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复习-论据选用及作用分析题型专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议论文复习-论据选用及作用分析题型专练
壹
~知识梳理~
议论文论据(用什么证明)的复习
考试内容与要求
学会分析论据,理解论据和论点间的联系。
考查题型主要有:辨析论据类型,体会其作用;补充论据等。
题组训练(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谈沉潜
①古往今来,成大器者往往需要在人生道路上默默潜行,于无声处悄悄浮起。
所以沉潜就成了一种人生艺术。
,人才辈出的谢氏家族在东晋时声名远扬,族人谢安却对如此显赫的家世不屑一顾。
他没有选择借助家族声望得官,却选择整日隐于群山之中,沉于万卷诗书,而在咸安年间政局动荡,举国面临倾覆的危难之时,他毅然选择出来任职,用积攒的满腹学识化解了内忧外患。
若谢安没有当年沉心静修的选择,恐怕谢家也只能与东晋王朝一
同腐朽。
又如【甲】他们都有一种智慧的选择,就如上好的茶叶,没有选择在沸点水下急于散出芬香,而选择了在茶罐里潜藏多年,变得更加浓郁厚重。
③ 沉潜,需要有一种纯净的品性。
剑客柳生从拜师学剑之日起,就只被安排去做一些洒扫庭院的杂事,既不允许他谈论剑术,也不准他碰剑,这种状况持续三年后,他的师傅竟然开始不分日夜地突袭柳生,迫使他在躲避及反击的练习过程中汲取剑术实战经验,最终成为剑术最精湛的剑客。
柳生练的是剑,修的却是一种沉潜的品性,蜕去浮躁的外壳,沉入名利所不及的僻静处,潜入常人罕至的深底,心无旁骛地追寻武道,最终攀上剑术巅峰。
剑道如此,为人处世也是如此,只有静下心来,心无杂念,才能达到成功的顶峰。
沉潜,需要有一种深度的蓄势。
如【乙】又如企鹅,它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每次将要上岸时,它都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
当企鹅到达适当的深度,再迅猛向上跃起,便能如离弦之箭般穿出水面,落于陆地之上,这种沉潜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让企鹅积聚起破水而出的力量。
企鹅如此,人亦如此,‚ 。
(原文有删改)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下列四个论据中选择最恰当的两个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两处。
(只填序号)
①诸葛亮在天下大乱之时,隐居隆中卧龙岗,熟读史书,研究天下大事,直至刘备三顾茅庐。
时机已到之时,才欣然出山,辅佐汉室,留下千古美名。
②曾国藩任湖南帮办团练大臣时,屡受排挤,还险些丢了性命,但他以朝廷利益为重,没有因为自己个人的恩怨而影响大局。
③勾践沦为亡国奴后,没有了尊严,失去了自由,但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率三千越兵以吞吴。
④孙子膑脚,遭受迫害,却没有放弃,他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的命运,最终等到了施展自己抱负的时候。
甲 __ 乙 ___
3、根据文意,在文章中两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句子。
常见考点:
A、本文为了证明论点用了哪些论据?
B、这个论据(材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阐明什么道理、目的)?分析论据能不能为证明论点服务。
C、围绕论点补充论据。
(这是开放性试题)
知识点梳理:
1、把握文章的论据
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一般都是经过验证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材料虚假或张冠李戴,都不能有效地证明论点;
⑶论据要与论点一致。
(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⑷事例论据要简洁凡与论点没什么关系的情节过程都是多余的。
(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2、论据间的关系:论据用来支撑或证明论点,当文章只有中心论点时是直接支撑论证中心论点,当文章有分论点时则可能直接支撑证明中心论点,但更多是在证明分论点后与分论点一起间接支撑证明中心论点。
几个论据共同论证一个论点时,要注意其顺序:或时间,或空间,或主次,或数据的大小。
题组训练(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
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呆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
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呆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
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
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
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
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
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
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
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③静的好处很多。
《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
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
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
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呆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
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
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
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
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
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
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
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由几个年轻人静心做茶的事例引出话题,然后逐层论证,最后提出中心论点:“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
”
B.第②段中说有些年轻人认为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因而忙于追寻成功的“终南捷径”。
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心静不下来。
C.文章末尾“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静能量”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积极意义。
D.作者善于运用事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事例典型,说理充分,特别是引用名人名言,既让读者信服,又增添了文采。
2、下面不能证明第④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A.“板凳要坐十年冷”,“十年磨一剑”,克服浮躁,保持安静,终能有所收获。
B.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
C.李时珍翻山越岭,遍尝百草,历时27年,终于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D.“定能生智,静能生慧”。
沉下心来做一件事,心无杂念、持久专注,定会赢得喝彩。
3、第⑤段中“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全文,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方法点拨:
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论据,还要会概括论据。
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中考链接: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⑴台湾著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年少时,曾抱怨父亲做了一辈子鞋没有发财。
父亲痛骂一通后,告诫他: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
李国修深受启发,用毕生的精力只做“开门、上台、演戏”这一件事,让他享有“台湾莫里哀”的美名。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专注做好一件事很重要。
⑵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认识不到这点的重要性。
他们信奉“艺多不压身”,礼赞“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谁知到头来却落得个“样样涉足,个个平平”的局面,导致“艺多不养家”的尴尬后果。
对普通人来说,这其实是一种必然的结局,因为许多伟人亦无法达到多才多艺的人生高度。
⑶法国作家莫泊桑小时候曾在福楼拜面前自信地说:“我上午用两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用另两个小时来弹钢琴,下午则用1个小时向邻居学习修理汽车,用3个小时来练习踢足球,晚上,我会去烧烤店学习怎样制作烧鸭,星期天则去乡下种菜。
”说完后一脸得意。
福楼拜听后笑了笑说:“我每天上午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下午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晚上,我还会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
”福楼拜接着问:“你究竟有什么特长,比如有哪样事情你做得特别好?”这下,莫泊桑答不上来了。
于是他便问福楼拜:“那么,您的特长又是什么呢?”福楼拜说:“写作。
”原来特长便是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
于是,莫泊桑下决心拜福楼拜为文学导师,一心一意地读书写作,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跻身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行列。
⑷专注于一件事,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毅力与恒心的考量。
成功
学上有个著名的“两万小时理论”,即“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
但芸芸众生平凡者不可计数,卓越者凤毛麟角。
原因很简单,两万小时锻炼太过漫长、枯燥、无趣,没有坚如磐石的信念,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动摇、绝望直至放弃是顺理成章的事。
⑸专注于一件事,看似艰难,其实也容易。
只要我们选择的事业,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我们最感兴趣的,漫长的“两万小时”就不会带来遥遥无期的恐惧,别人眼中枯燥、无趣的历程,便会成为时时给我们惊喜的旅程。
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任天边云卷云舒,静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泊之心,滚滚红尘的纷纷扰扰,便不会轻易动摇我们由平凡走向卓越的脚步。
只要我们把“两万小时”分解到活着的每一天,我们每天为卓越所付出的不过是半小时、一小时而已。
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精力十分有限,利用这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就很有可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选文有改动)
1、请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请围绕中心论点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⑴段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后,请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方法指导:
判断论据的可行性或补充论据:
①补充事实论据时,要选择真实而典型的事例,概括叙述,紧扣论点。
所选事实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
多举名人事例,根据要求中的重点词,在讲述过程中就重点描述,做到能充分体现。
②补充道理论据时,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名言警句、诗文名句或格言、俗语等。
引用时要完整准确,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断章取义。
参考答案:
2.议论文论据(用什么证明)的复习
题组训练(一):
1. 人生需要沉潜。
2. 甲(1)乙(3)
3. ①沉潜需要有一种智慧的选择。
②只有顶住压力,积蓄能量,才能破水而出,成就梦想。
题组训练(二):
1、 A
2、 C
3、含义:一个人想追求安静,受外界许多因素的影响,不是想安静就能安静的。
途径:(1)要学会追求安静:(2)要学会享受安静;(3)要心无旁骛,处处历练。
中考链接:
1.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专注做好一件事很重要。
2. 举例论证,举了莫泊桑在福楼拜教育下,专注于读书写作,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许多伟人亦无法达到多才多艺的人生高度这一分论点,进而论证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3. 王羲之一生专注于书法,在书法上造诣极深,被后人誉为“书圣”。
(司马迁用毕生的精力专注于历史研究,完成了“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
4. 举李国修的事例引出中心论点,同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 示例一: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集中注意力专心做那件事。
例如:我学了五年围棋,但棋艺一直不理想,原因就是我同时又参加了书法、乒乓球特长班,分散了注意力。
示例二:要想把一件事做好,没有兴趣是不行的。
例如:我学了六年钢琴,结果六级也没过,因为学钢琴是妈妈的主意,我毫无兴趣,
上课时根本不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