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2024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试题
历史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礼记》中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左传》论述道:“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老子》中强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这说明
A.儒道两家的思想相互融合
B.治国理念的理性色彩增强
C.民本思想已成为社会主流
D.社会的稳定源于君民共治
2.古代思想家申不害(前385-前337年)认为,国君要加强对臣下的控制和驾驭,国君是国家的根本,臣下只是工具而已;臣下要尽忠职守,做好分内之事,而对职权外的事要“虽知弗言”,不许逾越权限。
这一主张
A.奠定了外儒内法的理论基础
B.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C.顺应了社会转型时期的需要
D.实现了儒法两家思想的合流
3.在战国兼并战争中,秦执政者在并天下的整体战略下,根据对新占领地不同战略定位,制定了“移秦民实新地、出其人和免臣迁居”等与之相适应的移民政策。
此政策不仅延续至秦中央帝国的统治时期,还为后来不同朝代的统治者所继承。
这一政策
A.丰富了国家治理的手段
B.激化了不同民族间的矛盾
C.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D.旨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开发
4.西汉文帝时,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
”这表明
A.推恩令解决了诸侯问题
B.郡国并行制弊端凸显
C.分封诸侯助推国家统一
D.汉承秦制原则遭破坏
5.南北朝时期,君主大量启用寒庶,典掌机要。
如南朝刘宋孝武帝时期,中书舍人巢尚之出身寒微,宰相戴法兴商贩出身。
这些做法
A.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形成
B.得益于科举制度的完善
C.瓦解了门阀士族的基础
D.服务于专制集权的需要
6.公元585年,隋文帝下令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
政府还将各户应纳
税额写成定薄,所制定的税额比世家大族对其佃客的剥削为轻。
这些举措
A.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
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助长了豪强势力的扩张
7.据史料记载,在唐朝,工商子弟毕诚、陈会、顾云,州县小吏湛贲、汪遵等皆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仕途。
毕诚还曾进士及第,后官至宰相。
这说明
A.抑商政策基本瓦解
B.科举选官的程序相对完善
C.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增强
8.北宋《鸡肋编》记载:洞庭山农户“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
这表明
A.传统自然经济结构已瓦解
B.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紧密
C.农耕经济在北宋不断衰退
D.基层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
9.王阳明认为,如果所知义理为小知,行义理则为大知;如果当下所知义理为扶墙壁而起立移步,则行义理为于房屋庭院之中信步空行或于千里之外奔走往来。
这一思想
A.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B.首倡了经世致用的学说
C.是对程朱理学的一种批判
D.践行了格物致知的理论
10.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要了解清代必须先了解明代,现代中国大体是由明代开始的,可惜的是西方这一阶段是进步的,中国是退步的。
下列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A.
B.明清时期中国近代科技有突破
C.明清时期中国繁盛与危机并存
D.欧美国家均已完成国家工业化
11.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口岸城市及其区位表明,从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转变之中所形成的初始动力是外生的,经由“口岸”传导到“腹地”,形成“点”、“线”、“面”三个层次,逐渐改变并塑造近代中国的经济空间秩序。
该学者意在强调
A.西方侵略影响中国的经济格局
B.工商业文明成为近代经济的主导
C.近代经济发展取决于口岸经济
D.近代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这些规定旨在
A.实行三权分立
B.推行责任内阁
C.维护民主共和
D.保障自由平等
13.1921年2月蔡和森在《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一文中写道:马克思主义的骨髓在综合“革命说”与“进化说”,专恃革命说则必流为感情的革命主义,专恃进化论则必流为经济的或地域的投机派主义。
该观点
A.体现了先进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
B.有力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进程
C.体现了中共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知
D.促进了工人运动高潮的到来
14.南开大学教授何廉回忆说:1928年北伐成功后,中国进入到国家重建阶段”;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说:“我相信国民党能够带来和平和国家的繁荣”,"我的观点反映了当时上海实业界的看法”。
这反映了
A.国民政府初期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B.国民政府维护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C.经济界最初对国民政府抱有希望
D.国民政府时期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15.1937年7月108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致电国民政府,提出召集国民代表大会.实现最低限度的民主政治、开释政治犯等八大主张,该主张
A.批评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B.推动民主党派日益倒向共产党
C.否定了国民政府的领导地位
D.是对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的回应
16.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整顿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机构,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充实基层,这些措施
A.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B.有力支授了前线百团大战
C.有利于克服根据地的困难
D.践行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17.1947年9月《中央关于彻底平分土地问题给中央工委的复示》中指出,不但土地、山林、水利平均分配,而且要将地主富农两阶级多余的粮食、耕牛、农具、房屋及其他财富拿出来,适当地分配给农民中缺乏这些东西的人们,该复示
A.说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落实了《土地改革法》
C.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
D.标志着战略决战开始
18.下图为新中国“一五”“二五”期间工业城市布局,该图体现了
A.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国民经济在地域上已经均衡发展
C.工业建设主要服务于军事目的
D.有利于形成较为合理的工业布局
19.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做出重大调整:一方面与苏联划清界限;一方面与美日等国实现了双边关系的突破性发展。
这些调整
A.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反映了国际环境决定中国外交方针
C.加速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D.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点
20.1978年7月国务院召开了关于加速现代化建设的会议,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根据出国考察情况,指出我国与欧美的差距,并提出要借鉴欧美有益经验、解放思想。
参会的领导和负责人都表示认同。
这次会议
A.为历史转折做了重要准备
B.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C.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D.受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21.在耶路撒冷一个古代城市废墟中,发现了产于埃及的各种象牙制品和其他制品;在腓尼基,发现属于埃及的器皿、獅身人面像等制品;在埃及的贝尼哈桑的墓画中,画有37个亚细亚人在部落领袖的率领下来到埃及的情景。
这可以佐证
A.地中海沿岸各地区之间贸易较发达
B.地中海沿岸文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C.埃及与其他地区文明交流较为广泛
D.经贸交流促进古埃及文明融合创新
22.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积极鼓励非阿拉伯各族人民改宗伊斯兰教,并许诺与阿拉伯穆斯林享受同等待遇,另外还规定阿拉伯语为法定的官方语言。
这些政策旨在
A.促进帝国内的民族融合
B.扩大帝国的统治范围
C.提高帝国统治的合法性
D.巩固帝国的统治秩序
23.大学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从建立之初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整个欧洲面貌为之改观。
这一结论是基于
A.大学孕育者思想进步的因素
B.欧洲大学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C.欧洲的大学享有独立的地位
D.大学促成了欧洲城市的自治
24. 15、16世纪,许多西班牙官员认为:大帆船贸易导致白银等贵金属大量流失,大多数白银流入中国;同时,财富也流向其他国家,如荷兰、土耳其、印度、波斯等国。
这说明
A.西班牙工商业发展优势不足
B.西班牙失去对殖民地的控制
C.中国处于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D.亚洲国家主导海上贸易发展
25. 18世纪,德意志的知识分子大力推广和使用德语,使德语获得了与法语同等的地位;同时又批判德意志人对法国文化的盲目崇拜,主张构建民族文化。
上述情形
A.激化了德法两国的民族矛盾
B.偏离了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C.丰富了启蒙运动的时代内涵
D.顺应了德国统一战争的需要
26.对于英国的君主立完制,马克思认为:“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政府形式,才能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完。
它的根本属性是资产阶级管理国家的基本政权形式之一。
”据此可知
A.君主立宪是符合英国国情的选择
B.君主立宪要通过暴力革命来实现
C.君主立宪比民主共和更适合英国
D.英国君主立宪是最彻底最完备的
27.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资本的运转使得人的自由与个性被消解,劳动者被异化为资本的工具,无产阶级陷入精神和生活的两难困境。
所以要以革命的手段使人真正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
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
B.马克思主义具有较鲜明的人民性
C.无产阶级开始成为独立政治力量
D.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
28.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苏联
苏联1965一1985年城乡收入统计对比表(单位:卢布)
A.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同步上升
B.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C.逐渐摆脱了斯大林模式困扰
D.以农业为调整重点
29.科学家普赖斯于1962年发表了著名的“小科学、大科学”演讲,他认为:过去的小科学是分散的、个体的、随机组合的研究,现在的大科学研究规模则越来越大,从企业规模发展到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
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苏联和中国的火箭、卫星研制计划。
这说明
A.科技与生产力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快
B.二战推动了人类科技多领域繁荣发展
C.科技成为了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第三次科技革命有整体化社会化特征
30.下表中各学者对“冷战”的看法
A.体现了欧洲中心论
B.因视角不同而结论各异
C.全面地评价了冷战
D.客观解释了冷战的影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31题14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2分。
共40分。
31. (14分)学习历史就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古往今来,历史上有许多的“大变局”,很大程度上这些大变局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材料一“周秦之变”指的是秦朝与西周相比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
“殷周之变”的重要意义已广为人知,但“周秦之变”却未受到同等的重视。
其实,“周秦之变”对二千年来中国的现实影响,实在不在“殷周之变”以下。
如果说中国文明植根于“殷周之变”,那么,“周秦之变”就给它划定了生存发展的格局,其文化意义也一直在这种社会结构中顽强地释放出来。
——摘编自陈明《从殷周之变到周秦之变》材料二近500年共出现3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现于1494年。
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签署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将它们宣称拥有的土地分成两半球;明王朝处于“弘治中兴”(1488- 1505 年),但已经无法在宏观上逆转半个世纪前“土木之变”(1449年)导致的由盛转衰。
随着西方文明的全面崛起,其他文明相对衰落已成定局。
第二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现于1763年。
七年战争结束,英国从法国手里夺取整个加拿大,标志着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工业革命在英国发轫,为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奠定坚实基础。
——摘编自曹冬英《历史视阈下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秦之变”的具体表现。
(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5一18世纪时中国与西方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的不同之处。
(8分)
32.(14分)时空观念是历史解释的前提。
关于辛亥革命的学习,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才能形成完整合理的历史解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度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
——摘自1913年2月23日《独立周报》材料二阿Q 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
反动派杀害革命党人时,他去看热闹,回到未庄还手舞足蹈地向人们炫耀:“杀革命党,咳,好看好看。
”
——鲁迅《阿Q正传》材料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先驱,提出并发展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坚持统一战线政策,坚持艰苦奋斗精神,在民族复兴道路探索史上留下伟大遗产。
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共产党探索道路提供历史启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必须团结中国人民英勇奋斗,必须在长期奋斗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民族复兴道路探索史的起点是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产阶级革命派首次自觉地把握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主题,推动民族复兴的道路探索进程。
辛亥革命是民族复兴道路探索史上一座重要里程碑。
——李坤睿《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探索》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及革命潜伏的危机。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探索经验。
(6分)
33.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全球经济便进入它最为非凡的时代,在1950年到1998年之间,共计增长六倍之多。
在1973年之前的1/4世纪中,世界经济每年几乎增长5%,人均年增长3%。
即使在1973年之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减缓之时,它的增长速度也比1950年之前任何时期都快。
这一次增长之所以如此迅速,原因就在于石油和能源、医药及人口的增长和科学与技术的繁荣。
还在于已婚妇女以空前的数量进入规模空前的有酬劳动力大军当中。
以及农民以未曾有过的速度离开土地,迁入城市寻找工作。
这次长期经济繁荣也源于诸如发电厂等现代工业技术覆盖到了某些人口稠密的广大土地。
也源于世界经济重新一体化的过程,在这次长期经济繁荣中,贸易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资金流动的,复苏也成为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约翰·R.麦克尼尔《人类之网》材料二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世界和各个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还带来了某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和不利因素。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这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生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了世界经济的效率。
另一方面,世界发展不平衡,各个民族和地区的社会基础有着明显差异,导致经济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诸多弊端和矛盾。
——摘编自张芷寻《基于积累的社会结构视角的经济全球化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6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6分)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ABD
6-10. ADBAC
11-15. ACACD
16-20. CCDDA
21-25. CDAAC
26-30. ABBDB
二、非选择题
31.(1)表现:从封邦建国、列国分立到国家统一;从权力分散到专制集权;从土地国有制到土地私有制;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小农生产;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文化下移;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2)不同之处:中国:加强封建专制集权体制;西方:逐步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渐兴起。
中国: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开辟新航路,对外殖民扩张。
中国:固守传统儒家思想,程朱理学走向僵化;西方:推动人文主义思想不断发展。
32.(1)背景: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方面,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政治方面,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自救运动“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以失败告终;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三民主义的提出;组织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导火索,四川保路运动,清政府调湖北新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防务空虚。
危机:对农村影响有限;广大下层人民对革命并不了解,辛亥革命脱离了群众;民主依然没有真正实现;许多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混进了革命队伍中。
(2)经验:探索民族复兴道路需要建立统一战线;需要确定纲领,为实践提供遵循;既需有纲领,又需将纲领付诸实践;还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33.(1)特点:快速发展。
原因:二战后科技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和自由劳动力的增长;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2)看法:经济全球化机遇和挑战并存。
理由: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可以使世界各个地区的生产要素在更广泛的范围流动并不断优化,从而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资本的流动,有力地刺激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外资、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完善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来实现经济的繁荣;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的话语权不断扩大竞争优势,从而获取了大部分利益,加剧了世界经济格局的不平等,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此外,经济全球化给社会环境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导致跨国犯罪、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凸显;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关于文化同质化问题,威胁着各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机遇和挑战并存,并将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