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期中考试即将到来,你今天多⼏分钟的努⼒,明天少⼏⼩时的烦恼。下⾯是⽆忧考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期中试题【三篇】,欢迎⼤家阅读鉴赏。

【篇⼀】七年级上册语⽂期中试题及答案

⼀、积累与运⽤(28分)

1、阅读下⾯⽂字,按要求作答。(7分)

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她的⼿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她⽴在那⼉却是那么挺拨,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仿佛在等侯。

(1)为加点字注⾳(2分)粗糙()憧憬()

(2)⽂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改为;

改为

(3)、下列各项关于⽂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项是()(3分)

A.冰⼼,原名谢婉莹,诗⼈、作家、⼉童⽂学家,“母爱、童真、⾃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B.马克•吐温,19世纪后期美国作家,长篇⼩说《镀⾦时代》是他的代表作。

C.鲁迅,浙江绍兴⼈,原名周作⼈,现代伟⼤的⽂学家、思想家、⾰命家

D.丰⼦恺,现代画家、⽂学家、美术和⾳乐教育家。《⼭中避⾬》选⾃《丰⼦恺随笔精编》。

2、古诗⽂默写。(10分)

○1万⾥赴戎机,。,寒光照铁⾐。《⽊兰诗》

○2君问归期未有期,。《夜⾬寄北》

○3海内存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沉⾈侧畔千帆过,。《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5数声风笛离亭晚,。《淮上与友⼈别》

○6学⽽不思则罔,。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从之,。《论语》六则

○7,寒梅着花未?《杂诗》

3、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调查(7分)

(⼀)、某初中学校在校学⽣有关“阅读”问题进⾏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读书计划及占⽐例读书笔记及占⽐例

有计划11%每读必做0%

有时有计划32%凭兴趣做24%

没有计划57%从不做76%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4分)

1、

2、

(⼆)、为了积极倡导好读书,读好书,学校举⾏了“书⾹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会上,主持⼈引⽤了莎⼠⽐亚的⼀段话: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活⾥没有书籍,就好像⼤地没有阳光;智慧⾥没有书籍,就好像鸟⼉没有翅膀。”

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家都⽤诗意的语⾔表达了对读书的感受。现在请你以“阅读”为对象,就划线部分进⾏仿

写。(3分)

4、按课⽂提⽰填空。(4分)

写⼈叙事的⽂章都通过精彩的叙事彰显⼈物特征。《我的第⽂学尝试》中,马克•吐温叙述了他在“第⽂学尝试”中做的⼏件事,如(写出⼀件即可),突出马克•吐温的个性;《⼩巷深处》中叙述了养母英姨为了给“我”更好的⽣活条件,她,(写出⼀件即可),使我们感受到她的精神。

⼆、阅读(52分)

(⼀)阅读下⽂,完成(5——8题)(17分)

⾦溪民⽅仲永,世⾪耕。仲永⽣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为其名。其诗以养⽗母、收族为意,传⼀乡秀才观之。⾃是指物作诗⽴就,其⽂理皆有可观者。⾢⼈奇之,稍稍宾客其⽗,或以钱币乞之。⽗利其然也,⽇扳仲永环谒于⾢⼈,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还家,于舅家见之,⼗⼆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七年,还⾃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泯然众⼈矣。”

5.解释加点的字。(4分)

(1)泯然众⼈矣()(2)指物作诗⽴就()

(3)不能称前时之闻()(4)⽗异焉()

6.下列加点字⽤法不同的⼀项是()(3分)

A.忽啼求之

B.⾢⼈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

7.翻译下列句⼦。(6分)

(1)⾢⼈奇之,稍稍宾客其⽗,或以钱币乞之。

(2)⽗利其然也,⽇扳仲永环谒于⾢⼈,不使学。

8.作者为什么要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你从仲永的经历获得怎样的启发?(4分)

(⼆)阅读下⾯选⽂,回答9--12题(17分)

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远处有⼀⼆风筝浮动,在我是⼀种惊异和悲哀。

②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个淡⿊⾊的蟹风筝或嫩蓝⾊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风筝,没有风轮,⼜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桃也多吐蕾,和孩⼦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呢?四⾯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③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兄弟,他那时⼤概⼗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最喜欢风筝,⾃⼰买不起,我⼜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于⼩半⽇。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④有⼀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我恍然⼤悟似的,便跑向少有⼈去的⼀间堆积杂物的⼩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凳,坐在⼩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瑟缩着。⼤⽅凳旁靠着⼀个胡蝶风筝的⽵⾻,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对做眼睛⽤的⼩风轮,正⽤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中,⼜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的玩艺。我即刻伸⼿折断了蝴蝶的⼀⽀翅⾻,⼜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屋⾥。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

⑤然⽽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看了⼀本外国的讲论⼉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童最正当的⾏为,玩具是⼉童的天使。于是⼆⼗年来毫不忆及的幼⼩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幕,忽地在眼前展开,⽽我的⼼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9、作者看到“远处有⼀⼆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4分)

10、“我”对放风筝⼗分厌恶,有哪两种具体表现?请概括回答。(4分)

11、第③段哪些语句体现了⼩弟弟对风筝的喜爱?选⽤了哪些描写⽅法?(4分)

12、探究:“我”为什么称毁坏⼩兄弟风筝这⼀幕为“精神的虐杀”?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5分)

(三)阅读《蓝》⼀⽂,回答13-17题。(20分)

丁⽴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