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在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辅助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离的。

一个人从小就生活在母语环境中,对母语的习惯早已根深蒂固,习惯于用母语进行思维、接受事物及理解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说,母语的好坏决定外语学习的成败,母语在外语学习中起着不可估量的参照作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母语语音教学
人们在认识和接受新事物时,总是在头脑中已有的同类知识框架基础上进行的,总是下意识地将新的事物填放到已有框架的相应部位上;若基本吻合,则感到习惯且容易;反之,则感到受斥且难。

吻合度越低,则接受难度越大。

人们在学习使用非母语未达到一定程度时,尤为如此。

例如,我曾在西安被一美国人问到,“对不起,女士,有洗手间吗那边?”还有,我们在看抗日战争片的时候,常听到日语式的汉语,如“美女的那边的有?你的知道?”他们都是将汉语的词填放到他们的母语框架中。

所以,中国学生写出very thank your help之类的句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些例子都说明:不论哪国人在学外语时,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母语的干扰。

任何语言都是由音、意、型组成的,“音”在这里指声,”意”指内容或信息,“型”指字词及语句结构。

我们首先来看“音”。

从国际音标和汉语拼音的角度分析,学生们也认为,汉语拼音比英语国际音标好学。

这主要是忽略了语言的产生是先有音,后有意,再有型的顺序过程。

中国学生在进校学汉语拼音前,已经有了流利的母语口语,也就是说已经有了音的基础,只需将相应的音对上相应的拼音符号即可。

而学英语国际音标时,不但没有英语音的基础而且还有汉语音的干扰,当然就增加了学英语国际音标的难度。

此外,学汉语拼音是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阶段开始的,占据的是最佳的音感阶段;而学习英语国际音标则大大晚于这个阶段,有些甚至是成人阶段才开始的。

音感当然已大不如幼儿阶段。

因此,儿童期后的语音教学,要特别注重发音要领的指导。

现在,我们再来探讨“意”。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具有社会性,就要进行交往,就需要语言作为工具。

虽然各民族之间的语言不同,但由于人类各民族的生活内容基本相同。

因此,要表达的内容和感受也大同小异。

尽管在表达方式上,受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的影响有一些差异。

如英语有“love me, love my dog”,汉语有“爱屋及乌”;英语有“don’t tell your grandma how to crack egg s.”,汉语有“不要班门弄斧”;英语有“set a thief to catch a thief.”汉语有“以毒攻毒”。

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可通过观察、对比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增进对各民族人民的方方面面的了解,也增进了学习兴趣。

下面,我们来探讨“型”。

很多人感到英语单词难记,事实上,英语单词比汉字好记得多。

英语属拼音文字,音型基本统一,只要能读出,就基本能写出。


语共有二十六个字母,其中五个元音字母发音变化多些。

英语中还有很多词会随着词性、数、级等的变化而发生词形的变化,汉语却没有。

例如,His explanation could hardly convince her.(他的解释很难使她信服);Tough he had explained it,she was not convinced.(尽管他已经解释了,但她并不信服),两句英语中,explanation 与explained,convince与convinced由于词性的变化而词形不同,而两句汉语中的”解释”和“信服”虽词性也发生了变化,但都无词形变化。

这些词形变化的确让我们感到很不习惯。

但是,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多观察、分析,就不难得出:名词有单复数变化、代词有格的变化、动词有时态变化、形容词和副词有级的变化。

再一个令中国人学英语感到困惑的是语序。

如I met my old friend accidentally in the street yesterday.对译成汉语为“我见到我的老朋友偶然地在街上昨天。

”与汉语语序显然不同,但我们通过观察就会发现,两个句子中的最主要结构,即主谓宾顺序与母语是一致的,差异主要是状语,而状语的位置并不是绝对固定的,你可以做适当地调整,只要不轻易变动主谓宾的结构。

有人提出:在学英语时,要完全摆脱母语影响,用英语思维。

这种提法在学英语过程中是不太客观的。

因为母语伴随着人的成长,在人的头脑里已成为客观存在,非特殊原因是抹不去的,也没有抹去的必要。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观点: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

既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容易产生片面的观点,犯把洗澡水与孩子一起倒掉的可笑的极端错误。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将母语与英语作比较,找出其各自特点。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有新的认识。

相同之处就是可利用的积极因素,差异之处就是要注意的消极因素。

但是,正是这些差异之处刺激了我们学习的兴趣。

学生正是在这些比较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探索,从中享受发现所带来的喜悦,从而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这样,不但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使学生加深对母语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汉英两种语言的水平。

而更大的、更有意义的潜在作用是,这种学习过程也培养了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客观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