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专项之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专项之古诗词鉴赏
姓名:______班级:______
1.阅读鉴赏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首联“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在诗中的本义是什么?后人运用此句时的比喻义又是什么?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写词人对亲人的怀念,因此,整首词充满了伤感压抑的情调。
B.上片写词人“欢饮”时的想象,下片写“无眠”时对人生的思索探求。
词人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C.词中把“天”与“月”人格化了,创造了一种神话般的境界。
D.“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转”“低”,以月光变化表示夜已深,“无眠”说明词人想念亲人,难以入睡,由此引出下面“何事”一问。
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释】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
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
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唐】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碛(qì)西:即安西都护府。
②赤亭:地名,在今甘肃成县西北。
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
④酒家垆(lú):酒家。
(1)诗歌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有什么作用?
(2)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诗中的“另类佳作”。
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联系学过的诗句说明理由。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1)“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和。
“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之情。
“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6.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卜算子·咏梅》一词分为上、下两片,从内容上看,上片写梅花的处境,下片写梅花的品质。
(2)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梅花的哪些遭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词人托物言志,借助梅花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品质?
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请用一个词语概括本诗的意境:。
(2)请简要分析本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普天之下的月亮明明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行香子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2)请赏析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答案】(1)凄凉地;弃置身
(2)本义:沉舟旁边,千帆竞发,枯树前面,万木逢春。
后人喻义: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比现在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答案】(1)“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了孤独、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
(2)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3)A
【解析】(3)这首词的感情复杂,有潇洒,有伤感,有苦闷,有慰藉,呈现多元化的色彩。
但全词的基调从总体上说是豪放旷达,而非伤感压抑。
3.【答案】(1)“逐”字有追逐的意思,突出了游人之多、兴致之高,表现了众人游春的热闹情景。
“出”字有飞出、荡出的意思,突出了打秋千人的情态,使画面富有盎然生机。
(2)写出了作者旷达不羁、乐而忘形的情态。
蕴含着作者追求欢乐、排遣苦闷的情感。
【解析】(1)本题考查诗人的炼字技巧。
一个“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
“出”字突出了打秋千的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人们好像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这样在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
(2)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
词的下阙写诗人自己与民同乐的情景:白发上插着鲜花的诗人随着急促的乐声频频举杯畅饮,以议论结尾并抒发诗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愉快心情,同时也蕴含词人仕途坎坷的无限感慨。
最后一句反问形式发议论,表达出诗人乐而忘忧(贬谪流放、志不得伸的忧愁)、与民同乐、行乐惜春的思想。
4.【答案】(1)烘托李副使不畏艰苦、奔赴边关的豪迈气概。
(2)①同意。
常见的送别诗多写离愁别绪,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这首诗抒发的却是劝勉友人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所以,这首诗颇显“另类”。
②不同意。
送别诗中并不缺少这类乐观豪迈的作品,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
所以这首诗算不上“另类”。
【解析】(1)景物描写一般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发展服务的。
一般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天气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等。
诗的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火山五月人行少”(《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诗人早有吟咏,况六月酷暑?作者不从饯行话别落笔,而以火山、赤亭起句,造成一个特殊的背景,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而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也暗含其中了。
(2)只要结合诗歌内容、风格、特色等写出理由,答案不求统一。
平时要养成质疑、讨论的好习惯,多与同学交流,多向老师请教,这样,自己的理解能力才会迅速提高。
同意或不同意均可,但要写出充分的理由。
一般应认为此诗属“另类佳作”,因为这是首送别诗,但诗歌既不写饯行的歌舞盛宴,也不写分手时的难舍离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然而字里行间却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荡漾。
因此可认为此诗属“另类佳作”。
5.【答案】(1)地点;季节(时间);作用: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
(2)惜别;司空曙惆怅伤感,王勃乐观旷达。
6.【答案】(1)艰难、恶劣;高洁坚贞
(2)独自开放无人欣赏,黄昏来临又被风吹雨打。
(3)性格孤高,决不与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坚贞自守的傲骨。
7.【答案】(1)凄清(或凄凉、凄冷、悲凉)
(2)揭示人物活动的时间之“早”,渲染悲凉气氛,借以抒发诗人对家乡无尽的思念之情。
8.【答案】(1)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2)抒发了诗人羁旅异乡的思乡之情。
9.【答案】(1)普天之下明明只有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
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了他对故乡的浓浓思念。
(2)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10.【答案】(1)这首词通过记述词人一次兴致勃勃的春游,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体现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2)示例:动静结合。
这首词通篇写景,但上、下片的安排与采用的视角各不相同。
上片侧重描绘静态景物,化静为动,如“绕”“收”等字;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其中静景动景又相互映衬。
这样,就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