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论文关键词:学习困难自我效能感奖赏结构师生互动
论文摘要:学习困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家长和教师。

大多数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动机低下,学习自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这都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很多研究表明,学业成绩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因此研究自我效能感问题十分必要。

在学校教育方面,影响因素主要有竞争奖赏结构、不平等的师生互动等。

本文通过对这些主要因素的分析,力图寻找增强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以便学习困难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的学校教育,更好地完成学业,满足广大教师、家长的期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就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了大量研究。

结果表明,大多数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缺乏自信心,自我效能感水平远远低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因此,寻找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感提高的途径对于解决学习困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困难及自我效能感
1.学习困难
有关学习困难的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尚无统一的界定标准。

维基百科中认为,学习困难是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学龄期儿童学业成绩明显落后的一类综合征。

一般是指有适当学习机会的学龄期儿童,由于环境、心理和素质等方面问题,致使学习技能的获得
或发展出现障碍。

表现为经常性的学业成绩不良或因此而留级。

还有学者界定,学习困难是指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儿童在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学习成绩与其智力水平所期望的成绩相比显著落后,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思维、运算等方面的能力低下。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学习困难是指学龄期儿童未能达到该阶段一般性学习标准的综合征,主要表现是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显著落后。

2.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

在80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判断,它意味着个体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

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实施该活动。

例如,学生不仅知道认真听讲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

在这里,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进行某一活动前,对自己能否有效地做出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换句话说,是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

3.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影响
(1)影响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的学习动机。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学习动机强烈,积极性高,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认为只要努力学就能成功。

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学困生则学习动机不强,对自己学习的能力信心不足,每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
就认为自己能力不够,于是不加尝试便放弃了,更不愿付出更多的努力和采取相应的策略去应对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2)影响学困生的归因方式。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将学习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学习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

这种积极的归因方式反过来又会促使学生提高动机水平,从而提高学业成绩。

自我效能感低的学困生则把学习的成功归因于运气、他人的帮助等外界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

这种消极的归因方式显然会降低学生的动机水平,从而降低学业成绩。

(3)影响学困生学习目标的确立。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为自己制订成功的学习计划,有实现目标的坚定信心。

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困生则恰恰相反,他们的学习目标不切实际,目标要么过高要么过低。

过低的目标容易成功,起不到促进学习提高能力的作用;而过高的目标又恰好给学困生找到了失败的借口,认为由于任务太难,不能成功理所当然,这同样也不利于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4)影响学困生的身心健康。

坚信自己学习效能的学生倾向于信心十足、心情愉快地从事学习及其他活动,而学困生由于自我效能感偏低,他们往往夸大任务的艰巨性,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不足,担心失败的不幸结果,更多地强调自己的无能为力和学习中的困难,因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学习效能和心理健康。

二、造成学困生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原因
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发展产
生影响。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机构,同时也是检验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机构。

因此,相比于其他因素,学校教育更能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下面从学校教育(狭义上可称之为“教学”)方面探讨影响学困生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因素。

1.竞争奖赏结构影响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
奖赏结构主要有三种。

竞争奖赏结构要求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比较,只有自己的成绩超过其他学生才算是成功,才能得到奖赏;合作化奖赏结构强调每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较,个体所能得到的奖赏依赖于该小组能否成功;个体化奖赏结构强调自我比较,即将自己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只要学生现在的成绩超过过去的成绩就算成功,就能得到奖赏。

在当今我国学校教育的奖赏结构中,大多还属于竞争奖赏结构。

(1)竞争奖赏结构影响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

实践的成败经验是学生建立自我效能感的主要信息源。

成功的经验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反复的失败使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在学校各种各样的测验中,普遍认为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才算是成功的,才能得到奖赏。

这种要求学生名列前茅、相互比较的竞争奖赏结构使得少数学生能够成为成功者,大部分学生则成为失败者。

特别是学困生,更容易成为失败者。

这种在竞争中反复失败的体验使学困生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从而有碍他们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2)竞争奖赏结构影响学困生的归因方式。

埃姆斯等人对奖
赏结构与儿童的归因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

他们发现,在竞争奖赏结构下,成功的儿童倾向于对自己做能力强的归因,并导致积极的情绪反应;失败的儿童倾向于对自己做能力差的归因,并导致消极的情绪反应;在非竞争结构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的儿童都对自己做能力强的归因。

竞争奖赏结构为何导致学生对活动成败作能力归因呢?这是因为竞争奖赏结构强调社会比较,这种社会比较使个体的注意力集中在能力上。

他们常想:“我聪明吗?”因此,竞争结构下的成功被认为是自己能力强的表现,而失败则是自己能力弱的证明。

因此,学校教育中的竞争奖赏结构会使学困生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从而削弱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2.课堂上不平等的师生互动影响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
(1)不平等的师生互动影响学困生的成败经验,进而影响他们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的交往过程是不相同的,主要表现在所提问题的难度、对学生回答的反馈、互动时间以及互动次数等方面。

研究发现,在课堂上当回答问题正确时,优等生更容易受到表扬。

而回答问题错误时,学困生更容易受到批评。

除此之外,当优等生和学困生在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愿意继续花在优等生身上的功夫(重复问题、提供线索)是学困生的2倍。

这些不平等的师生互动都会影响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本来学困生就很少有机会参与课堂互动,当他们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又很少给予思考的时间、提供必要的线索,这样一来,学困生在课堂上体验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少,进而阻碍了他们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2)不平等
的师生互动以社会劝导效能信息的形式影响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社会劝导效能信息是指人们受到他人(特别是重要他人)的言语暗示、言语鼓励,相信自己具有从事某项活动的效能。

它是人们建立自我效能感的又一重要信息源。

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很容易受教师对他们言语评价的影响。

在课堂交往活动中,成绩好的学生答对了,往往会得到教师的肯定性反馈;若他们答错了,教师一般也不会过多指责和批评,而是尽力为其解释原因。

然而对差生的反馈就不一样了,他们答对了,得到的往往只是淡淡的回应。

即便有时受到教师表扬了,大多也是言不由衷。

若学困生答错了,则更可能遭致批评。

教师对学困生正确回答问题的漫不经心,对他们不能回答或回答错了的指责、批评,都会使他们低估自己的能力,从而降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三、提高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主要途径
1.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
竞争奖赏结构能够增加优等生的自我效能感毋庸置疑,但这也不可避免地会阻碍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所以还要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

引导学生作自我比较(个体化奖赏结构),将自己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只要有进步即为成功,就能得到奖赏。

通过增加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另外,还可以强调小组之间的比较(合作化奖赏结构),如小组共同努力完成一个目标,共同取得成功。

注意要把课堂表现优秀的和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就会增加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这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培养学困生积极归因
自我效能感与人们的归因方式存在交互作用。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因素,如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不足。

这种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当然,培养学困生积极的归因方式也不能一味强调努力不足,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力不从心之感,反而挫伤其自我效能感。

要助其全面分析失败原因,客观面对学习中的失败,利用积极的归因方式逐步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3.利用和发挥学生的优势智力
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一种单一的能力。

而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多元智力理论中对学校教育影响力最大的是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从多元智力理论中不难发现,学生的每一种天赋(智力)都可成为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手段,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天赋,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天赋取得成功,建立起对学习强烈的自我效能感。

4.帮助学困生设定恰当的目标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通过目标设定来影响动机。

优等生因在学习中投入较大、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地实现目标,学习成绩较好而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所以其自我效能感会逐步提高。

而学困生则相反。

这时,教师就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目标必须是经一定努力可实现的,其实现可以让学困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提高自我效能感,激发潜在的学习动力,并在学习活
动中持之以恒,直到长期目标的实现。

另外,还要引导学困生树立起自我比较的概念,让他们明白,成功不是与别人相比而是成为最好的自己,使他们经常从自己身上发现优点和进步。

当他们遇到失败时,应尽量避免对他们进行批评和指责,尽量将他们与能力相似的同学比较,当他们取得好成绩时及时鼓励,鞭策其进步,从而逐步使其建立自信心,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5.以积极心态看待学困生
教师的期待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当教师认为学生有潜能、有培养前途时,就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期待,这种期待会表现在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上。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时,就会产生符合教师期望的努力。

这就是教师的期待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感受,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

由于学困生成绩较差,所以经常不被寄予厚望和关注。

他们似乎习惯了责备多、表扬少。

实际上,这些学生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关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更需要教师的培养、呵护,更需要教师对他们抱有信心和期望,更需要教师以激励的言语启迪他们的潜能,肯定他们的进步。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表情、语言、鼓励给予他们积极的期待,使他们克服紧张与不安,大胆参与实践,充分表现自我。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学习困难学生类型研究的新进展[J].教育研
究,1995,(8).
[2]胡兴宏,等.学习困难学生特点和成因探索[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杨心德.学生的自我有效感与学习动机[J].教育研究,1999,(4).
[5]杨心德.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6,(3).
[6]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吴康宁,等.教师课堂交往行为的对象差异研究[J].教育评论,1995,(2).
[8]史献平,等.谈后进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现代教育丛论,1999,(2).
[9]钱在森.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