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泡石改性方法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泡石改性方法概述
海泡石是一种纤维状镁硅酸盐粘土矿物,结构通式为Si12Mg8O30(OH)4,在其结构单元中,硅氧四周体与镁氧八面体相互交替,具有
层状和链状的过渡特征。

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得海泡石的比表
面积高,孔隙率大,具有良好的吸附性、流变性和催化性,应用前景非
常广阔。

但是,天然海泡石矿品位低、杂质含量较高、表面酸性弱、通道
小及热稳定性差,这些弱点肯定程度上限制了海泡石的应用。

因此,必
需预先经过提纯、超细加工、改性等一系列处理,获得其优良的性能。

就目前讨论阶段,重要应用的改性手段有酸处理、离子交换、表面有机
改性及活化处理等。

1.海泡石的改性
1.1酸处理改性
海泡石结构中的Mg2+是弱碱,遇弱酸生成沉淀而沉积于海泡石的
微孔结构中,故目前处理所用的酸均为强酸(如HCl、H2SO4、HNO3等)。

酸处理海泡石均为H+取代八面体中的Mg2+,并与Si—O骨架形
成Si—OH基。

首先,H+与通道边缘的Mg2+反应,并渐渐向中心位置深
入而形成不同脱镁水平的改性海泡石。

同时,四周体骨架相对保持稳定。

经酸处理的海泡石与天然海泡石相比,内部通道连通,比表面积增大,
半径小于1nm的孔洞数量削减,半径为1—1.5nm的孔洞百分率加添,
使之对特定反应具有适合的孔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

除此之外,表面酸
中心热稳定性加强,酸中心数量加添,可用来制备高比表面积的催化剂
或催化剂载体等。

酸处理改性的程度重要受到酸的浓度、改性时间等影响,改性的
程度可用海泡石的脱镁率来表示。

酸的浓度越高,对海泡石的脱镁本领
越强,但脱镁速度随酸浓度的加添渐渐减小。

随着改性时间的加添,脱
镁率随之加添。

当改性处理肯定时间后,脱镁率加添的不明显。

可能是
H+渐渐向孔道深处扩散的同时,H+浓度渐渐降低,海泡石镁含量渐渐削减。

因此要通过试验来确定最佳的酸浓度、改性时间。

1.2离子交换改性
离子交换改性是用金属离子取代海泡石骨架中的镁离子,可使海
泡石产生中等强度的酸性或碱性,但不更改其结构。

高价金属离子的引
入能诱发强的表面酸性,对引进不同价态的阳离子来说,价态高的离子
能诱发更强的酸中心。

对于同族的高价金属阳离子,离子半径越小、电
荷密度越高,交换后海泡石的酸性也越强。

与此相反,低价金属离子的
引入则能产生强碱中心。

低价金属的电负性越小,即给电子本领越强,
八面体中O原子的电荷密度也就越高,相应的碱金属—海泡石的碱性也
就越强。

同价金属阳离子取代Mg2+时,海泡石的结构及表面酸性无显著
变化。

不同地区海泡石矿的结构相近,但构成各异,海泡石中铝的含量
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离子交换性能。

海泡石的离子交换本领在废水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面有侧紧要的应用。

如低价碱金属离子对海泡石处理可
制得强碱性的海泡石催化剂。

1.3表面有机改性
为了改善海泡石的分散性能,强化海泡石—高分子材料界面粘结,通常采纳偶联剂或表面处理剂对海泡石表面进行有机改性。

改性的原理
重要是利用海泡石表面的酸活性中心和活性Si—OH基团。

表面处理剂
有有机硅烷或有机硅偶联剂、有机钛酸酯偶联剂、有机酸和有机醛、吡
啶及其衍生物、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不同表面改性剂,其原理有所不同。

有机硅烷水解后产生的硅醇
可与海泡石表面的—OH基发生醚化反应,从而使有机硅烷被接枝到海泡
石表面。

有机酸可与海泡石表面的Si—OH基发生酯化反应,从而可在
表面引入不同碳链长度的烃基。

有机醛可与海泡石表面Si—OH基发生
缩合反应,也可在海泡石表面引入不同的碳氢链,从而改善表面的疏水
性能。

用带有活性基团的吡啶衍生物处理海泡石,可使吡啶环上的氮原
子与海泡石表面的酸活性中心配位,又可使海泡石表面吸附上含活性基团的有机分子,活性基团与高分子进一步反应,可大大提高海泡石的补强性能。

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海泡石,海泡石较强的吸附本领使其被定向吸附在海泡石表面,大大改善了海泡石的疏水性能和在树脂中的分散性能。

目前已应用于海泡石改性的有机改性剂有硫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异硬脂酰基钛酸异丙酯、月桂酸、丙烯醛、癸醛、4乙烯基吡啶等。

在橡胶工业中,常采纳有机硅烷偶联剂对海泡石进行预处理,提高表面的缩水性能,降低表面能,改进海泡石在胶料中的润湿和分散性能,提高抗张强度,加添硫化胶的模量。

1.4活化处理改性
目前讨论得较多的是将海泡石预先经过活化处理,考察其吸附性能、催化性能等。

活化处理,即通过加热或酸处理,在肯定温度范围内(100—300℃)焙烧,除去其中孔道中的水分子,从而形成内表面积很大的空穴,可吸附并存储大分子,同时加大了晶体内部通道的横截面,使被吸附分子更简单进入,提高其吸附和离子交换本领。

2.结语
目前,海泡石改性方法讨论较多,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以上几种改性方法的联合使用,如活化处理中包含了酸处理,酸处理也可称为酸活化。

将海泡石作为离子交换材料,必需经过复合处理。

未经酸处理的海泡石基本上无离子交换本领(对金属离子仅起物理吸附作用)。

而经过酸处理的海泡石,其离子交换本领大大加强。

因此,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要重视联合运用多种改性方法,以达到最佳改性效果,获得最好的使用性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