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专业建设,促进产学结合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高校专业建设,促进产学结合协调发展
作者:陈威莉孙毓川
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3年第8期
陈威莉孙毓川
(河北联合大学,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产学合作教育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
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笔者着重论述了,坚持产学结合:设定
专业设计目标、明确专业设计思路、制定专业设计原则、完善专业设计内容等协调发展中,更
好促进高校专业建设。
关键词:高等学校;产学合作;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22-0-02
产学结合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也是高校教育的特色所在。发展高校教育,面向行业生产第一线,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走产学结合道路,为更好的加强专业建设,应主要把握以下方面。
一、高校应坚持产学结合,设定专业建设目标
高校实施产学结合,通过教师、学生、社会、行业的紧密接触,使学校在专业建设上能及
时把握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促进专业建设工作向良性发展。专业建设以德育为先,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培育敬业爱岗、“优秀+特长”、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基础的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服务于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既能够具有一技之长服务于生产一线,又能对生产现场做技术指导;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
素质和实践能力。规划专业布局,忧化专业结构,凝练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整体提升专
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集群建设提供充足的优
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支撑。专业建设把握“学以致用”的内涵,深入用人单位了解行业需求,优化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比例,强化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训的结合,实施“学历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培养模式。通过专业建设,大幅提升专业综合实力,大幅提高产
业服务能力,在省内同类专业中具有一流水平,对相关专业群起到引领作用,对学校其他专业
起到辐射作用;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产业集群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的,具有专业认识、行业前景、技术规范和职业道德的,为服务相关产业发展做出基础
贡献的复合型人才;形成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认定、使用和管
理机制;与行业、企业等社会各方联合建设区域共享型、具有职业环境的校企实训基地;专业
的产业服务能力达到较高水平;具有生产性实训、师资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与资格鉴定、社会
服务、应用技术研发和服务、区域共享等功能;具有良好声誉及示范性职业技能训练基地,逐
步成为地方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职业教育培训的中心,服务地方产业集群建设;建立京津冀经
济区域发展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
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相结合”的高校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1]。
二、高等学校要坚持产学结合,明确专业建设思路[2]
产学结合范围可宽可窄,层次可深可浅,途径多种多样。结合专业的特点,围绕国家“十
二五”规划战略部署和重点发展领域,对接现代化新型产业发展方向,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下
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出业绩的优秀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坚持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产
业发展相适应,主动面向区域突出产业、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坚持特色发展,充分发挥建设专业对专业群及学校整体发
展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率先突破,带动学校专业
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坚持区域特色与
行业统筹相结合;坚持学校主体、政府协调、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机制,充分运用
法规、政策、资源配置等手段,引导和调动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
培养的积极性。
三、高校要坚持产学结合,制定专业建设原则
产学合作是动态开放的输入、输出系统,维持运行的主体有三方面:企业、教师和学生。
学校的主要职能就是通过制定政策维系这个动态系统良性稳健运行,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高起点原则。集中高校优势资源,高起点进行学科的建设,优先进行教师配置和经费投入,保障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二、高质量原则。制定科学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教学的监控
与管理,严把人才质量关,培养优秀人才。第三、适应性原则。紧密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第四、特色性原则。
在借鉴省内一流大学专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强化技能训练与培养,逐步
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
四、高校要坚持产学结合,完善专业建设内容[3]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产学合作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上,坚持
“立足专业、择优聘用、注重培养、超前建设、专兼结合、提升水平”的原则,注重自身学科
梯队和专业团队的建设,引进和聘请一批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逐步建设结构合理、具有较高
理论、实践水平和教学能力优秀梯队。在建设周期中,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覆盖和职业岗
位需要,积极选用实践性强、高质量的精品教材,并根据专业改革和行业变化的特点不断开发
更加适用的教材。通过外部培训、校企内部交流、聘请行企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提高教师专
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利用实训场所满足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需要,以提高教师技术应用能力
为主线设计教师培训方案,为造就“双师素质”教师建立平台。最终目标是实现全部教师达到
企业认证的工程师资格,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在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广大教师要
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不断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继续改革教学方法,逐步更新教学手段,要不断的引领学生独立思考、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切实做好实习实训工作
通过实施产学结合,进一步了解行业对人才专业基本技能的需要状况。实习实训采取产学
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模拟仿真的实习实训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基本完成上
岗前的职业培训,完成学生向员工的实际能力转换,实现教学实训一体化。设立职业资格鉴定
站检测学生通过实习实训获得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职业能力。所有的职业资格鉴定站都服务于地
区产业集群,实现职业资格鉴定与企业工艺的对接。在学校设立的行业职业资格鉴定站,应实
现行业第三方的培养质量控制方案,对专业建设的教学质量做到最终端根本的控制。学校可通
过教育集团引进英、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密码学、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