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2017年4月《训诂学》真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4月《训诂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训诂术语“言”表示的是()。

A.某一词应解释为另一词
B.以一般释特殊或以具体释抽象
C.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关系
D.串讲大意或总括段落主旨
【答案】D
【解析】训诂术语中的“言”,指的串讲大意或总段话段落主旨。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体式
2.下列例子所采用的训诂方式中不是义界的是()。

A.父之姐妹为姑
B.口,人所以言食也
C.盗,逃也
D.宫中之门谓之闱
【答案】C
【解析】义界指的是用一句话或几句话对概念内涵作出阐述。

【考点】注释原理——直训与义界的关系
3.东晋皇侃完成的训诂著作是()。

A.《水经注》
B.《世说新语注》
C.《论语义疏》
D.《一切经音义》
【答案】C
【解析】《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世说新语注》的作者是刘考标;《论语义疏》的作者是黄侃;《一切经音义》的作者是释玄应。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的深入与拓展期————魏晋隋唐
4.孔颖达为五经所作的注解称为()。

A.传
B.注
C.疏
D.解诂
【答案】C
【解析】疏的本义是“指清除阻塞,使畅通。

”可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

孔颖达将其作为注解的称为。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内容
5.用一句话或几句话对概念内涵作出阐述,这一训释方法称为()。

A.互训
B.同训
C.同义为训
D.义界
【答案】D
【解析】义界指的是用一句话或几句话对概念内涵作出阐述。

互训指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同训指同一个训释词释多个词语;
【考点】注释原理——直训与义界的关系
6.利用他书来校勘本书,这一校勘方法称为()。

A.对校法
B.他校法
C.文物校书法
D.理校法
【答案】B
【解析】他校法指的是利用别的书来进行校勘的一种方法。

【考点】训诂学的应用——应用于古籍整理
7.下列著作中作者是朱熹的是()。

A.《周易本义》
C.《经传释词》
D.《助字辨略》
【答案】A
【解析】《周易本义》的作者是朱熹;《经典释文》的作者是陆明德;《经传释词》的作者是王引之;《助字辨略》的作者是刘琪。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宋元明
8.汉朝人注释经籍,为训诂学奠定了基础,其中的代表人物有()。

A.毛晋
B.郑樵
C.马融
D.焦循
【答案】C
【解析】毛晋生活在明末,郑樵生活在宋朝,焦循生活在清朝;选项中只有马融是汉朝人士。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的产生期————先秦两汉
9.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高注说明的是“宇宙”的()。

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D.比喻义
【答案】B
【解析】“宇”的本义为“空间”,宙的本义为“时间”,高注将“时间”与“空间”称之为“宇宙”为引申义。

【考点】注释原理——字与词的关系
10.唐以前常把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和范晔的《后汉书》合称“三史”。

后来的“四史”又加上了陈寿的()。

A.《魏书》
B.《晋书》
D.《周书》
【答案】C
【解析】三国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

后将《三国志》与其合称为“四史”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的深入与拓展期————魏晋隋唐
11.下列词语中属于佛教词汇的是()。

A.庄严
B.庄重
C.严肃
D.威严
【答案】A
【解析】庄严,见《菩萨本行经》:“庄严自身,令极殊绝。

”源自佛家语。

佛家对表相事物,或心理行为的道德意义的修饰、加强,称为庄严。

今人以端庄而有威严为庄严。

【考点】训诂考证的工作与材料——考释与证明综述
12.训诂术语“浑言”、“析言”开始使用于()。

A.东汉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答案】D
【解析】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首次提到“浑言”、“析言”等训诂术语。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清代
13.《左传·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

”句中“齐”指()。

A.齐国国土
B.齐药、调味品
C.“脐”之借用,腹脐
D.“疾”之借用,快捷
【答案】C
【解析】齐:通“脐”,肚脐。

这两句大意是:如若不及早把他(楚文王)杀掉,往后再想杀他,你就像自己咬自己的肚脐一样不可得了。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14.下列训诂学专著出现于汉代的是()。

A.《玉篇》
B.《说文解字》
C.《干禄字书》
D.《正字通》
【答案】B
【解析】《玉篇》出自南朝,《干禄字书》出自唐,《正字通》出自明朝。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的产生期————先秦两汉
15.较早提出“音近义通”说的学者是()。

A.阮元
B.刘师培
C.章太炎
D.王念孙
【答案】D
【解析】清代王念孙最早提出的训诂学术语.意思是读音相近的,意义也往往相通(大体一致),可以相互解释。

【考点】训诂考证的方法——图声求义
16.古籍在刻印、传抄过程中出现错别字的现象称为()。

A.衍文
B.脱文
C.讹文
D.倒文
【答案】C
【解析】“衍文”指因排版,刻板等错而多出来的字;“脱文”指古籍中脱落了文
字的现象;“倒文”指古书文句在传抄、刻印中颠倒误置的字。

【考点】训诂学的应用——应用于古籍整理
17.《诗经·魏风·硕鼠》:“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句中“爰”指()。

A.曰
B.乃
C.才
D.在这里
【答案】D
【解析】本句意思是“快乐的土地啊,快乐的土地,这里才是我的好住所”。

“爱”指“这里”的意思。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18.下列书籍属于类书的是()。

A.《二十四史》
B.《四库全书》
C.《四部备要》
D.《初学记》
【答案】D
【解析】《二十四史》属于“史书”,《四库全书》、《初学记》都属于“丛书”。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类型
19.下列人物中为《史记》作过注释的是()。

A.五臣
B.萧统
C.司马贞
D.赵岐
【答案】C
【解析】司马贞以《史记》旧注音义年远散失,便选取《史记音义》、《史记集解》、《史记集注》、《史记音义》《史记地名》等诸家的注文,参阅韦昭、杜预、等人的论著、己见,撰成对后世很有影响的史学名著《史记索隐》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类型
20.训诂术语“辞”表示()。

A.实词
B.修辞
C.虚词
D.比喻
【答案】C
【解析】训诂术语“辞”和“词”经常被用来说明被释词的性质是虚词。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以下对“笺”的说明正确的有()。

A.说明毛传沿流
B.补充订正毛传
C.阐明毛传隐晦之处
D.提出不同于毛传的意见
E.重新建立体例
【答案】BCD
【解析】笺,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jiān,本指狭条形小竹片。

古代无纸,用简策,有所表识,削竹为小笺,系之于简。

笺,也可以指的是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体式
22.以下训诂专著成书于清代的是()。

A.《诸子平议》
B.《读书杂志》
C.《经义述闻》
D.《群经平议》
E.《广雅疏证》
【答案】ABCDE
【解析】《诸子平议》、《群经平议》出自清俞樾;《读书杂志》、《广雅疏证》出自清代王念孙;《经义述闻》出自清王引之。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清代
23.以下表示事物种类的训诂术语有()。

A.类
B.属
C.醜
D.别
E.泛指
【答案】BCD
【解析】类,多用于根据事物的相同点进行推理,判断;泛指不是一种训诂术语。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内容
24.以下例句加【】字为通假字的是()。

A.【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B.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C.虽则配韘,能不我【甲】
D.终南何有?有【纪】有【堂】
E.埋之马【矢】之中
【答案】ACDE
【解析】害(hé):通“曷”,哪些;甲(xiá):借作“狎”,戏,亲昵;纪和堂是两种树名,即杞柳和棠梨。

氏通“屎”。

指人或动物排出的粪便。

置,放置的意思。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25.训诂方法包含的形式有()。

A.据文证义
B.依境别义
C.因声求义
D.以形索义
E.析词审义
【答案】ACDE
【解析】训诂方法主要包括声训即因声求义、形训即以形索义和义训。

其中,据文证义和析词审义均属义训范畴之内。

【考点】训诂考证的方法——以形索义/图声求义
注释原理——义与训的关系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6.《谷梁传集解》的作者是_____。

【答案】范宁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的深入与拓展期————魏晋隋唐
27.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是《_____》。

【答案】说文解字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类型
28.训诂学发展经过的五个时期是萌芽期(先秦)、_____(两汉)、保守期(魏至唐)、中落期(宋至明)、复兴期(清)。

【答案】兴盛期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清代
29.训诂学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_____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科学。

【答案】实用性
【考点】绪论——训诂学
30.清代的训诂学_____派的代表是阮元和他的《经籍纂诂》。

【答案】纂集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清代
31.增补或仿照《尔雅》的著作多用“雅”字命名。

其中以旧题_____撰的《小尔雅》为最早。

【答案】孔鲋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的产生期————先秦两汉
32.“乌兰浩特”义为“红色城市”,来自_____语。

【答案】蒙古族
【考点】训诂考证的工作与材料——考释与证明综述
33.《尔雅》本为儒学经典之一,凡_____类,共释2204事,是研究先秦词汇的重要参考书。

【答案】19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类型
34.刘宋裴驷的代表作是《_____》。

【答案】史记解注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类型
35.黄侃说“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_____”,“引申”的意思。

【答案】顺
【考点】绪论——训诂名称的由来及其含义
四、加【】词注释(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1分,共11分)
36.寻常之沟,巨鱼无所【还】其体。

【答案】通“旋”回旋,旋转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37.武气绝,半日复【息】。

【答案】呼吸。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38.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

【答案】车翻而不能循道而行,打败仗。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39.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答案】远、高远。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40.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答案】大。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41.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答案】美貌的、漂亮的。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42.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答案】同伴、嘉偶。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43.既成【昏】,晏子受礼。

【答案】“婚”的古字。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44.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答案】回头看、回头。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45.以身翼【蔽】沛公。

【答案】遮住、遮掩、遮盖。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4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答案】通“弼”,辅佐。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47、类书
【答案】是从古书中摘录成语典故、诗赋文章甚至整部著作,按类分列于若干标题之下,便于寻检、引用的一种工具书。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类型
48、章句
【答案】训诂学术语之一,指在解释字词的基础上,分析章节句读,串讲文义。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内容
49、笔势
【答案】训诂学术语,指汉字发展过程中,随着字体的发展,字形不再能反映字义的汉字形体。

【考点】训诂考证的方法——以形索义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50、黄侃所列“青年必读二十五种书”指哪些著作?
【答案】(1)“经学十五书”,即:“十三经”加《大戴礼记》、《国语》;(1分)(2)“史学四书”,即:《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1分)(3)“子部二书”,即:《庄子》、《荀子》(1分)(4)“集部二书”,即:《文选》、《文心雕龙》;(1分)(5)“小学二书”,即《说文》、《广韵》。

(1分)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近现代51、简述训诂的内容。

【答案】主要有:解释字词、(1分)解释文句、(1分)分析篇章、(1分)分析表达形式、(1分)分析时空关系。

(1分)
【考点】绪论——训诂工作与训诂材料
52、清代“乾嘉学派”训诂工作中有很多长处,请简要说明。

【答案】(1)比较充分地占有资料;(1分)(2)比较注意古今差别;(1分)(3)注意语言的社会性和语言内部的系统性;(1分)(4)重视有声语言与概念的直接关系。

(2分)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清代
53、概括说明“音义之间的关系特征”。

【答案】主要有六方面:偶然性:同一个声音可以表达多种完全无关的意义,而相同或相反的意义完全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

(1分)约定性:音义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但存在着与现实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由使用语言的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

(1分)回授性:早起的音义关系对后起的音义关系产生“回授”作用。

(1分)延展性:同一事物名称的不同地方变体,在音义结合关系上常有明显的脉络可寻。

(1分)类聚性:认识类聚性,有利于语源的探求。

多元性:某一音素或音位所允许联系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某一意义单位也允许由不同的语音形式负载。

(1分)
【考点】训诂考证的方法——图声求义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4、《说文解字》的释义体例是怎样的?
【答案】主要是:(1)《说文解字》的解说以篆文为主体,下面用“某也”的格式来释义。

(2分)凡说“某也、某也”,都是讲字义的,凡说“象某、从某”都是讲字形的,而字义与字形又是统一的。

如:“束,缚也。

从口木”。

“缚”是解释“束”的意义的,“从口木”是说明字的形体构造的(把一堆木头缠绕起来就叫做“束”)。

(1分)(2)“连篆为句”。

《说文》有不少字的解说必须承篆文来连读才能领会它的意义。

如“诂”字解说中的“故言”是解释“诂训”的意义,所以必须把“训”字和上面篆文连起来读才行。

(2分)《说文》解说的字例如有古文或籀文,就把有古文、籀文的不同于小篆的形体列在下面。

(2分)(3)《说文》除分部立文、先篆后籀、行文属辞的体例以外,说解的体例也相当复杂,(2分)主要有:引古文、引籀文、引经书、引古语、方言和俗语、引秘书说、博采通人之说等,还有:从某,从某、从某某;象形、象某某之形;从某,某声;某与某同意;从某省,某省声,某亦声;阙等等(1分)(具体体例可以略举,第(3)部分写出3种即可)。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类型
55、分析裴松之《三国志注》的内容,说明其特点。

【答案】裴松之的注以考核史实为主,对史实多有补充和辨正。

注中列举魏晋人的著作达200余种,所截取的史料比较完整,注文条目也相当多,文字总数远远超出正文。

内容主要着重以下四点:一、应载而未载的史事,加以增补;(2分)二、同是一事,说法歧异,则采录异闻;(2分)三、对错误的记载予以纠正;
四、对史事和陈寿的不正确看法进行评论。

(2分)比如对《武帝纪》的注,补缺方面,裴松之补充了曹操的姓名情况及得姓的由来;备异方面,补充了《世语》不同的记载;纠谬方面,指出记载失实之处;评论方面,对部分史实进行评述。

裴松之注《三国志》,常从不同方面引证勘核,使历史的真实情况轮廓淸晰,独树一帜。

(1分)(简要举例即可,无举例扣3分)。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和发展——训诂的深入与拓展期————魏晋隋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