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三讲—分析行为科学理论讲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系:指与其他人和 睦相处,建立友谊和归 属感的需要(=马斯洛 的第3、4级的需要)
◆成长:指个人在事业、 能力等方面有所成就和 发展(=马斯洛的第5级 的需要)
• 与马斯洛的不同点: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是一种刚性的阶梯式上升结构,即认为较低层次 的需要必须在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前得到充分的满足,二者具有不可逆 性。相反,ERG理论并不认为各类需要层次是刚性结构,比如说,即使一 个人的生存和关系需要尚未得到完全满足,他仍然可以为成长发展的需要 工作,而且这三种需要可以同时起作用。
4、一个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 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决策。
经常性的活动的决策应程序化以降低决策过程的成 本,只有非经常性的活动,才需要进行非程序化的 决策。
6、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
彼得·德鲁克(1909—)《有效的管理者》、《管理—— 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Dale)《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艾尔弗雷德·斯隆(1875-1966),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 创人之一。 亨利·福特,流水线大量生产管理技术的倡导者。 威廉·纽曼 :美国管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经济 管理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技术》(1951)
核心思想:
X—Y理论
主要著作:
《企业的人性方面》
麦格雷戈认为:不同的管理实践源于其对人性的 关键假设的差异。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弗鲁姆、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
早年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先后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后于 美国密执安大学获博士学位。他曾在宾州大学和卡内基一 梅隆大学执教,并长期担任耶鲁大学管理科学“约翰塞尔” 讲座教授兼心理学教授。
主要观点:
1、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西蒙指出组织中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作决策。他认 为,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定计划就是决 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
2、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
西蒙对决策的程序、准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的异同及其决策技术等作了分析。 西蒙提出决策过程包括4个阶段:搜集情况阶段;拟定 计划阶段;选定计划阶段;评价计划阶段。 这四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 程。
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 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 者和理论家。
◆核心思想: 需求层次 ◆主要著作: 《激励与个性》 《良好精神管理》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的需
自我实现需要 建功立业、社会价值需要
尊重需要 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
社交需要 友谊、结社等需要
3、在决策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 替“最优化”准则。
以往的管理学家往往把人看成是以“绝对的理性”为 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行动的理性人。西蒙认为事实上 这是做不到的,应该用“管理人”假设代替“理性人” 假设,“管理人”不考虑一切可能的复杂情况,只考 虑与问题有关的情况,采用“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 从而可以做出令人满意的决策。
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工人的工作态度与士气是影响工作效率的 关键因素。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并影响着 工人的工作效率。
对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评价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为管理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 的领域,也为管理方法的变革指明了方向,并引 起管理上的一系列改革。他注意研究人的需要与 激ຫໍສະໝຸດ ,强调非正式组织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管理理论丛林
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创始人:法约尔 当代代表人物:哈德罗·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 代表作:《管理学》
主要观点: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 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 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 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 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
2. 对于组织的管理分析应该按照系统的原则进行。 3. 对组织的管理应遵循系统的要求:以目标为中心,以系
统为中心,以责任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4. 系统管理过程四阶段:创建系统、进行系统设计,使系
统运行并予以控制,检查和评价系统运行情况。
5、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 詹姆士·马奇 核心理论是赫伯特·西蒙提出的决策理论。 代表作:《管理决策的新科学》 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统计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的,运 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一门新兴的管 理学派。
马斯洛将自我实现作为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对我们具 有积极的意义:
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种客观的事实。因此,我们应该重视、 开发和充分利用人的这种需要。
我们不能将自我实现和组织目标简单地对立起来,要将自我实现理 解为充分发挥潜力、实现理想、多做贡献的愿望,充分利用其积极 的一面。
缺陷:
马斯洛层次需要论的理论前提——人都是自 私的,不是一种科学的假设。
对于需要层次的划分过于简单、机械。
没有提出衡量各层次需要满足程度的具体标准。
2.奥尔德佛和赫兹伯格对马斯洛理论的修 正和发展
• 奥尔德佛的ERG理论 •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n奥尔德佛的ERG理论(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心理学家。
●疑问:人的需要层次是一种刚性的阶梯式上升结构吗?不同层
安全需要 保障人身安全等需要
生理需要
高 要以层次 形式出现, 在较低的 需要满足 后,人们 才能上升 到较高层
低 的需要追 求。
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如对衣、食、住等方面的需要
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评价 主要贡献: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分析为研究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比 较科学的理论框架,成为激励理论的基础。
次的需要是否可以并存?
1969年在《人类需要的新理论的经验测试》一文中发展了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ERG需要理论”
所谓ERG就是生存(Existence)、关系(Relatedness)、 成长(Growth)需要的简称。
◆ 生存:指人在衣、 食、住、安全等方面的 基本需要(=马斯洛的 第1、2级的需要)
人性假设理论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1906-1964) 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 ( X—Y理论)
“动机、发展潜力、承担责任的能力…… 都是人所表现出来的,而不是由管理所给予的.”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在1957年11月号的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 业的人性方面》一文,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一Y理论”。
① 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② 过分强调感情的作用。 ③ 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外部监督、
作业标准的影响。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应用于管理学,主要是对工人 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原因进行 分析。 研究内容包括人的本性与需要、行为的动机 ,特别是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等方面。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麦格雷戈X-Y理论、赫兹 伯格双因素理论、弗鲁姆期望理论等。
一、管理理论“丛林”
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标志,是美国管理学家哈 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1984):1961 年12月发表于美国《管理学杂志》上的文章,题为 《管理理论的丛林》。 在上文中,孔茨将二战后西方各种管理理论划分为 6个学派。到1980年,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 林》中认为,管理学派的数目已不止6个,而增加 到11个。
1964年在《工作和激励》一书中提出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的内容
弗鲁姆认为: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或激励力取决于其 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
激励力M=期望值E×效价V
M: Motivation,激励力 V : Valence, 效价 E : Expectancy, 期望
描述现代管理理论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保健因素:
缺乏这些因素会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属于工作环境或工 作关系方面的因素。
如: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 人际关系,职业安定等。
激励因素
具备这些因素会对员工带来积极态度,较多满意感和激励 作用的因素,多为工作内容/工作本身方面的因素。
如:成就感、同事认可,上司赞赏,更多职责,工作的挑 战性,更大成长空间等。
福雷德里克.赫兹伯格
(Frederick Herzberg,1923-2000) 美国行为科学家,犹他大学(Utah Uni.) 管理学教授
“我的理论试图强调保持明知的战略. ”
——福雷德里克.赫兹伯格
●核心思想: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主要著作:
◆《工作的激励因素》1959 ◆ 《工作与人性》1966
贡献:
① 强调改变对工人的态度和监督方式 ② 提倡下级参与企业的各种决策,以此来改善人际
关系,提高工人士气。 ③ 设立意见箱,允许职工对作业目标、作业标准和
方法提出意见,鼓励上下级之间进行意见交流。 ④ 重视管理干部自身的人际关系以及协调人际关系
的能力。 ⑤ 重视、利用和倡导各种非正式组织。
局限性:
贡献:
1. 相对于其他学派而言,它是最为系统的学派。 2. 确定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为训练管理人
员提供了基础。
不足:
管理职能不能适用所有的组织,归纳的职能并 不包括所有的管理行为。
2、社会系统学派
创始人: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I.Barnard,18861961),美国的高级经理人员和管理学家;被后人 尊称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 以组织理论为研究重点,将组织看做是一个人与人 之间协作的社会系统,要受到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 的影响。
对经理人员的职能有三个要求:⑴规定组织目 标;⑵善于使组织成员为目标做出贡献;⑶建立和 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系统。
3、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创始人:英管理学者特里斯(E.L.Trist)及 其塔维斯托克研究所中的同事。
主要观点:
1. 组织既是社会系统,又是技术系统 2. 满足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二者需要的组织才是
社会系统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1.组织是一个社会协作系统。该系统能否继续 生存取决于:协作效果、协作效率、协作目标能否 适应环境。
2.组织的基本要素:共同目标、协作意愿、信 息沟通系统。
3.经理人员的作用就是在一个正式组织中充当 系统运转的中心,并对组织成员的活动进行协调, 指导组织的运转,实现组织的目标。
●赫兹伯格的问题
1950s对员工工作态度做调查:什么因素会带来积极的或消 极的工作态度? 通过对9家公司200余人的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 人的需求因素在导致积极的和消极的工作态度方面是非对 称的,即:使人们在工作中开心的因素的反面并不是使他 们不开心的因素
=>工作满意和工作不满意是分开存在的独立实体, 各自具备自己的特征,由不同的刺激因素产生。
(2)人在同一时间可能有不止一种需要起作用;如果较高层次需要的满 足受到抑制的话,那么人们对较低层次的需要的渴望会变得更加强烈。即 需要的变化不仅是“满足—前进”,也有可能“受挫—倒退”。
(3)生存和关系需要有一定限度,而成长发展的需要不仅没有限度,而 且当某项得到满足后,成长发展的需要还会进一步加强。
上期回顾
1. 科学管理之父、管理过程理论之父、组织理 论之父分别是谁?
2. 计件工资制? 3. 14项原则? 4. 非正式组织? 5. 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假设? 6.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依据古典管理理论)
任务二:分析行为科学理论
n霍桑实验的意义
它启动了西方管理思想的一次转折,为管理学的 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使西方管理思想从古 典管理理论阶段进入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由霍桑 实验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对管理实践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好的组织 3. 将组织看作对外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4、系统管理学派
代表人物:理查德·约翰逊、弗里蒙特·卡斯
特、詹姆士·罗森茨韦克
著作:《系统理论与管理》
从系统概念出发,建立企业管理的系统模式。
主要观点:
1. 组织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它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同时, 组织又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他受到其他社会子 系统的影响。
经验主义学派理论的主要内容
经验主义学派又称案例学派,它否认管理理论的 普遍价值,主张从“实例研究”、“比较研究”中导 出通用规范;由经验研究来分析管理。
该学派以向西方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 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
◆成长:指个人在事业、 能力等方面有所成就和 发展(=马斯洛的第5级 的需要)
• 与马斯洛的不同点: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是一种刚性的阶梯式上升结构,即认为较低层次 的需要必须在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前得到充分的满足,二者具有不可逆 性。相反,ERG理论并不认为各类需要层次是刚性结构,比如说,即使一 个人的生存和关系需要尚未得到完全满足,他仍然可以为成长发展的需要 工作,而且这三种需要可以同时起作用。
4、一个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 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决策。
经常性的活动的决策应程序化以降低决策过程的成 本,只有非经常性的活动,才需要进行非程序化的 决策。
6、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
彼得·德鲁克(1909—)《有效的管理者》、《管理—— 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Dale)《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艾尔弗雷德·斯隆(1875-1966),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 创人之一。 亨利·福特,流水线大量生产管理技术的倡导者。 威廉·纽曼 :美国管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经济 管理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技术》(1951)
核心思想:
X—Y理论
主要著作:
《企业的人性方面》
麦格雷戈认为:不同的管理实践源于其对人性的 关键假设的差异。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弗鲁姆、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
早年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先后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后于 美国密执安大学获博士学位。他曾在宾州大学和卡内基一 梅隆大学执教,并长期担任耶鲁大学管理科学“约翰塞尔” 讲座教授兼心理学教授。
主要观点:
1、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西蒙指出组织中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作决策。他认 为,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定计划就是决 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
2、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
西蒙对决策的程序、准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的异同及其决策技术等作了分析。 西蒙提出决策过程包括4个阶段:搜集情况阶段;拟定 计划阶段;选定计划阶段;评价计划阶段。 这四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 程。
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 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 者和理论家。
◆核心思想: 需求层次 ◆主要著作: 《激励与个性》 《良好精神管理》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的需
自我实现需要 建功立业、社会价值需要
尊重需要 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
社交需要 友谊、结社等需要
3、在决策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 替“最优化”准则。
以往的管理学家往往把人看成是以“绝对的理性”为 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行动的理性人。西蒙认为事实上 这是做不到的,应该用“管理人”假设代替“理性人” 假设,“管理人”不考虑一切可能的复杂情况,只考 虑与问题有关的情况,采用“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 从而可以做出令人满意的决策。
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工人的工作态度与士气是影响工作效率的 关键因素。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并影响着 工人的工作效率。
对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评价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为管理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 的领域,也为管理方法的变革指明了方向,并引 起管理上的一系列改革。他注意研究人的需要与 激ຫໍສະໝຸດ ,强调非正式组织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管理理论丛林
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创始人:法约尔 当代代表人物:哈德罗·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 代表作:《管理学》
主要观点: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 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 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 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 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
2. 对于组织的管理分析应该按照系统的原则进行。 3. 对组织的管理应遵循系统的要求:以目标为中心,以系
统为中心,以责任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4. 系统管理过程四阶段:创建系统、进行系统设计,使系
统运行并予以控制,检查和评价系统运行情况。
5、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 詹姆士·马奇 核心理论是赫伯特·西蒙提出的决策理论。 代表作:《管理决策的新科学》 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统计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的,运 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一门新兴的管 理学派。
马斯洛将自我实现作为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对我们具 有积极的意义:
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种客观的事实。因此,我们应该重视、 开发和充分利用人的这种需要。
我们不能将自我实现和组织目标简单地对立起来,要将自我实现理 解为充分发挥潜力、实现理想、多做贡献的愿望,充分利用其积极 的一面。
缺陷:
马斯洛层次需要论的理论前提——人都是自 私的,不是一种科学的假设。
对于需要层次的划分过于简单、机械。
没有提出衡量各层次需要满足程度的具体标准。
2.奥尔德佛和赫兹伯格对马斯洛理论的修 正和发展
• 奥尔德佛的ERG理论 •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n奥尔德佛的ERG理论(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心理学家。
●疑问:人的需要层次是一种刚性的阶梯式上升结构吗?不同层
安全需要 保障人身安全等需要
生理需要
高 要以层次 形式出现, 在较低的 需要满足 后,人们 才能上升 到较高层
低 的需要追 求。
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如对衣、食、住等方面的需要
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评价 主要贡献: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分析为研究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比 较科学的理论框架,成为激励理论的基础。
次的需要是否可以并存?
1969年在《人类需要的新理论的经验测试》一文中发展了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ERG需要理论”
所谓ERG就是生存(Existence)、关系(Relatedness)、 成长(Growth)需要的简称。
◆ 生存:指人在衣、 食、住、安全等方面的 基本需要(=马斯洛的 第1、2级的需要)
人性假设理论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1906-1964) 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 ( X—Y理论)
“动机、发展潜力、承担责任的能力…… 都是人所表现出来的,而不是由管理所给予的.”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在1957年11月号的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 业的人性方面》一文,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一Y理论”。
① 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② 过分强调感情的作用。 ③ 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外部监督、
作业标准的影响。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应用于管理学,主要是对工人 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原因进行 分析。 研究内容包括人的本性与需要、行为的动机 ,特别是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等方面。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麦格雷戈X-Y理论、赫兹 伯格双因素理论、弗鲁姆期望理论等。
一、管理理论“丛林”
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标志,是美国管理学家哈 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1984):1961 年12月发表于美国《管理学杂志》上的文章,题为 《管理理论的丛林》。 在上文中,孔茨将二战后西方各种管理理论划分为 6个学派。到1980年,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 林》中认为,管理学派的数目已不止6个,而增加 到11个。
1964年在《工作和激励》一书中提出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的内容
弗鲁姆认为: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或激励力取决于其 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
激励力M=期望值E×效价V
M: Motivation,激励力 V : Valence, 效价 E : Expectancy, 期望
描述现代管理理论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保健因素:
缺乏这些因素会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属于工作环境或工 作关系方面的因素。
如: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 人际关系,职业安定等。
激励因素
具备这些因素会对员工带来积极态度,较多满意感和激励 作用的因素,多为工作内容/工作本身方面的因素。
如:成就感、同事认可,上司赞赏,更多职责,工作的挑 战性,更大成长空间等。
福雷德里克.赫兹伯格
(Frederick Herzberg,1923-2000) 美国行为科学家,犹他大学(Utah Uni.) 管理学教授
“我的理论试图强调保持明知的战略. ”
——福雷德里克.赫兹伯格
●核心思想: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主要著作:
◆《工作的激励因素》1959 ◆ 《工作与人性》1966
贡献:
① 强调改变对工人的态度和监督方式 ② 提倡下级参与企业的各种决策,以此来改善人际
关系,提高工人士气。 ③ 设立意见箱,允许职工对作业目标、作业标准和
方法提出意见,鼓励上下级之间进行意见交流。 ④ 重视管理干部自身的人际关系以及协调人际关系
的能力。 ⑤ 重视、利用和倡导各种非正式组织。
局限性:
贡献:
1. 相对于其他学派而言,它是最为系统的学派。 2. 确定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为训练管理人
员提供了基础。
不足:
管理职能不能适用所有的组织,归纳的职能并 不包括所有的管理行为。
2、社会系统学派
创始人: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I.Barnard,18861961),美国的高级经理人员和管理学家;被后人 尊称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 以组织理论为研究重点,将组织看做是一个人与人 之间协作的社会系统,要受到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 的影响。
对经理人员的职能有三个要求:⑴规定组织目 标;⑵善于使组织成员为目标做出贡献;⑶建立和 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系统。
3、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创始人:英管理学者特里斯(E.L.Trist)及 其塔维斯托克研究所中的同事。
主要观点:
1. 组织既是社会系统,又是技术系统 2. 满足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二者需要的组织才是
社会系统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1.组织是一个社会协作系统。该系统能否继续 生存取决于:协作效果、协作效率、协作目标能否 适应环境。
2.组织的基本要素:共同目标、协作意愿、信 息沟通系统。
3.经理人员的作用就是在一个正式组织中充当 系统运转的中心,并对组织成员的活动进行协调, 指导组织的运转,实现组织的目标。
●赫兹伯格的问题
1950s对员工工作态度做调查:什么因素会带来积极的或消 极的工作态度? 通过对9家公司200余人的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 人的需求因素在导致积极的和消极的工作态度方面是非对 称的,即:使人们在工作中开心的因素的反面并不是使他 们不开心的因素
=>工作满意和工作不满意是分开存在的独立实体, 各自具备自己的特征,由不同的刺激因素产生。
(2)人在同一时间可能有不止一种需要起作用;如果较高层次需要的满 足受到抑制的话,那么人们对较低层次的需要的渴望会变得更加强烈。即 需要的变化不仅是“满足—前进”,也有可能“受挫—倒退”。
(3)生存和关系需要有一定限度,而成长发展的需要不仅没有限度,而 且当某项得到满足后,成长发展的需要还会进一步加强。
上期回顾
1. 科学管理之父、管理过程理论之父、组织理 论之父分别是谁?
2. 计件工资制? 3. 14项原则? 4. 非正式组织? 5. 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假设? 6.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依据古典管理理论)
任务二:分析行为科学理论
n霍桑实验的意义
它启动了西方管理思想的一次转折,为管理学的 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使西方管理思想从古 典管理理论阶段进入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由霍桑 实验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对管理实践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好的组织 3. 将组织看作对外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4、系统管理学派
代表人物:理查德·约翰逊、弗里蒙特·卡斯
特、詹姆士·罗森茨韦克
著作:《系统理论与管理》
从系统概念出发,建立企业管理的系统模式。
主要观点:
1. 组织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它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同时, 组织又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他受到其他社会子 系统的影响。
经验主义学派理论的主要内容
经验主义学派又称案例学派,它否认管理理论的 普遍价值,主张从“实例研究”、“比较研究”中导 出通用规范;由经验研究来分析管理。
该学派以向西方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 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