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复习试题(含答案)(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复习试题(含答案)(9)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复习试题(含答案)
64.古诗词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早春景象,烘托出一种伤感的气氛。
B.次句直叙其事。
“闻道”,表示震惊和惋惜。
“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C.后两句抒情。
人隔两地,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
将明月人格化,创设托月相送的意境,抒发的感情深切而动人。
D.这首诗不仅采用了抒情、记叙等表达方式,手法多样,而且构思奇特、想象丰富,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风格。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 项有误,“杨花落尽子规啼”描绘的是暮春景象,故选A。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5.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至少写出两种) 66.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67.李白有很多写友情的诗作,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并指明是写给哪个友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写给:_______________)
【答案】
65.杨花、子规、明月、风(两个即可)
66.示例①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②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自己的知己,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示例③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
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意思对即可)
6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给汪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别孟浩然)
【解析】
65.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诗人常借助一些具体的意象来表情达意。
本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
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饱含着离别之恨和飘零之感,烘托出一种离别的哀伤气氛;而无知无情的明月,更是成为了诗人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夜郎以西,表达诗人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和同情之情。
66.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
本题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多种手法,从中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即可。
鉴赏时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
修辞的角度: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作使者,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意,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心。
奇特的想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
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
情景交融的角度:把明月之景和对朋友的情交融在一起,明月代表思念,景中有情,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67.本题考查古诗词的积累。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出自送别孟浩然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出自送别李云的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8.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左迁”指降职;“闻道龙标过五溪”,“过五溪”说明友人被贬旅途之艰辛;“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指王昌龄。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
C.“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兼点明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D.融情入景,情景交融,语言工整对仗,诗人希望明月能将自己的忧愁带给朋友。
押韵,这是本诗的一大特色。
69.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
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答案】
68.C
69.①点明时令,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②“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③借凄凉落花烘托诗人的落寞心情。
【解析】
【分析】
68.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兼点明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故选C。
69.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赏析诗句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品味富于表现力的关键词;二、剖析诗词的思想内容;三、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四、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五、揭示其蕴含的哲理。
本诗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杨花即柳絮。
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
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暗示自己被贬荒凉之地的飘零流落之感,烘托自己离别之恨,融情入景。
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0.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以左为尊,“左迁”表示升职。
B.“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诗句中“龙标”指王昌龄,“闻道”表示惊诧,“龙标过五溪”可见王昌龄迁谪之荒远,
道路之艰难。
C.后两句诗作者大胆想象,直接袒露自己听到朋友远谪后的内心情感: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将“愁心”托付给“明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71.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
【答案】
70.A
71.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的气氛,又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融情入景,表达诗人的关切和同情。
既点明题目,又为下面两句抒情作铺垫。
【解析】
70.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古代官场座次以右为尊,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
犹言下迁。
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故A错误,选A。
7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1)翻译。
杨花落尽子规啼: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
2)分析。
杨花是二月景物,故杨花和子规写景兼点明了时令;杨花凋零,漂泊不定,子规啼叫这“不如归去”,这两个景物渲染了一种悲伤的氛围;作者融情于景,景中见情,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很,结合题目可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和关切;为最后一联的抒情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