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河北邯郸曲周一中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

合集下载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模拟试题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模拟试题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模拟试题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情志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概念,是诗歌的内在本质要素。

史传文学的“志”体现在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中,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

“情”表现为史官在书写历史时“发愤著史”,融入自己的心灵感悟,饱含深情。

用诗学范畴的“情志”来研究史传文学,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

先秦时期,史官掌管祭祀、占卜、记事、典册等一系列国家大事。

这些人知识渊博、地位崇高,不仅担负记录历史的责任,还要向君王谏言、献策,有时还会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中。

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是分不开的,他们同其他臣子一样肩负励精图治的使命。

这也就是史官要在史传中表现“志”的原因。

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因为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还是历史的参与者。

孔子慨叹:“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史记·孔子世家》)如果是秉笔直书,只是客观记录历史,孔子何以想到后世“罪”他?深层原因还是他在《春秋》中融入了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

这种价值观念并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认识历史的一种参照系统。

史传在对事件和人物做点评时,往往会追加一个点评的主体。

这样就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区分开来,不会混为一体,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

对事件的看法借“君子”“仲尼”等之口表达,实质上是借他人之口抒心中所想。

这样的叙事技巧,既保持了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凸显了史学家的公正,也在字里行间暗含了作为一个当局者的态度——史官并不是看客,而是切身为国家兴衰存亡忧心忡忡的正义保卫者。

钱钟书言“史蕴诗心”,史传亦是史官的心灵史。

这一点在司马迁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尽管一直秉持据事直书的信念,但在司马迁看来,史传不仅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也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

他以诗性叙述,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示了历史强大的生命力。

河北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2017及语文月考考试试卷

河北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2017及语文月考考试试卷

河北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2017及语文月考考试试卷河北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2017及语文月考考试试卷高考要细心,只求“少丢分”,不说“得高分”!高考加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河北语文高考试卷2017,仅供大家参考!语文月考考试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哲学通常被认为是智者心灵和思想的舞蹈。

杨绛先生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她要讨论的两大主题是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

杨先生强调人生贯穿灵与肉的斗争,而人生的价值大致取决于灵对肉的支配。

这里的“灵”,并不是灵魂。

杨先生说:“我最初认为灵魂当然在灵的一面。

仔细思考后惊讶地发现,灵魂原来在肉的一面。

”她说的灵魂,指不同于动物生命的人的生命,一个看不见的灵魂附在一个看得见的肉体上,就形成了一条人命,且自称为“我”。

这个意义上的灵魂,相当于每一个人内在的“自我意识”,它是人的个体生命的核心。

在灵与肉的斗争中,表面上是肉在与灵斗,实质上是附于肉体的灵魂在与灵斗。

所以,杨先生说:“灵魂虽然带着一个‘灵’字,其实并不灵,只是一条人命罢了。

”我们不妨把“灵”字去掉,名之为“魂”,也许更确切阅读答案__哲学通常被认为是智者心灵和思想的舞蹈阅读答案__哲学通常被认为是智者心灵和思想的舞蹈。

肉与魂结合为“我”,是斗争的一方。

那么,作为斗争另一方的“灵”是什么呢?杨先生造了一个复合概念,叫“灵性良心”。

其中,“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

她认为,“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

作为肉与魂的对立面,这个“灵性良心”当然既不在肉体中,也不在灵魂中,它究竟居于何处,又从何方而来?对此杨先生没有明说。

杨先生对天地生人的目的有一番有趣的讨论这个目的决不是人所创造的文明,而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本身。

天地生人,着重的是人身上的“灵”,目的当然就是要让这个“灵”获胜了。

【精选】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五调考试试题

【精选】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五调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五调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古文阅读、诗歌阅读、名句填空、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写作六个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正确张贴条形贴,并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请合理分配时间,认真审题,规范作答。

一、古文阅读(11分)王都中字元俞,福之福宁州人。

父积翁为国信使,宣谕日本,遇害于海上。

都中生七岁,从其母叶诉阙下,世祖闵焉,给驿券。

俾南还,赐平江田八千亩、宅一区。

已而世祖追念其父功不置,特授都平江路总管府治中。

时年甫十七。

僚吏见其年少,颇易视之。

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皆愕眙不敢欺。

昆山有诡易官田者,事觉,而八年不决,都中为披故牍,洞见底里,其人乃伏辜。

吴江学舍久坏不治,而郡守缺。

都中曰:“圣人之道,人所共由,何独守得为乎?”乃首募大家合钱,新其礼殿。

秩满,改郴州路总管。

郴居楚上流,豁洞徭獠..往来民间,惮其强猾,莫敢与相贸易。

都中煦之以恩,慑之以威,乃皆悦服。

郴民染于蛮俗,喜斗争,都中乃大治学舍。

作笾豆..篮簋、笙磬琴瑟之属,使其民识先王礼乐之器,延宿儒教学其中,以义理开晓之,俗为之变。

迁饶州路总管。

年饥,米价翔踊。

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都中于下等价减十之二,使民就籴。

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未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喜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生为立祠服阕,擢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

中书省臣奏国计莫重于盐策。

乃如前除盐亭灶户,三年一比附推排,世祖旧制也。

任事者恐敛怨,久不举行。

都中曰:“为臣予者,使皆避谪,何以集事。

”乃遍历三十四场,验其物力高下以损益之。

役既平,而课亦足,公私便之。

以疾作南归。

至正元年卒。

赠昭文馆大学士。

谥清献。

都中历仕四十余年,所至政誉辄暴著,虽古循吏..无以尚之。

又其清白之操,得于家传,所赐田宅之外,廪禄悉以给族姻之贫者,人尤以是多之。

幼留京师,及拜许衡,即知所趋向。

中年,尤致力于根本之学,有诗集三卷。

2017-2018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上学期质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上学期质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邯郸市2017-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17-2018 .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城乡文化的交融过去,社会文化同生活方式一样,也可以分为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两者之间似乎泾渭分明。

城市文化认为乡村文化缺乏文化含量,而乡村文化则认为城市文化缺少生活气息。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渐由界线分明走向相互渗透,趋于统一。

其中农村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向城市文化靠拢的趋势。

当然,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地将乡村文化包容在城市文化之中。

实际上,两者之间的融合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都经历了根本的变化。

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文化的确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如在广大农村,许多地方存在着自己的地方戏曲,它们代表了不同地方的“文化风味”,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城市文化的猛烈冲击下,这些地方戏曲日益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特别是对青年的吸引力。

现在的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一样,喜欢的是流行歌曲,在此情况下,一些地方戏曲,特别是一些小的地方戏曲的衰落就是难免的。

但是,大凡为历代所传承的文化都不会如此脆弱。

我们看到,有些地方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的交融中脱颖而出。

河北省邯郸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邯郸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相较于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诗意色彩,灰色鲜有被提及,歌德在著作《色彩论》中描述:“在尊贵的灰色面前,我们会体验到一种提升感;在平凡的灰色面前,我们会体验到谦卑。

”作为彩色系里的调和色,灰色一直是隐性的身份,自古被烙上阶级属性与情感特征,其所指有宗教与文化、艺术与哲学不同层面的解读。

灰色“集彩性"的低纯度功能不言而喻,是集中多种彩色后的简单而丰富,既影射着自然地理的客观地貌,作为表现形式与手段,也丰富着人文艺术领域的深度思考,其优质的视觉协调性促使灰色成为绘画与设计、艺术与商业领域的表现媒介。

灰色广义上的模糊既指所有事件的不明朗、非良性的状态,同时也包含人生与艺术某阶段的方向迷失,后者如毕加索的灰色时期的绘画,这个时期,毕加索的生活条件很差,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忧郁。

灰色的象征性有着显性的贬义和隐形的文化内涵。

“灰色”广义上的哲思显然适用于文学艺术等社会学门类,如文学诗词的灰色意境则是:幽、寒、雨、暮、荒、苍、雪、愁、恨等如泣如诉的古典诗意色彩。

《道德经》的无为哲学以空灵淡泊的精神本质契合了黑白水墨画的灰色美学,以墨色胜于五彩、五色、五音的视觉语汇成为灰色最早的美学代言,在此,大美、大音及大象在洗尽铅华后定格为无言、稀声、无形的精神追求,灰色的墨韵在唐代传统书画中以“枯湿浓淡”“运墨而五色具”的气韵概括了世界万象的空灵与洒脱,至宋代则在“逸、神、妙、能”中开拓了意态的文人挥毫,及至元代“作画贵有古意”的“逸笔草草”,灰色的笔墨气韵形成一种沉寂、肃然,进而产生了一种温雅淡泊的审美意味,流动着静、虚、恬、淡的古意。

灰色的墨韵循环流动在阴阳五行的虚实水墨中。

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热衷于表现舞女的动态“印象”,灰色的介质与朦胧图底的关系有利于表现书法线条般的人体曲线美。

与德加温润的灰色相比,热衷于以灰色、紫罗兰、绿色等打底画纸作画的古典主义大师丢勒的细密画则注重严谨的逻辑,《祈祷的手》、《横躺的阿格妮丝》等结实的典型性造型在灰色背景中体现了画家精于概括、重于塑造的无限洞察力。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 精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 精

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扫描版)月考答案1.B【A 曲解文意。

原文用的“但”表示强调,不是代表“更多”。

C 强加因果。

苏黄两人的风格是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D 理解不当。

唐诗已达中国古典诗歌史的高峰,宋人努力让宋诗与之比肩。

原文的“与”是介词,前后的对象不可调换。

】2.D【解析:引用缪钺和钱钟书的话,为证明宋诗与唐诗成为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

】3.D【解析:原文是“超越了雕润绚烂”。

】4.B(“为了印证队长的话:他们是特务,牛鬼蛇神”错,应是反映小朋友们的幼稚无知,也为后面“我”对他们态度的转变埋下伏笔)5.①第一次是因为人的恻隐之心的自然流露。

(1分)②第二次是因为被人关怀的感动与知错后的愧疚。

(1分)③第三次是因为即将分离的眷念与不含。

(1分)这样写,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不断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分)6.①与前面写他们的到来和“我”“输书”的情节相呼应,使小说结构更严谨;②表现人物的美德,富了人物形象;③表现了他们对“我”的期盼,对知识、精神生活的追求,深化了主题。

(每点2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7.BE 思路解析:A项,不是那样的时代使李清照“不可能建立为国为民的大功业”,而是在那个社会中,作为一个上层妇女而不能作。

C项,表述欠妥。

一是三人成就突出,所以后人这样评价,不能说“只有李白和李煜能够达到她的高度”;原文说“仿佛除了……”就说明作者对前人的评论并非十分肯定,即使是肯定“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也只能是就某一方面而论。

D项,原文是从“清照的词是最能够表现女性的优美的情调”上来赞赏李词,认为其他男性词人不及她,而没有说男性词人“难以表达出离情闺怨”的意思。

8.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能力,结合文章第二段内容可以看出,文章从三个方面引述别人的评论,谈论李清照在词坛上的贡献和地位。

参考答案:①她的词形式上具有声律谐协、字句美妙的特点,体现了词的形体美;②能够运用娴熟的技巧,不露痕迹,自然地表达意境情感;③作为一个女词人,她的词最能代表女性的优美情调,超越了其他男性词人所写的“闺情”代“妇人语”等离情闺怨的作品。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练习8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练习8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语文练习8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 放诞.(dàn) 驯.熟(xún) 监.生(jiān) 沸.反盈天(fèi)B. 刹.车(shā) 石栈.(zhàn) 筵.席(yán)敛.声屏气(liǎn)C. 巉.岩(chán) 猿猱.(náo) 靛.青(diàn) 商贾.(jiǎ)云集D. 句读.(dòu) 经传.(zhuàn) 饿殍.(fú)锲.而不舍(qiè)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不欲生....。

B.2011年我国许多地方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离“水贵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C.位于2011西安世园会主轴线上的自然馆,建筑体型独特,器宇轩昂....,是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

D.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中央要求各地政府部门要顺应民意,从谏如流....,及时出台有力措施,遏制房价上涨的趋势。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

B.据报道,沿用了20年的高中语文课本将改头换面....,由两种新版教材代替,呼唤多年的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终于迈开了一步。

C.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D.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亚残会的开幕式上,来自多个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几十位“亚洲母亲”挥舞着鲜花,向每一位走过的运动员致意,鼓励运动员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勇创佳绩。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扫描版)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B 【解析】 B项张冠李戴,“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是由于散文在内容上对“自我”的发现。

2.【答案】D 【解析】D项曲解文意,艺术散文观照的是“人类自身”,而不只是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

3.【答案】B【解析】 A项,主观臆断,由原文“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和“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可知,中国古代散文也有“自我”存在;C项,过于绝对,“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没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错;D项,以偏概全,“只有以开掘人性,净化心灵为要务的散文才会深沉动人”错,在“人与社会”关系上着力、的散文一样可以动人。

4.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

【A项,“深入学习英语、法语”于文无据,原文中没有说杨绛此时深入学习英语和法语;后来杨绛翻译外国作品时还学习了西班牙语。

B项,“原因就在于杨绛的这种身份定位”错误,钱钟书的说法表达的是对杨绛的感谢之情,而杨绛的文学作品与钱钟书对杨绛的称赞没有关系。

D项,“反映了老年的杨绛对心如止水、平静地度过每一天的追求,说明此时的杨绛已经达到完全净化自己的目的”错误,此时的杨绛已经过着心如止水的生活,不是“追求”,“完全净化自己”文中没有任何根据】5. ①创作四幕剧《称心如意》。

以“杨绛”为笔名创作剧本,得到好评。

②翻译外国小说。

翻译法国小说《吉尔·布拉斯》、西班牙小说《堂吉诃德》等。

③出版文集。

出版了散文随笔《我们仨》和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等。

(每点1分)6. ①甘于奉献,帮助丈夫创作。

②沉稳周到,协调疏通关系。

③执着无畏,整理丈夫遗稿。

④体贴坚强,照顾生病的丈夫。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7.【答案】BC 【解析】 B项,“那条河流”在作者心中已经虚化为一条“跟血缘、传统、汉语有关的河”。

C项,“否定和厌恶”言之过重。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2月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2月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2月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偷换概念,“掌握了神之具体情况”不当,第二自然段,《国语》中的一段叙事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神之具体情况的机会。

)2.B(张冠李戴,第三自然段,“自然神如河神等”是《周语下》记载的内容。

)3.A(因果失当,由“其丹朱之神乎”可见,降于莘地的神为丹朱只是内史过的推测。

而且,夏商周兴亡之时皆有神灵降临,并不能得出“降于莘地的神为丹朱”的结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4、(1)B 3分(A项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用这种方法保温的冰棍儿早晚还是要化掉”但不是说“马上融化”。

C项不正确,赖远明的确为在隧道采集岩石样品,使身体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但用“惨重”一词形容不大妥当。

D项说赖远明“在西部的32年间,一心扑在冻土的研究上”不当,与冻土结缘的时间是21年。

)5、(4分)①有创新精神:如何主动冷却路基,从理论到实验数据都是空白的,工作没有规范,需要赖远明有创新精神。

②思考问题深入全面:如思考研究碎石粒径,从不同侧面、层面思考了碎石粒径的问题。

③有崇高的敬业精神:为了进入隧道采集岩石样品,缺氧三个小时,身体上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④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赖远明被程国栋举荐加入中科院“优秀百人计划”就是因为他在冻土路基结构设计方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6、(5分)三个关键步骤:①伯乐的赏识:赖明远是在程国栋院士的极力推荐下,才进入了中科院“优秀百人计划”;②国家的鼓励: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给了他科研工作以鞭策,为进一步成功打下了基础;③对人生道路的准确选择:推掉南方某大学副校长的职务,留在甘肃研究冻土研究。

(1点2分,3点6分)我认为伯乐的赏识很重要,纵然你有过人之资,如果没有人赏识,也就难以找到一条通往成功的大路,比如华罗庚,如果没有熊庆来的举荐,他怎能成为清华的一员,并在数学事业中勇攀高峰。

河北省曲周县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曲周县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曲周县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2017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共12题;共84分)1. (6分) (2017高一下·湖北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汪曾祺先生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上世纪80年代初,汪曾祺“重返”文坛,以老练精致素简的文风,开文坛之新风。

在天地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的散文集《榆树村杂记》中,汪曾祺以细腻敏锐的笔触,解析日常生活的雅洁与情致,以此安抚疲惫的心灵。

这本书,收录了汪曾祺创作“黄金时代”的经典作品。

榆树村是一个村庄的名字,就在汪曾祺住的高楼对面。

那时,他隔一两天就从楼上下来,到村里的菜畦边走走,感受一下“欣欣然的生活气息”。

汪曾祺说:“现在菜地、菜农和房子都没有了,成了方庄小区,高楼林立。

我的这些文章都是在榆树村对面的高楼里写的,故将此集名为‘榆树村杂记’。

”全书共33篇文章,写他的旧事今况、旅行见闻、乡土民俗、花鸟虫鱼以及四方食事的方方面面的事。

同时精选多幅彩图:有手稿,有书法,还有罕见书房作画原照等,读后让人久久难忘。

汪曾祺的散文少雕琢,无卖弄,不做作,平白如话。

这些散文皆从日常生活琐事入手,透露着最自然恬淡的灵气。

从自况“七十书怀”到“天山行色”,再到“故乡的食物”,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人间至情至性的热爱以及对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和深深眷恋之情。

如在《岁朝清供》中汪曾祺写道,在北京,“穷家过年,也要有一点颜色。

很多人家养一盆青蒜。

这也算代替水仙了吧。

或用大萝卜一个,削去尾,挖去肉,空壳内种蒜,铁丝为箍,以线挂在朝阳的窗下,蒜叶碧绿,萝卜皮通红,萝卜缨翻卷上来,也颇悦目。

”汪曾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察、脉脉温情的打量,是特别打动人的地方。

书中专门谈吃的就有7篇,从狮子头、东坡肉到家乡高邮的鸭蛋,从名目繁多的各种鱼的滋味及吃法到荠菜、蒌蒿、马齿苋的做法,不厌其详。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2017届高三语文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2017届高三语文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2017届高三语文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曲周一中2017届高三年级四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A卷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 A(“是向君主”错,原文是“西汉的高层执政者”)2. C(“直接启发”错,原文是“其编排形式便直接启发着《新序》与《说苑》的体例结构”)3. C(“精心虚构加工”错,“虚构”原文没有依据)(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4. C(孙犁“指挥军队”,原文没有依据)5. B 、D(A项“唯一源泉”错,除这些民间传统艺术外,还有“红楼梦”“绝妙好词”等。

C项“有些不适应”原文没有依据。

E项“充满坎坷的一生”不合文意,孙犁人生的坎坷主要发生在胡风案和文革时期;“艰难成长历程”在文中也没有依据)6. ①阅读唯物论、唯物艺术论,让他的小说选择了现实主义方法或实录的方法。

②读了名家撰写的中国文化史、哲学史,让他的小说塑造的人物性格具有传统情操与民族性格。

③阅读鲁迅的文章,让他的小说以捍卫真善美为己任,重视文学的道德力量。

④阅读苏联小说,让他小说选材、叙述角度、人物塑造、时代主题的表现都独具特色。

(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5分,意思对即可得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7. D(A项“总领全文”“奠定了雄壮的基调”错,B项“为后文写铁路工人做了铺垫”错,C项“给人以催人奋进的力量”错)8. ①本段写景用诗意的笔墨描绘了一幅自然与桥优美的画面。

②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③侧面表现了桥隧工人保护环境的意识。

(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5分,意思对即可得分)9. ①交通之桥,沟通不同地域。

②和谐之桥,沟通了人与大自然。

③心灵之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 A11. C(“报”,特指皇帝对臣下奏章的批复)12. B(时序倒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在各个历史时期,丝织业、制瓷业和茶业都是越地的传统优势产业,并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越地的史前织机和蚕桑遗物此前多有发现,1958年在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200年的丝织品以及近年在同一遗址发现的距今约3700年的丝带则是“世界丝绸之源”的实证,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人类利用家蚕丝纺织的最早实例。

在越国时期,蚕桑与丝织得到进一步发展。

据《趟绝书》《吴越春秋》诸书记载,当时越国的丝织品有帛、丝、纱、觳等多种。

随着“永嘉南渡”,大量移民亦刺激了越地的蚕桑与丝绸,当时会稽郡有“丝绵布帛之铙,覆表天下”(《宋书》卷五四《传论》)的美誉。

唐天宝之后“辇越而表”(《全唐文》卷六三〇),唐代后期的越州已超越定州成为全国之最,“越罗”“缭墟”更是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

靖康之难,宋室南渡,极大地刺激了丝织物的需求,会稽丝绸生产迅猛发展。

唐宋越地出产的优质丝织品,也随海上丝绸之路为域外所知。

明清烈降,越地的丝绸生产逐步形成区域性分工,至今仍是优势产业。

关于中国瓷器的起源问题,学术界逐渐达成以下共识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原始瓷窑址群在中国瓷器起源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东汉晚期开始出现的青瓷,主要发现于以上虞为中心的曹娥江流域。

越地在东汉便已奠定的青瓷传统,到了唐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所谓“南青北白”,当时越窑与邢窑齐名,尤其是所出秘色瓷甚得时人推许,“安史之乱”后越瓷多远销海外,1973年在宁波和义路唐代海运码头发掘出了700多件待装出海的唐代瓷器,其中最多的便是越瓷。

人工栽培茶树以及饮茶习尚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不少学者认为莓树起源于云南或印度。

经多年研究,余姚田螺山遗址发现的山茶属树根被证实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的遗存。

这一研究成果表明河姆渡文化先民已经开始种植茶树,为人工栽培茶树起源地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经过六朝的持续开发,越地茶的种植和贸易也有长足进步。

唐代越州的茶被写入陆羽的《茶经》,被奉为上品。

尤其是中晚唐之后,越地茶业发展迅速,并开展苗圃化种植。

在宋代,会稽所产日铸茶、山阴所产卧龙茶均著称于世。

南宋时期生产愈加专门,绍兴府所产的茶居全国之首。

唐宋时期,越地所出茶叶已随“海上茶路”远渡日本列岛、朝鲜半岛,深刻影响了这些地区的茶文化。

明清时期越地的市镇呈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趋势发展,并有大量茶叶运销海外,越地至今仍是重要的茶叶出口地。

越文化的海洋性特征,不但要求“引进来”,还要求“走出去”。

在先越文化、越国文化、越地文化三个阶段,越文化都有“走出去”的强烈冲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在新时代转向的结果,越文化仍是重要的参与者。

越文化欲续写辉煌,也离不开对其精神特质的发扬。

在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之根的同时,以包客的心态拥抱世界文明——这对于今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无启示意义。

(摘编自《光明日报·越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作者叶岗、陈民镇,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是人类利用家蚕丝纺织最早的国家,早在约4200年以前,钱山漾人就已有了丝织品,约3700年以前,钱山漾人就有了丝带。

B.越国时期,越地的蚕桑与丝织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帛、丝、纱、觳等多种丝织品在《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古代典籍中有所记载。

C.越地在西晋末叶就享有“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的美誉,到了唐代后期,“越罗”“缭绫”等丝织品曾为诗人争相歌咏的对象。

D.宋室南渡以后,丝织物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极大地刺激了丝绸生产,越地的丝绸生产逐步形成区域性分工,成为当时的优势产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瓷器起源于东苕溪流域,以德清为中心的原始瓷窑址群在中国瓷器起源研究中显重要地位,青瓷于东汉晚期出现在曹娥江流域。

B.我国1973年在宁渡和义路唐代海运码头发掘措700多件待装出海的唐代瓷器,这说咀在唐代,越地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

C.我国河姆渡文化的先民已经开始了人工茶树栽培,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余姚田螺山考古发现的山茶届树根遗存中得到重要线索。

D.在唐代,越州茶叶被奉为上品;中晚唐之后,越地茶业发展迅速,并开展苗圃化种植;南宋时期,浙江绍兴府所产的茶居全国之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的丝织业、制瓷业和茶业等都是越地传统的优势产业,这些产业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各个历史时期,无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B.越地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口地,早在唐代,该地出产的优质丝织品、越瓷和茶叶就通过这个口岸远销海外,影响了海外的文化。

C.越文化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根,走过了先越文化、越国文化、越地文化三个阶段,显示出“引进来”“走出去”的海洋文化特征。

D.越文化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需要以包容的心态拥抱世界文明,在保持和发扬其精神特质的进程中续写辉煌。

二、古代诗文闻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含,字世容,陇西狄道人也。

少有才干。

皇甫商州里年少,少恃豪族,以含门寒微,欲与结交,含距而不纳,商恨焉。

州刺史郭奕素闻其贤,擢含为别驾,荐之公府。

司徒迁含领始平中正。

秦王柬薨,舍依台杖,葬讫除丧。

尚书赵浚有内宠,疾含不事己,遂奏含不应除丧。

本州大中正傅祗以名义贬含。

中丞傅成上表理台,言含忠公清正,才经世务,其行合制。

帝不从,含遂被贬。

及赵王伦篡位,或谓孙秀曰:“李含有文武大才,无以资人。

”秀以为东武阳令。

河间王颗袁请含为征西司马,甚见信任。

颙诛夏侯奭,送齐王囧使与赵王伦,遣张方率众赴伦,皆含谋也。

初,梁州刺史皇甫商为赵王伦所任,伦败,去职诣颙,颙慰抚之甚厚。

含谏禺颙曰:“商,伦之信臣,惧罪至此,不宜教与相见。

”商知而恨之。

后含被征为翊军棱尉。

时商参齐王囧军事,而夏侯夷兄在囧府,称夷立义,被河间王颙枉害。

含乃心不自安。

囧右司马赵骧又与含有隙,囧将阅武,含惧骧因兵讨之,乃单马出奔于颙,说颙曰:“成都王颖至亲,有大功,甚得众心。

齐王囧越亲而专执成权,朝廷侧目。

今檄长沙王义令讨齐使先闻于齐齐必诛长沙固传檄以加齐罪则囧可擒也既去齐立成都王颖除逼建亲以安社稷大勋也。

”颙从之,遂袁请讨囧,拜含为都督,统张方等率诸军以向洛阳。

而长沙王义诛囧,舍等旋师。

初,含之本谋欲并去乂、囧,使权归于颙,含因得肆其宿志。

既长沙胜齐,颙、颖犹各守藩,志望未允。

颙表舍为河南尹。

时皇甫商复被乂任遇,含疾商滋甚。

商说乂曰:“河间之奏,皆李舍所交构也,若不早图,祸将至矣。

且河间前举,由含之谋。

”乂乃杀含。

(节选自《晋书》列传三十)【注】西晋“八王之乱”,八王,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囧、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y ì)东海王司马越。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檄长沙王乂令讨齐/使先闻于齐/齐必诛长沙/因传檄“加齐/罪则囧可擒也/既去齐/立成都王颖/除逼建亲/以安社稷/大勋也/B.今檄长沙王乂令/讨齐使先闻于齐/齐必诛长沙因传檄/以加齐罪/则囧可擒也/既去齐/立成都王颖除/逼建亲/以安社稷/大勋也/C.今檄长沙王乂令讨齐/使先闻于齐/齐必诛长沙/因传檄以加齐罪/则囧可擒也/既去齐/立成都王颖/除逼建亲/以安社稷/大勋也/D.今檄长沙王乂令/讨齐使先闻于齐/齐必诛长沙/因传檄以加齐/罪则囧可擒也/既去齐/立成都王颖/除逼建亲/以安社稷/大勋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擢”“迁”“征”都与官职升降有关,“擢”是提拔,“迁”是贬官,“征”是征召做官。

B.“薨”指诸侯或高官去世,不同身份的人去世称呼不同,天子为“崩”,大夫为“卒”。

C.“除丧”指由着丧服变为吉服,古代父母或君王去世后,子女或属下要着丧服一定期限。

D.“表”指写给皇帝的奏章,奏章是臣属向帝王进言陈事的文书,分“奏”“疏”“表”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含很有才干,颇受赏识。

州刺史郭爽平索知李含贤能,提拔他做别驾,把他推荐到公府;孙秀听说他才能a超群,任命他做东武阳令。

B.李含恃才傲物,遭人嫉妒。

尚书赵浚和大中正傅祗嫉妒李含才能,抓住李含在为秦王除丧服时的做法,用礼义名节来贬斥李含。

C.李含与皇甫商一直不合。

李含少时不愿与皇甫商结交;皇甫商投奔司马颙,李含劝谏司马颞远离皇甫商,皇甫商知后怀恨在心。

D.李含有一定的私心。

李含为司马颙谋划除掉司马乂、司马囧二人,使大权回到司马颙手里,有着实现自己旧有愿望的目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含门寒微,欲与结交,含距而不纳,商恨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间之奏,皆李含所交构也,若不早图,祸将至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点绛唇·咏梅月①陈亮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连。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君知否?雨僝云僽倦②,格调还依旧。

【注】①南宋淳熙十五年冬,词人从浙江东阳赴江西探望辛弃疾,共商恢复中原、抗击金军的大计。

返回后写下此词寄给辛弃疾。

②雨僝云僽(zhòu)倦:梅月屡次遭受雨和云的折磨。

8.下列对这酋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第一句“一夜相思”直抒胸臆,表现了词作主旨——对朋友辛弃疾的思念之情,为下文用梅、月抒发情怀作好铺垫。

B.“瘦’,即清瘦,瘦劲,清澈的池水边,梅花枝条横斜、疏朗有致,这里运用了比拟手法,表现了梅枝遒劲有力的风姿。

C.“小窗如昼”一句侧面写月,“情共香俱透”正面写梅,这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嗅觉角度,表现了词人对梅、月的流连。

D.“清八梦魂”意蕴丰富,“清”既指月亮的清辉,亦指梅花的清香;清辉幽芳伴人人梦,体现了梦境的和谐、温馨。

E.“千里人长久”化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表达对远方友人的祝愿,又正面写月,意境绵邈,含蓄委婉。

9.这首词借托梅、月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词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描写了鹏的形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