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分析
二语习得理论下的高校英语教学研究
二语习得理论下的高校英语教学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二语习得理论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通过概述二语习得理论,分析了高校英语教学现状,接着探讨了二语习得理论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随后,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二语习得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对本文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校英语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关键词】关键词:二语习得理论、高校英语教学、研究、现状、应用、进展、问题、挑战、启示、展望、未来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二语习得理论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第二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于高校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二语习得理论来指导高校英语教学实践,既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进程。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如何将二语习得理论与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已成为高校英语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有必要深入探讨二语习得理论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索适合不同学生群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习得能力。
通过对二语习得理论下的高校英语教学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推动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本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二语习得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研究二语习得理论,可以深入了解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更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语习得理论可以帮助教师理解语言习得的本质和规律,引导他们设计更有针对性、符合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在《第二语言习得原理和实践》(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中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The Monitor Theory)并以五个假说为基础论。
此理论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第二语言学习及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尽管围绕这个理论的争议不断,但毫无疑问的是它能够准确描述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及机制,完整地把握和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进而为更好地开展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
本文拟从分析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入手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客观情况,探讨和摸索一种更具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模式。
二、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包括五大假说,即习得――学习假说( 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和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1.习得――学得区分假说(The Acquisition- LearningHypothesis)。
这是五大假说中最基本的。
在这个假说中,克拉申对“学得”(Learning)和“习得”(Acquisition)的概念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区分。
“学得”和“习得”指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学习方式,这两种方式相互区别并且彼此独立。
“学得”指学习者在有意识的情况下通过学习语言规则和形式去获取语言知识;“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过程,指注意力集中于意义层次上的交流,像儿童学习母语那样,在交际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学会使用第二语言。
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word资料4页
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二语习得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愈来愈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对二语的研究主要是为学习第二语言提供合理的语言心理基础,通过对二语习得理论的分析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让学习者系统地了解英语语言的本质,也能为其他英语教育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一、二语习得理论概念(一)习得――学习假说二语习得理论中最基础的部分就是习得与学习。
两者虽都是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但是两者还是有着区分点,前者主要是潜意识,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语言的内化,是下意识的自然吸收的过程。
后者是有意识的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学习有着一定的目标性。
两者既可以分离又可以合并还可以相互转换,两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监控假设监控假设是习得――学习假说的一种延伸,只有同时具有了三个条件才算是起到了有意识的监督语言正确的作用,这三个条件即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正确的语言形式与熟练语言的语法规则。
到目前为止,这些条件很难完全满足,导致这种监控作用的发生十分有限。
(三)输入假设二语习得理论的中心就是语言的输入,申拉克认为这一假设是人类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要想进一步学习语言,首先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基础的语言理解性。
这个过程就需要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材料,学习材料的提供要求要比学习者的现有水平(现有水平用i表示)高出一些,材料的提供有三种结果,即i+0、i+1、i+2,i+0表示取得效果不甚理想,i+1、i+2表示输入内容超出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也就是说输入的内容只有高于i时才能有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四)情感过渡假设申拉克认为学习第二语言不能只依靠输入环境,还需要有情感的推进。
这在申拉克理论中可以将情感分为三类,即动机、自信心和焦虑程度。
当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较强,同时焦虑值低时就会在二语学习中容易取得输入、输出的最佳效果。
(五)自然顺序假设自然顺序的假设也就是说明在我们学习第二语言时是有学习规律可循的,还有语言学习的可预测性,同时语言知识的难易与顺序是不存在正比的关系。
论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论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引言:如今,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英语的学习和应用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必需技能之一。
在英语教学中,学习者因素是影响学习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习者因素包括认知、情感、人格等多个方面,而其中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更加明显。
本文将就二语习得中的学习者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动机与英语学习学习者的动机是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习者的动机影响着他们对学习英语所付出的努力程度。
若学习者拥有强烈的动机,他们会乐于接受英语教学并乐观地面对困难。
反之,如果学习者缺乏动机,他们会对英语教学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动机。
二、语言焦虑与英语学习语言焦虑是指学习者在进行第二语言学习时所产生的紧张和担忧情绪。
语言焦虑可能是由于对自己的语言能力缺乏自信、害怕出现错误、担心被他人评价等原因引起的。
语言焦虑对学习者的英语学习产生着消极影响。
它会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这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提供一个安全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帮助他们克服语言焦虑。
三、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习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进行学习任务时所采取的计划和方式。
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应用对于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成果具有重要影响。
一些学习者可能倾向于采用记忆和机械式的学习策略,而忽视了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种策略会使他们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产生困惑。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择和实践更有效的学习策略,例如:多媒体资源的利用、参与真实语境的交流等。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
四、自我身份与英语学习学习者的自我身份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和成绩有着重要影响。
自我身份可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和认知。
如果学习者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擅长英语的人,他们可能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消极情绪。
探析二语习得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探析二语习得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二语习得理论是指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学习者如何获取和获得第二语言知识和能力的一种理论体系。
在英语教学中,二语习得理论可以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本文将探析二语习得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二语习得理论可以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习得能力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根据斯蒂芬·克拉申的输入假设,学习者通过接受和理解大量的输入语言来习得第二语言。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输入,如听力材料、阅读材料和真实语境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的接触时间,并帮助他们习得英语。
其次,二语习得理论指出了语言输出的重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
尽管学生在初学阶段可能会出现错误,但积极的输出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沟通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来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
再次,二语习得理论还强调了语言学习的社交性。
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和配对活动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据文德·毕·克齐的理论,语言是一种社会交流工具,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学习者可以通过模仿他人的语言习惯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任务和活动,如语言交换、合作阅读等,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
此外,二语习得理论还强调了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和适度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而是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学习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最后,二语习得理论还提出了错误处理的重要性。
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教师应该正确处理这些错误,帮助学生纠正和改进。
教师可以通过及时反馈、错误纠正和语言意识提高的活动来帮助学生修正错误,培养他们的语言敏感性和自我纠正能力。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基础教育参考·2019/03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儿童或成人习得母语后再学习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外语学习一般是由第二语言习得而来。
第二语言习得通常是在母语环境中学习非母语。
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起点,英语教师应重视有关第二语言习得(以下简称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
为此,笔者梳理了二语习得领域关于语言输入、输出和互动的重要理论,并通过分析和总结,探讨语言输入和输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进而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一、相关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1.输入假说及互动假设克拉申(Krashen )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通过接受和理解输入信息,从目前的i 水平提高至“i+1”水平,以此遵循自然习得的顺序。
朗格(Long )认为,说话人是通过修饰交际模式,如解释、重复、减速或与第二语言说话人合作来保证思想交流。
因此,可以提出这样的假设:交际调整提高理解,理解导致习得。
2.最近发展区理论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没有孤立的语言输入,也没有孤立的语言输出,在社会互动中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关系,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都因受到互动过程的调节而改变。
维果茨基(Vygotsky )认为,儿童的认知有两个发展水平,即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
最近发展区(ZPD )就是指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同龄人合作达到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在二语习得领域,最近发展区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合作式学习是如何促进语言学习的。
二、教学实践与第二语言习得1.语言输入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克拉申主张,学习者应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大量阅读和倾听各种语言输入材料,这是促进语言习得发展的有效途径。
向学习者提供更有效的输入方法,其中之一是基于内容(content-based )的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笔者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发掘可以让学生接触的学习内容,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激发和调动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语言习得活动中。
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实际教学的影响及启示——以克拉申理论为例解读
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实际教学的影响及启示——以克拉申理论为例解读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教育学课程论文题目: 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实际教学的影响及启示——以克拉申理论为例姓名: 李静茹学号: 201332010514 班级: 2013级 5班日期: 2016年6月评语成绩教师签名:目录摘要 (i)1.引言....................................................................................... .. (1)2. 二语习得理论的对英语教学的具体影响……………………..…….………………….1 2.1习得——学得假说………………….…………………………………………..….2 2.2 情感过滤假说………………………………………………….……...……….…23. 二语习得理论对于英语教学的启示………………………………………….…………..34. 总结...............................................................................................3 参考书目.. (5)摘要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着手,分析了二语习得理论对于英语教学活动的影响及启示。
以著名语言教育家斯蒂芬?克拉申的两大假说理论,习得——学得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为例,分析了理论对于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包括其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的解释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
关键字:二语习得;习得——学得假说;情感过滤假说;英语教i1. 引言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
只是作为第二语言是开始于幼儿期,包括按时间的第三次或以后的任何语言的学习。
二语习得研究是为了系统地探讨二语习得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描述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为什么学习者能够获得第二语言。
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语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起步。
20多年来,这一研究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各分支领域都有比较突出的成果面世。
与此同时,二语习得研究日益呈现出跨学科的特点,借鉴了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许多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已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语言学范畴。
二语习得研究对英语学习的实践有着多维的指导意义,本文仅从英语教师的角度出发,浅析该理论中几个对于教学有启发的理论,并探讨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可能性,以期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和效能。
这些理论包括关键期理论、“i+1”理论和中介语石化理论。
一、关键期理论对关键期理论(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的研究始自1959年。
神经生理学家Penfield 和Roberts从大脑可塑性的角度,提出十岁以前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Lenneberg则从医学临床经验,以神经生理学的观点系统地解释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他认为人的大脑从二岁开始侧化(lateralization,也叫做边化。
人的大脑左半球主要负责语言,而右半球感知非语言声音及音乐旋律,同时也支配着视觉和空间技能。
认知功能和感知功能位于大脑的某一半球上被称为侧化。
由于大脑的每个半球都有独特的功能优势,因此两个半球的专长是互利的。
侧化的过程被认为是一种发育成长的过程,即大脑侧化在基因中已安排好,但尚需时间逐渐实现侧化。
)在侧化完成前,人是用全脑来学习语言,约在11-19岁左右,大脑会完成侧化,从此,语言学习主要由左边大脑负责。
人脑“侧化”后的语言学习不如全脑学习时期来得好。
因此,语言学习最好在大脑完成侧化之前,这段时间被称为“语言学习关键期”。
后来的语言学家对这一假设多有论述。
虽然关键期理论还停留在假设层面,但是却似乎已经被国内的很多英语教师和家长奉为金科玉律了。
大家都把英语学习的年龄重心一再下移,外语学习者日益呈现低龄化特征。
二语习得理论与英语教学设计
二语习得理论与英语教学设计导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有效地教授英语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二语习得理论作为指导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对于教师们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二语习得理论与英语教学设计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设计建议。
一、二语习得理论简介二语习得理论是指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规律的学科。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是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和“获得假设”。
输入假设认为,学习者通过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来习得语言,而非通过教师的指导。
获得假设则强调了语言习得是一种自然的过程,与学习(通过学习语法规则等)是不同的。
这些理论为教师们提供了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案。
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
教师需要将二语习得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首先,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例如通过阅读、听力训练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语言材料。
其次,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任务和评估方式。
三、教学设计建议1. 创设真实语境: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如购物、旅行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语言的习得。
2. 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任务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任务,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如音频、视频等,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语言输入。
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学习英语。
二语习得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需要具备二 语习得理论的知 识和技能
教师需要不断提 高自身的语言能 力和教学能力
教师需要关注学 生的学习需求和 学习特点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 和更新自己的教学 方法和教学理念
汇报人:
学生语言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和策略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 教师需要具备二语习得理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学资源和环境的限制,如缺乏语言环境、教学设备等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对二语习得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结合二语习得理论,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面临诸多挑战,如文化差异、语 言障碍等,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解决。
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体系应包括语言能力、文化素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等多方面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考试、项目等
评价反馈: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 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课程设置等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基本概念:包括语言输入、 语言输出、语言习得、语 言环境等
语言输入:指学习者接收 和理解的语言信息
语言输出:指学习者使用 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语言习得:指学习者通过 理解和使用语言来掌握语 言的过程
语言环境:指学习者所处 的语言使用环境,包括自 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认知派:强调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语言 习得的内在机制
采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研究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研究引言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是指在个体的生命周期中,存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是最适合语言学习的时间段。
在这个时间段内,个体能够更容易地习得第二语言,而一旦时间过去,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这一假说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一、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概述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最早是由Lenneberg在1967年提出的,他认为儿童在出生后的一定阶段内,对语言的习得能力远远超过成年人。
在此期间,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语音、语法等方面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习得。
而一旦超出这个关键期,学习第二语言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提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一些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说,认为确实存在一个最适合语言学习的时间段。
而另一些研究则持有不同看法,认为成年人同样可以通过系统学习来习得第二语言。
二、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这一假说引发了人们对外语教学时间安排的思考。
根据假说,在关键期内学习第二语言更为有效,因此学校和家长开始关注为孩子们提供更早地接触英语学习的机会。
许多学前教育机构开始推出英语启蒙课程,以期在关键期内培养儿童的英语语感和语言习得能力。
外语教学方法也受到了影响。
在关键期内,儿童更适合通过游戏、歌曲等活动来学习语言,因此传统的死记硬背方法逐渐受到质疑。
许多英语教学机构开始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投入,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习得英语。
学校和家长也开始更加重视外语教学的早期启蒙。
许多家长将孩子送入幼儿园或托儿所的英语启蒙班,以此为孩子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
而学校也开始提前开设英语课程,让学生在关键期内接触英语,培养他们的语感与语言习得能力。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无疑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其实际意义还有待深入思考。
关键期假说提醒我们重视儿童时期的语言习得。
尽管成年人同样可以通过系统学习习得第二语言,但关键期内的语言习得能力确实更加突出。
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实际教学的影响及启示
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实际教学的影响及启示首先,二语习得理论强调了输入的重要性。
输入是指学生接触并理解语言的过程。
理论认为,学生通过接触大量的有意义的输入,才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学习语言。
这对教师意味着,他们应该提供大量适合学生水平的输入,例如真实的片段以及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材料,同时还应提供多种形式的输入,如听说读写。
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其次,二语习得理论强调了输出的重要性。
输出是指学生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
理论认为,通过输出,学生可以将他们掌握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实际交流中,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活动和任务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输出的练习。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讨论话题、写作等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再次,二语习得理论强调了语言的认知过程。
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分析来掌握语言规则和结构。
教师可以通过语法介绍、语言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认知能力。
同时,学生应该鼓励进行元认知的思考,即关于学习过程的思考。
例如,学生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思考哪些策略是有效的,哪些策略是能够提高自己学习效果的。
最后,二语习得理论强调了情感的重要性。
理论认为,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并提供支持和鼓励。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个别化的教学方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指导。
综上所述,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实际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提醒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输入和输出机会,鼓励学生进行语言认知和元认知的思考,并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理论,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英语习得过程。
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5页
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语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要素。
相对来说,语言分为母语和非母语两种形式,人类语言是通过自然母语的习得以及其他语言的学习获取的。
二语习得通常是指人类个体在母语习得之后对其他任何非母语语言的学习。
语言习得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
外语教学中,借助于二语习得理论来指导和优化教学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意义深远。
本文以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为视点,针对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概述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对人们相互进行思维、情感或意念交流的声音行为的概括,它是人们用来传递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交际工具。
二语习得是在自然掌握了一定母语系统的情况下,在第二语言的特定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二语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者的个性差异以及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
二语习得理论,是在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及其语言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目的是客观的描述解释关于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变化规律,并分析影响二语习得的各种因素。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界普遍关注。
概括地说,二语习得研究是通过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描述学习者获得第二语言的本质和过程。
其有关外语教学的理论精华如下:1语言输入理论: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语言输入是指学习者在语言环境中所接受的语言信息。
人类语言的掌握是通过无意识的习得或有意识的学习两种方式获得的。
克拉申认为,习得方式要比学习方式更重要。
可理解性语言是语言输入的关键。
2 语言输出理论语言输出是指学习者在熟练掌握一定的语言信息后,运用已经获得的语言信息技能进行练习,发出可理解性输出,已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语言输出受语言习得环境以及学习者自身的素质影响巨大。
3 情感过滤假设克拉申理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要受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
二语习得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二语习得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1997年Ellis发文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定义做了如下阐释:在课堂内外学习除母语以外的一种语言即为二语习得。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始,便有不少学者对二语习得相关概念进行研究,美国著名学者Larry Selinker于1972年标志性地提出“中介语”理论,一般认为这是二语习得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的正式标志。
在经过将近50年的研究与演进后,二语习得这一主题逐渐与其他社会学分支学科有了更多交集。
二语习得研究不断的扩充与发展对国内的英语教学实践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资料。
著名语言学家Kreshen在Chomsky语言习得理论机制的影响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一系列相比此前研究更加完备的二语习得模式,该模式立论于五大假说,分别是:情感过滤假说、输入假说、自然顺序假说、习得与学得假说和监察假说。
本文将结合这五种假说,论述它们对实际英语教学的启发和其实践运用方式。
一.监察假说和习得与学得假说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在Krashen的研究中,他提出学习语言的基本方式主要有两种,即习得和学得。
习得指的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大量输入或者使用语言从而在潜意识里大量地获取该语言;学得则更强调主观能动性,是指学习者主动地学习该语言自身的规则,从而掌握该语言。
除此之外,Kreshen还着重强调,习得和学得两种方式在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需要有机结合,两者缺一不可。
这一观点对于实际英语教学的启发意义在于,它指出课堂上在重视强调先天环境创造的习得方式时,也应该对学得这种后天相对成体系的培养学习方式倾注更多精力。
在英语教学中,因为难以获得完全自然习得语言的机会,这就需要我们去刻意营造习得环境。
尤其对于儿童期之前的孩子,他们处于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浸透式的第二语言输入能帮助他们获得本族语的水平,如教唱歌曲歌谣,看动画小短片,辅助其阅读绘本等。
而对于儿童期以后的学生,可以通过组织英语角活动,鼓励同伴之间多用英语交流或播放原声电影和音乐等帮助他们习得外语。
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交际教学法启示
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交际教学法启示摘要: 交际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由于对交际法认识的不足,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提高口语而忽视甚至完全排斥语法教学。
本文从二语习得理论研究中的语言输入及输出理论出发,阐述了其对英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法的启示。
关键词: 二语习得理论英语教学交际教学法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交际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对外语教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交际教学法在对语言的认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语言学生等方面对我国的外语教学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国内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兴起,传统外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语法翻译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有所削弱。
不可否认,交际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外语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因此而认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只需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而忽视语法教学,甚至走向极端完全排斥教语法的做法,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语法要不要教,怎样教成为外语教学中研究的重点。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现对交际教学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交际教学法有其优点,但我们不能因此排斥语法教学,我们的目标是把两者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
一、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1972年Hymes提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他认为要获得语言交际能力必须包括语言能力又包括语言运用。
交际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参数:(1)合乎语法,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在形式上可能;(2)适合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可行;(3)得体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得体;(4)实际操作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实际出现了(束定芳、庄智象)。
交际能力理论为交际语言教学奠定了直接的理论基础,进而产生了交际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即交际语言教学以学生的需要分析为根据,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宗旨,以语言的使用规则为主要教学内容,以交际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陈忠华,1990)。
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之一,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是每一位从事英语教育的教师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而二语习得理论,作为揭示和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理论框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指导。
本文将介绍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和应用。
1.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1.1 二语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区别第一语言习得是儿童在母语环境中自然而然习得的语言能力,而第二语言习得则是指儿童或成人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力。
第一语言习得是以交流为目的的无意识过程,而第二语言习得则常常是有意识的学习和运用过程。
1.2 二语习得理论的代表人物在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中,有两位重要的理论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和劳尔·卡尔普(Ralph Cauldwell)。
克拉申提出了“输入假设”、“自然顺序假设”、“发展性假设”等一系列理论,侧重强调了输入和语言环境对于习得的重要性。
卡尔普则强调了习得与学习的区别,以及情感因素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2. 二语习得理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2.1 创造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设,提供丰富、自然的语言输入对于小学生的英语习得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故事书、游戏等方式创造一个富有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机会。
2.2 注重情感与习得的结合在卡尔普的理论中,情感因素被认为是影响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积极性和自信心。
通过赞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并促进他们的英语习得。
3. 二语习得理论的应用3.1 个性化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是二语习得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种应用。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影响
ENGLISH ON CAMPUS2023年33期总第681期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影响摘 要:关键期假说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争议颇多的焦点之一。
本文从关键期假说的起源出发,总结该假说的论证、依据、不足和可取之处,并评述其对我国英语教学理念和实践的影响。
关键词:关键期假说;二语习得;英语教学作者简介:臧懿英(1982.06-),女,北京人,北京环球雅思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发展关键期”是20世纪30年代生物学领域最著名的发现。
1935年,动物习性学创始人——奥地利生态学家、动物心理学家康拉德·洛伦兹通过观察小鹅的“印刻”(impringting)现象,提出了“关键期”概念,即指生物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的影响最大并最适宜于学习某种行为的时期。
也就是说,抓住关键期,学得最轻松、效率最高,事半功倍;错过关键期,则学起来较为吃力,效率低,事倍而功半。
一、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和二语习得关键期提出关键期概念后不久,美国著名的神经心理学家潘菲尔德和罗伯茨就把其引入到语言习得领域,提出10岁前是人类语言习得的“最佳年龄”。
在此基础上,美国心理语言学家勒纳伯格在20世纪六十年代首次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指出人在2到12岁的时候,左右两个半脑都参与语言学习,所以学得既快又轻松;但12岁以后,大脑发育成熟,语言功能都转移到左半脑,再学语言就比儿童时期难了。
“关键期假说”为人类是怎么学习并掌握语言,从神经语言学角度给出了理论解释,也引发了人们对关键期起始及终止时间的强烈探究兴趣。
勒纳伯格提出关键期概念后,迅速引发热议,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转折点。
勒纳伯格不否认在关键期之后人们仍具备习得语言的能力,但他的研究指出,外国口音和学习第二语言的起始年龄存在关系,即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目标语)的孩子如果是在4到12岁之间,那他们的目标语发音就不会带“外国口音”,并且该能力在此年龄段不会随年龄增长而出现显著性的下降现象;而之后再开始学习,外国口音就怎么也摆脱不了了。
分析二语习得理论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
分析二语习得理论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Corder在1967年写的论文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开始。
强调“第二”是指掌握母语后再学的另一门或二门、三门的语言,和外语学习是不同的。
现在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的方面已经很细化了,二语习得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和作用的实证研究岑出不穷。
1 国外学者对二语习得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二语习得研究中,有一个“Interlanguag-e”一词,字面意思是中介语,是介于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的一种学习者语言。
在学习一门外语期间,如果一个学习者的母语占强势地位,那么学习目标语言的难度就会增大,因为很容易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不利于学好外语。
但是这种状态会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有所变化,当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发生语言固化,也叫僵化。
这个词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69年提出的。
而后就出现了很多的学者,如Krashen,如,Corde,Selinker,Garder,Gregg,Lightbown,Ellis。
他们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发表了很多著作,为后人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如:监控模式理论;中介语功能,国际性期刊,推动了研究的发展,为促进课堂二语习得的研究,为教师如何创造进行,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2 国内学者对二语习得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二语习得的研究也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关于二语习得与课堂教学的研究有很多,中国外语教学发展过程中,国内学者主要是从社会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研究第一语言的习得规律来指导第二语言学习但如何将一语和二语理论与实践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还没有完全解决。
谈到课堂教学对二语的影响的研究主要从课堂教学对学习者总体语言能力的影响;课堂教学对语言输出准确度的影响;课堂教学对二语习得顺序的影响进行。
小学英语教学中“二语习得动机”的影响
果 对 于 学 生 的 任 何 错 误 都 不 放 过 、 都 要 纠 正 , 教 学 的 效 率 和 效 果 又 会 打 折 扣 。 因 此 掌 握 纠 错 的 尺 度 非 常 重 要 。 有 些 错 误 , 比 如 反 复 出 现 的 错 误 是 一 定 要 纠 正 的 。 但 是 如 果 有 些 错 误 学 生 可 以 通 过 自我 监 控 得 到 改 正 的 ,
【 键 词 l 语 习 得 动 机 英 语 教 学 影 响 关 二
二 语 是 指 除 母 语 外 的 第 二 种 语 言 , 二 语 习得fL 就是 习得 除母 语外 的 第二 种 语言 。 S A) 二 语 习 得 研 究 对 小 学 英 语 学 习 的 实 践 有 着 多 维 的 指 导 意 义 , 尤 其 是 动 机 对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产 生 深 刻 的 影 响 。 本 文 从 小 学 英 语 教 学 出 发 , 探 讨 将 其 应 用 于 教 学 实 践 的 可 能 性 , 从 而在 教 学改 革 中调 整 动 机 激 发 学 习 的兴 趣 。
语 言 水 平 。 材 料 过 于 简 单 , 学 生 不 会 从 中 学 (三 )满 足 期 待 动 机 到 新 知 识 , 上 课 时 不 会 产 生 新 的 兴 奋 点 , 不 作 为 小 学 英 语 教 学 , 还 应 正 确 对 待 学 生 利 于 学 生 水 平 的 提 高 , 并 有 可 能 产 生 对 学 习 的 失 误 。 对 于 学 生 出 现 的 错 误 , 既 不 能 视 而 的 懈 怠 情 绪 。 反 之 , 如 果 所 选 材 料 过 难 , 学 不 见 , 又 不 能 逢 错 必 究 。 对 于 学 生 的 错 误 如 生 又 会 觉 得 所 学 知 识 超 出 了 自 己 现 有 的理 解 果 仅 仅 是 从 保 护 学 生 自 尊 心 、 避 免 学 生 产 生 能 力 范 围 , 上 课 时 不 知 所 云 , 无 法 进 行 消 化 心 理 压 力 的 角 度 出 发 ,一 味 地 不 纠 正 学 生 的 吸 收 , 从 而 也 会 给 英 语 学 习 带 来 负 面 的 效 错 误 , 那 么 学 生 的 错 误 就 会 严 重 化 。 但 是 如
二语习得信息处理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二语习得信息处理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什么是二语习得信息处理理论?二语习得信息处理理论(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是一种认为二语学习者处理语言信息的过程与母语学习者相同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二语学习者与母语学习者处理语言信息的方式是基本相同的,他们在处理语言信息的过程中都面临着相同的认知负荷和限制。
根据该理论,当学生在学习英语这样的外语时,他们的大脑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认知处理过程,以将这种语言信息转化为意义。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重复多次才能学会某个单词、短语或语法规则。
二语习得信息处理理论如何影响外语教学?1.关注学生的负荷量二语习得信息处理理论强调学生在行进语言学习过程中所承受的认知负荷。
外语教师可以通过降低对于学生的负荷量以及强化他们所学的信息有助于刺激学生的语言学习。
外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确保在阅读、写作和语言交流等方面不会给学生造成过大负荷,以免造成学科性情感。
2.个性化教学方案二语习得信息处理理论还提出了个性化教学方案的重要性。
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能力不同,设置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可以让学生在了解个人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
因此,外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征,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语言课程。
3.创造多样化学习环境多种语言学习教育的统计资源,如语音学博客、网上论坛音乐教学网站等,提供学习外语的环境和渠道。
采用多种多样化的学习教育结构,使外语教学生动起来增强外语听说能力。
4.集体教学的重要性二语习得信息处理理论也指向了集体教学的重要性。
根据该理论,当学生在学习外语时,他们需要与他人一起讨论和交流,才可以产生更多想法并理解更多相关知识。
因此,外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团队协作的机会,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交流,促进大家对外语知识的共同理解和分享。
结论二语习得信息处理理论的出现,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语习得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馨丹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第07期
【摘要】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为教师增加了更多的难度,因为学生对外来语言的学习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排斥感和畏难心理,这也会使教师失去教学的积极性和不断创新性,这样就会使英语教学发展停滞不前,但是,通过引入二语习得理论就会对英语教学的现状有所改进,能够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首先介绍了二语习得理论的基本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二语习得对英语教学的重要影响,能够体现出二语习得促进了英语教学的快速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第二语言的学习。
【关键词】二语习得英语教学重要性
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在教学体系和模式中逐渐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尤其对于英语语言的教学,传统的方式使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师需要面对的难题,同时学生因为学习困难也不愿意学习外语,所以,二语习得理论的引入十分重要,不仅仅进一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将教学重点逐渐转化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而不是纠结于某些语言上的错误,这对于教师来说,更容易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能够使学生自由主动地研究英语语言的基本内容和在实际中的应用,使英语教学不再成为难题,而是教师和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语言学习过程,促进英语教学能够快速地发展。
一、二语习得理论介绍
二语习得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语习得理论结合了多方面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格局,形成了不同的基本理论构成了二语习得理论,其中主要包括普遍语法论、监控理论以及环境论等三个构成部分。
首先,科学的研究已经证明,通过遗传基因能够赋予人类最普遍的语言知识,这种先天性的语言就叫作普遍语法,科学家认为,如果没有该天赋,那么无论是母语还是二语都无法习得,因为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数据在输入的过程中并不充分,不能够达到习得的程度,所以,普遍语法论能够广泛适用于语言的习得过程中,也是最基本的理论;对于监控理论主要包括了情感过滤假说、语言输入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以及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这5种假说。
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只介绍一种假说为例,针对其中的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而言,克氏认为语言的习得主要需要经过习得和学得两个过程,其中习得主要是指学习者借助与外界的广泛交际和实践,并没有意识到接收到了该语言,同时能够在无意识下,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学得主要是指有意识地进行研究,并且通过理性的方式理解这种语言,所以能够充分地看出,习得能够使学习者对语言的学习更加充分和自由,表达方面也比较流利,而学得则会使语言的学习更加趋于刻板化和教条化,是对语言有规则的监控,这就证明了习得的重要
性,这就是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
总之,二语习得主要取决于主体对于目标语的文化的趋同、接触、接受以及适应程度。
二、二语习得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1.二语习得转换了研究英语教学的角度。
二语习得主要研究目标是描述学者是怎样获得的第二语言以及对为什么能够获得第二语言进行解释,主要强调地是以学习者作为主体,对学习者进行多角度和全方位地研究和分析,对学习者的个人差异以及内部与外部因素进行深度地研究。
在现代英语教学中,也开始探寻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教学模式,但是出现的研究理论主要围绕的是“如何教”,通过二语习得理论的引进,转换了英语教学的视角,使研究逐渐从教法过渡到了学习者的身上,变成了如何学、学习者的认知以及情感需要等相关研究,进一步创新了英语教学的模式和理念。
2.二语习得提高了对英语教学的认识。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一直将语法分析等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后来开始添加了对学生语音、语法、词汇等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之后又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断发生变化,通过二语习得理论的逐渐引入,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开始重点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该能力的形成主要建立在学生文化意识、学习策略、语言技能、情感态度以及语言知识等不同素养的综合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素养的综合评价才能够形成对学生培养的根本目标,这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3.二语习得改变了教师对学生所犯语言错误的看法。
许多英语教师坚决反对学生出现语言偏误,认为这是学习过程中的最大障碍,直到今天,英语教师也十分重视发音问题,并且经常以语音作为对语言习得程度的评判标准。
二语习得理论的出现,尤其是进一步引导英语教学不应该过于重视学习者出现的错误,而应该认识到这是语言学习中的正常现象,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向语言进行靠拢的表现,不应该将错误看作学习中的消极因素,而是需要不断鼓励学生更加努力的掌握英语知识和实际的应用本领,转化为正能量来督促学生,更加有利于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发现,英语教学虽然相对比较困难,但是如果运用正确的方法,使学生充分的吸收知识也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借助二语习得理论,英语教学从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教学视角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使教师能够正确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和应用英语,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充分掌握,并且在实际中能够运用自如,这样才能够将英语语言的价值充分发挥和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何璐.探析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9,31:
287+236.
作者介绍:张馨丹(1994-),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学科教学专业,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