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作者简介:丁益梅(1996— ),女,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信仰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它在你无助的时刻给你力量,在你迷失的时刻给你指引方向,在你沮丧的时刻让你勇敢顽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可见,信仰具有强大的力量,它关系到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兴盛。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并把它作为最高理想。

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一直是共产党人活的灵魂。

作为第一个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李大钊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以科学的态度实践马克思主义。

一、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
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李大钊通过自己的思考、甄别、对照,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决定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终生为之奋斗。

回顾其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阶段、马克思主义思想探索阶段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建立阶段。

(一)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阶段
李大钊最初是革命民主主义者,他积极宣传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提倡民主自由的思想。

他早期的民主主义思想与晚晴的预备立宪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预备立宪运动中,李大钊高度重视立宪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科学的宪法,才能建设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国家。

清末时期,李大钊准备立宪的时候也受到了民权思想的影响。

议会制度的建立、人治的废除、法治的实施以及法律对人民自由平等的保护,实质上是公民权利思想的宣传。

李大钊踊跃参加预备立宪时的各种罢工和上访活动。

请愿失败后,他开始倾向于支持革命。

李大钊虽然没有参加辛亥革命,但在革命形势的推动和影响下,他很快就成了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李大钊的革命思想是理想与革命实践的结合,他亲自投身革命实践,同情广大人民群众。

可见,他的思想具有革命性和人民性的特征。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激发了李大钊追求真理的勇气,使他逐渐向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靠拢。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探索阶段
现实生活中十月革命新道路取得的胜利给了李大钊希望。

他热情地支持俄国革命,公开了革命的重大意义。

他逐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他认识到,要摆脱旧中国的落后贫穷,带领中国
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就要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李大钊在1918年11月发表了《庶民的胜利》,他针对性地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严肃地谴责了帝国主义所颂扬的“大主义”,如大日本主义、大日耳曼主义等,指出这个“大主义”就是倚着自己强大随意践踏他人的主义。

他认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工人阶级的胜利”。

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他认为俄国革命的胜利是人类意识变化的结果,遵循的一种理想主义的世界观。

李大钊在1918年12月发表了《Bolshevism的胜利》,他着眼于俄国十月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深层原因,他认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完全是“资本家政府的战争”,即帝国主义的战争,他论证了帝国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并从中发现了马克思主义。

可见,李大钊用马克思的阶级分析观来解释,战争是资产阶级统治者发动的,是为了保证他们继续保持更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从而揭示了帝国主义战争灾难的性质。

李大钊在1919年1月发表的《新纪元》中指出,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人类觉醒的时代和世界革命的新纪元。

李大钊对社会主义革命充满信心,坚信“未来的世界一定是红旗世界”。

可见,在分析帝国主义形势、世界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前途时,李大钊已经开始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宣传社会主义革命。

李大钊虽然开始关注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主义,但并不了解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

实际上,李大钊当时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是处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阶段。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建立阶段
李大钊1919年发表的《战后之妇人问题》中,承认了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

李大钊领悟到女权运动具有阶级性,要从根本上处理妇女解放的问题,必定需要团结国际无产者,冲破父权制的社会制度。

本文的发表表明,李大钊已经学会用马克思阶级斗争的方法来剖析和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

在李大钊对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阐述中,我们看到他接受了无产者专政的思想。

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可以看出李大钊开始系统、全面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论来解释和处理中国的现实问题,这标志着李大钊成为一个真正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在文章中详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并强
摘 要: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把革命民主主义者变为共产主义者的第一人。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他在思想和社会实践的共同推动下完成的一次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信仰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信仰,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迎难而上的精神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因此,研究李大钊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分析其坚定信仰的途径,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尽快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信仰;探索;践行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探析
丁益梅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201306)
52
调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可见,李大钊开始用自己的理解系统地阐述这一理论的内容,这表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促进了这一理论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和深化。

可以说,李大钊已经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成长为了一名马克思主义信徒,并在此后的现实中不断强化着信仰。

二、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践行
为了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解决中国自身问题,李大钊努力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李大钊主张创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和促成国共合作。

李大钊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创立中国共产党
1921年,李大钊对创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明确的建议。

他在《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中指出,中国革命不可能离开人民,这些人必须是经过组织培养的人,不是个别的人,得是拧成一股绳的人。

俄罗斯是60万共产党员建立的红色国家。

因此,中国要想像俄罗斯一样,就必须是一群个人,而不是一群政客,这个团体是群众和人民的社会主义团体。

李大钊发表这篇文章时指出,必须创立一个由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和共产党人构成的组织,即中国共产党,它将完成中国的事业和中国革命。

1920年四月和五月,李大钊在北京与以马麦耶夫和维金斯基为代表的共产国际一同分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近况,讨论了党的形成问题。

在1920年11月,共产国际委派代表格林来华,成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3月底,青年团成员已经达55人。

李大钊在党的早期组织准备工作中起到了带头作用,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正是推进他前进的动力。

1921年7月,在上海法租界和嘉兴之间的红船上举办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机关,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成功实践,检验了李大钊信仰的正确性。

同时,还为更多的马克思主义者信仰者找到了一个稳定的基础,这是一次伟大的开创性壮举。

(二)领导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没有停滞不前,成功组织和领导了北方工人运动。

为进一步增强工人阶级意识,组织领导大工矿区工人参加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外交部工人阶级联合会。

李大钊时任北方支部书记,负责领导北方工运。

李大钊首先领导成立了《工人周刊》,介绍了国内外许多工人的情况,报道了国内外工人遭受奴役的痛苦和他们团结起来反抗的情况。

李大钊采用这种方式来唤醒工人阶级的觉悟,为工人阶级运动的兴起做准备。

后来,他代表“正太路工业研究会传习所”在石家庄成立了工人组织,积极领导工人运功。

随后,他又派了6名党员分别到京奉、正太、京汉、陇海、津浦和京绥6条铁路上工作,在铁路上创办了夜校和工人俱乐部,向劳工们传授马克思主义,领导劳工们进行阶级斗争,促进北方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

李大钊还亲身经历并领导了闻名的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

军阀的压迫使京汉铁路的罢工失败了,但这场斗争展示了中国工人革命的决心和超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同时,也显著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为今后创立革命统一战线作了充足的筹备。

虽然,李大钊领导的北方工人运动陷入了短暂的低谷,但是经过不断地斗争却表明了中国工人阶级拥有超强的力量,党和工人阶级的政治声誉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三)促成国共首次合作
中共中央在1922年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主张“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的构想。

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也重申了积极支持李大钊的民主统一战线思想。

这期间,他积极发表政论,诚恳地号召全国人民尽快团结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压榨,讨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李大钊为了加快推进国共合作,曾经在1922年8月到1924年2月“四跨长江,三赴上海,两下广州”。

1922年8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西海特别会议上提出,共产党员本身可以加入国民党,建立共同战线,解决党的两个突出问题。

在李大钊的悉心疏导下,会议上接受了共产国际代表的提案。

后来,李大钊接受党的委任,多次与孙中山讨论“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华”的问题。

李大钊随后便参加了国民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做出了国共合作的决定。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确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使李大钊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使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真正从痛苦的深渊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开创了属于中国的辉煌时代。

三、结语
李大钊毕生致力于信仰马克思主义,投身革命实践,最终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他知道只有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的现状才能真正改变。

他不断深究马克思主义,提高马克思主义精神修养,以多种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反复实践,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留下了宝贵财富。

当今时代有许多思潮相互碰撞,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无疑是我们的指路明灯。

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意志,学习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他坚定不移的人民立场,让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引领我们不断与错误的思想作斗争,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N].人民日报,2017-10-28.
[2]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80.
[3]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4-257.
[4]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8-266.
[5]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