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评传》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评传》读后感
第一篇:《孔子评传》读后感
《孔子评传》读后感
匡亚明先生的《孔子评传》属于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这套丛书由匡亚明先生主编,担任名誉顾问和学术顾问的著名学者众多,其学术价值不可估量。
这套丛书荣获多项国家大奖,这套《孔子评传》更是由匡亚明先生亲自执笔撰写,老先生注重社会历史的研究,对商周社会经济也有深入探讨,这使得这部书成为文史哲交汇的巨著,而不仅仅是狭隘的个人评传。
在孔子思想的研究方面,可以说匡亚明先生开创了最广泛的范畴,拓宽了研究视野,为后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我选择了这本书和我的孩子一起研读。
全书分十章对孔子以仁的人生哲学为核心而展开的伦理、政治、经济、教育等思想全貌及两千多年来在国内外广泛传播和影响的曲折变化过程,都作了评述。
尤其当我读到关于孔子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想、方法、实践等内容时,更是触动很大。
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仍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
孔子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除了其人格的魅力,思想的精邃及知识的渊博外,也与他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
在其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更是亘古不变的教育真理。
通过与孩子一起读这本书,我们有个小小的发现:
孔子善于了解学生们不同的习性和兴趣,循循善诱。
他认为一个人不仅应该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而且要乐于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培养起学习兴趣,才能树立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以至学而不厌。
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
的办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
《论语》中就记载着孔子采用哲理性的比喻来教导学生的事例。
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
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就曾经总结性他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孔子对学生能耐心诱导,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确是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作为家长,我觉得我们应该善于引导我们的孩子发现他们的兴趣,并积极培养。
除此之外,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法;“夫子教人,因材而异”的因材施教的育人方法;以及“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习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在21世纪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对孔子的教育方法、至理名言,孔子的教学方法,对于今天仍然是有益的、适用的,甚至可以说是需要提倡和强调的。
他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是多么精辟的教育观点,是多么辩证而又统一的教育方法。
也正因如此,二千多年过去了,他依然被我们牢记,更是被世界所牢记,全球一百多所孔子学院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篇:孔子评传读后感
孔子评传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评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子评传读后感1
最近,我读了匡亚明的《孔子评传》,真是受益匪浅。
全书分十章对孔子以仁的人生哲学为核心而展开的伦理、政治、经济、教育等思想全貌及两千多年来在国内外广泛传播和影响的曲折变化过程,都作了评述。
尤其当我读到关于孔子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想、方法、实践等内容时,更是触动很大。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其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更是亘古不变的教育真理。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
马克思也承认人的智力是有差异的,《资本论》卷一就论述说:“天赋的特殊性,是分工依此长芽的基础。
”孔子很早就注意到人的才智高下有别,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就是说,对于中等以上智力水平的人,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学问,对中等以下智力水平的人,则不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内容。
根据这一原则,他深入了解弟子们不同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
《论语·先进》中记载,冉求做事好退缩,胆子小,孔子就教他凡事要抓紧,一听说就应马上去做;仲由胆大,敢作敢为,孔子怕他冒失而惹祸,就教他凡事先退一步,等请示父兄后再去做(“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就是用这种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完善弟子们的德业修养的。
孔子善于了解学生们不同的习性和兴趣,循循善诱。
他认为一个人不仅应该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而且要乐于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培养起学习兴趣,才能树立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以至学而不厌。
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办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
《论语》中就记载着孔子采用哲理性的比喻来教导学生的事例。
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
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
发奋图强。
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就曾经总结性他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孔子对学生能耐心诱导,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确是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可是,随着近几年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中小学课改的实行,越来越
多的家长和老师推崇“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
这一切源于“赏识教育”的研究推广者周弘老师曾用这种教育方法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留美博士生,并用这种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周婷婷”,被新闻媒体称为“周婷婷现象”。
因为我们很多家长、很多老师,“忘子成龙”心切,一味追求成功,只要听说谁的办法让孩子成功进入了哪所著名高校,就觉得这种办法好。
殊不知,赏识教育被运用过分,反而失去效果。
我们的很多孩子在这种观念教育下成了“训不得碰不得玩不得”的“三不得”孩子,心理很敏感,容易受伤,只喜欢表扬,不喜欢听批评的话,甚至不少因为受不得委屈,采取极端的自杀手段,这样的例子近年来屡见不鲜。
教育名家孙云晓认为,对孩子的表扬一定要客观具体,发自内心,表扬要能让孩子感受到真诚,并增强孩子做事的动力。
不恰当的表扬则容易让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降低。
但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意识到问题之后,又开始盲目地推崇“挫折教育”,认为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能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
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这是因为,那些自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丧失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锻炼机会;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
诚然,“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能够打击学生的骄傲情绪、能够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但我们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受到的关注是何其之多,家长们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
若是孩子在挫折中一蹶不振,从此丧失信心,他们又会如何呢?记得我儿子就曾说过一句极富哲理的话“磨难对于一个人来说,挺过去了就是一笔财富,挺不过去就是一场灾难”。
因此,一味地推崇挫折教育,同样也是片面的。
由此可见,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他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是多么精辟的教育观点,是多么辩证而又统一的教育方法。
也正因如此,二千多年过去了,他依然被我们牢记,更是被世界所牢记,全球一百多所孔子学院就是最好的证明。
孔子评传读后感2
孔子,一代伟人。
用他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他的思想与主张,向世人展现着他的毅力、耐力、恒心、信心、热情、激情。
他十四年漂泊在外,只是为了推行他的主张。
他对思想难道不是钟爱?几十年钻研着,练就了他的毅力、恒心。
四处的困难都不曾使他退缩。
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为了理想,要努力要不懈奋斗;遇到困难,要克服,不轻言放弃。
正如孔子的愈挫愈勇,我们要在奋斗中磨砺自己,发展自己。
每经过一道坎坷就增加一份力量,让自己逐渐完善、强大,越来越无懈可击。
试想一下,如果你已经没有漏洞可寻,那么成功还有什么理由不降临到你身上?
他自信,坚定地相信着自己的主张,即使国君与周围的人一遍遍地不接受他的看法。
不错,那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那是个怎么都容不下他的时代。
他则认定人的道德礼仪,认定人性的真善美。
他从未想过要随波逐流,让这些主张消逝在滚滚红尘之中,只有一个坚定着理想的人才谈得上为之奋斗。
一个昂首阔步相信自己的人,不苟同于任何一个背道的观点。
只有自信,才有走下去的动力,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他聪慧、勤奋。
在史无前例的探索中毅然孤身前行,发掘着从未被看见的奇世珍宝。
他孜孜不倦地学,享受着渴求知识的滋润;他孜孜不倦地教,体验着传授知识的快乐。
勤奋才出成绩:春秋、诗、书、礼、易、乐。
勤奋是少不得的,再聪明的人不勤奋也终将一事无成;相反,若是一般人,踏踏实实钻研,总也能在那块地上缓缓前行。
聪明的人第一步跨得很远是别人的十倍,勤奋但并不聪慧的人只是一点点向前摸索。
久而久之,谁会走得更远呢?
他勇于突破,敢于创新。
“有教无类”,一个让现代人多么受益的主张。
他就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不论贵贱、穷富、老幼、国籍,他照收不误。
这在教育上是创新,即便无人支持,他也勇于实践。
他
相信创造出原来不存在的,就会推动社会前进一大步。
创新果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啊。
只可惜少有这样的人:逆着世俗的眼光,在尴尬中艰难前行。
这需要毅力、耐力、承受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他博爱,将苍生记挂心间。
他的真情与他的主张是全然一致的。
他重视亲子之间的情感,在封建的“孝”的概念中注入了新的活力。
父母对子女的爱引起子女对父母的反哺之爱,这是一个大循环,其中有着至真至纯的情感。
正如他怀寄天下,不做一个麻木的人,拥有最真的喜怒哀乐一样,对他人友好、仁爱,真心。
这是他一遍遍的诉说,他要让世间充满爱。
孔子评传读后感3
作者用九页纸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方位的孔子,虽是草草几笔概括其一生,但却字字珠玑,注入了全新的情感,绘出了一个贫困却不失尊严,失败却不乏顽强的孔子形象。
作者虽然没有将孔子形容得顶天立地,吹嘘得直上九天,但给予我的感觉却是孔子在精神境界上的伟大,那份无可比拟的魄力以及那种愈挫愈坚的顽强。
这位伟人,在两千多年前留下的智慧如一盏不灭的明灯指引我们的社会走向更成熟的一面,走向更富有道德的一面。
而每次阅读传记之后,我总觉得我们可以学的还有很多。
一、坚强。
孔子是坚强的,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在不断碰壁的大背景下,他没有选择放弃,却是选择继续前进。
他是愈挫愈勇。
哪怕只有一丝的希望,他也绝不放弃。
命运好似与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但孔子知道,只有不断地向前走,他才会是赢家,是最后真正的赢家。
也许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是笑着的,因为他看到的是自己不畏挫折的一生,即使短暂,也是划过苍穹最美丽的极光。
也许他是含着泪的,因为他看到的是贪官污吏,是奸臣当道,是礼崩乐坏,是一个衰颓末了的世界,少了一个又一个日光倾城的日子,多的却是头上那些不散的阴霾。
而我相信,他为此付出的是他的一生,是他的一切。
无论命运如何折磨他,如何摧残他,他却始终屹立在人类的精神巅峰上。
而我们,要做的只是在暴风雨中昂首前进,走向未来成功的高塔。
二、仁爱。
“仁”也许是孔子提及最多的字了,他用尽一生诠释“仁”的含义,十年,又一个十年,他用那颗不变的心面对老师,面对弟子,面对妻子,面对儿女。
少年丧双亲的他没有一颗瓶装的心;次次碰壁的他没有一颗千疮百孔的心;孤独寂寞,甚至被称为“丧家狗”的他没有一颗劣质草率的心。
他只有一颗心,那就是他的仁爱之心。
社会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残酷的现实,还有无尽的挑战,当我们抱怨这儿抱怨那儿的时候,一颗仁爱之心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温暖,更多的,还有身后强大的力量。
千年的智慧,怎是用这么几行字便可写完的;千年的智慧里,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宝藏与财富。
第三篇:蒋介石评传读后感
他沉沦,他跌倒。
你们一再嘲笑,须知,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
——读《蒋介石评传》有感
从小听着毛主席的事迹长大,我却渐渐对老蒋充满兴趣。
也许因为老蒋是浙江人的缘故,我从来没有讨厌过他,甚至可以说,是喜欢的。
喜欢那个曾经的出生于浙江奉化溪口镇的瑞元无赖,喜欢那个登上国民党头把交椅的严峻清瘦的枭雄,也喜欢最后退守台湾死于台北的耄耋老者。
看完《蒋介石评传》,第一感想是,宁得罪小人,不得罪文人,特别是如李敖这样的狂人。
认识李敖的人,都知道他对老蒋有着非比寻常的仇恨,这种仇恨也正带到这本书中。
如果此书还有第二个名字,一定是《李敖大骂蒋介石》。
也许李敖也知道世人均了解他对老蒋的偏颇认为由他写出的评传绝对带有个人色彩,于是才又找了位王荣祖共同操刀,由他提供各种资料。
几乎每一段讲到蒋介石过去的文段末尾,都会注明其资料的出处,加强了这本书的科学性。
于是,各种关于蒋介石不为人知的一面在李敖犀利的言辞下一一展现了: 谋求权利,陷害异己。
就像李敖对老蒋的称呼老王八蛋一样,老蒋就连自己的亲信有时也看不下其作为,想来真是咋舌不止。
再加上他对日一向秉持的“不战而败”战略,只求苟全权利,表面上一套,
私下又是一套,果真是如那句老话说的一下——三岁看到老。
瑞元无赖,即使是长大了,依旧还是改变不了其本性。
虽然李敖的所有言辞都有资料来源,但也难免他“断章取义”,用自己的理解去误导读者。
比如文章开头就写了蒋母王采玉因小儿子去世而过度伤心,“甚至这种伤心超过了丈夫去世”,并且在小儿子去世后还为他办了冥婚,然后硬要求蒋介石把蒋经国过继到小儿子名下,以至不让小儿子断后。
这一段资料之后,李敖又说,冥婚不道德的,举出了许多例子,更有《周礼》作为其依据,指出了对蒋母这一做法的不认同。
然后又写蒋母的这一做法让蒋介石“心有怨恨”,暗暗透露出其实蒋介石与其母亲并不是很好的关系,之后更是对蒋母过于偏心小儿子,而使蒋介石认为自己被轻视从而故意小时候顽劣异常只为吸引母亲的注意力。
这样更是显示出了一种蒋母不会教子的感觉。
然而,其事实却并非如此。
类似诸如此类的“断章取义”,《蒋介石评传》中还有许多。
[1]
但是,除去这一点,总的来说,《蒋介石评传》依旧是一本不错的书。
有这样一句话,敌人往往是最了解你的人。
诚然,李敖恨透了蒋介石,但无疑,他可能也是最了解蒋介石的人也说不定。
纵观李敖著作,前前后后就共有九本关于蒋介石的著作,而每一本著作都有大量的资料依据。
足以证明李敖对蒋介石的了解。
为了正确看待老蒋其人,我又读了何虎生著作的《蒋介石传》。
纵观其戎马一生,老蒋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值得学习的。
一、蒋介石的孝在当今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童年的经历给人的一生定下了主旋律,快乐童年带来积极人格,不快乐的童年一辈子都有阴影。
儿时的童真是人类沧桑灵魂在一生悠长岁月中永恒的救赎。
蒋介石的童年是在母亲和兄弟姐妹中度过的。
他的父亲,蒋肇聪在蒋介石八岁的时候就逝去,那时年仅八岁的蒋介石也许并不清楚死亡的意义。
父亲在他的记忆中,唯有严厉二字的印象。
剩下的童年的记忆,便是含辛茹苦的母亲。
他曾说过:“我是在孤儿寡母家庭中长大的,受到过很多委屈,
无可神速。
母亲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把我抚育成人,母亲的忍耐力是难以想象的,我也深受影响,我的个性就是在这种压迫环境中所形成的。
坚忍不拔的毅力,就是这样地锻炼出来的。
”
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是继室,23岁的时候嫁给了45岁的蒋肇聪,31岁的时候,她以一寡妇之身抚养一群稚龄的儿女长大,个中辛酸不是三言两语能够道明。
对于蒋介石来说,王采玉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王采玉对孩子的教法很有一套,她不约束蒋介石的天真活泼,只是对他的过失行为施以约束与惩罚。
蒋母的通情达理,给了蒋介石一个自由的童年,这对蒋介石的影响可是极为深远的。
另外,蒋母本身也是个孝女,嫁到蒋家之后,不忘照顾娘家,资助两个弟弟读书成家。
娘家到蒋家相距25公里,她每年必去接母亲来家,往往住三个月以上,自己虽然家务繁重,但也常要携子女到娘家小住。
正是有蒋母如此以身作则的榜样,蒋介石也是极为孝顺。
在蒋母卧床五旬时,他朝夕亲侍汤药,事事亲为,可谓至孝。
反观当今呢?
2010年:
武汉名牌大学毕业生张建军只是因为寻找工作不顺,竟把一切缘故归咎于母亲,在发生争执后挥刀相向。
上海青年孙建国因生意纠纷,用锤子尖刀等凶器击打捅刺母亲和弟弟的头面部致使两人死亡。
安徽一名中学生因为母亲阻止他上网,就涌电源线勒死母亲。
……
2011年: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的15岁少年因为母亲发现他抽烟而动了杀心,将母亲杀害后由于被幼妹发现,又将年仅8岁的妹妹杀死。
台湾男子黄振维由于父母偏心,故冷血杀死哥哥和母亲,并且追杀父亲。
……
甚至是最近,4月1日,发生在上海浦东机场,留学日本的留学生,由于学费和母亲起争执而连刺母亲九刀。
是否,在如今科技越发发达的今日,在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今日,仁义孝道也随着远去的历史而被人们遗忘?许多人将此归罪于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的结果,或把关爱化作溺爱,或把棍棒体现教育,结果酿成悲剧。
在众人苛责父母教育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作为子女最基本得孝道的逝去?
或许蒋介石有太多过错,但是,在为人子这一点上,他无所愧疚。
二、蒋介石的爱国在当今
关于老蒋是否爱国,这个话题其实很有争议性。
在李敖看来,老蒋是极不爱国的,多次对日本不战而退的做法,分裂祖国的做法,甚至那些北伐的年代,在他看来,都是在危害民众的生活。
老蒋治军的军纪在我看来,还是不错的,毕竟他青年的时候曾经去日本留过学,对日本军人的军纪很是向往,并且也这样严格的要求自己。
一个能够严以律己的统领,想必,在他率领之下的军人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在军阀混战的年代,他平定商团叛乱,平定杨刘叛乱,整顿国民革命军的军纪,分别进行第一次东征和第二次东征,立下赫赫战功,其实从另一点上考虑也是维护了祖国统一的一众做法。
除开这一点不讨论,在老蒋对待日本的态度上,各家有各家的说法。
除李敖的看法外,还有人认为老蒋是并不知道日本的意图才一再退让的。
但是,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妥协了。
第二次国共合作就此展开,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打响。
在高中历史的教科书上,也明确的指出了,由国民党率领的军队是主要战场,而由共产党率领的军队则是敌后战场。
当时在课上,历史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颇深——如果没有国民党军在主战场的死守,或许中国的抗战可能就会输了。
这句话可能有点偏颇,但也大部分属实。
毕竟当时,国共悬殊的差距是众人目睹的,如何分配战力,如何决策也是一目了然的。
在这场抗战中,许多国民党名将死于其中,为国捐躯。
作为国民党当时的最高决策者,蒋介石,在此时,是爱国的。
他当然是爱国的。
青年时,他在保定军校。
一名态度傲慢的日本军医教官,在讲课的时候把一块泥土比作中国,然而又说这块泥土中有四亿个微生虫,正如中国的四亿人口。
这种侮辱的语言,激起了在场同学们的愤怒,但是却大多敢怒不敢言。
就是在此时,蒋介石挺身而出,据理反驳。
他箭步上前,将泥土分为8块,对着那位骄横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