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国民收入、经济投资和消费等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因为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对国家经济发展、就业和国民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件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那么到底怎样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个社会性问题呢?
(一)供求失衡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供求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其基本内涵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商品紧俏,是卖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需求方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商品滞销,是买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没有供给方选择的余地。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是商品,大学毕业生也是商品。高等院校是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方,用人单位是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供给方的高校,用人单位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高校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市场上出现前两种情况,不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必将出现就业难。从供给看,按照经济学的观点,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应为900万个左右。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但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增长优先发展战略,新建项目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增速慢于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了“高增长、高投入、低就业”现象,因此,经济发展实际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每年不足900万个。从需求看,全国高校毕业生2001年117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近五年高校毕业生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除毕业生就业需求外,还有其他的需求。据劳动部提供的数据,2004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加之高校毕业生,2004年各类新增劳动力超过1300万。2005年全社会各类新增劳动力约2400万,需求大于供给,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总体性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供求失衡的严峻状况构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基本框架。
(二)人才结构和经济结构不相适应
中国经济全盘进入国际分工体系,主要的产业被固定在国际分工的底层,因此中国即便是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但是新增加的劳动就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产业的结构性失衡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以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来说,仍然改变不了低层次生产的现状。加入WTO以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分工中,但主要的产业常常是被固定在技术含量不高的国际分工的底层。加上我国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因此高端就业岗位比如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岗位以及我们通常所说的“白领岗位”与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比出现严重不足。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造成部分学生在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中,选择延缓就业。
(三)扩招对就业的影响
高等教育过度扩招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由于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理念上未能有效围绕市场来进行调适,没有找好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产生了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与高校的无效供给之间的矛盾。虽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长,但如果短期内扩招的学生数量超过市场吸纳量,就业难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过量扩招虽然加大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但同时也造成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从长远来看,高等教育扩招于中国也有利于提升中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中国目前正处于从工业化初期到中期的转变中,在这个阶段,应适当扩大针对专业应用技术的高职类院校的招生规模,而减少一些综合性大学的扩招配额,这样,中国的教育培养模式就更有针对性,既培养了技能型人才,也为综合性大学提供了充裕的师资力量和环境去培养精英。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各国都在努力培养和挖掘人才,以便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人才资源是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本钱。但是,中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是35%,日本是23%。同时,接受高等教育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他们知道,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改变命运。不上大学也是要就业的,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技能培养,在今后,他们的就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
(四)高校毕业生自我定位与市场定位之间存在差异性
从市场营销学角度分析,如果厂商把一种产品定位于高端产品,价位高,目标客户为收入较高的高端客户,而高端客户在选择这种产品时,认为从性能、质
量、款式上不是自己期望的产品,最终会放弃选择,寻找同类替代品。结果,这种产品由于定位错误而出现滞销。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处于“精英教育”时代,大学毕业生是“高档商品”一毕业就是干部身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时代发展到“大众教育”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层次向下延伸将成为必然趋势,高校毕业生从“高档商品”变为“大众商品”是市场的选择。但由于长期以来“精英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并未从心态上认为自己是“大众商品”,就业期望值高,仍把目标岗位定位在高收入、高福利、高社会地位、高稳定性的“高端岗位”。结果,出现就业难。
而我们大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就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具备一技之长。
在一个行业有自己精通的。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在短期内掌握一门新的技术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择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随着家庭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投资日渐增大,对子女就业的期望值也相应提高。但是很多大学生对人才市场用人标准和自身条件都不是很清楚,在择业观念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只是一味地追求“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导致在求职时四处碰壁。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要把正确的职业理想与务实的就业定位结合起来。每个大学毕业生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希望找一个满意的职业,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对此,我们应予以充分的肯定。但这种职业理想应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如果像有些毕业生坚持“非高薪不干,非大企业不进,非省会城市不去”的择业观念,那恐怕在现实中往往会碰壁。无数的事例说明,只有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就业选择同现实的条件结合起来,职业发展才有现实的基点,理想的实现才有可靠的平台。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毕业生不能有盲目的优越感,一定要有务实的就业定位,切忌自设“藩篱”,只盯着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不放,要积极到祖国最需要的基层、西部去,在这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的沃土上,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实现理想、成就事业。
(三)要有科学的职业规划。
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及早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将来能否顺利就业非常重要。对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惘”,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规划,这往往也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次调查显示,62.2%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2.8%的不明确,只有4.9%的有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