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菌株的分离与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药菌株的分离与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耐药菌株的分离和鉴定成为了国内外
医学领域及食品工业领域共同面临的问题。

耐药菌株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因此,对耐药菌株的及时准确鉴定和分离成为了当前关注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耐药菌株的分离和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常规分离技术
常规的分离方法包括培养、生化试验、药敏试验等。

培养方法是分离病原微生
物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无菌环境和适宜的培养基进行菌落分离和纯化。

生化试验则根据不同菌株的生化代谢差异进行研判鉴定。

药敏试验其实是一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通常采用包括扩散法、浓度梯度法等方法对菌株的敏感性进行检测。

然而常规分离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得结果、
结果存在误差、容易因为人工干预出现交叉感染和误诊等问题。

同时,常规方法对于一些特别耐药菌株的检测也比较困难。

二、新型鉴定技术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一些新型的分离和鉴定方法也随之出现。

新型
方法主要包括基因检测技术、质谱技术、免疫法等。

1. 基因检测技术
在基因检测技术中,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

PCR技术利用DNA聚合酶扩增特定目的DNA片段,可以快速地扩增耐药菌
的特异基因,如TEM、SHV、CTX-M等β内酰胺酶基因的 PCR 扩增可准确鉴定
耐药菌株。

基因芯片技术利用固相杂交技术,可以同时检测较多的菌株,可以检测该菌株的特异基因,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于一些耐药基因的检测也非常具有优势。

基因测序技术则基于第二代测序技术,用于对多个菌株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在基因组中鉴定特异基因,能够全面鉴定菌株个体的基因组特异性。

2. 质谱技术
质谱技术可通过检测菌株的代谢产物、蛋白质和核酸等特定的分子质量、分子结构、分子比例和共价键等信息鉴定耐药菌株。

质谱技术有 MALDI-TOF、ESI-TOF和ICP-MS等。

MALDI-TOF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质谱技术,它可将样品快速、准确地鉴定,并可与一些生化试验相比较。

3. 免疫试验
免疫试验通过检测样品中的特定抗原和抗体,进而鉴定菌株的抗原和抗体,例如,ELISA技术能够同时检测不同菌株,具有快速,准确,简便和操作方便的特点。

虽然新技术显得优越,但它也有其局限性。

一些技术需要大型设备才能真正实施,而且其成本较高。

同时,由于细菌的多样性,样品的出现和质量问题也会对结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分离和鉴定。

三、结论
在耐药菌株分离和鉴定技术中,常规技术和新型技术各有优缺点。

常规技术可以通过简单的手段来分离菌株,同时还可以通过药敏试验明确菌株的耐药情况,但其速度和准确性较低;新技术则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菌株的检测和鉴定,但技术相对复杂,而且成本较高。

因此,当前研究者正在将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结合,以获得更好的分离和鉴定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