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反派“浑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位·经典
文艺评论
11
【作者简介】 康玲玉,河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反派“浑人”
○康玲玉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摘 要】 金庸在人物塑造上成就很大,武侠小说中除了各具特色的正反面人物,还塑造了一批“浑人”。

且不论让人印象深刻的老顽童周伯通和桃谷六仙,“浑人”中的反派角色亦有其价值。

反派“浑人”在外形与性格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他们不仅起到缓解紧张叙事的作用,也担任着特殊的行动元,他们的形象是金庸武侠小说喜剧艺术呈现方式之一,体现出金庸对传统正邪观的重新思考与定义。

挖掘这类人物的价值,有助于更好把握金庸小说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 金庸;……武侠小说;……反派;……浑人
据统计,金庸的十五部小说共塑造2471个人物,有名有姓的就有1427个。

然而,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塑造的成就不在于数量,而在于人物性格的丰满。

不管是性格单纯的“扁平人物”,还是性格逐步发展、亦正亦邪的“圆形人物”,都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

不同于被赋予浓厚的文化意义的主角,在金庸小说中,有一类人物,他们看似可有可无,实际上在推动情节发展,调动读者情绪上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可被统称为“浑人”。

所谓浑人,或浑浑噩噩,不通世务;或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或天真淳朴,毫无心机。

不同于老顽童周伯通、桃谷六仙这类金庸着意塑造的“浑人”,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可发掘。

作为反派的“浑人”,如《书剑恩仇录》中的哈合台,《射雕英雄传》中的侯通海,《神雕侠侣》中的麻光佐、达尔巴,《天龙八部》中的南海鳄神,相对来说不那么引人注目,但是在推动情节发展,丰富人物类型上,其作用也不可忽视。

本文选取了金庸作品中“浑人”的反面人物,对他们的特点进行归纳,探究反派“浑人”的价值。

一、反派“浑人”的特点
金庸笔下的反派“浑人”,无论在外形还是在个性上,均有相似之处。

(一)相貌丑陋,性情暴躁
《射雕英雄传》中,侯通海一出场,便是一副凶神恶煞的面目,初见就已点明他是恶人。

且看金庸老先生对他外貌的描写:
四十岁左右的青脸瘦子,面颊极长,额角上肿起了三个大肉瘤,形象极是难看。

那青脸瘦子冷笑一声,大踏步走进房来,大剌剌往炕上一坐,侧过了头
斜眼看着郭靖,烛光映射在他肉瘤之上,在脸上留下三团阴影。

然后由另外一人介绍他的身份:“黄河四鬼”中的断魂刀沈青刚冷笑道:“这位是我们师叔,大名鼎
鼎的三头蛟侯通海侯老爷,快磕头罢!”
[1]
然而就在读者以为这是个很厉害的人物时,侯通海第二次出场就被黄蓉耍得团团转。

在众人面前不仅追不上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还被这孩子戏弄,撕破衣襟,头上插草标。

《神雕侠侣》第十六回,马光佐①出场,金庸对他的形容是“身高八尺,粗手大脚,脸带傻笑,双眼木然”,简直憨态十足。

在其后的情节中,也不遗余力地展现他的憨直。

《天龙八部》中,南海鳄神岳老三的面貌,是从段誉的角度描写的:
段誉心中怦怦乱跳,强自镇定,向那人瞧去,第一眼便见到他一个脑袋大得异乎寻常,一张阔嘴中露出白森森的利齿,一对眼睛却是又圆又小,便如两颗豆子,然而小眼中光芒四射,向段誉脸上骨碌碌地一转,段誉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

但见他中等身材,上身粗壮,下肢瘦削,颏下一丛钢刷般的胡子,根根似戟,却瞧不出他年纪多大。

身上一件黄袍子,长仅及膝,袍子是上等锦缎,甚是华贵,下身却穿着条粗布裤子,污秽褴褛,颜色难辨。

十根手指又尖又长,宛如鸡爪[1]。

头大,嘴阔,眼小,浓胡,上粗下细,衣着怪异。

南海鳄神的整个形象可以说十分不协调,出场便给人外表丑陋之感,看起来十分怪异。

他们不光相貌丑陋,在性格上,比常人也暴躁冲
动。

在《射雕英雄传》中,凡是侯通海出场,必定是不分场合莽撞出头。

《神雕侠侣》中,麻光佐出场,也一定是不动脑子一味附和;《天龙八部》中,南海鳄神还未露面,便因打死进喜儿显示他暴躁、喜怒无常的个性,之后情节凡是他出现,一定是大吼大叫的情形。

(二)心智简单,个性傲娇
他们虽处于反派阵营,但不像那些正经反派那样心机深沉,反而做事随心,憨厚直爽。

侯通海和他那个心智深沉的师兄沙通天不同,他做事总是不经大脑。

在《射雕英雄传》中,侯通海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就是在牛家庄。

两只耳朵被周伯通割掉,坚称自己遇上了鬼,并与众人争辩;被黄蓉用西瓜扮鬼吓跑;将程瑶伽、陆冠英认成双头鬼的分身,自我鼓励良久才敢上前相斗。

莽撞爱出头,遇事不懂明哲保身。

不但没有自知之明,还总傲娇对待别人的好心。

江湖上已成名的侯通海,不光与黄蓉交手时屡被戏弄,郭靖好心提醒他头上有雪,他反而与郭作对,任凭自己狼狈,也不愿输了面子,傲娇中又带点可爱。

《神雕侠侣》中的麻光佐虽然是个反派配角,但也不失为一个闪光人物。

麻光佐是蒙古阵营的人,虽然跟随金轮国师等人与郭靖等正派人物作对,但本人并无坏心肠。

在与杨过相识后,便将杨过当作朋友,他在杨过受人挟制时仗义执言。

他真心信任杨过,替杨过和小龙女的遭遇惋惜,并祝福杨过与小龙女。

除了阵营不同,从未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达尔巴是金轮国师的二徒弟,金轮国师算得上一个恶人,然而徒弟达尔巴是憨厚老实的个性,情深义重,尊师重道。

杨过与达尔巴打斗时,学达尔巴说蒙古语,单纯的达尔巴便以为杨过是他的大师兄转世,倍加尊敬,打斗过程中突然向杨过低头膜拜,原本严肃的打斗场面经这一反转,瞬间变得轻松。

金轮国师要对杨过出手时,他出声哀求;在误认为杨过要加害受伤的师父时,他低声下气阻止。

虽然不分善恶,唯师父为重,但其忠诚与重情义的品质实有可取之处。

他们在小说中的作用,并不在于武功多么高,而在于他们形象的不单调。

不同于以往武侠小说正就是正、邪就是邪,正邪势不两立的对立格局,他们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反派的恶,作者试图重新建构小说的正邪观,让读者更加理智地对待小说中的反派,赋予了小说人物更多可能性。

(三)性格定型,形象“扁平”
即使这些反派“浑人”不是纯粹恶人,形象与以往观念上的恶人也不同,但与性格不断发展,亦正亦
邪的“圆形”人物如周芷若相比,他们的性格是相对固定的。

侯通海的疑神疑鬼,麻光佐的憨厚天真,南海鳄神的尊师重道,在他们的每一次出场中都有体现,并且这一特征在读者心理上已经形成预设,不会因性格的改变而给读者带来阅读压力。

他们第一次出场,性格便是固定的。

因此这些反派浑人担当的角色就固定为丑角,让读者在放松之余,轻易记住了这类角色,在看到相似的角色时进行生发联想,从而在文学上建立起一类新的典型人物。

二、反派“浑人”的作用
(一)特殊的“行动元”
“行动元”,即文学作品中的主要行动因素,一般为文中的角色,也可以是某种抽象的力量或关系。

小说中的行动元最大意义在于推动情节发展。

不同的行动元在叙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一般来说,正面人物是实现目标或帮助主人公实现目标,反面人物则是阻止主人公实现目标。

而这一系列“可爱”的反派,有时是帮助者,有时又是敌对者[2]。

绝情谷中,麻光佐的鲁莽和率直在推动故事向前发展上的作用十分有力。

绝情谷中,在周伯通假扮成潇湘子出言挑衅时,他是附和者;真的潇湘子出言相激时,他率先中计;在杨过与樊一翁相斗时,他出言相助,并且将自己的刀给杨过做武器。

哈合台虽然是敌人,但救过余鱼同和霍青桐;侯通海偶然撮合了程瑶迦和陆冠英;南海鳄神经常迫害段誉,但又在关键时刻保护他。

他们在反派的阵营里尽忠职守,同时又推动着情节向前发展。

南海鳄神一心想收段誉为徒,结果自己成了段誉的徒弟,最后为段誉而死。

《射雕英雄传》中,侯通海四人最后一次出场,是在华山论剑之时,被老顽童捉到,让丘处机带到终南山幽禁二十年。

在《神雕侠侣》中,四人完成了解密杨过身世的重任,最终退场。

正是在叙事中起到了这种特殊的作用,他们才更容易让读者记住。

(二)喜剧艺术的呈现
金庸十分注重小说的趣味性,在杭州答《南方周末》记者问时说:“我的小说娱乐性还是很强的。

我认为娱乐性很重要,能够让人家看了开心、高兴,我觉得并不是一件坏事。

小说离开了娱乐性就不好看了,没有味道,我认为这是一种创作的失败。

”[3]他曾言:“这其实也是中国艺术的传统,在打斗当中也该有些欢乐的气氛,在中国戏剧中丑角的地位很高。

”[4]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可爱”的反派都属于丑角。

12
而金庸小说的喜剧艺术,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这些丑角的刻画呈现出来的[5]。

侯通海对鬼的惧怕、对鬼的想象,在小说中最大的作用就是制造笑料。

麻光佐、达尔巴的憨厚都带有一丝傻气,他们的言行时常会让人会心一笑。

南海鳄神相貌之丑与对名之执着,是他作为一个丑角的标签。

以丑衬美也是金庸呈现喜剧艺术的一种方式。

金庸对于这些武功不太强、智商不太高的反派“浑人”十分优待。

不光在严肃的情节让他们出来插科打诨,缓解紧张局势,而且详细地描写他们的心理活动,“他本来自称‘侯老爷’,这时竟大有急智,将这个‘侯’字略去,简称‘老爷’,以免给妖鬼作为使法的凭借”[1];此外,作者作为叙述者,常常跳出故事,对这些“浑人”进行评论。

“老侯只生三个瘤子,没三个胆子”,“杨过有心要救他性命,心知若说郭靖武功了得,他必不肯服输,但说他会使妖法,这浑人多半会信”。

戏谑之言给小说增添了一丝趣味。

叙述者的介入缓解了小说情节的紧张,也让读者严肃的心情放松下来,将注意力暂时转向这些反派“浑人”,让喜剧效果得以更好呈现。

金庸小说塑造人物之多,人物之丰,在通俗文学史上极为少见,且主角有主角的故事,配角有配角的人生,人物形象几乎个个都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麻光佐和侯通海的性格比较鲁莽,但其实胆子很小。

侯通海天不怕地不怕,处处想争先,却被周伯通扮的鬼吓得心惊胆战;麻光佐胆气粗壮,但在见识到厉害的功夫时,总认为是妖法;南海鳄神极端残忍,却又尊师重道;达尔巴天生神力,却相信转世之说。

反差的性格增加了这些人物的活力与内涵,他们不再是形象单一的反派,也不单纯是愚者,而是有血有肉的立体人物。

金庸常常把两个矛盾的性格因素放在同一个人物身上,为营造滑稽戏效果,这种矛盾性格并置的手法是必要的。

因为单一的愚并不能在叙事中发挥作用,读者很容易对单纯的愚者形象产生厌倦[2]。

(三)传统正邪观的思考
金庸塑造这一类人物,在缓解紧张叙事,营造喜剧氛围之外,还有着对传统正邪观念的思考。

自古邪不压正,武侠小说中更是正邪势不两立,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阵营明确。

然而这些反派阵营
中的“浑人”,是反派,却又不像那些罪大恶极臭名昭著的恶人一样被人讨厌。

相反,在与主角的冲突中,这些反派时常表现出一些“反差萌”,让读者在紧张的对战氛围中放松心情。

与传统意义上的“反派”“邪派”相比,他们少了无恶不作、心机深沉、性格乖戾的特点,即使相貌不佳,性格鲁莽,也真率可爱。

即使是反派人物,个性也应当是复杂多变的。

金庸先生将反面人物写得各有特点,将他们性格的多样性形象地描绘出来,启示读者更加关注反面人物的心理状态与性格特征。

所谓正邪,不应该只从立场来判定,正道之人未必行事端正,邪派之人或许原则更强。

金庸在小说中,不光从小说主题上引导读者重新理解正邪派,在这些反派“浑人”的形象中,也可窥见作者关于正邪的思考。

宏大的结构布局,精心衔接的故事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丰富的文化知识,让金庸的武侠小说能够经受重重考验,将武侠小说从文学的边缘拉到文学的范围之内。

金庸小说的影视化让金庸塑造的许多人物被更多人熟知,憨厚如郭靖,深情如杨过,犹豫如张无忌,英雄如萧峰,机灵如韦小宝,都成为武侠小说中的经典人物,配角也都血肉丰满,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反派中的“浑人”各有特色,他们为武侠小说增添了趣味性,更能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这也表现出通俗文学在市场化需求日益高涨的情况下所做的适应性改变。

在金庸小说研究层出不穷的今天,仍有许多金庸小说内容的价值有待深入发掘。

【注 释】
①“马光佐”为三联及之前版本的叫法,新修版金庸小说全集
中改为“麻光佐”。

【参考文献】
[1]金庸.金庸作品集:新修版[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
[2]张孟洋.浑人的价值——金庸小说的叙事艺术[J].名作欣
赏,2019(23).
[3]张英.金庸在杭州[N].金庸研究,2004(08).
[4]于矾.赤子衷肠侠客行[N].金庸研究,2004(08).
[5]张妍.金庸小说的喜剧艺术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
(18).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