集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形态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
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涌现出若干引领带动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龙头企业,以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
战
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重要支撑,成为落实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成为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要
助力。
当今世界,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深入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经济融合是大势所趋。
应该坚持以开放求发展,深化交流合作,
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推动全球价值链、供应
链更加完善,共同培育市场需求。
一、集约集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形态
(一)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
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要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
通过打造若干特色优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不
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
发挥好产业集群对于创
新扩散及规模效应作用,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领域创新链,打造若干高质量产业链。
各地围绕本地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优产业链,补齐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畅通大循环,把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纳入国内国际大循环中,培育和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积极鼓励集群内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示范企业、改革开放的先行企业。
发挥产业链协同创新效应,探索更加紧密的资本型协作机制,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注重克服机制性的梗阻问题,打通理顺堵点难点,增强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
要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整合创新链,支持龙头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建立创新联合体,鼓励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进入企业,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和科技金融政策,加快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加快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集群统筹组织管理体制,形成各集群良性互动机制,有效避免集群的重复分散建设和封闭低效运行。
(二)营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条件
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
要立足优势、挖掘潜力、扬长补短,努力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
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构建
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
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
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优化资源
要素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路子,形成有竞
争力的新兴产业增长极。
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为经济发
展留出新空间。
推动各地区,破除无效供给,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培育发展先进产能,增加有效供给,加快形成以战略性新
兴产业为代表的新集群。
(三)在重点区域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要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区域政策和空间布局,发挥各地
比较优势,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发挥好新兴产业发展良
好区域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新兴产业集群。
加快依赖传统产业发展的城市转型,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
集群、新增长极。
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努
力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
发挥各地基础优势,促进我国新兴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
若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
要破除资源流动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
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加快
推进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制度建设,大幅度降低要素流动的交易成本,
必将促使更多的存量资源参与流动,也有利于吸引外部资源特别是创
新资源流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更好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
强同区域间交流合作,通过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性障碍,推动创新
要素协调发展,全面激发和释放蕴藏的巨大创新活力。
二、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目标
开启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新征程,全力推动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跨
上新台阶,到2025年在县域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创新驱动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科
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本土人才等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受益面更加广泛。
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
新创业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创新创业平台更加完善,在全国建
设100个左右创新型县(市),布局一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星创天
地。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凸显,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稳步增长。
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显著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科技支撑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增长10%以上,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乡村产业共性
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持续加强,实现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科技特派团全覆盖。
科技赋能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
教育文化、人口健康、公共
安全等科技惠民项目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增进民生福祉成效显著。
公
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数字乡村建设
取得重要进展。
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力争
提高到15%。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
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创新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
若干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成长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
科技进步贡献
率提高到60%以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形成面向未来发展、迎接科技革命、促
进产业变革的创新布局,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一系列
重大瓶颈问题,初步扭转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在
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为国家繁荣发展提供战略储备、拓
展战略空间。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
到2.5%。
创新体系协同高效。
科技与经济融合更加顺畅,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治理更加科学,创新效率大幅提高。
创新环境更加优化。
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更加健全,知识产权保
护更加严格,形成崇尚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激励创新创业的价
值导向和文化氛围。
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
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不断创造新技术和新产品、新
模式和新业态、新需求和新市场,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更高质量的
就业、更高水平的收入、更高品质的生活。
总体上扭转科技创新以跟踪为主的局面。
在若干战略领域由并行
走向领跑,形成引领全球学术发展的中国学派,产出对世界科技发展
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
攻克制约国防科技的主要瓶
颈问题。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
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完备。
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创新文化氛围浓厚,法治保障有力,全社会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不断涌流的生动局面。
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
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创新成为政策制定
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
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力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经
济发展质量高、能源资源消耗低、产业核心竞争力强。
国防科技达到
世界领先水平。
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成为全球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聚集地。
创新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更加优化,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产权、包容多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和价值导向。
四、科技支撑欠发达地区县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开展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
瞄准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结合新兴技术应用,攻克一批乡村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瓶颈,集成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推动优良品种、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和模式在乡村应用。
开展科技计划成果进园入县行动,建立农业农村科技成果定期征集发布机制,征集农业农村先进适用技术、乡村绿色技术和高新技术成果,加强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
加大对乡村产业培育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力度,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坚持志智双扶,提升脱贫县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能力,夯实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基础。
建立健全科技帮扶长效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一体谋划、协同推进。
精准对接脱贫县发展科技需求,支持高等学校、
科研院所、企业和农技推广机构等开展科技服务。
鼓励在脱贫县建立
科技小院、专家大院、农科驿站等科技示范和成果转化基地,推动科
技成果向脱贫地区转移转化。
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科技特派团。
面向西部10省(区、市)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重点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开展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品种技术引进推广、技术瓶颈集中攻关、本
土人才培养帮带、农业产业功能拓展等工作,做实科技项目、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平台园区、科普宣传五个全覆盖,推动重点帮扶县产
业振兴。
完善东西部科技合作与对口支援机制。
强化新时期东西部科技合
作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扎实推进科技援疆、科技援藏、科技援青、
科技入滇、科技支宁、科技兴蒙等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开展全方位
多层次的共建与合作。
聚焦西部县域创新体系建设和乡村特色优势产
业发展等重大科技需求,进一步拓展帮扶领域,优化帮扶方式,选择
东部优势创新资源开展跨区域结对帮扶和对口支援,推动对口地区相
关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帮扶实效。
开展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
面向脱贫地区乡村
产业发展重大需求,聚焦特色粮油、食用菌、中药材、茶叶、特色果蔬、特色畜禽等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大共性关键技术和
装备研发力度,加强成果的集成熟化、示范推广和转化应用,助力乡
村产业振兴。
开展科技计划成果进园入县行动。
瞄准农业农村产业中的重点问题,深入挖掘园区和县域实际需求,加快创新成果在园区和县域转化
应用,构建典型应用场景,探索科技有效供给、成果转化服务、园区
提质增效、人才进乡入村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推进科技精准帮扶结对。
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高
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与脱贫地区精准对接。
鼓励东部
发达地区发挥人才、成果、平台、信息等资源优势,更加注重发挥市
场作用,强化以企业合作为载体的帮扶协作,推进产业梯度转移。
五、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
强化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
让科技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得到合理回报,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
(一)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
不断总结试点经验,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尽快将财政资
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
益的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
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在境内的使用、处置不再审批或备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
(二)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
完善职务发明制度,推动修订专利法、公司法等相关内容,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提高骨干团队、主要发明人受益比例。
完善奖励报酬制度,健全职务发明的争议仲裁和法律救济制度。
修订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在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中,将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在重要贡献人员、所属单位之间合理分配,对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可以从现行不低于20%提高到不低于50%。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对职务发明完成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奖励,计入当年单位工资总额,不作为工资总额基数。
(三)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
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对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
放宽股权奖励、股权出售对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的限制。
建立促进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制度,对在创新中作出重要贡献的
技术人员实施股权和分红权激励。
积极总结试点经验,抓紧确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条件和标准。
高
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取得股权奖
励收入时,原则上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
结合个人所得税制
改革,研究进一步激励科研人员创新的政策。
六、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围绕重要学科领
域和创新方向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
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对青年人
才开辟特殊支持渠道,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面向全球招聘人才。
倡导崇尚技能、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各行各业大规模培养高级技师、技术工人等高技能人才。
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实施更加积极的创
新创业人才激励和吸引政策,推行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和股权期权激励
制度,让各类主体、不同岗位的创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
中得到合理回报。
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树
立创新光荣、创新致富的社会导向,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财
产权,培养造就一大批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创新型企业家,建设专
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推动教育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
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
完善高端创新人才和产
业技能人才二元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